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47章 进步神速
耸这些天杨小山一直泡在训练场,刘老教头手把手地教着他骑射。
“不要耸肩。”
“推弓转臂。”
“两手同时发力。”
“注意弓弦。”
。。。。。。。
刘老教头教得很仔细,纠正杨小山每一个有问题的动作,杨小山学得也很认真,一有错误立刻停下来请刘老教头教他改正。
“姑爷,大小姐给你送鸽子汤来了,让你补补。”练习的空隙,荷香连忙招呼杨小山进补。乌兰还不好意思直接送过来,总是让荷香请杨小山过去吃。
杨小山这是有口福了,虽然练习很辛苦,可嘴没闲着,补这补那的。一天下来身体很累,但睡一觉起来,精神又抖擞开了,所以他进步很快。
“二小姐,那大小姐又给常山送吃的去了。”二小姐身边的丫鬟瞥着嘴说道。
“哼,她是没见过男人,这么殷勤,也不害臊!”二小姐冬花心里很不舒服,她原来对乌兰总是有一种优越感,自己虽然是庶出,但嫡出的大小姐嫁不出去,她这个二小姐却选了个好人家,内心很得意。没想到父亲竟然选择那杨小山入赘,而且这杨小山越来越神奇了,不仅赚得大量的银子,还深受父亲重视,让他去考武举,一种说不上来的难受憋在她的心里。
“就是,咱二姑爷比他强太多。”丫鬟连忙顺着冬花说道。
冬花冷哼了一声:“不过就是要考武举,就算中了又怎么样。我要嫁的肃家三公子可是文进士,地位不知道比他高到哪去,找个机会一定要把他比下去。”冬花心里自我安慰道,她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杨小山就算这么神通又怎么样?比自己要嫁的三公子可差远了,肃家现在炙手可热,肃顺是皇帝最亲近最倚重的朝廷重臣。肃家三公子又是文曲星下凡,十八岁就高中进士,现在在翰林院编修,前途远大。就算你杨小山拿了武进士又如何?武将就算再厉害,地位远不如文臣高。
“丫头,你让肃家给常山也发一份结婚请帖。”二小姐招呼身边丫鬟道,她打定注意,一定要让杨小山看看什么叫差距。让大家看看自己的男人要比那嫡出大小姐的赘婿强上百倍。
“是,二小姐。”丫鬟答应道。
================
僧格林沁也很关心杨小山的进展,这一天也把刘老教头找来,询问杨小山的进度。
“大姑爷是我教过所有武举人中底子最差的一个。”刘老教头开口毫不留情地把杨小山贬了一下,“不过大姑爷又是我教过所有弟子中进步最快的一个,什么动作我当天指导纠正,他第二天就做对了。大姑爷真是聪慧过人。”刘老教头这是欲扬先抑啊。
僧格林沁心里十分开心,看来自己没有看错杨小山。
杨小山学得快聪明是一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前世可是应试教育出身,学习这东西其实比得就是纠错能力,什么题目做错了,把它记下来,反复练习直到不会再错,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所以杨小山一旦犯错,经过刘老教头指导,他记下来后晚上反复练,直到不会错为止,这就是他进步神速的秘密。
一个月后,经过特训的杨小山已经能提起二百五十斤的石墩了,三百斤的虽然暂时提不到指定位置,但至少已经能提到膝盖以上了,再努力一个月肯定能提到胸腹之间。
骑射更是进步神速,从一开始完全不会到现在基本支支中靶,合格那是没有问题。
“不要高兴得太早,要全部命中红星,这样的成绩才能确保你进入殿试。”刘老教头虽然很满意杨小山进步的速度,但也防止他骄傲自满,不求进步。
“弟子知道了,还请老师继续严格教导。”杨小山这段时间也受益很多,他的武艺都是战场上一点点琢磨出来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受到刘老教头指点后,他侧类旁通,很多东西以前想不明白,现在练着练着就明白了。
“态度很端正,不错。下面看看你的功夫练得怎么样?”刘老教头摆出防御姿势,“来把,看你能对我多少招?”
