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如果省政府一直强硬下去,北京和谈恐怕会一直拖延下去,这种拖延对东北总督府是件好事,毕竟现在日本的军队已经退回朝鲜境内,短时间内开战的可能不大。省政府难道获得喘息的机会,驱逐日资企业缴获的机器设备也需要消化,拿下的满蒙铁路也需要重新规划。现在的奉天省已经具备了成为根基之地的基础。剩下的就是将政府的财富抓化为东北的工业能力。
冯庸始终采取要害部门国有化的政策,对于国家基础的重工业更是政府控制的重点,虽然冯庸知道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有活力,但是计划经济却有很强的目的性,可以集中所有的资源于一点。冯庸是想要复制原本时空苏联工业发展的奇迹。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一百四十三章 蒋百里和蔡锷(一)
送走了以冯德麟为首的谈判代表,冯庸暂代总督职位,主持东三省的所有事物。李俊继续处理政务院的事情。毕竟冯庸名义上只是暂代,各方势力也没有对冯庸年纪轻轻控制东三省而有所诟病。毕竟刚刚结束的帝制就有太子监国的说法。而冯庸可是名义上的东三省太子爷。
冯德麟的临时总督府也就是原本奉天城冯家大院。只是其中前院被完全隔离起来作为奉天省政府的临时驻地。冯庸的作战室也在这里面,等闲人都不能接近。冯夫人和冯德麟的那些妾室子女也都搬回来了。加上丫鬟杂役,冯家后院一下子热闹起来。冯庸走进后院,难得放松下来。
“少爷,老夫人请您去她那里。”一个小丫鬟看到冯庸,兴奋的跑过来。只是来到冯庸面前才变得拘谨起来。随着冯庸的威名日盛,身上的威势也与日俱增,身边最亲近之人或许没有太多不适应,但是对于较为疏远的人,冯庸就在精神上给人压力,让人很难感到亲近了。
冯庸点点头。连番大战,使的冯庸没有机会好好的陪陪母亲,而且父亲又被自己支到北京去和那些老狐狸们扳手腕了。留下母亲一个人支撑家务也是极为辛苦。
“娘!”冯庸推门走进冯夫人的房间,正好看到冯夫人拉着拓跋慧姬的手在说话。看到两人亲密的样子,冯庸感到很讶异。
要知道,冯夫人开始可是非常讨厌拓跋慧姬的,作为传统女性,冯夫人对于拓跋慧姬逃婚极为厌恶。认为她不是个好女人。自己的儿子这么优秀,她拓跋慧姬一个土匪的女儿,有什么了不起的,竟然让自己的儿子难堪。拓跋慧姬在奉天之战的时候就来到了奉天城,张作霖离开奉天后,拓跋慧姬也随同冯庸等人住到冯家大院,冯家众人也陆续回来了。冯庸因为日军大兵压境和东北治安军频频的大行动,这些天一直住在作战室。拓跋慧姬作为儿媳妇当然代表冯庸去迎接母亲。虽然冯庸没有亲眼见到,但冯德麟跟他提过一次,冯夫人对拓跋慧姬很不喜欢,在迎接的时候,连正眼都没有看她一下。但是现在的情况摆明了就是婆媳关系融洽,而且母亲脸上的笑容也是发自内心的。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冯庸感到很好奇。
冯庸狐疑的看了拓跋慧姬一眼,这丫头悄悄的对冯庸露出一个胜利的笑容。
“娘,您找我?”
冯夫人看到冯庸进来,高兴的迎过来。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忙大事情。虽然很想见儿子,但是冯夫人毕竟识大体,知道儿子在的地方是军机重地,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实在不适合去那里。
“庸儿,让娘好好看看。长高了,也长壮了!”冯夫人看着身材和熊一样的儿子,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冯庸虽然每天忙于战事,但却丝毫没有影响身体发育,才十六岁的冯庸身高已经达到一米八,在这个时期都算是高个了。脸孔虽然稚嫩,但是脸上的沉稳气质让他有种远超年龄的稳重。
冯夫人越看越满意,儿子健健康康是一个母亲最大的心愿。
“娘,父亲去京城了,恐怕短时间内回不来,家里的事情还是要麻烦你了!”
