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朝为田舍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会说人话,干的却还是猢狲的事,喂多少根香蕉都不知感恩,反而觉得是在迫害他们,畜生适合抓去采铁挖矿,服侍人的事就不必了,他们不配。”
李十二娘听得有些懵,顾青环视下人,笑道:“还是咱们大唐人好,知好歹,懂感恩,你对他们好,他们会加倍对你好,这才是正常人类的思维,……问一句啊,你们中间没有异国猢狲吧?”
一名胆子大的下人躬身笑道:“公爷您多虑了,咱家都是大唐人,异国猢狲我们下人也很讨厌,富贵人家买的昆仑奴新罗婢也是干苦活的,侍候贵人还轮不到他们,怕脏了贵人的身子。”
“那就好,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顾青挥了挥手道。
李十二娘陪着顾青走进前堂坐下,问道:“听说李光弼都成了你麾下的将领了?”
“是,叛军刚占领长安时,李叔奉旨抗击,但手下的兵将太弱,伤亡惨重之后不得不躲进秦岭,后来领了八千残兵与我会合,潼关攻守之前我派他守洛阳城了。”
李十二娘嗤笑:“那家伙整日吹嘘自己多厉害,说什么领兵打仗出神入化,结果还是被灰溜溜地躲进了秦岭,下次见了他,我该如何羞辱才满意。”
“如今李叔守洛阳,麾下近两万将士,叛军从长安败逃后必渡黄河北上,洛阳是必经之地,以李叔的能力,叛军只怕要在洛阳再次栽个跟头。李姨娘想羞辱他,这次恐怕不行,我能预见他将带着战功回长安。”
李十二娘撇嘴:“那就不羞辱他便是,说来这场叛乱害苦了太多人,昔日我在长安的好友大多都躲出去了,也不知何年何月才得重逢。”
“天下太平后,故人终会重逢,李姨娘,故友齐聚之日,小侄还想见李姨娘的剑舞之姿呢。”
“真有那一日,我愿剑舞,贺太平。”
…………
庆州城。
一份奏疏快马送到李亨面前。
李亨的面前不仅有奏疏,还有封常清。
封常清跪在李亨面前垂头愧然不语,请罪的姿势已保持了许久,李亨却仿佛没看见他,翻开奏疏后,李亨扫了几眼,接着勃然变色,将奏疏狠狠朝地上一扔,怒喝道:“顾青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旁边的李泌急忙捡起那份奏疏,翻开看了一眼,脸色也有些不愉了。
李亨指着他怒道:“看清楚上面写了什么吗?迎朕还都也就罢了,却还要迎太上皇回长安,他想作甚?分明是威胁朕,这样的臣子,比安禄山更该杀!”
然后李亨又指着封常清怒道:“迎朕回长安,却不让朔方军入城,两军差点在长安城外打起来,顾青的安西军已完全接管了长安城的戍卫和宫闱禁卫,长安城里里外外全是他的人,朕若回了长安,岂不是在他的掌控之下?天子还是天子吗?朕只不过是第二个汉献帝罢了!”
李泌拧眉沉思,缓缓道:“陛下,顾青的奏疏上措辞很恭敬,就算让翰林学士来看,也挑不出半点不敬之处,陛下的意思,当如何回应?”
李亨怒道:“朕当然不回长安!回去当顾青的傀儡么?呵,我大唐皇室何时变得如此不堪了?”
李泌苦笑道:“所以,陛下的意思是,不回长安?”
“是!”
“陛下,长安已被安西军收复,如今全天下的臣民都在看着陛下,陛下若不回国都,臣民们如何看陛下?”
李亨睁大了眼,指着他手里的奏疏,道:“你的意思难不成要朕回去当傀儡?朕若回了长安,从此就成了一个摆设,朝堂军政大权皆握于顾青一人之手,朕算什么?”
李泌低声道:“陛下,顾青的奏疏上还说,他将派人从蜀中迎回太上皇……”
李亨愣了半晌,听懂了他的意思。
你若不回长安,那么太上皇会不会回呢?一声招呼都不打你便在灵州称帝,太上皇对你有多大的怨恨自己心里没数吗?太上皇若回了长安,又有安西军的拥戴,他若下旨废了你这个皇帝,由他重新登基,你觉得有没有这个可能?
