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李泰州和李泰佑选择罗大纲不在的这个时间动手,按计划放江忠源五百人进来,打太平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渡口的两座土城。这土城本就修建得极为坚固,上面还设有炮台和望楼,只要等到南北清军前来支援,那这渡口就会被牢牢地掌握在清军手里了,太平军就危险了。
李家兄弟和他手下的二十五个手下正在土城内的一间房屋里,他们怕手下会走漏风声,虽然他们都是自己的族人,但还是把他们圈禁起来,可见李家兄弟是多么小心,生怕出现什么意外。一直要等到约好的时间,他们才会出去接应江忠源的队伍。
“你们怎么还在这里,为什么不出去巡逻?”卒长大林突然闯了进来,太平军还在金田的时候他抓过私吞银子叛逃的三狗子,警觉性一直很高。今天他发现两司马李泰佑并没有出去巡逻,感到有点意外,所以直接进入李泰佑的营房,来瞧个明白。
“是是是,我们这就出去。”李泰佑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个时候卒长大林会突然来到这里。
李泰佑招呼着手下,小心翼翼地从大林身边走过。大林站在门口,看着这些人神色有些紧张,他心里泛起了狐疑。小山的提醒已经传递到了各营寨,大林是个仔细的人,这两天更是提起了十二分的小心。
“你等一下,抬起脸来让我看看。”大林伸手拦住了李泰州,这个人鬼鬼祟祟,不敢正眼看他,大林对这个人起了疑心。
李泰州低着头,他是跟着弟弟混进来的。刚才见卒长大林进来,他心里就有点发毛,此时此刻他更是心虚。可大林让他抬头,他又不敢不抬。只得硬堆起笑容,“军爷好。”
“怎么?你不认识我?你究竟是谁?”卒长一看李泰州,这个脸很陌生啊,在永安已经这么久了,这个人自己好像从来没见过,而且这个人还不认识自己,肯定大有问题。
李泰佑知道瞒不住了,他使了个眼色,几个手下一拥而上,捂住了大林的嘴,反扭了他的胳膊,把他拖进营房内用绳子捆了起来。李泰佑赶紧把门关好,长出了一口气,叹道:“好险,大哥,你被他发现了,这是我们的卒长大林。”
大林一把咬开了捂住他嘴的手,大喊道:“你们这些叛徒,你们究竟要干什么?”
“还不快把他干掉,万一招来了其他人怎么办?”李泰州急了,这个档口可不能出现什么意外啊。
李泰佑点了点头,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手下人抓起一把匕首,左手死死顶住大林的下巴,右手在他喉间气管狠狠拉了一刀。可怜的大林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手里,临死前他的眼睛都没有闭上,眼中满是愤恨、激动的神情。
约定的时间到了,江忠源的队伍已经到了桂江渡口附近,他们外面穿着太平军的衣服,里面是清军的服装。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约定的信号没有放出来?”按照先前的约定,李泰州他们准备好,应该在土城上挂上一面白旗,作为信号。
江忠源没有见到这面白旗,他不敢就这么带着手下过去,只能隐藏在江面草丛里,等待白旗的出现。“时间已经到了,是李泰州兄弟出了什么意外吗?”
“大人,看白旗!”一个亲兵用手一指南岸土城。
江忠源纳闷了,这白旗应该出现在北岸的土城上,自己才好带着队伍入城。现在怎么插到南岸的土城上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九十五章 桂江渡口
南面土城上竖了一面白旗后,一支二百多人的骑兵队不知从哪钻了出来,向着渡口的南面土城走了过去。
江忠源有点纳闷,这支骑兵队是从哪冒出来的?他们头戴黄头巾,打着黄色太平旗,看上去和太平军没什么分别,但江忠源觉得他们肯定不是长毛,他们脚上的马靴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要知道长毛从来都是草鞋,根本配不齐这么多马靴。
看清了这支骑兵队的身份,江忠源反而更郁闷了,自己才是要混进渡口要塞的正牌队伍。这支清军骑兵是什么鬼?来和自己抢功?
