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云山!”洪秀全是真的心痛,他和冯云山情同手足,是同乡是同学也是战友还是他的贵人,拜上帝教的第一桶金也是冯云山在广西替他赚得的。可以说太平天国前期起事前的家当全是冯云山打下的。
冯云山已经说不出话来,但他目光的意思是别管我,快离开这里。
洪秀全不肯,他坚决的说:“云山,朕一定要替你报仇。你先忍耐下,等大军血洗全州替你报仇。”洪秀全擦干了眼中的泪水,他叫来了丞相陈承镕,斩钉截铁道:“朕就留在这里不走了。传旨给东王,让他把大军调回来,一定要攻破全州,杀尽清妖替南王报仇血恨。”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138章 强行调回
杨秀清接到洪秀全的旨意有些吃惊,洪秀全作为教主从不轻易露面,这个也可以理解。他作为神话了的人,自然不能频繁和外界接触。一旦信徒知道天王也和他们一样吃喝拉撒睡,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套在他头上神的光环就会慢慢褪去。
天王已经很久没有过问过军事上的事,但这次例外,南王出事,兄弟们同气连枝,自然是要为他报仇。
“天王的态度如何?”杨秀清对前来传旨的陈承镕问道。
陈承瑢把天王的情况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杨秀清明白这全州看来是非要打下了,可大军并没有做好攻城的准备,他的内心也纠结起来。对于南王,杨秀清也是尊重的,毕竟当年带他们入教的就是冯云山,他出事大家心里都很难过。
“好吧,把中前军都叫回来,攻打全州。”杨秀清下达了作战命令。
“是。”传令官得令准备前去通告。
“等等,杨小山暂时不要回来了,让他们先原地待命。”杨秀清考虑了一下,如果人全部都回来,这个损失太大了,这一来一回就浪费了七八天时间。争取早点解决全州,大军还着急赶去湖南呢。
不过杨秀清还是高估了太平军的攻城实力。这全州虽小,但地势极高,太平军从下往上仰攻,非常困难。太平军原本就没有攻城计划,仓促攻城准备不足,一连四天硬是没打下来,反倒是被全州守军用热桐油烫伤,烧伤多人。
这全州的曹知州虽是一介书生,但对朝廷倒是赤胆忠心,他知道万一这全州丢了,他这个知州的脑袋也就掉了。他派全州营参将杨映河带领一千五百兵丁死守城墙,又征集地方乡勇登城站岗,还在城墙边上烧了几十锅桐油用于守城,他的运气不错,这全州硬生生顶住太平军四天的强攻。
也就是这四天时间,曹知州终于等来了日夜盼望的援军。刘长清总兵和湖南提督余万清率七千兵丁赶到了全州外围的鲁班桥,离全州还有十里之遥。
两人几乎是同时停止了前进,与太平军遥遥相望,观看太平军攻城。一来,两人感觉实力不够,毕竟太平军有一万五千多天兵,兵力相差悬殊。二来,两人各怀私心。刘长清是早被太平军吓破了胆,人数不占优势的野战他根本就没考虑打,而且向荣是让他掌握太平军动向,可没让他交战,手下就两千人根本不够太平军打的。
湖南提督余万清虽然带了五千人,但这里可是广西的地界。他一个湖南提督是来助攻的,可不是来打头阵的,他的任务是防止太平军入湖南,更何况湖南巡抚骆秉章早就关照过他,要替湖南多留点人,别为了广西把人都拼光了。
全州的曹知州看到两人不上前相援,心里急了。全州城已经是强弩之末,快支撑不住了。于是他把心一横,写了一封血书让人带给余万清和刘长清,向他们发出求救。可余万两人却不予理睬,按兵不动。
余万两人虽然没有行动,但杨秀清不敢无视他们,还是分了一些兵去鲁班桥防守,这样一来围攻全州的人手更不够了。杨秀清生知太平军这样拖家带口的军队是决不能固定在野外很长时间的,如果想长时间在某地停留必须要打下城池才行。大军暴露在野外迟早会被官军包围,而且现在已经有清军的援军出现在周围了,所以必须尽快攻下全州。
“把杨小山叫回来吧,让他尽快赶到全州,参与攻城。”杨秀清无奈地决定道。
