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傅庭涵这才转进县衙,“含章不在县衙吗?”
“女郎练兵去了。”
傅庭涵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奇数日,每到奇数日她就会去练兵。
傅庭涵去见午山来的人。
来的是一什的部曲,他们是奉命押送铁块来县城的,除了铁块外还有两个长盒子。
什长一直带着不肯交出来,一定要见到赵含章或者傅庭涵。
常宁也不勉强,一直等着俩人中的一人回来。
傅庭涵一过来,什长立即单膝跪地,将两个盒子奉上,“郎君要的东西打好了。”
傅庭涵接过,入手一沉,差点儿没抱稳盒子。
他将盒子放在桌子上,打开最长的那一个,里面是那柄熟悉的剑,剑鞘没有变化。
傅庭涵拿起,入手微沉,他拉出一截,寒光凛凛,即便他不太懂剑,也看得出这是一柄好剑。
常宁看见,惊讶,“这是女郎的那把剑?”
傅庭涵点头,见他眼巴巴的看着,便抽出来给他看。
常宁小心接过,仔细的观赏,惊叹道:“好剑啊,但看其光泽不似精铁打造,这里面加了什么?”
“钢,”傅庭涵想了想,握着剑朝桌角削去,坚硬的桌角就跟豆腐一样被平整的削去。
常宁瞬间瞪大了双眼,连傅庭涵都有些惊讶,他并没有怎么使力气。
常宁捂住胸口道:“这,这是神兵啊。”
傅庭涵凑近了些看剑刃,片刻后笑道:“路铁匠的确不愧是西平最好的铁匠,这把剑打得很好。”
他对傅安道:“去取一些钱来奖赏路铁匠。”
傅安应下。
傅庭涵这才合上剑鞘,去打开另一个盒子。
盒子里是两支枪头,同样是寒光凛凛,只看那色泽便可看出它们和这柄剑的材料一样。
傅庭涵伸手去拿枪头,指尖只是碰到便被划了一个口子。
他一下缩回手,傅安见了惊叫一声,“郎君,你受伤了。”
“怎么受伤了?”赵含章一身干练的走进来,大踏步走进来。
傅庭涵按住了手指,“没事,就不小心划了一个小口子。”
赵含章拉过他的手看,看到血液慢慢沁出来,微微皱眉,她掏出帕子给他按上,“不疼吗?怎么划到的?”
傅庭涵看向盒子里的枪头,道:“这枪头很锋利,你以后用的时候要小心。”
赵含章就低头去看,见枪头被打造成了菱形,银白色的枪头寒光反射,她一下就喜欢上了。
“这是你设计的?”
傅庭涵点头,“还缺一杆枪身,我让汲先生找来了椆木,我看过你练武,对你的力量点有了初步了解,回头你找几个人来练手,我再看一看,到时候为你量身打造一把枪。”
赵含章没想到他如此用心,还以为他全部交给铁匠了事呢。
她张了张嘴,顿了一下后问道:“会不会太麻烦?”
“不麻烦。”
赵含章看向他捂着帕子的手,将盒子盖上,抱起来就丢傅安怀里,双手一合就帮他按住伤口,“走,我带你去看大夫。”
傅庭涵忙道:“还有剑……”
赵含章就腾出一只手来拿上,拉着他去找大夫。
大夫在赵含章紧张的目光下打开帕子,怔怔的看着伤口。
赵含章见他没动静,就探头去看,“怎么样,伤得很严重吗?”
大夫面无表情的道:“是挺严重的,女郎再晚一些带傅大郎君过来,这伤口就要愈合了。”
傅庭涵有些尴尬。
赵含章去看,见伤口已经不出血,但还是红红的,连忙道:“没有药膏吗?能够让他好快一点儿的药膏,傅大郎君要写字的,正好伤在食指这处,拿笔很痛的。”
大夫很想把俩人赶出医馆,但现在西平县赵含章最大,他没敢,只能摸出一个瓷瓶递给赵含章,“擦一点儿就行,其实不擦,过一会儿也不会痛的。”
赵含章才不信呢,“这手指和他处不一样,比较敏感,加上写字是细致活儿,就伤在这处怎么会不痛呢?”
