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美食养家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棠酥
在烤蛋糕的间隙里,林然然煮了市场上换来的五斤红小豆。滤掉水后用漏勺碾成泥,加入糖分下锅小火翻炒,揉成丸药大小的红豆沙。糯米粉加水和一点抹茶粉揉开,上锅蒸熟。放凉后分成小剂子,挨个包入红豆沙,就制成了一筛子的抹茶红豆糯米糕团。
咬一口,软糯不失嚼劲,首先尝到的是抹茶的一点清苦,但立刻就被红豆的清甜吸引了注意力。一个糕团下去,胃里满足而踏实,不仅解馋,更是绝对顶饿!
吃完糕团,林然然又刷了牙。捶了捶酸痛的手臂和脖子,这才觉出累来。
出了空间,被窝里仍旧暖洋洋的,弟弟妹妹打着小呼噜,林然然伸手把两个孩子都抱怀里,一闭眼就沉入了梦乡。
六零美食养家记 第11章
第11章
冬日的暖阳笼罩着临安县城。随着午休的哨声响起,第一钢铁厂的大门打开,工人们拿着饭盒涌向了食堂。
工人是这个时代的宠儿,特别是第一钢铁厂的工人们,因为干的是重体力活,每月有三十五斤到四十八斤不等的口粮,待遇非常不错。比起外头闹饥、荒,三天两头断顿的情形,第一钢铁厂的食堂杂粮馒头、杂粮粥管饱,偶尔补给来了,多加三毛钱和票,还能打一勺肉菜,加一个白面馒头。
年轻工人们都会选择把粮食关系转到食堂,时不时还能打打牙祭。只有家里负担重、有家庭要养的工人才会选择自己带饭,放在食堂的打铁炉子上蒸熟了,再就着咸菜吃。
今天,几个年轻人还没走近食堂就听见人抱怨:“又是茄子烧带鱼,连做一个星期了,也不怕腻味。”
听到这话的工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抱怨了起来。这年头鱼肉紧缺,只有带鱼容易运输保存,食堂的采购科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车来,加茄子一烧当个荤菜卖。吃上几顿还行,多做几顿,大家伙一闻那味道就反胃了。
“嗨,没意思没意思,走,咱们去后门!”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暗号。
工厂宿舍的后门有几个流动的小摊贩,看中这些工人手头宽裕,常常来卖些水煮毛豆、油炸花生、卤鸭脚之类的吃食点心。听到这话,有些工人摇摇头还是继续往食堂走,有些就勾肩搭背地往后门走了。
今天工人们走到后门,除了往常的几个小贩外,还有个俏生生的小姑娘站在一边。小姑娘才十三四岁的模样,皮肤雪白,头发黑鸦鸦地扎成个马尾辫,身上是件宽大的军绿棉袄,抱着个军绿挎包。
工人们多是小年轻 ,那眼珠子登时就黏了上去,又不好意思狠看。就不时瞟上一眼,再瞟一眼,互相嘀咕着是谁家妹妹在等人呢?有的还忍不住从她面前假装路过,想细看几眼。
谁知道刚从她面前走过,就听小姑娘脆声道:“同志,扣肉要吗?”
“呃!……啥?”被问到的年轻工人像被踩了尾巴似的,闹了个大红脸。
李然然笑着拿出饭盒,小声道:“梅菜扣肉,是自家做的,干净又好吃。要吗?”
“肉?!”年轻工人吞咽了一下。
这年头哪有不馋肉的?他一天在厂子里卖死力气干活,又是正当年轻的时候,一顿能造七八个大馒头!林然然揭开饭盒一角,露出里头油汪汪的梅菜扣肉,他眼睛都绿了。
“要要要!”
林然然坐地起价:“五毛三片肉,搭一两肉票。”
“啥?”年轻工人瞪大了眼睛。
林然然也紧张起来,难道喊价喊高了?然后年轻人忽然道 :“等着!我去找工友凑肉票,你给我留着啊!”
说完拔腿就跑。
林然然松了口气。这个时候,陆陆续续有工人过来了,一看见林然然的肉都亮了眼睛,但听到这个价格不是嫌贵,就是没有肉票。一时间林然然身边围了好几个人,却没有出钱买的。
有个扎大辫子的女工人撇嘴道:“食堂一勺红烧肉才三毛,还不要肉票。你咋卖这么贵?再说了,你这肉干净吗?不会是啥死动物肉做的吧?”
