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北京少帅府。
冯庸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惊讶。兵变,竟然是在即将城破的时候发生,冯国璋也真是够倒霉的,被属下背叛,本身成为属下们活命甚至获得重用的筹码,连死都变的困难。这对一个纵横华夏十几年的枭雄来说是比死都难受的局面。
“少帅,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是不是应该对这份全国通电做出反应?”李洋问道。这个时候太敏感了。无论是李俊所在政务院还是黎元洪的总统府都不敢对这件事有丝毫反应。毕竟这关系到全国统一大局。
“嗯,反应是必要的。我看可以肯定北洋的这份通电,但却不需要给北洋考虑的时间了。给前线总指挥部发电,要求他们不要放松攻势,北洋士兵一日不投降,国防军就绝对不停止战争。”冯庸沉声说道。
现在的北洋已经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资本,冯庸虽然看重北洋中的一些人才,但也只是看重,还没到了为了这些人就改变自己作战计划的地步。
冯庸强势通电对北洋来说是一种沉重压力,不降就打干脆的背后是无比雄厚的实力。
随着冯庸最终下定决定,战场上硝烟再起。北洋士兵的抵抗力大大下降。不时的有北洋部队投诚,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包围圈中吴佩孚几次想要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吴佩孚多次致电曹锟,希望其能够站出来,为北洋的未来做个决定。
面对各方的压力,曹锟终于在面对再次失利之后通电全国,代表整个北洋军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曹锟这个命令传遍整个北洋军的时候,很多北洋将领在心中松了口气。毕竟面对必败的战争谁也不想打。但也有不少死忠北洋的将领冥顽不灵,但这些毕竟是少数。对国防军压根就构不成威胁。
一队一队的北洋军投降,军官和士兵被甄别出来。高层军官全部运往战区总部。普通士兵愿意从军的,挑选精壮编入国防军,不愿意从军的,发放路费遣返原籍。毕竟北洋的士兵是抓壮丁所得,这些士兵心中多有牵挂,在战场上也难以有好的表现。再加上国内战争结束,国防军肯定也要重新整编,一些不合格的士兵也将被剔除。对于这些降兵自然也就更加宽容。
北洋兵变,北洋军投降的事情第一时间传到了日本。日本天皇看到电报气的差点掀翻御案。首相寺内正毅更是直接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为了限制国防军发展,日本付出了不少的资源,尤其是为了加强北洋政府的实力而拨付的无息贷款,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那些贷款全部打了水漂。现在日本不缺钱,却也没到钱财多的花不了。最重要的是,日本这些钱财花的一点都不值,和他们预想的一点都不一样。反而因为他们的介入,中国更加快速的统一了。天皇深知一个统一的中国实力是如何庞大,就算是满清如此软弱腐朽的政府,因为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就算兵力羸弱,也依然是远东大国。现在中国再次统一了,而统治者更是一向以强硬著称的冯氏父子。这对同时远东强国日本绝对不是件好事。毕竟一山难容二虎,中国和日本也不是一雄一雌。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当权者对列强就抱着一种本能的畏惧,这点从中国几十年的对外战争就能够看出来。后来日本崛起,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也终于加入西方列强的行列,在中国这个宗主国头上作威作福。不论是满清权势滔天的太后,还是中华民国横向霸道的大总统,对于日本无不保持着敬畏之心。但是冯庸主导的北京政府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冯庸对外极为强硬,这点在对日关系上最为明显。双方之间不但爆发过边界冲突,甚至还真刀真枪的干了一架,国力占据优势的日本竟然被中国军队打的落花流水,精锐陆军损失大半,丢尽了帝国的脸面。现在世界强国中,也就只有日本在北京没有大使馆,中国政府似乎对日本非常不待见,更别说畏惧了。