傅庭涵已经不想再待下去,起身催促她道:“我们快回去吧。”
赵含章只能去扶他,让傅安付钱。
傅安:……
他好无奈啊,赵女郎平时摔摔打打的从不喊疼,也不叫大夫,怎么郎君不小心划了个小口子这么紧张?
他这个下人都只是刚开始惊了一下,和她相比,他觉得他可太稳重了。
------题外话------
明天见
魏晋干饭人 第244章 改枪法
大夫说的不错,这伤口再久一点就要愈合了。
回到县衙,傅庭涵自己擦了药,便看向桌上的盒子,“你去找根枪来试试看?”
他道:“我看一下你的使用习惯,还有出力点。”
赵含章看向他的手。
傅庭涵一脸黑线,“这没事,你快去!“
赵含章一怂,嘿嘿笑了一声,转身就跑去要枪。
赵含章的枪法是和赵驹学的,后来又和军中的一些队主对战过,学了一些不同的。
不知道是刻在灵魂里的遗传和知识,还是原身的天赋,她在武艺这一道上的学习能力特别强。
一套枪法不到一旬就学会了,然后开始熟练和精进,使之更适合自己。
赵含章最近正在学刀,她和赵驹对战过,觉得在马上除了用枪外,斩马刀也很好用。
斩马刀比剑略长一些,厚重,更容易噼砍,但同样的,很需要力气。
赵含章现在力气还不太够,所以只是学习,并未打算马上使用斩马刀。
如果上马作战,她还是更偏向于长枪。
赵含章取了一把枪来,和院子中一抖长枪就要开始,傅庭涵却叫道:“等一下。”
赵含章停下,傅庭涵拿了尺子过来,“这把枪你拿着觉得是正合适,还是长了,或者短了?”
赵含章想了想后道:“我觉得有点短了,我可以用更长一点儿的枪。”
傅庭涵点头,量了一下她的身高,又量了一下枪的长度,然后让她开始。
枪和矛有些不一样,枪身偏软,速度快时是可以弯曲攻击的,赵驹的枪法是大开大合,他武功好,力气又大,因此枪法是以力度见长的大封大噼和勐崩硬扎。
赵含章刚开始和他学时也是这样的招式。
但她很快意识到不足,比力气,将来不知如何,现在她是比不上赵驹的。
所以她就根据自身的情况略改了一些枪法。
反正枪的动作就那些,就看你怎么出招,怎么变招,怎么衔接了。
用武侠的套路就是,当你把自己当做兵器的一部分,与枪合二为一,自然而然就知道怎样去抵抗,怎样去卸力,怎样去反击和攻击……
这需要大量的对战,所以没事的时候,赵含章就喜欢去军营里找赵驹对战,为了积累足够的对战经验,军中大小队主,什长,和武艺比较好的都被她拉来和自己对练。
现在,已经略有成效吧。
她就是比赵驹他们会想,脑子里也留存一些乱七八糟的知识片段。
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怕琢磨,一琢磨,很多难题都会被解决掉。
比如现在,傅庭涵盯着她出枪又快速的回枪,立即在纸上画了一个圈,然后画了个火柴人。
傅安从后面慢慢的挪过来,探头去看郎君画在纸上的东西,他觉得有些神奇,他竟然一眼看出了木棍人的姿势。
赵含章练完一套自己在原有枪法上改进的不具名枪法,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上前问,“怎么样?”
她想问她厉害吧?
傅庭涵却拿起手上画满了火柴人的纸道:“不错,大致问题我已经心中有数了,我们从头开始说起。”
赵含章低头去看,发现上面有十几个火柴人,顿时愣住,“这些动作是……”
“都是你的错误性动作。”
赵含章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还知道枪法?”
每天和她打拳练剑的时候可看不出来,而且他动作总有凝滞,也不太灵活的样子。
傅庭涵:“……不会钢琴,不代表不会欣赏,我是不会枪法,但我会看你力的方向和发出,比如这一招,你是虚实交换,变虚为实的时候速度极快……”
赵含章急了,这可是她最得意的一招,凭着这一招,她可是打败了赵驹,“这招有什么问题?”
