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曾国藩见杨小山不承认,他也没去追问。转而咳嗽了两声,打开官腔道:“本总督来,是告诉你们,尔等一惊山穷水尽,弹尽粮绝。现在湘军已经从各路汇集而来,总共足有二十多万,你们已经插翅难飞。本总督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同意你们的妇孺出城逃命,也希望你们能洗心革面,向本总督投诚,这是你们唯一的生路。。。。。。”
杨小山打断了他的话,大声道:“仗都打到这个份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现在天京城内留下来的生是太平天国的人,死是太平天国的鬼,你就不用再啰嗦了。”
曾国藩点点头,杨小山的话他早就意料道了,都是一些死硬份子。他一招手,对后面卫兵道:“来呀,给他们看一点东西。”
曾国藩的卫兵听到命令后,立刻捧了个盘子,递了上来。杨小山的亲兵小心翼翼的走过去,接过来。
杨小山掀开盘子上的红布一看,上面是一块腰牌,是扶王陈德才的。
“你们指望的援军在安徽霍山被全军消灭,人数共有二十多万,你们的扶王陈德才畏罪自尽,这是他的腰牌,没错吧。”曾国藩语气中带着一份得意。“浙江的太平军听说也分裂了,大部分人都南下逃去了福建。天京已经是一座孤城,没有任何援军能救你们。”
杨小山紧了紧眉头,直觉告诉他,曾国藩说的估计是真的。历史上天京就没等到一个援军来,这下怕是要真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了。
在敌人面前,杨小山当然不能表现出来,他岔开话题道:“其他路都在节节胜利,你的湘军还在围城,这样拖下去,怕是小皇帝等不及要调其他军队来了吧。”
杨小山的反唇相讥正是曾国藩最担忧的,这天京城都围了快两年了,据他的了解到,西佛爷慈禧已经命令淮军的李鸿章前来天京助剿。这也是曾国藩最不愿意的,打下天京是天大的功劳,他极其不愿意让别人染指。
曾国藩没想到这么年轻的东王口舌如此伶俐,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终于把他来约见杨小山的主要目的说了出来:“阁下风华正茂,英俊潇洒,文武双全,倒是让本总督想到一位故交,可惜他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杨小山微微一颤,知道曾国藩要提谁了,但他强忍住不让曾国藩发现自己的异常。
曾国藩见杨小山没有反应,继续道:“他就是我大清的常郡王,刚刚被追封为常亲王。真是太可惜了,这么年轻就走了。他的发妻乌兰郡主也死于难产,刚刚出生的小儿子就成了孤儿。老王爷僧格林沁为了这个孙子,甚至拒绝了皇上让他官复原职,前来河南助剿的命令。”
“什么乌兰死了?”杨小山心如刀绞,他实在有些撑不住了,背过身去,强忍悲痛,硬岔话题道:“总督大人如果愿意和我天国携手,共同对付清廷小皇帝,我天国也可以封你一个王做做,你意下如何?”
“你!!!”曾国藩紧张地看了看四周,这可是一句诛心的话啊。话说到这份上,已经谈不下去了。可他不甘心,见杨小山要走,还是大喝道:“你到底是不是那常郡王?杨小山,你是不是就是常山?”
杨小山头也不回,示意亲兵掉头回城:“等妇孺们都走完,你的俘虏我们再放,告辞了!”他的泪水已经在眼眶中打转,再呆在这里就全暴露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预告一下非常精彩的中篇内容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的上篇历史演义篇即将结束了,中篇是太平天国在美洲的外传。
外传的第一站是南美的秘鲁,书友们猜到了嘛?