“怎么?庸儿你又要走?奉天的事情你不处理了?”冯夫人有些舍不得,虽然冯庸在长春给冯德麟建了总督府,只是现在还没有竣工,冯家众人也需要等待冯德麟从北京归来后才会动身北上。
“是的,娘,毕竟长春以后才是东三省的政治中心!而且等父亲回来,你和他一块儿北上,总督府和我的少帅府其实就是一家,那样咱们一家人就可以一直住在一起了。”
“哎!你们男人啊!总是为了事业忙来忙去的!让我看,现在咱们冯家的事业已经够大了,应该知足了!难道你还真想当皇帝不成?”冯夫人笑着说道。
“当皇帝?这我没想过!不过娘,你要是相当皇太后,儿子就去试试!”冯庸嬉皮笑脸的说道。
“臭小子,现在都是民国了!我可不想你成为袁世凯。”冯夫人虽然不懂政事,但是毕竟身份非同一般,远不是一般没见识的妇女可比的。
“呵呵,娘!好久没吃你做的狍子肉了!今天有没有?”冯庸笑嘻嘻的说道,还是基于后世的习惯,冯庸在父母面前都是前所未有的放松。
“有,当然有了!”冯夫人笑逐颜开。“你先歇歇吧!我现在去准备。”冯夫人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有一手好厨艺,只是随着冯家地位不断提高,冯夫人亲自下厨的机会越来越少,家里的仆人婢女多了,冯夫人也只是偶尔下厨做些冯德麟和冯庸爱吃的东西。其他人是没有这个殊荣的。
冯夫人离开房间,冯庸诧异的对拓跋慧姬说道:“你对娘使用了什么魔法?这几天娘的态度怎么转变的这样大?”
拓跋慧姬在冯庸和冯夫人说话的时候,表现的很安静,对于冯庸的问话,拓跋慧姬翻了个白眼说道:“女人家的事情,夫君、也想知道?”
自从冯夫人等人回来后。拓跋慧姬就脱下了喜爱的洋装,换上了时下东北流行的传统服饰。拓跋慧姬作为东北第一商会的会长,什么衣服搞不到,考究的布料做工,再加上拓跋慧姬高挑的身材,清纯的面容,对于冯庸这也的热血少年极有杀伤力。而且自从她来到冯家之后,作为跟在冯庸身边唯一的夫人,冯庸的衣服自然都是她在打理,当冯庸看到那一衣橱的西装,这对冯庸的冲击比当时看到冯夫人为他准备的那一衣柜的长袍马褂还要震惊。不过最终冯庸一件都没拿,毕竟他天天窝在作战室,一身西装算个什么事。
冯庸恨得牙痒痒,这丫头来到奉天之后,在人前表现的大家闺秀,极有教养,但是在没人地方却是个看到吃不到的小妖精。时时挑衅冯庸做男人的底线。冯庸早就准备吃掉她了。只是和日本的战事将其拖延了。
“对了夫君,有一件事情忘跟你说了,今天有两个人来拜访您。好像还是名人呢!”拓跋慧姬突然想到什么说道。
“名人?是谁啊?”冯庸倒是来了兴趣。能够让拓跋慧姬都听过的名人?看来名声绝对不少。
“一个叫蔡锷,现在好像是四川省的督军呢!另外一个好像叫蒋百里。蒋百里这个人我没听说过,但是蔡锷这人我听过。是关内著名的风流将军!”
冯庸无语,女人果然是八卦的东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永远是那么让人难以想到。不过很快冯庸的关注就从拓跋慧姬的身上转到了那两个人名上。
“你说什么?蒋百里?蔡锷!真是的保定军校的校长蒋百里和四川督军蔡锷?”冯庸难以置信的说道“是的!夫君,难道他们真的很有名吗?”拓跋慧姬对于冯庸的反应有些惊讶。她还是很少看到自家夫君这么失态过,冯庸做什么事情都是智珠在握的样子,给人很信任的感觉。
“有名,大大的有名!算了,他们的事我有空在跟你说。你说他们今天来拜访我,现在他们在哪里?”
