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大帅,会不会有诈?蔡锷做事细密,恐怕不会出现这样大的纰漏。”吴佩孚皱着眉头。
“好了子玉,你不要再考虑北路军的情况了。你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全力打好眼前这一仗!我听说湖南皖系的两路军队都受到了阻击,他蔡锷有多少军队能够分派。所以,咱们只要拖住蔡锷的大军,不让其分兵去其他方面,对咱们就是大功一件。”曹锟不在乎的说道。李纯率领的地方督军联军虽然也是直系的力量,但是战斗力实在一般,只能称为乌合之众。蔡锷不放在眼中也是很可能的。
轰隆隆!激烈的白刃战在山花岗上展开,这是冲入新军阵地的北洋军正在和新军士兵进行白刃战。反复争夺脚下的阵地。一方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北洋,一方是为了保护家园的西南新军,双方针尖对麦芒,都有不得不坚持的荣誉,打的不亦乐乎。残肢断体,鲜血横流,整个山花岗都被鲜血染红了。
最终新军凭借人数的优势打退了北洋的第五次进攻。
“旅长有命,一团二团全部撤出阵地!”旅部的传令兵来到战场上,宣布了新军高层的命令?
“撤退?这是谁的命令!我们这是为了保护家园,怎么能后撤,我们还没战败呢!”一团长古唯一脸色扭曲的大吼道。这才打了多长时间,他的一个团就剩下不到一半了。要不是后来有二团的支援,他们团恐怕已经全军覆没了。那么多的好兄弟一眨眼睛就成为残肢碎肉,古唯一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加残忍的事情了。
“这是将军的命令!”传令兵严肃的说道。古唯一一怔,不再说什么,转头去调集人手,搜救伤员,发布撤退命令了。古唯一相信蔡锷,相信蔡锷这个撤退的命令不是畏惧敌人势力大,而是有其他的布局。
经历了战场的厮杀,存活下来的士兵精气神完全发生了蜕变。身上有着一股杀气,一股煞气。这种气质就是老兵应该具有的气质,杀戮是一个新兵向老兵蜕变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谁都无法替代。蔡锷相信,等到那些伤愈归队的老兵回来,他就可以以这些老兵为骨架,打造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
这场山花岗阻击战,蔡锷最大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挫败敌人的进攻锐气,第二就是趁机练兵。新军中老兵太少了。滇军北上之后,蔡锷手里几乎全失新兵了,这样的部队就算是由蔡锷这样的名将指挥,也同样感到挠头。
新军撤退的非常麻利,凡是能够救治的伤员全部带走,尸体就没有办法,有些重创无法离去的士兵自觉的留下断后,让古唯一留下眼泪。新军士兵也想带上他们的袍泽战友,但是现在的条件却根本不允许。他们只能忍痛放弃。
“和兄弟们告别吧!老子今天发誓,我们还会打回来的,不会让兄弟们曝尸荒野的!”古唯一看着阵地上纵横交错的身体,其中新军占据了大部分。这些都是他的袍泽,他的兄弟。没想到开战第一天就埋骨青山了。
经历了五次大规模冲锋,北洋第二镇,第一协第一标的士兵也极为疲惫,再加上新军表现出来的热血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士气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嘟嘟嘟……北洋的军号响起,这是催促第一标的士兵发动攻击的号令。士兵们心中虽有不满,但是却也不敢违抗军粮,吴佩孚治军严格,违抗军令只能是死的下场,部队中的宪兵队也不是吃素的。
北洋军硬着头皮,鼓起心中的勇气,在炮兵的掩护下,发疯般冲向山花岗。让他们诧异的是,山岗上竟然只传来稀稀落落的枪声。
“杀啊!新军没有子弹了!”进攻的北洋军士气大振,一股脑的冲入到阵地。但是让他们愕然的是,整个战场上除了几个重伤频死的伤兵还在扣动手中的扳机,其他新军士兵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报告大帅,副帅!敌人溃逃了。山花岗已经落入我军手中。
