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如果是前段时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也只是忌惮,但自从中国有了战列舰,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就再也不敢小看。就像原本时空的新中国,虽然国力不弱,又在大陆上取得了好几场对外作战的胜利,但是中国的国家安全始终得不到保证。直到中国成功研制出核武器,才让中国真正有了保家卫国的筹码。
在这个时期,战列舰虽然还没有后世核武器那么大的威慑力的,但也是战略型的武器,它可以极大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保护中国的国家安全。
西方战场,协约国大军节节进逼,想要将所有法国境内的德国军队全部驱逐出去。德国军队抵抗的很顽强,但却也难以保住阵地,战线被一步一步的压缩。
面对战场失利的局势,德国政府正在酝酿新的作战计划,想要集中所有的量,来一次大战以挽回颓势,进而取得更大的胜利。对于德国总参谋部拟定的作战计划,协约国情报机构费尽心力也难以取得有效的信息。这对协约国来说是个沉重的压力。毕竟德国参谋体系实在是太过强悍,可以说德国陆军世界第一的称号绝对不是吹嘘。
相比于世界大战的激烈,远东局势的紧张,沙俄内部的局势又崩坏到了极点。沙皇集中了百万大军围剿圣彼得堡地区的叛乱。但是革命者反攻也很激烈。因为对资产阶级革命政府的痛恨,沙皇发出了对这些革命党杀无赦的命令。一时间,血色恐怖笼罩整个沙俄。几乎所有被沙皇控制的大城市都发生了流血屠杀事件。大片参与到革命中的苏维埃党员和资产阶级革命者遭到了血腥屠杀。但是更多的人却逃离了出去,进而辗转进入圣彼得堡。短短半年的时间,沙皇虽然没有剿灭圣彼得堡的叛乱,但去也将革命的势力范围限制在圣彼得堡方地区。总算避免了革命势力在全国全面开花的局面。和原本时空红色苏维埃短时间席卷沙俄全国不同,这一世的沙俄,因为资产阶级表现的比较坚决,而且又在二月革命时期掌握了革命主权。因此,这一年来,苏维埃的影响力反而在革命军中受到消弱。革命军所属的四十多万军队也基本上落入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手中。这些资产阶级革命者很多都是原沙皇政府的官员,对于政治斗争非常在行,红色苏维埃党员虽然一片热血报国,但是因为始终难以取得革命主导权,反而处处受到压制。
甚至沙俄资产阶级掌权派还制造了几次和红色苏维埃的摩擦,让整个沙俄革命势力内斗不休,远远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战斗力。否则以沙俄当时那么好的革命形势,也不会快一年多了还窝在圣彼得堡地区。
红色苏维埃内部意见也很不统一。妥协派始终在苏维埃中占据上风。以列宁为首的强硬派被压制。沙皇为了尽快解决国内的叛乱问题,重回世界大战的圈子,不顾政府疲乏的财力,集结了近两百万大军围剿圣彼得堡地区。
整个革命占领区一片动荡,革命者思想不稳,有很多革命者甚至趁机逃出了国。革命者内部也出现了投降思想,整个革命势力面临着崩溃的局面。
1918年7月15日,在沙俄政府军两百万大军的压力下,圣彼得堡的革命者内部发生了兵变。红色苏维埃强硬派以列宁为领袖,策动整个圣彼得堡的警察力量,发动了武力夺权,逮捕了资产阶级中的所有官员。但是因为这场兵变行动太过仓促,造成几名官员逃出,进而影响军心,导致整个革命军动荡,从而被沙俄政府军抓住机会击破,一战之后,革命军损失过半。
革命军失败让沙俄政府军士气大振,在接到革命军内部兵变的消息后,沙俄指挥官彻底放心,指挥大军横冲直撞,想要一次性拔出革命军这个毒瘤。
面对这种局面,列宁集中红色苏维埃的所有力量,将溃败的革命军改编为苏维埃红军。在列宁的指挥下,红军利用沙俄政府军骄傲自大的机会,利用有利地形进行伏击,一次性干掉沙俄政府军三十多万人。沙俄政府军大惊失色。立刻改变战术,由横冲直撞,变为步步紧逼。
苏维埃红军几次行动,都因为政府军谨慎而无功而返,看着被层层压缩的根据地,列宁最终决定铤而走险,派出红军最精锐的部队夜袭政府军的指挥部。
也许是上天注定红色政权的出现,这支两万人的红军精锐在他们的指挥官斯大林的带领下,竟然奇迹般的绕过上百万的沙俄政府军。更是机缘巧合,直接摸到政府军总指挥部。并一战将其击溃。整个政府军霎那间一片大乱。红军主力趁机掩杀,打破了政府军的围剿。一时间红色苏维埃的名号传遍整个沙俄,被沙皇政府打压的几乎湮灭的革命势力再次抬头。
