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而此刻这位比王正准备“变妖”,要向李鸿章献出常熟城。
“人都抓起来了吗?”比王钱桂仁看到心腹大将骆国忠道。
“都抓起来了,五百多个两广老长毛都被我控制住了。”骆国忠昂首道,他们要叛变,知道队伍里的两广老长毛肯定不会同意,就想这些人做投名状,献给清妖。
“李鸿章李大人那边怎么说的?”钱桂仁继续问道。
“他让我们继续打太平天国的旗号,不要打草惊蛇,过几天他就亲自带人过来接受常熟城。”骆国忠笑眯眯道,只要常熟献出去,他们又能继续在清廷做官了。
他们的美梦还在做着,东王杨小山已经到达常熟附近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20章 发现叛徒
太阳就要落下,绚丽的晚霞还浮在地平线上。
杨小山的军队已经离城门不远。
“把东王的仪仗打起来!”吴如孝连忙吩咐道。
常熟城墙上的守军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有的好像在睡大觉,甚至还有人在吸大烟,杨小山看着他们连连摇摇头,这样松懈的防御万一是清军来袭,那可如何是好?
“东王,老兄弟越打越少,新兄弟大量增加,他们没有经历过什么战火,军纪是有些松弛。”吴如孝明白杨小山心里怎么想。
“老吴啊,现在就是你们几个老兄弟的队伍还能保持我们老广西队伍的传统,要不是我亲眼看到,我真不相信这些是我们太平军,比清妖的绿营兵还不如!”这一路给杨小山的刺激特别大,离开太平天国这么久,想不到队伍会堕落到如此地步。
大军进城,一个常熟的新兵还想上前询问,一个老兵忙拉住他:“你疯拉,这是东王的队伍。”
“东王怎么拉?我们的大头领不也是比王?”新兵还不了解太平天国的情况。
“东王,节制诸王,所有王爷都得听东王的!这你都不知道?”老兵敲了一下新兵的脑袋,教训道。
“乖乖,这么大!”新兵吐了下舌头,吓了一跳。
“快让远点,他们走得这么急,看来咱们比王要倒霉了。”老兵的眼力劲不错,看出了杨小山队伍的怒气。
另一面,比王府内,比王钱桂仁已经接受到了东王杨小山进城的信息,他可彻底慌了神。东王怎么这个关节口来常熟了,是不是他发现自己要降清军的情况,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应该不会发现的,自己做事很隐蔽,东王与自己素未交涉,甚至未必认识自己。”钱桂仁安慰自己,当年杨小山挂帅的时候,他还只是中下级军官,都没有进营仪事的资格,他认识杨小山,杨小山不一定认识自己。
“快快快,吩咐下人,迎接东王!”钱桂仁连忙招呼比王府的管家,布置一下,迎接东王。
杨小山来到比王府,脸色更差了。
这比王府的主体看得出原来是常熟的官署衙门,但明显扩建改变了不少,不但看上去金碧辉煌,穷奢极欲,瓦檐下居然还刻着盘龙金彩,这是京城的王府都不敢的,这比王府居然弄了一排边。
进入王府后,府衙内更是各种凉亭假山池塘,四周绿树葱茏,花香扑鼻,看来这比王为了这王府是花尽了心思。
“心思都放在了这样的享受上,哪还有心思打清妖?”杨小山暗道,心里对这比王更是觉得不堪。
“东王,末将钱仁贵迎接来迟,还请恕罪,还请恕罪。”比王钱仁贵慌慌张张带着下人过来迎接。
看到这比王肥头大耳的模样,那头上的锃亮的金色王冠很大很沉,身上的衣袍也非常华贵,杨小山眉头皱得更紧。
“你就是钱仁贵?”杨小山似乎对他有些印象,只不过比之前要胖多了。
“正是,正是,东王您挂帅西征,末将还只是忠王手下的一名师帅,东王您还记得我吗?”钱仁贵试图拉近与杨小山的关系。
“现在你可是比王了,杀了多少清妖说来听听。”杨小山冷哼了一下。
钱仁贵哪敢说这是用钱买的王,只能陪着笑道:“都是天王赏识,体恤末将,只是个五等王,算不了什么,算不了什么?”