一群男青年里就她一个女的,有点众星捧月的意思。加上她这话说得太倒胃口,边上有踯躅着想买的人都犹豫了。特别是刚才去凑肉票的年轻工人带着票回来,一听这话就皱眉道:“曾红梅同志,这是吃饭时间,你咋能这样说话?”
“我说错啦?肉食店每天才供应多少猪肉?她这猪肉哪儿来的?要是死猪肉呢?”
“可这肉闻着挺香的。”工人们犹豫着道。毕竟这肉可不是常有的,食堂一星期也就能见着一两次。而且林然然这扣肉闻着香,看着更是诱人。
曾红梅更来劲了,道:“闻着香,你吃过了吗?万一味道不好咋办,五毛钱还要搭一两肉票呢!谁能担保好吃?”
大家伙面面相觑,是啊,五毛钱一两肉票可不少,要是买了死猪肉或者味道不好,那得多亏啊!
“我能给她担保!”随着这话,一个工人挤进人群,正是昨天买了林然然猪肉的李解放。
一群工人围着人家一个小姑娘,从外圈看起来倒像是在欺负人。李解放推开他们:“干啥呢干啥呢!别吓着人家!”
林然然全程都面无表情,看起来的确像被吓坏了。李解放先对李然然打了招呼:“小同志,你来啦!”
李解放毫不吝啬自己的感激,冲林然然一顿夸。然后严肃道地对曾红梅道:“这位小同志的扣肉我尝过。不仅好吃,她还无私地把自己的饭盒借给了我。就冲这个,我相信她是不会干这种不道德的事的!”
“啥?你昨天的肉就是这个小姑娘卖的?”跟着李解放来的工友全都骚动起来。
大家都是同一个宿舍的,昨天李解放招待完老丈人,还剩了几片扣肉,全给工友们抢着分了,那滋味儿别提了,这会儿正馋得不行呢。
“小姑娘,我买!”
“给我来两块钱的,我带回家去给我妈尝尝!”
“我先来的,你让开……”先来的那些人不乐意了,推推搡搡的。
“都安静!给我排好队。”李解放叫了一嗓子。他是个小队长,在工人里有些威信,大家立刻安静下来,还是推挤着想要抢先买到扣肉。
李解放郑重地把洗干净的饭盒交还给李然然,道:“小同志,这些家伙都是粗人,嗓门大,没啥好怕的。”
这些工人们粗豪惯了,五大三粗的围着李然然,实在是很有些吓人。不过李然然不怕,这年代的工人们自有一股正气,而且流氓罪极其严重,她也看得出来,这些大嗓门的粗人并没有坏心眼。
“没关系,大家没尝过我的手艺,担心也是正常的。”林然然笑吟吟摇头。
“嗨,他们不识货,别搭理他们。”李解放掏了两块钱,道:“你今天有多少扣肉?”
林然然冲李解放暗暗使个眼色,笑道:“还是老价钱,五毛钱三片肉,搭一两肉票。”
李解放愣了下,涨价啦?不过他反应也快,立刻招呼工友们:“快把票凑一凑!”
大家这下也都反应过来了,争相掏着口袋各种凑肉票,有没带的急得抓耳挠腮,忙成一团。
林然然先给李解放和他的工友们三块钱的肉,收了六两肉票。然后是那个回去凑肉票的年轻工人,也买了三块钱。剩下的大多是五毛一块的买,很快就卖完了两盒。
有买到肉的工人当场就吃了起来,扣肉夹在食堂打的馒头里,一咬一嘴油,咸香浓郁的汤汁浸到馒头里,干得噎人的杂粮馒头也变成了美味。
“香!太香了!比咱们食堂的大师傅做得好吃多了!”这哥们在后世当个吃播绝对能火,那吃相把旁边没买着的馋得坐不住了,再闻着那香味儿,立刻冲上去排队了。而买得少的也后悔了,全都围上来还要买,却被其他人推到后头去。
“去去,我还没买着呢!”
“小姑娘,给我一份儿啊!”
看着围成一个圈的工友们,刚才听信曾红梅的话而没买到肉的工友们都后悔了,还有抱怨的。而曾红梅咬着唇,脸色一阵红一阵青。闻着那香味儿,她不馋是不可能的,但却拉不下脸去买。于是心里越发嫉恨起来。这乡下丫头凭啥能有这么多肉?她的怀疑是正确的,咋就没人相信她呢?
