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赛尚阿又仔细打量着这位三十多岁的知县,第一次见只觉得此人颇为文弱,不似一般的将领那般虎背熊腰,所以对他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也就没打算重用此人。但今日一见,却感觉到此人的侠士之风,与先前大不一样,这可能就是人的心里作用把。也许是江忠源解决了他的大麻烦,总之现在赛首辅怎么看怎么喜欢,是愈发的欣赏。
“恭喜首辅,贺喜首辅。”姚莹听闻江忠源胜利的喜讯也赶了过来。
“这里也有姚老你的一份,多亏你举荐有功啊。”赛尚阿心情极好,笑得皱纹都舒展开了。
“下官只是碰巧而已,惭愧惭愧。”江忠源显得非常谦虚,居功不自傲。
“如此以少胜多,绝对不是巧合。老夫倒是很好奇,江大人是如何练出如此强悍的乡勇,可否说出来给我们听一听。”姚莹捋了捋胡须,成功的经验大家都想听一听。
“其实下官并无什么良策,我只遵循两条:一是挑选士兵只录取同乡之老实农民,二是多教他们一些文化,让他们知忠义识荣辱。”江忠源老实说道。
“每逢遇到最先逃跑的往往是油奸耍滑之人,士兵有同乡之谊往往能同仇敌忾,知忠义荣辱往往意志坚定。江大人,你这每一条都是强兵的道理,只可惜无法在绿营和八旗里推广啊。”姚莹不亏足智多谋,一下就能明白其中道理,但现如今绿营八旗都病入膏肓,里面很多都是兵痞子。这些人是杀敌不行,扰民有术。
“哎,可惜只有五百,如果能有五千五万,发匪又何以能坚持到现在?”赛尚阿也明白其中关节,绿营八旗早就烂透了,发匪却越打越多,越战越强。现在已成气候,想再剿灭真是太难了。
“首辅大人,能把那二百多俘虏交给我审讯吗?我想借此机会多了解长毛内部的情况。”整个清军对太平天国所知不多,仅仅知道洪杨等几位大头领,其他所知甚少。姚莹目的就是想通过俘虏,能找出太平军的关键点或者弱点。
“姚老只管放手去做,我这里没有不同意的。”赛尚阿对姚莹是绝对的信任,他看着姚莹和江忠源,这一文一武前来助阵,又如此得力。看来剿灭发匪,大事可成也。
“我这里也有个好消息告诉大人,派人去永安策反的事,有些眉目了。咱们夺取渡口的计划可以进行了。”姚莹藏了半天,终于面露得意之色,原来他也是带着功劳来的,“铜盘村李泰州回报,他的弟弟就在长毛的桂江渡口当差,这可是真是天助我大清!”。
==============================
铜盘村李家是当地唯一的大户,他们一家的田地就占了整个铜盘村的一半。族长李泰州相当聪明,他自己带着老婆孩子跑了。却留下弟弟李泰佑和一些族人,让他加入太平军,以期能保护自己在铜盘村的家产。战乱时代,很多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官匪两边分别下注,为的是留些余地,不至于被一锅全端了。
这天夜里,地主李泰州一个人悄悄溜回了老家,潜进了自己家族的大宅子。
“大哥,你怎么回来了?”李泰佑惊奇地发现大哥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小点声,别让人发现了。”李泰州连忙提醒道,接着他又问:“长毛来了后,没把你们怎么样把?”
