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这里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洛阳。
“看来赵含章真的很看重傅庭涵,赵二郎都没杀的人,他说杀就杀了。”
傅庭涵就下了一个命令,威望便传遍了洛阳,还从洛阳传到了新安。
一进门,傅庭涵就有些忧虑的问道:“你是不是有别的安排?”
不然以赵含章的性子,怎么可能不杀罪魁祸首?
赵含章偏头笑道:“没有。”
傅庭涵就皱了皱眉,“所以你原先是打算放过萧家?因为士族?”
“本来也是要杀的,”赵含章轻笑道:“不过不是我杀,而是二郎杀。”
傅庭涵一怔,问道:“为什么要二郎杀?”
“为了立威,”赵含章道:“萧家在新安,现在二郎驻守新安,这人他下令杀了比我下令杀更好。”
从赵二郎剿了萧氏坞堡后,赵含章就是这么打算的,不过那孩子想事情一根筋,他记得赵含章说过,军中缺干活的人,还缺粮,军奴就比士兵更能干活和省粮食。
但他们不能劫掠平民,所以只抓贼匪,罪行不大的,可以当流民一样收编为普通士兵,罪行大的,尤其是杀过人的,按照轻重刺字收为军奴,规定服役年数,让他们以军功赎罪。
这孩子记住了,就一心抓贼匪回去做苦力,萧家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凡十二岁以上男丁,他一个都没放过。
自然,罪魁祸首也没砍,也是刺字做了军奴。
傅庭涵回过味儿来,“所以我是抢了二郎的功劳立威?”
赵含章不在意的挥手道:“不打紧,那小子不计较这些,他在军中,立威的法子多着呢。”
傅庭涵就松了一口气。
“你这段时间都忙得很,今日回城是为了过端午吗?”
傅庭涵点头,“傅安说西凉军军卷到了,家里应该会宴客,所以让我回来。”
“是要宴客,但今日来不及了,北宫将军刚和家人团聚,我们就暂不去打搅,明天我再去拜见,然后在府上宴客,到时候你随我一起出席。”
傅庭涵没意见。
俩人说了一会儿话,汲渊笑吟吟的进来,“女郎,大公子,事情已经了了。”
他笑道:“还是使君高明,能请动先太子妃来做记事,自先太子妃出面,城中的士族和百姓对使君更加信服了。”
王衍在某些人眼里名声不好,但不可否认,他在大部分士族和百姓眼中,声威极大。
而王惠风不仅有王衍的家世,还有先太子妃这个身份,更因为她曾经为救先太子四处奔走,有忠义之名,补足了王衍名声上的缺憾,所以在民间声威很盛。
王惠风和王四娘在赵含章手底下当了个小官,这就是一个信号,不少一直暗暗闹别扭的士人在之后就自我和解,不是参加了今年的招贤考,就是来求见赵含章,直接自荐了。
赵含章筛选出不少人才,心底还是很开心的。
赵含章笑了笑,问道:“萧家人都走了?”
“是,萧老夫人晕过去了,看样子像是真晕。”
“走了也好,西凉军军卷到了,明日府上宴客,他们再不走,明儿在我府外嚎哭像什么话?”
汲渊:“恭喜女郎得一良将,北宫将军既然把家小都迁来了,我看这辈子他就走不掉了。”
赵含章也是这么认为的,和汲渊相视一笑,像两只狐狸。
傅庭涵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们。
汲渊从来不会让场面冷澹下来,他立即照顾到傅庭涵,“大公子,水磨坊建得如何了?”
傅庭涵道:“才建了一半,要建好,还需不少的时日呢。”
汲渊惊讶,“竟这么久。”
以前建其他作坊时,可是刷刷刷几天就建起来了,这一次都开工快一个月了,竟然才一半。
而且听说傅庭涵早就在准备图纸了,似乎是从去年画到了现在。
“水磨的价值还远比不上琉璃坊呢,会不会太耗费大公子心神了?”
“不,”傅庭涵摇头道:“水磨的价值远高于琉璃,水磨坊的价值也不是琉璃坊可以比的。”
魏晋干饭人 第587章 水力煅压机
汲渊诧异道:“水磨坊不就是春米磨面所用吗?”
虽然水磨的确能大大降低在春米磨面上的人工,但就创造的价值来说,还是比不上琉璃坊的吧?