灵感来自于网上的一篇文章,家扬把这篇文章摘录到下面,给大家先欣赏一下。当然家扬不可能完全按照这文章来写,肯定比这文章写得更加精彩,内容也会充实很多,敬请大家期待。
1860年侍王李世贤率领的太平军虽然在福建取得了多次胜利,但在西方列强和清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然而太平军余部尚有数万人,留下来继续抗清似乎已经不可能了。四周都是清兵,海外都是西方列强的军舰,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当猪崽被卖到国外当“契约矿工”,太平军余部约三万人选择了这条唯一的生路。
1862年,一万多太平军余部连同他们的亲属被运到南美秘鲁的伊基克从事挖鸟粪和硝石矿工的营生,矿主经常打骂和虐待他们,食物像猪食一样,每天要干苦役14个小时以上,连苦役犯都比他们轻松。他们多次想反抗但四周都是荷枪实弹的洋人,想要回中国去,又怕被杀头,所以也只能默默忍受,因此病死和自杀的人很多。
1866年智利和秘鲁、玻利维亚发生了硝石战争,这一万太平军余部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将智利军队看做是解放者。在1867年3月,伊基克的太平军发动起义,打死矿监西哥斯,并夺取了硝石矿公司的武器,并与前来镇压的秘鲁军队展开激战,打死两位秘鲁少校,并俘获了两百印第安雇佣兵。起义者推举湖南人翁德容和广东人陈永碌为领袖,以太平军原有的编制进行了整编,还派出被俘的印第安雇佣兵和一名巴西人去找智利军队的司令西拉皮佐少将,表示愿意帮助智利对付秘鲁和玻利维亚军队。西拉皮佐少将大喜,派遣一名少尉化装前往起义部队驻地伊基克矿区,并带来了智利总统的亲笔信,给予所有的太平军将士及其家属以智利国籍,并表示战争结束后将伊基克交给太平军和他们的家属。
波内达要塞伏击战
西拉皮佐少将任命翁德容为少校,陈永碌为上尉,将太平军武装编成智利第6边境纵队“褐衣军”,命令他们协同智利军在秘鲁塔拉帕卡省的作战,配合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陆,占领莫克瓜,并和智利军一道攻取伊基克市。
1868年太平军按智利军队的要求展开军事行动。他们没有按照智利军事顾问的要求按西方编制进行改编,而是采用太平军的方式建立了两个军,并设立师帅、旅帅、两司马等太平军官职。他们手中的火器不多,于是就利用本地资源打造了类似太平刀这样的冷兵器,这样在本年6月他们就展开了攻打塔克纳秘鲁军后方的行动。500名太平军打扮成当地的印第安人混入波内达要塞,一举俘获了300名秘鲁军人和要塞司令,接着他们又与闻讯赶来的玻利维亚军队展开激战,他们的前锋先出300人引诱玻利维亚骑兵部队到一处森林,然后展开了伏击,打死了70多玻利维亚军人。接着约有1000名太平军头戴黄色和红色头巾,身穿褐色服装,操着各种武器冲入玻利维亚军队中大肆砍杀,玻军约4000人其中有2000多印第安雇佣兵,他们的武器只是十字弩,根本敌不过太平军,不久玻军纷纷溃退,遗尸百余具,约1000名印第安雇佣兵投降,太平军此役缴获甚多,这就是著名的波内达要塞伏击战。
1869年为配合智利帕科查港登陆,太平军在陈永碌的指挥下在莫克瓜再次同秘鲁-玻利维亚联军展开激战。他们仍采用太平军典型的作战方式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虽未获胜但给敌人以很深刻的印象。玻利维亚军的一位军官说“这些带头巾的褐色人群在射程外摇旗呐喊,等到靠近时又不见了,他们打仗时锣鼓喧天,搞出许多噪音,好些印第安雇佣兵以为被伏击了,纷纷逃跑,连官长也阻止不了。”这就是太平军惯用的惊心战。由于太平军的军事行动给秘玻联军以很大的牵制,根本无暇应对帕科查港的战事,以致智利军顺利登陆,伤亡轻微。
莫克瓜战役
第二次莫克瓜战役,太平军终于同智利军并肩作战了,西拉皮佐少将(时为中将)会见了陈永碌,得知翁德容已于两个月前病死,于是他授予陈永碌上校军衔,并参观了他的军队。他当时记载:“这支军队没有西方军队的纪律,但却有着独特的中国特色的纪律,他们配备了许多三角形的旗帜,用螺号代替军号,他们的战士有拿各种武器的,但更多的是使用两把东方式的短刀(太平刀)”,经其授意陈永碌将三角旗上的太平二字改成了智利国徽。
莫克瓜战役中太平军不畏牺牲奋勇杀敌,将秘玻联军打得很惨。当日指挥秘玻联军的司令官几乎发疯,战场上到处是被太平军砍杀的秘玻联军,太平军也有400人伤亡,他们夺取了4门大炮和15面军旗、大量的辎重和200余匹战马。西拉皮佐授予陈永碌智利国会勋章,并给予阵亡太平军家属抚恤金。接着太平军又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配合智利军队彻底打败了玻秘联军,至此,智利军队已占领了玻秘两国太平洋沿岸全部硝石产地,玻利维亚失去了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并实际上退出了战争。
