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我有钱,带我出去,我给你四千两。”吴道台生怕错过了这次机会,被这些会党拿着,命就不是自己的,万一哪天他们不高兴了,拿自己祭旗就惨了。
其实小刀会起义的当天,就有人要宰了他。就因为刘丽川和这吴健彰是广东香山同乡,才留了他一条命,为这事还和福建帮的陈阿林闹了点不愉快。
“听到没,这道台还是有钱的,这样吧,两人加起来五千两,我这可是最低价了。”李咸池着急要银子,就希望杨小山能都买去。
“先不着急,还有其他人呢?”杨小山没看到丁宝桢和胡雪岩。
“在西边的房子里,我来带路。”李咸池看杨小山不动声色,也摸不清他在想什么。不过他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就是给钱就卖。这日子不能拖,等到清军组织好了,包围过来,自己再想离开上海就难了。
“救我啊!”背后吴道台的声音很凄惨,不甘心地求救道。随行的护卫把他拉到一边,不让他跟过来。
西边房子里关着六个人,杨小山一打眼就看到了丁宝桢和胡雪岩两个人。两人正唉声叹气,真是太倒霉了,出来办个差结果遇到这里的小刀会起义,早一天晚一天都不会出事。
两人也同时发现了杨小山,眼睛一亮。杨小山微微摇了摇下巴,示意他们别让人看出来他们之间认识。
丁宝桢和胡雪岩都是聪明人,哪能看不出杨小山的意思,立刻低下了头,摆出一副自顾自的架势。
“这里都是上海县城的官员,还两个是前来办事的。他们便宜,五百两银子一个,怎么样?”李咸池真像个人贩子,就知道要钱了。
杨小山笑他也不好好审审,光一个胡雪岩就几千万身家了。就好比没有眼力的农民,就算撞大运,挖到地下一堆古董,但他分不出好坏,三文不值两文地就全卖了,还是发不了财。
胡雪岩大概也听到了李咸池对自己的报价,才五百两。嘴唇都有一些抽动,要不是这么多人在场,差点大笑起来,讥笑这这李咸池还真不识货。
不过杨小山思虑周全,如果他单单只要丁宝桢和胡雪岩两人,怕引起李咸池的怀疑,万一弄巧成拙就麻烦了。所以他干脆道:“既然我人都看了,赎一个不赎其他,于心不安,以后还落个见死不救的名声。这样吧,我好事做到底,八千银子全赎了,李帮主意下如何?”
李咸池心头微微一动,八千银子在这个时代可是真多啊。就算几天前,还没起义那功夫,他带着兄弟为垄断一段航道,几十两银子的东西就能让他们和别的帮火并,混混的命不值钱,现在可是八千两银子,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成,八千就八千。”李咸池盘算着这么多银子足够自己隐姓埋名回老家享受人生了,爽快的答应了。
杨小山是不做亏本买卖的,钱花出去人赎回来不能算完,还得把钱再挣回来。现在他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68章 意外的人
杨小山正在想着钱的事,胡雪岩假装不经意经过他身旁,用非常低的声音道:“常都尉,钱的事包在小的身上,赎金小的替你出。”
不得不说这胡雪岩,非常玲珑,他虽然是个商人,但他不局限于每次交易的得失。很多小商人都斤斤计较每次生意必须不亏本,但胡雪岩不是,就算是亏本,但如果能结交到关键的人,他舍得亏这个钱。
胡雪岩是一点点做大的,他知道钱并不可靠,商人赚再多的钱,官员的一句话就能让他倾家荡产。所以他要交人,交他认为值得交,有潜力,有前途的官员,这样他才能赚更多能守得住的钱。