江忠源再仔细观察着这骑兵队伍的领头,怎么看着这么眼熟?但他一时间却也想不起是谁。
“大人,那领头的好像是乌兰泰都统身边的侍卫官。”一个眼尖的亲兵提醒道。
江忠源终于想起来了,在赛首辅那边开会的时候,乌兰泰身后站的就是这位侍卫官,他脸上的一把大胡子就是最明显的特征。
“想不到乌兰泰大人还和我计较这个功劳。。。。。。。”江忠源苦笑道,他早听闻军中传说,乌兰泰心胸狭窄,好大喜功,今天终于得见。
“大人,现在我们怎么办?”亲兵问道。
“人家不带我们玩,还能怎么办?原地待命呗。”江忠源无奈道,人家是朝廷的二品大员,自己只是个七品小知县,还能怎么办?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乌兰夫是乌兰泰的侍卫官,他奉了都统大人的命令,率一队骑兵来争夺拿下渡口的首功。原来那天在赛尚阿会议后,乌兰泰把李泰州拉到一边,软硬兼施一手威胁一手拉拢,硬逼他答应在南面土城接应他旗下的骑兵队。如果照做,答应给他一个六品京官做做,如果不配合,仗打完就要收拾他全家。
李泰州在铜盘村是当地一霸,可在乌兰泰面前只不过是一只小蚂蚁,给李泰州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得罪乌兰泰这样的高官。权衡利弊后,于是这个决定非常容易抉择,那就是把江忠源给卖了。
乌兰夫一看土城的城门洞开,心中大喜,急不可耐地催促着身后的骑兵赶快跟上,立即进入渡口土城。
可他就只能高兴这么长时间,当最后一名清军骑兵进入土城后,城门不知被谁猛地关上,乌兰夫等一众骑兵立刻陷入慌乱之中。
“李泰州!你给我出来!这是怎么回事?”乌兰夫大叫道,土城内空无一人,只有厚重的城门挡住了他们的后路。现在傻子都知道,已经中计了。
“清妖,你们是在找他吗?”杨小山抓着被五花大绑的李泰州从城墙上面站了出来。紧跟着是一溜边齐刷刷手持强弓的弓箭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那一排排亮晶晶地箭尖直勾勾地对准下面的清军骑兵。
杨小山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里的确有点巧合。当时杨小山在莫家村巡视的时候,村长老莫告诉他一件事。前天夜里老莫出来小解,听到外面有点动静,他以为是小偷,跑出去看。没找到小偷,却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看身形好像是隔壁村的李泰州。他当时心里就有点犯疑,因为他听说李泰州在太平军来之前就跑了,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太奇怪。(其实是李泰州溜出去给姚莹报告他弟弟的情况。)
这些天太平军又放出风要严查各村各寨的内奸,老莫当时就想把这件事给报告了,可是他苦于整个事情只是自己的猜测又没有证据,凭空报告怕给自己带来麻烦。好在看到杨小山了,老莫对小山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先前还是小山劝他们回家分田的,所以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小山。
杨小山得到这个消息不敢怠慢,立刻带人前去铜盘村调查李泰州的情况。到了铜盘村,扑了个空没见到李泰州,但从其他村民口中得知他的弟弟李泰佑在桂江渡口做两司马。小山猜测李泰州很可能和他的弟弟在一起,又急匆匆地赶到了渡口。
到了渡口,杨小山不由分说就立刻逮捕了李泰州、李泰佑和他们的手下族人。刚开始李泰州、李泰佑还不承认自己是清妖的奸细,直到从他们的营房找到了大林的尸体。面对铁一般的事实,李家兄弟知道抵赖不过,才把清军的计划供出。
杨小山听完后,背后一阵发凉,当时就是一身冷汗。暗自庆幸自己幸亏及时赶到,如果再晚一点,渡口一旦落入清军之手,整个太平军就会因此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既然知道了清军的计划,杨小山先立刻向东王报告渡口发生的事情,接着送信给西王和翼王让他们注意防守好南北两面通往渡口方向的道路,最后又将计就计,把来接头的清军骑兵骗了进来,使了个关门打狗之计。
这就是杨小山为什么在这里事情的起因经过。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乌兰夫望着黑压压一片瞄准自己的弓箭,知道这个时候反抗是没有意义的,最后只是白送了自己的性命,他命令手下下了马,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而土城外的江忠源也目睹了这一切,乌兰夫的队伍进去后没有任何动静,如果攻下土城,按道理是应该换上清军的旗帜的,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那只有一个可能,乌兰夫他们被抓了。
