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诸传等人也在人群中看热闹,本来他们是不屑来看这种平民比赛的,但外面实在是太热闹了,加上诸传对此很感兴趣,热情相邀,公子们就跟着一起来了。
他们一来就正好碰见赵铭投壶,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识了傅庭涵的一箭不中,还没来得及嘲笑就看到了赵含章箭箭皆中。
于是公子们沉默了,连诸传都惊讶得不行,“赵女郎投壶这么好?”
有一个公子幽幽的道:“她可是能击退乱军的人,听说在解西平县城之困前,她还和石勒在坞堡外大战,击退了石勒的五千精锐大军。”
跟在他们身边的赵氏公子在心里默默地道:并没有五千人,也不是精锐。
不过他却一脸严肃的点头,对看过来的众人严肃道:“不错,当时她独战石勒,丝毫不落下风,还冲杀了不少匈奴和羯胡士兵,这才将他们暂时惊走,我们坞堡暂时得以喘息。当时她身上的战袍都染红了血,看着跟个罗刹似的。”
所以赵含章的女罗刹之名,没有一个赵氏族人是无辜的。
成功让赵含章在众公子心中更凶恶了一点儿,也更有威望了些,赵氏公子功成身退。
他左右看了看,看见不远处正面无表情在做裁判的赵宽等人,立即拉了诸传等人道:“族弟在那里,我们过去看看。”
赵宽的摊位上是猜谜,猜中了有奖励。
但凑上来的人很多都不识字,于是需要赵宽帮着念谜语,然后他们猜谜底。
虽然活动只开了不到半个时辰,但他已经木然,脸上没多少表情,机械的将这几个谜语念了一遍又一遍,成功打击走不少人。
看到族兄们和这么多公子过来,他脸上也没多少表情。





魏晋干饭人 第257章 官民同乐
赵含章就是来做个示范,顺便鼓励百姓们积极参与,官民同乐。
看到诸传和士绅公子们也来,她表示很欢迎,还拉着傅庭涵过去凑热闹,鼓励他们,“诸位公子也猜一猜?”
公子们扫了一眼那一眼便可看出谜底的谜语,摇头拒绝了,算了,他们还是不与民争利了。
这样简单的谜语,赢了并不值得夸耀,要是输了,那才是丢人呢。
赵含章也不勉强,和赵宽道:“宽兄,你多笑一笑。”
赵宽在赵铭的清冷的目光威胁下扯出一抹笑来。
赵含章满意了,侧身道:“伯父,我们回县衙休息会儿?”
赵铭拒绝了,他就是给赵含章面子,过来看一遍,表达一下赵氏的态度,现在看过了,他也该回去了。
不过在回去之前他还是扭头和傅庭涵道:“你多学学投壶,以后参加饮宴用得上。”
傅庭涵并不打算继续这个没有天赋的游戏,他道:“我会练习箭术。”
“箭术和投壶是不一样的。”
“是的,”傅庭涵表示认同,“箭术还可以上场杀敌,投壶只是游戏。”
赵铭噎了一下,问道:“你以此来评定该不该学一项技艺?”
傅庭涵点头,“我没有兴趣,再没有用,我为何要学它呢?”
赵铭半晌说不出话来,“你……投壶的时候不快乐吗?”
