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一旅到六旅升格为师,分别为一师,二师……一直到六师。作为目前六大军区的主力。每个师下辖两个步兵旅每个旅一万五千人。原本的番号全部停止使用。然后每一个军区增加一个师,分别是七师,八师……一直到十二师。整编结束后整个东北治安军将包括六个军区,十二个师整编师,再加上总部直属部队,总兵力将达到四十万人。”
冯庸这份计划一提出,就算是参与制定计划的李俊都被吓了一跳。
“少帅,咱们手下竟然有四十万人了!和民国政府的北洋军人数相当了!”李俊即惊讶,又兴奋的说道。
“咱们现在在编的士兵顶多二十五万,还需要十五万的新兵。才能完成整个部队的改编。而且在将来我还准备建立两个军区。预计总兵力会达到五十万人。这样大规模的征兵在东北是不现实的。毕竟东北的人口太过稀少,这半年来移民来的关内老百姓还没有适应东北的生活,参军还只是少数。而且随着咱们东北治安军的不断扩编,再从东北征兵将会影响东北的正常的生产活动。传新兄,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咱们可以解决一大部分的兵员问题。”冯庸沉思的说道。
“奥?什么办法?”
“现在咱们已经彻底的控制了东三省,建设东北迫在眉睫,咱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凭借东北的人口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关内的人口多啊!劝他们离开故土移民东北确实比较困难。但是如果咱们不是让他们移民,而是以招募劳工的方式,将关内的青壮年集中起来,招募到东北来,然后进行军事化管理。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为东北建造公路铁路,也能在军事化管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详细随着他们在东北的利益越来越多,他们的家人也会移民到东北,而这些经过管理过的劳工也很可能加入军中,那样咱们的兵员就更加的充足了。既修建了交通设施,又得到了后背兵员。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不错的想法!不过少帅,我们真的有必要扩编到五十万部队吗?难道你真的想要进关争天下吗?”李俊直白的说道。
“关内?我现在还顾不上!再说有二哥的西南新军顶着,国内再乱也出不了什么叉子。再说咱们在东北实行的这一套在关内是行不通的,贸然进关恐怕会引起各方势力的联手抵制,就算咱们有五十万精锐也不一定能够拿下中原腹地。而且贸然开战会让整个国家连表面的统一都维持不了。就有可能被外国人趁虚而入,国家陷入四分五裂。那咱们岂不成了民族的罪人。不过要想维持关内的情况不继续恶化,就需要传新兄你多劝劝二哥了,无论如何一定让他控制好手中的兵权。只要牢牢掌握军权,才能保证西南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那样共和才真的有可能实现。”冯庸严肃的说道。
“我会找机会的!大哥和二哥可真是兵痴啊!自从参观了四旅回来,他们两人一直在谈论咱们训练计划的事情。尤其是对政委制度更是各执一词。少帅,你真的不参与讨论?”政委制度是当时制定计划的时候,冯庸坚决加入的。那时候李俊也是刚刚加入治安总队,对治安总队的还不是很熟悉。深受德国军事教育的李俊当时是要取消政委制度,建立全德国式的部队,但是被冯庸坚决的反对了。政委制度更更是冯庸坚持要留的,李俊也没有坚持反对,反正政委制度在治安总队成立之初就已经存在了,在除去反而让部队有些不适应。只是冯庸一直没有为李俊解释政委制度创立的初衷,难道只是为他控制部队思想的东西吗?但是政委制度牵扯道冯庸对部队的绝对控制权,也是因为有了政委制度冯庸才会对手下的将领绝对信任,手下的将领也没有能力拥兵自重。这反而使得整个治安总队更加和谐。
“不用!政委制度我心中有数,没必要和任何人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是其他方面我倒是愿意和大哥二哥讨论讨论,可惜咱的军事素养太低了。帮不上他们的忙!”政委制度不单是可以为冯庸控制部队的思想,还能将部队的思想转化为战斗意志,来自后世可是深知战斗意志对一直部队重要程度。殊不知后世的人民解放军就是凭借着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打垮了训练,技术,装备,指挥都是一流的蒋军,更是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同意了全国。紧接着又是在朝鲜打败了世界第一强国,展现了中国的强大战斗力。
“政府的事情你先放一放,全力搞定治安总队改编的事情。另外部队正规化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民国的那一套军衔已经被北洋政府用烂了!咱们要设计属于自己的新式军装和军衔标志。”
“少帅,你这是要和北洋军撇清关系?民国政府恐怕会对咱们的这种动作有所诟病!”