杨小山此刻正停留在蓑衣渡,这几天的观察让他觉得此处非常凶险,因为这里河流狭窄,两岸重峦叠嶂,树木参天,是个极容易设伏之地,一旦如果有清军在这里设伏就如同勒住了太平军的咽喉,在这里动弹不得。
“什么?让我们回全州?”杨小山接到了东王的命令。
“是的,我天兵在全州遇阻,数日攻城不下,又有清军援军到达,东王请世子回去助阵。”传令官回答道。
如果是几天前,他什么话都不说就回去了,但自从看到了前面这蓑衣渡的凶险,杨小山不敢轻易放弃这里。他作为开路先锋,遇到这样的险要的地形必须是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的。
“还请回禀东王,我军所在的蓑衣渡地形相当凶险,乃是兵家必争之地,若被清军所夺,太平军通往湖南的路就会被截断,这样的风险咱们不能冒。还望东王体谅小山的苦心。”杨小山罕见地没有执行杨秀清的命令。
传令官更是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杨小山,东王在军中向来说一不二,无人敢违抗他的命令,杨小山是他头一个遇到拒不执行东王命令的将领。换到旁人,他就立刻把人抓起来军法从事了,但想到杨小山乃东王义子,他不敢这样做。
“世子,这样好嘛?这可是东王下的命令。”传令官又强调道。
“这里情况的确特殊,烦请您给小山带话,说明这里的情况,希望东王能谅解。”杨小山还是坚持不能回去。
传令官有些不快的回去了。
杨秀清得知小山没有按照自己的命令回来,果然非常愤怒。
“杨小山怎么胆子这么大,翅膀硬了,我的命令都不听了?”东王把手里的杯子都摔碎了。
“可能情况的确是特殊,小山应该有他的原因吧。”东王文书赖文光替小山说话了,他是小山招募来的,心里是有些向着小山的。
“你去把他叫回来,不管什么原因,现在全州的战事是第一位的,南王的仇一定要报。”杨秀清强按住怒火道。
“是!”赖文光知道东王脾气,换是其他人,估计早死了几回了,东王对自己的权威相当看重,任何胆敢忤逆他的人都活不长。比如那秦日纲,只是因为他表演天王附体的时候没有支持他,就被东王暗中打压,甚至差点把他在龙寮岭牺牲掉。
赖文光没走多久,杨秀清又叫来杨辅清,吩咐道:“本王派你去杨小山处担任监军一职,如果他还不肯回来,你带我的手令将他解职拿下,你带他的队伍回来。”
杨辅清是东王的本家弟弟,杨秀清为巩固在太平军的地位,在军中认了很多姓杨的本家,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自己无比忠诚。杨秀清把他们安插在各军担任监军或者巡查,通过他们了解全军的情况,掌握整支太平军。
东王连续三拨人来请,杨小山知道东王是真怒了,只得无奈的把队伍带回全州。
他前脚刚走,那个和他们在永安交手多次的老熟人江忠源带兵来到了这里,他刚刚从湖南又征集了两千团练。看到这蓑衣渡,他如同鲁智深看到了野猪林,欣喜万分,心中暗道:“真是个凶险之地,打杀长毛,建功立业就在此处。”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139章 猜疑
“父王。”杨小山见到杨秀清时还是有些紧张的,通过赖文光的口他知道东王发了不小的火,后面还派来监军,小山感觉自己捅了篓子了。
“你小子现在翅膀硬了,做了总制,本王的军令你都开始不听了?”杨秀清虎着一张脸,语气非常不悦,望着跪在地上的小山并没有让他起身。
“父王,那蓑衣渡。。。。。。”杨小山刚想解释。
“够了,本王不想听你的借口,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攻破全州,其他的事都不重要。”杨秀清打断了小山的话,然后接着说:“我天国能做大,靠的就是兄弟间守望相助,兄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南王有难,他的仇必须报。这有这样,弟兄们才能坚信,如果一天自己出事了,天国一定会给他做主。你自己想想,你在桂林被抓,其他人是不是也为了你拼命攻城?”
