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官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葫芦斋主人
等镇长发了一通火,作为镇委书记的李振涛,轻轻放下水杯,轻咳了一声,阴沉着脸,居高临下扫了一眼也变得鸦雀无声的会场,挥动着手中的会议材料,十分严肃地开口道。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妇检其实就是半年一次的查环检查。
按马关镇的计划生育政策,所有已婚生育了二胎的妇女必须上环,也就是戴上避孕环,为了打击私下取环行为,就有了半年检查一次的规定,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务工的妇女,每半年都得回乡卫生院检查一次,而没有按时回来的自然毫无疑问的被列入了超生怀疑名单。
不过一听到李振涛话里的数字,很多人还是吓了一跳,一次就有三十多人确定在外逃避计划生育超生,这足足超过了上面批准的超生指标近十倍,这准定会拖全县计生工作的后腿,怪不得县领导冲马关镇的发火开炮。
“当然,我镇的计生工作出了问题,客观原因是存在的,工作任务重,计生干部不足……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我们不是有广大村干部吗?在我看来,还是我们干部思想上出了问题,对国家政策重视不够,执行不彻底。但作为镇委书记,我也是责任的……”
当说到这里,李振涛不经意地扫了主持政府工作的镇长一眼,语重声长的自我批评道。马友财脸色变得愈发难看,毕竟他是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如果领导有责任,也需要他承担主要责任。
“同志们呀,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坚决把国家基本国策落在实处,绝不能有半点松懈……下一步工作,我希望计生办在各村委会的配合下,一定要将全镇超生严重这一情况遏制住……”
等会议结束了,也已时近中午,随着镇委书记、镇长全部离开了会场,相熟的干部才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一边低声聊着天,一边慢慢地离开会议室。
会后,赵万成坚持叫杜远舟吃饭,虽然他一向不买镇政府的帐,但对杜远舟他印象还是不错的,尤其前些日子他家养殖的木耳下来了,又卖了一个好价钱,这全赖杜远舟出的主意。
见华晓梅也在旁边,杜远舟客气几句,便笑着答应了。
正好赶上饭时,春燕饭店也没有空闲位置了。最后,他们只好随便找家小餐馆,走了进去,结果正巧碰见流水沟村及下杖子村几个村干部,大家比较熟悉,便凑在了一起,然后叫上几盘菜,喝起酒来。
村干部大多都是喝酒高手,大家坐在一起,自然要大喝一通,杜远舟也深谙此道,也不客气,每一个人敬酒,他无不杯碰酒干。
当然,其他两村的妇女主任也开会来了。但由于姐姐在镇上住,流水沟村妇女主任朱大英开完会就直接去她姐姐家了。至于下杖子村妇女主任刘艳,便和华晓梅坐在一起,但两人并没有喝酒。
一顿饭下来,杜远舟和华晓梅也没说什么,自然有些事还要避嫌。等大家酒足饭饱之后,看见华晓梅姣好的背影,杜远舟心中感觉空落落的。
由于这一次县委县政府的严重批评,向来勾心斗角的马关镇一二把手,难得地团结一致,下定决心加大计划生育开展力度,进一步壮大计生工作队伍。
在经过一番商议后,除了给计生办增加一位名叫李延军的副主任外,还分别从农技站、广播站、社管办等部门抽调出六个精干人员,又临时从其他科室调来十二名临时工,组成了一个加强版计生办。随之计划生育工作在全镇拉网式轰轰烈烈地铺展开来。
转眼间,中秋节和国庆节到了。虽然中秋法定假日还没有确立,但一些乡镇等偏远地区,大部分都会放假的。
除非部分服务部门及岗位,例如邮政局、医院、派出所等,还需要继续上班的,但也大部分都是半天班。而中秋得第二天便是国庆节,接着连放三天小长假。
