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赵含章冲他笑了笑道:“铁器难得嘛,这可是熔了不少的铁才炼出来的锅。”





魏晋干饭人 第240章 略微后悔
好面子的诸传郎君忍痛买了九口锅,赵含章等他走了,立即拖着傅庭涵回到县衙,先是让人去午山传话,“让他们再打三口铁锅送来。”
然后才带上他们做出来的纸和默出来的《三字经》《千字文》去赵氏坞堡。
傅庭涵一脸澹然的跟着她跑来跑去,一点儿也不嫌弃她占去他大量的时间。
前天的雪大,这会儿依旧是赏雪的好时候。
赵铭虽然不喜欢和园子里的客人赏雪,却喜欢独自赏雪。
难得父亲出门会客,家中只有他一人,很是安静,于是他翻出一坛好酒,让人热过以后就坐在透风的亭子里一边喝酒一边赏雪。
赵含章和傅庭涵兴冲冲找过来时,他正半倚在席子上,一腿微微曲起,拎着一个小酒瓶自酌自乐。
看着率性自在的赵铭,赵含章一下停住了脚步,便是傅庭涵也诧异了一下。
他看了一会儿,扭头和赵含章道:“如果魏晋风流人物都是这样的,那我倒是可以理解历史书上为什么将这些人定义为风流人物了。”
这和他之前赵氏礼宴上看到的所谓名士有些区别。
赵铭似乎是听到了说话声,喝酒的动作一顿,微微偏头看过来。
伯侄两个隔着一个院子和一棵光秃秃的梅树对望。
赵含章冲他咧开嘴笑,欢快的和他挥手打招呼。
赵铭面无表情的放下腿,慢慢的从半躺着到坐着,放下酒瓶,还整理了一下衣袍。
赵含章拉着傅庭涵上去,傅庭涵还是看得懂眼色的,拉住她道:“我觉得铭伯父这会儿不太想看见我们。”
“难得的好机会,不是,我是说,来都来了,这么走更不好,走吧,走吧,你刚才也说那样很风流名士,伯父不会在意的。”说罢拖着傅庭涵就兴冲冲的过去。
赵铭越发的面无表情,看着俩人进到亭子,粗粗的行礼后就在他席子的对面盘腿坐下。
“你们来干嘛?”
赵含章呼出一口气,看着眼前的雾气升腾,很好奇,“伯父,这么冷的天在屋里待着不好吗,为什么要在这四处漏风的亭子里躺着?”
赵铭看了她一眼,重新拿起酒瓶喝酒:“赏雪。”
赵含章就往外看,微微一笑,银装素裹,的确好看。
她不说来这儿干什么,赵铭也不催她,甚至没有招待俩人,就这么自顾自的喝酒。
他微微掀起眼皮看向坐在对面的俩人,他那狡诈厚脸皮的侄女正侧头望着雪发呆,而她边上的傅庭涵正看着她发呆。
他目光在俩人之间转了转,最后轻轻叹了口气。
赵含章和傅庭涵听到叹气声,同时回神,一起扭头看向他。
赵铭晃着酒瓶道:“大伯眼光独到,我等拍马都不及啊。”
赵含章等着他的下一句,结果发现他就一个劲儿的喝酒,似乎没下一句了,她不由道:“我知道祖父眼光独到,然后呢?”
赵铭看着她道:“然后你占了大便宜。”
赵含章一脸莫名的看着他。
赵铭没有解释,醉意上来,也懒得维持礼仪,直接往后半躺,将酒瓶里的酒喝光,摇了摇后把酒瓶丢给赵含章。
赵含章灵巧的伸手接住。
赵铭就抬了抬下巴,朝角落里一点,“再倒些来。”
赵含章看去,这才发现那里放着一个火盆,火盆边上放着一个炉子,炉子上面放着一个大酒壶。
炉子里是空的,并没有生火,但酒壶却是温热的。
赵含章看了一眼火盆,直接拎起酒壶摇了摇,觉得里面的酒均匀了就朝酒瓶里倒。
果然,出来的酒冒着微烟,是热的。
酒气飘散开来,赵含章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她把倒了八分满的酒瓶递给赵铭,拎着酒壶在席子上坐下。
她左右看了一圈,发现亭子里连个杯子都没有,顿时无言。
手边的酒一直在往她鼻子里钻,这酒是真的香啊~~
赵含章看了一眼自古自喝酒的赵铭,干脆拎起酒壶喝了一口。
入喉绵软,但回味绵长,赵含章眼睛大亮,忍不住道:“好酒啊。”
赵铭静静地看着她,再次忍不住问道:“你来到底有何事?”