“不谈了,咱们家的地被分了一半给那些穷鬼,这还是因为我加入太平军特别照顾的。隔壁村钱员外家是一亩地都没了,田契都被烧了,地全被分了。”李泰佑低声道。
“这些长毛真够狠的啊。你在长毛那边混得怎么样?”李泰州又打探道。
“只是一个两司马的小官,在桂江渡口那边管理二十五个人,都是咱们原先家里的族人。那些长毛还算客气,没和咱们为难,只跟我们借了两千多斤粮食,你看着借条还在我兜里放着呢。”李泰佑从怀里掏出借条交给他大哥。
“打下天下还?蒙谁呢,我给你说,这次我可是带着首辅大人的命令来的,这次朝廷组织了四万多人的大军,长毛日子长不了。咱们这次要做朝廷的内应,配合他们的剿匪行动,事成之后朝廷论功行赏,最少也得是七品知县。”李泰州眼里放出贪婪的目光,仿佛很快自己就能带上红顶戴,穿上黑色官服了。
“大哥,我看这些长毛纪律非常严明,战法又非常得当,官军能赢吗?这些天听说官军都是打败仗。”李泰州不放心道。
“你懂什么?这次首辅派我们回来,就是因为有个大计划,具体我也不清楚,反正发匪这次死定了。你刚才说你是在桂江渡口当差是吧,这个要赶快报上去,首辅参谋姚大人关照过,如果有在长毛营寨当差的情况要速度回报给他,功劳要比其他人更大。”李泰州感觉知府的帽子在向自己招手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九十二章 阴谋
一个巨大的阴谋已经笼罩在永安上空,而太平天国诸将士却毫无察觉。最近一连串防守胜利让他们感觉飘飘然,没有把清军放在心上。再加上清军最近越来越少前来进攻了,太平军将领倒也乐得清闲,开始放松了警惕。
但杨小山却感觉到有点异样,他带着三百精兵游走于各个据点营寨,了解敌我情况,排查危险。他感觉最近异样的事情似乎多了起来,蔡村粮库莫名其妙着火,虽然火被迅速扑灭但损失依旧不小;仙台岭火药房进水,两担火药完全被弄湿已经无法使用。。。。。。还有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损失。
这些在当地驻守将领眼里只是偶发事件。但杨小山因为走的地方多,据他了解到好几处地方几乎同时都有这些偶然情况,不能不让他怀疑里面有问题,他觉得这些应该不是偶然,但苦于没有证据,如果大肆声张,别人会觉得自己在动摇军心。
这天杨小山走在通往龙眼塘附近高堆村的路上,突然前面一名卫兵急冲冲地跑了过来,“世子,大事不好,我在路边发现了这个。”卫兵神色凝重,看上去非常担心,他手里握着几根草,递了过来。杨秀清在永安刚称了东王,杨小山作为他的义子,下面的人现在都习惯称他为世子。
“这是什么?”杨小山接过这些草,抓在手上仔细观瞧。椭圆形的叶子有些小锯齿,细长的草茎上长着金黄色的五瓣花。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和通常的草也差不了多少。
“世子,小的祖上是出身在瑶山,这草在瑶山我们都叫它烂肠草。”卫兵回答道。
“什么?”杨小山吓了一跳,手上一哆嗦,这是烂肠草?看起来和普通的小草也没什么两样啊。
“世子不用担心,这烂肠草要熬成汤喝下去才会致命,现在这种状况是无毒的。”卫兵理解小山的心理,提示道。
杨小山定了定心,脸色突然紧张了起来,疑惑道:“这瑶山的烂肠草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不成是有人要下毒?”
“小的真是担心如此,这烂肠草熬成汤汁混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最后痛不欲生而死。如此凶险之物在这里出现,怕是有人要对我们太平军不利。”卫兵想法和小山一致,跟着补充道。
杨小山神色一正,他知道这情况的严重性,现在军营这么多人同吃同住,如果有人下毒,可不止一人遇害,那一倒就是一大片啊,一脸严肃道:“大家加把劲,不能吝惜体力,多带点速度,把前面的高堆村给围了。你们要逐家逐户仔细搜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有疑问的点,一定要把混在里面的奸细给揪出来。”
高堆村并不大,是个只有二百多户人的小村,但这里紧挨着龙眼塘,而太平军在永安北部的营寨就在这附近。
没过多久,几名天兵就在当地财主王大富家里搜出一大包烂肠草。这王大富穿着黑马褂带着员外帽,神色慌张,他被两名天兵押着,两手被绳子捆在后面,带到了杨小山面前。
旁边一大群村民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道:“这不是王大富吗?”
“他不是全家都跑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昨晚好像看到一个人神秘的人影进了他家,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原来真是王大富自己啊。”
。。。。。。
杨小山紧盯着王大富的眼睛,厉声道:“王大富,你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烂肠草,你为什么突然回来,到底有什么企图?”
村民们听到“烂肠草”这三个字,情绪都炸开了锅。
“这王大富太坏了,不就是分了他家几亩地嘛,至于要把我们都毒死嘛!”
“这家伙良心坏透了,都是乡里乡亲他也下得去手!”