见李亨的神情渐渐恍悟,李泌叹道:“陛下,顾青这是一计阳谋,他的用意,他的野心,堂堂正正摆在您面前了,你若是不顺着他的意思来的话,他不介意拥戴另一位天子,恕臣直言,若论民间威望,太上皇可比陛下您高多了,太上皇若重新登基,天下臣民不会有任何人反对的。”
这是实话,李隆基虽然晚年做过不少昏聩之事,但他在民间的威望至今仍然很高,人家毕竟是亲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帝王,年轻时也是雄才伟略励精图治,直到如今仍有无数臣民记着李隆基的好。
李亨跟他老爹比起来,实在太弱了。
好不容易从老爹身边脱离出来,想领着朔方军干一番功业,但朔方军的风头却明显不如安西军,关中河南被收复,可以说绝大部分是安西军的功劳,没人记得朔方军干了什么,天下百姓盛传的皆是安西军的丰功伟绩。
朔方军没有亮眼的表现,就等于李亨没有亮眼的表现,除了仓促在灵州举行了登基大典,他还干过什么值得一提的事?
威望不如老爹,老爹若被迎回长安,一旨令下,宣布他这个天子得位不正,李亨能怎么办?他连反抗都没力气,手里能掌握的朔方军在安西军面前不堪一击,安西军将士分分钟教他做人。
“父皇难道看不出顾青的狼子野心?他难道愿意回长安,甘于做顾青的傀儡?”李亨咬牙问道。
李泌苦笑道:“太上皇当然不愿意,但两相其害,取其轻,恕臣直言,以臣对太上皇的了解,他更在乎的是皇位,蜀中巡幸时莫名丢掉了皇位,想必太上皇心里还是颇为忌恨的,如今有了顾青的拥戴,对太上皇来说,是夺回皇位的好机会。”
“哪怕做权臣的傀儡他也不介意?”
“陛下,太上皇一生经历无数风浪,对他来说,只要皇位在手,一切皆有机会。顾青的得意只是目前,以太上皇的手腕,他若回了长安重新登基,定会有制衡顾青的法子,慢慢地削去顾青的权力,在太上皇的眼里,顾青不过是他一生经历的大风浪之一罢了,风浪,终会过去的。”
李亨脸孔渐渐涨红了,牙齿咬得格格响,神情阴沉地道:“朕……不可失去天子之位,否则朕必死无葬身之地。”
李泌叹了口气,指着手里的奏疏道:“那么,臣再请问,顾青的这道奏疏,陛下该如何回应?”
李亨盯着他的眼睛,道:“你的意思是,让朕回长安?”
李泌低声道:“陛下,咱们没有选择。”
“朕……可以不去长安,朕去洛阳署理朝政。”
李泌叹道:“陛下,洛阳城……也在顾青手里。”
李亨浑身一震,接着拍案暴怒道:“难道朕必须要做个傀儡?朕跟他拼了!”
“陛下,咱们拼不过……”李泌颓丧地道。
李亨挣扎着道:“朕若修书一封给父皇,与他联手起来,父子一致对外,朕与父皇都不去长安,顾青能奈我何?”
李泌沉声道:“顾青会从太上皇的诸多皇子里随便选一位,将其迎回长安,最后拥戴那位皇子登基,并代那个新天子征伐得位不正的您,结果或许比您回长安更悲惨……”
李泌无奈地道:“顾青这一道奏疏,真是把咱们路完全堵死了。而且陛下偏偏还没有理由向天下臣民宣告顾青的罪状,咱们都知道顾青是狼子野心,可天下臣民百姓却只知道顾青收复了关中河南,正一副板荡忠臣的模样毕恭毕敬迎天子还都,让人完全挑不出错处。”
李亨失魂落魄地重重坐了回去,颓然道:“莫非朕真拿他没办法了?朕只能回长安当汉献帝了么?”
李泌笑了:“也不尽然,陛下终究是天子,占住了正统和大义,权臣再跋扈,他也要顾忌君臣之礼,安西军收复了长安,马上向陛下发来恭请还都的奏疏,说明顾青不想自己称帝,对他没有任何好处,陛下回了长安后,顾青也不会对陛下失礼的,因为朝堂上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呢。”
“陛下,太上皇有手腕慢慢制衡顾青,陛下是天子,必须更有手腕,陛下是君,顾青是臣,臣子权势再大,天子总是有办法收拾他的,在自保和冒险一搏之间,陛下如何选择?”
分析了利弊后,李亨久久沉吟不语。
半晌之后,李亨沉声道:“朕若回了长安,该如何制衡顾青?李卿可有办法?”
