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铁血强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下官
而野战郭药师所要顾虑的又有很多,若是郭药师有胆子野战放手一搏,胜了还好,若是败了,更或者说被杨凌死死的咬住,后面陆陆续续的扑来的径源军大队兵马便是为郭药师敲响了丧钟。
更何况,在涿州,还有一个萧余庆,此人在郭药师身侧,郭药师便是睡觉也不得安宁,杨凌判断之下,根本就没有多做考虑,之间压过去便是,没什么好犹豫的,这便是阳谋,明知其行军动向,却不敢有丝毫动作,只能静静的等待兵临城下而已。
即便是如此,可是行军难免是要谨慎行事才好,罗延庆远远的将哨骑放出去老远,遇到常胜军哨骑就是将其远远的驱散,常胜军也是久经战事之辈,第一两日还与罗延庆所部哨骑厮杀了一番,可是到最后,总是有源源不断的骑军加入进来,让他们节节败退。
到了这种时节,常胜军哨骑哪里还有回不过味儿来的道理,宋人便是很明显的有军马开过来,这一次并不是如前番那般查探,而是彻彻底底的往州城打过来了。
想通此关节,所谓的常胜军哨骑便是远远的监视着宋军的行军进度,有的时候还远远的放上几箭,更是取不到一丝一毫的成效。
本来这个时候,若是能够派出一部分机动性兵马趁其休息之际袭扰,杨凌所部即便是这般死死的压制过去,到最后也会是被弄得疲惫不堪,到了涿州城下,也是难有战意。
可是郭药师本来就兵力薄弱,也是万万分不得兵,杨凌所部又不是没有骑兵,若是贸然袭之,恐怕就会被吃得连渣儿都不剩下。
一场雨之后,杨凌正围坐在一群军汉之间谈笑,在侧的就是汤怀了,自家亲军也就是这个时候方能稍稍的歇一口气儿,汤怀将水壶递给杨凌,“大人,按照这个速度,恐怕再有两日,便是可以直抵达涿州城下。”
杨凌盘膝坐下,“未曾料到此番进展如此之顺,如此将两日行程放缓至四日,这般行事已经算是孤军深入了,总得将后路大军等到再为行事方才稳重,老种相公,快来吧,麾下的将士早已是**难耐了……”





铁血强宋 第一百零一章 涿州(一)
涿州城的夜里显得是一片死寂,除了来来往往的巡逻的常胜军士卒以外,基本上是难得见到人的,郭药师所在衙署这个时候更是戒备森严,外间哨探兵马除了少数要兼顾宋军的动向以外,其余的便是尽数收拢到了城中,加上乡兵在内,总共也有五六千之数。
虽然是如此,可是每个常胜军士卒都是对这战事不怎么看好,且不说宋人大军来至,就这几千号人还能行螳臂当车之事?就是军中的粮草也已经是为数不多了,涿易两州的粮草全都囤积在易州城中,涿州之内就算是有些余量粮,也不过就是个把月的时间。
这便是郭药师一直以来被萧余庆牵制拿捏的原因,可是这个时候,易州陷落,对涿州之中的郭药师常胜军的影响自然是不必说的,可是话又说回来,常胜军上下,是与宋人死磕到底,还是效忠这个大辽这个后娘,都只是在郭药师的一念之间而已。
可是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郭都管纵然是已经没有了辽人粮草的顾忌,在这横竖都是守不住的情况下,却对萧余庆待遇好到了极致,莫说普普通通的常胜军低层厮杀汉,就连一些校尉军官都次都是不解。
这大辽已经是末世局面,俺们常胜军还死死的踩在这条船上等着翻沟里不成?
萧余庆在涿州城之内横竖不过几百人,郭都管更是没有粮草之上的顾忌,怎生还不行事,这个时候将涿州城给宋人献了出去,好歹也能混口饱饭,听说宋人对待南来之人极为宽厚,总好过为异族之人拼死拼活,还是饿着肚皮,直娘贼的奚人怎么就这么看俺们汉人……
衙署之内,灯火通明,郭药师之前展布着一块大大的地图,虽然战事如此,可是郭药师未曾发乎,全军上下还不是都得陪着死在涿州之内,几员将佐在下首只是对各处城防争论得面红耳赤,郭药师捋着胡须,也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
“按照俺说,还是应该在西门之处再设拒马,瓮城之处,直接就下了千斤闸,宋人一贯的打法就是围三缺一,到时候……”
对于周遭的议论之声,郭药师充耳不闻,最后只是道,“某常胜军自起兵以来,见过了阵仗还少了?不过就是守城而已,自家且去各自防线安排便是,哪里出了问题,到时候某只管看归谁管而已。”
郭药师虎目一一扫过诸位虎将,在场之人,有大半都是跟随其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有一部分是郭药师亲手救过性命的关系,这些人就是整个常胜军的骨干。
郭药师这一句话说出来之后,众人都是不再言语,这个时候,他们基本上已经料定,郭药师心中早已经是有了方略,“宋人先锋兵马也不过两千余人,断断不会轻易扑城,本分值守便是,天塌下来,有某先顶着。”
甄五臣沉吟片刻,有些疑惑的道,“都管,据我所知,宋人领兵者乃是杨凌,此人前番攻取易州,便是出奇兵将易州而下,都管为何料定此人不会故技重施?”
