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来,郑森却是有一种眩晕的感觉。还是中了朱平安的调虎离山之计了。他远在千里之外,却是算无遗策,将自己的心思摸了个一清二楚,从登莱被他生擒的那一次开始,自己何曾在他的身上占到过一丝的便宜。
方岳贡连忙劝阻,并取出朱聿键的旨意来给郑森看,郑森怅然若失的双手接过。“陛下如今何在?”
方岳贡还没回答,张名振却是抢先说道:“陛下已经离开莆田,算算时辰,此时应该已经登船了。延平伯放心,本将安排了足够的人手护驾,还有水师的跑船随行,陛下的安全绝对没有问题。半月之内,一定能够安然抵达山东!”
郑森无奈的点点头。挥挥手让甘辉等人放下手中的兵刃。“方大人,我部愿意奉诏执行……!”
甘辉等人顿时大叫起来:“伯爷!”
郑森将右手一抬。继续说道:“但我部依旧是隶属于大明隆武皇帝陛下驾前,而不是归顺于山东睿王殿下,这一点请方大人和这位将军务必清楚明白!”
方岳贡转头看看张名振,张名振点头答应下来,“延平伯放心,睿王殿下也是这个意思。大家都是大明臣子,不分彼此。延平伯所部兵马的供给全由朝廷户部提供,绝不会厚此薄彼!”
方岳贡也连忙说道:“陛下还特意说起,请延平伯放心入城,有他在。任何人都不会动延平伯及部下分毫!”
……
吴三桂在南平骤然动手,杀死郑芝龙和郑芝豹兄弟,逼死张存仁,对外却宣布是郑芝龙假意投降大清,其实却包藏祸心,想要趁机对清军展开决战,并伺机斩杀吴三桂、张存仁等清军将领。却被吴三桂及时识破,将其斩杀,但张存仁却是死于乱军之中。
吴三桂由此对郑军展开大举进攻,郑军萧拱宸、黄明俊、李暄等主力各部措手不及,萧拱宸被杀,郑春良、黄明俊和李暄则投降归顺。吴三桂、杜尔德等部兵进漳州、泉州两府,短短半月之内便对郑军最后的主力施福所部形成合围。
吴三桂和杜尔德两路人马同样是高歌猛进,一路上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吴三桂派遣大将夏国相统兵向兴化府和福州一线进攻剿灭残余的郑彩、郑森两部兵马。自己则和杜尔德在南靖会师,两路大军合在一处,由郑军降将郑春良、黄明俊、李暄为前锋,向着漳州攻击而来。
但令人诧异的是,施福既没有在漳州拼死抵抗,也没有派人前来商议归降事宜。等到吴三桂和杜尔德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漳州已经是一座空城,别说郑军的士卒,就连城内的百姓都是不见踪影,更别说留下什么辎重给养了。就连周边的村镇都是空无一人。
这一来确实让吴三桂等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郑春良等降将也是极为纳闷。施福虽然是郑芝龙手下的心腹大将,但其人却不见得是有多少的骨气,当日里郑芝龙与清军联络之时,施福便是支持者之一,要不然郑芝龙也不会让其从仙霞岭前线撤退下来。现在郑家大厦将倾,郑芝龙也已经身死族灭,按道理来说施福已是无路可走,应该是一门心思投降才是,如今却是玩起了一路后撤的把戏,这其中到底是出了什么变化?
吴三桂的心里泛起了嘀咕,到了漳州之后,便命令大军严阵以待,派出大批探马前往四方打探消息,不敢再向东深入,以免中了埋伏。仗打到这个份上,可是千万不能出什么纰漏。再说,还有杜尔德这个旗人统兵再测,这些天一直在打听张存仁的死因,看来是起了疑心,这个时候可是一定要千万小心谨慎。
对于施福的举动,吴三桂也是莫名其妙。心里更是感觉添堵。郑军的精锐如今都在施福的手中,尤其是那两万水师和近千艘的各式战船,更是郑芝龙积攒了多年的家底,要是能掌握在手中,激赏手中掌控的陆师,那今后在江南、闽粤一带便是无冕之王。割据一方绰绰有余,说不定天下有变时,还能借此一窥天下。
可如今施福却是玩起了躲猫猫,眼前偌大的一块肥肉,偏偏却吃不到嘴里,这不是存心让吴三桂心里不痛快吗?
