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卫国大军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睡醒的兔子
“该死的,敌人怎么可能到这里来,这里可是俄罗斯帝国的领土。”格列日涅夫中将脸上透漏着惊愕,恐惧,难以置信。虽然哥萨克骑兵在蒙古战场上损兵折将,威名尽失。但是这场失败也是有其他的原因的。第一就是俄国佬是在外国人的土地上进行的侵略战争,如果一直打胜仗的话,士兵的士气当然不会有问题,如果吃了败仗,损失惨重之后,士兵的热情就会慢慢变得低落。如果连续失败,就算士兵再强硬的气势也会崩塌掉。第二就是他们没有料到东北竟然有这么多的重机枪。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损失惨重也成为了必然。第三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炸毁了。虽然沙皇抽调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修缮,但是直到现在西伯利亚铁路都还没有通车。他的后勤补给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援军无法赶到,自身的兵力又处于绝对的劣势的情况下,只要不想全军覆没,败退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格列日涅夫中将虽然对被赶出蒙古大草原的事情耿耿于怀,但是跨过界碑的那一刻,站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格列日涅夫中将心中却也重重的松了口气,再也不用过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了。东北治安军只逼迫,不攻击的行为摆明了是不想和俄罗斯帝国死磕。现在他们已经退入俄国境内,就算给东北治安军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越境攻击,所以,丝毫没有警觉的格列日涅夫中将花费心思招待远东军的高层,并且准备了一些美酒和美食,举行了一场小型酒会。在战斗发生的时候,他也刚刚睡着。
格列日涅夫中将毕竟是沙场老将。反应的速度很快,在经过短暂惊愕之后,他快速的爬起来,走出营帐,大声招呼自己的亲卫兵。近七万人的营帐,实际上却是连绵数公里。而格列日涅夫中将的营帐理所当然的在大营的最中间。现在东北治安军攻入大营,战火还没有烧到中心地带,中心大营虽然慌乱,但是却还没有生命危险。这也为格列日涅夫中将和未留耶夫中将集中士兵提供了机会。
这次东北治安军的夜袭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不是为了彻底消灭他们。所以炮兵目标基本上都是那些士兵密集的地方,对于俄国人的指挥中心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如果真的将敌人的指挥官干掉了。恐怕东北就要承受俄国佬更加强悍的报复。这和蒋百里的战略不相符。蒋百里的战略是要死死的钉在边界,缓慢的消弱敌人的力量,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名声将敌人消灭,从而引来更加强大的敌人。
“集中部队抵抗,集中部队抵抗,绝对不能让敌人攻进来。”格列日涅夫中将大声的咆哮道。未留耶夫中将也在竭力集中士兵。想要组织士兵反击。
俄国人的单兵战力强悍,这是和他们性格和出身有关系,但是俄军部队的训练,指挥都不如何出色。再加上因为远东久无战事,远东军士兵们也是缺乏大战经验。军官更是在上次的清洗中人心惶惶。而未留耶夫中将也是刚刚掌握远东军的大权,在士兵中的威望并不高。就算有身边的亲兵协助,目前也只集中了三千多人,其他士兵依然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出击,出击,去挡住敌人。”未留耶夫中将神色狰狞的说道。要知道这些远东军可是杰夫总督的命根子,而且这五万远东军可是集中整个远东俄军所有的武器弹药。如果在这里出事了,杰夫总督绝对不会放过他。看着纷乱的大营,未留耶夫最担心的就是士兵炸营。如果那样整个远东军就会散掉,在想重建就困难了。在这个危机的时候,未留耶夫也顾不得保存实力,焦急的命令自己的亲兵出击。最起码也要挡住敌人,为自己整军争取时间。
轰轰轰重炮的轰鸣声让整个营地变的火光通天。格列日涅夫中将还没什么。毕竟在东北发动攻击的那一刻起,敌人的炮兵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另一边未留耶夫中将却是脸色大变。身为老兵,从炮弹的声音基本就能判断敌人火炮的数量和规模。刚刚轰鸣声的数量至少有一个重炮兵团。而根据他的情报,东北是没有重炮兵团的。那这支炮兵来源就值得深思了。
“不对。这是我们的重炮!”未留耶夫眼中闪过一种深深的恐惧。他突然想起山炮团和重炮团是整个远东军中最后赶到的。而且因为天色已黑,也没有构筑炮兵阵地,所以重炮没有卸车,而炮兵停留的地方正是东北治安军现在攻击的地方。