郭药师将手微微垂下,“此人性子里虽然极为行险,可是夺取易州毕竟是有内应在侧,你们说说,在俺郭药师直领帐下,有内应吗?”
众人闻罢,都是面面相觑,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说什么话好,只是静静的听着吧,郭药师点了点头,“赵鹤寿那厮自家不争气,给人混了进城犹不自知,可是这涿州某已经经营得跟铁桶一般,如果说要找出破绽,那么就只能是……”
“辽人!”甄五臣听到此处也是不由得直接脱口而出,随即自觉失言,好在此处均是自家兄弟,也没甚大事,当下甄五臣不由得讪讪的道,“都管,这辽人跟咱们毕竟不是一条心,他们便是铁了心将俺们几千弟兄做弃子丢在此处,给宋人一个痛处!都管,不能如此下去了,俺们先发制人吧,做了他娘的。”
郭药师陷入了沉寂之中,良久之后,才缓缓的道,“糊涂,其中利害某还看不出来?这件事一但坐实俺们和辽人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可是俺们当下,连宋人的面都没有过,收拾了萧余庆之后,俺们如何自处?万一宋人不收容怎么办?俺麾下几千儿郎就这样没个倚靠所在?”
下面的众位将领一听,便是立即会意,原来都管心中早就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算计,还是自己看得太短浅了些,这乱世之中,非辽即宋,将来或许还有女真,当然,割据自立为王也算是一个出路,可是常胜军本钱不多,最后一个出路自然是不成。
当下思来想去,还是投了宋人稳当,郭药师此时此刻也是有些矛盾,他自然晓得自家的处境,当下也唯有献城才有出路,可是门路呢?自己与宋人从来没有打过交道,谁会相信,谁会收容,主要中间还缺了联络人。
而郭药师思虑的还不仅仅只是这些,更还有投了宋人之后如何将自家的实力保全下来,男儿生于此间,总不能就这样卸甲做个富家翁,遥领一个虚衔,这般日子郭药师绝对不活不下去。
这乱世当中,总归是要有兵有马,搅动风云,做出一番大事业,方才不虚此生。
郭药师就是在等一个机会,时机一到,自然是全军向南而拜,而且要将自己的利益争取到最大,其中拿捏的分寸极为重要,降早了不行,降晚了更加不行。
走出去的时候,一种常胜军军官都是行色匆匆,郭药师所言已经是给他们透露了一番口风,但是这个口风只能到他们这里,最底层的士卒自然是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方才知晓,其余的时候不过就是跟着自家的上官行事而已。
即便是这些将领口风把得十分的紧,可是一出衙署,在这个当口,空气当中弥漫的都是火药味,不少军中悍卒都是觉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一时之间,涿州城中,一触即发的神经绷得如挽弓之弦。




铁血强宋 第一百零二章 涿州(二)
萧余庆安扎之处,就是靠近北门,夜里营帐之中都是灯火通明,这种情况之下,奚人子弟没有放松警惕,尤其是在当下,虽然郭药师容了自家寄居,一应军资都是供应的挑不出差错,说到底都是不放心把自家身家性命都交给汉人。
总共跟随萧余庆来此涿州的奚军已经不到四百人,可是来来往往巡夜的奚人子弟已经不下百人,就在这稳稳当当的城里,警惕性都是提到了极高。
萧余庆正襟危坐在案后,连日以来的忧虑已经使得他的白发多了不少,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便是一封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书信,萧余庆缓缓读完,最后将信放到蜡烛之前烧尽。
下首一员亲卫只是叩首,“如若不是大王英明,当年重整常胜军的时候便是埋下棋子,想必今时今日,我等都要被他蒙在鼓里,郭药师不臣之心已然尽显,大人,接下来应该如何去做?”