这一点倒是实情,天国的组成人员原来都是社会的底层,正是因为加入天国,打架有人帮,受了冤屈有人帮忙声张正义。教义只是一个纽带,互相帮忙有了组织才让那么多人死心塌地跟着天国。
“小山知道错了。”杨小山低下了头。
“有些话本来父王不想问,但为了我们父子间的关系,觉得还是当面问清楚的好。本王听闻你在桂林时曾答应给向荣做总兵,可有此事?”杨秀清突然提到了这个,让杨小山有些措不及防。
杨小山身体一震,他万万没想到杨秀清会对自己起了疑心,他连忙辩解道:“天地可鉴,小山对天国别无二心。当时只是权宜之计,为了大纲等一百兄弟的性命才与那向荣虚与委蛇一番。”
“你先起来吧。本王自然是不信,你也不要往心里去。杨辅清是我本家弟弟,对本王也忠心耿耿,以前在翼王那边做监军,现在我派他到你那边做监军。太平军其他队伍都有监军,你那边一直空缺,这次干脆就给你补上,辅清绝对不会给你捣乱,你让他负责一下后勤方面的事就行。”杨秀清把杨小山扶起来,慢条斯理地说。
东王的话虽然说得很软,但杨小山还是觉得有些不舒服。这硬派下来一个空降兵插在自己队伍里,虽说是职位的确有空缺,但理由却有些牵强,又是在这样敏感的时刻。
杨小山感觉自己和东王之间似乎产生了一些小裂缝,东王对自己似乎没有以前那样无条件信任了。但这个时候自己必须要表明忠心,东王是个多疑的人,千万不能让他对自己再有疑虑了。“父王做了安排,自然有父王的道理,小山谨遵王命。杨监军是父王的弟弟,也就是小山的叔叔。小山一定会尊重杨监军的权利,万事不敢隐瞒。”
听杨小山这么一说,杨秀清的脸色好了很多,他摆了摆手道:“不用这么客气,你是我公开认下的义子,全军都知道。他只是本王私下认的本家弟弟中的一个,不必叔叔相称,他也没那个资格。你是他的上级,也是一军之主,该怎么办自己拿主意就可,只要到时候知会他一声就行,本王也是这么关照辅清的。”
“好了不谈这些了。你来全州一天了,对全州怎么看?可有什么好的攻城办法?”杨秀清换了个话题。
“其实全州已经摇摇欲坠,只是欠缺瓦解他们意志的最后一击。”杨小山也观察过了全州城,经过这么多天的进攻,清军城墙上的守卫已经越来越少了,只不过太平军欠缺些运气始终没有攻破城池。
“可现在我们不能等清军崩溃,要立刻攻下全州,喊你回来就是这个意思。更何况你说的那个蓑衣渡,的确有必要速度回去占据此地,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杨秀清对小山的能力还是不容置疑的,这样的时候就需要小山出个奇招,事情就会顺利很多。
“小山是有个办法,大概是这样。。。。。。。”杨小山把他心中的计策讲了一番。
“不错,是个好办法。父王果然没看错你,就按你说的做,明天由你来带领全军组织进攻。一旦攻破,所以清军全部斩首不留俘虏,为南王报仇。”杨秀清听完连连点头,小山的办法是可行的,这样做破城的几率很高。
小山带来的两千人马终于让太平军完成了对全州的合围,曹知州先前已经写了两封血书,但援军迟迟不动。眼看又一股太平军来到了全州城下,曹知州赶在太平军合围前又写了第三封血书,这次的血书写得最长,用的血也最多,姿态也放得最低。
原文就不抄了,大概的意思是:长毛本来是不打算与我为难的,不知道哪出了问题,突然他们又杀回来了。现在城内不到千把号兵力,粮草也缺,城里快断餐断水了。守备人员不足,城墙上都站不满人。最后曹知州也不请求他们过来帮忙打仗,只要你们能原地动一动,吓唬一下长毛就可。
曹知州是个本分的读书人,他是实话实说,但坏就坏在这个实话实说上。全州的惨状非但没有引起余刘两人的同情,反而把他们俩吓住了。
余提督和刘总兵接到血书,两人四目相对,谁都没有说话。这两人都是兵油子,其实他们心里的想法都一样。全州城都这么惨了,我们这点人去了恐怕没把你救下来,还要把自己这点兵都搭进去了。你曹知州就安心去把,你杀身成仁名留青史,我们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咱们的小命要紧。
眼看血书石沉大海,一点动静都没有,曹知州也绝望了,他知道全州肯定是保不住了。于是他继续指挥将士准备石头、桐油等,要与攻城的太平军来个鱼死网破,即使是最后城池被破,也要让太平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全州被围的第十一天,带着为南王报仇血恨的信念,杨小山带领太平军对全州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140章 南王逝
