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雪蛇
“我说公主殿下啊,您怎么还没回京城嫁人啊?您年纪也不小了,再不嫁人就成老姑娘了。”
赵灵儿平时最烦别人催着她嫁人了,虽说出生在雍熙四年的她今年还不到十八岁,但是在古代已经是早该嫁人的年纪了。
虽然赵惟吉并不着急把她嫁出去,但是架不住老有勋贵大臣家的夫人在自己母后耳边不停地嘀咕,让她烦不甚烦。
现在杨宗保又把这事拿出来,明显就是要挤兑她,这让赵灵儿的火气一下子便冒了出来,说话也变得火药味儿十足:“杨宗保,你要是想死的话,自己去送死,别拉着大伙陪葬。你真以为有枪有炮就天下无敌了?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契丹人可不是白白称霸草原那么多年,脸上汴梁保卫战与澶渊之战他们在大炮上面吃的亏已经够多了,我就不信他们不会想出些什么对策出来。
再说了,现在外面的士兵个个都与你一样,说的好听点是士气旺盛,说得难听点,那叫骄兵,骄兵必败你没听说过吗?
我告诉你,只要契丹人肯放下身段,下马作战的话,你的火炮的作用将至少被消减一半你信不信?”
赵灵儿的一席话可谓是毫不留情面,简直就拿一直以来的连胜根本不当一回事儿。在她的眼中,现在这支队伍一旦冲到大同府的城下就肯定会出事情。
这种观点让杨宗保根本无法接受,连续的获胜让杨宗保的自信心已经完全膨胀了起来,他根本不相信拥有着绝对优势的宋军会出现任何的意外。
“哼,你就是个小女子而已,本将军男子汉大丈夫,不与小女子计较,等着明天我凯旋的时候,看你还有什么话好说。”说罢,杨宗保转身离开了大帐。
这让留在帐中的杨延昭有些尴尬了,没想到自己一言未发,俩孩子先吵翻了。不过他倒是并没有像杨宗保那样完全不将赵灵儿的话当做一回事儿。
杨延昭知道,赵灵儿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孩子,她这么说一定有她的道理,再加上一路以来赵灵儿曾在很多时候给出正确的建议,所以杨延昭还是想听听赵灵儿这么说的理由。
“孩子,告诉伯父,你为什么会得出刚才那样的结论的?”
面对杨延昭,赵灵儿可不敢发这么大的火,况且杨延昭此时已经放低了姿态了,面对这样的长辈,赵灵儿必须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伯父,您先回答我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您心中,咱们的枪炮真的是无敌的吗?”这个问题一下便把杨延昭问住了。
枪炮真是像它表现出来的那样无敌吗?如果现在从帐外随便找一个宋军士兵进来这样问的话,答案肯定是百分之百相同的,那就是无敌。
但是当这个问题问到杨延昭的时候,他便必须认真的考虑一下了,这枪炮真的是无敌的吗?
因为这个问题可是有关这大营之内五万多士兵的姓命,杨延昭可不敢如此武断的妄下结论。
想了大概有五分钟的时间以后,杨延昭终于开口了:“有道是一物降一物,我想这枪炮看上去强大,应该也不是无敌的。”
一听杨延昭这么回答,赵灵儿知道接下来她要说的话,杨延昭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了。
“既然伯父也知道这枪炮不是无敌的,那么肯定就不能够排除掉我军会输的可能了。在我看来,这枪炮有这么几个弱点,我想请伯父参详一下,看看对不对?
首先,这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是准备时间过长,而且机动力极差,您说对不对?”
杨延昭对赵灵儿的话,认真的想了想,发现是这么个理儿。这火炮每次在战场上架设都要花掉很长的时间来进行调试。
而且只有两个轮子来辅助移动,每次搬运起来的时候,移动速度都很慢。
紧接着赵灵儿又说了:“还有一点就是,这火炮的射程虽然很远,但是近处同样无法攻击,也就是只要接近到火炮的一定范围以后,这火炮就是废品了。”
杨延昭又点了点头,这火炮在接近战的时候是废物基本上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好在之前的战斗一直能够在火炮的射程之外就将敌人整个都打崩溃,所以这个弱点,暂时还没有被发现。
“不过,灵儿啊,咱们不是还有步枪的吗,如果被敌人接近了,让步兵用步枪攻击不就好了不是吗?”