萧余庆的双眼闪过一丝精光,面色也是阴晴不定,事到如今,郭药师的一举一动还不是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说到底,还是四军大王萧干从怨军之中挑选了劲卒组成的常胜军的事情,萧干英豪之处便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常胜军虽然重组,可是为了以防万一起见,萧干依旧在里面布了一手棋,虽然一直都没有动用。
直到萧干与耶律大石前番在白沟河大胜北伐宋师,班师回朝后,这颗棋子便是到了萧余庆的手中,平日里,这颗棋子不显山,不露水,可是在此风云际会的紧要关头,这颗棋子的作用便是左右胜局的关键。
萧余庆起身来回踱了两步,“时局不利,万万不得轻举妄动,告诉麾下儿郎,且小心一些便是,常胜军士卒一踏进俺们百步范围便是杀无赦,某家的军令先立在这里,谁若和常胜军还有关联的,便是同样下场。”
那亲将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说大辽军将对于燕地汉人是看不上眼的,待遇也是苛刻得不行,可是一般来说,对于自家契丹人,奚人兵将一向优渥得很,现在这个时候,唯一能靠得住的便是契丹军和奚军,就是这点本钱也不过就是数万人,死一个就少一个,平日里就算是稍稍违了军纪,也不过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饶是萧大王,在与宋军决战之前,还不是放任士卒烧杀抢掠方圆数十里,其中遭了灾的又岂是宋人百姓?
兵马一乱起来,谁都约束不住,辽人境内不少百姓也是受到牵连,马夫人的惨事便是那时节生出来的。
幸亏大石林牙见机得早,及时将一部分百姓人口往燕京迁去,这才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可就是如此,也未曾见萧干惩戒过一个犯了律令的士卒,这个时候,还得全凭厮杀汉卖力气。
萧余庆的话自然是让得亲将心里面吃了一惊,不由得呆住了,萧余庆重重的道:“怎么了,某的话不管用了?”
“大人说的哪里话,俺们与常胜军又有甚关系,说到底还不是打心底瞧不起反复的汉狗,虽然说这律令重了一些,可只要约束得好,便没甚打紧的。”那亲将也是终于缓过神来了。
萧余庆点了点头,“某本来的计划便是依托涿易二州防线,将宋人死死的拖在此处,虽然难以阻挡其北上的道路,可是总归能挫其锐气,届时也能将郭药师常胜军这个麻烦兵不血刃的解决掉,宋人即便是拿下了涿易二州,也是师老兵疲模样,异日高粱河再战,大石林牙和萧大王也能多几分胜算!”
那亲将也是头一遭听到此番盘算,心里不由得有些感叹,这番算计倒是不错,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易州轻易之间就被一队宋兵抢城拿下,说到底,这亲将也是服的,宋人的指挥高层,历来都是年事较高,这一点几乎都是如此,身居高位的大宋指挥官,例如老种,小种,童贯,刘延庆,都是六十以上的岁数。
年岁大了,暮气渐深,可也不是没有好处,行军作战,一个字要诀就是稳,况且大宋有这个经济实力,即便是打不赢,深沟高垒对峙,凭着强大的国力后勤,拖也能拖死一头马。
可以说这个策略能取得成效,西夏党项不就是如此被打得没了脾气,最后还是要求和互贸……
可是宋人这一次行事让任何人都是没有想到,以精锐直扑易州,仅仅是有几个内应就能成事?其关键还是指挥者有这个胆气和魄力敢行此事才是关键。
没什么不服的,能行此之险便是男儿风范,打输了,丢了城只是自己本事不够,来日在战场之上找回场子,一雪前耻便是……
萧余庆念及此处便是长叹一声:“可恨宋人竟然抢夺下易州,涿易二州,犄角互守之势荡然无存,汉人常胜军所部本来就是首鼠两端之辈,这样一来,郭药师本来还存着观望之心,这样一来更是将其反叛之心坐实了,某的全盘计划都被打乱,这涿州城,俺们须得步步小心,总归是不能让郭药师降了宋人。”
时节至此,萧余庆也是顿感一阵无力,仿佛就是老天爷活生生的让大辽没有了运数,两百年之前,五代十国割据,人心丧乱,汉家政权变跌最快,政权最多,内耗最重的时代来临。
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了兵变登基,将幽云十六州送予辽人换取兵马,从此汉家再无藩屏,后辽太宗耶律德光皇帝南侵,造尽杀孽,更是一度占据汴梁,揽尽中原半壁。