杨小山没等他说完,上去就是一个十字腿,直接踢向刘老教头的小肚子。
“小子够阴。”刘老教头暗骂道。
“还不是跟您学的。”杨小山笑嘻嘻道,身子一扭,十字腿变成了二起飞脚。
“这招我不是这么用的。”刘老教头气呼呼道,硬生生挡住,“这小子腿功进步好快,这么短的时间居然能和我对腿了。”
“都按你说的打,我怎么能打得过您呢?”杨小山把刘老教头的招式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了一下,招式一样,顺序变了,变得更凌厉了。第三招直接前后扫堂腿,专攻刘老教头下路。
“力量好大。”刘老教头又对了杨小山一腿,暗暗心惊,这段时间的特训,杨小山每天几百个深蹲和踢木桩,一腿过来势大力沉。从一开始几乎无法对腿到现在已经不畏惧对腿了,杨小山的成长非常明显。
“小子别得意!”刘老教头怒喝了一声,自己居然被杨小山强攻数招都没机会还手,终于他找了空挡,近了杨小山的身,他打算用摔跤技和杨小山打贴身战。
“过肩摔。”刘老教头攥紧了杨小山的手腕,就要把他摔出去。
想不到他抓住杨小山的同时,自己也被杨小山死死抓住,杨小山顺着他的力量来了个借力打力。自己身子转了个弯卸掉刘老教头的力量,自己再发力,“我也过肩摔。”杨小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要把刘老教头摔出去。
“好小子。”刘老教头又岂能甘心被杨小山摔出去,他连忙用脚勾住杨小山的脚,死死黏着杨小山。
杨小山无法发力,但他不着急,直接抱着刘老教头一起倒地,自己年轻,身高体重都比刘老教头占优势,紧紧把刘老教头压着。
结果两人纠缠在一起,在地上连滚了几个跟头,谁也奈何不了谁,僵持在一起。
“松手,松手。”刘老教头首先支撑不住了,“我这把老骨头被你压散架了,你忍心嘛?”
“你老下手太狠,要松一起松。”杨小山不敢大意,这老头手黑着呢,之前吃了太多苦头,绝对不能把他当老头对待。
“三二一,松!”两人同时松手。
刘老教头气喘吁吁道:“好小子,真有你的,今天不陪你玩了,你自己单独练一千个深蹲,练死你!”说完转身就走了。
“师父,你不能这样公报私仇啊,不就打个平手嘛!”杨小山在后面叫道,可刘老教头完全不理会他,摸着被杨小山踢中的老腰去房间休息了。
“大姑爷,这是肃家来的请帖,二小姐大婚,请你一起去呢。”二小姐身边丫鬟拿着一副请帖,交给了杨小山。
“哦?也有我的?”杨小山觉得自己还没和大小姐正式成亲,严格意义上还不算僧家的一份子,不过看来肃家好像没把他当外人,去就去吧,正好偷下懒,这些日子练得太苦了,放松下也好。
“那个常山去不去?”二小姐冬花关切地问道。
“他答应去了,已经接受请帖。”身边丫鬟回答道。
“这感情好,他一个没文化的粗汉子敢赴约,倒时候一定要他出出丑。”冬花得意地一笑。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48章 婚宴打脸
的肃顺首席军机大臣,掌握朝廷政务。僧格林沁,蒙古亲王,掌握满蒙最后一支能打仗的精锐部队。这两家联姻可以说是门当户对,虽然两家儿女都是庶出,那也轰动了全京城。
结婚当天的排场可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比的,肃顺正得皇恩,煊赫一时,娶的儿媳妇又是蒙古的亲贵,那还不大办特办?