“你的兵在常熟附近的村子,强抢民女这事你知道吗?”杨小山直奔主题道。
钱仁贵的心一下放了下来,原来东王来这里是因为这件事,并不是发现自己要投降,太好了,命能保住了。
这一下钱仁贵就开始表演了。他一下跪倒,抱住杨小山的腿大哭道:“东王,都是我的错啊,咱常熟好几千兄弟没得吃,粮食又征不上来。我催得紧了一点,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都是末将的错。”其实钱仁贵哪能不知道?粮收不上,就抢女人,卖掉换钱做军饷,这是他自己让手下这么做的。
杨小山见他哭得撕心裂肺的样子一下子也被他蒙住了,他也知道队伍断粮是一件非常让首领头疼的事,见钱仁贵低头认错,语气没有之前强硬了。
“你的队伍军纪实在太差,你看看城头那些人,还有人抽大烟?你都是怎么带队伍的?”杨小山接着训斥道,但语气比之前要柔了一点。
钱仁贵见自己的哭戏有了一些效果,连忙接着演道:“东王,仗都打到这份上了,常熟小城征不到兵,末将只能凑合着用了,这是末将的疏忽,末将回头一定把这些不遵守军纪的家伙全部踢出咱们太平军。”
“钱将军,现在天国正是危急关头,越是这样的情况,咱们越要狠抓军纪,让老百姓信任我们,站在我们这一边。你在天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咱们的军纪要求,你应该很清楚。”杨小山苦口婆心道,还想挽救一下他。毕竟现在天国人才凋零,正是用人的时候,他也想给钱仁贵一个机会。
“是是是,东王教训的事,末将一定谨遵东王的教诲。”钱仁贵的表面功夫十足,差点骗过了杨小山。
没想到这个时候,比王府闯进来一个人,这个人正是钱仁贵的心腹大将骆国忠。
他一冲进来就跪下大喊道:“东王,我检举钱仁贵。这家伙要变妖,想把常熟献给李鸿章!”
原来东王的突然到访把骆国忠吓坏了,他越想越觉得是杨小山看穿了钱仁贵的计划,是来拿钱仁贵的,杨小山通天的神奇他是了解的,且杨小山一进常熟就直奔比王府。骆国忠更加笃定自己的判断,钱仁贵肯定是事败了。
一旁跪着的钱仁贵没想到这个时候骆国忠会出卖自己,心里憋屈死了,想不到自己栽到了自己人手上。这也怪不得别人,自己就是蛇鼠两端,手下肯定也不是什么忠义之士。
“东王,别信他,他血口喷人。”钱仁贵还在狡辩道。
“东王,常熟大牢关押着五百多名两广老兄弟,这是钱仁贵变妖的铁证,东王派人过去一看便知。”骆国忠立刻道,他是一下子把钱仁贵卖了个精光。
钱仁贵一下瘫倒在地,知道自己完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21章 诈降
杨小山也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差点被这钱仁贵糊弄过去。原来这里不仅仅是军纪问题,这家伙居然要投靠清妖!太平天国自定都天京后带兵的高级将领里还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叛徒,这钱仁贵差点就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得逞。
“老吴,你跟着他去大牢里看看。”杨小山强忍怒气,指着骆国忠对吴如孝说。
“是,东王!”吴如孝跟着骆国忠去常熟大牢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不一会,吴如孝就带着五百多名老长毛回到了比王府,这五百名老长毛一见钱仁贵就两眼冒火,先是怒骂然后拳打脚踢,钱仁贵被打得不省人事,还被吐了一身的口水。
“把他拉下去,按军法处置!”杨小山鄙夷地看着钱仁贵,按军法当处以“点天灯”的极刑。
“你叫骆国忠?清妖什么时候会来常熟?”杨小山对旁边惊恐不已的骆国忠问道。
骆国忠看到钱仁贵那样,哪还敢隐瞒,把钱仁贵的计划老老实实抖落了出来。
“三天后?李鸿章很可能会来?”杨小山听完骆国忠的交代,眼前一亮,一个计策从心里陡然升起。
话说李鸿章接到比王钱仁贵的投降信,他的大将骆国忠又作为信使来到自己大营表示愿意接受招安,李鸿章是大喜过望。这段时间,很多长毛纷纷投诚,不过都是一些小头目,这个比王算是最大的,还带着常熟城。常熟城虽小,但它身处苏南腹地,又是包围重镇苏州的一环,目前来说对淮军相当重要。
当然李鸿章也对钱仁贵进行了一番调查,了解到此人贪财好色又不是两广的老兄弟,于是对他的投降深信不疑,对骆国忠许诺只要献城成功,即给他们加封总兵一职。
李鸿章本想亲自去常熟进行招安,没想到苏州那边出了情况自己必须亲自去处理,于是他安排弟弟李鹤章和爱将刘铭传前去举行受降仪式。
三天后,李鹤章果然按时到达了常熟城外。
刘铭传谨小慎微,还有些不放心:“李大人,这发匪是真的要投降吗?会不会是诈降?”