赵含章喝了一大口酒,也放开了,冲他嘿嘿一笑道:“伯父,有三件大事要告诉您。”
赵铭轻轻的哼了一声,不在意的问道:“都是好事吗?”
赵含章肯定道:“都是好事!”
赵铭就晃着酒瓶道:“先从不用劳动我的事说起吧,或者说,从劳动我最少的一件事说起。”
赵含章就沉思起来,一脸的纠结,那要从哪件事开始说起呢?
赵铭见她竟要想这么久,顿时头疼。
好像自从他承认她做西平县的主后,她就一直在劳动他,他这完全是给自己找了个祖宗啊。
傅庭涵轻咳一声,提醒她道:“先从教学提起吧。”
“哦,”赵含章立即坐直了身体道:“伯父,我呢,偶然得了两本书,我觉得通俗易懂,比现在蒙学用的书籍更适用于启蒙,所以我决定换掉学堂里的课程。”
赵铭眨眨眼,“学堂是你的学堂,你自做主就是,何必与我言说?”
赵含章冲他嘿嘿一笑道:“这不是需要伯父的支持吗?您是知道的,我极忙碌,所以我想在教那些孩子的同时,叔父和兄弟们也能够去听一听,以他们的学识,融会贯通不过是几日的功夫……”
赵铭听明白了,“你想让他们也改掉启蒙的书籍?”
赵含章眼巴巴的点头。
赵铭直接摇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教学方法,族中将游学的子弟交给子途,从未有人想过干涉他的教学方式,不认同的,大可以离开。”
他道:“一个人可以为难自己,但不应该为难其他人。”
赵含章:“但我这两本启蒙书的效率更高……”
她在赵铭的目光下停下,“行吧,如果听了课以后你们还是不赞同换教材和课程,我不勉强。”
赵铭哼了一声,不过也没再反对,问道:“第二件呢?”
赵含章就拿出那张被他们叠起来的纸,贼兮兮的压低声音道:“伯父您看。”
赵铭还以为是什么机密,坐直了接过,展开来,就是一张空白的大纸,还是未裁剪过的。
他仔细看了看,没发现有什么机密,看了一眼手上的酒,没舍得往纸上泼,就干脆把纸丢回给赵含章,“直接说吧,这纸怎么了?”
赵含章:“……这纸是我们的造纸坊造出来的。”
傅庭涵看着他们伯侄俩的互动,眼中忍不住闪过笑意。
------题外话------
明天见




魏晋干饭人 第241章 放在你名下
饶是澹定如赵铭,他也不由微微瞪圆眼睛,然后一把将纸给扯了回去,他仔细的看着手中的纸。
纸张微黄,还有些粗糙,但的确是纸,他抚平纸张,又仔细的用指腹摸了摸,感受着纤维在指腹下的感觉。
他赤脚起身,也不穿在一旁的靴子,直接拖上木屐就往外走。
赵含章忙爬起来追上,“伯父,伯父,外面雪这么厚,小心着凉。”
赵铭拿着纸张回到书房,往砚台里倒了一点水就开始磨墨,用笔沾了墨水后轻轻在纸上写了一个赵字。
墨水晕开了一些,但很快固定下来,他眼睛大亮,总算确定了这是一张可以书写的纸。
赵铭忍不住仰天大笑起来,看着站在下面的赵含章和傅庭涵不住的点头,“好,好,好啊!说吧,你们想要我做什么?”
本来只想和他探讨一下造纸坊未来发展的赵含章愣了一下,转而一脸为难的改口道:“伯父,造纸坊虽然造出了纸,但还没有规模,尤其纸坊里没有合用的主事,我就是有心,也很难大量做出纸来。”
看着眉头微蹙的赵铭,赵含章突然福至心灵,好似打开了任督二脉一般,她微微倾身,撒娇道:“伯父,您帮帮我吧。”
赵铭惊讶的看向她,“你要我怎么帮?”
“我想请伯父替我管理造纸坊。”
赵铭定定的看着她,半晌后嘴角轻挑道:“你拿什么代价来请我?”
