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71章 小刀会结局
清军对上海城郊肆无忌惮的劫掠终于出事了,几个胆大妄为的清兵甚至跑到美租界抢钱,这一下触动了美国人的心里防线。
在杨小山的鼓动下,美国停留在上海港口的军舰以清军侮辱、袭击租界外侨为借口,向驻于泥城浜的清军发动炮击。
清军不战而逃,第二天巡抚吉尔杭阿和道台吴健彰亲自出面赔罪。
上海的丢失对清廷影响巨大,因为关税收不上来,清廷的财政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朝廷不得不派官员去与英法美协商关税事宜。
最后吴健彰接受英国领事阿利国的建议,由英、美、法三国领事各指派税务司一人,组成所谓“关税管理委员会”控制海关。与三国领事签订“上海海关征税规则”九条,从而开创了出卖中国海关主权的先例。接着清政府又承认“上海英、美、法租界地皮章程”,充许外国侵略者在租界内建立政权和警察。
在租界地位、海关控制权等问题上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后,英法美三国开始转向清军,与清军联合起来,在上海城北面建筑围墙,断绝起义军的补给线,封锁上海县城。
清朝当局和外国人的严密封锁,使城内起义军困难重重,他们得不到郊区农民的支援,无法补充兵员,同时也不能获得外部的粮食与弹药等物资的接济,形势变得非常严峻。留在城内的居民约有二三万人,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他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
刘丽川等义军首领命令起义军食糜粥、草根,同时以少量粮食供应群众。存粮越来越少,米价不断上涨,每斤米竟高达 300文,很快又涨到四五百文。起义军“杀牛马以食”,民间将所有的猫、狗都杀光吃光了,又吃草根、树皮。接着便有人饿死,每天都有8个到10个人饿死。弹药也消耗得所剩无几,城内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
参与封锁的洋人中法军最为上心,他们对一切企图与城中小刀会起义军往来的人,一律开枪射击。一天黄昏,一位老太太想把一篮食物送给城里的一个亲戚,法军见了,开枪射击,她的大腿受伤,倒在地上,法军哨兵又用来福枪射击,在她近旁溅起泥土。最后她的背上又中一枪。可怜的老太太躺在那里哀号,直到半夜,才被起义军抬进城里。法军为封锁县城,每天射杀的无辜群众数人至数十人不等,其罪行令人发指。
期间杨小山把胡雪岩在上海的一部分军粮打算运进县城,无奈封锁太严,只能夜里悄悄丢几袋米过墙,这些粮食对县城内那么多饥民是杯水车薪。
这个时候小刀会是突围的最后机会,但他们内部还是不统一,刘丽川主张向镇江方向突围,到南京去投太平军,陈阿林主张去福建老家继续抗争,其他头目也各有各的主张,会场争论激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在不愉快的气氛中散场了,最终的结局就是各自找机会突围。
清军经过不断的调集军队,并且和法军达成了一致,联合在一起对上海县城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法军的军舰上的大炮对上海县城进行密集的炮击。
北面城墙被轰开了两丈多宽的口子,清军乘势猛烈攻城。
好在罗大纲在城墙内侧挖了深壕,让他们不能轻易进入城内。罗大纲带领数百人用长矛、火箭压制住清军的进攻,把他们打了回去,但也损失了不少人手。
但南门的城墙下,清军的地雷又炸开了一个口子,这一侧小刀会起义军就没那么顽强了,被清军突了进来。
紧接着东门又失守,被清军从云梯上翻进城内,他们进入城中到处放火,这个时候上海县城已经守不住了。
罗大纲只能带着几百名弟兄从北门而出,突围出来。幸好有杨小山的接应,把他们藏在美租界内。
刘丽川带领数百名弟兄从西门冲出,打算前去镇江和太平军汇合,可惜走到虹桥撞见了清军总兵虎嵩林,虽然起义军将士拼死一战,但毕竟敌众我寡,大部分战死,只有百龙会帮主飞虎将军潘起亮带领少部分人杀到镇江一带,最后投了李秀成。