“……这招没问题,”傅庭涵看了她一眼道:“有问题的是你回撤的动作。”
“你回撤的力的着力点不对,所以速度不够快,下盘还不够稳,”他道:“如果这时候你的敌手反应快一点儿,受伤了也要上前追击,你必定也受伤。”
赵含章低头看着他画的火柴人。
“所以你后撤的时候可以试着把着力点放在这儿和这儿,快速的后撤,这样就转回你熟悉的姿势,以便你打出下一招或者更从容的应对敌手……”
本来是奔着做枪身来的,结果变成了改枪法的切磋大会。
等常宁在前面久候不到人,派去的人也叫不来赵含章后,他终于忍无可忍的亲自到县衙后院。
成天腻腻歪歪的像什么样子,大女子要成就一番事业怎能儿女情长?
常宁气势汹汹的到后院,便看见赵含章正拿着一支长枪在院中舞动,身如蛟龙,出招时锐不可当,一枪朝他刺来时他都能感觉到胆寒,但还没等他看清刺来的长枪,她已经快速回撤……
就不知道为啥,他觉得回撤的动作有些凝滞。
赵含章将改过的枪法又练了一遍,还是有些不熟练,但身体和脑子一样都有了记忆,多练几遍就能应用自如了。
她自己也能感觉到,修改过后的招式更顺畅,也更迅疾,只不过她动作还不够熟练,所以还看不出来,待她练熟……
赵含章收枪,因为反复练得太久,气有点儿急,看到常宁,她眉眼一笑,乐呵呵的问:“常主簿怎么到后院来了?前面事情忙完了?”
常宁面无表情的看向一旁的衙役。
衙役回神,立即上前道:“女郎,常主簿有事找您,正在前面等着呢……哦,正在这儿等着呢。”
常宁嫌弃不已,直接挥手:“你回去吧,今天你出去巡街。”
衙役失落的应了一声。
在以前,巡街算是个美差,多少可以拿点儿,现在却是苦差,因为赵含章不许衙役从民间收受东西,不过从县衙内部提高了他们待遇。
那巡街就变成了苦差,都是办差,谁愿意那么冷的天出去吹冷风啊。
傅庭涵递给赵含章一条布巾擦汗,也不留下旁听,直接带着刚才记录下的数据去书房。
魏晋干饭人 第245章 暗示
常宁也不在意,赵含章早说过,傅庭涵等同于她,有事找她,若是她不在,傅庭涵可以做一切主。
因为俩人的婚姻关系,常宁也的确把傅庭涵当做第二主君对待。
他甚至一度担忧傅庭涵会和赵含章争权,但……
这位傅大郎君对权力一类的东西是真的不感兴趣啊,淡如君子说的就是他了。
只要给他纸笔,他就能安静的坐一整天,对县务……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问常主簿。”
不然就是,“问含章。”
常宁不知道这门亲事是不是赵长舆有意为之,但两位主君相处得这样融洽,分工明确,他还是很高兴的。
常宁扭头和赵含章道:“女郎,蜀地的诸传要在宋家举办饕餮宴,帖子送来了,我打听了一下,他要在宴上卖铁锅。”
赵含章愣了一下,“他还没走吗?我以为那铁锅他是要带回蜀地卖的。”
“没有,”常宁顿了顿后道:“或许是因为囊中羞涩吧。”
他意味深长的看向赵含章,“毕竟这九口锅的花费不少。”
赵含章:“……”
想了想,她扭头对听荷道:“去一趟珍宝阁,让掌柜拿下两口铁锅,就只摆一口,不管谁来问都只有一口。”
她对常宁笑道:“是我的不是,诸公子大方,我们也不能小气了,回头我给他送个厨娘去帮忙。”
常宁见她处置得妥当,微微点头,把帖子递给她,“这是帖子,到那天女郎和大郎君一起去吧。”
诸传虽是蜀人,但家业不小,蜀地很多商品他们都能用上,常宁并不想失去这样一位大客商。
谈完诸传,常宁顺口提了一句,“女郎,陈州还没离开,他也想去参加诸传的饕餮宴,最近正在找人带,您要不要见见他?”