“不好意思,没了。”林然然亮了亮空空的饭盒,抱歉道。
“啥?我还没买着呢!”没买到的工人们失望道。
“肉没了,卤味要么?”林然然拿出切好的卤味,“卤大肠小肠,还有麻辣猪肺,红烧猪蹄,一份三毛钱,不要票。”
“下水有啥吃头?一股怪味儿。”工人们失望道。
这时候猪下水有人买,但多是买猪大肠回去补贴油水的。猪大肠里头的油剥出来熬一熬,也算是荤油。虽然有股子怪味儿,但在肉联厂没门路的还买不着呢。而卤好的下水就没人爱吃了,肉食店卖的卤下水不是有股子骚味儿,就是有股碱味,卤猪蹄更是干巴巴,全是骨头没点肉,一毛钱一个都没人买。
林然然笑道:“我做的保证没怪味儿。不满意我可以退钱。”
她这么自信的态度,让一些没买着扣肉的工人蠢蠢欲动起来。刚才买到林然然扣肉的工人都知道林然然的手艺,立刻挤上来道:“我买!我买!”
“去去去,买到的不准再排了,不公平!”本来还在犹豫的工人们立刻掏钱抢购起来。等买着卤味的工人一尝,那表情立刻鼓舞了其他人,更是争相往前挤。
这年头做生意也讲究营销啊。林然然暗自庆幸昨天晚上已经把卤味全部按照二两一份切好,这时候用一双筷子分得飞快,李解放在旁边义务帮着收钱,这才没让林然然太过手忙脚乱。
最后,林然然带来的所有扣肉卤味都卖光了,还有闻讯赶来的工人们望着空饭盒哀叹。
“小姑娘,你明天还来不?还有肉吗?”工人们眼神热切地看着林然然。
六零美食养家记 第12章
第12章
“这个说不准。”林然然说得很有保留。这种生意很危险,她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行踪。
工人们只好散开了,没买着的转头看见身边的工友在吃,立刻扑上去哄抢起来。一群年轻人闹成一团。
李解放还没走,对林然然道:“小同志,我说你这肉肯定受欢迎吧?这群饿狼不知道多久没见着肉了,都馋坏了。”
林然然笑吟吟道:“昨天那盒肉吃着还好吗?”
“好!多亏了你的那盒肉!”李解放眉飞色舞道。
昨天晚上那盘子扣肉,按照林然然教他的摆盘,再配上食堂打的一盆白面馒头,两个罐头,小酒一喝,原本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老丈人喝得红光满面,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了。
虽然老丈人是经过多方考察才认可他的,李解放还是打心眼里认为都是那盒扣肉的功劳,对林然然更是感激不尽:“小林,你啥时候还来,扣肉一定要给我留着!”
林然然答应道:“肯定的。对了,我叫林然然,你叫我小林就行。
李解放心头一热,道:“那你就喊我一声李大哥。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以后有啥事说一声,我没二话!”
林然然当然是答应了。她直接把一块钱塞回给李解放道:“李大哥,肉票我收了,价格给你算熟人价!”
“这咋行!”李解放不肯收。
“我喊你一声大哥,咋能多收你的钱!”林然然一句大哥让李解放让步了,她又道:“李大哥,你们每个月剩下的票多吗?”
李解放知无不言道:“多着呢,工业票、粮票、油票啥的,还有布票,咱们厂子发工作服,除了有对象的,单身汉的布票都用不着,都留给家里了。”
“那你可以告诉你的工友们,除了肉票之外,工业票、肥皂盘、布票这些都可以攒着等我来。”林然然补充道,“你悄悄儿跟你熟人说就成,我每次带的东西也不多。”
李解放激动地点头,要知道林然然这举动是让他卖人情:“成啊。你下次来,就到门卫上报我的名字,说你是我表妹,我就知道是你来了。”
两人约定好后,林然然就离开了。
她在城里转悠了一圈,选择了在一家医院外头等着。这里进出的人形形色色,大部分是面带愁容,不过从穿戴上可以清晰地分辨他们的家境和身份。
一个约莫五十岁的大妈提着个大兜,匆匆忙忙走出医院。林然然跟上她,小声道:“大妈,要鸡蛋糕不?”
大妈穿着整洁,一听这话立刻慢下脚步,脸色不变低声道:“走,去前头的牌楼下说。”
两人一前一后走过去,牌楼被砸坏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还能挡住众人的视线。林然然才走过去,大妈猛地一个转身盯住她,热切道:“你真有鸡蛋糕?”
林然然从挎包里拿出一个鸡蛋糕,掰下一小块递给大妈:“新鲜牛奶鸡蛋加白面粉做的,营养丰富,最适合孕妇和坐月子的女人,小孩子吃这个还长个儿。”
林然然想了很久的广告词,大妈全然没听到。她捏着那一小块鸡蛋糕放进嘴里,把手指上的渣渣都舔了个干净。鸡蛋糕格外绵软,入口即化,比柜台上放了不知道多久的鸡蛋糕好吃多了。不仅香甜,还有股牛奶味儿!