站在城墙上的曹知州感觉今天进攻的太平军气质似乎为之一变,前几日他们显得特别急躁,总想一口吃掉自己,所以曹知州总是能抓住太平军的攻势不连贯,急于求成的心理,防守成功。但今天的太平军却显得很自信,似乎吃定了自己,他们哪来的自信?曹知州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城东有长毛出现。。。。。。”有人报告。
“城西有长毛摸上来了。。。。。。”又有人报告。
。。。。。。。
曹知州带着手下到处支援,可这次太平军似乎并不是强攻,而是佯攻。云梯只爬了一半就退回去了,有的甚至刚架了下云梯就走。
“不好,长毛是在调动自己,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曹知州有些惊慌了,原先的长毛总是死磕,所以他们的动向很容易掌握。现在这些长毛有些神出鬼没,他一时间感觉有些拿不准太平军的作战意图了。这还没开战呢,自己的守军来回这么一折腾就累得够呛。
戏耍了城墙上的清军几个回合后,杨小山命人在全州南面的城墙下点燃了一大堆湿柴,这些湿柴放出的浓烟熏得守军眼泪直流,咳嗽声在城墙上也是此起彼伏。
“这些毒烟够清军喝一壶了。”杨小山很满意湿柴的效果,这相当于最原始的“化学武器”,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曹知州立即感觉不妙,他敏锐地预感到这是太平军要强攻的前奏。“所有人来南门,长毛要炸南城墙了。”曹知州惊慌道。
清军们捂着鼻子站到城墙后面,城墙上已经站不住人了,这烟实在是太浓,都能把人给呛死。
“坚持住,长毛就要来了,大家顶住,城破大伙全没命,一定要沉住气。”曹知州一边咳嗽一边给清军打气鼓劲。
曹知州正全力在南城墙这里组织防守,一炷香不到,一个坏消息传了过来。
“不好了,知州大人,长毛炸开北面城墙,打进来了。”一个清兵慌慌张张过来报告。
曹知州的脑子当时就嗡地一声,如同被闷棍打中了后脑勺一样炸了。“这长毛玩得是声东击西,我中计了。完了,我命休矣!”他心中哀嚎道。
罗大纲、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人率领千余人已经冲进了全州城,清军大势已去,如无头苍蝇到处乱窜,企图逃命,可这时候全州已被太平军团团围住,根本就是插翅难飞。上至曹知州下到普通的清兵和团练,千余人做了太平军的刀下鬼。
太平军特别是南王的属下杀得兴起,一个停不住手,就要火烧全城,幸好被杨小山及时制止。只把衙门、当铺和一些清军官员的家宅付之一炬,没有动老百姓的民宅。
那些被俘的清兵手被反绑着,一字排开,跪在城墙下被一个一个砍头处决,这是太平军首次对俘虏进行无差别的屠杀。杨小山不愿看到这些,回营去看望受伤的南王。
“南王!全州拿下来了。”杨小山虽然和冯云山打交道不多,但他深知南王对太平天国的重要性。他是天王的铁哥们也是其他诸王的传教者,老领导。为了天国的利益,他甘愿身居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后,坐七千岁,体现出他的高风亮节。他的人格魅力和威望,又有出众的口才和说服能力,如果他能不死,恐怕以后的天京事变不会变的如此血腥。
“小山,你来啦,我正想找你呢。”冯云山经过这几天黄郎中悉心的照顾,不断用名贵的药草进补和调养,身体似乎好了一点。但杨小山却感觉这应该是回光返照。
“南王,你慢点说,小山听着呢。”杨小山连忙扶住他,让他动作不要太大。
“我心里明白得很,我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是救不活了。我死了不要紧,我幼子瑞科刚满十二岁,还需要人照顾。我想让他认你做大哥,你可愿意?”冯云山断断续续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他居然托孤给杨小山,而不是其他诸王,让杨小山非常意外。
其实冯云山是非常聪明的人,其他诸王都有自己的亲戚同乡好友等小圈子,托付给他们怕自己死后人走茶凉,孩子还得不到真正的照顾。只有杨小山他上升速度极快,需要扩充自己的势力,他把儿子托给他,等于卖了一个很大的人情给小山,加上小山的品性自己也放心,所以杨小山是他最好的选择。
“小山何德何能让南王如此器重?”杨小山心里也很明白,以南王在教众心目中的地位,他的儿子托孤给自己,这些南王的铁杆必将视自己为南王的接班人。自己在天国的地位会大大增加,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答应我好吗?“南王又转过头对陪在自己身边的儿子说:“瑞科,给你小山哥哥磕头,以后你要听他的话,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杨小山连忙扶起冯瑞科,“何必这样,我答应了就是,以后瑞科的事就是我的事,有我小山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他饿着,也不会让他受一点委屈的,南王你放心吧。”