日本高层很不理解,帝国的联合舰队经常在中国的近海活动,甚至时不时的做出挑衅的动作,双方虽然没有真刀真枪的开战,但是在海上对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边界局势紧张也时有发生。但是北京政府不但没有被这种压力镇住,反而更加强势。以日本的情报能力自然了解,这一切都是来源于那个幕后掌控一切的冯少帅。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五百三十四章 全国一统
今天保底三更,第一更送上。以后会恢复稳定更新。保底两更。特殊情况会加更。
……………………………………………………北洋投降所产生的意义远不止中国内乱结束,更标志着一个远东大国已经完成了内部统一,下一步将有更多的精力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中国内部统一,首先对本国所在的远东地区产生影响,远东地区再也不是日本人和俄国人显示霸权的地方,重新统一的中华民国,国家大小没变的,但是内部核心却换了。软弱的北洋政府已经失去了他最后一丝影响力,一贯强势的新政府成功奠定全国一统的地位。战争狂人冯庸,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将带领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走向何处?西方国家也终于注意到远东的情况,不是他们对中国的实力有多么认可,而是本国驻华大使纷纷复电,表述了中国政府的强势和帝国在远东将面临的新局面。开始各国还不太在意,毕竟中国还是中国,贫弱的局面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改变的。西方国家在中国身上见到过太多的腐朽懦弱,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无数党派势力粉墨登场,力图改变中国命运,结果却使得中国越加动荡,列强反而趁机窜取了更多的利益。在西方列强掌权者眼中,尤其是在中华拥有很大利益的英法等老牌国家,中国是他们眼中的一块大蛋糕,也是他们战后恢复实力的绝佳市场。但是现在不同了。中国统一,尤其是中国海军第一舰队的成立,让西方殖民者再次在远东感受到威胁。
中国海军虽然不入流,远没有陆军那么强大,但是现在正是西方战争最紧张的时刻,同盟国虽有颓势,但依然保持着很强的攻击性。西方国家为了扩大战争优势,从远东殖民地抽调了太多的力量。英法等国的太平样舰队规模已经缩小到勉强只能巡航的程度,这样的力量已经失去了和中国舰队较量的资格。日本海军倒是依然在远东耀武扬威,但是日本陆军的失败总是让日本海军的霸道有些底气不足。毕竟海军再强大也只是在海上耀武扬威,中国可不是岛国,本身地域无比辽阔,日本海军也难以一次性封锁所有的中国海域,而且中国海军虽然实力不强,但是强势依然是中国政府一脉相承,这就让日本海军有种狗咬刺猬的感觉。谁都知道,日本海军想要收拾中国海军很容易,但是日本一旦在海上和中国动武,中国陆军绝对会在第一时间挥师攻入朝鲜。对日本人来说,海上的霸权远远无法和朝鲜这片帝国最好的殖民地相比因此中日双方在不断矛盾冲突中,反而造成了局部势力的平衡。
随着中国军队整编最后一支北洋部队,日本联合舰队终于无奈的从上海外滩撤离。日本清楚,再待下去,鸭绿江上真的又要再其争端了。驻扎在上海的海军陆战旅着实松了口气。中华海军也从长江水道中退出。隶属于北洋的长江舰队也在国防军海军部的命令下清除水雷,疏通长江水道。恢复长江上的商路。
北京政府调遣大量的官员南下,接手各地的地方政务,同时,近两百万大军随之行动,弹压地方,保证政府的政策强势顺利的进行。中国虽然已经没有抵抗的大势力的,但是守旧势力依然不能小看,推行政府新政无疑是一场更加艰苦的战争。
现在世界上的形式说不上好,虽然冯庸这只蝴蝶真的搅动世界风云,但是总的世界大势还是没有改变。西方战场上,协约国的优势日渐明显,德国已经在战场上后继乏力。有着美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存在,德国在战场的劣势只会越来越明显,失败的阴影已经笼罩在德国皇帝的心头。
想要挽回战场上的颓势,德国只能寻找盟友。协约国势力太大,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强国,使得西方国家人人自危,也无力相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不甘心失败,他将目光看向远东,尤其是能够打败日本人的中国。
在得到中国打败北洋一统全国之后,德国皇帝欣喜望外。要知道,在北京政府发动全国统一战争之前,中国和德国之间就有秘密的军工协定。德国更是向中国派遣了一批军工专家,想要将中国改改造成同盟国的武器供应商。但是这些商人来到中国后,对中国的军工基础大为失望,如果不是有军工同盟协定,恐怕这些专家早已经离去。而且这些人的意见传回欧洲后,让德国皇帝失望不已。