“还好太平军发现得早,不然咱们真要遭了他的黑手。”
。。。。。。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烂肠草啊,冤枉啊!我回来是想家了,想回来看看。”虽然证据就在旁边,但王大富满头是汗,嘴里还在狡辩道。
“你不知道?那就把这些烂肠草煮成汤,给他灌下去!”杨小山知道此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角色,不给他点厉害看看是不会招的。
“别别别。”王大富吓得慌了神,“我说,我说。这些草是姚大人让我带来的,让我熬成汤倒在龙眼塘的取水处。说是事成之后给我个官身作为奖励。我一时鬼迷心窍就答应了,我是真不知道这是这么歹毒的东西。”
“你还有什么同党?”杨小山接着问道,由此看来这些天莫名其妙发生的意外,看来都是有人蓄意为之。如果能再他身上打开缺口,顺藤摸瓜,把混进来的内奸一网打尽,那就太好了。
“这个我真不知道,来的时候是首辅单独找的我,并没有其他人一起去见。”王大富看上去不像在说谎。
“真的吗?如果你交代了,我答应绕你不死。”杨小山冷哼了一声。
“真的真的,小的罪该万死,但我真的不知啊。”王大富有点着急,他也想活命,现在后悔回来,真是自寻死路。
杨小山心里一凌,“看来清军之中来了一位高手,已经开始在永安布置内奸搞破坏,难怪最近敌人的攻势少了,原来心思放在了这里。”
“你们把他押进永安,交给东王发落,看看还能问出点什么。”杨小山招呼几名手下。
“你们把这个消息传给各个营寨据点的守将,让他们注意是否有敌人的内奸,重点排查队伍里或者附近的村子有没有刚回来的人。”杨小山想了想继续命令道。
抓住王大富,确凿了他受人指使前来投毒的事实。杨小山感觉背后有点发凉,他隐隐约约感觉清军的目的绝对不会如此简单,烧点粮食投点毒之类,应该还有更大的阴谋他还没发现。
“清军还藏了什么杀招?”杨小山的第六感觉得清军正在谋划一个大方案,而且应该就快要实施了。太平军正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而大家对此还一无所知。这是最可怕的,高超的猎手都是在猎物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出手,一击毙命,猎物在没有还手的余地的情况下被杀死。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九十三章 激战将至
赛首辅把江忠源的战绩报了上去,皇帝对他的语气果然缓和了许多,不过依旧催促他尽快直捣贼穴,抓获贼首。赛尚阿明白皇帝的意思,一是快入冬了,冬天再攻打那些营寨,难度更大;二是冬天的军费开销更大,要增添衣物、还要供应柴火,国库本就不宽裕,咸丰心疼银子,因为冬天一等就要三个月,所以要求他赶快速胜,在过年之前得到他的好消息。
虽然姚莹的作战计划还没构思完整,但赛尚阿不敢违背皇帝的意思,他急匆匆地把总兵以上军官都召集过来,赶在入冬前商量好一个大的行动,给永安太平军以重创。
会议在赛尚阿的白罗锦帐中召开,这是咸丰御赐给赛首辅行军打仗用的,勉励他早日得胜归来,算一算他离京的日子都快一年了,也难怪咸丰有点沉不住气了。皇家的东西就是不同,这顶帐篷非常大,每条边都大约有两长都宽,全部撑开像一把巨伞罩下。帐顶装饰着华丽的五彩璎珞,帐门的边缘绣着精致的金丝花纹,也彰显出赛尚阿蒙古贵族的身份。
帐前一排带甲侍卫手持旗枪分列左右,亲兵们引领着前来开会的将领进入帐篷内。
赛尚阿端坐在帐篷中央,坐在铺着貂皮的大椅中。他招呼着前来见礼的清军将领道:“各位大人远道赶过来,想必肚子也饿了,我们先用膳军务等会再说,来尝尝我们蒙古的烧烤。这广西不比我们蒙古草原,牛羊甚少。所以今天特地烤了几只小乳猪意思一下,大家都尝尝吧。”赛尚阿是官场的老油条了,官场上的事边吃边谈,事情比较容易谈成。
