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北宫老夫人这才松了一口气,颔首道:“行,我们知道了,你快去忙吧。”
左都将北宫纯拉到大帐外道:“将军,军中现在统共就还有十二只羊,杀了五只就不剩几只了,我们得再买些吧?”
北宫纯皱眉,“这个月的军饷还没拨下来呢。”
“您还等使君的军饷啊,我听说使君已经连着三天吃素了,另一头的赵家军现在每天都是炖豆腐,每旬才有一道肉汤和肉沫做的菜,比我们还惨呢。”
“不等使君拿,我上哪儿给你们拿军饷?”北宫纯指着外面的田地道:“这地里还没收成呢。”
“对了,你看看你手底下人种的那些地,稀稀拉拉,再去看看赵家军种的,连种地都不会,要你们何用?”
北宫纯道:“你现在乐,等收成下来,赵家军才是吃香的,喝辣的,看你还能不能笑出来。”
左都,“我们种地本来就不及他们,将军,我们可是十四岁就跟您上马作战了,他们却是一直种地,这两年才开始打仗的。”
“不过我们也有擅长的。”
北宫纯:“你们擅长的能赚钱吗?”
左都精神一振,道:“将军,我说的就是赚钱的事啊。”
他道:“今天我们回来时碰见了一个商队,那商队在孩儿岭被人打劫了,听说上面藏着一伙山匪,经常劫掠过路商旅。”
经常这二字就很让人心动了,北宫纯心也蠢蠢欲动起来,“那匪窝里有很多钱?”
“可不嘛,将军,家卷们到了,家里总要添置一些东西,但大家手头都紧,所以这……”
这几年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自然也存不下什么钱,连左都这个参将身上都拿不出几个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北宫纯垂眸沉思,“孩儿岭,那有一半是在新安地界吧?那头又没有驻扎的士兵,按说是归赵二将军所管。”
“赵二郎那个傻……憨将军正剿散匪呢,又要练兵,哪里顾得上孩儿岭,不然我们就替他除了这个祸患吧?”





魏晋干饭人 第590章 鼓动
北宫纯却不想在这件事上和赵二郎有纷争,捞钱要是捞过界,军队间很可能结下大仇。
前面不就有王弥和刘聪这个前车之鉴吗?
俩人为何在洛阳弄得一死一败?
最开始的原因不就是因为王弥和刘聪争利,都捞过头了吗?
见北宫纯没答应,左都不由后悔,早知道他就不跟着黄将军回来了,而是就应该带着人先斩后奏。
不知道现在去还来不来得及。
北宫纯却好似知道他在想什么,瞥了他一眼后道:“此事且放下,你不得自作主张,等过了端午,我和赵二将军商议一下。”
“那赵二将军要是不答应怎么办?那山上的土匪一定很肥,使君要是知道了,一定偏心赵二将军,到时候我们连汤都喝不着了。”
北宫纯就澹澹地瞥了他一眼,左都立即不敢说话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么一个挣钱的机会远离他。
有了家人,以后他们挣的钱和军功都不再是浮萍,一旦他们身死就烟消云散,而是会落在他们家人身上。
以前因为家人远在西凉,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回去,所以每次抢到东西,赚到钱,他们都是立刻就挥霍掉。
洛阳城能这么快恢复生机,也有他们一部分功劳在,因为他们花起钱来一点儿也不手软,以至于前一个月军中没什么肉,但他们私底下没少去城中自己开小灶。
现在钱花光了,家人却也到了跟前,他们这才惊觉囊中羞涩。
唉,早知道以前就不这么挥霍了。
因为有家人在侧,他们也开始琢磨起赚钱的事来。
作为士兵,他们公认的合法赚钱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上头发的军饷,这一种不用想了,使君那么难,养他们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发军饷了;
还有一种就是打仗!
打仗就可以抢到东西,还能搜刮死人和俘虏身上的东西。
将家人安顿下,将他们带来的行李都弄出来摆好,这会儿将士们发现了,他们家有点儿寒碜啊,最主要的是,家里米缸都是空的。
于是有人去北宫纯身边晃荡,“将军,使君不仅对我们有救命之恩,还有知遇之恩,要不是她把我们从长安带出来,我们这会儿说不定还在长安受苦呢。”
北宫纯:明明是他把他们从长安带出来的,不过的确是赵含章派了人去请他们。
“现在还如此费力的将我们家人迁来洛阳团聚,如此大恩,我们更应该回报。”
“对,将军,我们愿为将军和使君肝脑涂地。”
北宫纯打断他们的激情发言,问道:“说吧,你们想干嘛?”
