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给我,我来喂你。”杨小山接过荷香手里的莲子羹,望着脸色有些煞白的乌兰,心疼道。
“我自己来。”乌兰连忙推开他,这个时代哪有男人这样照顾女人的,乌兰可没有真把杨小山当成赘婿,觉得杨小山这样做太低贱了,心中不忍。
“夷?你的病好了?”杨小山惊喜地发现乌兰推着自己的胳膊,居然没有任何疼痛的表现。
乌兰下意识地收了手,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再次抓住杨小山的胳膊,还是没事,惊喜地快要哭出来:“我好了,我好了。”
杨小山一把把她搂在怀里,把她那柔软的身躯紧紧压在自己的胸膛上。乌兰双臂绕着杨小山的脖颈,温柔地注视着他。
杨小山再也忍不住了,吻像雨点似的在她的嘴唇和面颊上亲去,“太好了,你终于好了”。
乌兰眼中也满是幸福的泪光,终于能让自己的男人任意碰自己了。怎么好的也不知道,可能是那些“子弹”在身体中运动后起的作用吧。
“姑爷,小姐,荷香告退了。”荷香也替乌兰高兴,盘踞在小姐身上多年的怪病终于被赶跑了。她很知趣,不能再影响他们今天的洞房了。
“别,荷香,今天多亏了你,这么晚了,你也别走了。我们俩姐妹一起服侍他好嘛?”乌兰一把拉住荷香,把她带回床上。
杨小山当然求之不得,左拥右抱,两个佳人同时陪伴,此生无憾,他坏笑道:“咱们三个再来一次?”
两姐妹没有答话,但她们羞红的脸上分明写着同意。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78章 监察御史
养心殿,琉璃瓦的殿顶、殿脊和飞檐上的龙首、蹲兽,正中的宝座上面,悬着巨大的匾额,“中正仁和”四个大字非常醒目。殿顶盘卧着神龙,衔着轩辕镜水银珠,殿里檀香阵阵,烟气浓郁。
咸丰帝现在都在养心殿里会见军机大臣,这里起居方便,来去路程也短,相比偌大的乾清宫要自在得多,也方便得多。
恭亲王站在咸丰帝座塌下面,一副非常恭顺的样子,低头拱手,凝神屏息。
“你推荐新科武状元常山去发匪前线?”咸丰看了一眼恭亲王的折子。
“是的,这常山不但功夫了得,办事也非常妥当,在上海监运军粮还救下了一班上海官员和两名洋人,可见有勇有谋,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应该给他机会上前线磨练一番,以后也好为咱大清更好的效力。”恭亲王连忙奏请道。
“圣上,万万不可,这常山为僧王军中的一员,僧王的铁骑可是咱京师的保障,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擅动啊,皇上!”肃顺连忙阻止道,他心中暗想:这前线的形势刚刚好转,曾国藩的湘军已经到了反攻阶段,这个时候空降一个来摘桃子,什么意思?恭亲王素来与自己不和,肯定没按好心,决不能让他得逞。
咸丰帝想到几年前发匪的北伐军打到家门口的情形,心有余悸道:“恭亲王,肃爱卿说得是,僧王是我京都最后的屏障,此事不能轻率。”
恭亲王当然知道让杨小山带兵去前线肯定很难,但一来杨小山在自己这里积极申请要去前线,二来要快速提拔杨小山,在发匪战场上立战功是最快的,自己在朝中势力太弱,需要大力培植对自己忠心的人,杨小山就是自己极力要扶持的对象。
“圣上,这湘军十几万人是那曾国藩的私人武装,军饷还是他自筹,万一他要是与发匪联合起来,咱们可怎么办?”恭亲王知道曾国藩是肃顺的人,他看了一眼肃顺,心中暗想:你不让我的人去,我就攻击你的人。
“皇上,曾国藩您可是见过的。他对大清忠心耿耿,前些日子刚刚拿下湖北武昌,怎么可能和发匪联合?真是太冤枉了。”肃顺连忙替曾国藩辩解道,他就怕咸丰猜疑,咸丰如果猜疑曾国藩,下面必定就会猜疑自己,所以一定要保住曾国藩。
“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一个汉臣,你就这么信任他?”恭亲王立刻反驳道。
“你!你。。。。。。血口喷人!”肃顺气得话说得都有些结巴了。
“好了好,你们都是朕最信任的人,曾国藩朕是相信的,常山这小伙子不错,又是僧王的爱婿,朕也信得过,去锻炼锻炼也是好事。”咸丰被他们吵得头疼,现在他精神比之前几年是越来越差,一遇到烦心事,头就疼的厉害。
肃顺和恭亲王奕?听到咸丰说话了,终于停止了争吵,站在两边,等待咸丰的旨意。