后汉皇帝刘知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集尽汉家儿郎菁华,才将其逐回幽云十六州,可是收复幽云十六州何其难也,汉人穷尽数百年心血,最多也就只能在高粱河之前远远的望上燕京城一眼。
而现在,时事转变,被他们压了几百年的汉家朝廷,在他们最为虚弱的时候磨刀霍霍,直欲将几百年压抑在心中的苦闷发泄出来,当年如何失却的,而今却要亲手讨要回来。
ps:朋友突然叫出去有点事,先出去一下,回来再写,今天还有章节的,可能会晚一点,估计得凌晨过后了,有事儿的同志们早点睡哈,别明儿耽误了。




铁血强宋 第一百零三章 涿州(三)
虽然之前郭药师这个时候已然有些不听号令行事的味道,可是再怎么说,萧余庆也没有料到其反叛之心这么快就生了,料想到的总归是常胜军和宋人拼杀一阵,到时候自家就率领麾下数百轻骑突围而走,涿易二州已然不足守,总归是要弃的,可是而今这封书信的到来却是让得萧余庆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一阵不安的味道。
“郭药师为之奈何?”萧余庆目光有些呆滞,郭药师心中打的是什么算盘,他心中只是有些数了,现而今,难道就这样坐着等死?总归谁先准备得周全无疑就占得上风了。
……
易州之中,短短几日已经是人声鼎沸,虽然说大军都是在城外扎寨,可是城里也是兵马不少,但俱是少数精锐,将主约束之下也不会行扰民之事,在此地已经是杨可世麾下白梃兵的主力,数千重骑,再加上数千步卒,已经就上万人规模,径源军其他兵马也来了一些,满满当当就是两万余人。
城中差遣都是奉了杨可世号令行事,易州衙署也就成了杨可世起居办公之所在,杨可世自上阵以来,军伍岁月也有二十载了,一应事宜安排得妥妥当当,杨凌所部粮草跟进,还有兵力援应,都已经是派遣了出去。
而这个时候,却是童贯又遣了人前来,这一番,却依旧是赵良嗣当先,随之而来的还有胜捷军千余轻骑兵马,领军的自然就是胜捷军都统王禀。
童贯遣人而至,说到底也是为了分润功绩,这个时候,比起老种相公,不知道动作就是慢了好多步。
杨可世不敢托大,便是来到了衙署之前迎接,赵良嗣的派头比之张浩之更是要大些,就是那胜捷军,哪一个不是膀大腰粗,剽悍威武的汉子,一路行来,都让人不由得侧目相看。
“杨将主却是在此久候了,赵某何德何能,实在是愧不敢当!”赵良嗣远远的便是看见了杨可世,作为西军当中的重将,赵良嗣是给足了面子,这个时候也不由得礼数做足。
杨克摆手笑道,“俺一个粗人,又有什么不敢当的,怎地,这一次却是正臣也来了?”
身后的王禀与杨可世也是许多年的交情,这个时候也不见外,只是如实相告道:“义则,这易州之地,你来得俺却来不得?”
“哪里,哪里,易州城头,已经是我大宋皇旗,凡我大宋治下臣民,皆可来此!”杨可世也是轻描淡写的将这个尴尬的问题绕了过去,却听见王禀温和的道,“哈哈,此番前来,某比不得你,我所领的胜捷军,不过就是听凭赵宣赞号令行事。”
胜捷军乃是童贯亲军,不管童贯出席何等场面,胜捷军都是尾随身侧,轻易不得调动,而现今,一动就是千人规模,杨可世也是见过场面的,更不用说这个时候胜捷军都统王禀作为童贯爱将亲自来临,事情就已经是正式到了极致。
若真的是王禀前来还好说话一些,毕竟两人也是十几年的袍泽情谊,再怎么有派系之别,也是私交好友,偏偏此次前来的,还有赵良嗣这么一个文官,书生造反,三年不成,杨可世算是看透了,前番北伐,北伐大军副帅王黼身为当朝宰相,气度见识也算是不凡了,可最远之处不过就是行到了河间府,大军溃败之时,就是死也不往前挪动一步了。
相比之下,童贯再怎么说也是顶在他的前头,还算是好的。
可是这帮子大头巾打仗虽然是不行,可是要是论到压制武臣,这可就是文臣看家的本事,没毛病也能挑出毛病,包管治得服服帖帖,说到底,还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如今这个赵宣赞插手易州事务,恐怕自家的小鞋得穿好多双。
“都在这里站着做什么,都进去说话吧!”杨可世面不改色,将二人引进了衙署,各自坐罢,至于胜捷军甲士,则是自有安排去处。
主次坐定,杨可世便是抬手,近前问道:“赵宣赞,俺们厮杀汉不懂礼数,你莫要见怪,俺就直接了当的问了罢,不知童宣帅遣宣赞至此,有何方略示下?”