“噗嗤!”急怒攻心的未留耶夫中将竟然当场吐出一口血,身边衣衫不整的副官骇了一跳。
“将军,将军!你怎么了。快叫军医!”副官惊恐的吼道。
“德萨耶夫少校,传我的命令,命令后方的部队撤退。后撤三十里重新集结。”未留耶夫缓了口气说道。他知道,自己仰仗为底牌的重炮没有了。而敌人的火力却是空前加强了。这一仗是没法打了。不管以后的事情是怎么样,现在最要紧的是尽可能的收拢部队,减少部队的损失。让未留耶夫庆幸的是,虽然整个营帐到处都在战斗。火光冲天,但是却没有出现炸营。凭借俄国士兵的素质,打不过跑还是没问题的。
虽然未留耶夫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是率先行动的却是灵活性更大的骑兵部队。因为安置扎马的原因,哥萨克骑兵集团军的士兵基本上都驻扎在大营边缘远离蒙古的地方。在东北治安军攻击之后,格列日涅夫中将就快速带着骑兵来到安置战马的地方集结,开始收拢自己的士兵。他的想法没错。在东北治安军将战火燃烧半个大营的时候,早已经有经验的哥萨克骑兵大部已经在马场集结。这也算是他们在这几天的撤退中学会的保命技能。本来格列日涅夫中将是要率部对东北治安军发起攻击。但是再看到远东军大队的溃兵之后,哥萨克骑兵很明智的选择了接应溃兵,并阻击敌人。格列日涅夫中将知道,只有尽可能的保存步兵的实力,才能对将来的雪耻有帮助。
“总指挥,前线大胜啊!敌人被击溃,大笔辎重落入咱们手中。现在曹司令正在打扫战场。”
蒋百里脸上一喜,心中彻底的松了口气。对传令兵说道:“给少帅发电。我部在蒙古和俄国交界的地方对敌远东军发动反击,大获全胜,敌人溃退三十里,目前战果还在统计中。”
距离边境三十里的地方。远东军在哥萨克骑兵的帮助下终于稳住了阵脚。未留耶夫中将一统计整个远东军的兵力,心里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整个远东军现在还剩下不到三万人,另外两万人不知道是被杀了还是被敌人俘虏了。远东军刚刚赶到边界,甚至连蒙古的土地都没有踏上,除了吃了一顿热乎饭,什么事情都没做就被硬生生的干掉了一半的战斗力。这让未留耶夫在憋屈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不已。兵力损失一半,他真不知道怎么跟总督交代。
远东,西伯利亚总督府。
“什么?”正在举办酒会杰夫特罗夫斯基听到手下的明报,吃惊的当场摔碎了酒杯。再也顾不得贵族的风范,匆匆的离开了宴会现场。远东军蒙古派遣军被东北治安军偷袭,随时过半。这样的消息彻底的让杰夫总督失色。更是对东北产生一抹恐惧。要知道蒙古派遣军可是和前段时间被偷袭的远东军不同,那可是武器弹药充足的五万精锐。不是缺少武器的远东军能够相比的。但是就算是这样,还是在东北治安军的偷袭下损失过半。这让杰夫总督实在难以接受。
“该死的未留耶夫!我要杀了你!”回到书房,杰夫总督再也顾不得贵族的体面,对未留耶夫中将破口大骂。驻扎在外面的士兵随从听着书房中传出的咆哮声,各个色变。杰夫总督虽然贪婪无道,但却十分注意自己贵族的仪容。不要说如市井泼皮一样破口大骂,在人前生气对视很少的。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切尽在掌握
远东总督府中,杰夫特罗夫斯基总督因为蒙古派遣军的事情失态的破口大骂。冯庸接到这个消息却是大为兴奋,同时心里也彻底的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和蒋百里制定的大战略说起来是很冒险的。毕竟俄国沙皇可是个十分强势的人,绝对不会容许外人对他们吞下的土地保持着野心,所以俄国和周围强国的关系都不是很好。而俄罗斯帝国更是世界上常备军最多的国家,一百多万人的陆军,让任何抵抗俄国的国家都要好好思量思量。这也是沙俄为什么资本主义水平发展极低,但却是世界一流强国的原因。俄罗斯这个民族,因为历史的原因,整个民族从沙皇到农奴,都对土地有种异乎寻常的狂热。从俄国历代沙皇不断向东进人烟荒芜的西伯利亚就能看出来。
而冯庸对现在荒芜的近乎什么都没有的西伯利亚野心勃勃。来自后世的冯庸可是一清二楚,在看似荒芜的西伯利亚地下可是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宝藏。单是那储量惊人的石油就堪比中东地区。而在未来,谁掌握了丰富的石油,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脉。所以冯庸当然会有想法。如果沙俄一直存在下去,冯庸压根不会产生什么想法,毕竟俄国的战争潜力不是其他国家能够相比的。但是冯庸却清楚,俄国这个看似强大的国家已经进入了死亡倒计时。一个红色巨蛹已经渗透沙俄帝国的方方面面,这个影响世界政体走向的红色巨兽已经快要到破茧而出的时候,而冯庸要做的就是在沙俄帝国崩溃的时候,以蛇吞象之势,吞并整个西伯利亚。冯庸的野心是很大的,他不满足只将沙俄从满清割让的领土抢回来。他要整个西伯利亚,如果有可能,最好是能将俄国人赶出亚洲。让中华独占东亚和北亚的土地。