“这样吧,朕任命常山为鄂湘赣皖苏五省监察御史,看看那边有没有违法乱纪的情况,并赋予他专折奏事的权利。你们看如何?”咸丰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兵不调,人也能去。
恭亲王挺满意,带兵万一打败仗还有风险,这个监察御史就安全很多,只是挑别人毛病,自己不用负责,功劳也跑不掉,的确是个不错的官职。所以他也就没开口。
肃顺想了想不太放心,请示道:“圣上,还请问这五省监察御史定为几品?”这五省监察御史是咸丰临时安排的官,可大可小,所以肃顺就多问了一句。如果定得太大,自己肯定是要反对的。
“从三品吧,朕记得他在僧王军中任职护军参领也是从三品,这次属于平调。”咸丰想了想道,年轻人也不能提拔过快,能不能再升还要看他的表现。
肃顺知道自己如果再阻拦,咸丰很可能就会猜忌自己了,连个监察的人都安排不进去,这也说不过去。好在从三品官职不是很高,应该不会妨碍曾国藩的军务。于是他终于点头同意道:“圣上英明!”
“恭亲王,你还有什么意见?”咸丰见肃顺已经点头同意,又调过脸来看着恭亲王。
恭亲王琢磨着这官职虽然只有从三品,但有了专折奏事的权利,等于可以直接向皇帝上书,这也行了。更何况杨小山这么年轻,没有更大的功劳之前,从三品几乎已经是极限了。
于是他也点头道:“皇上圣裁。”
见到两人都没有意见了,咸丰一股倦意涌上心头,对他们摆了摆手手:“朕乏了,你们先退下吧。”
等到恭亲王奕?、肃顺离开,御前太监安德海深知咸丰心思,连忙上前讨好道:“牡丹春姑娘在外面候着呢,要不要让她进来给皇上唱几首小曲解解乏?”
牡丹春是一位苏州美女,能歌善舞,人长得十足妖艳。咸丰怠政后,下面人眼尖的当然投其所好,在苏州妓院买来这么一位佳丽,献给咸丰当“金丝鸟”养着。
咸丰虽然喜欢看戏,但京城的戏班子不可能随时都能进紫禁城供咸丰消遣取乐。
咸丰也喜欢女人,但后宫嫔妃毕竟都是官宦人家的正经女儿,不像这些“金丝雀”能对男人刻意逢迎,说一些下贱的浪话取悦皇上。
这些充满野性,没有规矩的“金丝雀”让他分外有感觉,所以一有空,就让她们出来随时把玩一下,体会人生的乐趣。除了这牡丹春,还有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一共四春姑娘可以供他随时宠幸。
当然一些正直的大臣规劝过咸丰,不过咸丰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闹大了就把四春送到圆明园藏起来,风声一小,又肆无忌惮起来了。
咸丰当然知道自己这样好色不是好事,但他自己放弃了自己,其他人再怎么劝都没用了。皇帝自身都这样了,下面不少官员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要不是曾国藩这样的汉人能臣支撑着,大清早就完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79章 林启容战死
杨小山接到朝廷的调令,让他做五省监察御史去发匪前线。他终于舒了一口气,这段时间,曾国藩的捷报频发,让他再也坐不住了。
所以杨小山找了恭亲王,推说自己想尽快立功,让他想想办法帮忙把自己调去前线,恭亲王的办事效率还挺高,很快事就办下来。虽然没有带兵权,杨小山有些失望,但好歹也是可以上前线,这样也能接受了。
杨小山立刻动身还有一个原因,这乌兰格格可能是憋太久了,这病一好,整天和自己腻歪在一起,多久都不嫌腻。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再强的男人也是有极限的,天天搂着大美女,身体吃不消啊,更何况还有一个陪嫁丫头时不时也得雨露均沾一下。
杨小山没有耽搁任何时间,直接南下去湖南找曾国藩,他是太平天国的劲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先打入敌人内部,再想办法帮助太平天国,这就是杨小山的策略。
而这个时候,太平天国的形势已经非常危险了。特别是江西战场,石达开出走后,江西根据地各自为战,被湘军各个击破,瑞州、临江等大片领土被湘军“收复”,只剩下九江还在太平天国的手中,守将林启容苦苦支撑,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林启容原来是杨小山的亲兵队长,九江大捷后杨小山奏请天国,把他留在这里做统帅。林启容不负杨小山所托,在这里他屡次打破湘军的围攻,击败罗泽南等湘军悍将,还杀了能开五石弓的猛将童添云,官职一路升到春宫正丞相。