李泌低声道:“臣以为……首先,长安城的防务已被安西军接管,但咱们的底线是,宫闱禁卫必须要用朔方军,让安西军退出宫闱,陛下至少在宫里是安全的。”
李亨点头,深以为然。
李泌又道:“其次,顾青手握重兵,掌控朝堂,长安城无人能制衡他,但北方呢?叛军安庆绪史思明仍然控制着黄河以北大片土地城池,算上留守城池的人,安庆绪至少拥兵十万以上,叛军在关中一败再败,安庆绪史思明心中未免没有归降之意,陛下若遣密使与叛军接触……”
李亨顿时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安庆绪和史思明制衡顾青?”
“不仅如此,据臣所知,如今的安西军内还有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哥舒翰久病,麾下大将曲环代其职,他们是蜀军和河西军,并非安西军,陛下还都之后,定要令鲜于仲通和曲环回到各自的藩镇,使他们脱离安西军的队伍……”
李亨眼睛越来越亮:“制衡,分化,李卿好手段。”
李泌又笑道:“还有安西军麾下将领,常忠,沈田,李嗣业,刘宏伯等,皆是顾青的左右臂膀,陛下回长安后自然要大肆封赏平叛功臣,这几位将领战功赫赫,必委以重任,若让他们去朔方军或是河西军任职……”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李亨越来越高兴了:“顾青身边的人被朕调走分化,他还剩下什么?哈哈!”
李泌笑道:“顾青有阳谋,臣也有阳谋,天下英雄可不尽出于安西军。”





朝为田舍郎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天子回都
安西军人长安城的第二天,洛阳传来军报。
叛军败逃至洛阳欲渡黄河,李光弼在黄河渡口设下伏兵,趁敌半渡而击,此战叛军溺死者无数,安庆绪和史思明在亲卫的保护下仓惶渡河而逃,扔下近万尸首,终于艰难地回到了北方。
顾青听到军报时正在宅子里吃午饭,盯着军报看了半晌,悠悠叹道:“南北鼎立格局?呵,打的一手好算盘。”
语声喃喃,也不知是指谁在打算盘。
段无忌从门外匆匆走入,顾青朝他招了招手,笑道:“吃饭了吗?过来一起吃点儿。”
段无忌叹道:“学生不饿,庆州刚刚发来了一封书信,是李泌写的。”
顾青哦了一声,道:“他说什么了?”
段无忌从怀里掏出信,道:“李泌说,天子可以还都,但安西军必须退出宫闱,宫禁由朔方军掌管。”
顾青噗嗤一笑,道:“这位天子真的是……好像我求着他来长安似的,爱来不来,多少人眼巴巴想住进宫里呢。”
段无忌试探道:“公爷的意思是……回绝天子?”
顾青沉吟片刻,道:“天子的心病就是我和安西军,对他来说,这块心病迟早要除掉的,朔方军便是他如今的本钱,而他的本钱并不止朔方军……”
“天子除了朔方军还有什么?”
顾青看了他一眼,道:“叛军如果归降朝廷,他们就不再是叛军,而是朝廷王师,制衡安西军的外部力量,令我在长安有所忌惮。”
段无忌皱眉:“史思明归降朝廷,此心可正?”
“谋略之术,见利而为,归降或反叛,看哪边的利益更高而已,哪有什么心正可言。”
“那么天子要求朔方军戍卫宫闱,咱们答不答应?”
顾青脱口而出:“不答应,让他去野外搭个帐篷,他就在帐篷里称王称霸吧。”
段无忌愕然:“呃,公爷,不再委婉一点吗?”
“那就给他回一道奏疏,委婉地表达我的意思,一个字足矣……”
“什么字?”
“滚。”
段无忌虎躯一震,盯着顾青的脸端详许久,严肃地道:“公爷,您是认真的?”
顾青叹道:“当然不是认真的,你们这些人,说话做事一板一眼,太无趣了。你婆娘难道没嫌弃过你吗?”
段无忌眼一瞪,难得地散发出王霸之气:“她敢嫌弃我?反了她了!拾掇不死她!”
顾青从鼻孔里嗤地一声:“都特么是嘴强王者,没见过一个争气的。”
段无忌小心翼翼地道:“学生当年见过张家小姐在石桥村时,公爷对她好像也……”
顾青板起脸道:“对我如何?她在我面前服服帖帖,大气都不敢喘,我心情不爽利时便抽她一顿,咳嗽一声都能吓得她魂飞魄散……”
段无忌睁大了眼,讷讷道:“是,是吗?”