不过德国皇帝并没有将这批军工专家撤走,德国人生性严谨,不屑做背弃盟约事情。但是在威廉二世的命令下,德国最先进的军工工技术这些人根本不肯透漏分毫,日耳曼民族的严谨和固执是齐名的,这点中国方面也很无奈。只能让这些人尽可能的参与到中国军工产业和其他工业产业。让北京意外的是,这些人虽然在军工领域所说不多,但是在他工业领域,却有很有建树。尤其是在基础工业领域,很多中国一直想要建设却没有头绪的工业项目在这些专家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这些人的表现立刻震动整个北京高层,德国人的高素质和严谨的态度让冯庸双眼放光。同时对于德国的友好关系也看中了很多。
冯庸亲自下命令,让中国驻德国大使大规模招收德国工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中国政府高新应聘,并允许其在保留本国国籍的基础上加入中国国籍。同时,冯庸也联系暗刺西方总部,让其同样招收其他国家的工人,技公,专家等等,只要有用的人才,中国统统都要。
冯庸这一系列的命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西方世界竟然出现移民东方的浪潮。一波一波的工人,学者,专家,技工拖家带口的踏入去往东方的船。这些人手中都有一张中国政府签订的为期五年的劳工合同,待遇优厚程度是他们在西方的两倍。而且现在西方国家打的一片破碎,大量人才流离失所,中国这一举动,无形中暗含了西方的国情,大量失业者为了生存,不得不满心迷茫的远渡崇洋,来到中国。
对于世界大战来来说,小小的移民潮根本就不算什么,即便有些人注意到了。也只是在报纸的角落登上一个小版块,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等到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国家睁眼看世界时候,才会发现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什么。
1917年10月1日,对于中国海军来说绝对是值得庆贺的日在。在中国天津港口,沾满了神色激动的行人。中国海军第一舰队也停泊在码头边上,中央空出巨大的泊位。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国防军副总司令蒋百里亲自来来到天津码头,在他身后是一身笔挺军装的海军司令张超群。
“快到了吧?”以蒋百里的心性都有些紧张,更别说其他人了。在码头上除了大量的海军士兵之外,还有数量惊人记者。在民国,记者永远是消息最灵通的。况且这件事政府也有意宣传,全国各大报纸几乎都有人前来。
“快看!”突然有人大喊。
所有人视线看向茫茫大海。只见在大海的尽头,出现一个渐渐黑影,紧接着,变为两个黑影,然后慢慢的显现巨大船身。
嗷吼……人群欢呼起来,张超群大为激动,整个人不自觉的向着大海走了几步。他突然想到身后的副总司令,有不好意思的退回来。这个时候,张超群发现,一向运筹帷幄的蒋副总司令,眼角竟然有些湿润。
“副总司令?”张超群小声说道。
蒋百里笑了笑,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激动。他自然的擦了擦眼角说道:“当年我远渡重洋,出国求学,每当看到海域上飘扬的万国旗,心中都隐隐作痛,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其中没有我们祖国的国旗!”张超群满脸严肃的说道。
“不错,我还小的时候,正是北洋舰队威风凛凛的时候,亚洲第一舰队,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甲午一战,中国丧权辱国,几十年努力建设北洋舰队化为飞灰。当年作为中国骄傲的镇远舰更是成为日本人的战利品。现在在日本退役淘汰了,更是施舍般的送回中国,耻辱啊。每当想到这里,我这心中都像插着一根尖刺。现在我们全国统一,少帅也准备大力建设我们中国的海军。张超群,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蒋百里深沉的说道。
“请副司令放心,张超群绝对不会辜负少帅的期望。我用我的生命发誓,必将建设一支威武雄壮的中华海军,保卫中华万里海疆。”张超群大声说道。
蒋百里点点头,道:“现在世界局势不好,你们海军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建设重点,像这样的重型巡洋舰,我们一共订购了四艘,两外还有四艘情形巡洋舰。也将在明年之前交付。有了这些先进的舰船,我们中国海军要尽快形成战斗力。另外优秀的海军士兵训练也要加强,绝对不能出现让装备等人的情况!”
