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民国之纺织霸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我是百脑汇
工作不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谋生,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对家族的责任,对产业的责任,对整个民族的责任。杨邵文的话说得真好啊,许多人在这一刻觉得自己很崇高,很幸福。
最后,杨邵文将公司更名为复兴公司的提议得到了股东大会的全票通过。不仅如此,大家还一致同意,将今天也就是西元1897年1月27日,作为公司的司庆。因为在这一天,他们的公司得到了凤凰涅槃一样的重生。





民国之纺织霸主 第六十九章 顾影自怜
春暖风和日丽
第丰物阜民欢
大年三十,杨邵文领着弟弟妹妹在自家新屋贴上一副春联后,便开始准备年夜饭。与往年一样,除夕夜的年夜饭还是由杨邵文来准备。弟弟妹妹都知道他厨艺惊人,平时他工作忙碌不怎么愿意叨唠他。但在大年三十的年节,弟弟妹妹们却是不会放过他的。
时近黄昏,花灯初上。周围的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起,虽然小镇的街路上已经看不到多少行人,但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还是让人感受到了年节的热闹喜庆。
“邵明,邵宽。不是让你们叫清姨过来与我们一起过除夕吗,怎么就你们俩回来了?”
“没办法,人家清姨不来。说大年夜就是要与自己家人一起过的,她过来不合适。”
杨邵宽边说边走进厨房,看到新鲜出炉的糖醋鱼片,食指大动,忍不住就伸手夹了一块放入自己口中。一旁的香香最是馋嘴,马上有样学样,拿了一块放入自己口中咀嚼。
小孩子叫她不动,杨邵文看年夜饭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便准备自己去把她叫过来。袁慧清家里本来就清净,平时就是她和吕晓曼娘俩过日子。如今,她女儿在外未归,自己一个人在家过年岂不更是孤单寂寞。
来到袁慧清家里,客厅厨房都没有人在,杨邵文最后还是在吕晓曼闺房里发现了她。只见她正一个人正坐在床边的小方桌旁愣愣出神,眼眶红肿。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她一定是想自己女儿了。
“看看,果然没让我猜错。大过年的,我就知道你一定是独自一人在顾影自怜,独自神伤!”
杨邵文的说话声,惊醒了愣神的袁慧清。她也知道杨邵文为何而来,“邵文啊,大过年的,都是与自己家人在一起的,你们别老是跑过来叫我。”
杨邵文诚恳说道:“清姨,邵宽、香香他们这几个月都是你在照顾他们,我们早就当你是我们一家人了。”
“香香他们我也很喜欢。只是不管怎么说我毕竟是外人,和你们一起过年不合适。”袁慧清还是推却不从,她继续道:“更何况,清姨自己已经做好年夜饭了,不想浪费!”
“清姨你就别说瞎话了。你家厨房清洁溜溜的,哪像是做过饭菜的样子。我看你只顾着暗自神伤,是打算吃剩菜剩饭过除夕吗?”
谎言被毫不留情的拆穿,袁慧清着实有些羞恼,嗔道:“你就不能给清姨留点脸面!”
见袁慧清还有推脱之意,他干脆吓唬道:“清姨,你要是再不跟我走,我可就强来抱你过去了?”
言罢,还真的伸出双手,作势要往她腰肢上袭来。袁慧清吓了一跳,急忙跳开。
“邵文,你这人还真是霸道,都不容人拒绝。好吧,好吧,清姨真是怕了你了,我这就去你家。”
除夕夜,大家在家吃完年夜饭,虽然外面天已经完全黑透,但其实时辰还早。往常,大家也都早早上床休息了。不过今晚不同,今晚要守岁。
这时候,杨邵文就特别想念他原来那个时代的春晚,以前虽然边看边骂,但那好歹也是一乐趣。在这里,守岁就只能守着一堆的瓜果零食来消磨。香香,邵宽这些小孩子倒是对此消遣非常热衷,如杨邵文这几个成年人就显得比较无趣了。
“哥,我给你准备了一件好东西!”杨玉华神神秘秘的说道,随后她从自己房间搬出来一个一尺见方的大盒子,打开一看,杨邵文顿觉熟悉。
“是麻将啊!”
“噫,哥你也认识?”杨玉华原本还想向他显摆显摆,没想到大哥似乎挺熟悉的样子。麻将其实早已有之,只是当下也就在富贵人家的一些有闲人之间流传。杨玉华一家以前都在为一日三餐劳碌奔波,哪里会知道这个。她也是听财务部的会计说起过,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个好玩物事。
“大哥岂止知道,而且还是一个老手呢!”
杨邵文看到麻将,如见老友,马上变得兴致盎然起来。这些人当中,杨玉华刚学,袁慧清也算是个有闲之人也会玩几把。三缺一的遗憾,杨邵文自然不能让它发生。他将邵明、邵宽甚至是香香都叫到自己身边,开始耐心的教起他们怎么玩麻将。
袁慧清笑骂道:“平时给弟弟妹妹辅导学业,也没见你有这种劲头?”