这一战之后,整个沙俄一片震动。沙皇尼古拉二世面对死灰复燃的革命力量,不得不放弃自己尽快结束内乱,参加世界大战的念头。并起用一些老将对抗革命者。对于革命运动,尼古拉二世自认从来没有小看过,但是这次,尼古拉二世再次体会到了灭顶般的威胁。这种由红色苏维埃主导的红军以不到二十万人打破两百万人的围剿,这就说明其统帅必然不是简单人物。而且沙皇知道,这一次全面围剿虽然也重创的了革命军的力量,使其损失过半,但却也解决了革命军内乱的问题,更是使得红色苏维埃上台。而且两百万大军的失败让沙俄政府蒙受了沉重的压力。沙俄不得不寻求外部国家援助。远东自然不必想,都是对峙的国家。欧洲世界大战如火如荼,自己都顾不了自己,更别说顾及沙俄了。最终,尼古拉二世将目光看向远在美洲的美国。
沙俄和美国人的接触并没与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对于沙俄提出的战阵贷款,美国并没有刁难。毕竟政府也不会和钱过不去。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只要协约国抗住同盟国最后一次的决死反击,那世界大战也就撑不了多久了。而美国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庞大的军火市场上的,整个美国军工产业和战前相比膨胀了几十倍。看似极度繁华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危机。一旦战争结束,世界军火市场的火爆也就撤离结束。美国军工产品虽然先进,但是西方诸国的也同样不差,而且经过战争检验的战争利器甚至比美国的商品还具有竞争力。而且没有了战争,军火市场必然面临大萧条的局面。美国不想因为战争结束而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
相比于消减军工产业链条,美国政府更倾向于寻找新的市场,先保证军火市场的稳定,然后再逐步消减。而沙俄的内战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沙俄内部虽然腐朽,但是作为世界领土第一大国,国内战争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的交战,如此大规模战争消耗,虽然不如一战这么恐怖,但维系军工市场的稳定还是没问题的。如果美国军工产品能够大量涌入沙俄内部,不但可以维持军工产业经济的繁荣,还能将美国的影响力扩充到东欧。
而且美国国家情报局仔细研究过沙俄内战的情况,无论如何也不认为占据绝对上风的沙俄政府军会失败。因此,向沙俄政府军借款还是值得信任的。可以说这个时期,只有中国的冯庸知道这个红色政权的恐怖。一旦给其生长的时间,其必然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蔓延整个东欧。
对于红色政权,冯庸的思想是非常复杂的。毕竟他前世可是真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红色烙印深入骨子里。甚至现在的北京政府的行政体系和后世的红色天朝也有很大共通之处。唯一不同的是,后世的天朝披着社会主义的外衣,而冯庸主导下的北京政府则披着资本主义的外衣。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五百四十二章 红色的讨论
北京。少帅府。
冯庸了解沙俄境内的情报之后,尤其是列宁斯大林这样耳熟能详的名字,他终于开始重视起来,他将北京政府高层召集起来商讨这件事。
当冯庸提出沙俄内部的红色政权的时候,包括李俊、蒋百里、蔡锷都有些不屑一顾。而且众人都不认为红色政权有能力推翻强大的沙皇政府。以李俊三人的见识,自然不会随便乱说。他们分析了沙俄境内政府军和革命军实力对比。而且根式有关于沙俄这惊天一战的战报。他们认为红色苏维埃这一战的胜利充满了偶然性。并不是每次作战都能够准确找到敌人的指挥部。而且经历了这次出乎预料的失败,沙皇已经请出了一些老将重新统治沙俄政府军队。这些人不乏沙俄的名将。如果这些人真的能够在沙俄执掌军权,那圣彼得堡的红色政权能够支撑多久还真未可知。至于像冯庸说的发展壮大,甚至成为一个恐怖的顾忌,他们都是半信半疑。
冯庸虽然知道红色政权蕴含的恐怖潜力,但却没有足够的把握红色政权还能够崛起。毕竟和原本相比,沙俄境内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起码去年的二月革命没有干掉沙皇,让沙俄境内的保守势力仅仅集中在一起,这个变化导致的结果是沙俄内部的保守势力比同时期强大了无数倍。而且苏维埃因为和资产阶级当权派的纠缠,损失了太多的精英,还能不能达到前世那样的程度,冯庸心里没底。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冯庸心中有种感觉,红色政权必然还会出现。而且搞不好将来会成为中国称霸世界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但是这种感觉虚无缥缈,没有证据,冯庸也不会拿出来说事。
