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而精兵是从普通士兵中挑选出来的,他们不用像普通士兵那样屯田种地,还要偶尔被拉去基建,他们每日就是训练,吃的比普通士兵好,军备也更好。
当然,若遇战,最先上战场的也是他们。
这些人,每一个都是赵含章花费了大价钱养着,大精力打磨出来的,死一个她都会心痛的。
而且,说真的,和北宫纯打一场,她也受益良多。
三人还在围着棋盘看,范颖骑马上山坡来,“女郎,各地公文都到了。”
赵含章头也不抬的道:“你先处理了,我晚些再看。”
谷城新县令到了,范颖就从谷城回来了,还在赵含章身边做事,她快速的看了一眼北宫纯后凑到赵含章耳边道:“西凉也有信回来了。”
赵含章一听,立即抬头,“我看看。”
范颖忙将信拿出来交给她。
赵含章一目十行扫过,眼中浮现笑意,她递给北宫纯,“黄安他们已经到西凉,张刺史大度,他答应让西凉军家卷迁到洛阳。”
北宫纯忙伸手接过,待看完信大松一口气,他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主公他一向大度的。”
要是别人,或许会为了控制住他们这支在中原的西凉军而不愿放家卷离开,但张轨不会。
对于这一点,赵含章也不得不点头,她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魏晋干饭人 第580章 张轨
张轨身体好了许多,但依旧很容易感觉到疲累,所以他现在将大部分事情交给儿子张寔,只一些重要事情会亲自把关。
有属官进来,躬身道:“使君,黄安等人已经将所有军卷都带来,洛阳那边也来信了。”
信是赵含章亲自写的,她不仅收到了张轨的信,一同回来的还有赵信的信,他详细描绘西凉的情况,以及一路从洛阳、长安出西凉的见闻。
可以说,相比之下,西凉的情况好太多了,中州,尤其是洛阳到玉门关外这一段,到处是因为饥荒和战乱流离失所的难民。
哪怕赵含章一再发布公告,让百姓回洛安顿,依旧有很多难民宁愿流亡,也不回来。
前面两年的时间,洛阳的日子太难过了。
赵信一路西行,只看到累累白骨,他亲眼看着有难民走着走着就倒下,再无声息,然后同行的难民会将尸首拽到林中,最后只剩下一副白骨。
赵含章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但只是听赵信描绘,便已不寒而栗,这种恐惧不是对那些分食人肉的难民,而是对这个世道的艰难。
这是赵信眼睛看见的,而在他们没看到的地方,又有多少这样的事,或更过分的事发生呢?
而关外,张轨刚平定内乱,去年,他击败了张镇,又杀了曹祛等人,内乱刚平便开始着手安抚百姓。
和赵含章一样,他最先收拢因战乱而离散的百姓,然后让官员们宣讲忠义的故事,让百姓归心,最后还赦免了未被判死刑的叛党,一直到现在,安抚百姓的工作还在进行。
赵信字里行间都是对张轨的推崇,论安民平地,张轨是目前除赵含章之外,第二个让赵信信服的人。
他道:“可惜两位使君未能见上面,不然两位一定会成为朋友。”
他认为,张轨和赵含章的举措大致相同,且对方成绩斐然,俩人可以互相学习。
赵含章是见不到张轨,可不代表她不能和他成为朋友。
等送走北宫纯等人,她就开始细细地琢磨起给张轨的回信。
在知道西凉的情况后,赵含章更想要与张轨合作了。
她现在能力有限,但依旧希望能够保存下更多的百姓。
张轨拆开信,慢悠悠的看起来。
片刻后他微微坐直了身体,目中闪着泪光,眼睛越来越亮。
他站起来,在屋中踱步片刻,又将信拿出来重读一遍。
张轨虽然一直拥护朝廷的统治,但其实心里不是很有自信。
他好害怕,害怕哪天一觉醒来发现皇帝又换人了,还换成外姓。
到时候肯定会天下大乱,到了那一刻,西凉是从是反呢?
他一直很孤单,可这一刻,他感觉找到了同路人。
张轨顾不得夜深,立即招来亲信,和他们道:“我决定从敦煌郡到长安一路修建驿站,派兵驻守,以保证从中州来的商队安全。”
治中张阆大惊,连忙问道:“使君为何突然如此耗费?”