“太好了!终于要离开这鬼地方了!”曹锟兴奋的说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战场上的枪声如此稀疏?”吴佩孚皱着眉头说道。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二百六十三章 恶名
“报告大帅,副帅!敌人溃逃了。山花岗已经落入我军手中。
“太好了!终于要离开这鬼地方了!”曹锟兴奋的说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战场上的枪声如此稀疏?”吴佩孚皱着眉头说道。
“第一标冲上敌人阵地的时候,敌人大部队已经逃走,只剩下上百号重伤濒死的伤兵。所以,我军并未花费太大的代价就占据了阵地。”传令兵看吴佩孚的脸色不是很好,小声说道。
曹锟挥挥手让传令兵下去,他曹大帅脾气再不好也不会为难手下的小兵,相反对手下的小兵还非常照顾。这也算是曹大帅御下的手段吧!所以,地中下层军官总,曹大帅的名声可是极好的。
“大帅,蔡锷选择了撤退,看来是想要利用川蜀地区地形的复杂来寻找伏击地点。咱们对这里的地形并不熟悉,贸然进军容易中蔡锷的埋伏。”吴佩孚皱着眉头说道。西南多山,地形复杂。虽有成都平原的沃野千里,但却四面环山,道阻且长。没有当地人带领,这些蛮荒之地还真不好走。
“要不咱们暂缓行军,或者绕路而行?”相比于吴佩孚想要堂堂正正和蔡锷较量,曹锟却没有这么大的胜负心,他更想在保存实力的基础上获得胜利。
“不行,蜀道艰难,绕路不但耗时耗力,还会因为不了解地形而束手束脚。大帅,我们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前进,不过部队要更加警觉,斥候派出的范围要更广。”蔡锷不和吴佩孚交手,几万大军向山林中一躲,吴佩孚也没什么办法。
蜀地外围群山华环绕,人口较少,这样的地形为蔡锷的防御提供了太多的机会。数万人的大军躲入密林,在外面压根就看不到人。既然蔡锷想要和吴佩孚捉迷藏,吴佩孚也就只能奉陪了。
“子玉,我就说你太较真了!蔡锷撤退咱们就进攻,不管蔡锷的大军躲在哪里,咱们只要认准目标,大军长驱直入,直逼西南重镇重庆,如果咱们的大军占据了重庆,然后沿着长江攻占成都平原,包围蔡锷的通知中心成都,就可以颠覆蔡锷的赋税之地,西南新军就会成为无根之萍,无水之源。到时候还不是任咱们拿捏!”曹锟摇摇头说道。他虽然是个将军,但却不是名将,搞不懂吴佩孚和蔡锷这种名将之间的较量。相比于吴佩孚,曹锟更加现实一些。
上次护国战争,吴佩孚虽然是北洋军旅长,勉强算是高层军官,但是蔡锷却是护国军司令,是统帅,双方的地位无法比拟,所以输给蔡锷的吴佩孚并不信服,现在他也是统帅了,手下七万精锐大军,他想要和蔡锷好好较量较量也算是人之常情。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不错!曹帅,咱们就率领大军,直逼西南重镇重庆,我就不信蔡锷还能沉得住气!”吴佩孚一脸坚定的说道。
吴佩孚命令手下北洋军略事休整,然后全军启程,斥候范围从五里扩大到十五里。同时沿途留下一些部队接应后续的辎重队。数万大军的辎重随时携带压根就不可能。再加上不是本土作战,后勤从来都是最薄弱的环节。
在蔡锷大军和曹锟吴佩孚捉迷藏的时候。北洋军李纯部进入巴中地区。李纯这一路北洋军是各地督军拼凑出来的联合军队,来自好几个省份,军纪很差。从入川开始,就有不尊军纪,私自劫掠的现象。使的北洋军的恶名传遍巴中地区。所以,李纯大军刚刚进入巴中地区,当地的老百姓已经逃跑一空了。
“该死的,辎重部队还没有跟上吗?”李纯有些恼怒的说道。
“回禀督军,还没有。我军因为行军过快,和后勤辎重部队严重脱离,现在我大军携带的军需物资有限,恐怕无法支撑太长时间。末将建议督军停军休整,等待粮草的到来!”李纯心腹将领李福祥小声说道。
“该死的北洋后勤部,本都督早就让他们将粮草交给咱们的后勤部,他们非不可,搞的现在大军缺粮,严重影响了前进的速度!殆误战机,真是混蛋!”李纯愤怒的说道。段总理尽起北洋精锐,同时征调各地督军的私军,作为直系三督之首的李纯自然首当其中。不管李纯愿不愿意,他还是第一时间带领自己手下的两万精锐赶来了。凭借在北洋中的威望,成为这北路军的统领。当然,联合大军所需要的军需粮草当然需要中央政府拨付了。他李纯虽然是北洋宿将,但还没到那种因私肥公的境界。再说,自从袁世凯死后,在李纯心中,北洋已经不是原来的北洋了。李纯投靠冯国璋,加入直系势力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现在的地位。