赵含章就叹息道:“我在伯父跟前提过一句,伯父似乎很不喜欢陈家啊。”
所以她能把参加赵氏礼宴的帖子给诸传,却没有给陈州。
一是他的身份没有达到大家认同的地步,又没有足够的才华;二就是赵铭的原因了。
赵铭不喜欢陈家,赵含章当然不能让长辈伤心了。
只一句话,常宁就明白她的意思了,当即道:“我会给您找借口推辞掉的。”
赵含章摸了摸下巴道:“他要是大方点儿,送给我一个会印刷的工匠,哪怕是学徒工也行啊。”
常宁:……
虽然震惊于她的厚颜无耻,但常宁还是迅速接上,“我会暗示一下的。”
俩人目光对上,眼中都盛着勃勃的野心,现在正是冬日,什么都慢,消息传递也是,等汲渊和赵铭从洛阳里找到匠人还不知要到何时,书局就要建成,里面要是没有工匠她是会很伤心的。
鸡蛋怎么能只从一个地方找呢?
多摸一摸,说不定能摸到漏窝的鸡蛋呢?
一主君一谋士相视嘿嘿一乐。
常宁得了方向,当下就要去施行,走到一半想起来,转回头叫住赵含章,幽幽道:“女郎,你好几日没去前衙处理县务了。”
赵含章:“不是有你吗?难道西平县有大案子发生?”
那倒没有,西平县很安静,鸡毛蒜皮的小案子都到不了赵含章跟前,在里正和宗族那里就调解好了。
赵含章挥手道:“这些事您处理就好,决定不了的事再问我。”
现在她也很忙的。
常宁想到她刚才还不甚熟练的枪法,勉为其难的点头,算了,以后他们还需要主君保护,先让她习武吧。
陈州还是没能融入汝南的士族中,不错,就是汝南士族。
因为天冷,文士们又过于随性,他们来参加完赵氏礼宴,一大部分人离开了,还有一小部分人则是决定留在西平。
有的住在赵氏坞堡的客栈里,有的借住在赵氏某某房的朋友家中,还有的则借住在宋家、钱家等当地士绅家中。
这些人每日饮宴玩乐,赏雪吟赋,舞剑饮酒,偶尔看一下西平县在赵含章的治理下忙碌的景象,陈州想要加入他们。
但他们全都拒绝了陈州的加入。
陈州表示很伤心,苦于没有门路,找了一圈,发现也就赵含章这里还有一线希望,毕竟他们前不久刚做成了一笔生意。
为表达对赵含章的看重,也为了能够拿到进入赵氏礼宴的帖子,他几乎是让人快马加鞭的回安成县把她定的书给取了来。
安成县距离西平又不是很远,前几天书已经到了,可惜赵氏礼宴已经过去,他没拿到请帖,更不要说前几天赵铭的私宴了,他更没有机会。
他觉得诸传的饕餮宴是最后一个机会了,错过了这次,那就要过年了,他倒是不介意留在西平过年,但恐怕文士们过年更不想见到他。
所以陈州咬咬牙,再次上县衙里拜访,这一次,他带上了自家的管事,还带了一张书单。
赵含章没空,据说又下乡巡视了。
陈州觉得她也太爱下乡巡视了,近一个月了,不管他什么时候来,她都在乡下,不然就是在下乡的途中。
陈州失望的叹息一声,和常宁略坐了坐便想告辞离开。
一直对他颇为客气的常宁突然抬头看了一眼陈州身边的管事。
陈州还没什么反应,管事最先反应过来,想了想,让陈州稍候,他则拉着常宁到一旁说话,“常主簿,您也知道我们郎君的心愿,唉,可惜我们陈家在西平不熟,还请常主簿指点一二。”
说罢把一个荷包塞进常宁手里。
常宁推了回去,道:“我也不知怎么回事,西平县里似乎有人不喜陈公子,您也知道,我们女郎以女子之身管理着西平也如履薄冰,所以……”
常宁给他出主意,“若陈公子有惊艳的文赋,何愁不能融入他们呢?”
管事:……他们郎君要是有这个本事,他们何至于如此运作?
直接甩出文赋打文士们的脸不就行了?
他们就是写不出来啊。
管事又把荷包塞回去,低声问道:“以常主簿看来,还有别的办法吗?”