傅庭涵摇头,“没有感受到快乐。”
赵含章笑道:“那是因为你没有赢,你赢过一次,再输,感受到了竞技的快乐,自然就喜欢了。”
傅庭涵摊手,“但我就是没有赢一次,看来命运并不希望我学这个技艺。”
他含笑道:“但我很喜欢看你投壶。”
赵含章得意的扬起脑袋,和他道:“以后我还投给你看,我还能教你,你角度不会有问题,就是没把控住力气……”
赵铭一言难尽的看着俩人,摇了摇头后道:“你们玩吧,我先回去了。”
西平县城里一片喜气洋洋,县衙并不拒绝县外的人参加活动,甚至不限次数。
所以只要你排队,你可以无限循环参加一个游戏,不管你是不是西平县人。
陈方的女儿很快发现了这一点儿,于是她开始循环在穿针引线那里排队,每次上去比试的时候速度总要比上次快一点儿,在第三次时终于拿到了奖励,一小包麦粉。
她高兴不已,又跑到队尾排队。
再一次赢了,这一次的奖励是豆油,他们来的时候都随身带了罐子的,于是她冲不远处的他娘招手,拿着罐子上来装油。
每次奖励都是一竹筒的豆油,煮菜的时候放一点儿,要比以前用白水煮着只放一点儿盐巴要好吃很多。
这一竹筒豆油足够家里吃半个月了。
空荡荡的罐子里进了一筒油,盖过了底部,总算显得不那么空荡荡了。
陈母很高兴,鼓励女儿,“做得好,你再去排队,还比这个。”
陈娇娘狠狠的点头,又跑去排队了。
乙贵就不一样了,她领着一群弟弟妹妹们到处扫荡,每一个队伍她都排,会的就努力做,有时候赢,有时候输。
不会的就现学,反正什么都玩一玩,一通乱玩下来,她也赢了不少东西。
但她是育善堂的孤儿,这些米面粮油拿着没用,于是她将这些东西一分为二,一份多点儿,一份少点儿。
少的,她送去了陈四娘,多的那份,她送去了县衙。
她在县衙里探头探脑,偌大的县衙里只有一个老衙役看守门房。
见她是个小娘子,便晃晃悠悠的过来,问道:“跑这儿来做什么,玩的在外面呢。”
活动场地设在县衙外的大空地上,赵含章愿意称之为广场。
此时那里一直延伸到主街上熙熙攘攘全是人,热闹非凡。
但隔了不远处的县衙却很安静,衙役和官吏们都出去组织活动和维持秩序了,也没人敢到县衙里来,所以这里只有老衙役一人。
乙贵提着篮子里的东西,有些拘谨的问道:“女郎不在衙门里吗?”
如今西平县里能当得起众人一句女郎的只有赵含章一人,所以老衙役都不问是哪个女郎,直接道:“在外头玩呢,你没看见吗?”
乙贵摇头。
老衙役挥手道:“走吧,走吧,外头找去。”
乙贵迟疑了一下,把篮子递过去,“这是我赢的米面粮油,您替我送给女郎好不好?”
“女郎不许我们收你们的东西,你们自己拿回去吃吧。”
“我是育善堂的,吃住皆是女郎所供,这些东西带回去没用,您便帮我把东西送给女郎吧。”
听说她是育善堂的,老衙役就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下了,“我替你转交,但女郎收不收我就不知道了。”
赵含章正在和陈方等几个里正说话。
赵含章没想到下角村离得这么远都能跑来县城参加活动,对他们的热情表示非常的欣慰。
陈方脸色薄红,激动的道:“村子里的人都想置办些年货,听闻县城里有活动,只要来就能见到女郎,所以他们就都来了。”
赵含章没想到自己还成了活招牌,问道:“见我做什么?”
陈方憨笑,“也不做什么,见到女郎安好我们就放心了。”
赵含章笑起来,颔首道:“我挺好的,如今天冷,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开春以后还需要你们耕种土地呢。”
上角村的村长和族老悄咪咪的挤过来,老远的,钱进就认出了赵含章,于是把她指给村长他们看。
村长挤过来,几次欲言又止,但又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说,等赵含章总算应付完里正们要走时,村长立即上前。
秋武瞥了他一眼,手中的刀鞘转了个方向,手放在了刀柄上。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这才笑着迎向村长,“老丈是哪个里的?”
村长不好意思的道:“我是上角村人……”
赵含章立即道:“原来是友村人啊,过来是买年货,还是特地过来参加活动?”
村长忙道:“都有,都有……”
他一脸为难的样子,赵含章就做倾听状。
村长这才干巴巴的问道:“女郎先前收留流民,不知现在还收吗?”
赵含章见他左脸刻着“你要是收,我回去就变流民”,右脸写着“快说收,快说收”,她要说的话就堵在了喉咙间。
她答应过汲渊悠着些,暂时不对上蔡县出手。




魏晋干饭人 第258章 婉拒
赵含章顿了好一会儿才道:“收是收的,现在进入西平县的流民多是失地之人,但我们地多人少,需要耕种的人多,此次修理河道你们上角村人出了大力,”
“我看过那些青壮,都是干活的好手,以后我们西平县再有这样的短工,还得找你们帮忙啊。”
听出了她的拒绝之意,村长有些失望,又有些庆幸,其实不到迫不得已,谁又想离开祖辈生活的村子呢?