赵含章:“我愿将纸坊、书局与伯父共有。”
赵铭垂眸对上她的目光,俩人互不相让的对视了片刻,赵铭手指微紧,问道:“那你可要想清楚了,造纸的技艺是属于你们的,工匠和土地也是你们的,只是缺一个管事罢了,因为一个管事舍掉一半的纸坊,值得吗?”
赵含章微笑道:“只要纸坊能够越做越大,可以源源不断的做出更多更好更便宜的纸张来,那便是值得的。”
赵铭垂下眼眸思索片刻,一口应下,“好。”
赵含章大喜,“谢伯父。”
“那第三件事呢?”
“第三件事就是书局呀,”赵含章努力让自己显得忧伤一些,叹气道:“伯父,如今县里需要读书识字的人多,需要的书籍便也多,所以我想开一个书局,但您也知道,印刷的工匠不好找,我已经让汲渊派人去洛阳一带寻找流落在外的匠人,但至今没有消息。”
“我想伯父消息灵通,人脉也比我们广,或许能请到一些工匠呢?”
赵铭瞥了她一眼后道:“你先让人建造书局吧,我会让人去寻找工匠的。”
赵含章大喜,忍不住得意的看了一眼傅庭涵,怎么样,她就说吧,赵铭嘴硬心软,他一定会答应的。
傅庭涵冲她笑了笑。
赵铭没给她得意的时间,直接挥手赶人,“你走吧,明日我会去看一下造纸坊,你留出时间来陪我去。”
他顿了顿后道:“造纸一事暂不要宣扬。”
赵含章立即道:“我都听伯父的,造纸坊的事全权由伯父做主,我们就偶尔提一些技术性的小建议。”
赵铭冷哼了一声,让他们离开。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桉,赵含章高兴的拉起傅庭涵就走,今天可真是好事连连呢,看来今天是个好日子。
回去的路上,傅庭涵不住眼的去看她。
赵含章不免扭头回看,问道:“怎么了?”
傅庭涵道:“我以为你会舍不得,毕竟造纸坊将来的利益也不会低。”
在他看来,造纸坊不管是金钱收益,还是其他收益,一定会在琉璃作坊上。
赵含章骑在马上,轻轻地摸了摸它的脖子,笑道:“我一开始也没想过找他合作,考虑管事人选都是从自己的手底下扒拉的,但在刚才,我突然想到,我最初的目的并不是要造纸坊为我赚多少钱,而是因为我缺少纸张使用。”
“纸张贵重,对县衙的基础政务影响很大,也影响西平县的教育,所以我们才想要自己做纸,控制成本,”赵含章道:“如果我独揽造纸坊大权的产能是一,而和赵铭合作的产能是十,那为什么不和他合作呢?”
赵含章嘴角轻挑,踢了踢马肚子,让它小跑起来,“将来像纸坊这样赚钱又重要的产业还有很多,难道我都要一个一个握在手里吗?”
傅庭涵也忍不住笑起来,轻拍了一下马屁股追上她,“你说得对。”
俩人跑回县城,赵含章当即给汲渊写信,告诉他造纸坊里已经造出纸来,她也获得了赵铭的支持,要准备建设书局了,目前就等着他找到工匠了。
赵含章以为纸坊是她和赵铭的合作,没想到第二天赵铭却把赵庆带来了。
赵含章微微有些惊讶。
赵庆是六房的人,按照辈分,赵含章得叫一声伯父。
赵含章忙行礼,叫了一声,“庆伯父。”
赵铭道:“以后造纸坊交给庆兄管理。”
赵庆冲赵含章憨厚的笑。
赵铭将拟定好的契约给她看,赵含章接过一看,上面约定造纸坊归赵含章和赵氏共同所有,赵含章个人占比六成,赵氏占四成,造纸坊由赵氏派人管理,由赵含章提供技术……
赵含章目光微闪,想了想后道:“伯父,将我的名字改成庭涵的。”
赵铭微微蹙眉,看向她,“你确定?”
