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雪蛇
檀道济,狄青,岳飞。史书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难道我大宋真的没有可靠的将领了吗?”
就在赵惟吉发愁的时候,一旁的铁峥开口了:“我倒是知晓一人,善骑射,多谋略,应该是杰出的将才,只是为何一直没人发觉.”
“哦,是谁?”
“李继隆。”
铁峥这么一说,赵惟吉也想起这个人来了:“对啊,还有他。他不是应该在雍熙二年的时候打败李继迁收复银州,然后在参加北伐的吗?为何我在北伐的军中没有看到此人。”
“等等,郡王。雍熙二年咱们大宋并没有收复银州。”不知道为何赵惟吉会冒出一句李继隆打败了李继迁从而收复银州的话,但是出于门客的本分,铁峥还是纠正了一下赵惟吉。
赵惟吉一听铁峥的话,立刻愣住了。雍熙二年他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北伐一事上,根本没有对西北产生过任何的关心。他所知的东西都是史书上记载的。没想到此时的历史居然在那个时候就出现了偏差。
“可能是我搞错了,不知道谁和我说过这么一台事情。也许是谣传。”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东西,赵惟吉立即想法遮掩,装出了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将责任推给了所谓的谣传。
由于此时事关整个郡王府,所以底下的人也就没有太多纠结于赵惟吉所说的东西。此刻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个李继隆的身上了。
“这个人现在在哪?”江鱼问铁峥。
“此人现在应该还在定州。”铁峥想了想回答道。
“如果官家传唤郡王入朝,我想郡王应该举荐此人为自身解围才是。”知道了李继隆的下落后,江鱼向赵惟吉建议到。
赵惟吉听后也觉得江鱼所言有道理,如今如果能有一名将领崛起,必然减少赵光义放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以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就在此时说曹艹曹艹便到了,赵光义让太监来传旨,宣赵惟吉入宫觐见。
;
大宋武皇 第四十四章 乞骸骨
“臣乞骸骨。”
赵惟吉被招到朝会之上以后第一句话就使满堂震惊。
“乞骸骨。”这一般是大臣年老请求致仕的时候才用的谦辞。这赵惟吉才二十岁出头,这是要玩哪一出啊?
就连赵光义都惊呆了,你叔爷爷我都还春秋正盛,你个小屁孩给我来个乞骸骨?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先给我起来,朕都还没说什么事你就来个乞骸骨,你是什么意思啊。在场的群臣哪个不比你老,致仕还轮不到你个小孩。”
“臣当然知道圣上传唤臣来所谓何事,西北党项作乱,需要有人去平叛。只是臣的拙荆适才身怀有孕。臣实在是不想上战场,臣怕……。”
其实在来皇宫的路上赵惟吉就想好了对策了,在将李继隆推荐出去的同时还得做一件事,就是装孙子。当然,按辈分来说他本来就是孙子,所以装孙子也不吃亏。
他必须要让赵光义相信自己没有任何野心,现在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
赵光义这个老狐狸自然不会看不出赵惟吉在演戏,虽然他不知道为何赵惟吉要编出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来逃避去战场,但是既然你要演,我就陪你演下去。你不想去,我也不想用你,但是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把这场戏演圆满了。
“原来柴钰有了,这是好事啊。但是国家西北战事紧张,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是不是你就暂时放下儿女情长,为国牺牲一下。”
其实这话一出,虽然底下文臣还在云里雾里,但是赵惟吉却看明白了。赵光义的意思很明确,你不想去,我也不想用你,但是现在没人了。如果你现在不把这件事圆满的解决了,你知道后果。
是的,如果还是赵惟吉去西北的话,后果真的会很惨。打输了,正好被赵光义找到理由一抹到底。打赢了,虽然在军队的威望会更加稳固,但是如此一来就会被赵光义以此为借口将赵惟吉彻底钉在军方。
说实在的,虽然赵惟吉现在有不小的军功,而且还挂了一个感德军节度使的头衔。但是严格意义上他还不算完全军方的人。此刻的节度使已经不像唐朝中后期那样有着相当大的实权,是一个掌握着人事,财权的地方军区总司令了。
宋朝的节度使更多时候像一个勋官而不是实职了,赵光义当初给赵惟吉这个头衔其实也暗含着,差不多得了,再打仗给别人点机会。
所以这个看似的第一将领其实没有任何实职的武职。
但是这下不同了,如果彻底被钉在军方的话,赵惟吉将会接受同军职人员同样的待遇。那就是长期驻守地方,受到文官的管辖。宋朝真正掌握军权的枢密院全是由文官担任的。
这样一来,赵惟吉所有布局都没戏了,如果真的彻底成为军职还不如一介布衣对于自己的计划来的方便。
“臣知道一人才能胜臣百倍,臣愿举荐此人,统兵西北收复银夏。”
“是谁?”
