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李俊也是皱着眉头点点头。他也觉得不太对劲。要知道,现在蒋百里手中集中的兵力已经超过五十万,战场投入作战的精锐部队也已经达到近三十万。再加上国防军武器装备上优势,北洋硬拼肯定会处于下风的。而且吴佩孚不是莽夫,这样死拼的手段不应该出现在他身上。
“吴佩孚现在只是硬碰硬,难道他有什么依仗吗?”冯庸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不好说,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洋毕竟统治中国好多年,或许有什么潜在的底蕴。”李俊谨慎的说道。
“不管怎么样,现在战场上对咱们非常有利。我相信大哥肯定能够抓住金辉,一举击溃北洋军。”冯庸笑了笑说道。蒋百里自从加入国防军,几次大规模的作战都是胜利,这次自然不例外。
李俊想了想,点点头道:“正面战场我们已经取得压制,其他方面也该有动作了。”
“不错,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差不多了!”
上海,在灰蒙蒙的雾气掩饰中,一支型号杂乱的庞大舰队出现在上海外滩。为了瞒过日本人的耳目,这路舰队几乎全都是夜行。这些商船是北京政府和茂森商会控制的商船,被政府征用,暂时用作运兵船。经过几天的航行,终于来到了上海外滩码头。
一艘一艘的小船从大商船上放下来,一个个满载士兵的小船迅速接近海岸,很快,码头隐秘处汇聚了不少的国防军士兵。
“敌袭——!”码头上响起尖锐的警笛声。驻扎在码头上的北洋军士兵终于发现了正通过小船上岸的国防军士兵,并拉响了警笛,整个外滩码头一片动乱。
轰——!
一声巨响,北洋军营被炸飞,一支十几艘的钢铁舰船的海军舰队出现在迷雾中,这正是为商船护航的中华第一舰队。
“是国防军的舰队!快撤!”北洋守军将领率兵快速后撤。要知道,他们所在的兵营可是在海军的射程之内,他们的任务是警戒,而不是不自量力的用血肉之躯对阵钢铁舰船。
北洋军的后撤,让国防军轻松上岸。一身海蓝色军装显出了这支部队和国防军陆军士兵的不同。他们正是国防军第一支海军陆战旅。目前只有五千多人。但是各个都是精锐。
海军陆战旅一上岸就表现出强大了攻击力,在军舰重炮的支持下,国防军很快攻占了上海外滩码头,并快速向内部推进。
整个上海被炮声震惊了。要知道,上海是中国乃至整个远东顶尖的繁华大都市。中国的全面内战没有让上海出现动乱。这并不是上海人对上海的防务多么有信心,相反,上海的武力防备很弱,北洋军在这里的兵力不多,一个旅,满打满算不到五千人,而且军备残缺,战斗力有限的很。上海之所以面对全国内战的局面依然宁静祥和,那是因为上海遍地的西方租界。西方战争爆发之后,租界内部的驻军减少了很多,但是西方国家毕竟在中国作威作福了好多年,积威很深。因此,所有人都不相信国防军真敢冒着得罪西方列强的可能在上海动武。一座世界一流大都市竟然要靠着外国的租界保证安全,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人的悲哀。
上海外滩上的战争震动了整个上海,接着就是无与伦比的恐慌。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外国人比例很高,但主要的还是中国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来上海正是为了躲避兵祸,没想到就算是上海也没能避免战火。上海市民第一时间收拾行囊,当然不是逃出上海,而是逃入租界。一时间,上海所有租界内部人口剧增,三教九流汇聚,让租界一片动乱。
西方国家在上海租界的管理者面对这种情况,第一时间给在北京的本国大使发电,要求本国大使抗议中国政府出兵上海。并声明上海是中国和西方共管区。拒绝国防军在上海动武。
这一要求遭到北京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严的词拒绝。黎元洪在冯庸的支持下,发表了前所未有的强势生命,宣告上海是中国的领土,西方国家只是租界土地,而不是上海这片土地主人,上海主权永远属于中国。而中国军队如何在自己土地上行动,真是中国政府事情,外国人无权干涉。
