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这次中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两艘先进的重装巡洋舰,而且日本还得到消息,应中国要求,两艘重装甲巡洋舰的主炮做了修改,换成了四门双联发410mm主炮,十二门120mm副炮。这种大口径的舰载炮一直是战列舰上的武器装备。国防军放弃口径较小的主炮,换装这种对战列舰都有威胁的重炮。其意图不言而喻。日本军部将其当做中国海军对日本联合舰队的挑衅。于是马上命令正在朝鲜平襄休整的联合舰队主力,前往中国海域探查。这就有了日本联合舰队撞沉中国商船的事情。
中国舰队在日本前方摆开阵势,等到日本联合舰队接近其射程十公里后,中国海军拉响战争警笛,所有战舰火炮对准日本海军,摆出了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架势。
“疯子,中国海军都是些疯子!”联合舰队司令官山下源太郎大将低声吼道。每次见到中国海军摆出这种架势,他都有种立刻命令联合舰队发动攻击的念头。中国海军不如日本海军,这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点中国海军自然也清楚,但是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海军,就算实力再弱,面对入侵自己国家领土的敌人都应该鼓起战斗的勇气。现在一战还在进行,世界联盟也没有成立,国际上对于海域的划分非常模糊,否则日本海军也不会好无顾忌的进入中国海域。中国海军摆出一副迎战的架势,意思很明确,你要战,我便战。完全将战争主动权交给日本人。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源自实力上的无奈。
“立刻联系军部,请求军部进一步的命令!”就算山下源太郎大将想要将面前的中国舰队全部送入大海深处,但没有军部的命令,他也只能干看着。他郁闷的想到,现在朝鲜边界上,中国陆军肯定又在制定战端了。帝国朝鲜军迟迟难以恢复实力,使得海军也要受到陆军严重的掣肘。这对山下源太郎这种海军至上的军人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也让他对无能的帝国陆军失望透顶。
“大将阁下,军部回复,现在不是和支那开战的时候。”联合舰队参谋长山屋他人中将满脸不愉的说道。
“该死的,我就知道是这样!肯能又是无能的陆军。该死的,帝国该将那些无能的家伙全部赶回家打渔。”山下源太郎大将大声咆哮道。太气愤了,每次帝国海军兴冲冲而来,却次次因为陆军的无能败兴而归。几次三番下来,就算是泥人也是满肚子气性。
“司令官阁下,这次我们也不算白来,最起码看到了中国海军的新式战舰。说句实话,这两艘重巡洋舰对中国海军来说确实非常先进,但是对于帝国联合舰队来说,实在没什么。我们联合舰队的主力战舰都要比这两艘重装巡洋舰先进。更何况我们还有战列舰。一旦我们开战,支那海军只有覆亡的命运。”山屋他人中将安慰的说道。但是话语间却也显示出日本海军的自信。
“这两艘巡洋舰确实不算什么,但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一旦中国从战争阴影中恢复过来,凭借中国庞大的国力,他们就可以批量购买战列舰。我们现在不只是因为这两艘巡洋舰而来,而是为中国海军的发展潜力而来。军部那些混蛋,太过重视陆军,放弃了多少消灭中国海军的机会。”山下源太郎大将气愤难消。
“军部的事情我们无力插手,现在我们是不是该撤退了,双方已经接近不到五公里了。再前进可就真的要开战了。”
山下源太郎大将沉默了一下,脸色阴沉的下令返航。
看着日本海军在自己眼前掉头,中国海军松了一口气。真的开战他们反而没底。不是畏惧死亡,而是刚刚得到了两艘先进战舰竟然不能够让其发挥出全部威力。对于一支期待拥有先进战舰的中国海军来说,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日本海军退去,让中国海军松一口气的同时,却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海军总部命令很明确,将日本海军驱离渤海海域。
天津。
接到前线平安返航的电报,张超群心里也松了口气。这次危机算是解决了。但是中国海军和日本海军未来的一战却也已经注定。张超群思量着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培养优秀的海军士兵和指挥官。原本张超群是因为没有军舰而苦恼,现在却是因为缺乏人手而焦急。到今年年底,四艘轻巡洋舰也将陆续交付,剩下的两艘重装巡洋舰最晚明年二月份也将交付,到时候的中国海军也就有了立足远东的资本。
北京少帅府。