陈阿林的队伍也是从西门冲出,不过他是打算南下去福建,依旧遭到了清军的阻击。他们且战且退,损失了不少人,只有少部分人冲了出来。陈阿林和队伍走散,只带了几个兄弟逃到美租界,也亏得杨小山出手,才没被清军抓走,和罗大纲等人一起藏在了药材店。
其余小头领,徐耀率领160余名起义军由小东门、北门冲去,全部被清军捕获,最后都惨遭杀害。还有蔡三冬、周龙林等300多名起义军将士出城以后,不及隐蔽,被清军及团练逮捕,审讯之后,分别被凌迟处死。
绝大部分起义军将士都与清军英勇作战到了最后时刻,只有极少数人朱月峰、沈绍昌在城破时举白旗投降。
小刀会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败了,但他们敢于提着脑袋和清廷干一仗,彰显了汉子们的血性,最后孤立无援中谢幕也是历史的无奈。
杨小山知道美租界藏不了多少日子,这么多人必定会被发现,所以连忙联系了船只打算把罗大纲、陈阿林他们送出上海。
“我们打算去南洋。”陈阿林的手下死的死,散的散,他有点心灰意冷,打算去南洋在找出路。
杨小山点点头,“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杨小山送了陈阿林六百两银子作为路费。
“大恩不言谢,以后如果遇到福建帮的人,报我的名字,至少还管点用。”陈阿林一生都很强硬,难得向人致谢,面对杨小山无私的帮助,再逞强的他还是说出了谢谢。
送走了陈阿林,罗大纲和罗美莺走了过来。
看到罗美莺消瘦的脸,杨小山忍不住道:“美莺,你瘦多了。”
杨小山招呼他们俩吃饭,但看得出他们心里很难受,起义失败了,又死了那么多兄弟,心情实在是好不了。
“大纲,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杨小山给他夹了一块肉问道。
“只能回香港了。”罗大纲说得很难受,其实他宁愿战死沙场都不愿意回香港苟且偷生。
“这清廷气数还未尽,你们不要气馁,要不我给你们支个招。”杨小山看得出罗大纲还是想和清廷扳扳手腕,不甘心就这么结束。
罗大纲眼睛一亮,抬起头道:“什么招?”
“去台湾吧,那里清廷的防卫力量有限,凭你的实力应该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来。”杨小山想来想去,也只有台湾适合罗大纲发展,毕竟他是水军出身,台湾再适合他不过了。
“那是一个小岛吧,能有多大发展?”罗大纲还有点看不起台湾的意思。
“可不能这样说,现在是海洋的时代了。岛屿方便贸易,反而占优势,信我的话,如果你能发展出一支洋人一样的舰队,到时候你还不是想打哪就打哪?”杨小山提示道。
罗大纲是聪明人,他见过洋人炮舰的厉害,他一拍大腿道:“行,就听你的。好兄弟,如果咱在台湾发展起来了,你如果看得起我,就来找我一起干。你来做头把交椅,我给你做二把手。”
“不用客气,我这里还有一万两银子还有五万石粮食,都送罗兄去台湾打天下。”杨小山对罗大纲信心十足,两人的关系太铁了,从广西就一直是战友,彼此对对方都特别信赖。
虽然罗美莺还有点依依不舍,但杨小山还是送走了他们。他虽然也想去台湾,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自己必须帮助太平天国,不能丢下他们不管。毕竟这个时候,最有希望推翻清廷的,还是太平天国。
但几天后,杨小山终于看到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长江上游飘来无数的尸体,这些尸体穿着黄衣黄褂,还被捆绑着。
杨小山从装饰上一眼认出这是东王的手下,顿时心如死灰:“完了,天京事变还是发生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72章 杨秀清的改革
话说杨小山离开天京后,杨秀清心里是落下了一块石头,朝中再也没有能和自己抗衡之人了。消除了所有隐患,他把心思集中在把太平天国国家化的道路上。
自从太平天国诞生后,只能说是一支宗教化的军队,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打破江南江北大营后,太平天国得到了一段非常难得的和平时间,杨秀清在这个时候推动国家化是很明知的,天国要想继续发展,必须正规化、世俗化。
所以他干了几件大事。