这份声明一出,西方驻华大使各个震动。他们终于体会到中国政府的强硬,这让在华利益众多的西方国家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以中国政府的强硬,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因为租界领土问题同西方国家产生冲突。
在这个时候,日本特使秘密出现在北京,并开始接洽西方诸国的驻华公使,想要串联起来,组成反华联盟。可惜,西方大战出现新的形势,俄国人提前退出,让德国军队极大的解脱出来,并在欧洲西部战场上重新掌握主动。就算美国人加入战场,短时间内还是没有取得绝对性的胜利。英法等国正在酝酿,准备再次从殖民地抽调兵力。如果这一政策实行,西方列强国家在远东的实力将进一步消弱,别说和中国这样的远东大国交恶,就算是独立小国家也恐怖无力对付。因此,西方驻华公使虽然心动日本人的提议,但是没有实力却屁也不是。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五百二十九章 风云汇聚北洋灭(二)
上海的一个旅的守军在海军陆战旅不到半个时辰的攻击下就崩溃了。溃散的北洋士兵有很大一部分逃到了租界中。面对租界门口全副武装的西方国家军队。海军陆战旅的士兵也感到棘手。但是溃逃的北洋士兵,他们又不能不理,一时间,陆战旅和租界守备队在租界门口形成对峙。
“旅长,司令有命令,不许我们进攻租界。”陆战旅的政委付海涛道。
“政委,那我们就这么看着北洋军那伙龟孙子逃到租界而无所作为?”陆战旅的旅长名叫程家明,一口国语带着浓重的闽南味。他出生在南阳,父母都是几十年前南下南阳的华侨,后来定居在了马来西亚。经过拼搏,程家小有家产,在当地也算是有名望的人。因此,程家明小时候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在南阳,华人和当地土著的矛盾很大,华人工人勤劳简朴,持家有道,很快就能够积累起不菲的家产。这让土著们很嫉妒,在西方殖民统治者的怂恿下,南阳华人子女受教育受到了严格限制。目前华人学校都是一些华人富裕者出资筹办的私学。就算是这样,华人的学校还常常受到官方的取缔。正是面对这种毫无理由的欺压,程家明从小就有种希望祖国强大起来的念头,好让南阳华人摆脱被欺压的命运。在东北军对阵日本的时候,知道消息的程家明就不远万里前往东北参军,那个时候,东北军对于有文化的士兵需求很大,程家明一加入就被当做预备军官培养的。军事速成班毕业后,程家明担任了国防军的营长,随着国防军的脚部先后担任团长,副旅长,旅长。国防军组建海军陆战旅的时候,他凭借不错的天赋打败竞争对手,成为这支特殊部队的军事长官。
“司令的命令是让我们旅稳定上海的秩序,总部有命令,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不能因为战乱而废了。而且我们海军陆战旅暂时就驻扎在上海。”政委付海涛沉声说道。
“可惜,我们不能继续参战了。”程家明遗憾的说了一句。毕竟海军陆战旅主要是是登陆作战的,士兵需要精通水性,还有能够适应海上的生活,这样从船上下来才能保证战斗力。
“对了政委,这次咱们运送的应该是党卫军的部队吧,他们武器装备真是恐怖啊!”程家明羡慕的对付海涛说道。
“是啊,党卫军作为少帅的亲卫军,装备水平自然不是我们能够相比的。我听说这次来的只有党卫军的一个师。但我相信他们肯定能够将整个北洋腹地搅得天翻地覆。”付海涛感叹的说道。陆战旅作为国防军新兴的兵种,武器装备非常不错,自动火力配置比较高。但是和党卫军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对了。党卫军不下船吗?”程家明好奇的问道。
“不清楚,谁知道他们执行着什么任务。”付海摇摇头说道。
现在已经过了六月中旬,梅雨季节来到长江流域,让长江水域的流量大幅度增加,这就让海军舰队也能够进入长江很大一段距离。
轰轰轰!