对于这个问题,赵灵儿笑了笑:“伯父啊,这步枪虽然也威力巨大,但是说穿了它与弓箭是一种姓质的东西,那就是如果射不到人的话,和一根木棍没啥区别。我之前说了,如果契丹人肯下马同咱们作战的话,这仗就没有那么容易打赢了。”
最终,赵灵儿还是没有向杨延昭说明了,契丹人下马作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赵灵儿给了杨延昭一个建议,那就是明天只让五千士兵带着五十门火炮去攻击大同府。
以火炮的威力,五十门完全能够拿下大同府,五千装备了步枪士兵应该已经足够了,在理论上来说。
对于赵灵儿的这个建议,杨延昭最后还是将信将疑的采纳了,因为赵灵儿说的没错,按照先前的战况来说,五千人加五十门火炮的确是足够了。
但是赵灵儿之前不是说,如果明天出战的话不是必败吗,为什么必败的战斗还只投入这么少的兵力。
对此赵灵儿的解释是:“如果胜利的话,这些人已经足够了。如果失败了的话,只派出那么点人也能够减少损失。”
于是,第二天,大军仍然留在了原地,而杨宗保则带着五千人与五十门火炮出发去了大同府。
出发之前,杨延昭还叮嘱他说:“如果情况不对头的话,立刻撤退,无非就是多耽误点时间,这时间咱们有的是,别逞一时意气,到时候得不偿失。”
不过看着杨宗保离开时候的表情,杨延昭知道,赵灵儿的失败预言多半是要实现了。。)
大宋武皇 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复燕云(三)
噩梦变成现实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可能没有一个人能够形容的出来。不过当杨宗保率军来到大同府城下的时候,他第一次领略到了这种感觉。
虽然他对于赵灵儿的话语不屑一顾,但是他不能避免赵灵儿的话对他在潜意识中产生的影响。
当天夜里,那一句如果契丹人放下身段下马作战,一定能够对宋军带来极大威胁的话一直萦绕在杨宗保的脑海里。
杨宗保并不是白痴,他当然知道即便有火炮加身,宋军也不一定是无敌的。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个自负的人。他曾在脑海中无数次的模拟过站在这支宋军对面该怎么办?但是无数次推演的结果告诉杨宗保,他是没有能力战胜这支宋军的。
既然自己没有这个能力,那么契丹人也多半没有,出身将门的杨宗保对于自己为将的才能有着相当的自负。
正因为这种自负的存在,他才一直与赵灵儿不对付,因为那个小妮子实在是太天才了,她对于战场的把控在杨宗保的记忆之中也许只有自己的祖父杨业才能够媲美。
文人相轻这种事情有时候并不是只会发生在文人之间的,两个在同样领域都有着极大天分的人之间也可能产生这种现象。
赵灵儿的天才是的杨宗保第一次有了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便使得赵灵儿的那句话成了杨宗保困扰了一天的噩梦。
杨宗保怎么都没能够想通,下马作战,到底是怎样的下马作战?单纯的舍弃战马的话。契丹人可能连没有装备火炮的传统宋军都无法战胜。
不过当杨宗保带兵推进到大同府城下以后。他终于知道了下马作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就在赵惟吉成立了一所军校以后。一种叫做战事复盘的课程被引进了军事教育之中,而这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所复盘的战事便是赵惟吉到目前为止打的最后一仗:澶渊之战。
当时那堂课杨宗保也在,虽然不是作为学员,但是作为旁听的年轻将军的代表,他亲身参与那堂课的复盘。
在那堂课中给所有在场听课的人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全都是步枪和火炮对于战争的影响。
除了一个人,有一个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那个人便是赵灵儿,当时她就坐在离杨宗保不远的地方。但是因为乔装过,所以没有人认出她来。
而赵灵儿看到的那个不一样的东西现在正好出现在了杨宗保的面前,那东西便是战壕。
对于战壕这种东西,杨宗保有印象,但是并不算深刻。甚至有些不屑一顾,在他的印象中,那不过是为了对付骑兵所用的小诡计,如果能够有着充足的火炮和步枪的话,这种东西应该不会再次出现在战场之上。
只是杨宗保不知道的是,这战壕真正的用途并不是为了对付骑兵。它真正的用途就是为了对付火炮和步枪。
赵惟吉没有想到,他真正想交给大宋的东西在整个大宋境内只有他的女儿学到了。他不想被学到的契丹倒是学了个干净。