“天意啊,没想到自己因祸得福,乌兰夫争功却羊入虎口,真是老天有眼啊。”江忠源感慨道,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大人,你看,莫家村方向有长毛的大批援军前来。”身边亲兵的报告道。
杨小山的消息送出去后,杨秀清也是吃惊不小,没想到清军的主攻方向居然是桂林渡口,他们的胆子还真是够肥的,想在永安内部插钉子,这招太毒了。如果真给清军拿下渡口,太平军外围的工事还真是难以支撑,拖到后面必然土崩瓦解。
杨秀清被小山的报告震惊,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急令南王冯云山率部到渡口协防,西王萧朝贵和翼王石达开分别在北面和南面堵截清军前往桂江渡口的队伍。
望着南王冯云山大批队伍前来支援,江忠源突然心思活泛了起来,“永安内线以永安城、莫家村和桂林渡口作为三角支撑,冯云山的大批人马从莫家村方向过来,此刻莫家村必定空虚,太平军尚未发觉自己这支小部队。如果现在去莫家村,一定能杀长毛一个防不胜防。”
“走!我们去莫家村!”江忠源想通了这里面的关系,怎么想都觉得自己现在去偷袭成功的可能性极大,于是兴奋地下达了进军莫家村的命令。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九十六章 军械库
出于安全防范,莫家村的南面是军械库,存放着刀枪等武器、盔甲等防具,还有木炮用的铁砂、火药等,而北面是粮食库,稻米、红薯等各营寨所需的军队口粮存储在这里。
江忠源从渡口方向过来,他们只知道莫家村是太平军的重要据点,并不清楚里面的防卫布置,也不知道具体仓库都在什么方位。江忠源和他的手下不敢贸然进出莫家村,虽然这里大批人马被调去渡口,可这里依旧还有一千多守军分散在各处,不是自己能硬闯的。
江忠源伪装成太平军的巡逻队,在莫家村外围转悠着,终于发现了太平军在莫家村南面设置的军械库。
“就这里吧。”江忠源决心在这里动手,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午后他就必须撤离永安,赶在天黑前回到赛首辅的大营。夜里没有营寨的保护,他是不敢停留在这里,这里毕竟是太平军的地盘,一旦被他们发现,带来的将是灭顶之灾。更何况本来约定支援渡口的清军一直没有出现,江忠源猜想他们很可能被太平军拦截住了,这也意味着此次作战计划已经失败了。
“虽然没有拿下渡口,自己这四百多人的小队伍如果能摧毁长毛的这座仓库也是大功一件。”江忠源暗自琢磨道,自己已经深入太平军的腹地了,怎么着也得带点东西走,才算是没白来一趟。
太平军这里的军械库修建得和他们在山上的营寨类似,四面都是用土垒的高墙,人只能从其中一道吊门中通过,只不过没有在周围挖那么多道暗沟。
对于江忠源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骗开这军械库的吊门,他知道太平军也不是傻子,自己虽然穿了太平军的服饰,可没有腰牌手令,面对自己这么陌生的面孔,人家不会那么轻易让自己的进去。江忠源思索了好一会,终于计上心来,他对着自己十几个手下命令道:“你们把长毛的衣服都给脱了,恢复原来的装扮。”
就这样江忠源伪装成太平军押着十几个清军“俘虏”来到了太平军的军械库吊桥旁,在下面高声喊道:“喂,快放吊桥让我们进去休息,前面南王刚打了一次胜仗。让我们过来取一些装备做补充。”
“你们可有南王的手令?”太平军的门卫看他们眼生,不敢大意连忙大声问道。
“我们押着俘虏,来的匆忙,后面的人等会就把手令补来。”江忠源立刻推脱道。
门卫似乎有点不放心,又仔细地瞧了瞧他们面前被五花大绑的清军“俘虏”,那装扮特别是那些大辫子看上去还真是货真价实。他犹豫一会,为难道:“你们等一下把,等你们手令来了,我再开门。”
“等什么啊?现在战事危急,万一清妖来了把我们的俘虏救走,你担当得起这个责任吗?”江忠源换了一副严肃的面孔,威喝道。
年轻的门卫知道南王走得匆忙,队伍带得也多,估计也是有什么危险情况了。下意识没怀疑江忠源的话,被他这么一吓,也就没想太多,回道:“你们等下,我这就放吊桥下来。”
吊桥终于放下来了,江忠源的心也落下了。如果这门卫坚持不放行,他也没辙,自己这四百多人想短时间强攻下这座军械库,怕是要损失大量的人还不一定能拿下。
当所有人都通过吊桥,进入军械库后。江忠源猛地拔出刀来,一刀砍死了那年轻的门卫,大喝了一声,“弟兄们冲啊,给我杀。”
军械库只有五十多名守军,清军来的太突然了,他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或被砍死或被缴了械捆了起来。