当然,冯庸的战略是很庞大的,但是他具体能实现到哪一步还未可知。远东这么大片的土地,如果他不是占据了极端的地利,恐怕也无法有这种想法。不过,冯庸的东北如果想要独占沙俄的土地,那么日本就成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毕竟日本人控制的朝鲜也是和俄国远东接壤的。再加上日本的海军极为强大,可以在一个月内向远东地区运送三十万的精锐部队。当然,前提是日本能够抽调出这么多的空闲兵力。根据冯庸的估计,如果明年还如同历史上那样俄罗斯帝国崩溃了。日本能够抽调到远东的精锐部队不会超过十五万人。再加上美国等其他一战中立国的联军。总兵力最多也就二十万人。冯庸想要独吞西伯利亚,就必须将这些士兵拒之门外。历史上派遣军队入俄国的国家不少,毕竟红色苏维埃的破坏力实在是太惊人了。不过这些远东派遣军基本上是以日本的军队为核心。
但是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大,条件更是艰苦,零下几十度的酷寒,根本就没几个国家能够忍受。就算是以服从出名的日本军队也扛不住。至于那些联军是怎么退出远东的,冯庸并不清楚。但是肯定和远东的环境有关系。毕竟十月革命发生的时候,远东边缘的港口基本上都已经被坚冰覆盖,远东更是进入冬天,大自然的威势不是现在的人类能够抵挡的。就算日本有着强大的海军恐怕也没什么作为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冯庸眼中闪烁着强大的野心,俄罗斯帝国的崩溃他冯庸是绝对要参与进去,这是北极熊最虚弱的时候,如果不抓住机会,恐怕就再也没有可能了。而且东北是以最强势的姿态参与进去。就算无法吞下整个西伯利亚,也要将沙克侵吞的中华领土抢回来。那样的话俄国在远东的几座不冻港也会落到冯庸的手里,没有了不冻港,就算苏联还是如同前世那样将势力扩张到远东,对东亚的影响也会小很多。
……………………“格列日涅夫将军,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将情报发送到远东之后,未留耶夫中将始终感到惶惶不安。他知道自己这次受到斥责是肯定的。士兵的损失还在其次,但是武器装备的损失却是太大。经过未留耶夫中将的统计。东北治安军的突然袭营,让整个部队损失惨重,军需物资丢了九成九。剩下的也压根无法支持一场大战。作为杰夫总督的心腹,他可是对杰夫总督的贪婪个性一清二楚。这些年沙皇调拨到远东军的军饷被他个人侵吞了三分之一,再加上远东其他贵族官员的盘剥,发到士兵手里的连三分之一都没有。这也是远东军经常搞“副业”的原因。也正是杰夫总督上梁不正,整个远东系统才会下梁歪。作为军队保护力量的运动军更是腐败的不成样子。还好远东军吃空饷的事情并不多。满编十二万人的远东军实际人数却只有十万人。如果没有战争,杰夫总督也懒得管下面的事情。能够外放一地总督已经算是最舒服的事情了。原本的杰夫总督只是想要舒舒服服的捞钱。等到钱捞够了,就用钱活动一下,然后调回莫斯科享清福。但是随着沙皇将远东军的军权调给远东总督府,杰夫总督的想法就变了。当然,不是说他有什么不臣之心,毕竟沙皇政府的强大不是凭借酷寒的远东能够抵挡的。杰夫总督只是想要过一把土皇帝的瘾。只是他本身没什么将才,远东也没有战事,所以他除了威势更强了一些之外,和原来也没有什么不同。
未留耶夫原来是远东军中一个并不得重用的军官,后来秘密投靠了杰夫总督,被杰夫总督一步一步提拔到远东军副将的地位。后来更是在上次的清洗中弄倒了原来的远东军军长,杰夫总督将他扶上了代理军长这个高位。未留耶夫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杰夫总督给的。对他也是中心耿耿。这是这次战事发生的太突然了。突然到让他还没反应过来就损失过半。
“未留耶夫将军不用气恼。我们两军加起来还有四万五千人。就算不能打败远东军,坚守我军防线还是没问题的。至于我们被东北治安军打败的事情,还是不要向沙皇陛下汇报了。否则你我都要吃不了兜着走。”格列日涅夫中将不想为这次的失败背黑锅。如果论家族在帝国的势力,未留耶夫只是小家族出身,他的家族和格列日涅夫中将压根都没法比,但是未留耶夫却是俄国总督杰夫特罗夫斯基的人,杰夫总督的家族可是帝国顶尖的豪族,不是自己的家族能够比拟的。所以他才会对未留耶夫这样礼遇。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咱们损失了这么多的兵力,如果不能得到补充,早晚有一天要出事。”未留耶夫想到了外国观察团,心中担忧的说道。如果他们继续在这里和东北治安军交战,早晚有一天会引起外国军情观察家的注意,而外国观摩团就会蜂拥而来。到那个时候,以那些军情观察家的眼光,肯定无法瞒住他们自己军队的规模。如果事情传到沙皇的耳中,他们也就危险了。
“军队补充的事情到好说。现在咱们已经在帝国境内了,想要按照招募青壮并不艰难。我更担心对面的东北会将这次大胜大肆宣扬,以打击帝国的威名。一旦这个消息传到沙皇陛下的耳中,派下调查团,那咱们可就真的完蛋了。”
“我想应该不会吧!”未留耶夫没有自信的说道。是啊,对于一个弱国,打败强国是多么自豪的事情。东北没理由不大肆宣扬。