赵含章含笑点头:“我确定。”
赵铭略一思索便同意了,于是又拿了一张纸过来重新拟定契约。
契约拟定,赵铭又誊抄了一份,这才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笔递给赵含章,“去找庭涵过来签字。”
赵含章笑嘻嘻的接过笔,拿着契约书就去书房里找傅庭涵。
傅庭涵正在画帘床的图,他觉得可以做一个巨大的反应池,一个纸浆池,而帘床就安放在纸浆池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能为工匠们省力。
赵含章拿着契约过来,见他手中有笔,就直接把纸递过去,“在这儿签个字。”
傅庭涵不假思索,在她指的地方便签下自己的名字,签完才反应过来,他仔细看了看契约,一脸懵的抬头,“把造纸坊放在我的名下?”




魏晋干饭人 第242章 会杀了你
“对,”赵含章道:“我决定了,将来只要是和赵氏有合作的产业都放在你的名下。”
傅庭涵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赵含章收回契约,歪头问他,“你不问我原因?”
傅庭涵道:“我知道,你姓赵,而我才是外姓人,一旦产业发生纠纷,我的身份比你更合适和赵氏谈判。”
赵含章微微一笑,“就是这个原因。”
傅庭涵:“那你就不怕我将来背叛你吗?”
赵含章注视他:“你会吗?”
傅庭涵摇头,“我不会,但你就这么相信我?”
赵含章将契约上的墨迹吹干后折起来,“你值得相信,别说只是这么点产业,就是我全副的身家你都值得托付。”
傅庭涵却不见得多高兴,问道:“就和你肯把全副的家产托付给汲先生一样吗?”
赵含章定定的看了他一会儿,突然倾身越过桌子靠近他,傅庭涵下意识的往后一仰,靠在了椅子上。
赵含章看进他的眼睛里,“当然不一样,我把汲先生当谋士,他要是不负我,我将来必待他如国士,他若负我,我也会与他好聚好散,祝福他将来仕途顺遂;但你,”
赵含章更靠近了些,看着他紧绷的脸轻声道:“傅庭涵,你若负我,我可能会杀了你。”
傅庭涵却并不觉得伤心,反而眼睛有些湿润,看着她轻轻颔首道:“好。”
赵含章得到了他的应承,不由展颜一笑,飞快的朝他唇上一啄,在他瞪圆了的目光中起身,“我去找铭伯父了,一会儿我们要去造纸坊,你收拾一下。”
赵含章蹬蹬的跑出书房,傅庭涵屏住呼吸注视着她离开,他伸手触碰了一下嘴唇,有些手忙脚乱的起身。
他心慌意乱的把桌子上的图都叠起来,叠到一半发现他把废图也给叠进去了,忙又找出来。
赵铭坐不惯他们家的椅子,背着手站在窗口看着外面的雪发呆,见赵含章风风火火的进来,就上下打量了一下她,“慌里慌张的做什么?庭涵没答应?”
赵庆稀奇,“把产业放在他名下他还不答应?”
“没有,”赵含章一脸严肃的道:“庆伯父,这造纸的技艺本就是庭涵琢磨出来的,这造纸坊也该是他的。”
赵庆忙问道:“那他是不满意你把四成给了宗族?”
“……那倒不是,只是觉得六四分不好,他觉得应该五五分。”
赵庆松了一口气,笑道:“这样也是为了将来好管理,若是五五分,大事不决时,是听他的,还是听我们的?有了落差,将来意见相悖时才好知道是听谁的。”
赵铭沉默的站在窗前看她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目光扫过她通红的耳尖,打断俩人的对话,“准备一下去造纸坊。”
赵含章乖乖的应下,“哦。”
听荷听命下去准备马车。
等傅庭涵带着图纸出来时,俩人的脸色都恢复了正常,赵铭的目光扫过俩人,走在了前面,“走吧,速去速回。”
赵庆对傅庭涵憨厚的笑了笑,替赵铭解释了一句,“他就是这样,看着不通情理,其实心热得很。”
傅庭涵知道,不然也不会被赵含章一坑再坑。
到了造纸坊,赵铭便一脸嫌弃,“这也太小了。”
在西平,没有多少事可以瞒得过赵铭,所以赵含章刚叫人在这庄子边上建了个造纸坊他就知道了。
但他不知道这造纸坊能这么简陋,他看了一下里面浸泡材料的水坑,摇头,“这坑又小又无序,你这管事不行啊。”
赵含章道:“这管事原是这庄子的管事,这庄子不大,也正是因为他不擅管理,我才要求伯父。”
他要是能干,她还能求赵铭吗?
自己独揽造纸坊大权不是更爽?