第一,他废除了男女分营的制度,让夫妻可以团圆同居。战争年代,男女分营是必要的,人类最大的矛盾是性资源分配的矛盾,古代十起人命案,九起是为了女人。男女分营一刀切,谁都得不到解决了这个矛盾,防止军队的内乱。
但现在和平了,人的基本性需求是从骨子里带来的,一味的阻止,带来了更大的祸患,让性压抑变成了性变态。一些高级官员养漂亮小男孩作侍卫掩人耳目,背后搞**,伤天害理。
杨秀清就是看到了男女分营的弊端,所以借天父下凡取消了禁欲令,让夫妻团聚。没有老婆的,按官职大小,先后给安排妻子。一开始是上头随机安排,有时候老头子安排到一个大姑娘,那是他赚了,有时候小伙子被安排到一个老女人,那也没办法。
后来这样分配的方法是在太粗糙了,引起了不少怨言,特别是被分了丑女和老女的人意见非常大。最后杨秀清拍板,一排女人脸挡起来,把手伸出来,没老婆的人进去选。只能看手,不能看脸,最后牵手的就是老婆,一切都是天意不能反悔。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待遇,必须在太平天国服役两年以上,军职在卒长以上的人才有这个待遇,达到标准的人组织上发一张龙凤合挥,俗称“女人票”,这才有资格进去牵手。
杨秀清的做法顺应天意,但去违背了拜上帝教的道德,因为在宗教上,这叫做淫,是最大的恶,所以笔者把这个做法叫做去宗教化,也就是国家化。
第二,杨秀清阻止了洪秀全全面禁书修书。洪秀全他作为宗教领袖,将儒家经典和其他经史子集称为妖书,全面禁止,有些禁止不了的他就根据自己理解的宗教修改。
比如说历史上的帝王他认为都不能称帝王,因为他们比上帝差远了,所以那些书里的唐宗宋祖被他一律降为侯,于是一些书被他改得非常可笑,像孟子见梁惠王就被他改成孟子见梁惠侯。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删书衙,按照自己的要求删减修改书籍。
杨秀清的头脑还是清醒的,知道不能这么干,所以他明里暗里阻止洪秀全这样荒唐的行为,并通过天父下凡告诫他“千古流传之书不可毁弃。”使得洪秀全大规模改书毁书的计划胎死腹中,没能全面推广。
杨秀清是比较重视文化人的,他的麾下聚集了不少江南文人作为他的秘书。所以他毁和尚庙、尼姑庵等庙宇,但对文庙却从来不碰,因为他深知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文化人来建设。
第三、他把难以实行的《天朝田亩制度》搁置起来,还是按照原先收租子的办法往下面收赋税。如果按照洪秀全的办法,不但租子收不上来,还会闹出不少矛盾。
杨秀清作为实际的行政操作者,他对其中的困难太清楚了。但他这样的做法无疑也违背了洪秀全的宗教情怀。
可以说杨秀清的种种做法都在把太平天国世俗化,他要把天国打造成为一个世俗化的国家。
以杨秀清的才智,他不可能不考虑到天王洪秀全的反弹。
他身边的程学启也发现了杨秀清的担忧,所以他不失时机地对杨秀清说:“下官听说天王还在宫里研究如何修改史集,还对东王您取消禁欲令很不满。”
杨秀清脸色一变,没有说话。
“东王,要不要写个折子安慰安慰天王?”程学启试探道。
“不必了,这些做法顺应大家的意愿,都是为了天国好。”杨秀清并没有把天王放在眼里。
“可天王那边怨言颇多,下官怕天王万一对您产生怨恨,那。。。。。。”程学启开始挑拨东王和天王的关系。
“怕什么?还怕他对我怎样?”杨秀清不屑道。军政大权都在自己手里,就连宗教解释权也在自己手里,洪秀全在他眼里就是一个傀儡而已。
“毕竟天王在名义上还是天国的一把手,他真要对东王您不利的话。。。。。。”程学启暗示道。
如果说杨秀清对洪秀全没有一点防备,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找了个时间上书洪秀全,让他封自己为“万岁”,来试探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拿到杨秀清的要封万岁的请求,可以说是被杨逼到了死角,天国实际的权利几乎都被杨秀清拿去了,想不到他连自己名义上的称号也要拿走。
这个时候洪秀全可以说是对杨秀清动了杀机,认为杨秀清迟早要对自己下手,取而代之,但他没有立即发作,而是暂时忍耐,准了杨秀清万岁的称号。
另一方面,杨秀清以为洪秀全是真怕了自己,任自己欲所欲求,最后一点防备洪秀全的心思也打消了。杨秀清这个人虽然骄横,但他有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念旧情对一起起事的兄弟欺负归欺负,还下不去毒手,这也是他的一个大弱点。