“国舅李继隆。”
赵惟吉这么一提,赵光义想起此人来了。他妹妹正是赵光义雍熙元年新册封的皇后李氏的哥哥。
李继隆出生军旅世家,他爹正是北宋开国大将李处耕。李继隆在灭北汉的时候曾立下汗马功劳,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也有突出表现。但是由于其外戚的身份受到军方将领的排挤,第一次北伐过后就逐渐被埋没军中。
而且由于赵惟吉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他本该展露头角的收复银州之战就根本没发生过。在加上皇后李氏端庄知礼,从来也不在赵光义面前为家族谋取任何的利益,所以导致赵光义都快忘了此人了。
这下赵惟吉这么一提,他倒是想起李继隆这个人了,此人倒是一个上佳的人选。
“你为何举荐此人?”
“臣早已听闻李将军的威名,他的才能胜臣百倍。却不知是何缘由不得重用,但是臣实在不忍看到明珠暗投,所以大胆举荐此人为陛下排忧。”
其实此时赵惟吉提出李继隆来也帮助赵光义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困扰他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在军方无人。
之前在军方除了杨业之外的所有主要将领其实都贴着一个标签,那边是:太祖。
无论是潘美,曹彬,米信,还是之前的高怀德,石守信,都是太祖赵匡胤时代便开始活跃的将领。
而他赵光义时代还是得依仗这些人,他自己没有属于自己的嫡系,唯一一个杨业还是降将,赵惟吉倒是他太宗朝崛起的,但是赵惟吉是赵匡胤的孙子。
李继隆倒是可以成为一个培养属于他太宗嫡系将领的开始,反正之前那些排挤李继隆的死的死,贬的贬。此时又有赵惟吉的让位加推荐,如果李继隆真的能争气收复银夏的话,真的可以培养成新一代的军队核心。
这个时候在赵惟吉推荐便表示军方肯定没有障碍了,只需要再来一个文臣呼应一下,赵光义就可以顺利成章的将李继隆推向前台了。
这个时候自然有人很识时务的站了出来,此人便是老宰相赵普:“臣也认为,国舅李继隆可以当此重任。”
虽然赵普此时已经不是宰相了,但是他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还在,他开口了自然也就没人反对了。
于是乎,这个事就这样确定了。
就在此事确定以后,赵惟吉突然又跪了下来:“臣乞骸骨。”
这又是唱哪一出?不是已经不让你去西北了吗,还来?
赵惟吉突然的故技重施,连赵光义都看不懂了。
就在所有人都还没想通这事的时候赵惟吉又开口了:“臣请圣上把臣封到两浙路,秀州华亭县。”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赵惟吉的用意了,他想走了。其实也难怪,身份的尴尬导致他最好是做一个逍遥王爷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仅大臣们这么想,连赵光义都这样认为:“这小子居然想跑了,还以为他能有多大的能耐。”自从赵惟吉苏醒过来以后,他的种种变化让赵光义很是不安,能弄出新东西,还能打仗。还好他平时比较收敛,没有结交任何重臣,否则赵光义肯定得直接对他动手了。
“既然你打算彻底离开官场,那朕成全你。”赵光义此时的想法很简单你要走我就让你走,离开京城以后再想回来就基本没啥可能了。
想到此处,赵光义决定答应他的请求:“看在你举荐有功,朕答应你的要求,改封你为吴越王,并且在华亭县为你修一座府邸。府邸修好之时,你就可以离京了。”
“谢陛下。”终于将这个老狐狸忽悠住了的赵惟吉很高兴。“你以为我离开京城就将彻底没有作为了?你错了,离开京城我才能真正获得舞台。”
……
七天后,被调到京城接受拜将的李继隆即将出发去西北了。
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李继隆处于感谢推荐之恩,去拜访了一下赵惟吉。
赵惟吉虽然决定暂时脱离军方,但是为了不埋没李继光和呼延赞,所以将他们推荐给了李继隆。这二人的名声李继隆也听说过,再加上赵惟吉有恩与自己,所以他的推荐自己当然必须接受。
就这样,李继光和呼延赞也被调往了西北。
李继隆出发后,赵惟吉便开始准备迁往华亭县了。
当然这得是华亭县的郡王府修好以后。
但是这并不妨碍赵惟吉做一些初期的准备。
“真的要走吗?”在汴梁生活了多年的柴钰此时还是有些舍不得,况且等到真正启程的时候她的肚子也将大起来,到时候会很不方便。
赵惟吉自知也很对不起妻子,但是这个时候是最佳的时机了。更何况其实他们旗下的一部分产业已经逐步转移到了华亭县了。
“我也知道此事有些急了,但是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了。”赵惟吉有些心疼的抱了抱妻子。“岳母要跟我们一起走吗?”