“是!保证完成任务。”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巡洋舰
在众人期待之中,两艘体型庞大的重装巡洋舰出现在码头,并缓缓靠港。很快,一队高鼻深目的西方白种人从甲板上走下来。
两艘巡洋舰都是西班牙对外销售的最新型号。排水量八千二百吨,满载排水量九千六百吨,最快航速三十三节。两艘姊妹舰外形虽然略有不同,但是内部构造大同小异。
看到这些人下来,蒋百里满脸笑意的走过去。
“霍金斯先生,欢迎你来到中国。”蒋百里笑着说道。蒋百里在西方游学多年,虽然主修德语,但也懂一些西班牙语。但是他现在代表的是中国,自然不会说半吊子的西班牙语。他身边翻译及时的将蒋百里的话翻译给霍金斯。
“蒋先生,你好。”霍金斯笑着伸出手,和蒋百里握手。西班牙也是西方有名的老牌殖民强国,只是现在没落了。尤其是西班牙在南美的统治崩溃之后,西班牙皇室已经难以维持其奢糜的生活。这次和东方的船舶生意,西班牙政府看的很重。在现在世界,西班牙海军早已经退居二流,而且因为西班牙没有参加世界大战,军工产业的更新换代已经被西方其他强国远远抛在后面。面对其他国家层出不穷的新式战舰,西班牙的船舶工业面临着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来自中国的订单无疑让他们有了一线生机,两艘重巡洋舰,虽然不能够挽救整个西班牙的造船工业,但却足以让船舶工业撑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西班牙也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因此,这次随船前来的正是西班牙政府的内部官员。而且西班牙的目标也不仅仅局限在海军方面。技术方面的退步,已经让西班牙商品在西方失去了购买了,在加上本国内部动荡,生产力也下降了很多。过惯了奢糜生活的西班牙皇室对于这种清苦的日子自然大为不满。他们迫切需要摆脱目前这宗不上不下的窘境。世界大战虽然为西班牙提供了辽阔的市场,但是他所处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西班牙不能肆无忌惮的和交战国做生意,尤其是像战舰,重型火炮等左右战局的武器,无论西班牙供应哪一方,都会遭到另一方的仇视,从而被卷入世界大战中,现在西班牙内部并不平静,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想被卷入其中。因此,为了摆脱困局,西班牙皇室只能将目光看向世界其他地方。
而中国就被他们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西班牙政府高层研究过远东的局势。发现现在的远东,日本舰队实力最强,而且频频出现在中国海域挑衅,中国海军虽然表现强势,但是海军势力实在不强,远远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况且远东还有沙俄的太平洋舰队。沙俄退出一战之后,远东太平洋舰队不少舰船回归,使得沙俄太平洋舰队隐隐有亚洲亚洲第二的架势。现在的中国,日本,沙俄在远东都囤积了大量的兵力,在西班牙政府看来,远东就是第二个欧洲,早晚会爆发世界大战。正是这种认知,让西班牙皇室对和远东做生意充满了兴趣。
日本本国军工产业就很完备,西班牙军工产品压根就不被看在眼中,沙俄是个穷鬼,现在内部革命浪潮不断,沙皇镇压革命都费劲,更别说大力发展海军了。只有刚刚完成内部统一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现代军工技术保卫国家的时候。恰在此时,中国也派人联系西班牙政府。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就签订了两艘重装巡洋舰的订单。因为西班牙正好有两艘完成下水的重巡洋舰,本来是西班牙为土耳其生产的。但是一战爆发后,西班牙已经无力支付购船款项,而中国又愿意原价支付,所以,西班牙高层一商量,干脆将其转让给中国。这并不是说西班牙不守信用,而是土耳其已经明面表示短期内无力购买,再加上协约国竭力阻止这两艘重装巡洋舰落到同盟国所属的土耳其手中。西班牙干脆顺水推舟,让这两艘军舰起航,送往中国。
霍金斯一行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完成军舰交界仪式之后。在蒋百里的邀请下,霍金斯愉快的答应将随同蒋百里入京拜会名动天下的冯少帅。
现在的冯庸早已经因为中国的统一而名动天下,自古以来,弱冠之龄的一国君主不少,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中,甚至不缺乏婴孩君主。但是凭自己的力量统一全国,并掌控一个人口庞大的文明古国的,冯庸绝对是第一个。而且冯庸从出现到统一全国,只花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这对西方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因此,即便世界大战的风潮铺天盖地,无数的英明统帅和无敌战将名扬天下,但是这些人和冯少帅相比都黯然失色。虽然西方普遍看不起东方,认为这里是愚昧的地方,但是这不表示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英雄同样排斥。如果现在不是战争年代,恐怕有很多被英雄精神影响的人们会前来中国参观。
在渤海海域,一直庞大的舰队出现。上面飘扬的膏药旗张牙舞爪。一个个日本海军使劲挺起胸痛,奈何他们罗圈腿让他们总是难以达到挺拔的状态。
海面上的商船不少,对于有眼光的大商人来说,战争不是破坏,而是巨大的市场。而且牛叉的商人不但可以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只要站好队,甚至战后都能获得很多特权。在中国内战中,绝大数投机商人都看到了北京的势力,自觉加大了和北京之间的生意往来。使得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呈现出难得的繁华景象。日本海军虽然蛮横霸道,但是对于悬挂外国国旗的商船还是不敢造次,而且随着中国实力越来越强,悬挂中国国旗的船只渐渐增多。很多时候,日本舰队也是无视中国商船。但是今天,日本舰队摆明了不怀好意。
轰隆——!