国防军海军出现在长江水道,一时间让整个北洋上下震惊。一时间沿江要塞被海军舰队击毁。
海军舰队并不纠缠,只要不威胁后方的运兵船,海军舰队不会太过追究。海军舰队表现出了要直接行驶到北洋的首府南京的决心。如果真的让国防军打到南京,那北洋可就彻底完蛋了。
冯国璋接到消息,立刻命令驻扎在镇江的长江舰队出动,当然,长江舰队只是些小吨位的内河舰船,和国防军海军大舰船压根就没有可比性。因此,长江舰队的任务不是驱逐国防军舰队,而是在长江水道上布设水雷,阻拦国防军海军继续深入。
在江阴地区,国防军扫雷艇终于监测到长江舰队铺设的水雷。一时间海军行军的速度大减。
于此同时,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出现在上海外滩,并有封锁长江出海口的架势。这一举动,让陆战旅大惊,第一时间电告第一舰队。
第一舰队司令陈避光同样吃了一惊,他虽然想过日本会有所动作,但却没想到这么快。然后他快速电报海军总司令张超群。张超群回电陈避光,让其不必理会,日本人该军就是只纸老虎,他们未必有动手的胆量。
当然,话是这么说,张超群还是第一时间给冯庸发电报。毕竟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的处理权限。
“三哥,你说日本人有多大的可能会动手?”冯庸沉着脸问道。
李俊眉宇间也非常凝重,日本人的态度他也拿捏不准。
“少帅,大总统来了!”李洋走进来小声说道。
“嗯?”冯庸愣了一下,然后和李俊起身将黎元洪迎接了进来。
“少帅,我听说日本海军出现在长江入海口,难道日本人要和我们开战?”黎元洪客套了几句开口道。
“现在还不清楚日本人什么态度,不过日本联合舰队确实出现在了上海外滩。”冯庸沉声说道。这点没有什么可隐瞒的。黎元洪毕竟是北京政府的大总统,虽然是个傀儡,但是身份在那里摆着呢,他现在的一切已经和国防军体系联系在了一切,而且如果国防军真的一统全国,历史上也会记载他黎元洪浓重的一笔,毕竟他是北京政府名义上的老大。而且冯庸并不限制他的自由,很多大事也参考他的意见,这让黎元洪渐渐的对国防军死心塌地了。
“少帅,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日本人在等,等北洋总督府求救。”黎元洪沉声说道。
冯庸和李俊眼中一亮。
“以我对冯国璋的了解,他绝难做出出卖国家主权的事情,这点从日本军队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也能够看出,而且战场上除了日本观察团外,北洋军指挥权始终在直系将领的手中。这一切都说明冯国璋对日本人防备。日本人亡我中华之心不死,这点我们清楚,冯国璋肯定也清楚。但是我们的内战毕竟只是兄弟之战,和外族没有关系。我想冯国璋正是坚持这一点,日本人才无法大规模渗透北洋。现在北洋岌岌可危,日本人不想看着北洋覆灭,所以他们的海军来了。只要北洋一求救,他们就能够立刻投入战场。别的不敢说,海军方面日本是占据绝对的上风。”黎元洪沉声分心道。
冯庸点点头,同意黎元洪的分析。
“大总统,你的意思只要冯国璋的北洋总府不像日本人求援,日本海军也只能干看着?”李俊很快把握住了事情的关键。
“不错,国防军毕竟是一支能够硬抗日本陆军的部队,而且我们中华地大物博,不是小小的日本能够相比的,随着我们军队规模越来越大,日本人压力肯定也会很大。没有一个合理理由,日本人未必敢插手进来。如果北洋求援,他们就可以打着救援的旗号,在海上给我们压力,最起码可以保证北洋几个省的安定。这样没有了后顾之后的北洋军在战场上就能够给国防军造成更大的创伤。我想,这就是日本人不遗余力支持北洋的原因。”
“看来我们要做些什么了。大总统,看来需要您向冯国璋传达一些消息了。绝对不能让日本人这个时候插手进来。”冯庸沉声说道。
黎元洪点点头,然后在怀中掏出一封信。看来他在接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准备。
冯庸接过信件,眉头渐渐皱起来。
“少帅,是不是我的许诺太过了。这只是我的想法,我认为给北洋留一条后路,可以让他们不至于玉石俱焚。”黎元洪看着皱眉的冯庸,心中不由的有些紧张。谁能想象纵横中国的黎元洪大总统竟然会紧张,而且是面对一名不满二十岁的少年。
“不,大总统多虑了。我想问一下,北洋有没有可能投降?”冯庸抬头问道。
“这……”黎元洪沉默了。冯国璋的想法他也完全拿捏不准。
“不管怎么样,我们总要试一试。李院长,麻烦你重新拟定一份招降书。如果北洋投降,可以对北洋的官员量才使用。同时北洋军将领同样如此。至于冯国璋本身,他不是民国的副总统吗?我可以许他一任民国大总统的任期。希望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冯庸沉声说道。
黎元洪眼皮乱跳。许下一任民国大总统的任期?要知道,现在民国大总统虽然是傀儡,但却不是完全没有权利,只要不威胁冯庸的低位,再加上对政府有好处的事情,大总统还是有些话语权的。正是因为这样,黎元洪才会对冯庸大魄力感到吃惊。
“少帅?”李俊也吃惊的问道。