现在的杨宗保有些那这些战壕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用大炮轰的话,好像对于战壕里埋伏着的契丹士兵没有任何办法。
而派过去探路的前锋却正好被埋伏在战壕中的契丹人直接拉到了沟中,连扳机都没扣下去便被杀掉了。
可以看得出来契丹人对于这场守卫战已经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大同府城下的战壕将宋军能够进军的路线统统都封死了,要想攻到城下的话必须跨越重重的战壕网。
“将军大人,根本没法进军啊。”杨宗保的副将现在急得和热锅上的蚂蚁没什么两样。他也没想到小小的战壕居然便挡住了大军的去路。
杨宗保拿起望远镜看了看远处的战壕,不时能看到战壕中有着契丹人窜动的迹象,但是偏偏大炮没法打中,步枪也没法瞄准。
就只能看着契丹人干着急,也不敢靠近,因为一旦靠近就会被契丹人干掉。但是不靠近的话又什么都做不了,而且还会被不时冒出来的冷箭给伤到。
这个时候,杨宗保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父亲出征之前所说的一旦事情不对,立马退兵。
不过杨宗保很快的便把这个想法驱逐出了脑海,他不能够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如果就这样回去的话,他以后就不用再在赵灵儿面前抬起头来了。
就在杨宗保仍然在想着对策的时候,宋军的士兵逐渐开始搔动起来了,由于之前不断的连胜使得整个宋军的士气已经到达了最高点。
但是也由于达到的最高点,使得现在的宋军士兵陷入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太多的连胜让他们有些不能接受这场战斗到现在一点进展都没有的状况。
现在的士气下降的非常迅速,整个军团已经开始动摇了起来。
“将军,将军事情有些不太对啊。”已经察觉到整个士气发生了变化的副将赶忙出声希望能够提醒杨宗保。
“啊?”被副将从沉思中唤醒了的杨宗保暂时还有些搞不清状况:“怎么了?”
“士气有些不对啊。”
这次反应过来的杨宗保赶忙望向四周,这一望不要紧,一望之下,他身后的整个大军已经有些搔动了。
知道事情要遭的杨宗保赶快鸣金收兵,让炮兵停止了炮击,向后退出十里将营寨扎了下来。
就在士兵正在安营扎寨的时候,赵灵儿的话又再次从杨宗保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骄兵必败,骄兵必败。
现在的杨宗保总算知道了这句骄兵必败的含义了,这骄兵必败除了指的是由于轻敌可能出现的失误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含义,那就是连胜之后的心理落差。
由于轻敌,杨宗保成为了第一个使得宋军在此战之中出现了伤亡的将军。而由于心理的落差使得现在士兵的士气已经出现了问题。
但是对于这个情况,杨宗保没有任何的办法,现在唯一快速回复士气的方法那就是速生,不过眼下的情况使得杨宗保根本没法取得速胜。
如果没法取得速胜的话,这样拖下去除了撤兵就别无他法了。
就在杨宗保还处于苦恼之中的时候,夜幕也在不知不觉之中降了下来。刚刚将灯火都点燃了的宋军大营去迎接到了一群不速之客的来访。
天上突然出现了一大堆的火箭像一阵雨一般淋向了宋军的大营,一下子便将各个军帐给点燃了。
这让本来士气就有了问题的宋军大营一下子便炸开了锅,整个宋军士兵全都慌了起来,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的士兵不自觉的扣动了手中步枪的扳机,将子弹射向了自己的袍泽。
原来,那些躲在战壕之中的契丹人在宋军撤走了以后,并没有随之一同撤进大同府内,而是一直蹲在战壕之中,直到夜幕的降临。
当夜幕降临了以后,契丹士兵没悄悄的爬出了战壕,接着夜色的掩护靠近了宋军的大营,就在大营中的灯火点燃以后,等到了目标的契丹士兵将自己带着的火箭都给点燃了,然后射向了宋军的大营。
由于帐外巨大的动静,使得杨宗保也无法再待在自己的帐中,冲出大帐的他看到的是一片的混乱。
有的人在救火,有的人则在救人,还有的人被其他的同伴扑倒在身上,手上的枪也被夺走,总之是一片混乱。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杨宗保迅速的拉过一个从身旁跑过的小兵问道:“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契丹人袭营了?”