好在数天之后,探马总算传回来消息。因为郑芝龙的被杀,让施福的心里恐惧起来,生怕清军做出卸磨杀驴的事情来。所以这才带着兵马退到了漳浦一线,水师舰船也调集到沿海一带,严阵以待,清军如果再度逼近的话,他便准备登船出海,前往澎湖一线暂避一时了,反正清军没有水师,到了海上。郑军的舰船依然可以来去自如,清军却对他是无可奈何。
吴三桂得到消息着实吓了一跳。杀死郑芝龙的效应此时却是显现出来,施福却是对清军不再信任了。要是让他逃进大海,吴三桂此次征伐福建岂不是要白跑一趟了。
于是,吴三桂立刻命令杜尔德统领麾下的骑军火速向南诏、古雷、铜山进兵,无论如何要截断施福的退路,而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向漳浦包抄过来。煮熟的鸭子无论如何不能让它飞了。
紧赶慢赶,吴三桂总算及时赶到了漳浦城下,施福所部显然没有预料到吴三桂会来的这么快,根本没有来得及向东撤退,根据探子的消息。漳州府各地的数万百姓如今也都聚集在漳浦东面的月峙,清军的恶名在外,他们都是愿意跟随施福出海的。
虽然兵困马乏,但吴三桂却是兴奋异常,老天保佑,终于兜住了施福这条大鱼,只要能拿下漳浦,施福麾下的兵马和水师便都要改姓吴了。到时候,还何须听满清的号令,他吴三桂便可以待价而沽,明清两家谁给的价码高便奉谁的号令,等到羽翼丰满之时,吴三桂还可以参与到争霸天下的行列之中,什么多尔衮、什么朱平安,照样不能小觑了他吴三桂。搞不好,还可以弄出来一个三分天下。
这样的情形真是想一想都让吴三桂热血沸腾。于是乎,大军抵达漳浦的当天,他便迫不及待的向城中派出使者,希望招降施福,但派出去的使者一个个接一个,却像是泥牛入海,一进漳浦便没了下文,等了整整一天,也没见一个人走出来,施福方面是一点回音也没有。
吴三桂的耐心终于消磨的一干二净,第三天的时候,他便发出了总攻漳浦的命令。随军携带的红夷大炮全部派了上去,炮火地动山摇,整个漳浦城都摇摇欲坠。
一轮炮火之后,漳浦城虽然百孔千疮却仍然是寂静无声,大队的步卒冲出堑壕,推动着盾车快步向漳浦城墙跑去。
很快的,步卒便冲过了护城河,来到城下,数十架云梯架起,城头上依然是没有丝毫的动静。士卒们敏捷的向城头爬去,直到如同蚂蚁的人群彻底占据了城头,不大会的功夫,连城门都被打开。
“娘的,搞什么鬼?施福的兵马都是死人吗?”吴三桂身旁的将领们不禁小声嘀咕起来。
“难道又是一座空城?”吴三桂也一头雾水。“不可能啊,探子的消息不会有错,足足三万陆师,全部都在城中,如果是撤退的话,这么多人闹出来的动静,不可能没有一丝痕迹,也根本无从瞒过探子的耳目啊?”
“王爷!”胡思乱想的当口,前面已经派人过来送信,“城头空无一人,守卫的士卒都是些草人而已,咱们之前派出的使者都被吊死在城门内,却是找不到一名郑军士卒!”
吴三桂和一众将领面面相觑,但此时,大队的人马已经经由城门浩浩荡荡的进入到漳浦城内。(未完待续。。)





烈明 第四十二章 生路
方光琛不擅骑术,在几名亲随的护卫和扶持下,好不容易骑马来到阵前,气喘吁吁的对吴三桂说道:“王爷,王爷,事情有些不对啊!城内情势不明,此时入城不可操之过急啊!”
话音未落,地面上已是传来一种不同寻常的震颤感,还没等众人明白过来,耳畔便骤然响起了一连串炸雷一般的声响。目线可及之处,漳浦城中不断冒出剧烈的火光。刚刚经历了炮击,但还保存着主体结构的城池,此时却像是一座遇到疾风暴雨的茅草房子,顷刻间便在人们的视线中倾倒下来。
清军士卒包括吴三桂何曾见过这样的奇景,好端端的一座城池,竟然在转瞬间湮没在烟火之中,连同刚刚进城的数千兵马,一起化为乌有。
但吴三桂没有来得及心痛,漳浦城东南的东山湾海面上,无数舰船从水雾之中如同鬼魅一般忽然出现在清军的视野之中。继而海面上烟雾腾起,舰船上的无数门火炮开始想着清军轰击,一片片的白烟重新将整个海岸笼罩起来。
“水师!”吴三桂的瞳孔紧缩,浑身的汗毛猛然间根根竖起。“郑军的水师!施福是要与我决一死战吗?”
