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问题是我们能自己培养出强大的工厂吗?”洪仁玕有些质疑道。
“这个完全没有问题。我们的国家人这么多,市场非常大,仅仅满足我们国内市场,这个工业能力就非常强了。我们中国人聪明好学,还非常勤劳能干,只要把西方那一套做法学来,完全可以徒弟超过师父。”杨小山想起了前世的中国外号是“世界工厂”,只要我们学会了,那国外的工厂就没法混了。
“洋人会愿意教我们嘛?”洪仁玕有些半信半疑。
“那方法就很多了,我们可以用优惠的税收条件土地资源吸引他来办厂。只要是在我们这里生产,用的我们国家的人,咱们就可以边生产边学,过不了几年咱们就能建立和他一模一样的新厂。我们还可以引进他们的人才,利用他们的技术发展我们的工厂,更直接的我们还可以买他们的工厂,搬到我们国家生产。不管什么办法,就是要让所有的工业品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用我们的人生产,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出自己的工业能力。”杨小山说出了自己的相法。
“何必这么麻烦呢?我们只要生产出一部分商品,完全可以和他们做生意,购买我们无法生产的商品啊。”洪仁玕提问道。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31章 干王交权
“商场如战场,如果是友好国家互通贸易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哪有永恒的朋友呢?国家间一旦翻脸,贸易就成为别人卡你脖子的手段。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发展出门类齐全的工业能力是完全有根基的,工业这碗饭一旦吃,就要把所有的都吃完,不能给其他国家任何机会,别人能给和我们交易的只能是农产品和铁矿石。”杨小山颇有心得的说。
他想起了前世世界的情况,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最后悔的事就是让低端工业流向了中国,使得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然后以低端的工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向高尖端工业迈进,一项技术一旦被中国掌握,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变成了白菜价。逼得西方国家必须对中国封锁技术,如果任凭中国购买,中国就能很快生产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抢走他们的饭碗。
这一点中美双方都看出来了,中国发达城市“腾笼换鸟”的政策是要把落后的产能转移到中国的落后地区,而不是转移到国外,美国这几届总统也三令五申要让制造业回流,也不分什么先进还是落后了,就是要把流失的工业力量夺多回来。工业就相当于国家的一把武器,不能轻易给人,你给了他一把钝刀,保不齐他不断打磨后变成宝刀,在赢者通吃的年代,不能给对方任何机会。
西方国家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商人是没有国家的,他们只贪图利益,所以中国才有这个机会,等中国发展起来了,他们的政治家意识到已经迟了。工业能力一旦流入中国,再想流走就难了,中国政府牢牢把控资本的流出,在中国建厂容易,但想打包走人,不扒一层皮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工厂,生产能力足够供应全世界,而在此基础上成为创新国家,从跟随者变为领跑者。
洪仁玕当然不能明白如此复杂的道理,只能含含糊糊地点点头,杨小山所说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就如同他对李秀成谈他的《资政新篇》。
“天王驾到。”洪秀全姗姗来迟,他身穿龙袍,头戴金色王冠,步履蹒跚,走路似乎颇为吃力。
众人见到天王上殿,纷纷过去跪拜行礼。
“赞王呢?怎么没见他来?”洪秀全一眼望过去,没看到蒙得恩,有些生气道。
“天王,赞王蒙得恩强抢民女,致民女英子身亡。他私藏大批金银和粮食,私杀战马罪大恶极,我已将他法办,还请天王恕罪。”杨小山站在众人的最前面,回禀天王。
“你。。。。。。”洪秀全一指杨小山,想为蒙得恩说话却说不出来。
“天王,东王都是为了天国好啊,那蒙得恩官声极坏,在天京早就恶名远扬了,东王此次是为民除害啊。”李秀成替杨小山辩解道。
“干王,你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洪秀全转向他的弟弟,在他心中,干王的话总是让他放心的。