赵含章目送村长离开,眼中满是惋惜。
傅庭涵道:“以现在西平县和上蔡县的发展差距来看,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属于你,没必要太过惋惜。”
赵含章一想也是,拉了他道:“走,我们沿着主街往下看看,听说有些商家跟着一起搞活动,也准备了不少礼品。”
商家的礼品多是他们自己的商品,既可以吸引到顾客,又能够清掉一些库存。
连珍宝阁都加入搞了个小活动。
活动奖品就是香皂。
连诸传这样的贵公子都忍不住抛弃用惯的皂角而选择香皂,可见它有多好用了。
珍宝阁里其他东西贵,但香皂的价格却很亲民,就是一般人家咬咬牙也能买下一块回去试用。
听说这是赵含章的产业,里面有可以分毫不差照出人全身的镜子,还有最近县城里流行的炒锅。
没错,饕餮宴后炒锅火起来了,从诸传那里买不到更多的炒锅,大家这才把目光放在赵含章的珍宝阁上。
但珍宝阁里的铁锅就跟难产似的,很久很久才出来一口,往往刚放到架子上就被买走。
除了各豪强家里想要买外,还有各酒楼饭馆。
赵含章并不隐瞒各种炒菜的方子,好几道菜味道是很不错的,有人用釜和罐子试做过,但口感都远不及铁锅,于是铁锅就更火了。
现在就有人时时的盯着珍宝阁,只要铁锅一放上,立即有人进来买。
偶尔那些公子老爷也会亲自来看,既然进来了,自然不能只看锅,这架子上各种香型的香皂,还有各种琉璃制品和大小镜子,都可以看一看嘛。
最先的琉璃制品和全身镜已经趋于饱和,于是琉璃作坊创新了一下,开始做些精美容易携带的小镜子,受此启发,便有工匠做出了更多式样的琉璃制品,让每次进店的人都有被宝物环绕的感觉。
而且这些东西的价格并不是十分贵,家里略有一些钱的人家便可负担,更不要说来逛珍宝阁的富商士绅了。
于是他们就忍不住买买买。
尤其是大晋的郎君们,他们并不是很把钱财放在心上。
今日热闹,不少夫人小女郎们都出来逛街,于是就逛到了珍宝阁里。
她们当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看到里面这么多精美的东西,忍不住小声的惊呼起来。
赵含章只是到门口便听到了里面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
她顿了一下,当机立断拉了傅庭涵就要走,珍宝阁里的人已经眼尖的看见她,立即叫道:“三娘?三娘快进来,你娘也在这儿呢。”
赵含章只能扯开笑容转身,一脸乖巧笑容的进店,“伯母婶娘们怎么有空过来?”
“县城里这么热闹,我们自然要过来看看的,快来,这是你在新息的姑母,那是阳安县方家的大太太,也是我们家亲戚……”
全都是听说西平县热闹,趁着出门购置年货的机会跑来凑热闹,顺便走一下亲戚的。
赵含章晕头转向的认这些亲戚,留在门外的傅庭涵一直竖着耳朵听,等她认得差不多了,这才带着傅安和秋武进门,行了一礼后道:“常主簿有事要请你商议。”
赵含章立即和众人告辞,一直没怎么插上话的王氏立即道:“快回去吧,别让常主簿久等。”
她和女客们笑道:“这孩子忙,我们也不要她在跟前碍眼,这珍宝阁里的东西只怕她还没我熟呢。”
大家一听,这才放过赵含章,在店里逛起来,“这小镜子真好看,后面的漆画很有灵性。”
赵含章出了店铺,立即道:“我们不逛了,快回县衙。”
天知道这条街上有多少亲戚?