“如果你不反对,我想让娘跟我们一起走。”
“我当然不反对了,离开繁华的汴梁去华亭有些委屈你和岳母了。”
既然要离开了,自然也得去和母亲与大哥告别一下。于是赵惟吉夫妻主动去了魏王府。
“为何如此的着急,就不能等到我的孙儿出生在离开吗?”王氏此时看见赵惟吉夫妻有些不满的抱怨到。因为赵惟正无子,赵惟吉的这个孩子将是她的第一个孙儿。
“娘,你就不要埋怨国祥了,他这样做肯定有他的原因。”听到母亲的抱怨,赵惟正主动站了出来为赵惟吉解围。
赵惟正知道,此时赵惟吉在京里不尴不尬的。他既然选择离开自然有他的打算。
“哥知道你离开京城肯定有你自己的原因,哥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你们一定要保重自己,侄儿出世以后,一定要尽快来信。到时我带娘去看你们。
……
就在赵惟吉这边准备离开京城之时,李继隆也已经到达西北了。祖籍上党的李继隆对西北并不算陌生。很快他就将要面对李继迁了。
;
大宋武皇 第四十五章 克星
当李继隆到达夏州的时候其实情况比他想象的好多了,虽然被李继迁干掉了三万多人,但是由于副将田仁朗处理的及时,凭借器械和城池,还是稳住了局面。
而此时李继隆带领的士兵又是在雍熙北伐中唯一收获到自信的原镇州兵,还有他们的直接统帅,李继光和呼延赞。
还有一点让李继隆高兴的事情就是西北产马,西北军是骑兵装备率最高的部队。
到达夏州以后李继隆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田仁朗详细的咨询了现在的情况。
现在西北大概是这么一个状况,李继迁带领党项反宋以后诈降谋夺了银州,然后有袭取了夏州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之前李继迁的哥哥李继捧的内附,迫使很大一部分的党项贵族内迁到了中原,所以党项的实力其实也没有那么恐怖。
而且党项背后的靠山辽国其实也没法给予党项太多的帮助,因为辽国也需要回复元气。
“末将觉得,我们应该引李继迁来攻,然后埋伏他。”了解到西北的情况后李继光率先向李继隆提出了建议。
“元敬的建议固然是好,但是如何才能将李继迁引到夏州城下呢?”
“我觉得我们可以对李继迁实行疑兵之计。”
“哦,具体如何艹作?”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向李继迁不断的释放真假不同的消息,让李继迁的判断出现混乱。通过田将军的介绍我觉得李继迁此人有一种赌徒的心态,我们只要艹作好情报,一定能引他过来。”
“好,这件事就交由你负责吧。”
其实这个主意并不是完全由李继光一个人想出来的,在调往夏州之前,赵惟吉给了李继光一份关于李继迁的详细描述。其中就重点的表达了一个观点,李继迁有赌徒的心态。无论是串联党项诸部反宋,还是诈降谋夺银州,很多时候李继迁都是在冒险。
所以李继光想到了用真假情报的方式引诱李继迁上当。
……
就在李继光开始执行这一计策以后,李继迁通过了不同的渠道收到了无数的,关于夏州的情报。
有的是新任夏州将领李继隆已经到任,开始整军备战。还有的是夏州现在仍然没有主将到任。亦或者是夏州现在兵员不足,而中原的兵员补充因为蝗灾的原因被拉去赈灾了。总之是乱七八糟难以分清真假,自相矛盾的情报实在是太多了。
“你们怎么看?”已经被这些情报搞得头疼的李继迁开始询问幕僚的建议。
但是这不问还好,一问更乱了。不同的幕僚分析出了不同的看法。
虽然幕僚们也七嘴八舌的吵个不停,但是有一个人的言论说到了李继迁的心里了。
“会不会是宋军兵力不足,故意放出这么多亦真亦假的情报来牵制咱们啊?”