张轨道:“豫州的赵含章,实一良臣,我决定与她打通中州到西凉的商道,互通有无。”
“之前使君不是已经答应赵使,现在长安到西凉自有商道,已够使用,这么长的商道都派兵驻守,耗费巨大呀。”
张轨就叹息道:“中原涂炭,许多百姓都离开了中州,想要往西凉来,我听人说长安和洛阳都闹了饥荒,总不能眼见着百姓饥寒而死。”
他道:“所以我决定从武威分出一部分来置武兴郡,再分西平郡为晋兴郡以收拢流民。”
张阆等人面面相觑,“这……要置两郡收留难民,主公这是要收拢多少难民呀?”
张轨一脸严肃道:“尽己所能。”
“可是粮食……”
“赵郡公说她会帮我,只要我愿意,她会派人送一批粮食来,除此外还有武器,以强吾军,以防鲜卑来犯。”
张阆一脸怀疑,“赵含章竟这么好?她愿意白出粮食替我们养人?”
这人留在西凉,可就是他们西凉的人了。
张轨就叹息道:“她不过是与我一样,想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哪里顾得了那些利益纷争?”
亲信们沉默,不由心折,“能让北宫将军心甘情愿留在洛阳的人,的确不会是奸恶之悲。”
众人默认了张轨的决定。
张轨想到北宫纯,还有些心痛,他没能将人带回来,对这些出去的西凉将士,他其实是愧疚的。
所以黄安带着人回来接军卷,他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明日派人去请赵使,我要亲见他。”
“是。”
赵含章觉得以张轨的为人,他一定会答应她的提议,大量接收从中州过去的难民。
于是她开始扒拉自己的钱。
越算,她越心疼。
对于她的资产,傅庭涵比她还要熟悉,公的私的,他虽然不管账,却偶尔会帮她算,以盯着不让人浪费。
尤其高诲第一次带回了交易的金银珠宝。
见她皱着脸,一脸的心疼头痛,就问道:“后悔要送张轨粮食了?”
“倒不至于后悔,就是痛,”赵含章道:“心痛。”
傅庭涵笑了笑道:“你现在都吃不饱穿不暖呢,怎么想到给他粮食?”
“没有办法,西凉虽然手握河西走廊,但占地极广,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赵含章道:“要是没有外援,张轨就算想收拢流民也收不了多少。”
“而玉门关被南阳王把守,你别看皇帝和朝臣们总是夸张轨,其实对他也很戒备,玉门关是绝对不会给张轨的。”
“张轨自己也知道,为了不惹晋帝和朝臣怀疑,他从不做越矩之事,不然以他的军权和威势,北宫纯领的西凉军都到长安了,他直接带人冲过玉门关将人带走岂不好?”
赵含章道:“这世上能拦得住北宫纯和他的人可没几个。”
“所以不是不能,而是不敢而已,”她道:“中州现在是凄惨,但其实只要有钱,我们可以从蜀地、两江和江南买粮食,西凉那里却是玉门关一关,就进不去也出不了。”
“这么多流民,不管是我,还是傅祖父都控制不了,又不能放任不管,让他们去西凉是一条生路。”




魏晋干饭人 第581章 要钱
真的放任他们流亡,最后被波及的百姓只会越来越多,死的人也只会越来越多。
这一波不为人口权势,只为让那些流亡的百姓有个容身之处。
傅庭涵一听,走到她身后看了一眼账本后道:“那这笔钱就从高诲带回来的钱财里出吧。”
赵含章就心痛的划了一笔,“行吧,我这边再拨一点儿,多买点儿粮食,除了张轨,傅祖父那里也送一些,让他尽量收拢流民。”
钱给出去,知道她有私财入账的汲渊没有问这笔钱从哪里来的,也假装看不到她脸上的心痛,直接派人再去买粮食。
反正她要是不出钱,公账是挤不出钱来给她的。
汲渊抬眼悄悄看了赵含章一眼,觉得她虽然一脸心痛,却有底气,就觉得她肯定还有点儿钱,于是他幽幽地叹息一声。
声音绵长而无奈,让赵含章不得不抬头看向他,“先生怎么了?”