常主簿一脸迟疑,或许是看他太过真诚,终于道:“我们女郎这县君虽然不好当,但身份到底摆在这儿,若得她发话,陈公子的事不成问题。”
管事笑着点头,心中暗骂,屁话,当他不知道呢,说赵含章艰难,艰难个屁。
县城里的宋家、钱家等几家士绅就跟鹌鹑一样缩着,对赵含章做的决定根本不敢出声反对。
要说全靠赵氏在后面撑腰,打死他都不信。
但赵含章就是不肯引荐郎君,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管事尽量让自己真诚的看着常宁。
常宁这才暗示道:“我们女郎在城里建了一家书局,想要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文稿……”
魏晋干饭人 第246章 一百声姐夫
管事将陈州带回客栈,脸色有些沉凝。
陈州着急,“常主簿说什么了?”
管事脸色沉凝,道:“赵含章想要我们家雕版印刷的工匠。”
陈州愣了一下后道:“这怎么可能,这可是我们家立足的根本。”
管事垂下眼眸道:“他们说没有工匠,给二三个学徒也行。”
陈州皱眉,有些不愿意。
管事也不太愿意,但常主簿给的条件太好了,他压低声音道:“常主簿说,如今赵含章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郎君要是入了她的眼,那留在她身边做事也是可能的。”
陈州:“……你让我去当小吏?”
他的目标是明年,或者过两年的九品中正宴好不好,只要能定上品,哪怕是下品,出来也是个县令,他为什么要留在西平做小吏?
一旦做了小吏,那就定了基调,将来再无定品走仕途的可能。
管事道:“不是做小吏,就在身边做个幕僚做事,跟在她身边,那见到的人皆是名士,而且我打听到,夏侯仁和她关系很好,那明年大中正选才,她说不定能为郎君美言几句。”
夏侯仁的族兄夏侯骏是豫州的大中正。
陈州沉思起来。
管事等着他思索。
陈州一再问道:“只是学徒?”
“只是学徒。”管事压低声音道:“而且他们没有雕版,便是开了书局,也得重新积累雕版,是远比不上我们家存货的,郎君担忧什么呢?”
大量印刷的情况下,为什么说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要便宜很多呢?
因为一个雕版可以反复使用,在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很多书局藏有好几个屋子的雕版,那都是历代,历年积存下来的。
赵家为什么从没考虑过自己开书局?
难道他们真的没办法找到一个雕版工匠吗?
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不值得。
当下的书籍,除了印刷外就是一本一本的手抄,绝大多数高深的知识都是手抄流传,能被印刷出来的,多半是很常见的教科书。
赵氏又不指着用书局赚钱,自然不会想着去费这个力。
因为真是太费力了,每一版雕版都需要木匠一个字一个字的雕出来,新起之家要想在存书和存版上比上有底蕴的书局,不是需要耗费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那就是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所得根本就匹配不上付出。
谁那么傻会不计成本做一个书局?
所以陈州思索过后,最后咬咬牙道:“行,答应他,你即刻回家挑两个学徒过来,就知道怎么印刷书籍就行,手上的工艺不必太好。”
“郎君,我却觉得要选一个好的,一个不好的。”
“为什么?”
“这样赵含章才知道我们是用心了的,先把手艺好的学徒提为师傅,让他带着另一个学徒过来。”
陈州瞪大眼睛看向管事,“这样……不好吧,岂不是骗人吗?”
管事:“……也不叫骗人吧,那学徒手艺好,本来也该提为师傅了。”
陈州这才呼出一口气,“你说的有理。”
管事也呼出一口气,有点儿心累。
赵含章对这些全都不知道,她正在军营里撒欢一样跟赵驹对招,她一开始还会刻意去记固定招式,打嗨了以后她完全忘记了,就还记得傅庭涵的一些原理要求,动作越来越顺畅圆滑。
她渐渐与赵驹打成平手。
即便已经见过多次,赵驹还是没忍住又感叹了一句,“三娘天赋绝佳。”
赵含章抿嘴一笑,她在眼盲的时候都能打架,哦,不,是练好武艺,现在自然更可以。
赵含章收枪,用袖子擦了擦汗,赵二郎立即拿着帕子跑上来,殷勤的给姐姐擦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