“走了!你不在,你的作战室我们又进不去,当然让他们离开了。”拓跋慧姬理所当然的说道。
冯庸郁闷的拍了下脑袋,这可是自己后世最敬仰的两个人物了。当年自己刚刚拿下吉林省时还以私人的名义给蔡锷派过一个医疗队。按照原本的时空,蔡锷这个时候应该已经病入膏肓,去日本治疗了。怎么会出现东北?不过从拓跋慧姬的只言片语中也大略知道,蔡锷的身体要比原本时空中健康的多,能够来拜访自己,说明身体状况不错。
“慧姬,我现在有重要的事情要离开一下,你跟娘说一下,让她多弄点好吃的,我今晚要宴请重要的客人,还有,让人通知一下李俊院长,让他来作陪!”说着,冯庸风尘仆仆的出去了。
“这两个人真是这么重要的客人?让李俊院长都来作陪?”拓跋慧姬小声嘀咕了一句,没有在说什么。不过冯庸交代的事情她可不敢怠慢。
冯夫人对于冯庸要在家里设宴的事情并没有表示什么惊讶,很是熟练的知识身边的几个贴身丫头准备最好的食材。冯家作为东北第一家族,府中的厨子都是最顶尖的。冯夫人会下厨,只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吧!而且以冯德麟的地位,在家中宴请客人是很正常的。冯夫人也早已习惯了。冯庸既然要设宴招待重要客人,冯夫人亲自下厨就不合适了。毕竟她做的再好还能比得过那些著名的厨师。
“慧姬,你今晚好好准备吧!庸儿今晚极有可能去你的房间!”冯夫人笑眯眯的说道。冯夫人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个时候的白酒度数已经达到三十多度了。冯庸的酒量也只是一般,而且冯庸自治性极好,只要到量就绝对不会再喝。冯庸既然说今晚在家中设宴,说明今晚一定会留在府上住宿。冯夫人当然要拓跋慧姬准备,既然拓跋慧姬有本事让冯夫人接受她,冯夫人当然会为她操心,让他们尽快圆房对冯庸也是件好事。要是让人知道东北冯少帅的夫人还是完璧之身,对于冯庸的声誉绝对是个巨大的打击。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一百四十四章 蒋百里和蔡锷(二)
蒋百里和蔡锷是从四川赶来的。他们现在住在奉天城的一处旅店中。以冯庸的能力,查他们的落脚点是很轻松的。虽然冯庸不知道两人来这里的原因。但是对于这两个历史名人,冯庸还是还有兴趣的。如果,假使,万一,不小心能够收服其中一个为自己所用,那对于东北发展就太有利了。
冯庸虽然是穿越者中的一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打下偌大的基业,在穿越者大军中也算是混的不错的了。但是冯庸从来不认为自己身上有什么王霸之气,从他手中的大将没有一个是历史名人就可以看出。整个治安总队的军官都可谓是冯庸凭借自己的眼光一点一点的发掘出来的。对于历史人物,冯庸抱着敬畏的态度,没有后世的记忆这个作弊器,冯庸了不认为自己是个多么有本事的人,像李俊这种能够通过情报将事情分析出个七七八八的人已经算是天才了。他冯庸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不是什么天才。能有现在的成果,冯庸除了借助了解历史的便利,也是多次拼命换来的。经过接触的几个历史名人,冯庸对于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越发抱着敬畏的心态。而蔡锷和蒋百里作为民国历史上最出众的军事人物,能力强大的一塌糊涂。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蔡锷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1904年日本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教练新军。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蔡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令。旋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蔡锷是于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抵达昆明,这年的农历九月初五日武昌起义,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云南后的第三天,蔡秘密约集同志刘云峰、刘存厚、唐继尧、韩凤楼、沈汪度、殷承瓛、雷飚、黄永社等计划响应,预定于十二日发动,推蔡为总指挥,以新军为骨干。不料事机泄漏,初九日云南总督衙门的总文案熊范舆、刘显冶把新军不稳的消息密告李经羲和统制钟麟,李、钟会商后拟下令解散新军以杜绝乱源。蔡等知道事机迫切,千钧一发,遂约同李根源率讲武堂学生自西北攻城,蔡自己率卅七协一部分攻东南门。蔡是个有中国传统道德的军人,他深感李经羲对他恩深义厚,不忍迫以炮火,所以在发动攻势的同时,即函请熊范舆火速请李经羲迁赴法国领馆避难。第二天革命军攻占了昆明全城,军政学商各界集会公推蔡为“大汉军政府云南都督”,设都督府于昆明城内的五华山,都督府下设军政部、参政部、军务部。云南本赖中央协饷,云南独立,协饷来源断绝,所以革命政府成立后,第一要务是财政上的节约,蔡自定都督月律60元。都督府全体官兵月饷3300余元,并设立富滇银行以维持金融。十六日蔡特派雷飚和彭新民礼送李经羲出滇。派谢汝冀和李鸿祥率师赴四川,迫川督赵尔丰独立;令罗佩金、康恩肠率一军南征;令李根源率一军西巡。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由唐接任贵州都督。后为矫正军人干政时弊,自请解职。