“将军,现在洛阳都是使君在管,周围的那几个县也多依附洛阳,只是因为没有皇帝的旨意,所以才这样不明不白的僵持着,要我说,不如出兵,将还未收服的那几个县都收到手下,重新指派县令,河南郡就应该在使君手上。”
“不错,只有将整个河南郡收拢在手中,洛阳才能安全。”
北宫纯:“……你们这是吃了鹿血吗?”
他道:“此事自有使君和汲先生他们去操心,我们只管操练士兵,等待命令就行。”
他顿了顿后道:“陛下才刚刚迁都郓城,使君收了两个没县令的县已经够引人口舌是非了,就算那什么,也不可能现在动手,所以把你们的心思都收起来。”
谷城和新安都没县令,谷城更是成了空城,所以赵含章直接指派县令,又派兵驻守,郓城那边虽然不满,却也不会太强硬。
但赵含章要是不经皇帝同意,直接收了整个河南郡就不一样了。
听说皇帝让人给长安的傅祗送了一些钱粮,就是想他发展起来牵制赵含章呢。
其实西凉军的将士们一直不太能理解皇帝和傅祗,傅祗的孙子傅庭涵就在洛阳,谁不知道他和赵含章一条心,是她的左右手啊,皇帝怎么能还那么信任傅祗呢?
傅祗也是,自个的亲孙子都不帮,反而去帮皇帝,真是不理解。
几人心中失望,便知道找苟晞的麻烦,去他那里抢地盘也不行了,“那我们出兵并州?要不把上党南边的几个村镇抢过来吧,现在是夏收时候,去抢,还能抢到今年新出的麦子呢。”
北宫纯心动了,然后认真的思考起来,“待我去请示使君。”
也有人去黄安和左都那里晃悠。
在黄安身边晃悠的人和他道:“黄副将,我们也知道将军难过,这安家费肯定是没有了,那我们也不能让家里人跟着吃糠咽菜不是,不如趁着现在士气高涨,我们去找匈奴和鲜卑打一仗吧。”
找左都的人则是跟他关系比较好的参将和下属,“我听你的人说,你们今天发现了一个匪窝,那里面的人都很肥呀。”
左都知道他们想说什么,西凉军日子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也去打劫过土匪,哦,是剿匪。
他道:“别想了,将军说那是赵二将军的地盘,就是要打,那也得和赵二将军打过招呼。”
“赵二将军四处找人练兵,不仅新安一带,连洛阳野外散落的小匪贼都被他剿了不少,他要是注意到孩儿岭,那还有我们出手的机会吗?”
“将军也太守规矩了……”他忍不住滴咕道:“这种事情,谁抢到了算谁的,使君都敢从皇帝手里抢地盘,我们不就是抢一窝土匪吗?”
左都就瞪了对方一眼道:“皇帝能和使君比吗?而且皇帝现在远在郓城,官不大洛阳来,但使君人就在洛阳,那孩儿岭离得又不远。”
“赵二将军还是使君的亲弟弟,将军守规矩也是不想和赵二将军闹矛盾,生了嫌隙。”左都道:“过了端午再说,这两日你们好好的与家人团聚。”
无奈,他们只能暂时忍下这事儿。
但团聚却没有足够的物资真的很挠人心肝啊。
还未入夜,傅安就轻巧的走进书房,看了一眼正在伏桉工作的赵含章,凑近傅庭涵小声道:“郎君,高诲他们回来了。”
傅庭涵就抬起头来,“他们带了什么东西回来?”
傅安压低声音道:“有一大批毛皮,还有羊,他这次还用琉璃换回一批书,都是之前羯胡从东海王大军中抢的。”




魏晋干饭人 第591章 收买人心
傅庭涵一听,眼睛微亮,略一思索后道:“把他们安排住在城中,我晚一些去见他们。”
“是,郎君,他们这次在孩儿岭遭了土匪,伤亡了好些人。”
傅庭涵一听,抿了抿嘴道:“让他们去请大夫,不必吝惜钱财,好好安顿他们的家属,拿回来的钱财先匀出足够的抚恤金再入账。”
“是。”
话传到别院,不仅跟着商队的护卫,就是高诲和司马厚二人都忍不住感动和心服,如果他们护送回来的东西都会先保证抚恤金,这意味着他们的家人能得到最大的保障,那还有何惧呢?