学堂里的那些人手,不学个两三年根本用不了,而两三年的时间在这乱世里可太重要了。
现在做什么都需要纸,她再也不想因为缺少用纸隔三差五派人去周边县城买纸了。
赵庆进去逛了逛,开始问起这纸要怎么做。
傅庭涵就拿出他昨晚和今天上午画出来的图道:“我想要修建两个大池子……”
傅庭涵拿着图纸,又带他们去看现有的纸浆处理方法,告诉他们一张纸的成纸过程。
赵庆听得认真,他不必会造纸,但他必须要知道过程,这样才能更好的做人手安排。
“到时候可以将帘床放在这儿,而这一片则拿来晾晒纸张,那里还需要建一排房子,以做库房,”傅庭涵道:“要是下雨,得把纸张移回去。”
赵铭听了一会儿,无聊的拿了一根棍子拨动反应坑里的材料,拨着拨着,他发现不对,将坑里的东西拉出来看,又去看旁边坑里的东西。
赵铭蹙眉,招手叫来赵含章,“怎么回事,这坑里的东西都不同。”
赵含章看了一眼后道:“哦,这是不同的配方,我们想试一下不同的配比做出来的纸是什么样子的。”
赵铭:“……我在里面看到了稻草。”
“对,还有麦草呢,都是脱粒后拿来泡的,一点儿不费钱,”赵含章道:“我和庭涵撕过各种材料,对比了一下,可能麻和桑皮造出来的纸最好,下次可以试一下加大这两者的配比看看效果。”
这些也都是需要研究的。
赵庆再一旁也听到了,问道:“这样的话,一个反应池和一个纸浆池够了吗?”
傅庭涵道:“够了,试验用的坑池可以用这些小的,根据试验坑池出产的纸张质量选择生产哪一种,然后按照生产计划准备纸浆,反应池可以划分区域使用。”
他道:“纸浆用完也要清洗坑底的。”
赵庆理解了,点头后看向四周,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他直接指了边上的田地道:“将这一部分田地都给我,我要做房子将其围起来,中间则是造纸所在。”
赵含章扫了一眼,没有麦田,这才点头答应,不过,“我一时没有这么多人手啊。”
赵庆澹然道:“我来准备人手。”
赵含章就笑嘻嘻道:“那庆伯父再帮帮忙,我把那一片也拨给您,您帮我把书局也建起来如何?”
赵铭就一巴掌拍在她脑袋上,“书局不得放在城外,要放在城内。”




魏晋干饭人 第243章 心疼
赵含章捂住脑袋,“哦”了一声,撒娇道:“伯父,现在建造书局和书局的工匠还没找到……”
赵铭道:“我已经写信去洛阳,你等消息吧。”
他道:“心急容易坏事,得之我们的幸运,不得也是我们的命,莫要强求。”
赵含章:“那我回头就让人研究一下怎么印刷书籍,可惜我手上匠人不多啊……”
赵铭:“……族中也没有会印刷书籍的工匠,但我可以给你两个木匠。”
赵含章适可而止。
把造纸坊交给赵庆后,赵含章就当了甩手掌柜,傅庭涵却要留下和工匠们一起琢磨改进造纸术,以及试验更多的配比。
本来他是不打算再插手的,已经知道了造纸的步骤,剩下的一个一个试就是了。
可他看了一下工匠们的试验配比,竟然是凭感觉来增添材料,傅庭涵看不过去,只能留下帮他们计算。
然后从做出来的纸上分析差异的原因,再根据数据调整配比。
不过因为制作纸浆需要时间,所以他并不是很忙,他只要把数据算出来交给工匠,让他们按照方子来试验就行。
他算完就回县衙,在城外这一段路,他还是习惯性的走路。
现在是冬季,野外几乎没有人,所以甚是安静,地上的雪开始慢慢塌下去,看上去没有之前看的好看了。
在这样寂静的道路上,他喜欢散步一样往回走,这时候他的脑子会很清醒,他能够想很多坐下来时想不到的问题。
有数学上的,有生活中的,还有这个时代的一些信息。
傅庭涵慢悠悠的往回走,傅安和车夫这几天跟在他身后已经习以为常,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
等到了城门他才坐上马车回县衙。
傅庭涵直接要回县衙后院,被赶来的常宁叫住,“大郎君,午山那边来人了。”
1...7172737475...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