赵良嗣方才喝了一口热茶,便是站起身来,这个时候杨可世才仔仔细细的看到,赵良嗣较之以前见面,此时此刻已经是黑瘦了许多,北伐大战到了现在,不管是上面的童宣帅,还是下面的厮杀汉,自上而下都是倾尽了心血。
尤其是赵良嗣,为此奔波到了极致,整个人销瘦得飞快,“某南归之人,得官家信赖,宣帅器重……”一套陈词滥调总归是要先搬上台面,杨可世直听得昏昏欲睡。
“义则,义则……”杨可世睡眼朦胧的抬起头来,却见赵良嗣本来已经有些黑的脸更黑了,王禀将杨可世叫醒之后总归是呵斥了两句,“义则,不是俺说你,这里说着正事,你竟然是……成何体统!”
杨可世也是讪讪的觉得甚为不好意思,王禀此番教训般的语气是为他开脱,当下也只得是连连的赔笑,“赵宣赞,却是俺孟浪了些,今日实在是军务甚为繁重,城中一切事宜都是理不出思绪,俺这双眼睛可是实实在在熬得跟兔儿爷似的……”
杨可世一番言语说得跟真的似的,赵良嗣对此也不愿意深究,只是淡淡的揭开过去,毕竟此番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定下来,实在不值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锱铢必较,“宣帅有所方略示下,特地遣某前来易州,照应一应事宜,杨将主,届时还望多多指教才好……”
王禀略微带有深意的看了杨可世一眼,这番事情说句实话,他也不知该怎样说出口,毕竟这意思便是要夺了杨可世的镇守之权,杨可世脸上却看不出喜怒,最后只是笑道,“赵宣赞说的是甚话,要说到上阵杀敌,俺自然是丝毫不惧,可是这治理之上,还是你们文臣顺手,俺这里就将易州交给胜捷军,如何?”




铁血强宋 第一百零四章 涿州(四)
杨可世说出这番话,却是让赵良嗣和王禀心中都是未曾想到的,要说他们来此之前便是心中预料得到此番行事或许会有所波折,也做了一番应对之策,否则也就不会带上千余胜捷军前来,王禀跟随其而来,不过就是为了将其劝退。
若然杨可世不奉号令,胜捷军不介意强行接管易州,况且他杨可世真的就如此大胆,敢于抗命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届时就是老种相公和童宣帅真正意思上的在明面之上撕破脸皮。
由此引发的后续影响可以说,对整个大宋的官场,军界都是极大的,他们的有这个能力,虽然如此结果发生的几率实在小之又小,可是也从来没有料到杨可世竟然连考都没有考虑,这易州的主事之权不过就是洒脱的让了出来,令得二人觉得不可思议。
杨可世脸上也未曾没有不忿之色,只是大手一挥,“俺却不是这块材料,这易州城就摆脱给赵宣赞了!”
赵良嗣不由得感动得泪流满面,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直娘贼又在耍什么花招……
“杨将主顾全大局,实在是我辈之楷模,请受赵某一拜!”赵良嗣说完之后便是长长的作揖,说到底,赵良嗣除了心胸有些狭窄以外,还是挺顾得大局的,杨可世这一举动,无疑是化解了老种相公和童贯宣帅的在易州之上矛盾,一时之间,还真有大度的风范。
杨可世哪里敢受得这一大礼,急忙躲开,“赵宣赞严重了,俺不过就事论事,谈不上什么大不了的。”
王禀这个时候也是出来圆场,“俺们都不整虚套的了,现今事情既然说开了,就一切好说。”
一时之间,堂上就是一团和气,杨可世笑了一声,“既然如此,俺就领着麾下儿郎且撤出易州,如何?”
赵良嗣微微变色:“杨将主何故如此,某也未尝有赶你出易州的心思啊……”
“非是如此,只是老种相公有命,杨某确确实实还另有差遣,军令如山,容不得在这里多留了。”杨可世只是淡淡的回答道,一点也看不出置气的意思。
赵良嗣对此心中也是喜闻乐见,这易州,能够死死地掌握在自家手中,好生经营下去,等到宣帅正式誓师北伐,这易州所在便是直驱燕京的跳板,老种相公不插手其中,自然是少了不少麻烦,现在这个情况自然是最好的。
1...2627282930...2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