亲兵们在各位大人座前都放上了一副架子,架子上安放着一只剥洗干净的小乳猪。火舌在乳猪下面轻轻舔动,只见那细嫩的皮肉逐渐发黄变脆,肉里的肥油更是烤得滋滋作响,少许油都滴了出来,冒出让人垂涎欲滴的肉香。
来开会的各位将领看得食指大动,闻着肉香更觉肚子有点饿,但还是暗自咽着口水,对赛尚阿拱手行礼道:“多谢首辅大人,还请首辅大人先用。”
“各位不必客气,大家一起来吧。”赛尚阿知道自己如果不先吃,怕是下面人不敢先用。
他拿起亲兵们准备好的一把短刀,从小乳猪最肥的后臀处割下一块鲜美的肉条,放入调料盘中轻轻一卷,那银盘里的盐、蒜、姜等佐料被卷入其中,再轻轻放入口中嚼着,这感觉真是无比的美味。
“这么好的肉,怎么能没有酒呢?首辅大人上点酒吧。”乌兰泰倒是毫不客气,也只有他有这个胆量敢和赛首辅直接要酒。
赛尚阿有点尴尬,本来他没想上酒,怕大家喝多了误事,但被乌兰泰这么一提,如果不上点酒,担心被别人视为小气,吩咐手下道:“来啊,上几坛米酒给各位大人斟上。”他又对在座的将领说道:“今天议完事,我再送大家几坛好酒,各位可以带回去品尝。”
赛尚阿如此一说,大家自是没有意见。在一番大快朵颐之后,大家的兴致都被调动了起来,赛尚阿看气氛差不多了,终于抛出来今天的议题:“这次请大家来,是最近皇帝陛下的谕旨里催促我们一举夺下永安,大家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刚刚还非常热闹的气氛突然僵住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实话,一直到目前为止,各军都没有在太平军身上讨到什么便宜,更别说去攻永安城了,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首辅大人,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一举拿下永安实在是有点困难,就算我们大军冲进去围住永安城,长毛在周围的营寨很容易就断了我们的粮道,我们到时候还得撤回来。更何况长毛已经加固的永安城,增设了岗哨、炮台和望楼,我们的人数也仅仅是他们的两倍,想一举拿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军中最狂妄的乌兰泰都觉得不可能直接拿下永安。
“你们的意思呢?”赛尚阿望着几名总兵问道。
“我们和都统大人的想法一致。”几名总兵都纷纷摇头,大家都是军中人,知道军中实际情况。他们心里暗道:“皇帝身在京城,不知道永安太平军的厉害,如果能直接破城早就破了,还能等到现在?”
“我们还是先剪外后攻城,外围长毛的营寨一天不除,永安都没有攻破的可能。”李瑞李总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他总兵也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现在天气冷了,快入冬了,皇上等不急了。大家在冬天入营,天寒地冻的滋味也不好受。还是要早日解决掉这些发匪,咱们也能早点回去过舒坦日子。”赛尚阿挑起了话头,说的也是大实话。
将领们感同身受,谁也不想在冬天的时候还在野外跟太平军耗着,回家抱着媳妇睡觉多舒服,他们异口同声道:“首辅大人有什么好的建议,我等一定遵命。”
赛首辅见大家都表了决心,也觉得是时候把姚莹的方案说出来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姚老,皇帝新派来的广西巡查使,也是我的参谋。姚大人,你把你的方案给大家说说吧。”
姚莹走上前来,把先前和赛首辅说的计策对着各位将领又说了一遍,“。。。。。。总之我们要迅速拿下桂江渡口,化攻击为防守。以渡口为据点,重兵囤积在此,之后再逐步切断发匪各营寨的联系,让他们互相之间不能策应,粮草不能顺利输送,那他们外围的防御工事将不攻自破!”