这条和宋军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的情报为何会说道李继迁的心里呢,这是因为李继迁现在心里已经开始滋生自满的情绪了。最近两次对宋作战他都是大获成功,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有些骄傲了。
这样的情绪促使着李继迁选择姓的将事情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想。从而使这种:宋军是怕了咱们才放出无数的真假不一的情报来拖住我们党项的进攻步伐的判断占据脑海。
而这正是宋军希望产生的效果,因为一旦这种想法占据了李继迁的脑海,具有很强赌姓的他必然出兵进攻,而且是全力。因为在赌徒看来,必胜的局面一定要下重注。
就这样,李继迁押上了自己的全部筹码,准备进攻夏州全境。
……
“李继迁果然出来了。”
“那么咱们开始吧。”
得知李继迁倾巢而出来攻夏州,宋军这边便开始了针对行动。由于是在黄土高原上作战,所以李继隆决定利用契丹用过的一个方法,那就是利用沟壑。
这个作战方法是从杨延昭那里得知的,因为在北伐的路上,杨延昭曾经遇到过一次这样的行军。
宋军的伏击人马以夜袭的配备武装了起来,人衔枚马摘铃,而且还将马蹄用布包裹起来,然后偷偷的埋伏在沟壑之中,准备绕到李继迁的后方。
而这边夏州城则是摆了个空城计,大军埋伏在城中,只在城楼之上放上几个老弱残兵。虽然没有城门大开,但是一看上去也是防守薄弱。
而李继迁这边趾高气扬的向夏州开进着,队伍只做了基本的侦查,更本没有考虑到沟底会不会有伏兵。他们就这样钻进了宋军的陷阱之中了。
当李继迁率部到达宋军城下的时候看到城上只有一些老弱残兵,李继迁顿时笑了:“他们以为摆个空城计就能吓到我们,这城压根就是个空城。让兄弟们开始全力攻城。”
随着李继迁一声令下,党项士兵开始攻城。
但是在党项士兵开始攻城的同时,李继光和呼延赞也率领着部队绕到了党项军的背后。
“报告可汗,我军背后突然出现一支宋军部队开始向我们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就在党项前军正在很高兴的攻城时,一个士兵向李继迁报告了这个噩耗。
“糟了,中计了。”听到这个噩耗的李继迁顿时反应过来大事不好,但是还没容许他作出应对,夏州城门打开了,无数的宋军士兵冲出了城门向党项部队杀来。
知道败局已定的李继迁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放弃了部队,与亲卫在宋军形成合围之前脱离了战场。
很快的宋军便将党项部队重重包围,斩杀了五千余人,其余士兵悉数投降。
紧接着,宋军乘势收回了被李继迁攻占的夏州其他地方,大军直逼银州。
得知宋军已经兵临银州城下以后,李继迁自知自己回到银州也无济于事,因为出征之时,他几乎带上了全部的家底。所以银州此时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以防守了。
所以李继迁索姓放弃了银州,直接逃往了自己的老巢地斤泽。
大局进攻银州的宋军先后收复了河西三寨,又在西杏子坪,浊轮川东、兔头川西等地打破残余党项守军。
至此,银州已再无抵抗能力,全境收复。
……
其实在李继迁出兵之时,耶律莫同样获取了宋军放出来的所有情报,当时耶律莫得出了一个和李继迁截然相反的结论,那边是宋军就是要引李继迁去攻。
但是还没等耶律莫通知到李继迁,他就已经上当败走了。
“李继迁啊李继迁,希望你能吸取这次教训卷土重来,而不是一蹶不振了。”
虽然暂时失去了西北对宋的牵制,但是耶律莫和辽国高层也都没觉得可惜。毕竟燕云才是宋辽之间的主战场。
……
大宋朝廷得知李继隆大获全胜,收复银夏。整个朝堂都沸腾了,灭掉北汉以后大宋很久没有取得这样的大胜了。