出自赵家军的护卫本就对赵含章和傅庭涵忠心耿耿,这一下对他们二人更是忠心了。
听着他们的效忠之言,高诲不动声色的说了一句,“傅公子果然如传言一般的心善,这是他亲口下的命令吗?”
傅安看了他一眼后应下,“是。”
护卫们更是念着傅庭涵的好,司马厚虽然猜到傅庭涵是在借这样的恩惠收买赵含章的人,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法很好,就连他,若是有一天他的家人能找回来,只要知道他死以后,家人能得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会被照顾得很好,他也愿意为傅庭涵卖命。
哪怕要从赵含章嘴里抢吃的,他也愿意为傅庭涵去抢。
当然,此时护卫们还没想得这么深远,在他们眼里,高诲司马厚和他们一样,都是效忠的赵含章,傅庭涵也是。
傅庭涵夜里悄悄去别院里见过高诲,看了一眼护卫们和他们带回来的东西。
知道孩儿岭有一伙大土匪,他不由皱了皱眉,“你们要过新安,就必须经过孩儿岭,不然就只能从谷城过了。”
高诲立即拒绝,“谷城驻扎的是乞活军,货物从那里过便先要缴一笔重税,而且那边散匪也多,路途也更遥远。”
“那就剿了孩儿岭上的土匪,”傅庭涵道:“总不能每次路过都要和他们打一场吧?损失也太大了。”
高诲压低声音道:“但我们人手不足,我想请和山上认识的人走通一下路子,以后我们愿意定期给山上上供,只要他们保我们安全过孩儿岭。”
傅庭涵被赵含章养得脾气矜贵,哪里吃得这个委屈?
他直接道:“不用你出手,我回去叫人。”
高诲紧张道:“主公是要请赵使君出手吗?”
傅庭涵点头。
高诲就压低声音道:“她不行,赵使君敏锐,要是察觉您私养了一支商队就不好了。”
见傅庭涵沉默,高诲就道:“或许您可以找一下西凉军。”
傅庭涵心脏一跳,抬眼看向高诲,这么短的时间里,难道他还结识了西凉军?
高诲低声道:“我等今日回洛阳时,路上遇到了一支作训的军队,看旗帜是西凉军,我看他们似乎很心动。那山上的土匪肥得很,西凉军若缺物资,一定会想从别的地方找补。”
傅庭涵若有所思道:“我知道了。”
高诲就松了一口气,然后低声问道:“我带回来的这些东西怎么处理?”
傅庭涵道:“只给我银钱和孤本书籍,其余货物你看着变卖吧。”
高诲就去打开一个箱子,让他看里面的东西,“那这些首饰和珠宝饰物……”
“也都给我吧,”傅庭涵道:“我让傅安换成钱,入账以后你们需要多少再和他拿。”
高诲应下,很关心他们的大业,“不知公子身边近来可招了能用之人?”
傅庭涵叹息着摇头,道:“还是那些人,我让他们组了两支商队往两江和江南去了,因为路途遥远,还未有音信回来。”
高诲皱眉,“公子为何只组商队,您是赵使君的未婚夫,一直伴她左右,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何不向赵使君举荐他们呢?”
钱虽然重要,但权更重要,傅庭涵要是把他们的人安插到赵含章身边去,假以时日,等他们慢慢掌握了大权,再要做什么就要容易得多。
傅庭涵道:“我何曾不想,只是他们投靠我前大多走过含章的路子。”
傅庭涵意味深长地道:“当时他们都没得用,我再举荐,外人会怎么想我?”
他道:“之前在作坊里的一个郑管事被调到了一座铁矿里做管事,而铁矿里的管事是可以进县城里做主簿和县尉的。”
傅庭涵道:“虽然过程曲折了一些,但手中掌握的都是实权,和突然出现,只能围在她身边出一些主意的幕僚不同。”
高诲眼睛大亮,问道:“那郑管事是公子的人?”