“妙计!在长毛的中心开花,那将是致命的。”众将连连点头称是,这一击直接命中了太平军的要害。“具体我们该怎么做?愿听姚参谋详解。”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北路李能臣总兵分三队佯攻发匪龙眼塘至高堆村一线;南路李瑞等三位总兵佯攻栾岭至长寿河一线。乌兰泰都统和刘长清总兵各率两千人潜伏进永安南北两侧待命。这次的关键交给江知县,由他率手下五百人化妆成长毛趁乱进入桂江渡口,我们的内应在那边接应。待江忠源拿下渡口,发出信号,乌都统和刘总兵的人马迅速向渡口集合,加强防御,彻底将渡口纳入手中。到时候赛首辅将从水路将粮食等军需物资运入。只要在那边坚持个十天左右,不愁长毛不从其他地方撤回永安城。“姚莹侃侃而谈,如果一切都按他的计划,太平军危也。
“这是李泰州,他的弟弟就在桂江渡口当差,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这个计划可以提前实施,也是我们胜利的关键。所以各位大人放心,如果不出意外,这次行动必将以我们胜利告终。”姚莹边说边把李泰州拉了出来。
看到有内应,其他将领顿时觉得此次行动应该是比较靠谱了,眉宇间流露出开心之色。只有乌兰泰心里非常不舒服,他心想:“凭什么江忠源是关键,我在一边待命?这不是让我给这个江忠源打下手嘛?我堂堂二品大员给一个七品知县做嫁衣?笑死人了。”
“赛首辅。。。。。。。”乌兰泰刚想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赛尚阿太了解他的心思了,这乌兰泰心高气傲,他一开口不是争权就是夺功,但这次他不能顺着了。这次行动太关键了,关乎整个永安的战局,也关乎自己的前途。如果乌拉泰一开口内部必定会有间隙,到时候再因为这个导致失败,他这个首辅也担不起失败的罪责。
赛尚阿没等乌拉泰说完,立刻打断道:“姚老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这次行动大家一定要精诚团结,决不能怀有私心,这事就这么定了,其他人不必多言!”赛尚阿罕见地拉下脸来,沉声道。
首辅毕竟是首辅,乌兰泰还没狂到不把赛尚阿放在眼里的地步,只能把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众将在赛首辅的提议下,歃血为盟,纷纷表示此次必定精诚合作,与长毛死磕到底,大家作战的士气也拉到了顶点。
酒足饭饱后,诸位将领回了营,但谁也没有注意到散会后,面目严肃的乌兰泰把李泰州拉到了一边是一顿嘀咕,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三日后清晨,清军南北两侧的大军纷纷出营,对永安最大的一次进军开始了。四万多清军对上两万多的太平军,鹿死谁手就看这一次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九十四章 意外
前方的传令兵不断进出永安的东王府,前线的战报雪片似的交到了杨秀清的手上。望着厚厚一沓前线来的消息,杨秀清的头愈发的痛了。
“这些清妖搞什么鬼?北线龙眼塘高堆村一线,南线栾岭长寿河一带同时出现了清军的身影。这些清军涨本事了啊,知道开始协同作战了。”杨秀清还不太适应清军的变化,以前这些清军都是各打各的。太平军防守起来游刃有余,总能调度好队伍,在局部地区形成优势兵力打击敌人,清军往往都是无功而返。这次清军一同行动,杨秀清反而不知该如何调配了,清军到底想干嘛?他们有什么意图?
“小山带过来的那个王大富,招了嘛?他还有没有其他同党?”杨秀清想起小山前两天刚刚交上来的那个意图投毒的王大富。他敏锐的感觉到,清军一定有什么阴谋在其中,这里面必定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东王,小的刚刚了解过了,那个王大富已经被用了大刑,可还是没供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行刑的人说这个王大富不像是什么不怕死的人,应该是真的不知道。”一个亲兵上来回话道。
事情越是神秘,杨秀清就越是焦急,清军如此大张旗鼓的同时开始行动,这里面必定有所图。
“让南王亲自驻守莫家村,一定要看好粮食库和军械库,不能让任何可疑人等靠近。”杨秀清想来想去,莫家村最有可能是敌人主攻的方向,这里是太平军在永安城外的中转站。各个营寨所用的粮食和军备物资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里面设有最大的物资仓库。杨小山也向他报告过,这些天清军派奸细在永安四处捣乱,一些营寨的粮库着火这些事情都不是偶然,是敌人在搞破坏。
不但杨秀清这样想清军,杨小山也认为清军很可能会偷袭莫家村,他们谁都没想到清军其实是想夺取桂江渡口的据点。太平军一连串的胜利,骄傲的情绪已经在将领心头滋生,谁都没料到清军还敢来个中心开花,绕开外围营寨,直插永安内线。
杨小山带着三百手下,在莫家村巡查,他们的眼睛注意着周围是否有可疑人的出现。可惜这两天忙下来,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
桂江渡口,太平军在两岸分别建立了两座土城用于防御和封锁渡口,土城中间用“天桥”连接,人员调度也非常方便。
太平军对这里还是非常重视的,只不过因为后来在城外山岭里建了不少营寨,这里相对靠在里面,从来也没有清军来这里骚扰,所以逐渐放松了警惕,削减了防守人数。平时只有六百人驻扎在这里,一座土城三百人,两座六百人,都归罗大纲管理。
但是今天是罗大纲的换防日,他要回永安述职,去东王那边报告最近渡口的动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