杨小山的确没让他看走眼,本来他的确是想在胡雪岩身上打打注意,让他心甘情愿交这笔钱,这是帮清廷赎人,总不能拿天国的钱吧。但人家自告奋勇来承担,杨小山反而不好意思了,心里又盘算怎么能让胡雪岩再从其他人身上赚回这笔钱。
听说杨小山把他们所有人都赎走了,这些“人质”是欢呼雀跃,连忙走到杨小山身边是千恩万谢,就连高傲的法国领事也对杨小山投来感谢的目光。
杨小山当然是做摸做样劝慰他们一番,如果不是查尔斯,他可不想趟这浑水,如果不是丁宝桢和胡雪岩,他也不可能赎全部人。但不管怎么说,救人是事实了,这些人回去后,纷纷奏告朝廷,感谢杨小山的救命之恩,杨小山还因此加官进爵,当然这是后话。
杨小山带着他们终于出了上海县城,算是到了安全地点。查尔斯和法国领事回租界向使馆报平安了,上海县城的官员也在吴道台的带领下去苏州避难。
“常兄,我得回京城向朝廷禀告此事,现在上海是不能运军粮了,看看朝廷是什么意思?常兄可愿随我一起回去?”丁宝桢打算回京城。
杨小山还不想马上回去,好不容易来了趟上海,怎么也得打听到太平天国的情况再说。所以他推辞道:“我再留些日子,如果上海的情况继续恶化,咱再回去。丁兄,你先走一步吧。”
丁宝桢又劝了几句,见杨小山没有走的意思,也就不勉强了,去了码头,回京城复命。
这个时候只有胡雪岩在杨小山的身旁,他又给杨小山行了一个礼:“多谢都尉救命之恩。”
“不用多礼了,大家都是熟人了,不用这么生分。”杨小山作为现代人,没有这个时候的歧视观念,这个时代的官员是很看不起商人的。
胡雪岩格外感动:“这上海租界里也有我的钱庄,回头我让一伙计把八千两银票给您奉上。”
杨小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知道你很有钱,但都让你一个人出,这八千两银子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吧。我替你做个生意,把这钱再赚回来,如何?”
胡雪岩万没想到杨小山会这么说,还要替他赚钱,连连拱手道:“这怎么好意思,有赚钱的生意,都尉自己放着不赚,留给我,这不太好吧。”
“我是怕麻烦,不想操心。你听我说,现在上海小刀会起义,县城附近那么多逃难的人会怎么样?”杨小山刚刚想出一个赚钱的点子。
“会逃到租界吧,毕竟那是外国人的地盘,小刀会不敢轻易闯入。”胡雪岩想得没有错。
“对,那么赚钱的机会是不是来了?”杨小山故意卖了个关子。
“赚钱?你是说租界会缺房子?”胡雪岩是一点就通,难怪生意会做那么大,的确聪明。
“聪明,如果你现在在租界造一些临时的简易房子就算是窝棚,那也有人住吧。不管你是租还是卖,这生意肯定火。”杨小山直接把想法说了出来,在前世房地产生意没有不赚钱的。
“可是租界的地在外国人手里,咱中国人去人家不肯卖啊。”胡雪岩挠了挠头,觉得好像做不了这个生意。
“刚才我不是救了那两个洋人嘛,我去找他们出面,不就成了?”杨小山打算找查尔斯,正好从中还可以再赚一笔。这小刀会一起义,肯定有不少怕死的洋人担心小刀会会冲进租界,估计抛售房产的人会不少,这个时候抄底是最合适的。
“都尉这么照顾我,这样吧,如果赚了钱,咱们对半分。”胡雪岩做生意,官员不入一股,他是没有底气的。
杨小山见他这么懂事,原本想把土地以双倍价格卖给他的想法收了起来,“算了,就赚他三成的钱吧。”他心里暗自盘算道。
胡雪岩见他不开口,以为他嫌份子少了,牙一咬:“四六开,您六,我四。这样可以了吗?”