“不是吗?”顾青威严地瞪着他。
段无忌不知死活地道:“不是……吧?”
顾青盯着他半晌,忽然和颜悦色道:“无忌啊,你的身子骨太弱了,安西军将士从上到下都有强健的体魄,你不能拖后腿呀。”
段无忌愕然:“拖谁的后腿?”
“喜欢跑步吗?跑到死的那种。”
“不喜欢。”
“不喜欢没关系,慢慢你就喜欢了。回去围着长安城墙跑一圈,跑不完会挨军棍的哦。”
段无忌脸色难看地道:“公爷,没那个必要吧?”
顾青的表情愈发灿烂:“你是不是以为我在跟你商量来着?”
段无忌懂了,黯然叹了口气:“是,学生这就去跑。”
正要离开,顾青又叫住了他:“给天子上疏,就说臣愿答应朔方军戍卫宫闱,安西军退出,恭请天子还都理政。”
段无忌迟疑道:“公爷,朔方军若入了宫闱,日后会生祸患的。”
“无妨,长安城在我手中,宫闱在长安城中,这点自信都没有,我怎敢纵横天下。”
…………
至德元年十月初四,李亨御驾回到长安。
羽林军开道,三万朔方军入城,一路浩浩荡荡,旌旗蔽日,烟尘滚滚。
御驾八马并辕,禁卫护侍于左右,手执旌节,屏扇,玉钵,金镗等仪仗用物,缓缓地走向长安城。
顾青领安西军将领迎出城十里,天子御驾快到面前时,车辇忽然停下,李亨身着明黄龙袍,在宦官的搀扶下走出车辇,来到顾青身前亲自托住顾青的胳膊。
“顾卿,暌违数年,今日重逢,恍如隔世啊。”李亨动情地道,眼眶里甚至蓄满了泪花儿。
顾青也红着眼眶道:“陛下,臣与将士们日思夜盼,盼平定叛乱,盼陛下归都,皇天不负,臣终于等到今日了。”
李亨哽咽道:“卿与将士们为社稷征战沙场,浴血厮杀,卿与将士们的功绩朕铭记于心,必不辜负。”
顾青整了整衣冠,躬身道:“臣,恭请陛下还都长安,重振朝纲。”
李亨拽起顾青的手,朝车辇走去,道:“卿可与朕同辇而行。”
顾青急忙推脱:“陛下不可,君臣有别,不可失礼,臣怎敢乘天子御驾,万万不可,传出去臣会被天下人口诛笔伐的。”
“卿是平定叛乱的功臣,与朕同辇有何不可?朕赐予的,旁人说不得什么。”
“陛下请恕臣抗旨,臣确实不能乘天子车辇,求陛下体谅。”
见顾青拒意甚坚,李亨目光闪动,豁然笑道:“既如此,朕便不勉强了。哈哈,卿在前方平定叛乱,大约还没见过诸位朝臣同僚,来人,让诸臣过来,与朕的砥柱功臣顾卿见礼。”
很快从后军行来一群穿着紫袍或绯袍的朝臣,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
李泌首先走来,笑吟吟地朝顾青长揖,顾青急忙回礼。
“顾公爷,可曾记得‘遍插茱萸’之故人?哈哈。”
顾青也笑道:“同插,同插,李先生,久违了。”
李泌虽是李亨颇为倚重的左膀右臂,但李泌却不愿授官,常以“山人”自称,李亨无法勉强,对他仍然敬重,只封了他散官名衔,却尊称他为“先生”,顾青自然也要称他为先生。
李泌上前亲密地挽住顾青的胳膊,朝他挤挤眼,笑道:“回到长安后,君若有闲暇,不妨与李某再痛饮一回,最好派人找到当年那位茱萸姑娘,为你我红袖添香,浅斟低唱,如何?”