不过让冯庸重视的是,红色政权几个主要人物一个都没出事。列宁依然成为红色政权的领袖,斯大林现在更是崭露头角,凭借这一战的功劳,被列宁看重也很正常。至于能不能确立为继承人,冯庸就不知道了。而且这一切仿佛是历史必然,世界大势变了。这些人的命运过程发生了改变,但是结果恐怕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冯庸才会有些敏感。毕竟不能解释的事情不代表他不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他冯少帅穿越更难以解释的了。
不过冯庸还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毕竟冯庸的崛起本就是一个奇迹,谁也不能保证红色政权不会快速崛起。未雨绸缪对一个大国来说是必然的。
对于冯庸提出的假设,李俊等人无不双眼放光。如果北方出现这样一个特殊体制的国家,作为邻居的中国肯定会首当其冲,况且中国和沙俄还有巨大的领土争端。冯少帅在北方和沙俄边界上布防了一百多万的军队恐怕不是闹着玩的。以冯庸一贯的高瞻远瞩,恐怕早已预见到沙俄将发生的内乱,甚至抱有武力收复国土的念头。想通这一点,众人终于开始思量如何在沙俄内乱的情况下收复国土。
“我听说沙俄财政艰难,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将失去土地赎买回来,就算花些钱也总比武力收复要好的多。”李俊建议道,这是种方法。不过沙俄内部大国沙文主义非常严重,老毛子对于土地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执着,这中提议,未必会被采纳。否则冯庸也不会早就在边界上布防大军。
“如果我们现在和沙俄开战,有多大的把握取得胜利?”冯庸突然开口,众人大惊。
“少帅,现在开战,恐怕不容易。”蒋百里皱着眉头。
“对,就算为了收复国土开战,现在也不是最好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面前还有一头虎视眈眈的恶犬。”蔡锷摇摇头说道。远东说是三方势力对峙,但实际上却是以中国和日本的军事对峙为主,沙俄远东力量虽然加强了不少。但是和中日动辄几十万兵力相比,还是有很些差距。为了此事,沙俄远东总督府多次向莫斯科去电,请求增加兵力,更换先进装备。这些条件不但没有实现,沙俄正常的武器装备都难以保证足够供应。要不是沙俄远东总督开辟了一些自己的武器渠道。恐怕沙俄远东军连和中日对峙的资格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导致的结果就是远东就像是一个独立王国一样。
“日本确实是个大麻烦!”冯庸点点头。不管前世还是今生,日本都是中国的梦魇,如果不解决它,中国再多努力最终也要付诸流水。这是宿命的对决。
“可惜,我们的海军还不行,否则现在插手台湾的事务倒是个好机会。”蒋百里叹了口气说道。日本现在国内政策很矛盾,既想和中国打,又不想和中国全面开战。尤其是陆军对决,朝鲜军在上一次和中国的冲突中吃了大亏。上前门榴弹炮的打击,一次报废了朝鲜军大半个师团,将刚刚有些骄傲之心的朝鲜军打成了缩头乌龟。再加上英法等国的协调,如果中国海军实力上来了,还真有可能在台湾问题上做点文章。
“我不这样认为,少帅,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我们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过薄弱,如果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恐怕我们就缺乏真正的实力保卫国家。毕竟我们不能总是被动防守”李俊说道。作为政务院院长,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中国目前的现状。