对于他们这些地方督军的心思,段祺瑞一清二楚,但是西南和东北势力之强超乎他的想象,段祺瑞不得不借助地方督军的力量,对于他们的要求也只能尽量满足。再加上北洋通过对德国宣战,从英日秘密获得了不少的资金,这些资金被段祺瑞和冯国璋当做战争资金使用,使的北洋难得阔绰了一把。但是段祺瑞可不是傻子,知道地方督军的自私性,所以,将提供的军需物资死死的控制在自己人的手中。通过控制军需物资的调拨来控制地方督军参战。李纯曾经抗议过,不过段祺瑞不松口他也没办法。还好段祺瑞对军需物资的调拨还算及时,让李纯也找不到什么借口反驳。但是李纯的大军入川之后,未曾碰上任何抵挡,大军长驱直入,皖系后勤力量就有些跟不上了。为了抢占功劳,以李纯为首的地方督军力量可算是卯足了劲的前进,一下子拉开后勤部队几十里。搞的现在粮草不济的尴尬境地。
“命令部队,搜索附近的乡村,村民肯定刚逃走不长时间,肯定遗留下不少的粮食,给我征集起来!”李纯说道。
“将军!老百姓家中的粮食能有多少!属下建议劫掠那些大户人家。不用多,只要几户就可以凑齐大军的粮草。”李福祥阴森森的说道。
“不行!动了地方豪强,咱们会得罪西南的本土力量,这些力量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在地方上却根深蒂固,如果真的激怒他们,让他们完全投向蔡锷,那咱们北洋的压力就会大增了!”李纯可是清楚现在民国的现状,看似权利掌握在地方督军的手里,但实际上地方的实权却是掌握在那些豪强的手中,就算李纯是北洋直系三都之首,在他的辖区江苏省内也是不敢碰触豪强的利益。相反很多方面还要仰仗那些地方豪族的支持才能实现江苏的稳定。
“督军!这场战争无论胜败,咱们的利益却只在江苏。再说,咱们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尽快行军,攻入西南腹地,为北洋开疆拓土。些许地方豪强势力就算是联合起来对抗咱们又能产生多大的威胁?这个攻占西南的大功劳相比真的不值一提。”李福祥不屑的说道。
“这……”李纯有些意动。现在北洋和西南处于战争状态,无论使用什么手段都是可以被理解的。至于自己这样做不会败坏了北洋的名声,也不关他的事情。因为就算北洋打下西南地区,他也不可能放弃江苏而将势力转移到西南。所以,无论他在西南留下怎样的恶名,最终收拾尾巴的还是皖系的段祺瑞。
“督军,不要犹豫了!现在北洋其他几路大军都受到了阻击,正是我辈发愤图强,建立功勋的时候。一将功成万骨枯。督军,下决心吧!”李福祥劝解道。
李纯皱着眉头沉死了好长时间,最终脸上出现一抹厉色。些许骂名还是不如攻占西南的大功劳更让人心动。
“好!福祥,这件事情你亲自来做吧!做利索些!”李纯最终同意了李福祥的建议。以北洋后勤部队的速度,想要赶上他们最少还需要一天的时间,现在可不是平常,战机稍纵即逝。李纯可不想放弃这样立大功的好机会。虽然他是北洋三督之首,但是李纯并不满意现在这个地位。他想要再上一步,成为直系真正的大将。像曹锟一样真正主政一方的北洋大佬。
李纯在巴中地区举起屠刀,屠戮了几家大地主,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平常老百姓畏惧兵灾而大量逃亡,但是那些大户豪强一般不会走,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的产业都在这里。同时他们在当地的关系盘根错节。无论是哪方势力占据此地,为了迅速安定地方,都不会动他们,只要他们表现出对统治者的顺从,反而会受到重用。
李纯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使得北洋在西南地区的名声彻底的臭了,那些本来反对西南新军的地方豪强势力知道这些事情后,将北洋和新军一比较,发现新军虽然略显严苛,但还是讲道理的,但是北洋压根就没有道理可讲。这些地方豪强可不想哪一天北洋的大兵也杀到自己的家里,将自己祖祖辈辈积攒的财物变成军需物资。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伏击
“督军!我们刚刚得到情报,北洋军在巴中地区对地方豪族大开杀戒!目前已经有不少的当地豪族被杀了!”