在冯庸会客室中,有五个人,冯庸,李俊,蒋百里,蔡锷,张超群。另外冯德麟率军镇压西南,张作霖率军镇压江南,短时间内都回不来。按理说国防军最高层会议,张超群是没资格参加的。虽然他作为海军司令,军衔很高,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军衔是因为兵种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在国防军中的战功。张超群明显有些紧张。现在西班牙使团已经离去,离开时的西班牙代表团团长霍金斯脸色不错,看来在北京有了很大的收获。而原本在天津筹建天津海军军官学校的张超群也被紧急召回来。
“超群,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国防军建设的重点将会落在海军的身上。你是海军司令,对于海军建设有什么建议?”冯庸笑着说道,缓和一下会议室紧张的气氛。在少帅府进行的会议很多时候都是非正式的,气氛比较轻松。冯庸不吸烟,但却不反对其他人吸烟。冯德麟,张作霖两个东北老帅都是吸烟的。蒋百里也吸烟,但是烟瘾并不大。现在两杆老烟枪都不在,蒋百里自然也就不吸。这也是导致气氛比较凝重的原因。蔡锷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不过在场的都是熟人,也就没有什么可紧张的,只有张超群级别不够,自然内心紧张异常了。
“报告少帅,我认为海军目前最需要的是战列舰,只有足够数量的战列舰,我们才有打败日本联合舰队的可能。”张超群实话实说。除了冯庸,其他人都点头。
在场所有人都是人杰,眼光自然不凡,但是他们和冯庸唯一不同就是冯庸来自后世,知道什么才是海战之王。到了二十一世纪,除了核武器这种战略武器之外,在海洋上的霸主只有两个,一个是庞大的航空母舰,另一个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潜艇。
但是在这个时代,限于技术原因,潜艇下潜能力有限,水面舰艇很容易将其发现,这就导致了潜艇作战的凶险。当今世界,潜艇技术最先进的是德国,德国的狼群战术让西方海域成为一片险地,大量的商船成为潜艇的攻击目标,使得协约国各国损失异常惨重。其他国家的海军建设更偏爱水面战舰。装甲厚,火力猛的战列舰一直是西方诸国青睐的典范。只有到了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众人才发现,战列舰竟然落伍了。在航空母舰面前,笨重的战列舰只有当靶子的份。
冯庸自嘲的笑了笑,现在是1917年,距离二战还有二十年的时间,再说就算是在二战时期,战列舰也是有些实力的。而且庞大的航空母舰正是从战列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目前连造巡洋舰都困难,更别说战列舰,航空母舰了。反咬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冯庸冲着李俊点点头。李俊开口道:“我们已经拟定了战列舰建造计划。为了用最快的速度达到建设目的,我们和西班牙政府达成了协议。两国将合力研制新式战列舰。中国出资金,西班牙出技术。而且为了躲避战争的灾祸,新式战列舰将在中国建造。”
“真的?”张超群大喜,要知道,在中国建造,那就意味着中国将拥有自己生产战列舰的能力。这对一直渴望打造中国自主生产的海军舰队的张超群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当然是真的。这点我们已经和西班牙使团沟通过,双方已经就这件事初步达成了协议。不过有一点非常重要。日本人对我们中国海军虎视眈眈。如果让他们知道我们正在秘密生产战列舰,肯定会做出更大的挑衅动作,甚至有可能直接开战。我们不畏战,但却也不能盲目开战,如何保证消息的隐秘性,就需要你们海军的动作来吸引日本人的注意了。”冯庸沉声说道。
“是!”张超群满脸凝重的说道。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五百三十七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对于中国来说,想要建造战列舰确实十分困难,首先便是造船基础技术方面十分薄弱,现在中国最大的造船厂上海船舶制造局和福建船政局都只能生产数百吨排水量的小型炮艇,维持内河舰队勉强可以,想要建造大舰队实在是缺乏经验。对于这种事情,中国海军部提出肢解几艘老式驱逐舰和巡洋舰,积累技术经验。