“误会?哼!北洋已经不是当年的北洋了!它从根子上就已经烂了。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派系纷争,相互之间为利益争斗不休。这样的部队早晚会被历史淘汰,有什么可留恋的。再说咱们东北治安军虽然是从从北洋军的名号之下发展起来的,但是咱们却算是一支新式部队,和北洋系统之内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北洋分裂,自己都自顾不暇,哪还有那个能力管咱们。”冯庸不屑的说道。
“不过北洋军毕竟代表着民国的大义,这样脱离北洋军,恐怕会引发北洋军内部大佬的不满!”
“哼!如果是团结一致的民国政府我或许会顾忌,但是已经分裂的北洋军,无论是强势的皖系还是低调的直系。咱们东北治安军都不害怕,日本人的军队咱们都硬抗过了,还在乎更加落后,战斗力更弱的北洋军?咱们现在要全力发展东北根基之地,东北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和日本或者俄国人打一仗!我们必须为这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少帅,凭借咱们的势力,图谋关中也不是不可能!为什么非要选择东北作为根基之地?”李俊对于冯庸的想法越来越想不通了。如果说冯庸是狂热的土地扩张者,李俊相信,但是现在东北治安军势力只会越来越强大,冯庸反而安分的窝在东北发展,这就有些不太正常了。
“关内,那可是好地方,可惜现在却不应该是吸引咱们目光的地方。咱们有更强大的敌人和更加迫切的危机!而且西进计划也已经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也是时候着手开始实施了。”冯庸笃定的说道。
“不错!少帅毕竟还是名义上的蒙古督军,西进蒙古名正言顺。”李俊笑着说道。东北治安军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让北洋政府极为忌惮,这个时候无论是黎大总统还是段总长都不会为了这个没什么含金量的名头,平白得罪一个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锷离去
女孩和女人的区别就像是未熟的青桃和熟透了的水蜜桃的区别。刚刚被爱情浇灌的拓跋慧姬身上出现惊人的媚态。初夜的疯狂让她现在还有些吃不消。冯庸进去时,她还在休息。
“好点了没?”冯庸端着厨房精心准备的糕点走入卧室。
“恩~!”拓跋慧姬温顺的说道。
“好好地休息几天吧!茂森商会的事情交给其他人暂管几天吧!”冯庸坐在床头,伸手理了理拓跋慧姬有些凌乱的头发。
拓跋慧姬本能的躲了躲,她还没有适应冯庸亲密的动作。看着拓跋慧姬脸上出现的一抹羞红。冯庸不由的感到好笑。
“啊——!”拓跋慧姬尖叫一声,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狠狠的瞪着冯庸。“你……你……”
“嘿嘿!一时没忍住!”冯庸毫不尴尬的将伸入被子中的贼手抽出来。
“昨晚有一个妖精穿着暴漏,趁着本少帅醉酒,钻到本少帅的怀中,对本少帅进行诱惑,怎么才间隔这么短,就完全变了个样子!想不通啊!想不通!”冯庸笑嘻嘻的调笑道。
“你……”拓跋慧姬整个人都害羞的钻进被子里面了。引来冯庸的一阵大笑。这丫头原来也有害羞的不见人的时候。
“少爷,李俊院长来了!”管家在院子中禀告道。
“知道了!我马上来!”冯庸朗声说道。然后对窝在被子中的拓跋慧姬说道。
“你好好休息!我晚上再来!”冯庸一语双关,然后转身离开房间。冯庸走了好半响,拓跋慧姬才从被子中露出脑袋,脸上露出幸福的神色。
“传新兄,怎么样?奉天省政府的工作怎么样了?”
