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实事求是地说,秦时竹的这番言论还略微超前了些,在他原先时空的社会中,由于房地产不恰当的发展,民众在住房上的开支隐然压倒了其余所有的一切,造成了内需乏力,社会消费停滞不前,但在20世纪初的中国,这种替代效应还不是非常明显。但既然沈麒昌已经被说服了,也就犯不着在探讨社会经济学。
“砖窑的事已基本安排妥当,最近就准备动工。”因为有绝对的技术和设备底子,何峰开始便不打算搞普通窑和串窑,而是直接上最好的“豪夫曼”转盘窑。为此已添购的制坯机和粉碎机到时能用来生产耐火砖和红砖,等这个项目搞成了,他还要再接着上石灰窑。但是,无论哪一个窑都对煤炭有大量需求,故而建议沈麒昌不必多虑,尽管全部吃过来经营便是。
经过这一番考虑,接收一事便提上了沈麒昌的议事日程。他通过各种渠道散发讯息,吸引附近矿主以矿井作为股本附股,他每年按照原有的利润支付20%的固定股息。这些矿主本来正愁土法采煤产量低、销路不畅,现在一听不但能保证收益而且还有20%的溢价,无不乐得坐享其成。原来的颇有微辞变成了对沈麒昌“有财大家发”精神的“高度赞赏”,一股涌动着的暗流亦在无形中化解,经此一役,沈麒昌已俨然跃居新民绅商之首……
国势 第030章 轻便铁路
第00章 轻便铁路
在沈家煤矿吸收合并其余小矿改组成新的“太平煤矿”后,日产量逐步上升,但新的问题亦逐渐暴露——运输!
在前机械化时代,交通工具的最高境界便是畜力车,东北通用马或者骡子拉曳的架子车。但最好的架子车驮载能力都只2000千余斤,而且还不能连轴转,一方面是越来越大的运输需要,另一方面是越来越紧缺的运输能力,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焦躁。
日后扩大实业规模,不光是运煤有需求,到时出产的各色砖块亦是笨重货色,再靠架子车绝难支撑,而且即便畜力车可以招揽,道路的承运能力也有极限,再多的架子车在不宽敞的道路面前也只能形成堵塞。到了此时,何峰等对“要想富先修路”的至理名言深信不疑,修路势在必行已是共识,但怎么修,修什么路却是问题。
陆上修路,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铁路,要么马路。但沈麒昌经过利弊分析,认为两种均不适合。”
“不错,朝廷确已颁下圣旨,允许由地方士绅合办铁路。老夫也找了有关人士打听,但个个都说造价颇高,别的不说,光是这关内外铁路修建每一里大约就要近万两银子,这其中俄国人给的地价和枕木价还格外低廉。”关内外铁路是英国主持修筑起来的,凭借着帝国主义的刺刀,修路所占用的土地无论良贱都是以极低的价格收揽的,铁路所需的枕木也是从附近山上砍伐的,亦不曾给过官价。即便这样还要万两银子一里,倘若实打实修筑起来,没有5000两根本搞不定。沈麒昌最近的手笔却是很大,但面对一下子要投入上百万两且不到即期效益的投资也不禁却步。
“马路一节也不划算,以连通关内外的官道为例,宽不过2丈余,仍是泥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到处坑坑洼洼,驮载重物的架子车根本走不快,非用宽厚石板铺路价才见其利。倘若铺石板路,虽然单从造价上要比铁路廉价,但各种石料先要从远处采来,别的不说,光为了运输这石料便要预先修一条路,经年累月,没有十年之功根本收不到成效。”
“十年不行,缓不济急!”秦时竹急了。
“路……不修……不行……”几个德国技师卷着舌头说道,“机器……机器……重……用马……拉……拉不动……”
这倒又是一个问题,如果要继续扩大煤矿规模,就必须动用大型设备,而这些设备许多重量都超过了吨,没有适宜的运输条件就只能干瞪眼着急。
“有了!”一直在旁苦思冥想的何峰忽然一拍大腿,激动地站立起来,一张脸涨得通红。
从没见何峰有这么激动的架势,众人都被吓了一跳,夏海强捂着胸口装怪道,“老何,你不要吓人好不好,吓出心脏病我要找你赔医药费的……”
何峰自顾自搓着手道:“沈先生所言一点也没错,正儿八经造铁路确实耗资巨大。但路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只是稍加变通就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我提个主意,叫做轻便铁路。”
“轻便铁路?怎么个轻便法?”