“走一步算一步吧!咱们现在已经骑虎难下。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南下对付东北治安军,而是要尽可能的防守住这片防线,阻止东北治安军攻入帝国腹地。未留耶夫将军,你可不要忘了,咱们身后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格列日涅夫中将神色凝重。他也期望东北不会对这件事情大肆宣传,但是怎么看这种情况都是不现实的。格列日涅夫中将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东北真的大肆宣传这件事情,他们就只能提前向沙皇报告。毕竟主动承认罪责还能轻一些。
…………………………“司令,咱们为什么要退回国境线啊!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几十年钱可也是中国人的领土,后来被老毛子占领了。更是设下界碑,说是他们的领土。简直无耻到了极点,现在咱们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机会,何不一鼓作气,将他们彻底消灭?”曹正的警卫营长疑惑的问道。这么好的机会白白放弃实在太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没有了辎重。对面的敌人也不过是咱们盘中的一块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而且总指挥对于这件事情已经有了计较,我们不要乱插言。”曹正严肃的说道,他知道自家警卫营长的特点。为人实诚,但是缺点就是有些八卦。而且喜欢打听事情。他要不是自己老爷子推荐的人,曹正恐怕早就将他下放了。毕竟这样的人跟在自己身边容易惹麻烦。
(未完待续)




卫国大军阀 第一百九十九章 沙皇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二世,俄罗斯末代皇帝,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他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却一事无成。1905年旅顺被日本攻克之后,首都发生流血星期事件,引发了1905年革命。由于斯托雷平改革而暂时度过难关,但是又陷入更复杂的巴尔干问题。俄国军队在一战前线损兵折将的消息彻底摧毁了沙皇“小父亲”的形象,这个形象在俄国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几百年。俄国先后爆发了波澜壮阔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皇帝专制的统治,后者则结束了他的性命。
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罗维奇,1868年5月18日生在彼得堡附近的皇村(沙皇的夏宫),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与皇后玛利亚(丹麦公主达格玛)之长子。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阶级矛盾日趋激化。除了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外,出现了初期的工人运动。亚历山大三世是在他的父亲亚历山大二世被民粹派刺杀后带着恐惧的心情上台的。为了躲避谋杀,他放弃在彼得堡优雅豪华的生活,移居到加特奇那行宫,在戒备森严中胆颤心惊地过日子。因此,当时人们耻笑他为“加特奇那囚犯”。
即便是这样,亚历山大三世却丝毫没有放松他手中的专制权力。相反,他一开始就大力加强手中的专制权力。亚历山大三世取消了自1861年以后开始的许多具有进步倾向的改革。他禁止车夫、仆役、洗衣妇、小店主的子女上中学,扼杀国民教育;剥夺教务会议选举校长和教授的权利,取消大学自治;人民稍有反抗即施以酷刑,对革命运动实行高压政策。亚历山大三世的反动统治,在幼年的尼古拉身上深深地打下烙印。
年青时代的尼古拉,因为身体虚弱、优柔寡断,没有博得亚历山大三世的欢心。亚历山大三世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让他来继承自己的皇位。然而,尼古拉毕竟受过严格的教育。他会说一口流利的德语、英语和法语,也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亚历山大三世的谋臣、东正教事务总管理局局长颇别多诺斯柴夫是尼古拉的私人教师,对尼古拉的思想有很大影响。1890—1891年,亚历山大三世派尼古拉出国旅行。尼古拉经过希腊、埃及、印度、日本和中国,再从西伯利亚返回。他是俄国皇帝中第一个到过亚洲的人。1894年10月20日,亚历山大三世逝世。尼古拉二世继位。颇别多诺斯柴夫曾担心,年轻而缺乏经验的尼古拉二世会受到有损于专制制度的“恶势力”所包围。他继续扶持尼古拉二世,直到1905年。