江忠源大喜,这胜利来得太突然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诈开了长毛的防卫,夺取了长毛的军械库。军械库的运输工具是现成的,十多辆两匹马的大车都寄存在仓库的东面马房,江忠源催促着手下把太平军的武器防具火药等统统装车,他还想把这些东西统统弄走。
“大人,大事不好,南面好像有一支长毛的骑兵队向我们这边过来了。”一名站在库墙上的手下叫了起来。
江忠源立刻登上高墙,举目望去,手下说得没错,的确如他所说,一支三百人的太平军骑兵出现在离自己数百米的地方,而且正在向自己这里前进。
“时间来不及了,这么短时间想把军械库的东西运走现在看是不可能了,来的是骑兵,又这么急,很可能是冲着自己来的,想必李泰州把自己给供出去了。”江忠源心里猜测道,他心里有点心疼这么多装备,看来是带不走了。
江忠源想得没错,来的人正是杨小山和他的三百名手下。抓完乌兰夫之后,李泰州知道自己小命难保,为了活命他和杨小山做了一笔交易。杨小山答应饶他不死,李泰州又把原本应该是江忠源来接应的事也说了。杨小山听完大吃一惊,永安内围居然还有一支四百多人的清兵不知道去了哪里。
好在杨小山并没有慌乱,他非常冷静地在心里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不管这支清兵去哪,只有莫家村现在是太平军唯一的软肋,特别是莫家村的两座仓库是重中之重。渡口是在莫家村的南面,清军如果去了莫家村,有极大的可能首先会去南面的军械库。如果清军不在莫家村那是最好,只要自己过去护住两座仓库,太平军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
好在自投罗网的乌兰夫送来了这么多军马,杨小山和手下正好利用这些马快速向莫家村追过来。
“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江忠源的亲兵焦急地问道。
“长毛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我们没有时间了。算了,把这些火药都点了吧。我们赶快离开这里。”江忠源暗自可惜道,如果没有这支长毛骑兵,他能把装备俘虏都运回大营,这功劳可就太大了。
“那这些人呢?”亲兵一指军械库被俘虏的太平军。
“算他们倒霉,我们不可能带着他们撤走,都杀了。”江忠源把心一横,恨声道。
手下人把数十几担火药抬了出来,然后把墙上的盏灯卸下来,里面的灯油被倒在地上,大约有七八米一直延伸到火药那边。
江忠源带着队伍迅速撤出了军械库,最后离开的清兵把一只点燃的火把扔在灯油上,引燃灯油。蓝色的火苗顺着灯油的方向飞快地烧到火药上,“轰!”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从地上升起,就这样太平军的数十担火药全报销了。
这么大的响动,杨小山在远处想不注意都难。望着那朵蘑菇云,小山心头凉了一半,他知道清军得手了。他愤怒地一抽马鞭,大声催促道:“兄弟们快和我冲过去,决不能再放那些清妖跑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九十七章 对决
两条腿毕竟跑不过四条腿,江忠源没逃出去多久,杨小山骑着马就从后面追上来了。可惜杨小山的这些兵都是马上步兵,大多数人虽能骑马但不能在马上作战。当追上江忠源后,他们就下了马,拿起武器和江忠源的队伍步战起来。
江忠源一开始并没有把这支队伍放在眼里,毕竟他曾面对过两倍于自己的太平军,而且最后是大胜。而眼前追击自己的太平军队伍看人数还比自己少一百人,虽然一眼看过去一个个都是壮实的小伙子,应该是精锐,但江忠源并没有发憷,反而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应战。
另一边的杨小山一开始看到这支清兵背后的“勇”字,知道他们并不是绿营这样的正规军,应该是某地的乡勇。他以为敌人会落荒而逃,自己会赢得非常轻松。当看到敌人一起转身应战这个情况后,杨小山意识到自己错了,立刻收起了轻视之心,知道这是一支劲敌,他们的行动太统一了。刚才那么一个大动静之后,附近的太平军一定会过来查探,在这里他们竟然还敢回头应战,带队的清兵头目这胆子是真的大。
“弟兄们冲啊,击溃他们,我们再回家!”江忠源竟下令对杨小山的队伍进行反冲锋。
这些乡勇不亏是自己多年调教出来的,乡里乡亲的他每个人都能叫出名字。这样的队伍凝聚力是极强的。到了这个地步,人人都明白,只有打败眼前的追兵,他们才能安全回家。一个个都咬紧牙关,意图死磕杨小山的队伍。
杨小山心中一凌,心中暗道,“这些人好强的气势,好大的杀意,这带队的究竟是什么人,居然有如此能耐,把地方乡勇训练得比正规军还要强的多。”
两军相遇,勇者胜,这个道理杨小山还是懂的,这个时候决不能退后,双方谁先退谁就必败无疑,最后的结局就是被追杀。杨小山拔出佩剑,大吼道:“弟兄们杀清妖立功啊,给军械库的弟兄们报仇啊!”
