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赤心巡天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情何以甚
它在一瞬间从视野和感知中全部消失。
血王直接坠离了迷界,落回沧海中!
秦贞轻挪一步,瞬间从剪纸的状态走回血肉丰满,身上的血坑尽数被掩盖。但要立即治愈,则绝无可能。
「可惜。」她只感慨了两个字,即便收声。
今天的确是杀死血王最好的机会,这个机会可能一百年都不会出现一次。但她没能把握住。
姜望浑身是血地飞落下来,这血色作为污浊正慢慢地被如意仙衣清洗。
他的伤势也并不轻松,但咧开了嘴,言辞切切:「秦真人神威盖世!今日杀退血王,将
他杀得如此之惨,少说要夹起尾巴低调百年!」
「是啊,你提醒我了,杀退血王你功劳很大。」秦贞拂了拂袖子:「你确实神威盖世,竟能引得血王追杀你,累及本座一番恶战。」
姜望心下打鼓,脸上茫然:「我向来低调,我也不知道这个血王发的哪门子疯,为何要杀我。我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秦贞仔细地看了他一阵,见他面不改色,不由得冷笑一声:「你可拜上将军!」
「秦真人说笑了,要拜也是武安侯先拜,我生平最敬重他。」姜望抬手将开战前特意推远的棘舟招来,仔细检查一番,发现并没有坏,这才松了一口气。
秦贞静静地看完他那副守财奴的样子,才道:「血王非是庸手,本座伤得不轻。那焱王若追上来,本座是顶不住了。」
「真人请坐,我来驾船!」姜望一听焱王果然是在追杀秦贞,立即便窜进了棘舟里:「对于逃跑的路线,我有些思考一一」
他的确是自信、勇敢、冷静。但秦贞已转身。「各自逃吧。」
「带着你这个拖油瓶,我还走不掉。」
这是不愿牵累。虽然她因为姜望的关系,与血王杀了一场,打得道身破败。但她却并不打算让姜望在她和
焱王的斗争里出力,无关于其它,此刻的姜望,的确没有再插手洞真战斗的能力。
她不欲人族在此白死一天骄。哪怕这个人出自齐国。
姜望自知自事,五脏裂其三,六腑裂其四,远不复体魄巅峰。又是连番大战后才参与这场洞真之战,精神也迫近极限。便不勉强,只道:「有什么我能做的吗?」
他想的是去哪里求援之类,心中已经在规划路线。
但秦贞只摆了摆手:「下次来钓海楼,记得礼貌一点。」
她来时自元气海走出,好似美人出浴。
她走时不动烟火气,只留一个剪纸般的背影。
姜望愣在船舱里,才知道自己伪作李龙川的身份,从未瞒过这位真人。
他抿了一下嘴唇,忽觉赧然。之前因为齐廷的授意,他以武安侯的身份代表齐国打压钓海楼,这事基于身份立场,本来无关对错。况且他本人还和钓海楼里的一些人有恩怨在先。
那句「我未早生十五年」,也可视作少年意气。
但与秦贞这一句「记得礼貌」相比,他姜望确实是小家子气了些。当有所思,当有所省!
因为海宗明,因为季少卿,因为碧珠婆婆,乃至因为沉都真君危寻。他对钓海楼已经一步步失去了尊重。
而秦贞用她的真人气度,把这份尊重要了回来。
姜望催动棘舟法阵,自返丁卯。铁黑色舟身带出长长尾流,像是白纸上不知要延续到何时的一笔,没有尽头。
暂时看不到尽头的,不止迷界里疾飞的那一横。
还有迷界外沧海中这不断下坠的一竖。
彼为黑舟白气。此是黯点吞光。
万法归墟结成的这个点,一路下坠,带起一路幽痕。轰隆隆隆!
狂暴的风浪是沧海永恒的主题,那不时照耀天与海的巨大雷电,好似笞神的法鞭。若叫它给鞭一下,那滋味是永生难忘。
鱼新周永远忘不了自己刚刚生出灵智的那段时间。
所谓的海主一族,还未发现他将他带走。他完全没有发觉自己和附近那些海兽有什么不同,大约就是更强壮,更聪明,也更知道痛苦。
血不是一个好喝的饮品,但血液里蕴能非常丰富,喝血能够快速补充力量,他也就很喜欢喝。
渴饮血,饿食肉,在他没有灵智的时候就是如此,生出灵智有什么
不同?