不过这个时候,九江已经是一座孤城,湘军悍将李续宾攻不破九江,于是花了半年时间在九江南北两岸构筑营垒,开挖六条长壕,战壕长三十多里,深六米,宽十余米,三面包围九江城。于此同时,彭玉麟率湘军水师封锁九江北岸,与李续宾一起讲九江围得水泄不通。
“林丞相,天京那边有消息了。”一个牌刀手过来报告道。
林启容听到这个消息,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喜悦道:“什么消息,快念。”
手下人拿着信鸽带来的纸条,看了一遍,脸色一苦:“丞相,天王说现在各地战场都遭到清军攻击,天京已经无兵可派,为了表彰丞相您的功勋,特升您为贞天侯。”
“贞天侯。。。。。。现如今我要这侯爵又有何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当兵打仗?”林启容两眼一闭,几近绝望,没有援军这九江怕是守不住了。
“林丞相,曾老贼又送来劝降信,说天京诸王自相残杀,东王、北王已死,让我们尽早归降,不但能免一死,还可获官爵。”又一名手下过来报告道。
“去他妈的,我们的手下败将,让我们降他,别做梦了!”林启容夺过劝降信,一下子撕得粉碎,林启容的信念非常坚定,从来没有过投降的心思。
“要不我们接受翼王的邀请,他身边有十万大军,跟他走吧。”一个幕僚建议道。
“不行!世子把九江交给我,我决不能丢下这里。”林启容一口回绝道。
“那恐怕翼王就不会援助我们了。”幕僚叹了口气。
林启容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世子把九江交给自己,自己就得和九江共存亡。天京事变这么大的事,想瞒也瞒不住,他是知道的。但他还知道杨小山去执行秘密任务了,世子没有死,他就必须跟着天国走。
虽然翼王石达开跟自己交情不错,也曾并肩作战过,但在他心中,只忠于杨小山,只要杨小山没开口,他哪都不能去。九江是长江上重要的据点,这里丢了,清军就能直接进入安徽,江西也将全部落入清军之手。
被清军已经围困一年多时间了,粮食早就吃光了,林启容虽然在城里的开阔地都中上蔬菜,补贴口粮,但这一点点补贴是杯水车薪,城内一万多守军,已经饿得拿不动武器了。
就是这样一支饥饿之师,子弹、弓箭全打光了,还多次击退湘军的围攻。城墙被炸破好几次,林启容都硬顶住了,没有石头,他就拆了城中的房子,用砖头堵住缺口,依旧坚守阵地不失。
林启容自己带头,与士兵同甘共苦,没了干饭吃稀饭,没了稀饭吃野菜,最后什么都没了,只能吃草根。林启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万多名守军,这样的绝境下,都没有人叛逃,所有人都跟着林启容共进退,与九江共存亡。
最后的日子终于来临了,这一次湘军李续宾加大了爆破力度,反复修补的九江城墙早已破败不堪,南城墙在这次爆破中被炸开了一道三百多米的缺口。
林启容带领被饿得走不稳路的将士,与湘军血战。可缺口实在太大,终于被数万湘军冲了进来。
紧接着,林启容又带领太平军与湘军进行激烈的巷战。李续宾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数千精兵强将死在了九江的巷道中。
最终林启容和一万七千名将士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实现了他与九江共存亡的诺言。
艰难获胜的李续宾想不通,为什么早已断粮的林启容还这么能打,他让人剖开林启容和他手下的肚皮,里面一粒米都没有,胃里只有青色的草汁。在场所有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一同参战的湖北巡抚胡林翼曾对朋友感叹道:“昔年九江之贼,剖腹皆草色。三日无米,究能坐困,兵不如贼,其理难通。”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清军来说,三日断粮,就有兵变,而太平军居然能支持这么久,兵不如贼,赞叹林启容坚持的信念和韧劲。
林启容一死,九江陷落,江西全部落在清军之手,安徽门户洞开。湘军嚣张的气焰达到顶点,曾国藩甚至在给咸丰的奏折上写到“长毛计日可平。”豪言年内拿下天京,抓捕洪秀全。