无论怎么说,有了麻将的加入,今年的守岁比起往年来更加的欢快喜乐。一屋子六人,水平高低差距甚大,他们或是老姜,或是新手,或是根本就是半懂不懂的小孩,但大伙都玩得非常尽兴。直至深夜时分,新春来临,爆竹声变得震耳欲聋起来,大伙才依依不舍的散了筵席。袁慧清也向杨邵文告辞回家。
杨邵文新居就在公司总部附近,都建在离南丫镇老城五六里地的荒地上。因为与小镇有点路程,夜深时分,杨邵文不放心一个妇人独自回家,便打算将她送回家里。
在路上,杨邵文问道:“呵呵,人多过节就是热闹喜庆。清姨,是不是比你一个人过要有趣多了。”
“嗯,今天确实挺开心的。有孩子们在,哪里都不会觉得孤单。”
“我看啊,清姨以后就都在我们家过节好了。”
袁慧清轻笑一声,说道:“开心一次就好了,清姨毕竟是外人,哪里能每次都过来!”
说话间,她就有些神思不属。心里想着,他要是我女婿就好了,那我就不算是他们的外人。我每天有他们家这么多半大小孩陪着,那可永远不会觉得孤单寂寞。
想起年前,他在股东大会上侃侃而谈,给大伙倾诉他的志向,阐述公司的使命,细说国家民族的救亡图存之道,那时她就觉得杨邵文真不是一般之人,有能力有抱负有担当,以后必能成就大业。如此佳婿错过,心中的惋惜与不甘直到现在还是难以释怀。
自己的心思想得深了,便没注意脚下的土路,“哎呀”一声轻呼,身子一矮便踩到了一个小坑,好在没有伤到脚踝。
“天黑路陡,我还是拉着你吧,小心摔着!”
杨邵文也不等她答应,便伸手握住她柔荑。袁慧清觉得这样不妥,想将手抽回,只是杨邵文怕她再摔着将手攥得很紧,她又哪里挣得开。
杨邵文轻声道:“抓紧了,别乱动!”
袁慧清怕自己动作过大会显得着迹,未免两人到时尴尬,慢慢的也就停止了挣扎,就这么任他握着自己柔荑。只是不知怎么的,杨邵文握着自己的那只手似乎灼热异常,热量慢慢的从手掌间爬上了她的全身。她心中羞涩之意越来越盛,渐渐地脸上也布满了红潮。
我这是怎么了,怎么心里会这么乱糟糟的,他可是你晚辈,你可不能胡思乱想。越想越是不安,袁慧清心中甚至有些害怕起来。
远处一束烟花串上天空,礼花散开,将四周照得一片通亮。杨邵文回过头来,借着烟火的光芒,他看见被自己牵着手的袁慧清正低垂着螓首,两腮酡红,就是那原本细长莹白的颈项间也都是一片殷红。
似乎是感受到了他注视的目光,袁慧清抬起螓首,颤声问道:“邵文,怎么不往前走了?”
眼前人轻启朱唇,乌发蝉鬓,两眼氤氲,犹如弥上一层浓浓雾气。杨邵文心弦一拨,似乎一道厚重的闸门就此拉开,蓄满的江水汹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民国之纺织霸主 第七十章 试点
年后,杨邵文开始为去上海开办棉纺厂做准备。至于推广合作社,杨邵文则是将它交给公司副总经理卢佟海负责。销售部、生产部、机械部都抽出本部门的精兵强将,组成一个个的工作小组,分赴苏南各地推广合作社事业。
推广合作社,已经成为复兴公司的一项长期战略。它不仅是总经理杨邵文一人的心愿,也是复兴公司全体职员的共同意志。在理解了合作社给公司带来的长远利益后,大伙对推广合作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用不着杨邵文担心。
但事实是,尽管员工们都非常主动的到苏南各地区推广合作社事业,但一个月下来,却没有取得任何像样的成果。除了杨浦村生产合作社这个友情成立的样板外,他们在本地还没组织成功任何其他的合作社。
这个问题就有些严重了。杨邵文虽然对困难有过充分的估计,但一个月下来的工作成效为零,这显然也出乎了他的意料。原本已经准备就绪去上海办厂的安排,也不得不暂时延缓。
经理层会议在公司一楼的会议室召开,几个部门负责人被杨邵文召集起来商量对策。
“合作社对目前的农民来说,显得有些复杂,农民们理解起来有困难。即使我们已经替他们解决好了许多麻烦,很多农民还是对经营好合作社没太大信心。”
葛洪作为生产部经理,是合作社事业的直接实施者,具体情况由他负责汇报。他刚开始讲解推广时遇到的困难,杨邵文就开口打断道:“葛经理,这方面的困难大家事前都明白。但我想,我们公司忙活一个月一无所获,总该还有些其他的原因吧?”
“是的,除了建立合作社本身的困难外,也出现了我们事前没有遇到的一些难题!”