傅庭涵:“水磨坊要能成功,那我就能做出水力煅压机。”
汲渊一脸迷茫,“那是什么?”
但见赵含章眼睛大亮,他便知道是好东西。
赵含章:“你只管安心研究,需要什么和我说,我让人去给你弄。”
傅庭涵笑了笑道:“我知道,水磨在两汉时就有,以前司农寺和工部应该有人知道制造的方法,我只是根据动力系统画了图,但未必就是正确的,现在造的水磨都是单带,就是怕一旦错误成本太高。”
汲渊:“工部?”
“就是负责工事营造的部门,”赵含章随口解释了一句,然后和傅庭涵道:“这样的人才应该在司农寺、起部和水部。”
西晋还没有所谓的工部,工部的职能是分散的,分为田曹、起部和水部,归冬宫所管,长官是大司空。
但大司空也归尚书令管,很巧,赵仲舆就是尚书令。
赵含章垂眸想了想后道:“之前有名有姓的官员不是跟着皇帝迁都去了郓城,就是被石勒杀了,倒是他们的家卷有可能留在了洛阳,我回头让人找一找。”
这个时代,知识是垄断的,工匠也是。
而有些工匠,他只知道做手上的事,并不知其原理,真正掌握知识的还是士族官员。
他们并不是后世以为的只读文赋的文科生,理科生也很多的。
当然,在两晋,不仅文科生厉害,哲学家、兵家、医家和墨家,甚至是天文学家也都有突出贡献。
这些,有一个算一个,她都想要。
一个势力的崛起,绝对不应该只是某一方面突出,要想万民归心,那一定离不开哲学家和文学家,其他家也不可或缺。
汲渊安静的坐在一旁,等他们说完才继续发问,“大公子,何为水力煅压机?”
傅庭涵回神,解释道:“拿来锻铁炼钢的。”
他道:“如今我们手上有三个铁矿,我又派人出去寻找新的铁矿,以后需要开采的矿山只会越来越多,现在一个矿山消耗的人力在三千到八千人不等,而铁矿后面冶炼铁器和钢的工人也超过八千,几乎近万。”
“而这么多人锻造出来的武器、铠甲还供应不上我们军队所需,效率太低了,”傅庭涵道:“含章亲领的赵家军铠甲覆盖率最大,每个士兵手上都有三块到五块铁片,平均数是4.3,其次是二郎领的赵家军,平均数是3.7。”
“西凉军是3.4,这样单独算似乎每个人都有护住重要部位的铁片了,但豫州军只有0.8,而赵家军,算上普通士兵的话也只有1.2,也就是说,装甲率全都不高。”
汲渊目瞪口呆,问道:“大公子何时算的这数据?”
“军队的战备一直是我负责,数据我一直都有的,”傅庭涵面向赵含章继续道:“说到底,还是因为冶炼锻造的效率太低,人要举起几十斤的大锤敲打铁,打出足够的力锻造铁和钢,最优秀的铁匠也只能连续敲打半个时辰,人又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连续挥锤。”
傅庭涵道:“但水可以。”
他道:“除了锻压机,水力还能做鼓风机,现在锻钢需要的温度高,三个铁矿那里炼钢用的都是驽马,但马匹不够,偶尔还要人,对劳工的损伤非常大,汝南那边的铁矿甚至发生过工人受伤的事件,所以我想试一下水排。”
他声音低沉,“一旦锻压机和水排可行,那我们能做的武器就太多了,铠甲可以改进,使其更坚,更薄,甚至更软;还有弩机也可改进……”
汲渊已经闭嘴了,就看着他们两个商量着那个什么水力煅压机成功后要做的事,他的主公甚至展望到让每一个士兵都穿上全盔甲,甚至连马都要套上甲衣。
他心中嗤笑一声,觉得他们完全是痴人说梦,女郎也就敢和傅公子说这些,要换了其他人,谁会听她说这样的梦话?
但是……好期待是怎么回事?