“第一,轨道仍旧仿造正规铁路一般用两根铁轨,但材料并不需象真正的铁路所需的那样粗壮,这样就降低了造价;第二,轨距可缩小到尺;第三,拉货时也不用火车头……”
“不用火车头?”
“可以用马拉。”何峰兴奋地说道,“这便是轻便铁路结合马路与铁路各自优点之处。用马拉首先便是省事,免得我们还要招募火车司机;其次,由于货物自重不大,每次拉货只用四、五节车厢,也没有火车头这个累赘,对地面来说完全可以承受,毋庸铺大量枕木,只要在地势绵软之处用石板或石子垫底即可;第三,目前现成所雇的架子车都可以在轻便铁路上跑,人手都是现成的。”
“好!”沈麒昌略一盘算,高兴地说道,“如此一来,费用可大大减少。”
“最关键的是,时间可大大节约。”
秦时竹提醒道:“还得要请沈先生出面疏通,免得愚民生事。虽然这简易铁路所经之处有不少是沈家的产业,但毕竟大多数都是他人农宅和田地,而新民官府的态度也是个……”
“此事包在老夫身上。这一来有朝廷的上谕,咱们算是遵令行事,他人不会明目张胆地阻挠;二来咱们不用火车头而是用马拉,这什么震动祖坟、破坏风水的事也牵扯不上,地方官断无反对之理;三来咱们只要照价给钱,并且招募这些百姓修路,发给工钱,凭沈某的老脸,多半可行。”
何峰虽然想出了修筑简便铁路的办法,但行不行毕竟还要靠事实说话。为了稳妥起见,他先试验性地铺设里轻便铁路,一试之后发现完全可行。由于采用了铁轨、专用铁轮和车厢,运输时摩擦系数远远小于架子车泥地驮载之时。同样的马在拉架子车时2000余斤便显得有些费劲,但到了试验线路上拖曳近4000斤的货物仍显得绰绰有余,速度亦有加快。证明这一创意完全可行。
经过实地勘测,太平煤矿距离最近的京奉线车站大约90里,距离镇上约75里,整条线路呈现“v”字型结构。为了便于往返调度,每一条线路都设计成铺设往返两道铁轨的模样。经过测算,包括人工、物料、地价等所有费用投入加在一起不过2万两之数,完全在财力可承担的范围之内。
按照何峰的设想,通过每次载货量控制在2吨以内、每隔5分钟便发车的密集运输法,一天可以发20至60趟车,单条线路峰值运载量可达00吨每日,完全能满足要求。而且,通过两头同时修建的法子,建设进程还能缩短一半工程。更重要的是,由于与关内外铁路实现了衔接,等于太平镇所产物资可以直接通过铁路运输到关内外各地,充分保证了销路。整个太平镇的产业,犹如一个打通了任督两脉的武侠高手,可充分展示其威力。
在震耳欲聋的锣鼓与鞭炮声中,太平轻便铁路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
国势 第031章 接受招抚
第0章 接受招抚
902年9月5日(农历八月初四),营官李洪亮、督辕差遣委员赵玉厅奉盛京将军增祺之令,前往新民府(月间新民厅改设新民府)属地查团勇情况,“相机招抚”,得到消息的沈麒昌、秦时竹等人已早早在镇外等候。
老远便望见一队差兵逶迤而来,队伍七拐八弯,毫无半点行军模样,差兵也个个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活像被晒焉了禾苗,与之相比,沈、秦背后的团练兵丁队列整齐、衣冠齐整,威武风范一望便知。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便是团练兵丁亦不由升起一股自豪之情。秦、沈诸人交换眼色,对这等官兵货色亦有了新的认识。
轻视归轻视,礼节上却是分外客气,望着骑马者逐渐临近,沈麒昌已赶紧上前拱手相请:“太平团练沈麒昌恭迎两位大人!”