现在中国海军极弱,任何一艘铁甲战舰都是中国宝贵的国防力量,海军部能够提出这个建议也是下了很大决心。建议送到冯庸案头,冯庸沉思半响,还是同意了海军部要求,只是战舰选择方面做了甄别。千吨级驱逐舰中一艘满清时期的老古董和一艘民国初年订购的同时被列位解体对象,至于巡洋舰,中国海军里面也只有六艘,这还包括刚刚服役的重型巡洋舰泰山号和嵩山号。就这样解体,冯庸也舍不得。最终,冯庸提出用镇远舰代替,镇远舰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的主力战舰。虽然排水量远远小于这个时代的战列舰,但他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铁甲战列舰之一。虽然镇远舰只有7700多吨的排水量,还不如现在的重巡洋舰,但毕竟是现代战列舰发展的基础,研究意义超过普通的巡洋舰。
镇远舰从日本手中弄回国之后,一直静静的停泊在秦皇岛码头,对于这艘代表着中国辉煌与耻辱的战舰,国防军本来意图是要将其作为历史文物陈列起来。但是现在,冯庸改变主意了。他要将镇远舰肢解一次,作为中国建造大型舰船的技术基础。这样一来,就不用让本就羸弱的中国海军实力大损,还能够获得大型舰船的建造数据。虽然落后,但用来打基础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中国建造战列舰是和西班牙造船厂达成了秘密协议,地点也秘密选择在了秦皇岛北部一处天然的海港地区,周围水域已被封锁,再加上远离主航道,可以说人迹罕至,最适合中国和西班牙秘密研发新式战列舰。对于这件事,冯庸很重视,整个国防军高层知道这件事的也不过七八个人。这是中国崛起的希望举动,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西班牙的动作很迅速,可以说中国政府提出的价码让他们无法拒绝。虽然他们清楚中国如此做是为了获得西班牙的造船技术,但是对于当前的世界来说,西班牙的技术已经落伍了。西班牙的海军甚至不敢在西方诸国交战的海域行动。因为一旦引发冲突,西班牙海军无力解决。再加上西班牙政府财政困难,皇室的支出都是一笔天价,这就导致西班牙内部斗争非常激烈。中国正好是趁机而入,用金钱打动了西班牙高层。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虽然不富裕,但地大物博,中央政府有非常强势,想要积累财富非常容易。就像后世集权的天朝,中央财力雄厚到世界第一强国都羡慕。虽然这样会让家中百姓的负担,但是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当前,中国是可以慢慢的发展,凭借中国前段时间疯狂劫掠的技术资料,花个三年五载的将其消化,未必生产不出大型水面舰艇这种东西。但是这种没有技术基础的摸索,肯定会走很多弯路。冯庸在前世也只是个普通大学生,还是学经济类的半吊子。军工领域他只是知道些军工产品,根本就不了解制造过程。但是只目标没有技术基础也是难以成功的。冯庸不想等,因为这几年正是世界变革最激烈时候,中国如果不在一战结束,世界势力重新洗牌的时候有所作为,等到新的世界体系形成,中国想要以一国之力挑战整个世界体系,将会面对比后世新中国成立初年更加沉重的压力。这是冯庸尽可能避免的。
西方,索姆河畔。
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主力宿命般的再次在这里对撞。
同盟国军队达到了130万人,其中德国军队90万人,剩下的土奥联军四十万人。这些都是同盟国这些年征战的百战精锐。数载征战,就是以德国的实力都感到无以为继,不得已采取这种战略大决战的架势。想要用速战速决来转嫁危机。
协约国总兵力160万,其中英法联军120万,美军20万人,剩下的意大利等其他国家联军20万人,这同样集中了协约国大部分的兵力。美国更是提供了数量惊人的武器装备。现在协约国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美国货。没办法,这是当初协约国拉拢美国人进入战场的条件。美国人虽然有正义,但是没有利益的正义美国政府是绝对不会做的。而西方战场最大的利益除了战后的势力划分,正是来自军火市场。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已经让美国大发战争财,国力翻了一番,国内经济在军工企业的带领下,正在疯狂的繁荣。如果不是德国人的狼群战术攻击了大量美国商船,造成美国内部军火商人的仇视,美国是绝对不会这么快参战的。就像美国政府说的,美国本土远离欧洲,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战胜了,都不可能有余力进攻大西洋对岸的美国。说到底,美国人的参战还是为了利益。战场上协约国已经取得优势,并且会不断的扩大。可以预见,等到世界大战结束,也是世界秩序重新确立的时候。美国作为新兴的国家,实力虽然很强,但是地处北美,远离世界中心,想要在世界新秩序中发出自己的声音非常困难。唯一的办法只有加入协约国,并在世界大战中做出贡献,美国才有能力分享胜利果实。所以,山姆大叔在英法等国求爷爷告奶奶的恳求下,终于半推半就的答应出兵了。有了美国这样的强力外援,协约国士气大振,再加上充足的武器装备供应,协约国终于有了决战勇气。