肃府满满摆下几百桌酒席,大宴宾客。酒席上摆着鲜虾、白斩鸡、板鸭、蒸鱼等各色美食,还配着冬笋、香椿、燕笋、毛豆、莴苣等蔬菜。酒桌中心放着醇香的美酒,酒席布置得非常华丽,旁边的桂花香顺着风飘来,与美食沁合,别具一股风味。
朝廷的重臣几乎都来了,郑亲王、怡亲王,就连一向与肃顺不和的恭亲王也来了。照一般情况,庶出的子女结婚排场不会这么大,可谁让肃顺正得宠呢,娶的又是僧王家的女儿,一般想上进的大臣都借机来亲近亲近,上上贡,算是为自己以后的官路做投资。
肃府为了这次婚宴在外面又请了几百个下人帮忙,烧火担水的,炒菜做饭的,厨房里叮叮当当,匡匡锵锵响成一片,仆人丫头在庭院间来回穿梭,大小管家在大门、二门、三门迎候客人,带着他们去各自的地点。
杨小山被带到了南大厅,厅里灯火辉煌,明如白昼,这大厅里都是一些年轻人,是各府的青年才俊。杨小山听他们的交谈,有些是肃三郎的同期进士,有些是肃家交好世家兄弟,有些是颇有前途的青年官员。
杨小山有些后悔来到这里了,都是他不认识的人,也不知道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这种清廷上流阶级的聚会他从来没参加过,别人似乎都互相认识,只有自己好像孤立在他们圈外。
“常兄,常兄。”正在杨小山有些尴尬的时候,有个声音在旁边招呼他。
杨小山顺着声音看去,立刻高兴起来,原来喊他的是丁宝桢,“丁兄,你也来啦。”
“能不来嘛,户部尚书指定必须要来的,原本我也不想来。”丁宝桢见到杨小山也非常高兴。
“三公子,三公子。”厅里面突然一阵骚动,原来肃三郎给大家敬酒来了,几乎所有人都围了过去。
杨小山本来没在意,他也不愿往人群里挤,他就在人群外跟丁宝桢互相闲聊。
谁知你不理人家,人家可理你。肃三郎好像发现了杨小山,推开人群,走向杨小山。一把搂住他的胳膊想大家喊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常山,我未来的连襟。”
大伙立刻眼睛亮了,这又是一个僧王的女婿吗?似乎很面生啊。大家正想过来巴结一下这从未见过的僧王女婿。
肃三郎接着介绍道:“常山刚被僧王保举为武举人,以后还请大家多多关照。”他的话看似替杨小山说话,其实是暗地里贬低杨小山,一个举人是个武举人还是个被保举的武举人。
刚才还高看杨小山几眼的人立刻降低了杨小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这里大多都是文人进士出身,文人本来就看不上武人,更别说是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武举人。
杨小山立刻感受到了周围有些异样的眼光。
肃三郎心里冷哼了一声,他知道这杨小山本来是二小姐的未婚夫,心里就不舒服,而且还受二小姐所托,要出出杨小山的丑,他当然求之不得,就是找个机会丢丢杨小山的脸。“人家是要入赘僧王家的,大家以后要找他玩,得去僧王府。”肃三郎把入赘两个字说得特别重。
在场的人马上懂了肃三郎的意思,原来这常山跟肃三郎不是一条路的,个别马屁精立刻心领神会,发出一阵嘘声。这年头,男人要是入赘,绝对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没有人会看得起他。
“没想到长得倒是一表人才,竟然是个吃软饭的。”
“入赘?真丢男人的脸,太没本事了。”
“估计没读过书吧,也不知道礼义廉耻。”
。。。。。。
周围的人指着杨小山议论纷纷。
这时候丁宝桢忍不住了,一个箭步冲了上来,大声道:“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入赘?他是湖北常巡抚的孙子,他们全家都为国尽忠了,只剩下他侥幸得活。他和僧王家是有婚约的,他本来是。。。。。。”
“宝桢,别说了,不用解释,我是僧王府家的赘婿,这是事实,但我没有吃软饭,你们爱信不信吧。”杨小山也是想保护丁宝桢,这么当面顶撞肃三郎对他以后会不利。自己本来就是来清廷卧底的,看不起就看不起吧,本来就不认识,无所谓了。
“什么事这么热闹?”肃顺和僧格林沁带着郑亲王、怡亲王、恭亲王等一班皇亲国戚走了过来。
众人连忙跪下行礼,这可是大清国最有权势的一帮人啊。
“这是我三子肃三郎。”肃顺拉过自己的三儿子给亲王们介绍道,“以后还望诸位能多多帮助他。”这也是肃顺把大家拉过来的原因,他要给自己的儿子在朝堂铺路。
“三公子风华正茂,小小年纪高中进士,后生可畏,前途不给限量啊。”怡亲王乐得做个顺水人情,给肃顺抬抬轿子,大赞了一下肃三郎。
“三郎年轻不懂事,还望诸位叔伯多多提点,三郎在这里给叔伯们行礼了。”肃三郎也很有眼色,知道父亲抬举自己,连忙借坡下驴。
肃顺哈哈大笑,满意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朗声道:“今天是个好日子,正好厅内这么多青年才俊,不如趁此机会随便在厅内找一物作诗作词,活跃下气氛可好?”