1894年11月14日,尼古拉二世结婚。婚礼是在冬宫举行的。由于服丧的关系,没有举行什么隆重的仪式。皇后是德国黑森一达姆施塔特大公爵路德维希四世的女儿,名叫阿里克斯,婚后改名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她是一个玩弄权术、歇斯底里般的女人。她倔强、任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尼古拉二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尼古拉二世曾称皇后为“我绝对信任的人。”
尼古拉二世统治时,正是俄国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沙皇制度已变得更加腐朽了。尼古拉二世继承亚历山大三世的反动衣钵,在其统治的初年,就制造了一场血腥的灾难。后来因皇太子阿列克谢患有血友病,沙皇的多数时间隐居在圣彼得堡的皇村和黑海的利瓦吉亚宫,与家人待在一起。
尼古拉二世登基的时代,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期。从19世纪末起,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俄罗斯工业体系得到完善,资本主义经济与腐朽落后的俄国国家制度之间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而俄国国内贫富差距扩大,大量农民破产,社会矛盾激化。面对这些情况,他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继续对内镇压,对外扩张。
尼古拉二世即位后,地方自治局以及沙皇政府的县和州的管理机关的自由派曾希望新的统治者给予一个机会来缓和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沙皇制度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但是,尼古拉二世对自由派这种温和的请求完全置之不理。尼古拉二世决心继续奉行亚历山大三世的反动政策,维护腐朽的沙皇制度。
尼古拉二世继续留用大部分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的大臣、官吏。除了颇别多诺斯柴夫外,还有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谢尔盖?维特等,作为他继续推行反动政策所必需的驯服奴才。
1905年1月9日,爆发了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堡20万工人扶老携幼向冬宫前面广场集合,去向沙皇递交申述自己的疾苦和请求改善生活条件的请愿书。尼古拉二世竟把手无寸铁的工人当作敌人,命令军队向工人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000多人,打伤2000多人。这就是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这一血腥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慨,导致俄国1905年革命爆发。而这次革命像晴天霹雳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绅士们的酣梦,宣告了帝国主义时期革命风暴的来临。
1905年10月,在全俄总政治罢工高潮中,尼古拉二世慑于革命的急剧发展,被迫让步签署10月17日宣言,答应“赐给”公民人身不可侵犯、信仰、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召开立法性的国家杜马(代表会议,类似议会),不经国家杜马同意,任何法律无效。但是,签署宣言的墨迹未干,尼古拉二世就派遣讨伐队,到处枪杀革命者,鼓励黑帮蹂躏犹太人。1905年12月,尼古拉二世把大量军队从彼得堡调到莫斯科,残酷地镇压了莫斯科武装起义。12月武装起义失败后,由于革命尚未消失,尼古拉二世被迫召开国家杜马。当感到杜马并不驯服时,他解散了第一届杜马。1907年6月3日,他又解散第二届杜马,并颁布进一步剥夺工农群众政治权利、保证地主、资本家和黑帮政党(反动保皇的组织)及其走狗在杜马中居稳定多数的选举法。这样,尼古拉二世彻底地背弃了10月17日宣言中所宣布的未经杜马同意、不颁布法律的冠冕堂皇的一切诺言。从此,尼古拉二世更露骨地依靠反动势力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主贵族的代表、镇压农民运动的头号刽子手斯托雷平被任命为内阁首相。整个俄国,绞刑架林立。广大群众在专横暴虐的压迫下满怀怒火,怨声载道。人民愤怒地称尼古拉二世为暴君尼古拉。
1...8889909192...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