傅庭涵做的事,似乎每一件都成了。
汲渊想到现在赵家军的几个金蛋都是傅庭涵下的,心情也不由澎湃起来,万一……就成了呢。
而要做出水力煅压机,那就要先做出水磨,确定可行后才能进一步改进技术。
傅庭涵说的不错,这个水磨坊可比琉璃坊重要多了,汲渊也一脸严肃下来,等他们两个讨论完就道:“大公子,你那里若缺什么,也只管告诉我,我必全力为您寻找。”
傅庭涵笑道:“只缺人,缺知道营造水磨的人,手艺惊喜的匠人,还有……”
他看了赵含章一眼后道:“还有熟闻天文的人才。”
“天文?”汲渊好奇的问,“这水磨和天文有什么关系?”
傅庭涵慢悠悠地道:“据我所知,本朝的一些天文器物也试着用水力打造过,所以我想他们应该会知道些什么。”
“太史令……”汲渊认真的在大脑中搜索起来,片刻后道:“我若没记错,太史令叫李闻,似乎不在石勒被害名单中,应该是跟着陛下去了郓城。”
傅庭涵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略一思索便道:“我一会儿给叔祖父写信。”
能不能把人请过来不一定,至少大家可以写信交流一下,互通一些知识,当然,要能把人抢,哦不,是请过来,那就更好了。
汲渊一脸笑意的目送傅庭涵下去休息,等人走没影了才回头,“大公子一心做事,对外面的事就不是很关注,自然也不知道女郎的打算,女郎没有因为大公子下令斩杀萧威而生气吧?”
“没有。”
汲渊:“我也觉得女郎不会生气,二郎君也大度,又和大公子亲近,肯定也不会往心里去,但二郎君身边的人却不一定了。”
他道:“主辱臣死,这个功劳本是二郎君的,也是女郎留给二郎君立威用的,大公子突然抢了去,保不齐有人心中不服。”
“这多好的感情也抵不住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拨啊。”汲渊叹息道:“当年老郎主和二太爷虽然关系不睦,但兄弟情谊却也不浅,后来贾后一再的挑拨,这才日渐加重嫌隙,到最后成了那般模样。”
赵含章瞬间警戒起来,“我知道了。”
魏晋干饭人 第588章 肉
送走汲渊,赵含章找来听荷,问道:“库房里还有什么好东西?选一些来送去西凉军,我们人虽不去,礼物却得到。”
听荷道:“除了各种木料和不能用的东西外,就还有四匹布。”
“那是特意留下给女郎和二郎出孝后做衣裳用的,”听荷强调道:“是夫人让人送来的,其中还有大公子的份。”
“母亲不是做了衣裳送来吗?这就足够了,把我的那两匹布送到西凉军去,给北宫将军的母亲和夫人。”
“可夫人送来的衣裳都有些短了……”
赵含章这半年长得很快,超过了王氏的估算,王氏估计也是怕自己做的衣裳不合身了,所以除了衣服外,还送来布匹,想着要是不合身,听荷还能裁剪。
赵含章道:“不是说留了一截吗?把那截放开不就合身了?今年这边就不要做新衣裳了。”
正说话,外面传来人蹬蹬跑来的声音,赵含章看向听荷,“二郎怎么回来了?”
赵二郎一脸兴奋的跑回来,“阿姐,我听说姐夫回来了。”
“他前脚刚回来,你后脚就到了,你消息怎么这么灵通?”
“咦,姐夫这么慢吗,我午时就听人说他回家了,怎么这会儿才到吗?”
听荷道:“女郎,现在酉时了。”
赵含章就看了一眼滴漏,这才发现到傍晚了,只是外面日头正好,艳阳高照。
“时间过的好快……”赵含章就催促听荷,“赶紧把布料送去西凉军。”
听荷应下,行礼后便退下。
赵含章问赵二郎,“那你呢,你驻地在新安,虽说新安离洛阳近,可你也不能隔三差五的跑回来啊。”
“我只在姐夫回来时回来。”
赵含章一头黑线,“为何?”
“因为姐夫回来会有好吃的,阿姐,今晚有肉吃吗?”
赵含章一愣,反应过来,忙叫住才退到门外的听荷,沉吟片刻道:“家里不是还有两只羊吗,把那两只羊也送去。”
听荷小声道:“女郎,那两只羊是买来端午时宴客用的,您忘了,端午您要请各位将军和官员用饭。”
赵含章道:“再买就是了。”
听荷:“钱……”
赵含章问道:“我们差钱吗?”
听荷:“这才月初,差倒不至于差,只是买了这两只羊,家里这个月的月钱就花得差不多了。”
赵含章只咬了咬牙就挥手道:“送过去吧,总不能一家团聚了,饭桌上连个肉菜都没有吧?”