吴三桂的心头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清军没有水师,原先的水师早已随着尚可喜葬身于安庆,现在清军虽然在陆地上耀武扬威,可施福真要是破釜沉舟的退到海上,依仗着船坚炮利与自己周旋,一时之间,至少在数年之内,清军对其是没有任何的办法的。这和自己要尽快结束福建战事的初衷是极为不符的。
炮弹一颗颗的落下来,清军的军阵人仰马翻。清军的骑军再剽悍,但面对着这种铺天盖地的炮火却是脆弱的很,只有挨打的份。等到明军的火箭从舰船上腾空而起,呼啸着向着清军的阵营飞射而来的时候,吴三桂等绿营汉军将领顿时面如土色。
到了这个时候,众人都已经隐隐约约的猜到。眼前的郑家水军分明是投靠了山东军了。要不然哪里会来如此多的火箭。射程远、威力大,这样的火箭除了山东军,天下哪里还有第二家。
方光琛面如土色,“王爷,真是,真是不幸被您言中了!施福果然是投靠朱平安了!”
听到“朱平安”三个字,吴三桂的身体猛烈抖动了一下,不得不深吸一口气,双手用力抓住了战马的缰绳。以此来掩饰内心的惊惶。“怕什么!朱平安也是人,不是天神下凡,如今江北处处烽火,我就不信他还能拼凑出兵马来救援福建,郑军能有几成战力你我心知肚明,朱平安即便能派出援兵,也不过是些水师而已,在陆上能奈我何?”
吴三桂向着身边的众将呼喝道:“快去约束本部兵马。向着西边撤退,敌军炮火虽然猛烈。但距离尚远,构成的威胁有限,只要撤出水师的攻击范围,他们便无计可施!”
众将轰然应喏,但还未转身,四面八方的金鼓之声便响彻云天。
漳浦是座小城。西面是低矮的丘陵地带,东南面便紧邻大海,北面则是一览无遗、开阔平坦的地势。应该来说,吴三桂的对策是极为正确的,只要逃出水师的攻击射程。清军便可以重整旗鼓,继续在兵力上保持优势,今后的胜败还犹未可知。
但战局的发展偏偏出乎吴三桂和一众清军将领的预料。派出去的哨探接连前来回报。明军水师的舰船上装载了大批的陆师士卒,在炮火的掩护下,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登陆东山湾,看规模足足有两万之众,全是清一色的黑甲红缨的山东军。
那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消息。南边传来消息,原本分兵南下截断漳浦施福所部后路的杜尔德部中了埋伏,杜尔德被明军火炮击中,死无全尸,广东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组建义勇“永胜军”,与清远总兵白常灿合兵一处,北进福建,于南诏设伏,全歼杜尔德的兵马。继而大举向漳浦一带包抄而来。
朱平安部将张名振率延平伯郑森等郑军各部兵马,击败夏国相之后,向漳浦疾驰而来。
另外,扼守浙江龙泉、景宁的吴三桂大将程建威也被大学士张国维、兵部左侍郎朱大典、户部左侍郎宋之普的联军紧紧缠住,压力日渐增大,连续派出信使向吴三桂求援,换而言之,吴三桂在北面的屏障即将崩溃沦陷。
清军在福建的优势一瞬间损失殆尽。吴三桂这才发觉,朱平安手中的确是没有多少筹码,但他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竟然将广东和浙江的抗清力量全都整合起来,之前所谓的那些散兵游勇、义勇民壮,竟然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再加上朱平安麾下精锐的水师和一少部分陆师,福建的局面就这样轻易便被扭转过来了。
正面从海上而来的陆师士卒不多,施福麾下的步卒也不多,但吴三桂却是再也不敢冒险了。南北两路都有兵马包抄过来,再不撤退,可就真成了“瓮中之鳖”了。
果然五月初的时候,江西袁继咸也再度起兵,从西面向福建进逼而来,焦头烂额的吴三桂仰天长叹,这一次又被朱平安给算计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形势变得愈发的艰难。程建威所部在浙江联军和明军的夹攻下全军覆没,施琅和张名振合兵一处,加上施福、郑森的各部兵马,实力已经不逊于吴三桂,延平、泉州、福州各府相继收复,吴三桂的大军只能龟缩于汀州、邵武两府的狭长地带。广东的永胜军也在步步紧逼,五月初八攻克永定,打开了汀州的南大门。
五月初九的时候,夏国相所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冲出重围抵达归化城,与吴三桂的主力会和,原本的四万兵马到现在只剩下八千多人,经历这么长时间的交战,吴三桂所部的粮草补给也变得越来越艰难,早先在浙江缴获的大批资财早已见底,明军的围剿也让清军的处境雪上加霜。
一见到吴三桂,夏国相不禁痛哭失声,但吴三桂却是不知该如何劝慰他。不知是他们两人,如今清军上下都弥漫着一种无路可走的绝望情绪。当年引清兵入关,跟随多尔衮纵横天下的时候,绿营众将也没想到过会落得今日的下场,曾经的豪情万丈如今烟消云散,这才发现不过是春梦一场,莫非这就是背宗忘祖的报应?