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加以笼络与监视。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省长。
如果自己派去的医疗队起了作用,蔡锷现在几乎是西南第一人,他手下的新军控制了西南大量的地盘。尤其是反袁战争让他名扬国内,风流将军的大名谁人不知。
“东北治安军司令冯庸,请见百里先生,东坡先生。”冯庸站在蒋百里和蔡锷所住的旅馆前,朗声喊道。
这是基于礼貌,毕竟现在天已经黑了。大晚上前来拜会。这里又不是蔡锷和蒋百里的府邸,送上拜帖也稍显麻烦。
东北冯少帅的威名谁人不知,冯庸这样恭敬的站在旅店外面请见,已经给足了蔡锷和蒋百里的面子。
“冯少帅太客气了!以松坡兄的身份,倒是当得起冯少帅的请见。至于在下只是个闲云野鹤之人,当不得冯少帅如此说。”旅店中传出一声爽朗的声音。一个身材高大,面如冠玉的中年汉子从旅店中走出来,在他后面跟着一个身穿民国制式军装,只是肩上没有军衔的消瘦中年人。
不用看,长相俊朗,中气十足的一定是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蒋方震了。而另一个消瘦中年军人不用说也能猜到,肯定是名震天下的风流将军蔡锷了。蔡锷虽然消瘦,但是脸色看起来还不错,脸上含有淡淡的红晕,远没有原本时空中重病的样子。
“二位先生,汉卿已经在府中略备薄酒,为两位先生接风洗尘了。二位先生请。”冯庸恭敬的说道。
“冯少帅,你就不怕我们两人是日本人的间谍,我们两人可是都在日本留过学的。”
“百里先生说笑了!如果像百里先生这样的正义军人还是日本间谍的话,那我中华岂不再无好男儿。不过松坡先生倒是有可能,不过那也是日本天皇愿意用自己的屁股下的位子来作为收买条件才可以!”冯庸打趣的说道。
“哈哈……”蒋百里和蔡锷同时大笑,蔡锷对于冯庸的打趣并不反感,反而很有亲近的意思。蒋百里对于冯庸的观感也不错,少年老成。
“说起来,蔡某在这里还要感谢冯少帅的救命之恩。要不是冯少帅的医疗队及时为蔡某看病,恐怕蔡某已经重病缠身了。现在能不能保命还是个未知数呢!更被说赶来和冯少帅见面了。”蔡锷感激的说道。然后对着冯庸恭敬的行了一礼,冯庸赶忙拦住他。
“松坡先生,你这么说,汉卿就感到惭愧了!先生为了中华民族的大业呕心沥血,汉卿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让先生保重有用之躯为国家做贡献罢了。当不得先生如此大礼。”
蔡锷极为坚持,非要让冯庸接受这一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蔡锷将军是重情重义的热血好男儿。在蒋百里劝解下,冯庸勉强接受了蔡锷的半礼。
在冯庸的热情相邀之下,蒋百里和蔡锷很开心的随着冯庸去往冯府。毕竟冯庸作为地主,对这么重要的客人当然不会让他们住在外面。反正冯府中也有客房,专门招待重要客人的。再说冯庸对于两人极为仰慕,两人可都是军事方面的奇才,和他们聊聊东北治安军的发展,或许会有极大的好处。对于军队自己连半吊子也算不上,要不是有李俊这个真正留学德国,学过德国军事的人才,按照冯庸的训练方法训练出的部能有现在一半的战斗力就不错了。
李俊赶到的时候,冯庸三人已经在后院摆好酒席。就差开始了。
“二位先生,我为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的搭档兼好友,李俊,字传新。他也是我们东北总督府政务院的院长,东北治安军的参谋长。对了百里先生,说起来我这个搭档的资历和你很像啊!都是在日本留学结束之后去往德国学习军事。”冯庸笑着将李俊介绍给蒋百里和蔡锷。
“少帅,你说的重要客人难道就是蒋方震先生和蔡锷先生?”李俊激动的看着蒋百里和蔡锷两人说道。
“是啊!难道你原本认识两人?”冯庸有些诧异的说道。没听李俊提起过这件事啊!
“当然,我当人认识他们。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看过他们的照片,中国士官三杰,蒋方震,蔡锷,张孝准。他们可是我们所有在日中国留学生最崇拜的人。当年三人的毕业典礼也是我们中国留学生最津津乐道的事情。大大涨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我就是追寻着百里先生的脚步才去德国留学的。”李俊兴奋的说道。
冯庸笑着看着李俊说道:“得!百里先生,我的参谋长还是你的粉丝啊!这你们两个可要好好亲近亲近了!”