“终于到了,这鬼天气,这么热!”两人一边慢腾腾地下马,一边朝后吆喝,“弟兄们,到啦,大家歇会……”
后面的差兵原本已经够乱了,一听“歇会”的命令,更是不顾场合,或坐或蹲,瞧着模样,不像是队伍开进,倒像是老农赶集。
众人暗暗发笑,嘴上却愈发恭敬:“各位兄弟远道而来,辛苦啦,快请镇上坐。”
“走不动啦……歇会!”两位差官还未言语,身后头目模样已经嚷嚷起来,说什么也不肯挪动半分,场面顿时就僵在那里。
沈麒昌是见惯了场面之人,对此早有预备,命人拿出一个托盘,上面盖着红绸,一望下面便是排列整齐的光洋,满脸堆笑地说:“各位兄弟辛苦了,这点意思不成敬意,请诸位到了镇上买碗凉茶喝,也好一洗暑气。”
头目口里说着“过意不去”,手却老早把木盘捏得牢牢不放,眼光在红绸上面扫来扫去,像是要洞穿一般。秦时竹斜眼瞥去,李、赵二人脸上微微有些笑意,心里自然是更加鄙夷。
“弟兄们,托沈老爷的福,我们去镇上喝茶去……”这一声吆喝过后,那盘光洋的魅力尽显,原本东倒西歪的差兵两眼都放出光芒来,哪里还有半点“疲惫”的模样?
“沈先生,这日头怎么这么毒啊?”
“唉呦……瞧我这记性,赶紧带两位大人去敝舍避避暑。”
“那就有劳沈先生带路了。”两人一边走一边拿绢帕拭汗,沈麒昌一瞧便觉得不像是正经货色,倒像是哪个窑姐相赠之物,鄙夷之心又多了一分。
到的沈府,酒宴早已按沈麒昌的要求准备得当,既隆重又丰盛。
“李大人、赵大人,这次为招抚我等之事,大驾光临,实乃秦某三生有幸,来来来,我敬两位一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时机成熟,秦时竹端起了酒杯。
“原来你就是那个擒马三爷、破海沙子的秦副使,失敬!失敬!想不到竟然如此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
“两位大人过奖,受了招抚之后,还请多多关照啊!”
“好说,好说,秦贤弟将来必成大器。”李洪亮口不应心地应景虚应,一旁的赵玉厅眼睛骨碌碌直转,上下打量着秦时竹。
他这副模样,沈麒昌暗暗好笑,八成是等着自己孝敬,连忙喊:“来人啊,把我给两位大人备的中秋礼物送上来。”话音刚落,便有人直接端了托盘上来,每人一个信封和一堆烟土,到这么大一堆烟土,俩人眼都直了。
秦时竹会意,亲手把信封递上,嘴里直说:“眼中秋节即日来到,本该亲去两位大人府上拜见的,实在是脱不开身,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见谅!”
“沈先生、秦副使客气啦!好说,好说,象太平团练这般忠心报国、保境安民的义勇,我们一定是要招安的。”到一百两烟土和信封中的一千两银票,两人说话口气瞬间变得熟络起来,赵玉厅还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凡事都包在我身上,必定不让两位失望!”
“下午还有劳两位大人查部队,清点人数!”
“不必了,不必了,你直接报个数,我们回去直接禀报便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大礼面前,一切关节都已打通,何况天气燥热,两人也不愿遭这罪受。
“如此政以贿成,大清安得不腐?”沈麒昌咬牙切齿,秦时竹只是微笑不语,大清果然是已经烂到骨子里了。
待两人视察完别处回新民向廖彭禀报时,特别强调了太平团练军纪严明、训练有素,满腔报国热情,归顺之心“甚为殷诚”。这廖彭也是受过好处的,自然心知肚明,立即叫师爷上文禀报。
9月20日,增祺接到了廖彭的公文:府属太平镇练勇秦时竹等情殷投诚,业经卑职禀请派员收抚,一切遵循在案。兹据核实,绅士沈麒昌等亦来署谒见,以秦时竹等本年春间经府安抚后,在太平镇训练团丁,行地方保安,不曾扰民,亦且佐近籍以安堵,前者更能击杀巨盗海沙子……际此群盗扰攘,转恳将其练勇一千两百余人尽行收抚,仰体我宪台化莠为良,绥靖地方一片苦心……
增祺本有招安之意,了报告之后大喜,再加上赵玉厅回来后添油加醋叙述所见,更是满意,便于0月5日据禀札饬新民府:“该头目等既然情殷投诚,未便阻其自新,饬即认真查点,择其精壮者准留一千名,其饷仍由当地筹措。”并批:“秦时竹等既能悔罪归诚,该绅商复能筹捐充饷,均属深明大义,殊堪嘉尚,准如所议办理。”
月9日,新任新民府知府增韫来到了秦时竹部队的驻地“按名点验,编成队伍”。
陆尚荣特意安排了简单的阅兵式:“一二一!一二一!”,着队伍整齐的步伐,增韫不住点头。在走过台前的时候,陆尚荣突然喊:“向左!”自己行了军礼。听到口令,本来是抗在肩上的步枪齐刷刷卸下,端在手里,刺刀尖直指前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所有的眼光都着增韫,脚下踢着齐整的正步,直到“向前”的口令才又恢复正常。
大清官员无人过这后来的阅兵式,增韫心里本有些害怕,不明白他们要搞什么,生怕对己不利,后来明白这是对自己表示尊敬旋即又高兴了起来,在呈报增祺时又加了句:“属下观该众行军,步伐十分齐整,尤其阅兵之时,心无旁骛,军容严整,即便朝廷新练之陆军亦不过如此,足见其统领秦时竹等颇善带兵,能堪大用。”
阅兵完毕,增韫发表讲话:“我奉朝廷旨意和将军之命,前来招抚尔等。承蒙宪恩,从今往后,尔等就是官兵而不再是练勇了,希望你们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除害。今后要一切服从军纪,勇往直前,立功者赏,犯法者死!”