麾下的第一谋士方光琛也彻底束手无策,短短的十余天,穷尽心力之后,依然是无可奈何,方光琛的头发都变得花白起来。东西南北都有明军兵马包围过来,清军控制的地域变得越来越小,迟早有一天会陷入到弹尽粮绝的地步。方光琛纵有天纵之才,此时也无计可施了。
湖广的兵力匮乏,清军主力要么跟随洪承畴进入蜀中,要么跟随博洛被困在南京城下,剩下的便全都在吴三桂的麾下,这个时候,还不能向哪里求援。
中军大帐之中,众人相顾无言,营帐之内,静的连落下一根针来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忽然之间,众将的末席忽然想起一个犹犹豫豫的声音来,“王爷容禀,小将倒有一个方略,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三桂和众人循声望去,却是一个矮小精悍的身影走了出来,身上的精钢甲胄已经有些破损,但一双眼睛却是闪着炯炯的精光。
“原来是曹帅!”吴三桂露出一丝苦笑,“当下咱们是同坐一条船,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罗汝才是在南平之战后投靠吴三桂的,郑芝龙身死,郑军各部群龙无首,罗汝才被清军包围不得不归降投顺。吴三桂看到他,就好像是看到了自己一般。
要说这罗汝才,经历也算曲折。在大顺军中,被李自成和张献忠压制了十年,李自成称帝,他惶惶如同丧家之犬,只能隐居在英霍山中,听闻期间倒是想主动投靠明军,但明廷却是对其不信任,最后想要乘乱在湖广干出一番事业,不成想此时清军却大军南下。
罗汝才只能选择当时风头正劲的郑芝龙投靠,但在郑军中却是低人一等,直到潜山一战,他拼死断后,这才让郑芝龙发现了他的价值。但好日子没过多久,郑芝龙又死在了南平,他只能又投靠了清军。谁成想,现在竟然又陷入到绝地之中,说起来,倒是和吴三桂的经历有几分相似之处。
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罗汝才清清嗓子,“王爷说笑了,‘曹帅’一名乃是当年流贼军中的戏言,小将万万不敢当。当下我军四面皆是强敌,粮草补给也即将告罄,小将也深以为忧。不过,当年小将部下有一文吏,名唤吉珪。早年曾游历天下,在福建、广西之地呆过数年。小将也是听他说起,这福建汀州府与广东交界之处,群山纵横,山势陡峭,寻常人不敢深入。但他却是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其中有一条山路可以经由武平进入江西长宁。”
说到这里,罗汝才抬起头来,看向吴三桂,一旁的方光琛却是猛然间跳起来:“你的意思是说,可以避开明军的围剿,跳出汀州府,直驱江西?”(未完待续。。)




烈明 第四十三章 “贻误”战机
罗汝才点点头,方光琛思索了片刻,忍不住冷笑一声,“避开袁继咸的兵马进入江西又如何,明军照样可以攻入江西,继续追击。到时我军又当如何?”
罗汝才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反驳方光琛的话,而是将眼神投向居中而坐的吴三桂。
吴三桂咳嗽一声,“廷献,且容曹帅把话说完,事到如今,你我都是一筹莫展,不妨听听众将的良策!”
吴三桂开了口,方光琛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带着一丝嫉恨的眼神悻悻的坐回到原位。
按照吴三桂的吩咐,罗汝才将吉领进中军大帐,刚给吴三桂见礼,方光琛却是又说道:“原来你便是吉,听闻你当初在曹帅帐下与其弟罗汝亮交厚,这次罗汝亮以莆田为献礼,投靠了朱平安,你却怎么又回到了我军之中,莫不是存了别的心思?”
方光琛的话声音高亢,一时间让帐内的众将议论纷纷,吴三桂的脸上也露出狐疑之色。
吉硅不慌不忙的冲着方光琛一拱手,“还请王爷和廷献先生明察,吉硅出身草莽,总算粗通诗文经史,幸得罗将军信重,委以参赞军机之责。这么多年以来,风雨相随,不离不弃,吉某感喟莫名。遥想当年罗将军统帅革左五营于英霍山中,何等的窘迫,吉某尚且一心追随,今日又怎忍心离他而去呢?是以莆田陷落之后,吉某费尽千辛万苦这才逃脱出来,便是要与罗将军生死与共!”