傅庭涵摇头,“算不上,不过他念着我的好,我要说的是,我之下来要建造一个更大的作坊,所需的人才更多,你再去北地时替我找一找这一类的汉人回来。”
“他们只要有所长,便是奴隶我也能让他们在作坊里正常升迁,然后借由作坊跳到县衙中、郡守府或者刺史府中。”
高诲:“是什么作坊?”
“水磨,”傅庭涵道:“要懂得水利工程技术的人。”
高诲失望,不觉得这是多好的前途,但还是应下,点头道:“再去北地某会仔细寻找的,被石勒等人劫掠而去的汉人中有不少读过书的,还有些小官小吏侥幸保下了性命,他们或许会知道。”
傅庭涵应下,将这件事交给了他。
一回到赵宅,他就和赵含章道:“明天马市里应该有很多羊卖。”
赵含章精神一振,问道:“高诲他们带回了羊?”
傅庭涵点头,“还有一些牛肉干和羊肉干,几车的毛皮……以及书。”
赵含章坐直了身体,先道:“书我们要自己留着,毛皮……”
她磨了磨牙道:“我明天让人去买。”
傅庭涵眼中闪过笑意,问道:“好几车呢,你要这么多毛皮做什么?”
赵含章叹气道:“做铠甲呀,军中一直缺毛皮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你别看现在是夏天,时间过得飞快,我们总要为冬天囤一些东西。”
“以司马厚的性格,他一定会说服高诲给赵家军一个优惠价格的,你让人去买吧。”
钱的事……
赵含章看了一眼天色,觉得这会儿还去找汲渊很不人道,就看向傅庭涵,“你上次帮汲先生算账,我还有多少钱?”




魏晋干饭人 第592章 敏锐(祝陌颜生日快乐)
“那都是两个月前的事了,算出来的账目已经不能作数,不过请恕我直言,你公中的账目也没多少钱了。”
而傅庭涵带回来的那些金银珠宝和孤本书画虽然进了赵含章的库房,但还不能用。
赵含章磨了磨牙,和傅庭涵去看他带回来的东西,她抓了十几条珍珠在手里,叹息道:“这东西要是在盛世,那可值不少钱。”
但现在是乱世,这些珍贵的珍珠在北地反而不值什么钱,但在现在还算安定的两江和江南,这东西可值不少钱。
赵含章放下珍珠,“送到江南去,全都换成粮食和布匹回来。”
她现在最缺这两样东西了。
傅庭涵问,“你不留下一些东西吗?我看里面有些珠宝首饰还挺好看的。”
赵含章艰难的移开目光,摇头道:“我不喜欢这些奢华的东西。”
傅庭涵就看着她笑了一下,她怎么会不喜欢呢?
没有女孩子会不喜欢这些闪亮又漂亮的首饰,不过是因为她现在位置特殊,不能奢靡罢了。
她的头饰极少,大部分时候都只有玉冠和玉簪,有时候连玉簪也没有,只一根发带将头发绑起来。
高诲带回来的金银极少,连金银的首饰都不多,那东西一般没人愿意拿出来用,都存着呢,只有等手上其他东西花得差不多了,或者实在是对方要求用金银支付,这才会有人动用金银。
就是因为少,赵含章才不敢拿去和高诲买东西,东西转了一道手回到他手上,脑子只要没洞的都知道这是傅庭涵给她的。
因为实在是缺钱,赵含章不得不把所有的金银饰品都找出来,和那几块金银放在一起后道:“融了吧。”
傅庭涵:“这些金银饰品的手艺也很贵,要是转手卖出去,所得的金银可不止这一点。”
“但周期太长了,”赵含章道:“现在洛阳城里,有心买这些饰品的人有几个?送到其他地方,也耗费时间,我们等不起。”
她很干脆的挥手道:“融了吧。”
傅庭涵这才点了点头,“那我明天去一趟铁铺。”
作坊里的铁铺可以熔金银,还有模具,可以熔成一条一条的,是上次高诲回来后傅庭涵让工匠做好的。
第二天一早,赵含章就让听荷去集市上买羊,因为没钱,听荷不得不把拿来给赵二郎和傅庭涵做衣裳的一匹布抱了出去。
那匹布的质量不错,双方讨价还价之后,听荷凶悍的用一匹布买回来八只羊,挑出最肥的两只杀了,其余的养在后院里。
看着听荷离开,负责卖货的伙计心有余季的拍了拍胸口,“听荷姑娘好凶,她不是刺史府里出来的吗,怎么也这么……”小气。
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护卫不言语,要不是高郎君说为了在北地安全,他们不能明着和女郎联系,其实这些羊应该白送到女郎府上的。
唉,反正他是不明白的,为什么分明是自己的东西,却非要走买卖这一条路,白白给县衙缴那么多税。
正想着,衙役拎着个锣走过来,翻了翻他们桌子上的动物毛皮,问道:“摊子费你们交了吗?”