而这个时候,杨小山终于到达了湘军的驻地,他还能不能拯救危墙之下的太平天国呢?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80章 给我拿下
曾国藩拿下九江,激情澎湃了好多天,但很快湖南巡抚骆秉章给他带了话。说上面派了监察御史常山下来巡视,第一站就是自己的湘军,而且用了非常婉转的语气暗示他常山的靠山是恭亲王,而且是僧王的女婿,让他小心接待。
监察御史要来,曾国藩不敢大意,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这年头如果御史硬要挑毛病,没有人能经得起审察。空饷、挪用军饷、劫掠百姓等这些行为每个军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就看御史是不是真要揭盖子。
“曾兄,这常御史什么来头,我看你最近似乎很重视他。”胡林翼这些天,天天被曾国藩叮嘱要收敛,约束手下,不由问道。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这常御史乃恭亲王的心腹,这个时候派来,你说他想干什么?”曾国藩看了一眼胡林翼,小心道。
“曾兄太过小心了吧,我也听说了此人,不过从三品御史,就算我们抓我们的把柄,也轮不到他来执法,最多在皇帝面前打我们的小报告。”胡林翼嘴巴一撇道,湘军首领关系盘根错节,自成体系,就算是朝廷钦差下来,也要给他们点面子。
“如果我们是朝廷的绿营,我自不必怕他,但我们是团练,皇帝对我们信任度有限,咱还是不要轻易得罪他,更何况他背景深厚。”曾国藩做事非常小心,可以说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
“我打听过此人,据说是僧王的上门女婿,被保举成武举人才拿的武状元,恐怕只是个纨绔子弟,没什么本事,是来镀层金的,咱只要分他一份功劳,堵他的嘴就成了。”胡林翼分析道。
“希望如此吧。其实曾某也希望皇上派人下来看看,心里也能踏实点。”曾国藩说的也是实话,十几万不受朝廷控制的大军,搁谁当皇帝都不放心的。只要来的御史不找麻烦,皇上也能睡得踏实点。
“曾大人,骆巡抚带着新来的监察御史来了。”一名侍卫过来报告道。
“快快有请。”曾国藩看了一眼胡林翼,意思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为了迎接这位监察御史的到来,又听说这位御史排场相当大,曾国藩下了一番心思,这九江收复还没几天,就弄了一桌非常豪华的迎客宴,其中还有蒸鹿尾、燕窝鸡丝汤等罕见的佳肴,专门宴请杨小山。
“常御史,这位就是湘军的名帅曾大人。”
“曾大人,这位就是新任五省监察御史常御史。”骆巡抚陪着杨小山前来,到了这里,给两人互相介绍道。
“久仰久仰。”
“久仰久仰。”
杨小山和曾国藩寒暄了一番,初见杨小山,曾国藩心里就咯噔一声,想不到这么年轻的御史,以他老道的识人眼光居然一下子看不透。这常御史城府相当深,看起来非常客气,但又保持着不冷不热地距离。
骆巡抚依次介绍前来陪宴的各位湘军将领,不时插科打诨一番,热闹下气氛。
但诸位将领心里却有些紧张,倒不是怕杨小山,杨小山看上去还算和气,但他带来的两位副史却是面无表情,板着死人脸,阴不阴阳不阳的站在杨小山的后面,一声不吭。这两位是杨小山亲自从都察院挑选的两位最不讲人情的都御史,作为他的助手,协助监察五省百官。
“御史大人前来,必是要巡查一番我湘军,不过现在军情紧急,皇上催促我们早日攻向天京,还请御史大人多多体谅我们的难处。”曾国藩说了一番官场客套话后,终于把话题引到了关键的地方,他拿皇帝来压杨小山,意思是你不要干扰我的正常军事行动。
杨小山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酒杯道:“我等也听说了李将军这些日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自然不会干涉他前进的脚步。”
李续宾见杨小山看着自己说这番话,心里顿时踏实了,他现在风头正盛,马上就要攻入安徽了,这个时候如果御史要查自己,就相当讨厌了。
杨小山话说了一半,目光从李续宾身上转到了水军头领彭玉麟身上,“不过听说湘军水师耗费白银数百万之多,这里面的帐常某还是需要核对一番,还请曾大人体谅。”