这一年的中秋,杜远舟家里过的非常热闹,姐姐一家也过来了。姐夫陈乔元前几天就从特区赶回来,身穿着黑色皮夹克,俨然一副成功人士打扮,虽然用后世的眼光看样式有些落后,甚至有一种土老帽的感觉,但在当时可是很流行的。
随着山货做的生意越来越熟,陈乔元可谓混得如鱼得水,也开始在特区附近几个省份大量收购水果,然后运到特区做批发。当时,他和杜远舟一商量,杜远舟非常赞同,毕竟这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杜远舟的老姨一家也来了。杜远舟知道他们冲姐夫来的,毕竟陈乔元发财的事情在亲戚家还是传开了。但由于以往陈家生活并不富裕,很多亲戚也不怎么走动,所以也不好求陈乔元拉扯一把。
但老姨孙慧霞一家却不同,和姐姐家一向走得近,也特别疼爱杜远舟姐弟俩,甚至不比孙慧云这个当妈妈的少。
后来,杜红霞虽然结婚了,但孙慧霞一如既往,甚至结婚时还陪送了东西,连带陈乔元也对这个老姨很是感激。这一次来,主要想让姨父郑海旺和陈乔元到深圳做生意,看看有没有机会。
老姨孙慧霞可是把杜远舟一顿好夸,还说她家的表弟郑明就不好好学习,真是比杜远舟差远了。
说的杜远舟一阵不好意思,郑明则是一脸的不在乎,嘴里还低声嘟囔着,估计又在怪老妈太磨叽了。杜远舟笑了笑,知道这个小表弟从小还是挺聪明的,就是不喜欢学习,性格使然。
其实最热闹的是,表妹郑娜把自己的男友侯卫东也叫到了家中。侯卫东是一个很老实、腼腆的人,进了家门就是姨、姨父、表姐、表哥喊个不停,而且也很听郑娜的话。
郑娜老早就不上学了,在县里供销社上班。而侯卫东也在供销社上班,只是在乡镇供销社,这让孙慧霞感觉不甘心。开始时候,她并不同意两人的恋情。但郑娜就认准了侯卫东这个人,让她无奈答应了。
孙慧霞嘴上虽说着郑娜不听话,但是杜远舟看这架势,知道她的心里想法早转变过来了,对这个未来女婿挺满意的。
杜远舟在下午的时候,给林佳怡和华晓梅分别通了个电话,林佳怡在电话中说自己的工作还不错,刚刚吃过午饭,正想和妈妈逛街去。
至于给华晓梅打电话,杜远舟犹豫了好久,但决定还是打一个,如果他婆婆接的,就说是工作的事情。还好是华晓梅接的电话,两人随便说了两句,杜远舟顺便提了一句去他们村里。
放下电话的杜远舟,心里有些无从抉择,林佳怡自己绝对不能再错过了,绝不能让悲剧重演,两人的感情还是有的,恐怕唯一阻挡两人的就是她的家庭,而如何改变她妈妈的想法才是最关键的。
而华晓梅却让杜远舟很无所适从,虽然她和丈夫并没有感情,甚至婚后生活一直不和谐。但毕竟人家是有丈夫的人,尤其农村这种观念比较保守的地方,离婚事件并不多,一旦婚变,必将有人风言风语,华晓梅是很难接受的。
这两个人在杜远舟心中都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在对感情的处理上虽然早已经有了决断,杜远舟也清醒地知道自己在玩火,尤其在华晓梅这件事上,可是他并不想放弃,放弃意味着一种变相的怯弱。
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的,杜远舟最后只有如此安慰自己了。





官腔 第四十一章 包村任务
国庆节放假刚过,整个计生办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分成几组深入村里,在村干部配合下,开始强制性要求育龄妇女到镇医院进行检查。
杜远舟和赵刚一组,带领四个人,在流水沟一带进行排查。在赵二狗事件的典型案件,总而言之,他们育龄妇女检查工作开始得很顺利,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抵触,可惜还是有四家人躲避到了外地。
这一日,办公室通知要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镇长马友财、主管计生工作的副镇长李宝洁、纪委书记田桂春、派出所所长丁桂龙也要参会。杜远舟到了会议室后,发现大部分计生办人员以及各村干部已经在座,连临时工也来了七七八八。