“臣弟去了赞王府,府里搜出大量来路不明的钱财,这蒙得恩这么多年中饱私囊,死有余辜,东王所做的没错。”洪仁玕出人意料的替杨小山说话,看来是杨小山此前与他的交流彻底征服了他的心。
洪仁玕这么一说,朝中上下再无一人对杨小山表示异议,全都指责蒙得恩罪该万死。
人都死了,朝中又是这个表态,洪秀全虽然心有不满也只能说道:“赞王好歹也是广西老兄弟,要杀他起码在刑部走个流程,东王这样杀他很不妥啊。”
杨小山知道洪秀全是有些下不来台,毕竟他是要保蒙得恩的,为了让天王心里舒服一些,他于是低头道:“臣知错,臣愿受罚。”
“东王乃诸王之首,是有这个权利的。东王既然回京,臣弟不能再执掌朝政,仁玕今后愿意听从东王差遣。”洪仁玕对杨小山心服口服,天京都这样了,他束手无策,本该让贤。
“臣李秀成也愿意将所有手中部队交出,听东王调遣。”李秀成也表态道,既然杨小山已经回京了,天国的军事大权理当转交给他。
杨小山原本就有这个威信,此次一出手就要了蒙得恩的命,洪仁玕和李秀成现在又双双表态,朝中诸臣自然更无异议。
“东王,你对现在的局势有何良策?”洪秀全刚坐在龙椅上没一会,脸色就有些发白,看起来体制非常虚弱。
“天京眼下已经被近十万湘军团团包围,此时只能让城别走,方为上策。”杨小山想了想,这仗根本没法打,天京缺粮,士兵的战斗力又极弱,虽然号称十万太平军其实只有两万人是有战斗力的。且在天京消耗了这么久,战斗力更被削弱。再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朕不走!朕老了,这天京就是朕的天堂。”洪秀全有些激动道,他其实隐隐意识到自己已经命不久矣,不想再折腾了,也怕其他人出卖自己。
“天王。。。。。。。”杨小山一拱手还想继续劝进。
洪秀全摆摆手道:“不用再说了,朕把军政大权都托付给你。朕的江山你愿意扶就扶,不愿意扶朕也不勉强,你可自带兵转移不用管朕,朕会乞求天父派来天兵天将来帮朕。”洪秀全天天研究教义,时间长了,自己把自己都给骗进去了。
洪秀全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小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低头答应道:“臣只能尽力试试,臣以命河南遵王赖文光和浙江侍王李世贤带兵前来天京勤王。咱们先固守待援,看看战局有没有转机。”
听到杨小山愿意留在天京,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东王在,大家还是对他抱有信心的。
而杨小山心里一点信心都没有,他是知道太平天国结局的,留在天京只能是死路一条,但他又不能抛弃洪秀全,这样他会背上不忠的名头。可太平天国这条千疮百孔的大船,已经堵不住进水,覆灭是迟早的事。
杨小山心中所想又没有办法对人说,只能自己一个人扛着。好在抄了赞王府后,粮食又多了不少,对全军来说生生多了十天的口粮。
“一定要解决粮食问题,最少要撑到各地勤王的军队来到天京城。”杨小山默默在心里道。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32章 江心洲
东王府,已是深夜,杨小山还在研究对策。现在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集予他一身,这个时候不是荣耀,更多的是一份如山一样重的责任。
桌子上油灯有些恍惚,蜡烛已经化作一滩,烛芯不时的爆响,蹦出几点火星。
“王爷,早点休息吧。”苏巧妹本在旁边陪着,伺候茶水,两眼皮差点合上,被蜡烛一晃眼又醒了过来。
“你先去睡吧,我在想一会。”杨小山摆了摆手道,现在的时间是寸秒必争,毕竟三十多天后大军就将断粮。
苏巧妹走上前来,乖巧地替他换了个蜡烛,见杨小山一脸认真,不忍心打搅,叹了一口气走了出去,此时已经是二更天了。
杨小山的桌案上满是各部队给他的公函,有自己军队的信息,也有敌军的情况。天京城外一大堆事情都等着他来处理。杨小山这个时候想起了义父杨秀清,他真是一名天才的领导人,天国全靠他处理各种情况,一人扛着天国走向胜利。杨秀清死后,天国再无当年之勇了,就算是自己暗助陈玉成和李秀成打下苏福省,这样的中兴也只是昙花一现,天国已无那种舍生忘死的锐气和对未来夺取天下的雄心。
杨秀清留下的作战地图还是那么仔细,天京城内外各种地形标注得极为细致,虽然现在敌人布防有了变化,但这地图对自己制定作战计划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杨小山接着烛光看着墙上的作战地图,把每一处战略要点都在脑子中过一遍,敌军的位置,我军的位置全部牢记在心。
反复观察完地图后,杨小山把目光放在了江心洲这个战略要点上,说起这江心洲它是南京北面长江中的一座小岛,也是除了雨花台外天国另外一条重要的粮道,只可惜现在落在了湘军的手里,并被湘军水师守护着。