她抬眼看向赵二郎,“这个月没事儿你就在军中用饭吧。”
赵二郎伤心,决定为自己争取一下,“那姐夫回来的时候……”
“也没你的饭吃。”
赵二郎耷拉下脑袋,“好吧。”
听荷连忙去送东西,赵含章对北宫纯很看重,那布料又贵重,她决定亲自去送。
厨房从听说傅庭涵回来便自主杀了一只鸡,待傍晚饭菜都快要好了,听说二郎君也回来了,于是厨房就又站在了后院一个篱笆前,看着里面只剩下的五只鸡沉思。
最后厨房还是没舍得杀鸡,而是摸出十个鸡蛋去加菜。
晚上,大部分的肉都进了赵二郎的肚子里。
傅庭涵给赵含章夹了一个鸡腿,把另一个夹给赵二郎,“锻体需要吃肉,吃吧。”
赵含章就把鸡翅腿给他,还一连夹了两个,“你动脑筋更得吃肉。”
她道:“回头我去河里抓鱼给你吃,鱼肉补脑。”
赵二郎也喜欢吃鱼,“我也要。”
赵含章:“你自己抓去。”
赵二郎埋头苦吃,赵含章就看着他叹气,“二郎,你下个月再回家吃饭,知道吗?”
赵二郎不甘愿的道:“军中好久才有一次肉吃,将士们肚子里没有油水,都提不起力气。”
赵含章哼了一声道:“不是有豆腐吗,还有豆油,我这边的人也没肉吃的。”
“豆腐也少,更不要说豆油了,那么大一锅菜,伙夫就舍得放一点点油,说是军需给的豆油极少。”
赵含章就道:“这也怪不得军需,这么多人呢,还有马,都要吃豆子,现在市面上的豆油也很贵的。”
自他们做出豆油之后,它只经过了一段非常短暂的低迷期,然后就飞速的被人认可,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奢侈的食品调料了。
因为,豆油不好捶榨,有的油坊做的不好,出油率还不高,而百姓们通过吃油发现头发变得更加的粗壮黑亮,连肌肤都亮了一些,力气还会变大,整个人都比之前有劲儿,还容易饱肚。
于是贵族们开始大量吃油,百姓们更不用说了,于是油价上涨,连带黄豆的价格都上涨了不少。
士兵们屯田种的粮食里,大豆是最多的,但就是这样也不够军队消耗,除了榨油,大豆还会制作成豆粉,做成豆饼成为士兵们的干粮。
曾经赵含章在战场啃的掉渣的干粮,就是六成豆粉,三成麦粉,一成麦麸制作成的。
硬得能让你直脖子才能咽下去。
除了人,他们的战马也需要大豆,不然它们哪儿有力气上战场?
榨油剩下来的豆渣会拿去喂马和喂猪。
想到猪,赵含章口水快速分泌,“他们养的猪,出肉率还是太低了,明明都阉了,怎么还要养七八个月才能出栏?”
“猪苗不好吧,得调。”
在西平吃过阉猪肉的赵二郎立即把到嘴边的话咽下去,好奇的问,“怎么调?”
他对于一切有关于肉的活动都感兴趣。
赵含章道:“就这样那样,那样这样,配出各种各样的混血猪,然后养着,看哪种猪最爱长肉。”
“但这也没有三五年调不出来,算了,交代底下的人去做吧,我还是去给你抓鱼吧。”
傅庭涵笑道:“水磨坊要是能建起来,到时候我再加建一个榨油坊,也用水力工作,大豆刚好收获,可以试一下它的效率。”
赵含章眼睛亮晶晶的,“好啊,除了榨油,我看豆腐也可以在里面做,现在军中缺肉,补充蛋白质基本靠的黄豆,做豆腐的人很辛苦。”
傅庭涵表示没问题。
赵二郎在一旁插不上话,就要把话题拉回来,“阿姐,我们军中养的猪才那么大,不知何时才能吃,你们军中的多大了?”