大家拍手称赞,都说肃大人好主意。这个时候大家都有数,这是肃顺要让儿子表现表现他的文采,所以肃顺连请几位很有才名的来宾,大家都故意谦让,推脱不作。
这个时候肃三郎灵机一动,拉着杨小山,朗声道:“常公子文武双全,颇得僧王欣赏,让他来作一首如何?”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49章 装个逼
了杨小山愣了愣,他完全没想到这个时候肃三郎会把自己弄到台前。前世唐诗宋词是背了不少,但这个时代是清代啊,啥有名的前代诗词也用不上,人家都知道的。
一时间杨小山面有难色,肃三郎在旁边注意到了杨小山的神情,更是得意道:“怎么?常公子,这么多人都等着你的大作呢,不给面子嘛?”
“常都尉是习武之人,诗词歌赋毕竟不是他所擅长,肃公子不要强人所难。”丁宝桢看到事情变得有些不对劲,赶紧过来给杨小山解围。
“原来常公子笔墨不通啊,真是浪费了这一副一表人才的模样。”肃三郎话说得非常婉转,但旁边的人都懂了,这是讽刺杨小山是用样貌吃软饭。
周围传来一声哄笑,有些人开始对着杨小山指指点点,杨小山不用看都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他们一定认为自己是男人的耻辱。
“贤婿。。。。。。”僧格林沁在旁边也替杨小山着急了。
杨小山知道僧王是好意,没等他说完,朗声道:“多谢岳父好意,既然肃公子今天大婚,不能不给他面子,小婿就作一首庆祝这次婚礼吧。”
“哦?”旁边的人一阵惊讶,想不到这常山居然敢主动应战。要知道这么多青年才俊面前,一般的诗词可是拿不出手的,必然被大家挑三拣四,冷嘲热讽一番。
“既然常公子愿意赏脸,我们就拭目以待您的大作!”肃三郎也没想到杨小山敢接招,不服气地站到一边,准备随时挑毛病。自己可是进士出身,找你个武人的岔还不简单?
杨小山走到边上,一手拿过一瓶装饰用的青花瓷,对大家高声道:“在下就用这青花瓷为题,在大家面前献丑了,同时也献给我的未婚妻乌兰大小姐。”
只见杨小山一边攥着这瓶青花瓷,一边踱着步子,咳嗽了一声后朗声道: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哼,白描而已,稀松平常。”肃三郎毫不在意道。
杨小山又道:“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肃三郎接着轻蔑道:“马马虎虎,一般水准。”
杨小山根本不理睬肃三郎,紧跟着道:“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听到这里,肃三郎紧锁眉头不再说话了,很显然他开始被这首词打动了,开始体会这词的意境,周围所有人也都鸦雀无声,大家都再期待杨小山后面的句子。
杨小山也不卖关子,继续大声道:“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杨小山一词作完,周围居然没有任何反应,所有人都沉浸在这首词的意境里,半晌没人开口说话。
沉寂了好一阵后,终于大家情不自禁赞叹:“好啊,想不到这常公子对他未婚妻如此深情厚谊,不惜入赘也要与之执手共老。”
“好一个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用青花瓷来谕情,简直绝了。”
“这哪是一首词,这是一幅画啊,描写得太生动了。”
。。。。。。
杨小山望着众人的反应暗自得意,这首青花瓷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男女老少通吃,能不好吗?
肃三郎开始有点下不来台了,本来该他表现的时候,风头全被杨小山抢去了。情急之下,他一咬牙,恨恨道:“等一下,这首词不是他所作,这是抄袭的!”
“什么?”所有人意外道,因为他们的确没听过这首青花瓷,怎么会是抄袭的呢?三公子说抄袭必定有所依托,大家都等着看下面肃三郎怎么说?
“抄袭?肃公子你过分了吧?”杨小山绝不相信这肃三郎会听过一百多年后的这个青花瓷,他心里暗道:“我是抄袭的,但你有证据吗?”