一声巨响,一艘悬挂中国国旗的商船被日本一艘战列舰直接撞沉了。以战列舰那厚重的装甲,一艘普通的千吨级商船自然一碰就毁。
看着撞破了甲板,正缓缓下沉的中国商船,日本海兵大声的嘲笑。却丝毫没有救援的意思。还是旁边一艘过路的美国商船看不下去,派出小艇救援落水的人。对于美国商船,日本海军还是很顾忌的,即使他们知道这艘悬挂美国旗的商船实际上也是中国商人承包的。
在救起落水者之后,被撞毁商船的舰长满脸仇恨的看着日本商船。并请求美国船主,希望可以借助美国商船上的电台。
美国船主杰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时期的美国人,受西部牛仔风气影响严重,有很重的个人英雄主义,最看不惯那种恃强凌弱的行为,他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自然对可怜的中国商人多加同情。
天津港口。
正在陪同蒋百里接待西班牙代表团的海军司令张超群,接到电报,脸色一瞬间变的很难看。这已经是这段时间的第四起了。不同的是,前面三次都是在公海上,而这次竟然发生在渤海中。
“怎么回事?”蒋百里用眼神问道。
张超群凑过去,小声将事情的详细经过说了一遍。
蒋百里的脸色变的同样难看。沉着脸说道:“这件事情你来处理,出了事情我担着。”
“是!”张超群精神大振,快速的离去。霍金斯一行对于中国人的举动感到好奇,但是他们毕竟是客人,看着蒋百里脸色逐渐恢复正常,他们也很自然的避过这个话题。但是事后他们肯定会详细打听的。
刚刚接手两艘重装巡洋舰的中国海军还没有从兴奋中缓过神来,就接到了出海的命令。新任命海军舰长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之后,很快就将整艘巡洋舰的构造全部摸清。然后在码头人员震惊的神色下,以两艘新式重装巡洋舰为首,中国海军第一舰队竟然全部起航,驶入大海深处。
沿岸的记者无不震惊。要知道,按照原本的流程,他们在中国海军接收战舰之后,是可以近距离拍些照片的。毕竟不是中国自己自主生产的军舰,只是外观上也没有太多秘密泄露。但是现在中国海军的奇异举动,让所有人都一头雾水。记者的神经是最敏感的,正所谓事为反常必为妖。所有记者立刻展开自己消息网。很快,消息被捅了出来。日本海军在渤海湾撞沉一艘悬挂中国国旗的商船。这样的话中国海军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些记者立刻联系商船,想要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冲突海域。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记者真的很勇敢,为了新闻,甚至连命都可以不要。当然,这些记者也是人精,前往交战海域,当然还是雇佣美国的商船最安全。如果双方开战,他们会立刻返航。毕竟战争不是他们能够搅合进去的。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五百三十六章 战列舰建造计划
当中国舰队出现在渤海海域,日本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吃了一惊。尤其是中国舰队中出现的两艘新型重装巡洋舰。让日本海军非常不舒服。经过前段时间的几次对峙之后,日本海军不但没有达到打击中国威信的目的,反而几次匆匆收手让联合舰队威名损失不小,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吃了几次亏,联合舰队的司令官终于学乖了,没有军部的命令,他们已经不再进入中国近海海域。反正挑衅也没有丝毫的用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