吉的一番话说得众将连连点头。倒也是这个道理,世人皆知,罗汝才身边只有吉一名谋士,这么多年以来都是相处的极为融洽,两人互相扶持,说是君臣,其实便是交托生死的至交好友。
吴三桂赞许的点点头,“吉先生说得极是。廷献也是谨慎一些,你千万不要介意,适才曹帅言及你有脱困之计,不妨说出来大家参详一下!”
吉连忙躬身施礼。又客气了两句,这才将自己的方略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江西袁继咸,虽然总掌全省的军政民事,但麾下的兵马却是来自于江西各卫,战力稀松平常。此次能够果断出兵堵截吴三桂的西进之路,想来也是得了朱平安的建议。
吉当年在福建等地游历之时,曾经在偶然间得悉一条可以快速进入江西的山路,只不过因为山高林密,很少有人经过,因此也就不得而知。但此次,吴三桂大军却是可以利用这条山路直插江西,从明军的包围圈中跳出来。
接着便可以趁江西兵力空虚之际,沿韶州、肇州一线迅速突进,穿过江西。猛然间攻入广西。
吉指着帐内的舆图侃侃而谈,“广西一地虽然稍显贫瘠,但却背靠云贵,进可攻退可守,足可以让我军闪转腾挪。之前的前明桂王朱由榔在梧州起兵自立,以他的才干还未能掌握广西全境。尤其是,广西一带多当地土人部族,性情彪悍,难以驾驭,我军进入广西之后。便大有可为。”
“明廷如今的南京还在攻守之中,想来朱平安也不愿将广东、福建、浙江的兵马都投入到追击我军这方面来。他的当务之急是解除南京之围,整顿江南。而大清还有数十万可战之兵,将来的天下大势还不知要走向何方。我军便大可以趁明清交战之际。立足广西、云贵之地,休养生息,以待天下之变。做最坏的打算,将来无论是明清谁得天下,想来也都愿意和王爷坐下来谈一谈归顺的条件,这么一来。王爷不就稳稳的立于不败之地了吗?”
“好!妙计啊!”吴三桂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原本的颓丧一扫而光,整个脸庞上都闪动着兴奋的红光。
方光琛却说道:“王爷,这样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从福建到广西何止千里之遥,咱们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境地啊!”
罗汝才向前一步,大声反问道:“难道咱们便在这汀州之地坐着等死吗?”
众将骤然间看到生机,立刻都喧哗起来,夏国相更是叫的大声,“王爷,咱们不能坐以待毙,留在福建是死路一条,去广西说不定还能重获一线生机啊!”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轻拍方光琛的肩膀,“廷献,吉先生的方略甚是精妙。明军万万想不到咱们会直插袁继咸的背后,只要咱们进入江西,就凭那些驻守的卫所兵马,如何能够抵挡咱们的百战精兵,倒是咱们的补给也有了着落,何苦留在这汀州一线苦守?”
方光琛顿时无言,只能黯然的退下来。
一时之间,吴三桂的心情变得大好起来,笑着看看吉和罗汝才:“吉先生大才,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在本王帐下屈就呢?”一旁的方光琛顿时变了脸色。
吉硅却是一躬身,“王爷看重,吉某实是不敢当,吉某早年已经发誓,此生仅追随罗将军一人,还望王爷海涵!”
吴三桂一愣,随即赞许的点点头,“罗将军效力我军,那吉先生便也是为本王效力了,本王的确是有些唐突了!”
随即,吴三桂站直了身体大声发出军令,“本王命罗汝才为先锋,吉先生为随军参赞,带领大军由武平山路直插江西,本王自领中军,夏国相所部殿后,明日一早,全军向西挺进!”
……
汀州府的古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兵营,从漳浦登陆的施琅所部,以及从泉州府赶来的张名振、郑森所部,包括施福率领的数万郑军如今全部都集中在了这里,等待着向吴三桂发起总攻。
广东的永胜军在击败了杜尔德之后,也在日夜兼程,目前兵锋已经抵达象洞附近,对吴三桂所部形成了包夹之势。
但袁继咸的江西军却还是进展缓慢,一直没有最新的消息送来。这让郑森和施福等人不禁焦急万分。要是袁继咸不能及时赶到,截断吴三桂的退路,那岂不是会让这十余万兵马白白的从眼前溜走吗。
1...185186187188189...2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