“这个咋卖?你有多少?!”大妈激动道。
“三块五一斤。”林然然道,“除了鸡蛋糕,还有红豆糯米团,这个补血养气的。”
林然然手里也挎着个大布兜,掀开一点亮出里面包装好的鸡蛋糕,还有小孩拳头大的红豆糯米团:“糯米团是三块八一斤。”
大妈吸了口冷气,牙疼道:“太贵!”
“您也尝过,我的东西值这个价。”林然然慢悠悠拉好布兜,“您要是有工业票、肥皂票或布票,我可以算您便宜点。”
大妈还想砍价,林然然已经转移向下一个目标了:“大姐,要鸡蛋糕不?”
“回来!我要,我要!”大妈赶紧抓住林然然。
被问到的女人面黄肌瘦,穿戴却很不错。她一听鸡蛋糕,立刻跟大妈一左一右拉扯着林然然,眼睛发着绿光:“小同志,你有鸡蛋糕?有多少,我都要了!”
“大妹子,我可是先来的。我女儿刚生了孩子,月子里得补!”大妈忙着掏票掏钱,一只手还不肯放开林然然。
那个女人直接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一个手帕包,打开来是一叠零钞和票据,也急道:“细粮断了两个月,我家老人孩子身体都饿亏了,小姑娘,你都卖给我。”
大妈急道:“凡事有个先来后到吧!你咋能跟我抢?”
林然然还没说什么呢,两人急赤白脸的都快吵起来了。
林然然赶紧道:“都别吵,我这儿鸡蛋糕不老少,你们肯定都买得着。”
再说了,这个价格你们也舍不得买太多。不出林然然所料,一番思考后,大妈买了一斤鸡蛋糕,一斤红豆糯米团,瘦女人则要了两斤鸡蛋糕和一斤红豆糯米团。卖得虽然不多,林然然兜里却进账了十五块和一大叠的零碎票据。
大妈把鸡蛋糕收好,还道,“小姑娘,你是乡下来的吧?你们那儿有没有鸡蛋?”
这个还真没有,不过林然然认真问了下鸡蛋的价格。供销社的鸡蛋收购价是四分五,而黑市上一个鸡蛋则卖到6分到7分钱。这其中的利润太微薄,不过林然然还是答应下来:“如果有,我肯定给您带。”
林然然在医院门口守着,如法炮制地卖出了七八斤糕点。她瞄准的目标是穿着不错,手里提着东西的人群。这群人通常有点余钱和票据,提着东西来探病,说明病人是至亲好友,肯定舍得下本钱。
快到下班时间了,林然然已经准备收手离开,又见医院里慢悠悠走出来一个老头儿,精神矍铄,头发花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
这个一看就是有钱的主儿。林然然凑上去:“大爷,要鸡蛋糕吗?”
鸡蛋糕的魅力无人能挡,老头儿也跟着林然然到了牌楼下。
“你这鸡蛋糕用什么材料做的?新鲜吗?干净吗?”老头儿问题不少。
林然然直接掰了一小块给他,热心讲解道:“绝对干净卫生。您尝尝就知道了,牛奶鸡蛋面粉白砂糖,没一点儿掺假!”
“唔,味道是不错。”老头儿拿出一方手帕擦擦嘴和手指,道:“怎么卖?”
“三块五一斤,搭工业票算你便宜点。”
老头儿吃了一惊:“这么贵。”
“就是这个价,只剩最后两斤了,不买我可卖给别人了。”林然然作势要走。她做了一下午的生意,这一套百试百灵。
“你个小姑娘脾气还挺大。投机倒把可是犯罪,小姑娘长得斯斯文文,怎么干这个?我叫稽查队来了。”
老头儿不按常理出牌!林然然气坏了,她转头怒视老头儿,学舌道:“老人家长得斯斯文文,怎么吃白食还要强词夺理?”
“小丫头嘴皮子挺利索。”老头儿嘿嘿笑起来,眼角深深的鱼尾纹散开,掏出钱,“给我秤两斤。”
林然然狐疑地看着老头儿掏出的钱,一张十元大团结,一会儿嫌贵,一会儿出手大方,这老头儿感情耍着她玩儿呢?