“唉~”赵含章一声叹息回答了赵二郎。
傅庭涵看着好笑,道:“作坊那边养的猪倒是有九十多斤了,再过两个月应该就可以杀了。”
赵含章:“太瘦,还是再养养吧。”
魏晋干饭人 第589章 心动
黄安和左都一起将家卷们护送到西凉军军营,军营不远处早就建起一排排砖瓦房,全是这两月西凉军们亲自建的。
尤其是在西凉的信回来,得知张刺史同意他们军卷内迁后,他们更用心的布置起来,这以后可就是他们家人住的地方了。
赵含章也很大方,让砖坊给他们提供砖石,还花钱给他们买了不少木料建房子,可惜更多的就没有了。
家具之类的东西他们得自己想办法。
所以军属们进屋一看,里面空荡荡的,只有零星几件家具。
但他们依旧很高兴,毕竟一家团聚了,其他的可以慢慢添。
北宫纯正陪在母亲身侧,他多年不曾归家,心中愧疚不已,此时见母亲鬓发皆白,不由的跪地落泪。
老夫人连忙扶住他,让他去看他妻子,“你不在的这些年,多亏了惠娘照看,你快谢过她。”
北宫纯就转身和妻子行礼,“多谢惠娘……”
惠娘连忙避开半步,然后连连回礼,“这本就是妾身应当做的,将军不必如此……”
“将军,使君派人来送礼……哎哟,”黄安见俩人正对着行礼,转身就要出去,北宫老夫人笑眯眯地看着,叫住人后问:“使君送礼,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拜见谢礼?”
黄安连忙道:“来的是使君身边的听荷姐姐,她说近日夫人们劳顿,暂且安顿下,明日使君再宴请大家。”
老夫人一听,呼了一口气,起身道:“那快走,我们一块去接使君的礼物。”
听荷把羊交给了北宫纯的亲卫,她则带着下人抱着两匹布来见北宫老夫人。
这两匹布是王氏特意找来给赵含章的,自然是上好的布料,因夏天天热,所以绸缎轻薄,颜色却又鲜艳,很是亮眼。
北宫老夫人在西凉就没见过这样的布料,一时又惊又喜,扭头和北宫夫人道:“惠娘,快收着,回头裁几件衣裳,正合你穿。”
说罢,目光在她和北宫纯之间滑动,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惠娘脸色薄红,低头应下。
连北宫纯都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偏过头去,目光却忍不住落在惠娘身上。
听荷将一切看在眼里,便对惠娘夸了又夸,还和她交流了一下洛阳最近流行的衣裳款式。
送走听荷,北宫老夫人和北宫纯道:“这位赵使君倒是体贴,对你也看重。”
北宫纯点头,道:“赵使君于我不仅有知遇之恩,还有救命之恩。”
北宫老夫人在西凉时便日日盼着儿子回来,打听之后,自然也知道儿子被困在中州回不去的原因,她拉着他的手劝慰道:“你也要多体谅张使君,莫要怨他,这两年他的日子也难过,他病了,西凉内有人作乱,百姓们人心惶惶,都生怕换了刺史。”
“母亲,儿子知道,我人在中原,心却恨不得立即回西凉襄助主公,又怎会怨他?”
北宫老夫人就松了一口气,拍着他的手道:“那就好,那就好,但你既愿跟随赵使君,那就不好再三心二意了,要一心为她筹谋,张使君那里,将来若有机会,再报他的知遇之恩。”
北宫纯想说自己没换主公,只是暂时给赵含章卖命,但见母亲笑吟吟,一脸放心了的模样,他便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罢了,他心中知道就行,此时说出来不过是母亲担忧罢了。
北宫纯就点了点头,扶着老夫人坐下,转头和黄安道:“把使君送来的两只羊都宰了,再去选五只肥羊来,杀了给将士们加餐,今晚家人团聚,我们全军吃个好的。”
黄安高兴地应下,兴冲冲地去了,不一会儿左都就跑过来,他眼睛通红却亮,脸上还是刚见过家人的兴奋,一进屋他就盯着北宫纯看,“将军,军务,军务……”
北宫老夫人连忙道:“那你快去忙,我和媳妇规整一下东西。”
北宫纯忙道:“母亲,此是我的大帐,你们不能住在此,今夜也就算了,明日我送你们进城,所以这东西不用收拾出来。”
“啊,你不与我们同住啊。”
北宫纯就笑道:“军营距离洛阳城不远,我每日是可以回家的,您放心。”
他道:“赵使君给我在城中赏赐了宅子,对了,黄安左都几个的宅子也在城中,您不用怕没有熟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