杨小山回过神来,微笑道:“就五五好了,我只不过嘴皮子动了动,具体的事还得你操心。你既然肯办,我再多一句嘴,你最好不要直接卖,租比较好。上海租界的土地以后会越来越贵,不过后面还有一个机会倒倒手,如果上海小刀会失败了,那些人又要回县城。这个时候也是操作房价的机会,你把握住还能再大赚一笔。”杨小山对房价这事颇有心得,前世的他错过了无数次买房的机会,最后还是靠拆迁总算有了自己的窝。
“都尉大人,小的真是越来越佩服您了。小的别的本事没有,帮不了您,但只要您有要钱的地方,尽管跟小的开口,小的一定鼎力支持。”胡雪岩算是彻底服了杨小山,这人太灵了,随便动动嘴都是商机,自己怎么就想不到呢。
杨小山的确对胡雪岩有一些好感,虽然他是官商,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费就是胡雪岩帮忙凑齐的,怎么说对国家的领土完整是做出贡献的,不是那种没良心的奸商,所以才一直对他照顾有加。“胡老板不必客气,大家朋友一场,将心比心,你对我有情有义,我自然不会让你吃亏。”
胡雪岩又是一阵感动,两人又说了一些话后,胡雪岩向杨小山告辞。他要去杭州筹集军粮,不管经不经过上海,军粮总是要运去京城的,这可不能耽误。
送走了胡雪岩,杨小山准备回租界找查尔斯,刚才不能暴露身份,现在可以以东王世子的身份去找他了。
路上,一百多人的马队狂奔而过,看他们的目标是上海县城,穿着又不是清军的服装,肯定是小刀会的同伙。路边的行人纷纷避让,不敢惹这些瘟神。
杨小山眼尖,发现为首的两个特别像罗大纲和罗美莺兄妹,他还没有喊出口。这一百多人就飞驰而过。
“罗家兄妹不会这个时候来上海了吧?”杨小山不敢相信道,因为他们离开太平天国后是准备去香港避难的。
杨小山没看错,的确是罗家兄妹,他们受广东天地会刘丽川之邀,来上海帮忙助阵。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69章 罗大纲的对策
话说罗大纲因为杨秀清对他的不信任,心灰意冷带着自己的老部下离开了太平天国,南下香港避难。
但他不是一个安于稳定的人,罗大纲十几岁就入了天地会,扯起了反清的大旗,这戎马二十多年,你让他在香港学着普通人过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一开始他呆在自己的房子里无事可做,差点闷出病来。后来实在无聊,出去找份工做。但他那么一个刚毅的人,那受得了抠门老板的指挥,干了几天就撂挑子了。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他怎甘心为了一点钱被人呼来喝去的?
他手下的焦二和其他老兄弟跟他情况差不多,都在香港待不住。
“都是他妈的贱命,过不了安稳日子。”罗大纲自嘲道,打仗的时候都说以后退隐江湖过好日子。真的退下来,更难受,战场上的刀光血影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这辈子他除了打仗,其他的真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想做。
就在这个时候,天地会道上的兄弟给他传来了一封来自上海刘丽川的信,呼吁广东天地会的同仁前去上海助战。
这刘丽川是广东天地会的一名元老,在会里也很有名望。他香山人士,会外语,是一名糖业捐客。他手里钱不少,乐善好施,经常救济会里的兄弟,非常像水浒里宋江,仗义疏财,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在会里名声不错。
罗大纲接到刘丽川的信,那份活泛的心思又启动了,于是联系了以前的老伙计。大家都想去上海,继续和清廷死磕,再闯出一番天地来。
于是罗大纲带着罗美莺、焦二等其他一百多名老部下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上海,准备和清军再大干一场。
但进入上海县城后,和杨小山的感觉一样,罗大纲没想到起义军的军纪是这么的差,战斗素质也非常孱弱,几乎没有什么战斗经验,队伍里甚至还有不少吸鸦片的烟客。
果然,没几天,附近周围县城响应起义的义军纷纷败退回来,青浦、嘉定、宝山、南汇等县城起义失败。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带领一万多清军从苏州方向反攻过来,连下数县,小刀会的形势顿时危急起来。
雪上加霜的是面对失败,小刀会不少人的信心动摇,原本万余人的大起义,经过几次失败,人员流失严重。
各地退回的败军连同上海县城的守军,现在加起来也只有四千多人了。不少人眼看形势不妙,开了小差。就在罗氏兄弟进城的当天,梅州帮头目李诏熙又带了二百多名同乡出城投降清军,得到了一顶候补知县的帽子。
“罗兄弟,你终于来了。”看到罗大纲等人来投奔,刘丽川大喜过望,他自己虽然被捧为大元帅,但打仗不是搞帮派,他军事能力是真不行。眼看清军大举反扑,他是束手无策,但罗大纲在会里是公认的作战高手,他的到来让刘丽川看到了希望。
“刘元帅,我们来晚了,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罗大纲抱歉道,这个时候刘丽川已经自封为大明国招讨大元帅。
“你们从香港那么远赶来,已经不容易了。不迟不迟,现在清军大兵压境,来的正是时候,不瞒你们说,兄弟我是焦头烂额,附近县城接连丢失,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刘丽川没想到起义之后是这么难,多少人在他面前胸脯拍得震天响,关键时刻却一个招呼不打就走了。没有凝聚力的队伍就这样,只能打顺风仗,一遇到困难就树倒猕猴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刘丽川见罗大纲没答话,怕他也丢下自己,连忙道:“兄弟知道这个时候请你们留下来是有些危险,这里给大家备了两千两纹银,算是一点小小的心意。”刘丽川知道罗大纲等人是值这个价钱的,想要花钱笼络住他。
罗大纲一摆手道:“我们是为了反抗清廷而来,这点银子还是赶快买些粮食和火器,紧急备战吧。”
见罗大纲不要银子,刘丽川心里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这年头不要钱的实在太少了,为了一点点钱,兄弟反目的人大有人在。“事到如今,还请教罗兄弟怎么守住这上海县城?”