中国一统之后,看似无比强大,但真实情况却并不轻松。军队不断扩编,现在又增加了海军这样的吞金兽。还有中国政府体系越来越庞大,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现在中国不畏惧任何来自陆地上的攻击,但是要说达到世界强国水平那压根不可能。国防军能够一路胜利更多是借助了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西方列强的势力几乎从远东抽调一空,中国赢得了发展的最好外部环境。接着在陆地上打败了日本人进攻,又从内部扫清了一切障碍,中国已经拥有了自保之力。但也仅仅只是自保,真正的困难中国还没有面临。一旦一战结束,西方势力东进,中国将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甚至搞不好会被群起而攻,这种情况未必不可能发生。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暗中扶持一下这个红色政权。然后让其将西方国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那样我们日子可就好过多了。”冯庸轻声说道。
“这恐怕不容易吧?”蔡锷皱起眉头。
“不试试怎么知道,而且我感觉红色政权的潜力非常大,他们那个社会主义制度我也很感兴趣,或许我们国家的制度也可以借鉴呢。”冯庸笑了笑说道。
几人又讨论了一些。最终冯庸拍板决定,让总参谋部对于几种不同的情况拟定作战计划,以防止将来出现情况而手忙脚乱。至于和红色政权接触,李俊等人建议还是先等一等。毕竟现在红色政权实力和沙皇政府的实力相差太多了。
远在圣彼得堡的红色苏维埃还在为打破政府军的围剿而庆功,丝毫不知道他们已经被远东一头猛虎盯上了。而且冯庸在东北的时候就对沙俄有很大的想法,这两年经营下来,中国在远东沙俄境内拥有什么样的力量谁也说不清楚。不过一旦中国真的对沙俄远东动手,必然会出现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相比于红色政权,北京政府还是对被沙俄占领的东北土地更感兴趣。现在沙俄政府财政困难,中国政府以趁火打劫的心态,派出人员和沙俄驻华大使接触。表达了中国愿意通过和平方式购买远东土地的念头。
这个条件让沙俄驻华大使心动了。电报联系莫斯科,沙皇高层虽有意动,但是在一些老将,贵族的反对下,中国这次善意的试探最终遭到了拒绝。俄国人当然知道远东这片土地曾经是中国的地盘,这是他们父辈用卑劣的手段谋夺来的。现在远东这片生存环境相对不错的土地,已经成为沙俄插手亚洲博弈的根基之地,更是有沙俄远东唯一的不冻港。沙俄的远东太平洋舰队就驻扎在这里,如果沙俄放弃这片土地,就等于沙俄放弃在东亚的势力。这点沙皇在考虑清楚后绝对是不可能答应的。
沙俄只是财政困难,却还远没有到了不能坚持的地步,而且沙俄已经从美国那里得到了贷款,军备武器不再成为困难,自然没有用国土换取金钱可能。远东可不是阿拉斯加,就算是阿拉斯加那样的苦寒之地,在陆续发现黄金矿床之后看,沙俄高层也有人高呼当年看似划算的交易是帝国最亏本的买卖。
对于沙俄的反应,中国政府似乎早有准备,并没有再继续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但是从这一天开始,东北黑龙江边界上的的局势紧张了很多。最让远东军头疼的是,在沙俄境内出现了中国的小股土匪。而且数量很多。有些大胆的土匪甚至深入腹地,破坏力很大。整个远东秩序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为此,沙俄总督府不得不出动远东军维持治安。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五百四十三章 远东总督府
或许天地之间真的有气运一说,红色苏维埃自从掌权之后,整合了内部的革命力量,统一了内部的思想。军队重新焕发出生机。然后在列宁的主导下,打了几次胜仗,扩大了圣彼得堡革命区的范围。沙俄政府军几次调集重兵围剿,都没有取得成功,反而将沙俄红军越剿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沙俄内部的阶级矛盾再次爆发出来,在沙俄各大城市,都出现了红色苏维埃的活动迹象。
面对这种遍地开花的局面,沙皇政府一面集结重兵,限制沙俄红军的发展,一面在全国各地进行血腥的镇压。凡是和红色有牵连,都遭到了血腥的屠戮。
相比东欧的动荡,沙俄远东总督府却较为平和。因为中日对峙,一向强势霸道的沙俄反而被排除在外,这中无视让沙俄远东总督府成为观战的渔翁。而从中国越境而来的土匪也只是小规模,影响不了远东的局势。日本朝鲜军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军队身上,自然对沙俄远东军的监视弱了很多,可以说现在远东总督府的日子是相当舒服。
作为远东总督的杰夫特洛夫伯爵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开宴会。整个远东总督府一片歌舞升平。在舞会上,一个黄皮肤的年轻面孔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虽然其中大部分人在眼底是浓浓的不屑,但是在表面上,谁对他都是恭恭敬敬的。此人正是远东总督身边的红人,远东总督府的情报头子许之亮。也是当年东北三大土匪过江龙的小儿子。