“明公或许不知,如今洛阳极缺布匹,”汲渊道:“今春补种,多为粟和豆,栽下的麻和桑不多,而且今年洛阳的麻不好,生了虫病,所以极缺麻布。”
“收拢回来的百姓有明公赈济粮食,自己再买一些,倒也能度日,但麻布稀缺,现在洛阳城内一匹麻布都卖到八十文一匹了。”
赵含章微微蹙眉,“赵宽没有控制吗?”
汲渊看了她一眼后道:“为何要控制,布匹又不是粮食,缺了会死人。”
他冷漠的道:“买不起,不穿了就是。”
赵含章一惊,反应过来,“这倒是,现在都入夏了,天气不冷,破破烂烂也能过,只有有钱知礼仪的人才会想着买布做衣裳。”
赵含章想到了什么,欲言又止的看着他,“汲先生,这布料生意不会有您的份吧?”
汲渊:“渊孑然一身,身家性命皆属于明公,所以这布料生意不是我的,而是您的。”
赵含章大为感动。
“但也不能让布匹一直如此高价,”汲渊道:“衣食住行,衣尚且在食之前,所以我想也是时候平抑布料的价格了。”
“布料中以麻最常用,所以我想买进一批麻布,”汲渊神情温和的道:“我看最近洛阳的百姓心都安定下来,端午将至,这布匹的价格总不能居高不下。”
“而且学堂、作坊、各府官吏,其中表现优异者,明公不得奖赏一二吗?”
这一番话总结下来的中心思想就是——快掏钱!
赵含章心中的感动立时就只剩下浅浅的一点儿了,但该掏的钱她还是得掏,傅庭涵刚为她赚回来的那点“私房”,瞬间就被汲渊给掏空了。
中原一带要开始夏收了,就是蜀地的小麦和粟米也开始成熟,再晒个十天左右就可以收割。
因此从今春便上涨的粮价开始小幅度的下降,汲渊和豫州的几个粮商联系上,预定了一批粮食,又派人去蜀地购粮和购买布匹。
洛阳城的百姓看到一批批商队运送了大量物资进洛,都忍不住高兴起来,虽然他们未必买得起,但看到洛阳恢复生机,他们还是忍不住高兴的。
尤其今年三四月份雨水还算得当,虽有些小旱,但大体影响不大,现在粟已经开花,大家私底下数了数花数,觉得今年收成还可以。
只要地里有收成,百姓心中就不慌。
他们倒是不慌了,但赵含章慌。
因为大家日子艰难,今年她就没打算征税,但她养着这么多兵马呢,总不能一直靠自己养着,她手上那些战利品都花得七七八八了。
一想到那些战利品她就心痛,没钱让她有点儿焦虑,于是她连夜出城去逛军营——外的田地。
今春赵家军和西凉军都在驻扎地附近跟着种了不少的粟和豆子,他们种的,收获就是属于他们的。
虽然这些田地还不能养下他们这么多人,可至少能大大缓解赵含章的压力。
还没到军营,她就勒住了马,下马走到田埂边看她的粟。
曾越等人连忙下马跟上。
听荷见赵含章沿着田埂往里走,连忙抢过曾越手上的火把追上去,上前给赵含章照亮路。
赵含章嘘了一声,小声道:“你看,它开花了。”
听荷就定睛看去,只见粟田里,青色的叶片间谷穗高高的仰着,黄色的小花静悄悄的开放,在月色下的晕染下,打开的黄色花朵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她举目望去,只见夜色之下,目之所及都绽开了黄色花朵。
听荷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一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赵含章也没说话,就静静地看着,然后心中的浮躁焦虑慢慢消散。
她脸上带出了笑容,长长呼出一口气,日子再难,能有之前的难吗?
现在在一点一点的变好不是吗?
“你们是何人,在此处作甚?”
巡逻的士兵发现了他们,远远的就停下问话,手上还搭了弓箭。
曾越忙道:“这是使君!”
巡逻的士兵却没有贸然上前,而是又详细问了问,还对了这个月的口令,这才上前。
赵含章也和听荷回到路上。
士兵见真是赵含章,连忙抱拳行礼,“使君。”
赵含章含笑与他们点了点头,问道:“傅大公子在军中吧?”