一百头海兽里面,有九十个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风雨雷电包括海浪,都可以是杀生的磨盘。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活下来的海兽,一百个里,有九十个会填进其它海兽之腹。
太饿了,沧海很难找到吃的。他一直以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所有的地方都是这样。只有极少数风平浪静,可供栖息的宝地,除此之外即是无尽的危险。
他一直以为海族就应该如此一一为一口吃的就要血流成河,只有最强的那个能够独享食物,剩下的,可以吃那些争食过程中被打死的。
直到他发现,沧海之外,还有世界……一个微风习习、雨打芭蕉的世界。
而海族的祖上,就曾经生活在那个世界里。
没有在沧海生活过,怎知他们想要离开沧海的心情!
没有在沧海挣扎过,怎能理解他们想要杀回现世的决心!
天下有福之地,究竟凭什么,要为人族独享?!
胥无明、杨奉、孟屿、秦贞。这些强大的真人,他确定每一个都是意外撞上。若是有意谋他,不可能在交手的过程里不被他所察。
他也清楚这运气是有多坏,坏到他虽然没有找出问题,也一定有什么问题存在。
他更知道每一次遭遇都有生命危险,每一次都是走在刀尖。
越往后走,越是险恶。但他为何还要执意拼到这一刻,做杀死姜望的最后尝试?
自是因为……海族的大计划,已经推进到关键时刻。
人谋虎时,虎亦谋人。
要掀起巨大的波澜,吸引尽可能多的视线。
他的暴虐是再合适不过的理由。他的痛苦是再自然不过的借口!此时他能做的已经做完,接下来的事情他也无力插手。只用万法归墟,一路坠回极恶海域便罢。
鱼广渊的死,他是否伤心?当然伤心。老子是残忍,又不是没有感情!
培养了那么久,那么出色的一个孩子……
「一定要杀了姜望!」
他传出最后的沟通意念,就此切断了联系。
此时虚弱至极,行踪不宜被任何存在把握。虽说大局在前,但有些畜生什么都做得出来。
那极黯极空的一个点,坠落着,坠落着,忽然坠进一个无依无着的空间里!
血王只感觉到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将他肉身元神都缚住。
眼前是一阵阵的眩晕和黑暗,残存的力量也在瞬间被消解。
他听到有个声音这么说一一「鱼新周,我看你印堂发黑,是有血光之灾啊。」
去你奶奶的!老子是血王!





赤心巡天 第一百五十八章 烛岁提灯
界河似一条彩带,不知系在谁腰间。
一条棘舟拦腰而至。
船上的姜望,衣衫已不见血垢,坐得闲适,一派从容。
越过此河,便是他新打下来的人族营地。
过河前的那一刻,他心有所感,但抬头只看到空空茫茫。极远处倒是有一道云翳,但也平静得很。
在迷界这样的地方,平静即是最大的福报。
姜望投下一颗迷晶,一催棘舟,自越界河。
几条驻防的战船迅速凑上来,甲士们气势昂扬。见的是姜望,纷纷拄兵行礼。
再回丁卯界域,感受已是截然不同。
虽不能像浮图净土那样几可完全等同于现世,却也似去枷断锁,身心松快。
很显然,在他离开追杀鳌黄钟的这段时间里,匡惠平、方元猷他们并没有偷懒,已是彻底将丁卯界域的海族势力肃清。
能够有这么高的效率,卓清如和竹碧琼应该也没少出力。
在迷界这种地方打下一座人族营地,为人族修士增加一处相对安全的军事堡垒,实在是有非凡的成就感。况乎杀死鱼广渊,又解决了血王那悬而终落的威胁,这一路回来更是风平浪静。
姜望不禁在前舱位置站起来,张开双臂:「今日大吉!」
沿途的人族甲士皆洪声相应——「今日大吉!」
声传四野,浩荡此方。
棘舟自往浮岛去。
姜望闭上眼睛,感受扑面而来的风,以及驱逐海族后显得格外热烈喧嚣的人气,一时似乎忘却了身上的伤痛。
将军百战,皆为此安!
姜望所未能发现端倪的云翳中,忽然印出一个点,此点在虚空划出一个倒弧,极似一扇拱门。
然后它就真的被推开了!