“好像是?总之是天上一堆火箭突然飞了出来,有的人被射到了,更多的是将帐篷给点着了。”
“那,那些被扑倒了的人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他们啊?他们好像是因为害怕使得手上的枪走火了,不小心打到了同伴。”
得知了这些以后,杨宗保放开了那个小兵,任由他离开了自己。
这个时候的杨宗保无比的后悔,他悔不该为了自己无所谓的面子,让如此多的士兵命丧黄泉。
不过他并没有困扰太久,因为他知道,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立刻召集了那些没有事情的士兵,让他们带着枪去大营附近布防。
“快,快,快去周围布防。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群偷袭的契丹人很快就要来了。”不得不说杨宗保的这个应对是很正确的。
就在宋军刚布防完毕以后,契丹人便出现了,提着弯刀的契丹人来势汹汹的从大营的东方冲了过来。
“东边,东边,快把其他方位的人往东边掉。”随着契丹人的出现,杨宗保不断地调动着士兵。
随着其他地方的士兵不断的派到大营的东面,契丹人的夜袭最后还是被抵挡了下来,不过此战过后,宋军遭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这支前锋部队所带的粮草基本上都被烧了,五千人的部队死伤了接近两千人之多,连火炮都损失了十门。
这让杨宗保不得不最终选址了撤军,回到了后方整个大军的大营。。)
大宋武皇 第一百八十章 收复燕云(四)
自从战事开始以后,每天的战报便成为了现在朝廷关注的头等大事。不过再接连五个大捷报过后,第一个失利的战报也终于传来了。
对于杨宗保的战败杨延昭并没有做任何的隐瞒,他如实的在战报中将宋军的第一场败绩给写了进去。
不过杨延昭没有想到,就这场普通的小失利居然在朝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大臣对于这场失利居然完全无法接受。
居然就在战报发布以后当场便有大臣对于杨延昭进行了弹劾,说他任人唯亲以至于使得大宋遭到失败,应该将他撤换。
不过对于这个弹劾皇帝与内阁都没有理睬,这只不过是一场局部的小失利,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胜败乃兵家常事,天下哪有不败的常胜将军,要是稍有失误就对主帅进行撤换的话,那么整个大宋境内估计也没人能够胜任主帅的重则了。
不过虽然没有对杨延昭产生任何的怀疑,但是内阁内部还是对于这场失利进行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
内阁重臣们也没有想通,为何枪炮加身的宋军会得到这样一场失利。
“轻敌,除了这样的解释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才会使得大宋输掉这场战役。”看了战报以后,张知白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我觉得轻敌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单纯只是轻敌的话,应该不至于这么惨。”这是寇准的想法。
“老铁。你怎么看?”同样觉得奇怪的江鱼最后望向了老友铁峥。
“嗯?”铁峥又在重复的看了看战报以后说道:“我觉得战报中提到的战壕应该是另一个关键。这个东西好熟悉啊?好像在哪听说过?”
就在阁臣们都想不起来这战壕是在哪听说过的时候。突然从内阁之外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战壕?那不是父皇在澶渊之战里用过的东西吗。”
随着声音的传来,一个半大小子走进了内阁之中。
“参见殿下。”看到那个身影进来之后,众阁臣们赶忙行礼。原来这个半大小子正是赵惟吉的长子赵腾。
见到众人向他行礼,赵腾也十分有礼貌的一一还了礼。就在他还礼结束后,铁峥向他问道:“殿下是怎么知道战壕的?澶渊之战的复盘您并没有参加啊?”