“秦时竹!”增韫在台上点名。
“在!”
“特命你为新民府巡警右营总巡,兼一营管带。”说完旁边人递上一个托盘,增韫将木质钤记递交给他。
“谢大人!”
“陆尚荣!”
“在!”
“特命你为新民府巡警右二营管带,平时听右营总巡节制!”
“谢大人!”
接着,周羽被任命为一营帮办(副营长),夏海强是二营帮办,杜金德、齐恩远、焦济世、田伯雄等都分任各营马步哨长。太平团练的一千多人,除一千人被改编为巡警营以外,其余仍留了下来编入家丁,由马瑞风带领,实际上成了掌握在秦时竹手中的一支后备力量,担负保卫沈家大宅和各处产业的任务。
当然,所谓的“新民府巡警”依然只是归新民府节制的地方武装,尚不属于国家正式军队,粮饷还是要靠自己筹措的,沈麒昌则顺利地争取到了“新办实业暂不纳税,补充团练粮饷”的优惠政策。
几乎在同一个月,张作霖、任朝武、金寿山、陈树森等均接受了招抚,各路“匪首”在新民府聚头,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场激烈不已的碰撞……
国势 第001章 新婚之夜
第00章 新婚之夜
就任新民府巡警右营总巡之后,除了何峰依旧还留在太平镇主持产业外,秦时竹等人悉数搬至新民府驻地,连日来寻找营房、安顿官兵、会晤当地头面人物,忙得不可开交,十几天后才抽空前往沈家。甫一见沈麒昌的面便赶紧作揖致歉:“近日诸般繁忙,万事头绪亟待打理,还请先生恕罪!”
“无妨,无妨。好男儿志在四方,现在正是你大展拳脚之时,安得不忙?”沈麒昌为人豁达,并不斤斤计较,“便是老夫这些年也没有忙得如此不可开交,又要修路、又要办厂,今天方才抽空在家歇息一会。好在一切终于走上正轨,估计年内大有起色,总算不辱使命。”
“您是越发年轻了。”
沈麒昌正色道:“复生,忙归忙,有件大事不能耽误。”
“是,是,您说的是。我今儿来,就是为了成亲一事,还望您恩准。”说着恭恭敬敬递上一轴宣纸,“小子不才,送诗一首与小姐,忝为聘礼!沈先生,您是知道的,我是穷小子,又是孤儿,无甚钱财。团练那有点钱也是公款,不能擅自动用,一切万望海涵!”
沈麒昌接过纸一,原来是一首《虞美人》: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
剩有倩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付真心也无由。
“好好,蓉儿最喜欢这个了。”沈麒昌捻着胡须笑道,“多少富豪人家、官宦子弟前来提亲,蓉儿都没答应,唯独上你的才华。老夫也不稀罕金银珠宝,只是爱你的为人啊!”
“先生厚爱,时竹感激涕零。”
“当然,钱财也是重要的,你这个,算是蓉儿的嫁妆,你可满意?”