自无之中显出有,自虚之中凝出实。
一个华袍披身、金冠束发的男子,赫然自门后走出。
那双符文密布的靴子,仿佛牵动着道则,在踏出来之后,就俨然压住十方之气、镇伏万古规则,成为此方界域的中心!!
真王不足以有此威势。
很显然他就是鳌黄钟急信求来的大狱皇主,名为仲熹的绝巅存在!
身为皇主,丝毫不以身份为念,不在乎什么以大欺小会有谁说闲话。
他相信鳌黄钟的才能,相信鳌黄钟的眼力,鳌黄钟说这个姜望将来必成海族大患,他便以大患视之,亲身降临。
调几个真王过来,都显不出他的重视。
当然也不必浪费太多时间。
急临此处,踏出拱门,只是随意地一探手,就要穿透那条界河,将界河彼岸正乘舟疾飞的年轻男子拿住。
没有什么异相显现,不见什么骤雨狂澜。
但万法皆空,恒意不改。
这一掌探出,擒获已成定局。
五指尽头鸟不飞!
但本该实现的天骄成擒、魂飞魄散、并未能够实现。
一只白纸灯笼,摇摇晃晃,拦在了他的五指前。
仲熹虚张的五指,在白纸灯笼的表皮上,印出一团深刻的影子。而竟感受到了灼痛,不得不收回!
相较于长相老气的鳌黄钟,身为老祖的仲熹,面容倒是青春许多。
此刻眼神颇见玩味,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一支白纸灯笼,看着灯影摇曳中,一个若隐若现的身影逐渐清晰——
那是一个头戴破皮帽、身穿破皮袄、略显佝偻的老人,就那样圆睁双目,空洞而无神地「看」过来!)
是为大齐打更人首领,那位几乎从不离开临淄的
恐怖存在!
「烛……岁。」仲熹似乎是想了一阵才想起这个名字,不由得笑了笑:「怎么,姜梦熊被打瘫了,齐国就没人了吗?让你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出来奔波!」
名为烛岁的老者,与仲熹一起站在这片云翳中。
此处微风徐来,云层不惊。
谁能想象得到,竟有两位绝巅强者于此对峙?!
烛岁提着白纸灯笼的手,皱巴得像老树皮一样,而声音是慢吞吞的:「军神在妖界杀的乏了,故而停下来养几日心情。你们倒像是闻着了腥味,一个两个地都敢露头了?」
有失陷妖界霜风谷的前车之鉴。
大齐天子亲口让武安侯再到迷界来学兵法,当然不可能再让他遭遇生死困境。
虽则说不经风雨无有参天之木,但一趟本就以镀金和补充兵事能力为主的行程,若再让姜望陷入妖界那样的处境。
则天子威严何在?
他烛岁的存在,就是为了确保大齐天子的威严。
这一路出海,专为随行武安侯,是贴身保护!
当然,为了武安侯自己的功业与修行,也为了试着钓出那在妖界谋局武安侯的幕后黑手,未等到真正的、无法解决的生死危机,他不会出手。
那在妖界谋局武安侯的幕后黑手,倘若敢在迷界行凶,烛岁便要当场让其成擒。
可惜的是,这种情况并未发生。
那血王鱼新周被路过的秦贞拦下,自以为不幸,其实运气好极了!