时间很快到上午九点钟,在翟新泉亲自陪同下,马友财等人才缓缓步入会场。会议由翟新泉主持,翟新泉简短地强调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接下来便由马友财上台发言,并作具体指示。
马友财高度表扬了近一段时间以来计生办的高效工作,并鼓励全体工作人员再接再厉,为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使马关镇计生事业步上一个新台阶贡献更大的力量。
接着,在一番唾沫星子四溅的表扬之后,马友财话锋一转,开始进入今天会议的主题:“同志们,县委、县政府联合下了命令,实施县处级干部包镇,乡镇干部包村的规定。从十月份开始,十月、十一月及十二月三个月,所有的计生干部要全部进驻到村里,和村干部共同工作。”
看了看有些嘈杂的会场,他轻咳了一声,开口道:“静一静,大家别议论了。这次驻村,住宿由村里安排,吃饭由村里派到各家各户吃派饭,标准就是每顿饭不能超过三块钱。你吃了谁的饭,登记好了,三个月后,由镇里统一将饭钱给村民。这个规定也是为了让我们乡镇干部充分摸清各村的情况,方便日后工作。而县里派了副县长戴保国驻我们镇。”
对于这次计生干部下村,包括各村村干部在内,大家显然感到很意外,但大多人很不以为然,估计这一次下村活动又是哪个县领导拍脑门决定的,反正此类事件也不是第一次了,最后大多数都不了了之,草草收尾。
马友财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看了一下会议室众人的表情,继续说道:“大家不要不在乎,这次乡镇干部驻村,是市里下的命令。咱们锦城市各乡镇计生办除了每天有一两位值班人员外,所有计生办人员全都要驻村。县政府要求我们将包村干部的名单在这周末之前上报政府,市纪委会和长白纪委不定期的进行暗访。如果发现某干部这三个月内,不遵守驻村规定,胆敢欺上瞒下,一旦被查处,将被开除公职,绝不姑息。”
说着说着,马友财的语调高了起来,一脸的严肃警告道:“我不希望再出现上次那样的事件,让县里当着全县乡镇干部批评我们马关镇。所以,大家还是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好好摸清自己所包村的情况,协助村干部管理好村里的日常工作,绝不能出现意外……”
紧接着副镇长李宝洁讲话,作为一位女干部,相比马友财而言,她的语调正如她的体型,比较轻柔,但语气却相对往常严肃,强调几句下村工作重要性之后,便说道:“如果有特殊事情需要请假的,必须向马镇长、我或者纪委田书记请假。还有,每周一我们会开个碰头会,上午9点大家准时来这个会议室开会。好了,下面我将包村名单发下去,没什么意见的就赶紧下去吧。”
杜远舟接过办公室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包村名单,找了一下自己的名字。自己一共负责两个村,一个上岭村、一个杨杖子村。
想来众人是知道自己帮杨杖子村买山货的事,就将杨杖子分给了自己。
再说了,自从出了六水河大桥的事情,几乎所有干部都认为杨杖子村的人比较不好对付,包括他们的村书记赵万成,索性将这个麻烦给了杜远舟。
但在杜远舟眼中,杨杖子村根本不是问题。这两个村中,上岭村的问题相比很大。这个村位于大山深处,偏僻程度和杨杖子村差不多,不论思想还是经济都比较落后,尤其是计划生育,平均每家最少两个孩子。
可以说,这个上岭村是马关镇问题最大的村,远远超过流水沟村,计划生育问题在县里都挂了号。
现在这个村真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镇里以前也下狠手去管过,可镇里的人来了,人家就带着老婆跑了,镇里人走了,人家又回来了,是一支典型的超生游击队。
等人家孩子生下来后,你要罚款,反正人家家里就那么点破烂东西,你一目了然,罚也罚不到什么。你总不能把人家房子拆了,不叫人家活吧!