“中国的战争早结束一天,中国就能够多保留一分元气,而且我们目光不能总停留在国内。中国正式因为太过内斗,泱泱华夏才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冯庸摆摆手说道。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五百三十章 风云汇聚北洋灭(三)
1917年6月21日,北京政府大总统黎元洪发表全国通电,劝降北洋。并许以重诺。当然,冯庸许诺冯国璋一任民国大总统的事情当然不会在明面上说,这些事情只能是私底下交易。但是黎元洪已经代表冯庸向冯国璋抛出了橄榄枝。
一时间,全国都将目光对准了北洋。现在徐蚌会战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国防军优势越来越大,北洋在损失了巨大兵力的情况下,却依然无法打开局面,其所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北洋将领也在观望总督府的决定。现在全国的战争形式已经让北洋感到受到毁灭性的压力,如果冯国璋真的投诚北京政府,他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得到重用,但最起码不用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淮海战场实在是太残酷了。短短几天时间,双反死伤已经超过二十万人。要知道,这可是二十万人。看数字没什么感觉,但是真要如此多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你会觉得多的不可思议。
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北洋总督府并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意见,无论是北洋总督冯国璋还是北洋总理王士珍统统没有露面。有人通过关系想要搞清楚北洋内部的决定,但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这个时间透漏着扑朔迷离。
整整两天,北京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冯庸终于失去耐心,他给前线下达了加大攻势,尽快覆亡北洋,实现全国统一的命令。
随着冯庸的命令,江苏战场,郭山虎的大军在修正这么长时间后终于再次行动,集中二十多万大军向着曹锟主力所在的淮安城发动了猛烈攻击,双方之间爆发了剧烈的攻防战。曹锟部上次失利之后兵力损失不少的,后来又补充了不少了。兵力激增到三十万人。第四集团军的援军也早已经赶到,双方在兵力对比上国防军已经取得优势,这一切的情况都让曹锟谨慎小心了很多。
湖北,攻占武汉之后第二集团军略微修正,留下部队守城,开始展开对整个湖北省的攻伐。武汉的北洋军覆亡之后,整个湖北省北洋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但是让禚振感到头疼的是,随着冯国璋对两湖地区下达自主募兵,抵抗国防军的命令后,在极短的时间,两湖地区出现了无数股民间武装力量。这些力量有地十几人,有的几十人,单纯拿出任何一个都没什么威胁,但是两湖地区本就人口众多,如果不加以节制,将来肯定会发展成为巨大的隐患。尤其是湖南,湖南是湘军的老巢,曾国藩虽然去世了很多年,但是曾文正公在湖南省的影响力依然无比强大。曾国藩以团练起家,编练成了名动晚晴的湘军,力挽狂澜,剿灭北洋军,续写了满清几十年的江山,这就让湖南民间充斥着团练文化,只是湘军覆亡后,无论是满清还是北洋,对于团练文化都有限制,现在冯国璋的命令就相当于放开了这个限制,短时间内让湖南民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团练,谁不想成为曾国藩那样名动天下的人物。
第二集团军打过长江的有十几万人,但是相对于两湖地区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这一切都让禚振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如果面对两湖地区这种隐患不加以节制,等到时间一长,就会成为难以铲除的毒瘤。
现在好了。随着冯庸全面进攻北洋的命令。西南蔡锷发兵二十万,以雷霆万钧之势杀入两湖地区,面对这种局面,禚振放弃对两湖地区的占领,迅速集中精锐,沿着长江杀入江西境内,直奔江西省会南昌。
江西境内的北洋军迅速集中,想要阻挡第二集团军的攻势。奈何此时的北洋精锐几乎都集中在长江以北,江南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部队。因此国防军攻击势头北洋军压根就抵抗不住。
但是冯国璋给前线部队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迟滞国防军的前进速度。