杨小山思索了很久,雨花台湘军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那个曾国荃摆出铁桶阵,李秀成率二十万大军都没攻破,现在打更是不可能突破。现在如果想打通粮道,只有夺取江心洲,打下这里就能从长江沿岸获得粮食,解决天京城内的粮食危机。
第二天,杨小山召集天京所有主要的军事将领在东王府开会。
“江心洲?”几乎所有人都有些诧异,因为仗打到这份上,天国的水军早就全灭了,要挑战江心洲上五千湘军水师,那也得有船啊。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咱们天京城一条战船都没有。不过这没关系,这次我们不是要和他们正面对战,而是偷袭,用小船登上他们的战船与之肉搏。消灭他们的水师,拿下江心洲,就是此次作战的目标。更何况这里也是湘军的粮库,此战若胜,咱们所获将非常丰盛。占据江心洲这个战略要点,以后只要我们在这里双倍价格收粮,一些粮商会主动送粮食过来的。天京的粮食危机也会大大缓解。”杨小山把其中的厉害关系给大家分析了一遍。
众将领被杨小山的这个作战计划打动了,开始产生兴致起来。
“东王,这江心洲虽好,但万一湘军其他队伍来增援怎么办?特别是多隆阿和鲍超两人的野战军,号称多龙鲍虎,我太平军深受其苦,怕是挡不住啊。”李秀成想得很仔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多鲍两人实力非凡,陈玉成如此猛将与之对战都无法取胜,可见两人实力在湘军里是相当强悍的。
“这个问题本王也考虑过了,此次本王将带兵在城南与之交战,当我们这里交上手后,你们在城北突袭江心洲,来一个声东击西。只要本王拖住多鲍两人,你们就放心全力攻取江心洲。”杨小山决定自己亲自上阵,来会会湘军中野战最强大的两人。
“东王,我跟你去城南,多隆阿和鲍超非常能打,特别是鲍超相当会打仗,我军见他军旗,不少人都有些害怕不愿与之交战。”李秀成不愿杨小山冒险,毛遂自荐来帮助他。
“此次重要的不是本王这里,关键点在江心洲。其他人去本王不放心,你要亲自带队攻占江心洲。”此次作战不但城南要打好,城北也要打好,其他人杨小山心里没底,李秀成他还是放心的。
“航王,这次还要倚重你水军的力量。我给你一个月,在城内打造两千个小帆板,到时候载兄弟们过江。江心洲离陆地不过数百米,咱们的小帆板能过去。如果冲上了江心洲,你还得把上面的粮食运回来。你可有什么难处?”杨小山招呼唐正才道。
航王唐正才是杨小山招募进太平天国的,对杨小山非常有信心。自从水军的战船被打光后,他这个主管水军的总管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虽然肚子很饿,军粮都不敢多要,生怕被别人说是吃白饭的。
“东王,都交给我吧,弟兄们憋屈死了,就等着这一天呢。能为天国出一份力,我们兄弟义不容辞。”唐正才激动道。
杨小山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天京城全力供应你们木料,就算把门板拆了,也要多造几艘船,你们在秦淮河找几个地方做制造工坊,本王派人把你们需要的材料都给你们送过去。”
“东王,我们一定日夜赶制,不负东王所托。”唐正才拱手道。
“湘军的水师也非等闲之辈,你们身上的担子也不轻,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胜负就在此一举了。”杨小山心中也并无必胜的把握,这场仗虽然自己已经算的很细,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也是在赌。万一能侥幸拿下江心洲,虽然谈不上翻盘,起码靠着这水上粮道就能多拖很久了。其后只要其他几路援军能及时赶到,再来个内外夹攻,这天京还是有救的。
杨小山现在也只能筹划到这里,随后的一个月,天京城成了一个大军营。所有人都动员了起来,该练兵的练兵,造武器的造武器,造船的造船,就等着跟城外的湘军再死磕一次。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34章 城下大战
一切都准备停当,杨小山布置好一切,给每个将领都分配了相应的任务。这是天京能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粮食都吃得差不多了。再往下已经不能足额供应了,就又要回到吃谷皮和豆渣的时候。
杨小山带着三万人出了南城门。李秀成和唐正才带领五万人在城北等他的信号,其余两万人让洪仁玕带着防御天京城。
说实话杨小山心里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他不能表现出来,他立住战马,查看对面湘军的情况。
“大家不要急,一定要稳住阵型。”杨小山吩咐周围道,这一个月的练兵还是卓有成效的,起码太平军的士气得到了回升,不在是以前那种一个个颓废的神情。
杨小山的突然出现,让对面的曾国藩吓了一条,太平军已经好久不敢出城野战了,这又是闹得哪一出啊,城里的粮食又多了?