“现在一切运行良好,有着警察部队全面接管全省的治安,军队的力量已经从全省抽调回来,相信用不了多久,四旅和六旅就能完成集结。”李俊有些疲惫的说道,。
“辛苦你了,现在奉天省政府的摊子才刚刚铺开,需要你多花些精力。等到一切步入正轨,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冯庸安慰的说道。同时心中也在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好搭档,否则这烂七八糟的事情全都要交给自己处理,自己那还有时间谈情说爱。
“恩!我这次来是接到二哥的消息,他决定明天起程回蜀中了。毕竟他是四川省的督军,公务繁忙,能够在东北呆上几天已经很不错了。对了,大哥同意留下了吗?我现在可是急需要帮手啊!政府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咱们还是缺乏有能力的人才啊!”李俊有些好奇的说道。对于冯庸花费大代价招募蒋百里,李俊是支持的,毕竟蒋百里可是他的偶像,而且百里先生的军事理论素养确实让人佩服。
“还没有。大哥这几天一直和二哥到处逛,也不知他现在是个什么想法。大哥不是常人!看来咱们东北的这座小庙还是容不下他这尊大神啊!”冯庸有些郁闷的说道。对于蒋百里这样的军事奇才,冯庸绝度是想要将其笼络到东北治安军系统中的。奈何人家压根就不提这个茬,让冯庸从期望慢慢的也就平淡了收服蒋百里的心思。
“谁说我反对了!”屋外传来蒋百里戏谑的声音,一身便装的蒋百里和蔡锷从屋外走进来。
“四弟,我这里可是要恭喜你了!大哥已经答应留在东北助你一臂之力。”蔡锷笑着说道。
“真的?”冯庸大为兴奋,要知道,这可是蒋方震,蒋百里啊!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理论家。现在竟然答应自己的邀请,成为自己的伙伴。
“当然了!大哥可是一言九鼎的!看来这次我注定是不能将他这尊大神请回四川了!”蔡锷假装无奈的摇头说道。
冯庸看到蒋百里点头,心中大喜。不过蒋百里的事情还可以等等再说,毕竟他同意留在东北,以后有足够的时间交流。
“二哥,听三哥说你要走?”冯庸对蔡锷说道。在人前冯庸基本上都称李俊为‘传新兄’,只有在和蒋百里蔡锷这样的结拜兄弟面前,冯庸才会称呼李俊三哥,这个称呼,冯庸别扭,李俊更别扭。毕竟两人虽然是最亲密的搭档,但是总跑不了一个主一个从的身份地位,突然两人拜把子,关系被拉平了,这就让李俊的地位尴尬了。
不过大家都不是常人,别扭了一段时间也就习惯了。
“不错,我准备明天起程回四川。四弟,你的东北治安军真的不错,比我们西南新军还要强。不过我还是对你们实行的政委制度感到不解,双长官制度不会让队伍变得指挥不便吗?而且你的政委大都军事能力不强,如果政委掌握指挥权,恐怕整个部队的命运就危险了。”蔡锷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讲了出来。
“呵呵!二哥,民国现状怎么样?”冯庸答非所问的说道。
蔡锷愣了愣,沉默了下去。
“民国政府虽然实现了国家统一,但是中央政府控制的地盘有限,各地督军掌控当地的军政实权,成为民国实际上的掌权人。中央政令无法统一,民族共和的理想也无法实现。而且现在北洋军内部分裂已成定局,实力减弱的北洋军政府能否长久的控制国家主权,地方实力派是否会为了增长实力而觊觎国家权柄。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民国就可能陷入军阀混战。军阀混战出现的原因相比二哥应该想过吧!我认为是因为军队中主官的权利太过庞大,一旦第一代领袖去世,原本手握重兵的将领就会各自为政,成为一个个的新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无休止的征战。二哥有兵有粮,内部也自成体系,民国政府根本就无法干涉西南地区的军政,从本质上说二哥也是个军阀。如果二哥现在突然放弃兵权,你手下那些掌握军队的大将是不是还会团结在一起,共同经营大西南?恐怕你也不敢保证吧!他们最好的结果就是将你们打下的地盘分配一下,然后各自继承一块儿,如果碰上有野心的,西南诸省的联盟就会瞬间瓦解,各个新成立的小军阀就会为了实力和地盘展开生死之战,最终在动乱中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军阀。而那时西南诸省恐怕也已经被打烂了。这就是绝对的权利滋生绝对的腐败。而这种情况在我的治安总队中得到了最大的控制,军事长官只需要考虑军队打仗的事情,政治和生活上的事情归政委管理,这样军事长官要想彻底掌控部队就必须有政治长官的协助,而政治长官想要让部队打胜仗,就必须需要军事长官的领导。军政两套系统,也算杜绝了部分特权的产生。”冯庸笑着说道。
蔡锷点点头,不知道是同意冯庸的对政委制度的解释,还是对冯庸说没有他的西南诸省会陷入军阀混战的认同。
“不过四弟,作为兄长我就说几句心里话,东北治安军虽然强大,但却是建立在士兵对你的绝对崇拜之上的。这种崇拜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一样,就像一种精神催眠,用好了可以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用不好反而会坏事。”蔡锷似乎想说什么,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委婉表达。
“二哥是怕我成为袁世凯那样的人物吧!”冯庸笑着说道。
蔡锷点点头,蒋百里和李俊都盯着冯庸,冯庸的心思他们都摸不准,希望这次能够了解一些冯少帅的内心。