“刘总兵,我兄长已经调查过了,这钱仁贵草包一个,耍不出什么花招,他就是一心求富贵。咱们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城,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兄长派你来也是白捡一份功劳。”李鹤章不以为意道。
“大人,咱们还是小心为妙。。。。。。”刘铭传还想进言。
“看,他们城门打开了,咱们过去看看。”李鹤章指了指常熟城,此时东西两座城门同时打开,里面走出数千人都没带武器。
“刘总兵,你去接受西门的长毛。东门我去。”李鹤章看到这么多没有武器的长毛走了出来,心终于放了下来,常熟城他们了解过,也就几千守军,现在他们都走了出来,自己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刘铭传也看到了这一幕,他和李鹤章产生了同样的想法,打消了先前的怀疑。
李鹤章到了东门,按通常受降的流程,一般都要先表彰下对方的诚意,行个礼,然后再带兵接管常熟的防务。
对方来的是骆国忠,两人在李鸿章的大营见过,李鹤章又踏实了很多,完全不设防的走了过去。
“你们的比王钱仁贵呢?”李鹤章寒暄两句后突然问道,不曾想骆国忠撒腿就跑。
只见东门内又杀出一大批太平军,手端洋枪,抬手就给李鹤章一排子弹。
李鹤章大叫一声,知道中计了,连忙转身就跑。可惜被太平军的子弹打中大腿,要不是身边的侍卫拼死背着他突围,差点做了杨小山的俘虏。
西门的刘铭传就留了个心眼,他以自己在战场上多年的经验,总觉得这城内有一股说不出的杀气,让他迟迟不敢靠近。直到东门枪响,西门也同时冲出一大股太平军。刘铭传受降变成了迎战,虽然他有所堤防,也没想到城内会有这么多带着洋枪的士兵。自己仅仅带了三千人,还是准备过来接防的。
杨小山又命令手下打开南北大门,骑兵冲出去包围前来受降的清军。
清军们一时还没把心态调整过来,毫无准备的他们被太平军一顿猛揍,六千来受降的淮军,一半人被打死,李鹤章和刘铭传侥幸逃了出来。
“是他们的东王杨小山!一定要血债血偿!”李鹤章按着流血的大腿,咬牙切齿道,本来不费吹灰之力的功劳没了,中了长毛的诈降计,回去以后反而会变成别人的笑柄。
杨小山率兵追了好一阵,才鸣金收兵,此次虽然没有全歼前来的清军,但也让他们遭受的重创,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以后不会轻易相信太平军的投诚,这一点比击败这些清军更为重要。
而让杨小山没想到的是苏州城内,更大规模的叛变出现了。
李秀成是非常重视苏州的,他的忠王府就建在苏州,还让谭绍光这位最忠诚于天国的将领来防守。苏州城防虽然比不上天京,但也是非常坚固,城墙高厚,城外还修筑了一道长达十里的石墙,这石墙的高度和厚度都是参照苏州城墙的标准,依着太湖水域而建,上面布满了枪眼炮台,按理来说已经是固若金汤。
但此次来攻打苏州的主力是华尔的常胜军,他的重炮的伤害超出了太平军的想象,几轮集中的重炮轰击,苏州的外城石墙还是被轰开了十几个缺口,谭绍光带领苏州守军和来犯的淮军进行了数天的激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经过连续五天的反复拉锯战,最终还是抵不过洋鬼子的强大火力,苏州外围据点尽失。
虽然苏州城内还有数万守军,但面对源源不断的淮军,所有人都明白城落是迟早的事,于是太平天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叛徒集团出现了,他们是:纳王郜永宽、比王伍文贵、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佳、天将范启发、张大洲、汪怀武、汪有为等人,只有慕王谭绍光还蒙在鼓里。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22章 苏州叛乱