葛洪摊开一本记事本,那上面记载了他记录下来的一些情况。
“我们首先是从公司旗下的代工户开始推广合作社,这些人与我们复兴公司关系密切,相互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信任关系,我原本认为在这些人当中做工作会更加容易些。”
杨邵文也点头表示认可,先易后难,这是做事情的基本逻辑。
“但事实证明,是我们想的简单了。苏南本地经机纱和土纱几番折腾,这些代工户已经对手工纺纱没有了信心,认为不可能有他们目前织布赚得多,不愿麻烦去建合作社。至于让他们建合作社买改良手拉机或是铁轮机,虽然织布效率更高,但他们似乎对目前的收入已经挺满意了,不愿再多此一举!”
“总之,我们的代工户现在已经有了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对建立合作社动力不足。”
在代工户当中推广合作社不利,葛洪他们就把目标放在了那些散户上。
不料,这些散户一听他们是复兴公司也就是原来杨氏布业的职工,对他们说的合作社毫无兴趣,就是一个劲的想加入复兴公司的代工户体系。他们只得告诉这些散户公司代工名额已满,以后也不太可能再扩大代工规模。但任凭他们怎么说,这些散户就是不信,只说布价正在缓慢上升,这些布业公司一定会需要更多的代工户,他们愿意等。
葛洪补充道:“当然,也不能说我们这些人辛苦一个月什么成果也没有。部分生活实在困难的村民倒是在我们的帮助下曾经组织起来过一两个合作社。但这些合作社规模太小,人不过二十,股金都在5元以下,连买个最小号的大纺车都买不起,没过几天又重新解散了。”
卢佟海也参与过这几个不成功的合作社的组建,对于当中的成败,他分析道:“机纱和手拉机的推广,着实断了不少苏南纺织户的营生。这些人迫于自身的贫困,倒是有建立合作社的冲动。但是,一来大家手中没钱,能集中的资金有限;二来是相互间缺乏信任,也对合作社缺乏信心,不敢多投,大多人只是投个一角两角,难以成事。”
张毅补充道:“我发现了一点,有兴趣参加我们合作社的,都是一些极端贫困的农户。这些人大多是去年因为新土布的出现而失业的纺织户。只是因为苏南相对富庶,有不少做工机会。几个月来,这些失业的纺织户,有些转而去植桑养蚕,有些去其他手工作坊做工,有些则去了苏州上海等地讨生活。有工可做的农户都没什么动力参加合作社的。而每个村中,真正一贫如洗极端贫困的农户数量其实并不太多,这也导致我们促成的几个合作社都因规模较小、资本不足而半途夭折!”
卢佟海也很认可张毅的分析。
“张毅说的在理,如果我们前几个月,在苏南失业纺织户最多的时候去推广合作社,或许能建起几个成功的样本来。”
听了几个经理的分析,虽然说的还是困难居多,但杨邵文却是恢复了不少信心。
“我听出来了,虽然咱们还没建成一个成功的合作社,但也总结了不少经验,这些经验都非常有用。我总结了这么一条,就是合作社虽然不容易接受,但只要农民们有足够强烈的动机,那合作社事业还是能够建立起来的。农民们如何才会有这种强烈的动机?那就是他们生活极度贫困,已经到了不联合不足以生存的地步,对吧?”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底下的经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杨邵文觉得这应该就是打开合作社之门的钥匙了。就如公司或国家推出一项改革,大多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穷则思变的地步,才能在整个组织上下达成改革的共识,改革措施才能在整个组织中推行的下去。
改革是触动既得利益阶层的难事,他们的合作社则是触动农民们传统生产习惯的难事,两者都是同样的道理。
杨邵文喃喃自语:“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试点区,在这个试点区建立几个合作社的样本工程,有了样本工程的示范效应,合作社事业就能整个带动起来了!”
袁峄城补充道:“这个试点区要有一定的农村手工纺织基础,当地纺织户生活困难,而且每个村生活困难的纺织户不能太少,要不然合作社组织不起一定的规模。这个地方会在哪里呢?”
显然不是在苏南本地,公司一个月的努力已经证明在这里开拓合作社事业并不容易。
“去我家乡吧!”
说话的是公司生产部的副经理,名叫高元浩,是进入公司的第二批员工之一。他原是从外地到武进这里务工的,因为读过几年私塾而被招入公司,并因工作表现出色而得到重用。
“我家乡在湖北荆州。我们那里既是棉花产区,本地出产的荆州土布也很出名,农村纺织业原本挺兴盛的。只是过去几年,在机纱的冲击下,乡亲们的生活就变得非常困难了。那里不比苏南,失去了棉纺织的营生,村民们除了种地外谋生手段不多。我也是家里实在贫困,才出来独自谋生的。”
众人听完后眼睛一亮,杨邵文更是暗暗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杨邵文之所以满意,除了高元浩介绍的那里符合开拓合作社业务的条件外,也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向外扩张。目前,公司的业务向西最远能到达安徽西部,如果他们能在荆州成功开拓合作社事业,那他们就相当于将业务扩展到两湖、川蜀一带了。


1...18192021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