“你就是抄袭的,这首词我看过,大家听,我现在就能把它背下来。”肃三郎果然有些才华,短短几分钟内居然硬是把杨小山的这首青花瓷背了下来,而且一个字都不差。
杨小山被他这一手弄蒙了,这肃三郎的强记功夫厉害啊,难怪这么年轻就高中进士。
其他人也在下面窃窃私语开来,不少人向杨小山投来不信任的目光。
“一个武人能作这么好的词不可能吧。”
“估计是抄袭的,不然肃三郎不可能这么快背得出。”
“一定是抄袭的,我们都做不出这样的词,他一个武举人能作出?”
。。。。。。。
“常公子,这词分明是前人所作,你不要以为翻过一些偏书就来窃取前人的果实。本公子可是博览群书,别想骗过我的眼睛。”肃三郎见气氛反转,开始洋洋得意道。
“三公子,你确定这是一首词?”杨小山冷声道,他心想这可是你逼我的。
“当然是,本公子背过的词我能忘记吗?如果不是,我就把这青花瓷吃了!”肃三郎用挑衅的眼光看着杨小山,心里暗道:“我就咬定你是抄袭,你能把我咋的?”
“那大家都听到了,这可是三公子亲口说的。”杨小山对着大家道。
“不是词是什么?难道是诗?”肃三郎一脸不屑,讽刺道。
“这青花瓷的确不是词,而是一首歌。”杨小山立刻反驳道,“我现在就给大家唱一遍。”
杨小山清了清嗓子,按着周杰伦的旋律把这青花瓷演绎了一遍,歌声虽然差点意思,但这旋律实在是太好了,这一曲《青花瓷》又把大家唱傻了。
“想不到这歌比词还好听。”
“太绝了,居然能这么唱。”
“我得赶快记下来,这歌是我平身听过最好听的歌。”
。。。。。。。
周边的人都炸锅了,肃三郎脸上是红一块青一块的,刚才大话放出去了,现在收不回来了,他打破脑袋都没想到杨小山还有这一手。
“刚才是谁说要吃青花瓷的。”也不知道哪的好事者冷不丁来了一句。
下面人一阵哄笑,肃三郎僵在那里,开口不是,不开口也不是,走不是,不走也不是。他可是今天的主角啊,新郎官,被不知道哪来的一句硬是堵在台上了。
肃顺和诸位亲王在边上,本来以为是小一辈互相玩闹,谁知玩笑越开越大,这气氛有些不对劲了,连忙过来看看怎么回事?
“好啦好啦,我跟肃公子开个玩笑,这青花瓷的确是词。这歌是我临时编的,我哪会作词,就喜欢编点歌,大家不信,我把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给大家唱一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杨小山看到肃顺和诸位亲王来了,觉得还是不要做一个不受欢迎者,今天毕竟是人家大婚,巧妙地给肃三郎一个台阶,遮掩了过去。
这时周围的人已经对杨小山另眼相看了,谁都知道这是杨小山给肃三郎打掩护呢。“这小子不但才华横溢,情商也高,能屈能伸,大才啊!”大家心底里给了杨小山一个赞字,同时对肃三郎的人品踩了一脚。
“僧王爷,您的大女婿真有趣,等会还请您介绍一下,我想认识认识。”一旁的恭亲王看着杨小山目光发亮,主动对身旁的僧格林沁抛出了橄榄枝。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50章 苏乞儿
杨“常山,来,见过恭亲王。”恭亲王想见杨小山,僧格林沁当然心中欢喜,立刻招呼杨小山过来。
“小人见过恭亲王。”杨小山大喜,想不到这里能结识恭亲王,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这个恭亲王在咸丰死后可是和慈禧联手控制住朝政的。看目前情形,咸丰已经没有几年可活了,自己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在里面浑水摸鱼。
“贤侄不必自谦,僧王与我也是表兄弟,大家都是一家人。”恭亲王笑眯眯道。
“那小侄就不客气了,见过恭亲王。”杨小山又敬了一礼。
“贤侄文武双全,前途不可限量,僧王您真是捞到宝了。”恭亲王赞叹道。
“哪里哪里,恭亲王谬赞了。”僧格林沁嘴里这么说,心里可是乐开了花。
“哎,后生越来越可畏,我这王爷是越来越清闲了。”恭亲王有感于自己长期被排除在政治核心之外。
1...7879808182...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