冯云山激动得连连点头,儿子有人照顾了,自己就安心多了。
这时,天王和其他诸王也来了。杨小山很自觉地靠在了一边。
“云山,全州城我们攻下了,你的仇我们替你报了。你看,我们大家都来看你来了。”洪秀全一把拉住冯云山的手,激动地说。
“本以为我能辅佐天王,完成天国大业,可上帝不保佑我,怕是不能和大家一起了。”冯云山说着眼泪都快出来了,他在说最后的遗言。
“别说了,云山。你一定要振作,朕离不开你啊。”洪秀全目中也含着泪光,他和冯云山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
“天王和诸位兄弟,云山还有些话想对大家说。自古以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我不担心咱们的征战岁月,起事以来咱们兄弟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大家都是一条心。我担心的是一旦得了天下,为了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咱们天国可千万不能这样啊。”冯云山用出了全身的力气,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讲出来。
又一阵剧烈地咳嗽后,冯云山望着其他诸王:“秀清、朝贵、昌辉、达开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我最后一句话要对你们说。。。。。。”他有一些喘不上气了,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大口地呼着气。
诸王一同走上前,紧紧抓住了冯云山的手臂,齐声关切地喊着:“南王。”
“团结一致,共辅天王,一定要以天国的大业为重。”冯云山紧紧盯着大家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咱们一定团结一致,共辅天王。”诸王此时也激动不已,齐声答应道。
听完了诸王的保证,冯云山终于闭上了眼,撒手人寰了。只留下所有人在他声旁痛哭流涕,悲哀不已。
太平天国开国六王现在只剩下五个了。南王冯云山带着对天国无限的憧憬和不舍,永远离开了挚爱的天国事业。天国事业刚刚起步,就失去了这么一位重要的人才,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141章 假货
听说太平军离开了桂林,去了全州,赛首辅确定短时间内太平军不会再杀回来,他这才晃晃悠悠赶到了桂林。
他路上走得比较慢,到了桂林城门,已经到了傍晚,然后此刻城门紧闭,赛首辅吃了一个闭门羹。
“报告首辅大人,门卫说桂林还在戒严中,这个时刻不开门!”随从向赛首辅报告道。
“你没和他们说是我来了吗?”赛首辅有些气恼,自己已经算是谨小慎微了,想不到桂林巡抚比自己还胆小,这个时候还在搞戒严。
“说了,可他们还是不开,说无论是谁都不开城门。”随从回答道。
赛首辅有些气恼,这不开城门难道让我晚上睡城门口?他怒道:“拿我的官印,让他们的巡抚邹鸣鹤来城门见我。”
不一会,邹巡抚来到了城墙上。
赛首辅眼尖先看到了他,大叫道:“邹大人,怎的如此小心,连我都进不了城了吗?”
邹巡抚顺着声音看去,火把下,赛首辅正站在轿子外面望着自己呢。他连忙客气道:“发匪凶悍,下官这不是防止发匪诈城,现在晚上桂林戒严,城门是绝对不能开的。”
“邹大人,你好好瞧瞧,老夫像发匪吗?还不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赛首辅有些生气道。
“这城门实在是不能开啊,曾有发匪冒充官军诈城,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还请首辅大人明早再来吧。”邹巡抚仍然不肯开门。
赛首辅胡子都气歪了,这荒郊野外晚上去哪休息?简直岂有此理!他正想发飙。邹巡抚突然开了口,“如果首辅大人执意要进城也可以,我可以让他们放梯子下来,大人可以从梯子上进城。”
1...4647484950...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