两军冲到了一起,捉对厮杀起来,一时间竟然旗鼓相当,不分胜负。双方都是精锐,斗志相当,实力也相当。两军对垒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杀喊声此起彼伏。
江忠源这边是置死地而后生,杨小山这边是一腔怒火要报仇雪恨,双方不断有人惨叫倒地。这哪里是战场,如同地狱的修罗场,双方都是不死不休,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时间一长,太平军毕竟人数处于劣势,江忠源的乡勇开始逐渐占据上风。太平军的最前端在乡勇们的打击下阵线有点松动了,但他们依旧在咬牙坚持。
杨小山知道情况不妙,大急。如果任由清兵如此进攻,一旦阵线敌方被攻破,接下来就会被敌人分割包围,到那个时候怕是越打越被动,再想翻盘几乎就没有机会了。
“弟兄们,跟我上,别放清妖跑了!”杨小山挥剑来到了最前线给大伙鼓劲道,后面的大旗手高举“杨”字战旗紧跟在后,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这面代表小山的大旗。
手下的太平军很少听到杨小山如此激动的声音,世子都冲到最前面来了,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气顿时为之一振,精神也振奋了起来,随着小山猛冲过去。
将领带头,三军用命,这一次冲锋所有人都格外英勇,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江忠源的乡勇。形势逆转了,这次反而是清军的阵脚出现了混乱。
“大人,左右两侧,好像又有太平军过来了,咱们还是赶快撤吧。”江忠源身边的亲兵惊慌道。其他队伍的太平军既不聋也不瞎,莫家村的守军听到动静,已经组织了起来,向着他们交战的地方前来支援。
江忠源有些动摇,这个时候撤无疑会有很大的损失,很多人都会死,但再迟一点恐怕连自己也有危险。他知道其中的道理,但这些兵都是自己的乡亲,他有点丢不下下不了决心。
“大人,再不走,咱们就全要折在这里了,还请大人当机立断啊。”江忠源身边的亲兵队长也着急了,发出几近乞求的声音。时间一点点流逝,江忠源的四百多人已经损失过半,杨小山这边也差不多倒下了一百多人,但太平军却越战越勇,而清军则显露出颓势。
“你们几个带着大人赶快向北边去,渡过那条小河,往山里跑,他们就追不上了。这里我留下断后。”亲兵队长知道不能再等待了,他发恨道,不经江忠源同意擅自指挥几名亲兵硬架着他离开战场。
“我不能走,我不能抛下他们。”江忠源不忍放弃自己的部下,挣扎道。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真要等到大家一起完蛋吗?”亲兵队长一跺脚,发急了。
几个亲兵们终于行动了起来,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几乎是把江忠源扛在身上离开的。保护江忠源是他们的使命,即使大家全死了,也要保护大人。
乡勇们坚持到了最后,凭着一口血气之勇,他们一直抵抗到了最后,直到附近的太平军赶到,将之包围,他们最终才全部战死。他们没有白死,至少为江忠源逃回大营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杨小山望着战场上一堆堆的尸体,长叹了一声,没想到清军之中还有如此英勇的一支队伍,而且还是乡勇。
“把这里的情况汇报给东王,一定要知道他们是哪一路的清军,我们以后如果再面对他们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杨小山感叹道,好在这支清军只有几百人,如果人数再多一点,这里很可能倒下的是自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