傅庭涵笑着应下,和她回去。
西平县的商家们迎来了一波消费潮,上到东家,下到掌柜伙计,都开心得好像捡到了金子。
就是最穷的佃户长工,也因为赵含章以工代赈,这一个冬季做工赚了不少钱。
虽然很多家庭想要把钱存下来,但来到县城看到比往年便宜那么多的商品,他们还是忍不住买买买。
买了便宜的针线,自然会忍不住买一两块便宜的布料给孩子做衣裳,很多消费都是这样一带一顺着起来的。
赵含章见商业恢复了生机,满意的笑了笑。
经济嘛,只有这样流通起来,那才能长久不衰。
回到县衙,老衙役立即把收着的篮子交给赵含章,“是育善堂里一个叫乙贵的小娘子送来的,她说这些东西都是她赢的,带回育善堂无用,所以想要送给县君。”
赵含章笑道:“怎会无用呢?交给厨房加餐便是。不过既然送来了,不好再退回去。”
赵含章把篮子递给傅安道:“交给厨房,让他们做出来,今日就吃这赢回来的东西。”
又和老衙役道:“你拿一串钱去育善堂,交给那小娘子,就说她的好意我收下了,只是我是西平县的县令,得带头守我定下的规矩,说了县衙里的人不能收百姓的东西,那就是不能收的。”
赵含章看向傅安。
傅安便在身上摸了摸,摸出一串钱来给老衙役。
老衙役收下钱,应下后一脸高兴的去了育善堂。
和乙贵不一样,范颖便是参加了节目也拿不到奖品,不过不要紧,她可以花钱买!
她上午玩儿,下午轮到她值守摊位,她就找赢了的人说话,“你才赢的麦粉卖不卖?”
对方本不想卖的,但见范颖好看,出的价也不低,便卖了。
她又花钱买了些豆油,然后下衙后拿了这些买来的东西就兴冲冲的来找赵含章,“女郎,我买了些赢来的东西,我拿这些麦粉和豆油给你做炊饼吃吧?”
赵含章觉得她好有活力啊。




魏晋干饭人 第259章 悲喜不同(给珞珞的加更)
西平县热闹了三天,官民同乐,大赚一笔的商人们也很快乐。
和诸传一样喜欢热闹和玩乐的公子们也觉得很快乐,只除了他们的一些爹和兄长。
这一次西平县的活动让他们直面了赵含章的能力和威望,这一刻他们隐约感知到,就算赵含章没有赵氏做后盾,她在这西平县里也能站稳脚跟。
而很快,上蔡的消息也传到了西平。
赵含章在上蔡的威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汲渊听从赵含章的建议,让人磨了大量的豆粉,和麦子稻谷等粮食一并捐献给上蔡县衙,除此外,还有一批豆油。
然后为了响应西平县城的活动,上蔡庄园内部也搞了个活动,主要是给部曲、长工和佃户们发福利。
本来嘛,汲渊跟着人一起捐献的东西,柴县令没有特别宣传,偏远地方的百姓自然不知道这是赵含章捐的;
但赵氏庄园里搞了这么个活动,和西平县城的活动一呼应,知道的百姓便忍不住羡慕和嫉妒,然后就扯出了今年赈济物资是赵含章捐献的事。
当然,不止她一个人捐了,上蔡还有不少豪富捐了,只是无人传说,于是赵含章就被凸显出来了。
赵含章在上蔡县的名望直线上升,相应的,柴县令的声望直线下降。
他知道此事时都不知该做出什么表情来才好,他扯了扯嘴角,最后一抹脸问道:“这是汲渊设计传出去的?”
“不是,”主簿低着头道:“是民间自己流传的,汲先生似乎还解释过,只是效用不大。”
柴县令就哼道:“一群愚民,只愿认自己认为的事,根本听不进人话,若没有我周旋,赵氏庄园会捐这么多东西吗?”
“是,这都是县令的功劳,百姓愚昧,哪里能领悟县令的苦心?”