就像德国有些无力承受一样,英法等国消耗更大,各个殖民地的力量已经被消弱到了最低点,如果不能尽快速战速决,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甚至都有崩溃的危险。在这种形式逼迫下,英法等国终于决定,在索姆河畔,进行两大体系最强烈的决战。
战争在1917年12月25日,也正是西方的圣诞节的时候展开。双方加起来两百多万大军绞杀在一起,巨大的绞肉机再次响起轰鸣声,西方的圣诞夜充满了真真压抑的血腥气。双方名将各出手段,一时间战争反而僵持了起来。
时间不知不觉的进入1918年,冯少帅终于在虚岁上达到了十八岁。对别人来说虽然还是少年郎,但对冯庸来说,却算是真正的成年了。
和西方战乱的圣诞夜不同,中国今年的新年却充满了安定祥和的喜气。南方各地终于在新政强势推行的惶恐不安中松了一口气。整个中国笼罩在一片喜庆之中。中国一统已经两个多月了。在政府强有力的布置下,在国防军士兵强大武力的镇压下,新政府的影响力终于达到中国所有地区。并成功的压制住了地方保守势力。冯庸清楚,现在说成功还为时尚早。中国统一是依靠武力,而治理国家却不是武力强大就可以的。在这点上冯庸头脑很清醒。中国政府目前使用的依然是民初孙中山提出来的临时约法,只是有些内容作了修改。这部草创的法律有着太多的漏洞,在战乱年代还勉强适用,在和平年代只能成为动乱的根基。
不管国内有着怎样的困难,这个春节对新统一的中国政府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冯德麟也从西南赶回来,现在西南国防军的布防基本完成,周围也没有能够挑衅中国的力量,安全问题可以放心。
冯德麟急着赶回来还有一点,就是他的长孙冯建国从出生他还没有见过。这半年来他一直坐镇军中,随着冯庸的命令到处奔走,还没有机会回去。
冯国璋被俘后,却没有人敢对他不敬,因为冯少帅有命令,冯国璋在身份上依然还是民国副总统。而且在北洋面对灭顶之灾的时候,冯国璋依然没有出卖国家主权,保留了民族气节,这点让冯庸很是看重。
在和冯国璋见面时候,冯庸也提出让其继续担任民国副总统,辅助黎元洪大总统处理事物。但冯国璋最终还是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了。冯庸无奈,只好在北京王府井地区拨出一套宅子供他居住,却是拒绝了他离开北京,到天津寓居的要求。
冯庸倒不是对他不放心,而是真的想要借助他的能力,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防军崛起的太过迅速,掌握全国政权又太过容易。这就让冯少帅在内的中国政府高层有些抓瞎。黎元洪虽然是民国大总统,但是他身份敏感,自己也不愿意太过出头,很多事情北京政府做起来很困难。但是冯国璋,段祺瑞之流就不同了。这些人有主政全国的经验,不说他们的执政理念如何,单是他们一些处理政务的经验就很宝贵。将这些老家伙留在身边,出现棘手问题的时候咨询一下也方便。冯少帅的想法很简单,我供你吃,供你穿。我遇到问题时候问一下你总要给个建议吧。或许这些建议没什么用,但是只要有一条有用,冯庸的投入就全部值了。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五百三十八章 世界大战转折
西方,索姆河战役。
这一场决战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了。双方对于这片地区反复争夺。索姆河战役交战兵力一度达到三百万人,这在西方战争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1918年二月初,随着同盟国部分残军退出战场,这场西方最大的战役终于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同盟国最终因为兵力和后勤保障问题而战败。被俘虏的同盟国部队高达五十万人,战死者更多,战场上兵力对比已经出现了明显了差距。世界大战已经发生了转折。
协约国因为这一战而信心大增,各国终于将最后底蕴都用起来,准备一鼓作气打垮同盟国。一时间,协约国部队战斗力大增,各战线都转入了反攻。反观同盟国一方,不但输掉了索姆河战役,部队更是被大量俘虏,武器弹药方面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最重要的是索姆河战役的失败,终于将世界大战的战场从法国境内转入德国境内。在百万大军的攻击,德军虽然表现的可圈可点,但是总体战线却是不断的后撤。为了维持战争,德国皇帝不得不加重德国内部赋税和努力提高军工企业的产能,这一切激化了的德国内部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革命势力快速发展,整个德国内部暗流涌动,时刻都有爆发的危险。