当然,这种拆房子事件以前也发生过,后来由此差一点儿出了人命。
那之后,镇干部个个比猴儿都奸,自然知道犯不着往死里得罪老百姓,一旦逼得人狗急跳墙了,老百姓不拼命才怪呢。那时恐怕就得不偿失了。
让杜远舟管这个村,确实比较难管。不过这也不是镇里领导为难杜远舟。上岭村三面环山,唯一搭界的就是杨杖子村,所以包了杨杖子村就必须包上岭村。你总不能让包别的村的干部,越过杨杖子村去管上岭村吧。
会议结束后,大伙都走了。回到计生办,翟新泉又召开了一个内部小会儿,主要强调一下会议内容。
每个计生干部带着二至三个临时工、一个民警,然后又针对每个村进行分析,将主要超生户几乎捋顺一遍,确定下一步如何实施。
看着上岭村的超生状况,大家对杜远舟都一脸的同情。但心中暗暗庆幸,幸好自己没有分到那两个村子。
杜远舟知道,这里面真正替自己担心的人,恐怕就是性情单纯、和自己相处不错的孟雅静,至于其他人的想法,不说幸灾乐祸,也绝对只是为自己倒霉感叹一下而已。
看着杜远舟浑不在意的样子,金海燕高挑的眼角抽了几下,虽然没有说什么风凉话,嘴角却不由得漾出一丝不屑的表情。
自从上次帮了翟新泉之后,两人走得有些近,一直视翟新泉为对手的金海燕,自然看杜远舟不对眼,有时甚至冷言冷语几句。
面对她的飞扬跋扈,杜远舟没有放在心上,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就是如此莫名其妙,不可理喻。




官腔 第四十二章 故梦重温
会议结束了,翟新泉拍了拍杜远舟的杜远舟,示意他暂时留在会议室里。
“小杜,这次上岭村的包村担子确实不轻,那里村民思想落后,你尽量注意下办事方式,保护好自己,也别太有压力了。”会议室没人后,龚翟新泉安慰道。
“谢谢主任,我会尽力的!虽然上岭村计生工作有很大难度,我还是不会退缩的,会尽最大努力去说服村民,争取完成任务。”杜远舟道。
他心中清楚,翟新泉之所以说这番话,大多出于上次自己替他挨棍子的感激,另外害怕他急于求成,激化和村民之间的矛盾,捅出大娄子。
下班之后,杜大海从派出所下班,闲来无事,便在街上买了点熟食,溜溜达达走了过来,找杜远舟喝酒。
两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天。
“舟子,你这次下村,我可要给你提个醒,上岭村的事可不好管,能不惹麻烦就别惹麻烦,可千万别出什么问题。前几天他们村妇女主任就在晚上不知道被谁打了,后来我接过的案子,但现在还没有破……”杜大海善意地提醒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杜远舟嘴上虽然这么说,心中不敢大意,不由得暗暗加了小心,毕竟已经不是一个人提醒自己了。
杜大海一扬脖,将半杯酒干了,接着出主意道:“这段时间,你最好多在杨杖子待着,上岭村你还是少去,计划生育的问题是大事,如果你去管,人家就觉得你是要人家断子绝孙,弄不好激起民变就麻烦了。“
“再说了,那地方穷的要命,你去那吃不好也睡不好。”杜大海说这些话,自然是因为他关心杜远舟。
对自己兄弟的心思杜远舟自然也了解,便点了点头。
但有些事,躲是躲不过去,他知道要想出业绩,比别人干得好,必须要付出,也必须要冒一定风险。
第二天一大早,杜远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东西,然后和三姑说了一声后,带着三个临时工,一个民警,就先来到了杨杖子村委会。
上午十点多钟,村委员大院歪歪扭扭的放了十来辆自行车。常走在门前的人都知道里面正在开会。
由于前一天镇上开会,赵万成也在场,回来之后便通知了各村民小组,等杜远舟到的时候,人员差不多都到齐了。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主席台为首坐的是老村支书赵万成,旁边坐的是村主任罗西冬,左边坐的是杜远舟等镇分片干部。主席台下分别坐的是村文书、村副主任、妇女主任、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和各村民小组组长。
见大家都到齐了,会议便开始了,首先杜远舟将这次主要任务通报一下,然后村主任将妇检等具体几项工作作了安排。这些都是程序问题,两人讲了几句话,很快就过去了,要想解决根本问题,最后还要倚仗老书记的威望。
看了看前面的村干部,赵万成拿起大茶缸子,润了润嗓子,然后说道:“刚才杜助理、李主任的话,大家都听见了,大家回去以后要尽快落实。下边我重点讲一下上半年逃避妇检的具体名单;缸子庄冯保、后大队李二庆,钱庄孙洪军、大张庄李正根、冯铺子冯二楞、丁**就这六户。请各村民组长回去做好他们的工作,明天我们村干部分别去找。不管是谁这回妇检不到位,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政策和省市县的有关规定,决不姑息,决不手软……”
随后,赵万成又给杜远舟几位包村干部安排了住处。
等安排好了,他看了看其他村干部,问道:“大家还有什么事吗?”几位村干部都说没有事了。
“既然没事了,大家回去落实吧,散会!村干部别忙走,马上咱分一下工。”村民组长陆续走出会场,村干部便开始分工。
杜远舟事先已经了解一些杨杖子情况,便和赵万成商量,按照原来村干部的包点分配,落实到人头上。
“大家谁把谁包的点全部要妇检到位,回去准备吧。”等分工好之后,赵万成宣布散会。
见时间已近中午,杜远舟等人便照旧去赵万成家吃饭。由于还有事情要商量,罗西冬和华晓梅刚才并没走,便一起被叫去了。
吃饭期间,大家纷纷称赞木耳养殖项目如何如何赚钱。让杜远舟心中不由得颇为自豪。
由于开始养殖木耳的人家并不多,现在还没形成较大规模,即使有人家存有扩大规模的想法,但夏天已经转眼间就过去了,气温不够,也不得不等到明年。
虽然杨杖子村养殖木耳赚钱已经在十里八村传开了,但并没有引起镇上的过多重视,毕竟现在很多干部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大多认为要发展经济就靠工业。
杜远舟一直想扩大宣传力度,号召老百姓扩大规模的想法,希望将木耳养殖产业做成一块大蛋糕,可惜人微言轻,再加上他现在主要负责计生办工作,可谓分身无术,只好作罢!