林然然郁闷,还是笑道:“我有鸡蛋糕和红豆糯米团,您是一样来一斤还是只要鸡蛋糕?红豆糯米团子也好吃着,还耐放。”
大爷道:“那就一样来一斤吧。”
大爷的票据零零总总一大叠,给了林然然六尺布票,三张工业票,三张肥皂票,林然然直接给了他两斤鸡蛋糕和一斤红豆糯米团子:“我收摊儿了,给您算便宜点。”
大爷眉目舒展,话也多了起来:“我老伴儿命不好,偏赶上这时候生病。跑遍了附近的供销社愣是没买着红糖,鸡蛋也缺着。这下好了,有了这些鸡蛋糕,总能给她补补身子。”
“放心吧,红豆糯米和鸡蛋糕最适合病人补益身体了。您有小米不?每天用一小把小米熬出米油来,这个米油比牛奶还养人呢。”林然然道。
大爷闻言,瞅着林然然笑道:“你小小年纪还懂得挺多,连女人坐月子的事儿都知道?”
林然然一窘,忙道:“我邻居是个中医,我听他说过一点儿。”
谁知道大爷哈哈笑起来:“那你邻居跟我还是同行啊。”
“您是医生?!”林然然眼前一亮。
大爷自得道:“你在临安县城问问,妙手回春孙三针谁不知道?”
孙三针!
十块钱连着票据送到眼前,孙三针疑惑看着面前的小姑娘:“怎么?钱货两清,你不会不想卖了吧?”
他说着赶紧捂住包,抬脚就要走。
林然然赶紧拉住他,眼底的惊喜渐渐扩大:“孙大夫,我这次进城就是为了找您的!”
六零美食养家记 第13章
第13章
临安县城的第一人民医院,空气里充满了消毒水味。小秋和小景坐在外头的长椅上,一人拿一根山楂糕吃着。
内科诊室里,气氛沉重。林然然带着妹妹来看病时满怀喜悦,现在却是满腹愁肠。
孙三针叹口气道:“小姑娘,别太紧张。这种是先天性心脏隔膜缺损,只要避免剧烈的刺激,长大后是有一定几率自动痊愈的。”
这种病林然然在现代听过,可也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心脏病这三个字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肉跳,她道:“孙大夫,您的内科在临安城可是远近闻名的,您跟我说实话,我妹妹这病需要开刀住院吗?”
孙三针笑了:“别太担心。只要她按时吃药,不受到太剧烈的刺激,生活还是跟平常人一样。”
听到这话,林然然的心才稍稍放下来。
孙三针低头开药方,道:“你妹妹身体太弱,要补养。但这方子中的几味人参、灵芝都是少不了的。”
“药材贵点不怕,只要能治好我妹妹就行!”林然然笃定道。
孙三针闻言道:“光光一味人参就要百来块钱,而且这可是要长年累月吃的,你最好想清楚。”
看来不管在那一个年代,名贵药材都是一样的贵……林然然咬牙道,“您开药吧,我会努力想办法的。”
林然然的语气笃定,孙三针这才仔仔细细抬头打量了一番林然然。
小姑娘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穿戴普通,面容气质却已经很出色。刚才跟自己做生意的时候精明得分毫不让,现在给妹妹看病却毫不吝啬。
孙三针没有问她父母在哪儿,一个小姑娘拉扯着两个弟妹,这份魄力已经足够让很多成年人钦佩。他心中暗暗赞许,笔下划了几道,耗尽毕生所学,尽量把一些药材替换成平价而药性相同的:“我尽量给你换成便宜的药材。还有,医院的人参都放久了,药性弱,你真要买配药,可以去城南那家老字号药店,报我的名字人家能给你算便宜点。”
林然然感激地答应下来。
孙三针又道:“好在你妹妹最近似乎有点补益,否则身体亏空太多,补再多的人参也没有用了。”
听孙三针说得头头是道,林然然赶紧把小秋最近的食谱说了一遍,孙三针听得点头:“党参猪心汤,牛奶,小米粥……这些都是适合你妹妹的食补方子。小姑娘,你把我说馋啦。”
孙三针笑起来,递过两张药方:“这张是治咳嗽的,吃三幅。这张是补身体的,找到人参后切片掺进去喝,每三个月来找我看一遍。”
林然然连忙谢过,又掏挎包,想找点东西谢谢他。孙三针忙摆手:“小姑娘,不敢公然贿赂我,快带你弟弟妹妹回去吧。”
孙三针已经下班了,还特地折回来给自己弟弟妹妹看病,而且连那些钱和粮票都不肯收回去。林然然对这个爱开玩笑的老大夫感激极了,她背过身偷偷从空间里取出两筒挂面,装作从挎包里掏出来的:“真的很感谢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