许之亮的脸色不是很好,有些苍白。这两年他遭到了几十次刺杀,最危险的时候子弹打穿了他的肋下,要不是他命大,恐怕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这段时间,随着远东局势的安定,刺杀他的人也少了很多,他也终于可以大胆的出现在公众面前。
杰夫总督对他非常信任,不但让他掌管远东总督府的情报力量,而且还有监督远东总督府各部官员的职责。前者俄罗斯人并不在意,但是后者就不同了。许之亮作为杰夫总督麾下最听话的一条狗,其行为堪称铁面无私,狠辣无双。这两年犯在他手中的沙俄官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即便这些官员有些是杰夫总督的老部下,也难以避免抄家灭族的结果。而财富自然主要落到杰夫总督的手中,没有杰夫总督的默许,许之亮如何敢在这个异族的大本营中嚣张霸道。可以说杰夫总督和许之亮狼狈为奸,在远东篡取了巨大的财富。
“许先生,能否邀请你跳一支舞?”一名金发碧眼的美丽俄罗斯女郎向许之亮发出邀请。
“非常荣幸。罗斯小姐。”许之亮绅士的行了一礼,然后牵起罗斯小姐的手进入舞池。在他身边不远处,几名俄罗斯贵族青年正咬牙切齿的看着这一幕。其中看许之亮的眼光中充满了嫉恨。
罗斯小姐是杰夫总督的小女儿,杰夫总督现在是沙俄远东的土皇帝,罗斯小姐就是远东的公主。很多依附于杰夫家族的沙俄小贵族子弟都将主意打到了罗斯小姐的身上,想要俘虏美人的芳心,进而平步青云。但毫无例外,这些别有目的的人都吃了闭门羹。也许是阴差阳错,罗斯小姐竟然对许之亮一见倾心。这点就连杰夫总督也感到棘手。如果不是许之亮的表现实在让杰夫总督无可挑剔,恐怕为了女儿,许之亮早就难以有今天的一切。
但是俄国女郎性格奔放,敢于直接追求自己的幸福,再加上罗斯小姐身份特殊,许之亮就算有心想要避开都不可能。杰夫总督也为女人安排过几次相亲,都被罗斯小姐搅黄了。如果不是许之亮始终在躲避,恐怕罗斯小姐早就非他不嫁了。听说许之亮参加了这次的酒会,罗斯小姐立刻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前来。根式无视其他贵族青年绅士般的邀请,直接找上了站在边缘的许之亮。
在俄国生存了两年,许之亮除了面孔,其他一切早已经融入沙俄的生活。就连审美观点也和在中国的时候有所不同。现在的许之亮已经能够欣赏俄罗斯美女的风情。这也是他不太排斥罗斯小姐原因,毫无以为,罗斯小姐和他大腹便便的父亲不同,罗斯小姐身材高挑,足有一米七。金色长发,精致的无关,绝对是远东一朵花。这也怪不得许之亮遭到这么多俄国男人嫉恨。有时候想想,许之亮也感到神奇,当年才来到远东,感到所有俄国女人长得都像厉鬼一样可怕。但是现在,他感觉自己的审美观和一个俄罗斯青年没什么不同了。中国对于他来说好像已经变的非常遥远了。
“我喜欢你,为什么你不敢喜欢我?”罗斯小姐毫无顾忌的趴在许之亮的怀里,直接吐露心声。
许之亮无奈苦笑,就算他在远东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的,但是他毕竟不是俄国人,就算他做的再好,在别人眼中他也是个外人。他的一切权利都是来自杰夫特洛夫总督,一旦他在杰夫总督面前失宠,他的命运恐怕比大多数的中国人还要凄惨。
“罗斯小姐……”许之亮看了他一眼,不知道如何开口。
“我知道你的顾虑,而且我父亲也不会同意。不过我是不会放弃的。过两天我就要离开这里了。我要去美国留学。三年之后才回来。你会等我吗?”罗斯小姐抬头盯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我……”许之亮无言以对。如果远东形式不发生变化,就算是三年后,两人之间还是有巨大的身份差距,自己就算答应了,到时候依然是一出悲剧。但是看着罗斯的样子,许之亮又说不出拒绝的话。
“我知道你很为难。我就不逼你了。不过我去美国之前,会去中国看看,我想看看那个养育了你的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罗斯幽怨的叹了口气,没有得到许之亮肯定的答复让她感到很失望。
一曲终,罗斯在许之亮的脸上留下深情一吻,然后有些伤感的转身离去。
许之亮伸了伸手,想要抓住她,但是看着周围投来的冷冰冰视线,许之亮强迫自己将手收回。
“三年之后,希望我还有资格追求你!”许之亮自语道。没人听到他说了什么,只是看到他有些落寞的身影。
1...220221222223224...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