下午,趁着赵万成他们几个打麻将的功夫,杜远舟在附近慢慢地转开了,进了几户村民的耳场,看村民正忙碌着采摘木耳。
等他们发现是杜远舟,无不高兴地打着招呼,递烟倒水,热情得不得了。由于杜远舟的大力帮助,今年自家养殖木耳赚了不少。
至于外村人认为根本赚不了多少钱的话,大家都明白这些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到底赚没赚到钱,他们心里可明白得很。所以,一见杜远舟的到来,大多数人倍感亲切。
结果,一圈逛下来,杜远舟拎着几袋子木耳和两瓶蜂蜜回去了。当然,这些全部是被村民强行塞到手里的。
夜里,其他几个人全部住在村干部家中。而杜远舟一个人住在村委会,原本安排他住在赵万成家的,但他让给了同来的民警杨世民。
杜远舟一是感觉住在人家不方便,二是村委会足够安静,抱着一丝方便和华晓梅幽会的心理。
尽管赵万成埋怨了几句,也没有说什么。毕竟以前来杨杖子村,他就住在村委会里。




官腔 第四十三章 迷情
北方的十月,夜晚已经渐渐凉了。
明月高悬,云淡星稀,整个村庄显得格外幽静,远处的大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际。
坐在床上,杜远舟望着窗外,抽了一颗烟,村里不时传来几声犬吠。本来准备早点睡儿,但一想到目前的困境,却什么也无法入眠。
想着想着,他又不由得想到林佳怡、华晓梅等女人,她们无疑都和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无不盼望自己出人头地。可是现在自己偏偏是寡妇睡觉——上面无人,干着急用不上力。
想到这里,杜远舟心中越想越烦躁,随手抽出一根烟,拿起火柴扑哧一声又点着了。
“妈的,不想了。人死卵朝天,事在人为,我就不信有过不去的坎……”他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自言自语道。
想到华晓梅白天那娇媚的样子,杜远舟心中一热,便站起身子,披上衣服,走出了门。
村里的街道特别冷清,一个人影儿都没有,只有微凉的夜风吹着路边的杨树。
由于这年代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为了节省灯油,大多数农村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了。
在华晓梅家的院子外,杜远舟来回地徘徊,不时引来几声村里的狗叫。
对于这种偶尔的狗叫声,大多数人家都习以为常,毫不在意,毕竟大山里的野兔子、狸猫等小兽,经常趁夜里偷偷溜进村子里。
中午吃完饭时,趁着大家没注意,杜远舟只偷偷说一句,“晚上我来看你”。但并不确信华晓梅是否肯出来见他。
听到外面的狗叫声,同样失眠的华晓梅,第一反应就是杜远舟来了。
她的骨子里传统思想远胜于现代女性观,对于这段不能公开的恋情,华晓梅只想藏在心底。
上次的事情也想当做一场意外,并不能过多的纠缠,毕竟这种婚外情是为大多数人所不齿的。
可惜她遇到的是杜远舟,不仅帅气英俊,而且有才华,正是她心目中完美男人形象。
杜远舟也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男人,白天无论开会还是吃饭,虽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但华晓梅敏感地看到,这个男人眼底那深藏着火焰一样炽热无比的浓情和**。
想到这里,听见依然没有停止的狗叫声,华晓梅还是忍不住从床上起来,看看对面婆婆的屋内并没动静,便轻轻地推开门,走出了院子。
1...1112131415...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