“首先必须严肃军纪,咱们进城后还看到有些兄弟在骚扰城内的百姓,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必须派人监督军纪,执行军纪。咱们要做大事,决不能像土匪一样行事,不然太失人心了。”罗大纲的话慷锵有力。
“军纪要严,对百姓还得有好的政策,比如说免除他们三年的赋税,争取他们的支持,我们才能更好的在上海站住脚。”罗大纲接着说道。
“咱们还得紧急备战,清军大兵压境,咱们得做好万全的准备,城外要挖陷阱延缓他们攻城,城内要挖深壕预防他们炸城墙。咱们缴获的洋枪、大炮、战船都要统一调度好,这样才能更好的守城。”罗大纲的战斗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
刘丽川听完这些知道罗大纲绝对是个打仗的好手,要想笼络住他必须给实权,所以他紧跟着道:“兄弟我只是一个生意人,虽然大家推选我做大元帅,但我也知道自己能力扛不起这个大旗。这样吧,现在我就任命罗兄弟为平胡大都督,总领县城防务,罗兄意下如何?”
罗大纲也不推辞,但眉头还是紧锁道:“即使做到了以下几点,咱们怕是只能多拖延下时间,这方圆百里只有这一座孤城,想守住实在太难了。我建议咱们还是要改弦易辙,收起大明国的招牌,打出太平天国的旗帜,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援,这是能保住上海县城的唯一途径。”
这就是罗大纲的可贵之处,虽然他对太平天国有怨气,但他实事求是,为了这么多起义军的生路,他还是说出小刀会最后的退路,必须联合太平天国才能有实力和清廷抗衡。
“这个。。。。。。”刘丽川有些为难,太平天国他是了解的,但小刀会会党居多,而且是以天地会的人马最多,天地会一向都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这个时候要加入太平天国,就怕手下人不同意。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70章 抵抗
面对清军的大兵压境,小刀会最大的势力陈阿林部还是做出了妥协,默认小刀会归附太平天国,自己虽然不认可但也不公开反对。
刘丽川举起太平天国大旗,自封为太平天国讨招大元帅,并派人前往南京向洪秀全递交愿意归附的信件。另外罗大纲下达了所有小刀会成员必须全部将所抢的钱财上交,统一使用,不愿意继续跟着小刀会守城的人员,发放十两银子路费回家,但所抢钱财必须留下。
陈阿林主动配合了这一方针,当然罗大纲也和他做了内幕交易,他把抢来的二十万两库银上交刘丽川,之后刘丽川又把这钱已发放军饷的由头重新还给了他。但其他小帮主上交的钱就不全部退还了,一些不义之财直接没收。
就这样经过罗大纲一番整顿,上海县城内的军纪焕然一新,虽然又流失了一部分成员,但留下来的都是心里想做一番事业,铁了心和清廷造反的,那些投机分子则主动选择了离开。
话说那李咸池通过卖人质,发了财,三千两银子发了军饷,还有五千两银子他打算私吞了。但罗大纲一到来,让他美梦无法成真,他暗中派亲信去租界码头买船票,准备带着钱一走了之。
可他万万没想到,杨小山通过阿富阿贵和城里的罗大纲取得了联系,并把李咸池那笔银子的事告诉了罗大纲。罗大纲每天都在等李咸池上交这笔钱,结果他迟迟不交。
这一天夜里,李咸池和几名亲信偷偷流出上海县城,来到租界,准备逃回他的福建老家。
天蒙蒙亮,他迫不及待的准备登上前往泉州的船。
“李咸池,你往哪里跑?”李咸池万没想到城里城外杨小山和罗大纲早就布好了人,监视他的动向。
一直等到他准备登船,抓了他一个人赃并获。因为李咸池毕竟是个帮会头目,防止他下面的人不服,必须有铁证才能办他。
这一下人证物证聚在,他的亲信招供了李咸池打算携带钱财逃跑,他怀里的五千两银票和前往福建的船票都是铁证。
罗大纲对着他的手下,出示了这些证据。他的手下是义愤填膺,想不到自己的帮主藏了这么多钱就把他们丢下不管了。愤怒的人群冲了上来,对着李咸池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他们纷纷高喊“死刑!”