李鸿章没有去常熟而来到苏州,正是因为得到了这八名太平军叛徒的求降信。这八个人当着慕王谭绍光的面信誓旦旦地表态要与苏州共存亡,奋战到最后一刻。
背后却向清军请降,要和李鸿章会面谈条件。他们不是两广的老兄弟,都是中途为了混个前程才加入太平军了,眼看太平天国不行了,为了保住性命,还想要谋个前程,于是打算出卖谭绍光,作为改换门庭的垫脚石。
苏州城外,李鸿章的大营。
郜永宽等八人带着少量卫兵来到这里和李鸿章商定投降事宜。
李鸿章正在临摹着字帖,每天练字是他的一个习惯,此时他刻意压抑自己心中的暗喜。长毛来降,自己就能轻易拿下苏州这一重镇,曾国藩围天京都那么久了还没有进展,自己的淮军进展神速。两相比较,他觉得自己赢了老师曾国藩一头。
“见过巡抚大人。”郜永宽等人进入营帐后还有些战战兢兢,毕竟是人家的地盘,两方还不熟悉,摸不到底。
李鸿章并没有流露出很欢喜的表情,而是不冷不热道:“看座。”
双方寒暄了几句后,终于来到了正题。
“各位将军虽然曾背叛朝廷,为发匪效力,但朝廷一向以仁义宽恕为本,只要你们诚心向本巡抚请降,从今而后洗心革面,做朝廷良民。本巡抚可以大开慈悲,给你们一条生路。”李鸿章把话挑明了。
郜永宽八人却突然沉默了,好久没有人接话。
终于为首的郜永宽一跺脚道:“朝廷如果答应封我们总兵之职,我们才能献城投降。”
“对,带上顶戴花翎咱们才能降!”康王汪安均附和道。
李鸿章眉头微微一皱,这八人口气好大,上来就要总兵的职位,八个总兵这可不是自己能答应下来的。
“你们的苏州主将谭绍光同意投降吗?”李鸿章岔开话题道。
“他广西人,和长毛一路从广西打出来的,他是不会投降的。不过不要紧,我们八个手下的兵在苏州已占绝对多数,他同不同意不重要!”郜永宽回答道。
“这可不行,你们得万无一失,你们必须把这谭绍光的人头那来。我淮军才能进城,接受苏州。”李鸿章大声道。
“这个。。。。。。”郜永宽稍微犹豫了一下。谭绍光毕竟和他们是出生入死的战友,为人正直磊落,他还下不了这个手。
“这有何难,人头给你,总兵的帽子给我们嘛?”一旁的汪安均一口答应道,他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前途和安全。
李鸿章眼珠一转,立刻答应道:“没有问题,本巡抚一定会向朝廷奏请,以各位的地位应该不难。”李鸿章一口答应道,其实这事太难了,但他这个人毫无信义,随口就应承了下来。他明白只要谭绍光这个最强的主战派一死,这八人加在一起也守不住苏州城,到时候他们降不降苏州城落只是时间问题。
郜永宽不放心李鸿章的承诺,他倒不是很在意有没有总兵的职位,他只希望李鸿章别翻脸不认人,自己投降后性命安全得不到保证。
于是他对李鸿章旁边的英国人戈登说:“还请这位先生做一个见证,保证我们兄弟几人投降后的生命安全。”
洋鬼子思维简单,哪里能了解李鸿章这老狐狸心里的弯弯绕,一口应承了下来。在他们西方人眼里,请降不杀是理所应当的事。
有了洋人的见证担保,郜永宽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下,接着对李鸿章道:“献城后我们兄弟的队伍胳膊上都会系上白巾,还请大人手下留情,不要误伤。”
“没有问题。”李鸿章一口答应下来,反正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就这样郜永宽等八人与李鸿章达成了初步的一致,返回了苏州城。
慕王谭绍光不是傻子,这些天与清军作战,他明显感觉到其他几个王的懈怠,每每危险时刻都是自己的队伍冲锋在前才把清军逼退。所以他加强了苏州的防卫,当他的一个亲兵告诉他纳王郜永宽昨晚悄悄出城后,谭绍光隐隐觉得不妙,郜永宽是仅次于自己的将领,他私自出城到底是为什么?
谭绍光觉得自己必须掌握苏州各将领的情况,统一思想,防止他们有异心,于是请主要将领来他的府邸开会。
慕王府内,谭绍光用锐利的目光看着郜永宽,一拍桌案大声道:“纳王,你昨晚出城干什么了?”