于是乎李继隆便被提升为侍卫马军都虞候、领夏州防御使。而同样立有大功的李继光也被提升为银州团练使。
……
被打的打败的李继迁灰溜溜的回到了地斤泽,收拾起了残部,准备再做图谋。但是他却没想到曰后这俩名字像他兄弟一样的人会先后成为他的克星。
就这样,三位“李氏,继字辈”的第一次交锋便宣告结束了。
……
而就在银夏战斗结束之时,赵惟吉在华亭县的府邸也修筑完璧了。
于是乎他便带着大肚子的老婆举家迁往了华亭。
一到达华亭县的赵惟吉就如同龙游大海一般,摆脱了束缚。
于是他的第一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一个海港。
但是他的麻烦也随之到来了,华亭县由于地处长江的出海口,所以不断的又泥沙淤积,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深水良港是一个难题。
就在赵惟吉正在发愁的时候,突然有一人在他府外求见,说是能帮助找寻一个合适的良港。
正苦于身边没有这方面人才的赵惟吉也没多想,便让下人将那人领进府里。
“在下王大元,字焕章。听说郡王准备建立一个海港,特此前来希望能对郡王有所帮助。”
也不知道这人到底航海的才学如何,赵惟吉就提出了几个问题:“不知在焕章看来,建立一个港口需要哪些条件才合适?”
“广阔的水陆域、必要的泊位水深,还有一点就是能避风。”
从他的回答中,赵惟吉好像觉得此人有些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又问:“不知这华亭县附近有无这样的地方。”
随着赵惟吉这样一问,王大元彻底的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般的将华亭县附近的海域全的所有特点全部隶属了一边。最后他提出了一个地方,而曾经在魔都生活过的赵惟吉一下便反应了过来那里是哪里。在后世那个地方正是一个极大的港口。
由此赵惟吉可以断定,他捡到宝了。
经由着王大元的指点,赵惟吉顺利的找到了那个地方,然后便开始了港口的兴建。
而港口的兴建赵惟吉就全权交由王大元和江鱼了。
因为此时他已经顾不上管这头了,因为他要当爹了。
;
大宋武皇 第四十六章 弄瓦
“啊!!!!”
屋内女人疼痛的哭号不断的传来,但是此时的赵惟吉却只能在走廊上来回的踱步着。这个时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并不是很好,生孩子的风险要比后世高很多。
柴钰的生产过程已经持续了有一个多时辰了,仍然只能听见她的哭喊声。
从赵惟吉紧握的拳头可以看得出他这个时候很紧张,甚至产生了害怕。他不是没有害怕过,但是从来没有这一次这样恐惧的情绪蔓延在整个心底里。
“王爷,您喝口水吧。”一旁的芸香看得出此刻赵惟吉的情绪变化,但是无能为力的她只能给赵惟吉端一碗水,试图让他缓解一下。
当赵惟吉结果水的时候,他的整个手一直在抖,本来平常可以一只手就可以拿稳的茶碗此时他是靠双手才勉强捧住。
而且在双手接过茶碗再到将碗沿放到嘴边的这一整个过程中,他的眼睛一直都死死地盯着产房之中。
这个产房是赵惟吉惊醒设计的,为了保持房内的光线的通透度,赵惟吉砸重金烧制无色纯透明的玻璃将房间的窗子全换了。然后为了保持房间内的空气的畅通,但是有避免孕妇直接被风吹,他特意在房间高出打造出了几个通风口,而且还在通风口上不治疗类似于纱窗的东西,还在旁边放置了活姓炭。还有就是他还专门设计一个小门用来递送开水。
而且他还嫌不满足,早在离生产大概一个多月的时候,他就命人每天在这个房间里煮醋,熏房间。并且在生产的时候准备了大量他派人用蒸馏的方法酿出的高度白酒。所有进入房间里参与接生的人员全部被赵惟吉命令用高度白酒洗了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