“什么?”唐继尧震惊的说道。
“你确定这是北洋做的?他们不会是傻了吧?尽然做出这样的事情!”不论是什么势力统治西南,都不得不重视地方豪族这个盘根粗节的团体,因为他们把持着地方实权,影响着地方的稳定。一旦地方豪族联合起来,甚至可以动摇西南的统治根基。对于这些豪族的处理,蔡锷也是感到头疼。而且蔡锷被袁世凯软禁好多年,在当地的影响被严重消弱。还好在蔡锷不再的这些年,唐继尧在西南经营出了不错的名声,这才使得强势成立的西南总督府获得了当地部分豪强势力的支持,从而慢慢站稳了脚!不过唐继尧也知道,地方豪强中反对的不少。只是目前摄于新军的实力,这些反抗势力都选择了暂时妥协,隐忍待机。对于这些反对的豪强,蔡锷也清楚,但是却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西南不是东北,东北人口稀少,更是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家族,可以由得冯庸任意折腾。而人口稠密的天府之国,地方豪强的力量也强悍的一塌糊涂,就连敢和天下开战的风流将军蔡锷都只能选择妥协。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在西南传开了,本地豪强人心惶惶,生怕北洋的下一个目标是他们!”自从这件事情传开后,已经有地方豪强联合起来向总督府递交请愿书,希望新军可以打退北洋军,保护西南的安定。同时这些地方豪强自发的捐献财物等军需物资,帮助西南总督维持经济。留守总督府的工作人员自然满口答应豪强们的条件,有了这些地方豪强的大力支持,西南薄弱的财政也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了。
“不应该啊!李纯这个人是北洋宿将,不应该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他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有什么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唐继尧陷入了沉思。
“督军,参谋部已经制确定了伏击地点。就定在金城附近。那里的地形非常适合伏击敌人大部队。”滇军参谋长李根源说道。
“很好,告诉战士们,咱们只有一次机会,为了保护咱们的家园,必须彻底的打败北洋军!还有,将北洋在巴中大肆屠杀老百姓的事情告诉战士们!要让战士们知道不抵抗的后果。”这样的事情最能激起战士们心中的血性,滇军虽然是精锐,但是战斗经验却并不丰富,所以一切能够提高滇军战斗力的方法唐继尧都不会放弃。
“是!”
奉节县,吴佩孚的眉头都皱成一朵花了。而且满脸的疲惫,看起来这段时间休息的非常不好。
“子玉,你去休息一下吧!蔡锷这是用的骚扰政策,不会真的出动大军攻击的。”曹锟的精神倒是不错,看来蔡锷的骚扰政策并没有影响曹大官人的睡眠质量。
“曹帅,蔡锷不是那么简单的,此人深得兵法的精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用兵虚虚实实,很难应对。我现在也无法判断蔡锷的哪一次攻击是实,哪一次是虚,只能十二个时辰小心戒备。所以,我们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绝对不能给蔡锷任何可趁之机。”吴佩孚虽然满脸疲惫,但是眼底却是隐藏着兴奋的光芒。
自从上次阻击战,蔡锷撤军之后,双方之间再也没有发生像样的战斗,但是,也是从哪一天开始,蔡锷新军开始对北洋军进行骚扰,出去侦查的斥候经常被新军的部队吃掉。在北洋大军休息的时候又会有新军小股部队从山林之间冒出来,打上一排枪,放上几颗炮弹,将整个北洋大军骚扰的不轻。吴佩孚终于也尝到了徐树铮的苦恼。
“但是你也不要太疲惫了!子玉,以后还长着呢!蔡锷可是有二十万大军,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消灭了。如果不保重身体如何应对各种情况。”曹锟说道。
“没事!曹帅,辛苦你去安抚一下士兵们了。这几天敌人的骚扰让战士们的情绪比较紧张。”吴佩孚说道。
“放心吧!你略微休息休息吧!我现在就去安抚士兵!”曹锟点点头。现在的情况却是敌暗我明,再加上敌人不知疲倦的骚扰,让北洋的士兵精神始终处于紧绷状状态。作为统帅,吴佩孚对蔡锷的疲兵之策一清二楚,但是清楚归清楚,但他却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这里毕竟是蔡锷地盘,新军也几乎都是巴蜀之人,熟门熟路,比他们这些外来者具有太多的优势了。