“是,他从作坊里出来天就黑了,洛阳城门关闭,他就留在了军营。”
赵含章就是在洛阳城关门前出来的,当时傅庭涵还没回城,料想他就是住在了外面军营里。
赵含章点了点头,和他们一起去军营。
现在已经入夜,操练了一天的士兵们刚用过饭,除了巡逻和值夜的士兵外,其他人全都进帐房呼呼大睡了。
傅庭涵在这里有一个单独的帐房,他偶尔会留宿在此,普通士兵可以睡了,他却还不可以。
他正一边泡脚,一手拿着公文看。
傅安小跑进来道:“郎君,女郎来了。”
傅庭涵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来了就来了,你慌什么?”
傅安:“……您还泡着脚呢,这样见女郎不好吧?”
傅庭涵就抬脚道:“把布巾给我吧。”
傅安连忙拿布巾去给他擦脚,傅庭涵还有些不习惯,接过自己擦了,让他把洗脚水倒了。
他刚擦好脚,还没穿上袜子呢,赵含章就到了,她站在帐子外礼貌的问道:“可以进去吗?”
傅庭涵穿好袜子,直接拖着木屐,含笑道:“进来吧。”
赵含章就撩开帘子进去。
“你今晚怎么会出城?”
赵含章道:“没钱了,出来散散心。”
她笑道:“我刚才看见粟米开花了,你要去看吗,可好看了。”




魏晋干饭人 第582章 盗匪
傅庭涵也没见过粟花,于是好奇的跟她去看。
也不远,军营前面路两旁就有农田,而后面则是一大片荒地和山坡,那是他们操练的地方。
俩人走出军营,在田边找了块草地坐下一起看花。
粟花只在晚上开放,所以只有晚上能见,俩人都是第一次见,说实在的,还真有些神奇。
赵含章一边看一边和傅庭涵说之后的打算,“还是得种地,这段时间正好农闲,让厢兵们开荒吧,今年多种些小麦,要是可以,还得种一些苎麻。”
这样少买粮食不说,布匹也能少买一点儿。
傅庭涵道:“粟的产量还是太低了,我认为洛阳也需要一个司农寺,研究一下怎么改进粟的亩产。”
“杂交的话,”赵含章思索道:“我隐约记得有过报道,除了谷种之间杂交外,还可以引谷莠子和旱稗子进行杂交,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
赵含章扯了一根狗尾巴草,轻轻敲打着眼前的谷穗,轻声道:“虽然不是朝夕可以做成的事,但的确要开始做了,粮食才是国本,未来用得上。”
傅庭涵点头,“豫州那边的司农寺在磕麦子的产量,洛阳这边完全可以把重点放在粟上,两种粮食,只要有一种有进步,对天下百姓都是大益。”
赵含章就想起历史上的一些记载,她垂下眼眸,脸色有些沉肃,“过几年,天下会大旱,到时候还会有蝗灾,所以麦子和谷子的抗旱性很重要,我明天就找人,洛阳的司农寺的确要办起来了。”
但司农寺并不是想办就能办的,他们得找到会种地,会研究的人。
并不是老农就可以的,对方得有钻研的想法才行,要是会读书识字就更好了。
不得不承认,即便只是种地,读过书的人思想也更广阔,想的也更深奥,也更会研究。
赵含章扒拉起她知道的人,发现没有一个适合这项任务,只能道:“还是先张贴公告招人吧。”
傅庭涵听她语气幽怨,不由笑起来,“缺钱?”
招人就得花钱,尤其是特殊人才,需要花的钱更多。
赵含章道:“房子什么的我不缺,随手就能把他们安排下来,但要人安居,给我老实干活儿,光有房子是不够的。”
傅庭涵想了想后道:“我那里还有一点儿钱,你先拿去用吧,高诲过不了多久应该就回来了,他这次带走的货物不少,保守估计能换回来不少东西。”
他安抚赵含章道:“等他回来,你就有钱用了。”
赵含章高兴起来,问道:“端午前他能回来吗?”