曾国藩一时没理清头绪,但从未出现的太平军东王旗帜让他压力非常大,传说中的杨小山终于露面了,听说此前出现在苏州附近一次,其声势让淮军甚至未做抵抗就撤走。
杨小山的名头让曾国藩不敢怠慢,立刻让手中的王牌野战军多隆阿和鲍超上前迎战。
多隆阿带三万步骑兵为主攻,鲍超带两万人为副攻。
提督多隆阿根本看不起杨小山带的这三万太平军,在他印象里自从英王陈玉成败走安庆后,就没有一支像样的太平军能与之争锋。他非常善于使用马队,每次作战步兵黏住敌军后,他统率骑兵抓住敌之要害猛力一击便可杀得敌军溃不成军。
“鲍提督,此次要不我俩再会猎一场,看看谁拿的人头多?”多隆阿觉得此战必胜,心情异常放松,他和鲍超联手的战斗还从未失败过。
鲍超脸色却有些凝重,他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打战却有着非同一般的直觉,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鲍超感觉现在面前的这支队伍似乎跟以前的不一样,至于那不一样,他也说不上来,但这绝对不是那种一击必溃的太平军。
“多提督,长毛突然领兵来战,我觉得里面有些蹊跷。咱们最好是列阵守住阵线,看看长毛到底在搞什么鬼?”鲍超没有文化,但绝对不是一个粗人,他本能的感觉此次太平军会出一些花招。
“这些长毛好不容易爬出龟壳,咱们都在营帐里闲出鸟来了。我们跟曾国荃不一样,他整天挖战壕地道,蹲在里面防守乐呵呵的。咱们可是长于进攻,这么好的机会我可不能让他溜了,你不上我上足够了!”多隆阿觉得鲍超太小心,有些生气。
多隆阿一拍战马,领兵上前,鲍超想拦也拦不住,两人虽然都是提督,但多隆阿是旗人身份更加贵重,曾国藩都对他礼让三分,更别说自己了。
多隆阿的全面压上在杨小山的计算之中,不过他并没有太高兴,因为一旁鲍超的霆军并没有一起过来,他还在观望。
杨小山是要把这两人都黏住,这样城北的太平军才能放手去进攻江心洲。自己的这三万人就是一个吸引目标的靶子,把湘军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其他人才能出其不意,达到突袭的效果。
经过试探性的炮击,多隆阿耐不住性子,指挥步兵向前冲锋,要抢这个头功。
杨小山让顺王李春发带兵守住前线,“不要进攻,只要守住前面就是大功一件。”
“得令。”李春发带兵前去压阵。
多隆阿的队伍的确非常精锐,太平军的箭还没射到第三轮,他们就冲到了太平军的面前。
太平军因为屡战屡败,剩下的大多是刚征集的新兵,很多人都是头一次上阵,好在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还不至于立刻就丢盔弃甲。杨小山的传奇故事让他们对这个东王有盲目的信心,身后的东王旗对于军心非常有帮助。
李春发带着一千多人来前线压阵,让这些最前线的士兵有了一些信心。不管怎么说,白刃战防守一方还是有优势的,多隆阿的步兵一下子就没突进去,始终被挡在阵外。
杨小山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顶不住这第一波,第一波顶住,这多隆阿想速胜就不可能了,因为他挖了坑等着他呢。
多隆阿一见步兵没有任何进展,心里有些着急,又有些兴奋,终于可以出动自己的骑兵大队了。
他吆喝了一声,以一种达斡尔族独有的嗓音发出了前进的命令,身后的骑兵舞起马刀,好似来狩猎一番,跟着向前。
这一支达斡尔族的精兵战斗力极强,很多满人入关后腐化了,可达斡尔人还在关外依旧保持着他们传统的生活。据传说这达斡尔族是契丹的后裔,生活方式、宗教语言都很相似。
杨小山面对这支奔腾而来的洪流是早有准备的,他在清廷呆过,对骑兵作战的方式非常了解。其作战顺序非常死板,骑兵必定会从侧翼抄过来,杨小山不用打都知道。