战争结束以后智利政府决定将伊基克赠给太平军余部,成立一个自治镇,但条件是继续帮助智利攻打秘鲁,但太平军不愿意继续为异国当炮灰,他们没有接受,甘愿融入当地社会。据说今天的伊基克当地人口中有1/4的人有华人血统,那里的饮食文化也深受中国影响,当地语言中餐馆叫“其发”(广东话吃饭),混沌被称为“完蛋”(浙江话混沌)。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38章 准备总攻
送走了城内大部分妇孺,天京城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饥饿的乌云笼罩在太平军将士的脸上。其实饿肚子不可怕,暂时还死不了人,但它带来的副作用却是要人命的。很多将士营养不良,身体浮肿,夜盲,抵抗力非常弱,这样的情况下走路都成问题,更别提拿起武器打仗。饥饿状态下,一点小病就可能要了人的命,城里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晚夜风冷了一点,第二天就有不少人因为感冒死亡。
杨小山让李秀成统计了一下,城内还能拿得动武器的太平军战士不足二万人。时间对太平军极为不利,时间拖得越久,太平军的战力就越弱。
城外的湘军越来越多,意味着太平天国其他战场已经纷纷失败,湘军的数量已经足够把天京这座大城合围了,但曾国藩还不动手,可能他还想再多拖一会。
杨小山觉得该给曾国藩一点刺激,让他尽早动手,现在太平军根本没有实力突围,只有把湘军引入天京城内进行混战,在乱战中才有突围的可能。这还得赶在太平军彻底断粮前动手才行。
深夜,没有月亮,伸手不见五指,一支几百名太平军顺着长绳从城墙上依次下来。在杨小山的带领下,前去湘军的马场准备偷袭。
说来也巧,正是曾国藩要和杨小山见面,给了杨小山意外发现这个马场的机会。突围需要马,战士们也需要马肉涨涨士气,另外还要给曾国藩点刺激,让他早日攻城,此次偷袭湘军的马场用意就在于此。
杨小山给愿意来的弟兄们,每人发了一块面饼,这已经是天京城内能吃到的最好的东西了。而且还答应事成后,能活命的兄弟再得一块马肉作为奖励。
重赏之下,大家的士气都很高,虽然知道非常危险,但东王自己都来了,大家也没什么说的,都这时候了,命已经不值钱了,有的吃才能保命。当然要来的人很多,杨小山也是挑身体棒,没有夜盲,另外还得会骑马的兄弟才能一起来,最后六百多名兄弟中选。
杨小山带着兄弟们猫着腰走了一个时辰,终于来到了湘军设立在城西的这座马场。他把兄弟们分成十队,每队负责一块区域,把外围巡逻的清兵杀掉。然后打开马场的大门,冲了进去。
“挑头马骑,不要回头,不要与清兵纠缠,直奔天京,大家都得活着。”杨小山做了最后的安排,六百多太平军烧着草料,四处放火,然后飞身上马,向天京城疾驰而去。
===================
曾国藩正在宴请法国的埃里克上校,感谢上次在江心洲之战中他们及时的援助,没有让太平军攻取江心洲。
宴会布置得很西化,曾国藩还特地从上海法租界请了一名法国厨师,做了一席非常丰盛的法国大餐。鹅肝、生蚝、牛排等不常见的西餐摆放在铺了雪白台布的餐桌上,如此大餐当然酒水不能少,曾国藩很细心地配了香槟、白兰地等洋酒宴请法国客人。
花了这么多钱,宴会的气氛自然是相当融洽,曾国藩在之前做过功课,如何把白餐巾放在夹在脖子下面,如何使用那些银质刀叉,没有在洋人面前丢了脸面。其他随行人员有的不会,好在这些幕僚都是聪明之人,看着洋人的动作后再依葫芦画瓢,实在学不会刀叉的,就用勺子喝了点法国蔬菜汤掩饰尴尬,总算没有当场出丑。
“感谢上校在江心洲痛击长毛,鄙人代表大清感谢贵国的相助。”曾国藩开始套近乎道。
埃里克是个中国通,会说中国话,但口音很重,勉强能懂。“只是举手之劳,我们的舰队刚好在长江上路过,总督大人客气了。”
看起来这位埃里克上校对曾国藩的招待非常满意,几瓶白兰地下肚,脸上红彤彤的,似乎非常开心。
曾国藩非常会把握时机,说出了这次宴请他们的目的,“还请阁下能多在此地停留些日子,我湘军水师损失有些严重,还许从其他地方调集战船,希望贵国能在此期间帮忙守住长江这条水道,防止长毛从这里逃窜。”曾国藩非常小心,虽然他知道长毛从水路突围的几率不大,但还是要杜绝这个可能。
埃里克喝得非常满意,他笑眯眯道:“如此友好的款待,我们就多在这里住几天,不用担心。如果你们要攻城可以通知我们一声,我们的炮舰完全可以打到他们的北城墙。”
曾国藩一听更是惊喜,法国船上的大炮他是了解过的,都是一些32磅的重炮,威力无比巨大,如果火力全开,天京的城墙必被炸塌。
“那就多谢。。。。。。”
曾国藩话还没说完,一个亲兵过来对着他的耳朵低语了几句。
“什么?城西马场被长毛偷袭?被他们偷了三千多匹战马?”曾国藩气得站了起来。
“总督大人有事吗?”埃里克显然是喝醉了,说话有些颤颤巍巍。
曾国藩强压怒火,扮出笑脸道:“没什么,有一些公务要去做,你们接着吃接着喝。”
曾国藩让几个幕僚继续陪着他们的法国客人,自己带着一些随从直奔城西的马场。
望着这里的一地废墟,长毛是真狠啊,一匹马都没留下,全打包走了。这可把曾国藩心疼的,厉声道:“这里到底谁管事?”