“粉丝?那是什么意思?”蔡锷对于冯庸口中蹦出来的词汇感到不解。说起来他蔡锷也算是博览群书了,这粉丝指什么东西他还真不知道。
“呵呵,粉丝就是英语‘fans’的音译,也就是崇拜者的意思。”冯庸笑着解释道。这不是什么后世的非主流词语,说出来也不觉得难以解释。
“松坡先生不是已经正式就任四川督军兼任省长了吗?怎么会出现在东北,还到少帅的总督府做客?”李俊疑惑的问道。
“这也是我想问的。两位先生出现的实在是太突然了。百里先生没有军职还有可能,松坡先生的出现就真的是意外了。难道两位到东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冯庸同样想不明白。这也是他将李俊找来的原因。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一百四十五章 蒋百里和蔡锷(三)
蒋百里和蔡锷对视了一眼,蒋百里开口说道:“我二人在四川听说东北和日本人开战了,特来相助。”
冯庸眼前一亮,随之心里有些感动,蒋百里蔡锷这样的大才真的是为国为民的将领。虽然两人都是从日本学习过军事,对日本这个国家肯定还是有感情的。但是在面对民族问题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民族大义,更是不远万里亲自前来相助。
“百里先生,松坡先生,汉卿在这里谢过两位的高义。现在国内虽然对我们东北治安军抵抗日本人的事情多有褒奖,但却只限于舆论上的帮助,真的愿意来到维护国家主权的战场前线的,就几乎没有人了。而且松坡先生还肩负着四川总督的重任,您能放下重要的事情赶来东北,汉卿真是钦佩之至。”冯庸发自内心的说道。对于蒋百里和蔡锷的说辞,冯庸倒是没有怀疑,因为两个人在历史上就是忧国忧民的热血男儿。而且经过接触冯庸发现,两人也是坦坦荡荡的奇男子。
“冯少帅客气了!我们两人也没帮什么忙。东北治安军的战斗力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作为中国近代唯一一支可以硬抗列强部队的军队,冯少帅的治军能力让蔡某佩服。”蔡锷说道。他是通过一路上分析东北治安军的战绩得出的结论。东北治安军从二十八师独立营开始,一路行来从来没有大败亏输过。就算开始小败,但最终胜利的一定是东北治安军。虽然蔡锷不清楚东北虎,过江龙这都是些什么人。有多么大的势力,但是能够轻易组织数万人的部队,说明底蕴非常深厚。在四川也有这样的势力。四川省内的袍哥,哥老会的势力很强大。面对这样的地方势力,就连蔡锷都感到棘手。只是四川属于中国西部内部省份,国际上的军火很难输送到四川。所以四川地区的军械水平很低。远不如临海的东三省武器水平高。毕竟紧靠日俄两个列强大国,双方博弈,扶持了大量的东北地方势力,武器装备就算不如列强自己的制式装备先进,但也是差不了多少。而且日俄正规军的先进装备在东北并不少见。比如三旅现在装备的步枪基本上都是俄制莫辛纳干步枪。这种俄国最先进的步枪就是俄国人自己都没有全部装备,而三旅的那些装备基本上都是从过江龙哪里缴获来的。过江龙作为俄国在东北的代言人,在俄国远东军内部关系很深,所以搞到了大量的还没有装备的先进步枪。而俄国内部财政困难,先进的武器也被军需官偷偷的换取财物,俄军的装备水平进一步下降。
蔡锷能够凭借不到万人的部队就能从云南起兵,打下偌大的四川省。这在十年后简直是不可想象。这除了说明蔡锷强悍的军事能力之外,也是借助了四川地区民智尚未开化的原因,而且现在国内还没有陷入完全的军阀混战,西部地区的有蔡锷这样的绝世名将压着,还算是比较安定,几个省份联合起来,也是民国历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只是原本历史上蔡锷英年早逝,继任者唐继尧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不足,这才使得西南彻底的陷入动乱。
“松坡先生这么说就让汉卿汗颜了。东北治安军的训练计划是我和参谋长两人共同制定的,要不是有传新兄这样德国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帮助,只凭我自己想要训练出一支强军很难很难。说到底我今年只有十七岁,也没有接受过军校教育,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凭空臆测的。”冯庸谦虚的说都。
1...6263646566...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