傅庭涵算了算时间,点头道:“应该差不多。”
他道:“他又不止会带钱回来,也会带一些北地的货物,要在洛阳交易的,端午是大节,他应该会赶在之前回来。”
高诲的确想着赶在端午前回到洛阳,他计划着从并州购买一批羊和布匹回去。
他知道,现在洛阳什么都缺,缺粮食、缺肉、缺布匹,虽然洛阳遗民被抢了不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回到洛阳,他们很快就又有钱了。
只要他能带回去东西,货物根本不愁卖。
所以高诲把刚从上党那里赚到的钱拿出来去买了羊和布匹,此时正往洛阳走呢,没想到路上会遇上盗贼。
但高诲带的人也不普通,他手底下的人可都是从赵家军选出来的精锐。
才被盗贼围住,他们刷刷的从车上抽出刀,然后结了军阵看向那些盗贼。
高诲行走江湖多年,也算有见识,见那些盗贼被震慑得往后退了一步,他就垮长剑上前,抱拳道:“诸位,在下蜀地高诲,这孩儿岭我也不是第一次过,知道山上有好汉,也想上山拜会,不过是不得其门,这才错过。”
“今夜既然有幸得见诸位好汉,不如我拿出几坛酒来,大家有一说一,将来我要过孩儿岭的次数还多着呢。”
这是要花钱买路的意思。
孩儿岭的大当家乔胜走出来,目光扫过被他们围在中间的十几辆车和被圈在一旁的羊,眼中闪过一抹贪婪。
他打量高诲片刻,道:“要我放你们过山岭也行,羊和车都留下一半来。”
高诲脸色一沉道:“乔当家这口张得好大,但如果过一趟孩儿岭就要交出一半的东西,那这孩儿岭我还真不敢过。”
乔胜龇牙道:“最少一半,兄弟们大半夜不睡觉,这么辛苦下山来,总不能空手回去。”
高诲和他讨价还价,“我愿意让出十头羊,再给你十匹布和五万钱如何?”
这是一笔很高的买路钱了。
乔胜却直接摇头,紧咬住不放,“不行,最少一半。”
高诲闻言,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站在一侧的赵昌,赵昌是这一支军队护卫的头头,据说武艺不错,是赵含章的族人,不过是很远房的旁支了。
家里特别穷,所以他从军,可惜他只有蛮力,不太受赵含章重用。
傅庭涵才一开口,他就立即顺从了,就是因为傅庭涵将来是他家姑爷,和高诲一样,如果不能在赵含章那里得到重用,那就在傅庭涵这里出头。
见高诲看过来,赵昌目光扫过那些盗贼,心中一狠,直接点头。
高诲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这些东西最后可都是回到女郎手上,而女郎手上的东西最后都会用到赵家军身上。
这些都是兄弟们的军备,想从他们手里抢东西,那也得看他手中的刀答应不答应。
赵昌一点头,高诲就脸色一沉道:“既然乔当家不答应,那就不必再谈了。”
说罢,直接抽了剑杀上去。
乔胜没料到他直接就动手,连忙挥刀阻挡,他身后的同伴们一看,直接抽出刀来哇哇的杀上去。
赵昌也带着人杀上前去。
这些盗匪都是见过血,杀过人的,手上功夫并不差,彼此间也会一些配合,但和经过专门训练的赵家军还是差一些。
而且,他们这些人谁没上过战场,杀过人?
要知道他们可是要进北地和匈奴羯胡做交易的,敢不用功吗?
一番厮杀下来,盗匪被杀了三四成,剩下的则转身跑了,他们这边也死了好几个,更多的人是带伤。
高诲武艺不差,他啐了一口,吐出带血的唾沫,恶狠狠的道:“此地不能久留,大家简单处理一下伤口,带上我们的人尸体,今晚就过孩儿岭。”
今天到这处时天色就暗了,为了不被盗匪盯上,他特意没进孩儿岭,而是在外面驻扎,想等明天天亮了再过山,谁知道上面的土匪会特意来围他们。




魏晋干饭人 第583章 偶遇
五月初三,天气越发的炎热,左都带着人操练完日常,懒得回兵营修整,直接带着人摸到河边洗了一下脸和脖子,就要带着人进林子里找荫凉的地方躺着。
结果才蹲在河边,一个士兵从远处跑来,指着前面道:“参将,前面有一支商队过来了!”
1...172173174175176...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