吴佩孚相信,现在的蔡锷就像是一头隐藏在暗处趁机噬人的猎豹。而他们北洋大军则成为了猎物。这让一向喜欢强攻的吴佩孚十分不舒服。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其他战场传来好消息,等新军自己扛不住了冒出来主动和他们硬拼。现在吴佩孚已经确定自己面对的绝对是蔡锷亲自率领的主力。否则新军这种的新兵为主导部队部队不会如此灵活。所以,吴佩孚才会率领数万大军在这里和新军耗着。反正进攻川蜀地区的也不是只有他们一路,虽然他不确定在他们前面蔡锷一共布置了多少人马,但从他们斥候断断续续传回来的消息确定,他们面对的新军兵马应该在十万人左右。
在开战前,北洋对西南能够动用的兵力做过全面评估。西南新军号称二十万大军,但是真正能够调集起来用于野战的兵力也就是十七八万人左右。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新兵,这种新兵在蔡锷这样的名将手中或许能够发挥出强悍的战斗力,但是一旦分兵,不是蔡锷统领的部队恐怕就是些乌合之众了。这也是为什么北洋不是集合几十万大军西进而选择了分兵的原因。
蔡锷是条龙,但不代表他的手下也是龙。北洋三路大军就是要彻底的打破西南的防御,覆灭或者消弱西南的实力。
巴中地区。
“督军,从地图看,过了前面的金城,我军距离嘉陵江就不远了。过了嘉陵江就算是蔡锷统治的腹地了。在向里前进不远,就要进入成都平原。只要咱们能够率先攻进蔡锷的老巢,这绝对是大功一件!”李福祥兴奋的说道。
“不错,命令部队全速前进!”李纯嘴角露出笑容,如果是平常,如此急行军,这些地方军联合部队早就散架了。但是现在西南毫无抵挡之力,使的他们这伙乌合之众士气高昂,再加上劫掠了那些大户,李纯手中军需物资充足,士兵们更是在劫掠当日饱餐一顿肉食。要知道这可是五万大军,从这里也能看出巴蜀地区地方豪强的富庶。
“是!”李福祥快速下去行动了。现在整个联合军上下一心,就是想要进入成都平原大肆劫掠。巴中地区还只是巴蜀的边缘地区,这些当地大户人家的家资就如此丰厚,更别说一向富庶著称的成都平原了。虽然因为满清统治的腐败,成都平原上老百姓的日子过的很苦,但是苦的也只是老百姓,那些地方豪强和商人大家族反而趁机大发国难猜,各个赚的是盆满钵满。李福祥已经得到了李纯的许可,大军攻入成都平原后,允许他们放开手脚大肆劫掠一番。这让李福祥大为兴奋,因为上次他亲自经手的劫掠,有大量的财物进入了他的私人腰包。要去劫掠更加富庶的成都平原,对他来说还不是财源滚滚的。李福祥相信,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劫掠成都平原上的大户,肯定可以获得海量的财富。等到战争胜后,他就可以从军中退役,安心当个富家翁。这些年的征战早已让李福祥对战争充满了厌恶,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大发横财,将来一辈子衣食无忧,甚至还可以花天酒地,这对他的诱惑简直是致命的。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男人都有一颗雄心。
啪!
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李福祥的幻想。李福祥是老兵出身,虽然这些年作为李纯的心腹,没有经历过什么恶战,但是当年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本能还没有完全消失,这声突兀的枪声让他感到事情不同寻常,甚至感到一股危机,所以他第一时间从马上滚下来,然后将自己的身体挡在战马的后面。
啪啪啪……密集的枪声响起,整个地方联合军一片大乱。
“有埋伏,我们中埋伏了!”士兵惊恐的大叫。原本士气高昂的部队立马变的一片混乱。
“不许后退,还击!”李纯高呼。嗖的一声响,李纯脑袋上一凉,那顶代表北洋上将的军帽就被打飞了。李纯吓出一身冷汗,再也不敢冒头,敏捷的将身体躲入亲兵护卫之中。对李纯来说,什么都没有自己的小命重要。
哒哒哒!
战场上响起重机枪堪称梦魇的声音,北洋士兵成片的倒下。重机枪恐怖的穿透力将毫无防备的北洋士兵撕成碎片,鲜血瞬间染红了大地。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二百六十五章 崩溃
作为北洋宿将,李纯在中埋伏的瞬间就反应过来。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他快速组织自己的亲兵卫队深入乱军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汇聚了一股不小的力量。
但是就算李纯反应再快,但这是五万大军,而且是从好几个省份拼凑出来的部队,内部本就矛盾重重。要不是李纯用立功封赏为诱饵,在这种高速行军之下,北洋地方军联合部队空早就垮掉了。现在整个队伍绵延好几公里。走在最前面的是李纯的本部兵马,看起来还略微有些样子,再加上他李纯在军中还算有些威望,否则他压根不可能短时间内聚集这样多的将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