“不可否认,袁大总统是个强人,在民国初期确实做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现在整个社会对他的诟病是片面的。众人只看到了他称帝和卖国的丑剧。这些都是那些不甘心失败的政党门片面的说法。袁大总统本质上也是个民族主义者。只是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思想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而且在满清政府的几十年官场沉浮,已经磨光了他的棱角。使的袁世凯这样的军事强人,对于政治方针确实极为软弱。如果中国有一个一心为国的军事强人,政治手段同样强硬,中国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摆脱眼前的困局。行百年未变之大格局。”冯庸说到兴奋处,双眼有些放光。
“统治国家的军事强人?”蔡锷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冯庸没有明确说出自己的野心,但是从这一番话中也大致可以听出,冯庸是要当那个带领中华民族崛起的军事强人。虽然冯少帅在东北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但是他真的可以成长到控制整个国家的地步吗?蔡锷心里没底,毕竟将一个传承数千年的古老国家的崛起希望交到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身上,危险性实在是太大了。国家不是赌局,不是输了还可以重来的。
“呵呵,二哥,我设宴为你践行,感谢你能来东北支持我们!还给我送来了大哥这样的军事天才。你我都是领兵之人,虽然现在东北和西南相距数千里,但是谁也说不准将来会不会碰到一块儿,咱们兄弟不妨在这里打个赌:如果兄弟真有实现理想的那么一天,并且一心为了这个国家,二哥就带着手中的势力全力支持兄弟。为了这个国家做出牺牲。反之,如果二哥登上那个位置,兄弟亦然!”冯庸神色坚定的说道。
“二弟,你的理想我就不说什么了!不过既然你有这个自信,做二哥的当然同意和你打这个赌。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失了为国之心,我蔡锷绝对会是第一个出来反对你的人!”蔡锷同样严肃的说道。
“哈哈!好,你我击掌为誓!”冯庸和蔡锷两人豪气冲天,在蒋百里和李俊的见证下,击掌三次,定下了这个誓言。
“二哥既然要回去,兄弟也不能不准备些东西!正好兄弟的兵工厂改造了一批枪械,军火库中也还有些军火剩余,正好送给二哥作为见面礼。”
“兄弟客气了!你的治安总队也是刚刚发展起来,装备也不充裕。见面礼的事情还是算了,你我兄弟一场,当哥哥的不能占这个便宜。”蔡锷推脱道。
上次视察四旅的时候,四旅的士兵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汉阳造,虽然西南并不富裕,但是距离汉阳兵工厂却是很近,汉阳造虽然卖的很贵,但是只要有钱,搞到还是比较容易的。在他想来,冯庸也就是送他一些汉阳造,或者是弄到的日本步枪。说实话,蔡锷对于日本的三十式步枪压根就看不上,三八式步枪倒是不错,恐怕东别治安军自己也没有装备多少。
其实这是蔡锷误会了,为了统一武器型号,整个四旅中的日制步枪已经全部换装成7.62毫米的汉阳造步枪,而较晚成立的六旅,七旅,八旅都是一水的卧牛山兵工厂生产的日制三八式步枪,除了火炮等重武器方面弱于日军之外,在其他方面已经和日军相差不大了。
至于较为落后的三十式步枪,大部分已经被替换下来,被卧牛山兵工厂改造成类似三八式的步枪,虽然不如正式生产线生产的三八式步枪,但是作战效果却也比三十式步枪要好。最起码其中的密封性差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当冯庸赠礼的清单送到蔡锷的手中的时候,蔡锷的脸色才真的变的。不过是被惊喜的。
“一万支三十式改装步枪,6.5毫米子弹五十万发!”三十式改装步枪蔡锷也见过,乍一看还以为是三八式步枪呢!而且作战效果虽然不如三八式步枪,但是在质量上却也赶上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汉阳造了。这样的步枪虽然不如全新的三八式步枪,但是运道西南也算是一笔比较先进的武器了。
冯庸的见面礼中没有重武器,治安总队本身也缺乏重武器,当然没能力支持蔡锷。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冯庸是不会做的。现在火炮的仿制已经完成,生产线已经设计出来,吉林机械局已经着手生产了。因为是仿制的火炮生产线,其中并没有中国多少的独创。冯庸为了尽快得到这些军工设备,果断的命令工业部通过美国商人向美国国内下订单。毕竟冯庸下达的生产一百条中华十六式步枪生产线的任务几乎占据了整个个机器局的设备,火炮生产线短时间内根本就生产不出来。
蔡锷这次回去走的水路,是美国的商船,直接从旅顺港出发,经海路,到上海,入长江,然后顺流而上,到重庆再转火车。冯庸派了一个班的的警卫战士保护他的安全。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军计划
“大哥,正式欢迎你加入东北治安军!”冯庸兴奋的对蒋百里说道。有了蒋百里的辅助,冯庸相信自己的东北治安军肯定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是啊!大哥,你来帮我吧!这段时间政府的工作忙死了!”李俊也插口说道。
蒋百里苦笑的对李俊说道:“我是军人出身,对政治可不懂!”