负责售卖的伙计立即点头哈腰地道:“交了的,交了的,您看,这是凭据。”
衙役看了看,交还给他,人却没走,“你们家主人的胆子好大呀,这么多毛皮都是从北地进的吧,这会儿那边乱吗?”
伙计是高诲找来的人,算是高诲的心腹,他也跟队了,所以对走商的事也清楚,他立即点头道:“乱呀,我们进上党的时候,里面的匈奴和羯胡都凶,经常当街打架,还抢东西,好在我们的护卫得力,我们郎君也有些手段,这才没被抢,但也花费不少打点,偏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土匪,唉,这一趟下来别说赚钱了,能不亏钱就算好的了。”
衙役才不相信呢,要是亏钱,他们能笑得这么开心?
赵宽也注意到了这支商队,衙役离开后就回县衙禀报。
赵宽再次翻出高诲的路引看了看,蹙眉,“蜀人?”
“蜀地比我们洛阳可安宁多了,他为何不直接回蜀地去,而是在我们洛阳销货?”赵宽皱眉,“上次也是,而且他上次从洛阳这里进了什么货?”
那可有的找了,王四娘瞥了他一眼,默默地去翻记录,先翻了一下批复的路引记录,找到他离开的时间,然后才去翻那段时间的赋税记录。
上面只有简单的介绍,“布匹。”
赵宽:“只有布匹?”
“对,而且只有两车,”王四娘给他看,“是蜀地来的绸缎,洛阳现在家家户户在守孝,肉和麻布等还有销路,但锦缎和绸布等却很难售出,价格也不是很高。”
王四娘也皱起眉来,“从他们这次带回来的东西看,那两车绸缎换这些羊、毛皮和药材,的确是差不多的价值,他一进一出也要赚一些,可看卷宗上的记录,他昨日入城带了这么多人,甚至还死伤不少,一趟行商就做两车绸缎的生意,赚的够路费吗?”
赵宽就轻拍桌子道:“所以我说他们有问题。”
王四娘问道:“什么问题?”
赵宽瞪大了眼睛,他怎么知道是什么问题?
范颖拿了两封公文过来传达赵含章的意思,在一旁听了几句后插嘴道:“还能有什么问题,他在城外有别的交易,每次出城后肯定另外接了一批货物向北,回来时,他回来城门不会查货物吧?”
赵含章为了鼓励商旅进洛,免去了城门勘税这一条政策,只在市集上收税。
所以进洛的客商,货物要是卖不出去,那就不收税。
这让本来惧怕入城税的客商纷纷进洛,不用再害怕东西还没卖就先亏一大笔钱。
同时,谷城、新安等县也严格执行赵含章的命令,至于其他县,赵含章也下令了,但有的遵守,有的不遵守。
也正因为没有入城税,上面也就没写进城的货物有什么,有多少,赵宽这才派人去马市上打探的。
赵宽一瞬间想了许多,“你是说,洛阳有人走私?”
范颖不是很在意的道:“走就走吧,现在洛阳百废待兴,在这些事情上不必很严格,哦,对了,只盐铁除外啊。”
赵宽和王四娘:……




魏晋干饭人 第593章
王四娘问:“现在洛阳最值钱的是什么?”
赵宽:“布!”
“洛阳自有的,最值钱的东西,不是从外头运来的。”王四娘道。
赵宽歪头想了想后慢悠悠的道:“作坊里的东西,琉璃,纸张和书籍。”
赵宽抿了抿嘴,“若真是作坊,那作坊里是出了只耗子呀。”
范颖也郑重起来,皱眉道:“作坊是大公子管着的,他算账可厉害了,谁能在他眼皮子底下作假?”
1...175176177178179...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