但凡没有秦贞,他在看到姜望之前,就会被烛岁抹去,根本连吓姜望一跳都做不到。
「论起吹嘘,还是你们人族在行!说得像是谁惊谁似的。」
仲熹语气慷慨地指天画地:「来来来,你让姜梦熊不要养心,就来惑世,本皇立刻马上要挑战他!」
「老朽一定传达。」烛岁盲眼无澜,平静地道:「大狱皇主的挑战,相信军神大人非常乐见,肯定会来见你。不在今年,就在明年。」
仲熹毫无尴尬之色:「本王日理万机,可不是一直都有空。他今日不来,就不必再来。」
烛岁道:「大家都很忙,可以商量着一起抽个时间。」
仲熹试探着遥望彼界一眼,但视野之中只显出一朵白焰,且越张越炽,坚决将他的目光焚回,不由得有些着恼:「你说说你,一把老骨头了,不好好守着临淄,来这里做什么?不怕家里遭贼?」
「临淄三百里雄城,大开四门,纳天下宾客。何须老朽固守!」烛岁佝偻着身体,却有着巍峨之态:「君若有意,不妨自去。」
仲熹摆摆手:「算了,没空。」
烛岁慢慢地道:「你要是忙,就先走。」
仲熹抬步欲走,但又叹了口气,看着烛岁道:「可是我家那个小孩子,口口声声要同别人拚背景。我也特意赶了过来,给他撑腰。要是就这么两手空空地走了,是不是会伤了孩子的心?」
「大狱皇主怜爱晚辈之心,实在令老朽感动。」烛岁说道:「但要跟大齐国侯拼背景……是不是应该把族谱多印几份?」
仲熹饶有兴致地问道:「多印几份有什么用?」
烛岁平静地道:「至少纸面上看起来会厚重一点。」
「啧啧。」仲熹上下打量着烛岁,又道:「三百年前我见你,你就穿这一身,今日我见你,你还是这一身,齐国竟有这般穷苦,你换不得新衣?」
烛岁用那枯如树皮的老手,摸了摸自己的破皮帽,又慢慢放下来,轻轻摩挲身上的破袄。似沟壑一般的皱纹里,盛满了缅怀的情绪:「此帽此衣,是武帝陛下亲手为老朽缝制。穿戴了太久,已经破
旧了。补不好,也不想让别人补。」
大齐打更人首领,竟是齐武帝时期的老人,是与初代摧城侯、九返侯一个时代的强者!
放眼整个齐国,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恐怕也不多。
至少年轻一辈如重玄胜,是不得闻。那时候他和姜望在枯荣院废墟遇到烛岁,还百般琢磨,甚至出言试探呢。
当然,在他继勋博望侯之后,是有资格也有渠道了解这些讯息的。
仲熹讶然:「难怪做工差成这样。」
白纸灯笼里的烛火骤然一跳!
「我是说——」仲熹用一种嗔怪的语气补充道:「还有这来历,你怎得不早说?」
「你也没有问。」
「我是问,三百年前,你怎么不说。」
烛岁平静道:「三百年前,你也没有问。」
仲熹呵呵呵地笑了几声,于是身形渐渐淡去了,像是一口气,散在空气里。
云翳中只留下盲眼的佝偻老者,提着晃呀晃的纸灯笼。
惨惨白兮。
作为丁卯界域人族主营地的第一浮岛,驻军倒是并不多。
在海族势力已被肃清的此刻,平常根本不会有防御工事的界河,反倒成了驻防的关键。
大军精锐只要守住三条新生的界河,界河之后尽可无忧!
再不存在什么野地,军旗猎猎,皆为人族。
海族大溃败所流下的六座迷晶矿洞,只需要几艘岗船定期收矿即可。倒也不必额外消耗资源建立浮岛。
大齐武安侯逐杀鳌黄钟归来,站在棘舟之上,张开双臂面迎劲风,青山猎猎,极见豪迈!
站在第一浮岛最高的高楼上,法家真传浮栏而立,眺望远处,面无表情,很严肃地分析道:「他这个姿势,是不是要拥抱你?」
噗!