面对节节进逼的协约国部队,德国皇帝终于感受到了失败的阴影。但是威廉二世是一个骄傲的人,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放弃战争的。他命令总参谋部拟定新的作战计划,准备集中德国部队,将协约国的部队赶出德国去,甚至为此德皇连为此战宣传的口号都想好了。
索姆河战役结束的消息传遍世界,世界上各国反应不一,但大都知道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同盟国已经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东方,中国北京。
几个月的时间,中国的政局终于彻底稳定了很多,政府工作也多步入正轨。趁着全国难得的安定局面,冯少帅终于决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准备拟定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他知道,一个人的权力再大,也总有失去的一天,只有一部具有权威的法律在,中国才能安定长久的存在下去。美国为什么能够打败英法德等老牌帝国,成为世界超级强国,除了美国所在的地理位置远离世界纷争的中心,几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波及到美国本土。第二就是美国吏治清明,历届政府领导人都在全身心的为美国打发展服务。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美国那部至高无上的宪法。不管是美国总统还是财阀,都不敢小看美国这部宪法。
冯庸深知,自己可也掌控部队,因为部队只要镇压内乱,保卫国家不受外侮就可以了。但是治理国家只凭借武力是不行的。因此,在很早他就在考虑宪法的问题。从东北政府时期就有自己立法机构,只是这些法律基本上都是根据临时的情况制定的临时法律,缺乏一个固定有效的模板。因此,趁着现在难得的安定时间,冯庸终于决定着手拟定宪法。
冯少帅的命令在极短的时间传遍全国,各党派,各民主人士,社会各级代表以极快的速度汇聚北京。这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汇集了两千多人,由冯少帅亲自主持。以孙文当年提出的临时约法和民国时期颁布的法律为蓝本,以及参考世界主要民主国家的宪法。中国第一部宪法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全国报纸都在紧张的关注这件事。每天都有新的宪法条款被制定,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全国。可以说中国各方势力都在关注这部宪法。因为这将是将来政府处理一切事物的基础大法。
整整一个月,一行两千多人激烈论证,最终一共制定了宪法一百二十一条。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正式、民主的宪法才算彻底制定完成。有人建议将其命名为冯庸宪法,但是被冯庸拒绝了。冯庸将其命名为中华民国宪法。并以其作为中国一切法律的基础。
在全国大会结束后,宪法装订成本,然后分发到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同时,在北京成立立法委员会,开始整理刑法,民法,治安诉讼法……等一些列关乎民生的法律。整个北京城一片热闹。因为新式宪法颁布,全国各级人士对北京政府认同了很多。
随着法律问题的解决,冯庸也终于将心思放到了国防军部队的整编上。现在国防军野战部队,地方治安部队加起来有两百多万人。但是真正有战斗力只有一半多一点。这样规模的部队在世界各国中算多的了。但是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又是多民族国家,内部情况错综复杂。镇压地方就需要很大的兵力,还要承担对外作战的目的,对部队的要求就更多了。
对于这件事情,冯庸召开了国防军高层会议,商讨关于国防军改制的问题。最终国防军总部做出决议,中国国防军正规军总兵力确定为三百万人,分为八大军区。
东北军区,总部设立在黑龙江的哈尔滨,基本上保留了原有东北军区的一切,主要布防在中俄边界上。总兵力三十万人,分散在黑龙江和蒙古东部辽阔的国界上。
沈阳军区。以原东南军区为主,扩充部队,总兵力四十万人。主要布防朝鲜,防备日本人的攻击。
西北军区,以原西北军区为主,扩充部队,总兵力三十万人,主要布防蒙古大草原,镇压在中俄边界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