顾青笑道:“甚好,正合我意,说定了,明日我便派人去找她。”
二人相视大笑,彼此的目光传递着同一个含义,插的不是茱萸,是情怀。
寒暄几句后,李泌识趣让开,迎面又走来一位披甲武将。
顾青急忙长揖一礼:“晚辈拜见郭老元帅。”
走来的正是老将郭子仪。
原来的历史上,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大放异彩,大唐的社稷全靠他力挽狂澜,然而在这一世,他原本的风头却全被顾青抢走了,郭子仪麾下的朔方军在这场平叛之战中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相反,还干出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比如临阵脱逃。
郭子仪的脸色有些赧然,他是有羞耻心的老将,当初潼关之战时,朔方军临阵突围而去显然并非他的本意,而是李亨的圣旨要求,郭子仪无法抗旨,但今日面对顾青时,他仍感到老脸一阵发烫。
当着顾青的面,郭子仪目光复杂地注视他半晌,忽然叹道:“老夫惭愧,潼关之战种种,老夫无言可辩。”
顾青笑道:“郭老元帅,一切都过去了,王师已收复关中,北方叛乱指日可平,朔方军与安西军还有联手平叛的机会,咱们一切向前看。”
旁边的李亨和李泌同时眯起了眼睛。
顾青这句话看似宽慰,实则话里似乎另有含义,莫非他有意调出朔方军北上?那么宫闱禁卫怎么办?
李亨忽然笑着打断了二人的对话,道:“先回长安吧,叙旧来日方长,不必急于一时。”
顾青含笑避开几步,李亨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在宦官的搀扶下上了车辇。
君臣相见,气氛非常融洽,大家聊得一团和气,仿佛没有任何矛盾,深情对视的眼神像极了半年未见的异地恋情侣,为了这场重逢,一切奔赴都有了意义。
御驾继续启程,缓缓走了十里,来到长安城金光门前。
城门前人山人海,长安城的百姓们纷纷跪拜,李亨掀开了车辇的珠帘,站在车辕前扶住栏杆,热泪盈眶地环视道路两旁的百姓。
百姓们也没让他失望,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
关中收复,天子还都,天下……或许真的太平了吧?
三万朔方军跟随御驾入城,一路接受着百姓们的欢呼,朔方军将士的脸上却并没有那么高兴。
自己干过什么,心里有数,这等场景朔方军将士大约心中有愧,实在无法高兴起来。
顾青落在后面,与常忠沈田等将领并肩而骑。
常忠见百姓们欢呼的模样,不由撇了撇嘴道:“对着一群逃兵欢呼,真是愚昧至极,我若是朔方军将士,此刻就该拔刀抹脖子以谢天下了。”
顾青目注前方,笑容不变,嘴里却严厉地道:“天子驾前,管好你们的嘴,若被有心人听到,制造出事端,你有很大概率实现你拔刀抹脖子的梦想。”
常忠急忙道:“公爷,末将没这梦想。”
“嘴没管好的话,这个梦想离你并不遥远,如今朝堂君臣对安西军虎视眈眈,你们若被人拿住把柄,便是一场惨烈的冲突,乖,不要给我惹麻烦。”
常忠低眉顺目道:“是。”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后面的李嗣业大嘴一张,刚要说点什么,顾青却仿佛心有灵犀,立马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喝道:“你也闭嘴!”
李嗣业一愣,委屈地道:“公爷,末将啥都没说呀。”
“你确实啥都没说,但你一张嘴我就知道肯定没好话,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个消化不良的屁,在大肠里迷了路从嘴里迸出来了。”
李嗣业惊愕地张大了嘴,随即紧紧闭上,表情愈发委屈了:“公爷,您这话……太毒了。”
顾青笑了,环视身后的众将,道:“你们啊,别不高兴,等着吧,很快你们就要升官了。”
众将愕然,常忠诧异道:“陛下刚回长安就要封赏我们?”
顾青头也不回地道:“必然有封赏,尤其是安西军的将领,封赏之高,必会出乎你们的意料,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你们很可能会被调离安西军,遣往别的军队任职,你们诸位大约都会被封为某某卫大将军,甚至某藩镇的节度副使,呵呵,提前恭喜各位了。”
众将愈发惊愕,神情不见任何喜悦。
沈田皱眉道:“遣往别的军队任职?如此说来,天子欲分化我安西军?”
顾青叹道:“卧榻之侧有猛虎酣睡,你若是天子,你不怕吗?分化是必然的,否则如何巩固皇权?”
李嗣业冷冷地道:“我不去,给我再大的官儿也不去,我就待在安西军里,让我当个小卒也乐意。”
常忠沈田等人亦纷纷附和,常忠冷笑道:“倒是高明,给我们封个大官儿,回头削了公爷的权,难道天子会放过我们?在他眼里,我们都是祸害,必须要除去的。”
沈田语气重重地道:“公爷,我们不能被分化,否则安西军将士必有大祸。”
顾青嗯了一声,眯起眼睛注视前方的御驾车辇,缓缓道:“长安城,又是另一个战场,不见硝烟的战场,各位,打起精神来,这场仗才刚开始呢。”
1...257258259260261...3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