坐在里间位置,正一脸若无其事、漠不关心的钓海楼真传,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她用手帕擦嘴,嘴上尽量不给表情:「说、说什么呢?」
棘舟已经飞到了浮岛外。
棘舟上的年轻国侯,默默地睁开了眼睛,放下了双手,双手负在身后………怎样都觉别扭,索性飞身下了船,足踏青云,自往楼中来。
「他手都举酸了也没人抱他,实在尴尬。」卓清如煞有介事地点评:「但你看看,你不去迎他,他也第一时间来找你。」
竹碧琼毕竟历练了许久,也非是早先,伸手去拈了一块茶点,用漫不经心的语气道:「也许是来找卓师姐。」
「倒也不是不可能!」卓清如轻轻地一击掌,表示同意:「出海之前他还特意来三刑宫邀我同行,难道真对我有什么想法?」
竹碧琼手中的茶点顿时碎了。
有时候听力太好不见得是好事,但好在声闻仙态开合自如。
姜爵爷爽朗大笑,踏进楼中来:「姜某任性出击,辛苦两位道友照看浮岛,感激不尽!今日何妨同饮一桌,以飨厚谊!」
说着他与卓清如点头为礼,伸手引着,同往竹碧琼这桌来。
「不必了。」竹碧琼起身便走。
「竹道友——」已经坐下来的姜望张口欲拦。
「无妨!」坐在旁边的卓清如从容不迫:「那我们就痛饮达旦,不醉不归!」
「也好。」竹碧琼又坐了回来。
姜望:……
急忙赶来的方元猷,已是自觉地去吩咐后厨,既是确定宴饮规格,也要做些检查。
再者……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此为亲卫该懂的事。
「侯爷是伤了脑子吗,怎么一直
用手撑着?」卓清如若无其事地点着茶,若无其事地问着问题。
姜望把撑着额头的手移开:「那什么,略感疲惫。」
卓清如推了一杯茶过去,轻笑道:「鳌黄钟不好杀吧?」
「的确女干猾似鬼,竟难摸得着他的衣角。师出无功,徒耗精力。」
姜望深表同意。接过茶盏,轻抿了一口,只觉暖意似云雾,蒸腾天灵中,一时舒展眉头。
卓清如注意着他的神色,补充道:「这是五行归元茶。惯能补气活血,调理脏腑,益元养身。」
「果然好茶!」姜望不懂茶,但是懂得药力,由衷感谢道:「卓师姐有心了!」
卓清如饶有兴致地看着他:「竹姑娘特意为你煮的。」
竹碧琼拣着茶点里没有完全碎的部分,不动声色地吃着。
这位卓师姐如此重的恶趣味,以前倒是不知!那法冠仪服脱下来,倒似将她求学时未得舒展的天性解放了出来。
姜望看向竹碧琼,诚恳地道:「还是老友知我。晓得姜望鲁莽而力弱,常常撞得头破血流。这茶备得实时。」
竹碧琼的吃法很秀气,慢条斯理地咽下后,才道:「那老友劝你一句,不要再撞南墙,可好?」
「当然,当然。」姜望道:「我又不傻。」
他这话答得敷衍,竹碧琼便也不说什么。
卓清如却是炯炯有神地看着姜望:「你的伤不像是鳌黄钟造成的。」
「哦?」姜望笑道:「为什么这么说?」
卓清如有条不紊地分析道:「鳌黄钟要想把你伤得这么重,要么是大军围之,要么是请强援镇之。无论哪种情况,他都不会让你轻易走掉。你也不应该还有心情喝茶。」
姜望饮尽杯中茶,轻轻放在桌上:「遇到了血王鱼新周。」
卓清如堂堂矩地宫真传,法家大宗师吴病已的学生,一时失语!
……




赤心巡天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鳞半爪在云外
大齐临淄,东华阁。
本是一处歇脚的暖阁,因当今天子常于此处读书、小议、会见臣属,而渐渐有了非凡的意义。
天子坐朝五十八载,紫极殿坐朝,得鹿宫修行,东华阁读书,几成恒例。
时人谓之:常得出入东华阁者,皆在天子圣心。
一个戴破皮帽、穿破袄,手提白纸灯笼的佝偻老者,就这么很不吉利地走了进来。站在门口的金瓜武士,如若无睹。
内官之首韩令,无声侍立天子侧。
有「东华学士」雅号的李正书,袖手陪坐。
阁内悄然,灯光温煦,只有盲眼老人的脚步声不急不缓。
齐天子将正在看的书卷放下来,抬了抬手指,示意宫女搬来大椅,对老人亲切地道:「先生辛苦了,请坐。」
老人并不坐。
将白纸灯笼背在身后,而躬身对天子一礼:「虽得天子厚爱.....但敝衣浊身,不敢堂皇。」
齐天子也并不勉强,只叹了一口气,颇有些唏嘘:「朕当初第一次见先生,是什么时候?」
烛岁想了想,答道:「当是陛下正位太子的第一年。」「那时候你说什么?」天子问。
烛岁答:「老臣避席,自谓提灯巡夜,白纸不祥。」
「那朕当时是怎么说的?」天子又问。
烛岁道:「陛下说,‘长夜明灯,便是照见幽冥,也是显耀前路。何得不祥?」
这位盲眼老人,在温煦的灯光下,讲起了许多年前的往事,这一段李正书不知,韩令亦不知—
1...857858859860861...8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