于是罗大纲顺应大家的意愿,把李咸池当众砍了,以肃军纪。
经过一番整顿,小刀会的成员终于团结了起来,但很快清军的水军,首先到了上海县城的小东门。
这一支清军由总兵泊承升带领,十多艘战船,其中还有四五艘炮船,打算轰开小东门。
水军出身的罗大纲毫不示弱,率领七八条义军的小船应战。他非常沉着,指挥小船快速在清军大船中间穿插,并丟掷火瓶。
清军战船浓烟滚滚,损失严重,数百人落水。剩余的船只被罗大纲引诱到小刀会炮台的射程内,又被击沉数艘。
这一下清军的船队全乱了,罗大纲抓住战机重新反击。重创清军战船,并俘获了一艘炮舰。
清军总兵实在没有办法,带领残军败将逃入外国码头,这才躲过一劫。但经过这一战,清军的水军被杀得完全没有了战斗力,再也不能单独出战了。
但上海县城的危机依旧没有解除,清军巡抚吉尔杭阿和总兵虎嵩林率领一万多清军包围了上海县城。
并在县城西北发起进攻,先头部队几百人呐喊着向起义军冲击,抛掷大量的火球等其他投掷物,然后树起云梯登城,已有七八人登上了城墙,同时大量清兵冲出军营,用火绢枪、火铳和其他武器向城墙射击。起义军吹响螺号,在罗大纲等人的指挥下奋勇还击,向敌人投掷火弹、火罐、灰包和巨石,战斗非常激烈。
登城的敌人很多打得坠落下去,已上城墙的敌军寡不敌众,当场被击毙数人,其余见势不妙,跳墙而逃。在起义军的猛烈火力攻击下,敌人只得撤退。与西北面清军相呼应,南面清军也展开攻势,重炮轰城,轰塌城垛多处,并施放火箭,点燃城上的起义军帐房。
与此同时,总兵泊承升率领剩下的战船,在小东门码头一带,向起义军炮台偷袭。起义军以炮火还击,炮声轰轰,连绵不绝,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最后敌船退往苏州河口。
这一天,起义军经过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从三个方面的进攻,保住了上海县城。
但清军不甘心失败,在城西四明公所内偷偷修筑炮台,运来一门门强火力的大炮。同时清军又在营盘内造好许多高台,与城墙一般高,顶上作成倾斜面,以便作战时把这些高台放在城墙边登城。清军还在高台上面演习攻击,这些高台,实际上是一种较稳固的云梯。经过一番准备和策划,清军开始了大规模的连续攻城。
四明公所的炮台安装完毕,清军便发炮轰城,同时在县城的北门和南门外攻城,起义军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打死敌人19人,打伤多人。
次日大雾弥漫,清军携带云梯、喷筒,准备乘雾袭击县城,起义军也装扮成清军模样前往袭击四明公所炮台,两军相遇展开激战,起义军边战边退,直到日出雾散,才返回城中。这次战斗,起义军击毙清军千总陈镇川等人,打伤数十人,自己也有些损失。
之后连续几日,清军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向上海县城发动全面攻击,在两个小时内耗尽所有弹药。起义军在多于自己数十倍敌人的攻击下,英勇地坚守着阵地,向清军发起数次冲锋,最后打退了清军的进攻。
清军连续七昼夜的进攻,妄图夺取上海县城,在起义军的严密防守和猛烈反击下,清军屡遭失败。
清军恼羞成怒,在城郊的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上海县城东郊,原是繁华的商业区,民房店铺栈号相连。吉尔杭阿指挥清军在这里放火,使小南门至大、小东门一带的2000多间房屋被烧毁。原来人烟稠密,非常富庶的东郊,竟变成凄凉无人的地带了。清军趁火抢劫,大批赃物被他们无耻侵占,发了一笔战争财。
经过这么多天的猛攻,清军都不能攻破上海县城,通过战场的磨练和罗大纲等将领的指挥,小刀会的起义军也迅速成长起来,不再是一支孱弱不堪的队伍,而是一支意志坚定,能打硬仗的军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