就在北洋为了第二集团军的攻击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两广李宗仁突然通电全国,新桂系军队正式改名为国防军第三十一军,李宗仁担任国防军少将军长,服从国防军总部调令,率领麾下五万精锐部队即刻启程北伐。当天攻入江西境内,并在一个白天的时间飚进百余里,连下北洋三座县城,一时间凶威赫赫。北洋军面对这种形式,承受了无与伦比的压力。加上李宗仁的五万人,仅仅江西一省之地国防军就投入了二十多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精锐。在国防军步步紧逼下,江西境内的北洋军全面崩溃,除了小部分忠于北洋的官员士兵溃逃之外,其他人都投降国防军,到了后来,整个江西境内竟然遇不到丝毫抵抗的势力。一些县城更是闻风而降。国防军丝毫不纠缠,留下一部分兵力镇守城池,维护地方治安之后,大军依然坚定的向着北洋权利中心前进。
随着两广李宗仁起兵北伐,整个中国的军事势力只有一方还没有做出表示,那就是盘踞在广东北部的国民党军队。
广东韶关。
国民党高层会议就在这里召开。国民党党部早已经从香港迁回韶关。孙文,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蒋介石国民党五大巨头齐聚。同时与会的还有一些同盟会时期的元老,只是他们在国民党之中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这次只是前来旁听的。
“各位,全国的形式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党军将何去何从,现在必须做出决定了。”孙文沉声说道。一个月前,他拜访李宗仁,本来想要拉拢这个桂系少壮派军官,好让其投入革命的浪潮。奈何李宗仁早已经心有所向,自然没有接受孙文的招揽。反而李宗仁最后那一番话让孙文产生了极大的危机,这段时间他也频繁和国民党大佬们讨论国民党的出路。只是国民党内部意见始终不统一。一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决策。
“我不同意向国防军妥协,现在的北京政府完全是当年北洋政府的翻版。北京政府看似民主,但是权利全部集中在少帅冯庸的手中,这就是独裁统治,谁能够保证冯庸不是第二个袁世凯。我们国民党作为革命的力量,对于这些独裁者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汪精卫首先开口道。
孙文皱眉,胡汉民沉默。廖仲恺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什么,但是看着凝重的气氛始终没有开口。
“介石,你有什么意见?”孙文对面无表情的蒋介石说道。这次打会明面上是讨论国民党的出路问题,世界上主要是党军处理问题。毕竟真正让北京政府忌惮的是武装力量。
“先生,我们现在还有的选择吗?”蒋介石反问了一句。一句话让所有人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是啊!我们已经没有选择。现在我们只有三条路可走:第一,解散党军,国民党力量暂时转移到国外,观察国内的情况,在确定接下来的政策。第二就是交出党军,我们国民党臣服于北京政府。凭借我们的影响力,北京政府顶多会限制我们的发展,短时间内绝对不会赶尽杀绝。第三就是抵抗到底,等到中原大战结束,就是国防军大军打过来的时候,凭借党军没有丝毫胜利的希望,结果肯定是全军覆没。就是我等能不能从国防军无孔不入的谍报势力手中逃走都未可知。如何选择,大家都说说意见。”胡汉民沉声开口道。胡汉民个性比较阴翳,一般甚少说话,但是他心思灵敏,善于分析。
孙文看着汪精卫,孙文倾向于和国防军和做,因为他和冯少帅接触过,对冯庸的性格有所了解。说实话,孙文也很佩服冯庸的魄力,更是钦佩他看人的眼光。他相信,只要国民党不是以颠覆冯庸的统治为目的,冯庸应该可以容得下国民党。只是军队他们是绝对不能染指了。冯少帅对军权的控制极为严格,军队思想更是牢牢把握,任何染指指挥权的行为,都会遭到冯庸的雷霆打击。
“先生,我认为我们可以解散党军,将国民党的一部分力量转移到国外,这样国内情况一旦有变,革命的力量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汪精卫深思了一下说道。
坐在下手的蒋介石瞳孔一缩,眼中闪过一抹利芒。他可是党军统领,汪精卫如此说,摆明了是要削掉他的军权。
“这……”孙文有些意动,是啊,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们都懂。让一部分国民党精锐出国保存力量是个不错的选择。
“先生,我建议我们是否分成两批人,让兆铭带着一部分国民党的精英远遁海外,观察国内的局势,同时也作为国民党的后备力量。剩下的我们可以留在国内发展。”廖仲恺建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