秦时竹接过一,上面分明写着:“去年以来所有新办产业之股份,即日起移至沈蓉名下,过门之后移交其夫……”另外还有白银万两,珠宝首饰一批相赠。
“太多了!晚生惶恐,我与小姐结为秦晋之好,非为贪图钱财,实是出于爱慕!”见这么多,秦时竹也吓了一跳,别的不说,光是沈麒昌在新式产业上的投入便不下0万元,若按照股权溢价考虑,便是40万元都是抢手的香饽饽。
“复生啊,你就不必推辞了。我知道你不是爱财之人,不然你们兄弟也不会散财兴办团练。我琢磨着,你志向远大,他日用钱财的时机必多,这点只是算是最基本之物。何况,老夫也今年已四十有五,膝下又只蓉儿一个,将来所有产业都还指望着你发扬光大呢!”
“先生厚恩,小子……小子……”
沈麒昌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说道:“结婚的新房我已给你准备好了,就在新民府东关处,所有一应家具、用品、佣人亦也准备妥当。太平镇想来你也不会多呆,便不给你预备宅子了,你的兄弟几个现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挤在一起居住也不像话,他们的宅子我也物色了几间,倘若中意,便可购置。这样的安排你这样成不成?倘若不行,咱们还可从长计议。”
秦时竹连忙摆手:“先生一应安排,无不周到细致、体贴入里,时竹感激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啰嗦?”
“那便好,那便好。”
“先生,时竹斗胆,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们将来便是一家人,还有什么话不能讲?”沈麒昌有些不悦。
“时竹兄妹几个,虽然从小情同手足,但毕竟都是异姓,人情世故并不可废。何况,亲兄弟还需明算账,先生给时竹留的这份产业,除了银子之外,何峰的本事、其余几位的护都功不可没,时竹无法独自占为己有而薄了众兄弟的一片赤诚……因此,因此……可能对他们也要有所表示。”
沈麒昌一听,半天没说话,自顾自站起身子踱步。
秦时竹心想坏了:这还没成亲呢,老丈人会不会认为他吃里扒外?
“复生,你说得对!说得对!”沈麒昌忽然站定转身,“见巨资而不忘兄弟情谊,大事可成,你将来的前途,远不止这些!分多少,怎么分,全由你作主,沈某完全接受!不过,倘若再兴建新的实业,沈某和你们的股份也要分开,免得一团糊涂账,大家伤了和气!”
“多谢先生!”秦时竹深深一揖——沈麒昌不愧是开明士绅,这份胸襟着实了不得。
“你方才叫我什么?”沈麒昌故意板起脸,装不高兴。
“是!是!小婿多谢岳父大人!”秦时竹马上意识到了问题出在哪,马上改口。
“哈哈,有你这个好女婿,我心里就踏实了。我已多方打听,十一月二十六(902年2月25日)是黄道吉日,最宜婚嫁!我就这么个女儿,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的!”
“一切听凭岳父大人吩咐!”
太平镇第一家庭嫁女自然是热闹非凡,各路亲戚、朋友、地方官员、镇上所有住户、巡防营所有士兵还有厂矿工人都参加了婚礼,足足摆了近五百桌。这一天可把秦时竹累的够呛,喝了不少酒,吐了好几回。临近午夜,闹洞房的人才逐渐散去,小两口才终于有机会独处。
揭开红头盖,望着被红烛映红了脸庞的沈蓉,秦时竹说:“蓉儿,你今天真漂亮!”
“又来了,又不是头一回见到我!”
“古人都说人生三大喜,今天就是洞房花烛夜,娘子自然格外漂亮了。”
“油腔滑调,没一句正经。”虽然嘴上这么说,沈蓉心里早乐开了花,“不早了,咱们该歇息了。”
崭新的绣花被里,秦时竹紧紧地搂着沈蓉,沈蓉靠在他宽厚的胸膛上,一副小鸟依人状。
“蓉儿啊,其实我第一回见你之时就喜欢上你了,那时还朝你多了两眼……”
“记得,那次啊你直勾勾地盯着我,一副色迷迷的样子,简直没气着我,我当时就决定一定要让你难堪!”
阿弥陀佛,原来如此,难怪当时要找我讨教诗词!
“后来土匪来打我家,你半夜跑来报信,我吓得半死,你安慰我说别怕,还给我擦眼泪,说你会安全回来的……你倒是走得飞快,你知不知道,你走后,我整颗心全系在你那了,生怕你有个三长两短,后来,后来……”
到怀里羞涩的美娇娘,秦时竹紧紧抱着她:“蓉儿,以后我永远会在你身边保护你的!”
“嗯,我信。我爹也这么说。后来他老念叨着要是有你这么个儿子就好了,还说要我嫁给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