主簿担忧的问道:“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开春在即,若太多的人离开上蔡去往西平,明年我们上蔡的赋税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柴县令只能下令,不许百姓随意离开乡村,凡要出行必须和里正报备,又放出风声,明年县衙会给出一批粮种。
赵含章也正在操心粮种的事。
小年以后,大年即将来临,过了大年,天气会渐渐的暖和,那就要开始准备春播了。
而在春播之前,她得准备好今年需要发下去的粮种。
当然,不是所有的县衙每年都会给粮种,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拿到的,还得看当年县衙的财政情况和县令的良心。
很巧,赵含章不仅有良心,还很有钱,于是她把此事交给常宁,“一定要细细挑选,选出好的粮种来。”
常宁应下了。
和西平县过小年的热闹相比,西平县的大年过得很肃穆和低调,大年二十九那天,幸存的人去祭拜在那场战乱中死去的亲人。
育善堂里也都是哭声,赵含章特意给他们拨了一笔钱,容许他们和厨房要祭品去祭拜亲人。
而有的孤儿就不是西平县人,是流落到了此处,他们就可以沿路而祭,所以大年二十九和三十两天,大街上很多祭拜的痕迹,气氛有些肃穆。
赵含章早就封印回坞堡,她带着家人去祖坟里祭拜过祖父和她爹,然后就和家人低调的守岁过年。
王氏只觉像做梦一样,“一年前,我是怎么也想不到你会当县令的。”而他们会是这样境况。
和王氏一样像做梦一般的还有皇宫里的永嘉帝。
坐在榻上,他默默地垂泪,就在刚刚,东海王当众羞辱他,而满朝文武除了傅祗,竟无第二人为他说话。
皇后默默地走到他身旁坐下,挨着他坐了许久后问道:“陛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皇帝握住她的手,“我无可用之人,朝政被他把持,你我不过是个提线木偶,能怎么办呢,不过等待屠刀落下罢了。”
“只是我心中忧虑,匈奴刘渊野心勃勃,虽然打退了他,但他已称帝制,是决计不会放过洛阳的。”皇帝垂泪道:“洛阳的东北门户已失,雍州又有灾乱,匈奴军朝夕可至洛阳,若不离开,不仅皇室不能存,洛阳百姓也要受我牵连啊。”
梁皇后脸色变了又变,不由道:“陛下何不招众臣工来商议,说服他们迁都?”
皇帝:“朝中分了两派,只有傅祗几个还支持我迁都,其余人都跟随东海王,怎会允许我迁都?”
他哀叹道:“若能得王衍相助也就罢了,偏他平时不问政事,一问也只听从东海王。”
皇帝是越想越心伤,他本来就不想当皇帝,完全是被逼着坐上这个位置的,当了皇帝还这么憋屈,让他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
一年以前,他哪里想得到会是这样的境况?
而此时,和他隔了近千里的汉国皇宫里,刘渊正在和他的儿子臣僚们欢度春节。
这是汉人的节日,但刘渊从小仰慕汉文化,面上一直把自己当汉人,毕竟,他可是认为他和刘汉皇室同出一脉,是正统!
所以他们也过年节,而且还过得很热闹。
刘渊一仰脖子喝了一杯酒,砰的一下砸下酒杯,豪言壮语道:“待到明年,我一定要攻进洛阳,取回我大汉剩下的半壁江山!”
只是占了并州大半的刘渊野心勃勃,觉得自己已经占了大晋的半壁江山。
一群匈奴人听了,立即表示道:“我等愿为陛下效力!”
还有憨的,直接大声喊道:“待天明,我立即带着人杀去洛阳!”
刘渊还真怕他带兵去,忙道:“不必急于一时,等春播结束!”
虽然他是真的想打下洛阳,可不代表他愿意大年初一出征啊,打仗嘛,还是应该选准时机的。
守岁无聊,赵含章和傅庭涵正拿着烧出炭的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我要是刘渊,我一定会选择夏收在即,或者是夏收结束后进攻洛阳。”
傅庭涵:“抢粮食吗?”
赵含章点头,“以战养战,消耗会少一些。”
傅庭涵看着地面上的线条皱眉,“你上次说雍州灾祸,有流民军作乱?”
“对。”赵含章的目光也落在他点的那个点上,叹气道:“东海王要是不能安抚住雍州,匈奴大军可长驱直入洛阳,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傅庭涵道:“我要是皇帝,我就直接迁都。”
------题外话------
明天见




魏晋干饭人 第259章 尽力而为
赵含章挑眉,惊讶的看了傅庭涵一眼,道:“其实有人提过这件事,就连皇帝也更倾向迁都,但东海王不同意。”
赵含章道:“东海王威势,基本上无人能与他作对,他反对的事情,即便是没理,也会有大臣站在他那边,何况,迁都的利弊说不清楚,站在他那边的人就更多了。”
1...7677787980...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