权利的斗争就是你死我活,杨秀清不杀洪秀全,原因很多,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杀了洪秀全,得到太少,因为军政大权本来就在自己手里,宗教上他的天父下凡也盖过了天王的地位,所以没必要冒风险杀天王。
但洪秀全就不同了,一来杨秀清完全没有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建立这个太平天国,在他看来天国的道路越走越歪,杨秀清可以说是摧毁了他在宗教上的理想;二来如果杀了杨秀清,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就没有了,自己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王。
所以洪秀全先出手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73章 天京事变
洪秀全写了讨伐杨秀清的密诏,由陈承瑢派人秘密发放给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和燕王秦日纲。
这个时候韦昌辉和秦日纲正在天京附近征集粮草,他们俩收到密诏,立刻联合在一起商讨诛杨事宜。
而石达开收到密诏则心里非常矛盾,他人在江西,一路上走走停停,不愿意参与这次诛杀杨秀清的计划。因为他觉得杨秀清虽然跋扈,但他对天国的贡献实在太大,不愿意手里沾自家兄弟的血。
韦昌辉见石达开迟迟不来汇合,就甩开了他,和秦日纲会兵一处,共计六千精兵准备讨伐杨秀清。
在天京城内陈承瑢的配合下,夜里悄悄进入了天京城。
而杨秀清骄纵惯了,完全没想到会有人对自己动手,东王府上下都非常松懈。
凌晨,韦昌辉和秦日纲包围了东王府,东王府将士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几乎是束手待毙。
杨秀清刚刚起身,正在洗脸,就被北王的亲兵抓了起来。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韦昌辉居然会带兵进入他的东王府。
对杨秀清早就恨之入骨的韦昌辉终于举起了屠刀,砍了杨秀清的脑袋。杨秀清至死都没明白,为什么韦昌辉敢对自己动手?他更想不到他认为是傀儡的洪秀全对自己动手了。
天王的命令是只杀杨秀清一个,毕竟杨秀清的部下也是自己的部下,天京城内和东王有关联的人太多了,如果都要杀,那得杀多少?
但韦昌辉并没有理睬,他压抑了太久了。而且他认为就是因为杨秀清不够狠,才导致了今天的下场,所以他必须斩草除根。韦昌辉把东王府上上下下数百口人全杀了,彻底发泄了自己被东王一直打压的怨气。
洪秀全得知也无法阻止了,只能对外发布圣旨宣称:东逆杨秀清图谋不轨,想称万岁,死有余辜。
但天京城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可以说是炸锅了。
天京内的队伍很多都是东王的嫡系,以东王至高无上的地位,怎么能说杀就杀?而且还是满门抄斩,大家纷纷要讨个说法。
韦昌辉这个时候有些紧张了,他害怕这些人要为杨秀清报仇,来找自己麻烦。
结果他让陈承瑢假借天王名义,对外宣传要惩罚韦昌辉和秦日纲,让东王的部下来看。六千多东王的嫡系队伍放下武器被骗到几间巨大的房子里,然后被锁在里面,并点燃了布置好的炸药。
可怜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兄弟,没死在清军的刀下,却惨被自己人屠杀。炸药炸完后,北王的队伍又手持利刃进来,他们露一只胳膊在外,进来后见人就砍,把少部分没炸死的人都砍死了。
韦昌辉杀了这些人之后,还不放心,他又在城里展开新一轮大清洗。把那些被杀者的家眷也通通抓起来杀掉,无论是怀孕的妇女还是尚在吃奶的孩子,这场屠杀持续了近一个月,总共杀掉东党两万多人。
洪秀全几次下诏让他住手,不能再杀了,但韦昌辉已经杀红眼了,根本听不进劝告。
通过不断的杀戮,韦昌辉不在是那个唯唯诺诺的东王跟班,他露出了真实的面目。他想取代东王,让天国进入北王时代。
这个时候石达开把队伍留在安徽,只身到达了天京,他质问北王为什么要杀这么多人?