“多提督战死,现在应该是鲍提督管事。”手下回复道。
“把他叫过来!”曾国藩非常生气。
鲍超就在此地,马场出了事,他立刻赶过来,指挥手下扑灭大火。
当他被叫道曾国藩身边的时候,意识到这黑锅得自己背了,其实鲍超是真冤枉,虽然多隆阿战死后,他作为副指挥是这里的最高统帅,但多隆阿的部队是由他长子接手,自己根本指挥不动。多隆阿刚死,部队里确实有些混乱,让长毛钻了空子,但板子也打不到自己身上啊,自己还及时过来增援,避免大伙造成更大的损失。
但鲍超不敢争辩,他是草根出身,没有靠山,他知道曾国藩不会去罚多隆阿的人,这黑锅只能自己背了。
曾国藩劈头盖脸地把鲍超臭骂了一顿,最后还停了鲍超部三个月军饷,以示惩戒。
“这杨小山鬼得很,看来要赶快动手了,免得夜长梦多,再出什么幺蛾子来。”曾国藩心里暗自琢磨道,他对杨小山非常忌讳,决定立刻动手,攻取南京,抓捕杨小山。
“传我命令下去,全军包围南京,三天后发动总攻!”曾国藩受到了杨小山偷马的刺激,得到了洋人的帮助,朝廷催得紧,又担心淮军来抢战功。种种因素下,他终于忍不住要对太平军的都城出手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339章 天京失陷
相对曾国藩的火急火燎,杨小山倒是冷静了下来,看城外湘军的部署,湘军估计就要动手了。他们居高临下安置大炮数十座,已完全压制了城内太平军的炮火,此外他们的地道已经挖到了天京城下,看情形总攻一触即发。
杨小山知道天京必然会陷落到敌手,但他不会坐以待毙,天国还得东山再起,前提是自己必须带着幼天王突围出去。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九弟,人称九帅,他被任命为攻城总指挥,最大的功劳留给自家人,曾国藩还是有自己一点小心思的。
曾国荃其他本领一般,这挖地道的本事是一流的,太平门外他已经挖了好几条地道,烈性火药足有上万斤。
“弟兄们,杀尽长毛,抢光金银!”曾国荃喊出了最后的动员令。这样的时候湘军已经不再藏着掖着了,喊出了他们最原始的想法。
随着一声巨响,太平门外地动山摇,随之而来的烟雾铺天盖地,隐约中东城墙被炸开了一道六十多米的口子。
湘军的敢死队向缺口冲了过来,这些敢死队都是冲着重赏而来的,曾国荃提前预支了抚恤金,有人性的有家室的把钱寄回去,就当丧葬费了,孤身一人没家的早把钱潇洒光了,死前也算痛快过了。
杨小山知道太平门是湘军的主攻方向,所以他把大多数精锐放在这里,有枪有炮,李秀成担当阵地总指挥。
城墙被炸开是意料之中的事,在太平军激烈的枪炮下,第一批湘军敢死队几乎全军覆没,没死逃回去的也被曾国荃就地正法。
缺口就是绞肉机,湘军一轮轮敢死队的冲锋,谁都抱着是最后一波幸运者的想法,又都一波波倒在了缺口处。
但湘军人太多了,李秀成把最后的子弹打光,湘军还在一波波地向里冲。太平军死一个少一个,湘军还在源源不断,终于太平门沦陷。
湘军的水师在法军炮舰的支援下,轰开了水西、旱西两门,洪仁玕率兵死守,杀伤众多湘军后,终因寡不敌众,水西、旱西两门失守。
杨小山坐镇东王府指挥调度,湘军的攻势比他想象的还要猛烈,但太平军的顽强更是出乎他的意料,从早打到中午,虽然天京的城门已经全部落在了湘军之手,但太平军依靠先前巷道的防御布置,利用地形熟悉的有利条件,和湘军进行了异常激烈的巷战。湘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非常惨烈的代价。