曾国藩心里被撞了一下,杨小山话说得也合情合理,水师是最花钱的,他要查理由站得住,但这样一来,自己的湘军就不能水陆并进了,曾国藩有些不舒服,但也找不到理由拒绝。
杨小山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湘军挺进安徽,所以打定主意要拆散他们,不能让他们全体进入安徽,不然安徽的太平军压力就太大了。
“常御史,这水陆并进是用兵的常识,你故意留住水军是何居心?”胡林翼见曾国藩不说话,他有些憋不住了。胡林翼不像曾国藩农二代出身,他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父亲是探花,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岳父曾做过两江总督,所以说话没曾国藩那么小心。而且他现在是湖北巡抚,正二品大员,对从三品的杨小山就没那么客气了。
“放肆,这位是哪位大人?”杨小山一拍桌子,其实他知道是胡林翼,故意又问道。
骆秉章一听冷汗都冒出来了,他想不到杨小山敢这么咆哮胡巡抚,你背景再大,这胡林翼也不是吃素的,人家在朝廷也是有人的。
“你小小一个从三品御史,敢这么对我说话?”胡林翼腾得站了起来,用手指着杨小山,呵斥道。
“常御史,这位是湖北巡抚胡大人,别冲动,好好说,好好说。”骆秉章连忙过来打圆场。
“我就是这个态度!来呀,把这位胡巡抚给我拿下!”杨小山脸色一沉,眼珠向上一翻,就要抓人了。
所有人都惊呆了,想不到这位新任的监察御史完全不给面子,上来就抓人,抓的还是湖北巡抚胡林翼,湘军的第二号人物。
两位副史非常听话,杨小山说拿人,他们就过来拿人。
“谁敢!你太嚣张了,凭什么抓我?”胡林翼要气疯了,你只不过有专折奏报权,要拿下我巡抚没皇帝的命令,你还没这权利。胡林翼的护卫听到声音,连忙过来抢人,眼看就要双方就要打起来。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81章 李续宾
眼看事情要闹大,曾国藩坐不住了,连忙起身挡住胡林翼的护卫,“你们先退下。”
侍卫看了看胡林翼又看了曾国藩,收了刀,出了房间。
曾国藩转过身来对杨小山拱手道:“御史大人要抓胡巡抚,还请问胡巡抚所犯何事?就因为和常御史有一些口舌之争吗?”曾国藩看上去不偏不倚,其实言下之意是责怪杨小山太过嚣张,因言获罪。
“那到不是,抓他因为胡巡抚犯了死罪。”杨小山早有准备,昂头挺胸道。
“哦?御史大人刚刚来到九江,还未开始审查,就有了胡巡抚死罪的证据?”曾国藩暗讽道,他根本不相信杨小山的话。
“看来曾大人还蒙在鼓里,胡巡抚的母亲已经去世了,他不回去丁忧,却还在这里抱着官职不放,如此不孝之人,你说我该不该抓他?”杨小山厉声道。这一路上他都在想办法要把湘军拆散开。得知胡林翼老母去世的消息后,杨小山找到了他的弱点,他本不想闹这么大,但刚才胡林翼气势太嚣张,不把他打压下去,怕是在座的所有人都不会把自己当回事。
“胡兄,有这回事?”曾国藩的确没不知道有这事,不可思议地望向胡林翼。
“家母刚刚去世,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各位。”胡林翼被抓住把柄,声音立刻低了下来。他的母亲前些日子刚刚去世,胡林翼是得了消息的,但他把消息压了下来,想托京城的关系申请免去丁忧,现在湘军大举反攻,他舍不得错过这么好的立功时刻。没想到杨小山在这里把这事抖了出来。
“对母不孝,对朝廷又能忠诚到哪去?曾大人,你们湘军问题很大啊。”杨小山立刻对曾国藩攻击道。
在场的人都没办法替胡林翼说话,这个时代非常看重孝道,这一条违反了那可是天大的事。
不过还是骆秉章为人机敏,立刻圆场道:“其实胡大人已经准备回家丁忧了,只不过九江先前没有攻克,就把事情拖了下来,我说的对吧?胡大人。”
胡林翼一看骆巡抚给了台阶,于是也借坡下驴道:“是的,先前军情紧急,胡某不能因为家事误了国事。胡某本打算今天就回家丁忧,为母亲守孝,还没来得及告诉各位。”
“既然胡大人这么说,看来真是一心为了国事,常某刚才也只是提醒胡大人,没其他的意思,都坐下吧,别浪费了这美酒佳肴。”杨小山一看胡林翼软了,他的确没有抓巡抚这么大的权利,只是形式所迫,不得已吓吓他。见他已经服软,要回去丁忧,自己目的达到,顺势收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