而韦昌辉却认为石达开心向杨秀清,是来讨伐自己的,没有答话但心里对石达开动了杀意。
当晚有人告密石达开北王要杀他,在心腹的帮助下,石达开沿着绳子爬下城墙,逃出天京城。
韦昌辉找不到石达开,他一面派秦日纲去追,一面包围了翼王府,将翼王府男女老少也全部杀害。
这个时候韦昌辉可以说是在天京人神共愤了,而他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他没有停手,反而带兵去天王府,准备连天王也一起杀了,这样他就成了太平天国的一把手了。
洪秀全早就堤防他这一手,他一面牢牢防守天王府,一面昭告天京所有将士韦昌辉为北奸,人人得而诛之。
韦昌辉攻不下天王府,他的部队也出现了叛变的苗头,部下纷纷离他而去,最后他手里只剩下三百人还效忠于他。
天王下令北王部下和从犯既往不咎,只杀北王一人,韦昌辉这下彻底孤家寡人了,几天后孤单一人的韦昌辉在一哨卡被群众抓住。
天王下令将韦昌辉五马分尸,罪名是不分青红皂白,乱杀文武大小男女。
这个时候翼王石达开已经带领大军直奔天京而来,并要求诛杀秦日纲和陈承瑢这两个北王的帮凶,以安民心。
天王虽然不情愿,但为了翼王能辅佐支持自己,还是下令杀了秦日纲和陈承瑢,并把他们两人的脑袋和北王韦昌辉的脑袋一起送到石达开手里。
当石达开带着大军到达天京后,这个时候全体天京的军民都把希望寄托在了石达开的身上,呼吁天王把军国大事交给翼王处理。
但这个时候洪秀全担心石达开会成为新的东王,把自己架空,虽然他把军政大权交给石达开,却又重用了自己两个同宗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在朝政上牵制翼王。
洪仁达洪仁发这两兄弟没什么真本事,但给翼王添乱的本事还不小,并且喜欢给天王打小报告说翼王的不是。
石达开血性耿直,自尊心也强,他认为天王并不能完全信任自己。一丝寒意在他心里升起,心高气傲的他不愿意受到小人的牵制和打压,石达开对天国彻底失望了,于是他决定自己走人。
石达开带着数千人离开天京,并沿途张贴告别信,说明自己离开天国的原因。在他的感召下,大约有十万太平军民跟着他离开了天国。
石达开出走了,分家单过了,刚刚遭受重创的太平天国元气又一次大伤。
于此同时,湘军重新整军完毕,打算卷土重来,在湖南周围已经磨刀霍霍起来。太平天国的局势又开始危险起来。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74章 加官进爵
看到了长江上的太平军尸体,杨小山知道天京事变爆发了,他让阿福请老吴无论如何来一趟。等了好多日子,他千盼万盼终于等来了老吴,两人在上海郊外一间药材店的仓库里见了面。
“老吴,你终于来了,巧妹和孩子都还好嘛?”杨小山第一件事就是问的自己的家人。
“世子,他们都好。我把他们安排在了安全的地方,世子你关照我的事老吴我都放在心上,半点没敢怠慢。天京果然出事了,连续几场屠杀,我们天国元气大伤,这场内讧的损失比死在战场上的还大,几万湖广的老兄弟,天国的精华啊!”吴如孝感慨道,他听到风声,第一件事就是把苏巧妹和孩子一起接过来,藏在安全的地方。他自己是中间派,没有派系,谁都不得罪。所以逃过了这场屠杀。
“哎!现在天国谁在主持大局?天王嘛?”杨小山叹了一口气,内伤永远比外伤最为致命。巅峰时刻的天国这么快就陨落了,历史上权利斗争是起义绕不过的坎啊,不过天国的内斗发展得太早了,这江山还没打下就动手了。
“原本是翼王,可惜翼王负气出走了。现在是天王的兄弟洪仁发和洪仁玕,这两个草包连东王的一根手指都比不上,下面人根本不服他们。可惜天王现在给东王带上了东逆的帽子,连世子你也牵连了。现在天国的宗教书上再也没有了东王的功勋,世子你的英勇事迹也被抹去了,除了我们这些老家伙,那些新来的兄弟都不知道你这个天国大英雄。”吴如孝替杨小山忿忿不平道。
“我东逆的帽子迟早都会被摘掉的,咸丰一死,天王必定会为我正名。我担心的是咱们天国能不能抵挡住清妖的反扑。老吴,你也是天国的老人了,陈玉成和李秀成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他们俩的实力有目共睹,你在天王面前多多提携他们,现在只有他们才能把天国带出泥潭。”杨小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身上,他们俩没和石达开走,就是等着自己回来。
1...8586878889...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