郜永宽做贼心虚,小声辩解道:“我是出城杀敌去了。”
“到这个时候你还说谎,你老实说,你是不是变妖了,想投降清妖?”谭绍光厉声道。
郜永宽知道自己瞒不过去了,于是摊牌道:“慕王,城外朝廷的大军已把苏州围死了,现在城破在即。做兄弟的奉劝你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如一起投降朝廷算了,还能有个好前程。”
谭绍光听完肺都气炸了,他指着郜永宽道:“姓郜的,天国对你不薄啊,打下苏福省,是忠王为你请功,才封你为纳王。你现在要变妖,对得起忠王嘛?对得起天国嘛?咱们苏州城军民二十万,天兵还有将近十万人,他淮军再厉害,只要我们和他们死磕,就算是一刀一个,也把他们累死。”
谭绍光骂完郜永宽后,扫视了其他众人,发现他们的目光不对劲,似乎根本没跟自己站一条线。他猛然醒悟,又气又急,指着众人道:“你们是不是都变妖了?”
众人里最狠毒的汪氏兄弟,康王汪安均和天将军汪怀武、汪有为三人拔出佩刀,围住谭绍光。
谭绍光知道不妙,一把推开前面拔刀向他砍来的汪安均,却躲不过他背后的歹毒的两刀,被后面的汪怀武和汪有为砍翻在地,倒在血泊中。
汪氏三人残忍地割下谭绍光的人头,并向外发出信号。他们带来的人马也随之冲进了谭绍光的慕王府,残忍杀光慕王府上下几百号人,接着又在军营内寻找并杀死慕王旧部一千多人。
自此苏州彻底沦落到了这些叛徒的手里。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23章 苏州杀降
收到汪有为送来的谭绍光的人头,李鸿章大喜过望,久攻不下的苏州城终于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了。
“哥,发匪狡猾,咱们可不能中了他的诈降之计啊。”被杨小山摆了一刀的李鹤章捂着大腿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李鸿章看着弟弟李鹤章一瘸一拐地样子,心中一凛,点点头道:“你说的对,咱们还得多一个心眼,不要着急进苏州城。”
于是李鸿章召来总兵郑国魁先带两个营的人马进去探探情况。
郑国魁进城后,又找出鬓发稍长的“两广老贼”一千多人将之杀害,回来向李鸿章报告情况。
“苏州城里现在什么情况?”李鸿章非常关心郜永宽等人是不是真心想投降。
郑国魁立刻回禀道:“这个不太好说,他们把两广老贼都交了出来,应该是想投降的,但他们又借口巡抚大人你没进城,据不剃发,还把士兵集中在城区,街道上设有路障,似乎并不信任我们。他们说要见到朝廷的顶戴花翎后才能放下武器。”
“贼性难改!他们要顶戴花翎就给他们,明天就在苏州设庆功宴,把他们八人都请过来封赏。”李鸿章怒目圆瞪,大声道。
“可朝廷的封赏还下来啊。”郑国魁疑问道。
“明天你多带些人作陪,让他们吃饱喝足就送他们上路。”李鸿章动了杀心。
“大人,杀俘不祥啊。”郑国魁脑筋还没转过弯来,劝道。
“嗯?”李鸿章恨恨盯住郑国魁的眼睛,目光甚是凌厉。
郑国魁冷汗顿时下来了,这巡抚大人是啥都不信,连忙道:“属下知道了,属下这就去准备。”
第二天,李鸿章把郜永宽等八人召来,借口给他们主持庆功宴,并对他们进行封赏。
庆功宴甚是隆重,八个大桌,每个桌子都有淮军将领作陪,菜肴酒水非常丰盛。
李鸿章盛装出席,穿着新蟒袍,颈项挂着朝珠亲自主持宴会。他对着八名太平军降将一拱手道:“感谢列位高情厚谊,此次收复苏州全凭列位鼎力相助,特备一点薄酒犒劳一下,朝廷的赏赐等会就到。大家先吃菜喝酒,一定要吃饱喝足。”
郜永宽等人见李鸿章亲自出席了,心里安定了。这段日子在苏州的伙食一直不好,这一席好酒好菜看得他们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旁边淮军将领非常人情,频频猜拳劝酒,八个人最后的戒心也放下了,胡喝海吃起来。
等他们酒喝得差不多了,人走起路来都有些摇晃。李鸿章见时候差不多了,向外一招手,八名礼仪官各自手里托着一身官服走了进来。
“朝廷的赏赐到了,你们都过来跪下准备接赏吧。”李鸿章招呼郜永宽等八人道。
看到红顶子上炫目的珠子,紫黑的朝服绚丽花纹,八人欣喜如狂,从此以后他们也是朝廷大员了,能不开心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