“是啊!是啊!大哥这样的军事大才,怎么能去政府工作呢!大哥,现在东北没有战事,有一件极为迫切的事情需要咱们去做,那就是军校的发展。我们虽然建立了吉林陆军指挥学院,但是却没有一个合格的军事人才担任校长,虽然学校招募了不少的外国军官任教,但军校却缺乏自己的精神,我知道大哥曾经担任过保定军官学校的校长,甚至还为此差点献出生命。但是咱们东北的发展必须有一所合格的军校为东北治安军提供源源不断的军事人才。所以,大哥,我想请你先暂时担任吉林陆军指挥学院的院长。筹建有东北特色的优秀士官学院。”冯庸恳切的说道。蒋百里执教过保定军官学校,可是为民国提供了数百位将军,虽然这些人大都是在军阀混战中显露声名,但是能够在乱世打出名号也证明了他们有一定的能力,这也从侧面证明蒋百里执教保定军官学校是非常合格的。
“吉林陆军指挥学院?你让我去担任军校校长?”蒋百里惊讶的说道。
“只是暂时兼任!大哥作为东别治安军的副司令,肯定不可能长久的窝在学员中教书。但是建立合格的军校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合格的军校提供源源不断的中下层指挥官,咱们东北治安军就像无根之萍,无水之源。而我和三哥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这方面就麻烦大哥了!”
“让我兼任军校校长,这没问题,不过我需要你完全的授权,还需要你在政策上的全力支持。我要建立一座真正名扬天下的陆军军校。”蒋百里目光灼灼的说道。看来保定军校的失败让蒋百里心中很不服气,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建设一座世界级的军事学院。
“没问题!军校的事情我会完全交给你的!我们也不会插手具体的学校章程和教学课程。不过现阶段军校的重点却是逐批将东北治安军的军事主官抽调到学校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作战素养。只有部队中的军官都有不错的军事素养,东北治安军才能在本质上得到提高。”冯庸爽快的说道。
“大哥也准备一下吧!我们会在最近几天启程北上长春。”奉天平静下来了,冯庸的领导班子也是时候迁回长春市了。
“少帅,政府的工作也基本上安排的差不多了!只是奉天省的省长人选还没有确定,我推荐王飒担任奉天省第一任省长。”王飒字立永,是最早一批来到吉林的留学生,一直担任着吉林省政府的财政部长,这次随同李俊南下,协助李俊处理奉天省的政务,表现出了不俗的控制手段。而且王飒这个人大家还算了解,办事老练,熟悉吉林省政府的政策,能够圆满贯彻长春总部的命令。
“王立永?不错,由他来担任奉天省长确实是个好人选。既然敲定了就快点行动,政府的工作你尽快的交接一下,然后咱们动身北上。”
“六师怎么办?他们要坐镇奉天省吗?”李俊问道,四旅即将启程西进,回归西南军区的防区,整个奉天省腹地只有南部军区的主力,由六旅扩编来的六师。
“奉天城中,六师会留下一个团的力量驻守北大营,足够保证奉天省内部的安定。南部军区的防区将覆盖整个辽东半岛,六师驻地也会尽快南下到营口驻防。我准备以南部军区为主试着组建东北的海军。”
1...6465666768...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