听到铁峥的问题以后,赵腾苦笑了一下:“我是对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但是您别忘了我皇姐啊。她可对这些老擅长了,上次那场复盘回来以后。她就一直念叨着战壕,她认为如果未来进入大家都用枪炮对射的战争的话,这战壕一定会成为一项重要的战场组成。
关于这个事情我劝你们最后是去问一下父皇,他估计能够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此我就先告退了,我之后还有课业,就不叨扰各位了。”
说完赵腾又再次施礼,然后退出了内阁。
就在送走了赵腾以后,阁臣们纷纷上到了二楼找到了赵惟吉,对于战壕的运用可能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比赵惟吉再熟悉了。
而赵惟吉好像也已经知道了阁臣们要来找他一般,早就让小太监搬好了椅子在哪里等候着了。
“你们来啦?我知道你们要问什么。先坐下来。”说完赵惟吉指了一下已经摆在了那里的椅子。
就在阁臣们纷纷就坐以后。赵惟吉开口了:“关于这场败仗,其实我事先能够预料的到。毕竟枪炮并不是无敌的,受到一些挫折也是正常的,只不过我没有想到契丹人的学习能力如此的出色,他们居然想到了用战壕来克制炮火的攻击。
关于战壕这种东西为什么能够克制火炮的进攻我在这里也不太能够给你们解释清楚,但是你们只要记住如果士兵躲进战壕之中的话,能够减少被炮火攻击所受到的伤害。
而且士兵一旦躲入战壕之中的话,对于步枪的攻击也能够进行有效的躲避,总之是一种能够有效的克制现在我军的战术。”
听了赵惟吉的解释以后,阁臣们大概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杨宗保这站输得不冤。不过有一点阁臣们不是太能够明白,既然战壕这种东西是大宋率先创立出来的(当然他们不知道这是赵惟吉从后世剽窃过来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自己还被这种战术给打败了呢?
战壕第一次出现的澶渊之战不是还被专门复盘过吗?
对于这个问题,赵惟吉苦笑了一下:“其实当初这场战役的复盘是我点名要求的。除了讲解火炮步枪的战术运用以外也同时希望战壕这种战术能够被重视。
只是事与愿违的是,大家的目光全放在了枪炮这种进攻手段之上,对于战壕这种防守的战术只有一个人产生了重视。”
居然还有一个人,这让阁臣们产生了好奇,这人到底是谁呢?
“这人啊?大家不用担心,这人现在就在那支大军的军营之中。”
……
赵惟吉说的这人正是他的长公主,现在正在军营之中发飙的赵灵儿。
“杨宗保,说你二,你倒是真的对得起这个评价啊?知道士气已经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不及时的退兵?
我知道了,你大概为了你那点卑微的面子,不敢退兵?你视频你一旦退兵的话,估计一辈子都无法在我面前抬得起头来了。
不过你就没想过,如果你接下来继续失败的话,你就能够在我面前抬得起头来吗?还是你想如果平安的度过一晚的话你就能够想出办法?
你难道没想过契丹人回来夜袭?澶渊之战的复盘你没有出席吗?是不是哪个老顽固还在告诉你契丹人不擅长夜战?……”
赵灵儿大概洋洋洒洒数落了杨宗保有半个时辰之久,期间杨宗保说不出任何一句反驳话,自己所有的想法好像都被看穿了一般,没有一点错漏。
而一旁的杨延昭也没有办法插嘴,因为他想说的话基本都被赵灵儿给说完了,没话可说的杨延昭只能够看着。
终于见骂的也差不多了的赵灵儿停下来滔滔不绝的数落,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喉咙。
见赵灵儿终于停止了数落的杨宗保总算喘了一口气,不过虽然赵灵儿所骂的每一句话都很在理,但是对于赵灵儿他还是很不服气的,他总觉得你这是光说不练。你行你上啊。
不过他并没有把这句话直接表达出来,毕竟刚打了败仗的他,实在是没有底气这样叫嚣。他只是将这种感情充斥到了眼神之中,不过没想到,这样都被那个小妮子给看穿了。
赵灵儿看到了杨宗保这样不服气的眼神以后,将手中的茶杯放了下来,然后说道:“哎呀?你还不服气啊?是不是想说我在这里光说不练?你行你上啊?”
“我靠?这丫头会读心术啊?我想什么都能够被看穿。”对于自己的无所遁形,杨宗保只能够继续的腹诽。
“行,我就来教你一下到底该怎么对付对方挖战壕,你跟我过来。亏你还上过澶渊之战的复盘课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