湘军中路前锋朱洪章目标是天王府,想活捉洪秀全(湘军还不知道洪秀全死了),还没冲到天王府就损失大半,不得不退回来补充兵力。
太平军在杨小山的指挥下,几十人、数百人一队,依托天京的每一栋建筑作为掩护,和湘军做着殊死搏斗。他们大多都是两广的老兄弟,也是天国最忠诚的战士。
秦淮河边,军帅老李带着三百多兄弟凭借地形,击退了湘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时辰,伴随着饥饿,伤痛,太平军咬牙坚持着。仗打到这个份上,老李看着所剩不多的兄弟,那一张张瘦得跟什么似的脸庞,乌黑、惨白、带着血污,嘴唇紫乌开裂,太惨了,真的是太惨了!
“老李,东王让我们后撤。”一名年轻的卒长过来报告。
“不撤了,就这点人还撤什么,都死一起吧。”李军帅指了一下身旁一排排伤员,都是重伤员,根本就走不了。
“你回去告诉东王,我老李愿意为天国殉葬,咱三百多兄弟愿意死在一块。”李军帅是个憨厚的老长毛,面对死亡他一点都没有慌张,一股刚直不屈视死如归的神情。
“投降免死!投降免死!”秦淮河的对面湘军强攻不下,想诱降太平军。
“弟兄们,我们怎么回复清妖?”李军帅大声道。
“杀清妖!保天国!”剩余的几十名太平军战事一起呐喊道。
朱总兵三千人马硬是被李军帅三百多人死扛了半天时间,对岸在最后一轮炮击下已经没了反抗。当他们小心翼翼的端着洋枪,越过秦淮河后就要找落单的太平军报仇。
一道火光冲天而起,李军帅和十几名伤员围坐在一起,举火自焚,他们的眼中没有一丝恐慌、更别说有讨饶求生的哀求,只有视死如归的坦然。
战斗进行到傍晚,在人数上处于压倒性优势的湘军逐渐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太平军朝阳门、神策门等其他各门都相继失守,天京失陷已是必然。
杨小山带着一千多天兵游走于各处战场,指挥增援,并一直寻找敌人的漏洞,寻找突围的机会。
“东王叔叔,咱们怎么还不突围?”幼天王洪天贵福被杨小山一直带在身边保护,小小年纪的他也感觉到了死亡的危险。
“现在天京被湘军团团围住,白天我们冲不出去的,只能等到夜晚了。”杨小山在这样紧急的时刻还是保持着冷静,湘军的布置非常严密,他没看到任何的破绽。
“秀成,你去找洪仁玕、洪家兄弟,让他们去清凉山。不要再回王府了。”杨小山知道湘军进城后必定把目标锁定各王府,要抢战利品。而清凉山是天京城的制高点,还有几处防御工事,能抵挡一阵。
杨小山决定在清凉山守到入夜后再进行突围。
清凉山汇集了天国最后一批文武大臣,洪仁达和洪仁发却没有来,他们舍不得王府里的众多财宝,还想一起带走,结果被湘军捉住杀死,人财两空。
杨小山拿出最后一点军粮让大家填饱肚子,立刻换装湘军服饰,检查装备后跟着自己准备突围。
城内一片混乱,湘军都在抢夺战利品,杨小山带着这一千多人的队伍在城里一直走都没有引起湘军的注意。
杨小山的心可是提到了嗓子眼,幸好他在清廷做过卧底,湘军的口令他很了解,所以一直没有暴露身份。
可是北门、水西门、小南门湘军的把守非常严密,不但要有口令,还要出示号牌,检查得很严,杨小山不敢轻易犯险,这一千多人只要一个人露了马脚,所有人都得死。
于是杨小山带着这批人在城内兜了个大圈子,来到了太平门,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突围的机会。
1...104105106107108...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