杨小山故意露出侧翼的破绽,引诱多隆阿来攻,多隆阿就果然中计了。
“有深壕!”冲在最前面的清骑兵掉了下去。
原来李秀成在攻打雨花台的时候,从城外挖了很多地道,虽然最后没有起到作用,但杨小山拿来“废物利用”,他在地道上铺了一层木板,在上面盖上土伪装起来。等多隆阿的骑兵快冲过来的时候,立刻撤掉木板。很多骑兵冲得太猛,刹不住,掉进了沟里,被埋在下面的竹尖戳死。
这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杨小山早就准备好的洋枪队终于出手了,为数不多的弹药一定要打在敌人最关键的地方。步枪对骑射,是完克的,更何况中间还隔了一道沟。
几轮洋枪齐射,把多隆阿的骑兵打得溃不成军,太平军士气大振,两股步兵原先还在缠斗,一看骑兵的大旗倒了,多隆阿的步兵心里有点慌,军心动摇起来。
“鲍提督,多提督让我们上前帮忙!”一个副将过来报告道。
鲍超也注意到了多隆阿的败势,“长毛一定有阴谋,让多提督再抗一会,依我看长毛还不敢追击,多提督只要撤一段路再整顿一下,还有得打。”鲍超的直觉是很准的,他总觉得长毛在计算自己,在没想清楚之前他还不想上。
鲍超不上,多隆阿生气,杨小山也着急,但最着急的是曾国藩。
多隆阿可是湖广总督官文的大宝贝,是满清贵族的心头肉,是借给自己用的,不能有什么闪失。
于是鲍超接到了曾国藩的命令,让他全力掩护多隆阿,不然要治他救援不力的罪名。
鲍超接到命令,一脸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带领队伍前去接应多隆阿。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34章 冯子材
鲍超作为湘军继李续宾之后的第一猛将,他和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大多都交过手,战绩相当辉煌,陈玉成和李秀成这样的优秀将领都拿他没有办法。
他虽然带兵上来救多隆阿,但并没有立刻投入战斗。
“莫慌莫急,等我下命令!”鲍超上阵从来都是非常镇定。
等到杨小山这边的枪炮稀疏下来,鲍超立刻判断太平军应该处在一个断档期,估计是打累了。于是他立刻下令进攻,向杨小山部猛扑过来。
鲍超看得很准,打退了多隆阿部,前面的战士刚刚想休息一下,一些人还不顾命令去拖壕沟前死去的马,要拉回去吃肉。
这时鲍超部枪炮齐鸣,斜刺里杀了出来。
湘军虽然没有淮军全军佩戴洋枪洋炮,但也有一半人装备了洋枪,鲍超部还尤其多。他们推进极快,杨小山这里还没反应过来,好几名翻越壕沟去拖马尸的兄弟就中弹身亡。
“杀长毛啊!”鲍超振臂挥刀,大声一呼。
排枪的火力立刻压制住了太平军,战场的形势立刻扭转了过来。
杨小山本想指挥李春发前去救援,但他立刻意识到这一支生力军战力极为强大,李春发估计不是对手。所以他带着亲兵,亲自来会会这个太平军的苦手鲍超。
鲍超的速度超出了杨小山的想象,当他赶到壕沟边,鲍超已经率部开始突破壕沟,向太平军的中心直冲过来,这是鲍超的拿手好戏,一旦把太平军分割开来,那太平军就绝无翻盘的可能,只会被一口口吃掉。
“点火!拉雷!”杨小山也惊出一身冷汗,幸亏来的还不算太晚,这壕沟里不但有竹尖,还埋着炸弹地雷,各种易燃的稻草也非常多。
再迟点,鲍超的霆军全部越过壕沟就真来不及了。
随着爆破的巨响,这炸得是地动山摇,大片的霆军成片成片地倒在血泊中。鲍超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亏,也正因为他的动作太迅速太整齐,这个亏吃得尤其惨。
1...102103104105106...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