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全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作者(美国)戴尔卡耐基译者袁玲
卡尔顿·葛立夫是个小业主。一天,他开车经过莫里镇的一个十字路口,正好见到一名眼盲的少妇,牵着一条狗要穿过街道,卡尔顿急忙将车停了下来。
这时,一名男士走到卡尔顿的车旁,说明他是那名少妇的训练师。他要求卡尔顿以后遇见这种情况,不用紧急刹车,他说:“训练这狗就是用来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假如每部车子都像刚才一样停下来,狗会以为这是应有的状况,而不会特别警觉。这么一来,一旦有车子不这么停下来,便会发生交通事故。”
这件事真正使我感动的倒不是那位训练师的话,而是那名少妇能采用这样的训练来克服自己的生活,令人可敬可佩。
这些人的心灵都是高尚的,成熟的他们不会陷于自己的困难当中,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加以克服、解决。他们不需要怜悯,更不会萎靡不振,甚至去逃避。
我看过一本极富鼓舞性的传记《一个完整的生命——在死神的门口》,作者是洛埃·史密斯。传记的主人公名叫艾莫·赫姆,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亨特维,当时他的医师在婴儿期就判处了他的死刑,认为他活下去的希望渺茫。
但是赫姆还是活下来了,而且寿命并不比一般人短。虽然他常因右半身严重受伤而痛楚不已,但他始终没有向死神屈服。由于身体不便,他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便转而努力阅读。28岁那年,他成了卫理公会的传道士,后来又历经两次致命的事故,他都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念。后来,他的病引起了有名的巧克力制造商约翰·惠勒的注意,几个月之后,在约翰的资助下,这位倒在死神门口的传道士,终于顺利地恢复了健康。
艾莫·赫姆病好后开始募集传道基金,兴建教堂,并以自己的力量帮助当地的学校和医院。这名“单肺传教士”募集了将近三百多万美元,资助了许多被困苦缠身的人。到了69岁的时候,他“告老退休”,但还是没有间断工作。他又举办了上千次的讲道,写了两本书,为教会和其他慈善机构募集了50万美元,并且担任二十余所专业学校的董事。除此之外,他还捐助5万美元以兴建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附近的一所教会。
艾莫·赫姆身上到处都是缺陷,但他却无视缺陷的存在,他只知道自己有生命,而且这生命要活得有意义。他已把自己有生的90多岁充分使用,并用“勇气”谱写了人生。
现代社会处处强调年轻与活力,致使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不免要感叹自己的“缺陷”。有时,他们会感到自己过时了,就要被社会陶汰了。几年前,我在纽约的训练班里来了一位已74岁高龄的女学员,她坦然承认不知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余生。
这位老太太退休前是位教员,一直到强制退休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她的积蓄不多,因此必须时时保持忙碌,这对经济和精神上都十分重要。由于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无事时便到各个幼稚园去讲故事。她的故事都是精雕细选的精典之作,她还制作了很多幻灯片来加强效果。
我认为她的工作很有意义,并鼓励她把这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
于是这位女学员开始投入到了她的事业中。她知道,年龄并不是一种障碍或缺陷。正是有了这许多年的教学经验,她现在才更有能力把故事讲得更好、更生动。
她不仅用口讲,而且还拿东西让大家看,因此很容易被接受。她充满温馨和富有戏剧性的讲述方式,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现在,这位老太太已把自己的热忱和信心带到美国各地,并把智慧和欢乐带给成千上万的儿童。她不愿让自己的年纪成为障碍或偷懒的借口,她没有借口年纪大而不出去工作,相反的,她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然后把构想付诸行动,因此做得非常成功。对于这位74岁的老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并没有使她变老,反而让她变得更年轻。年纪对她不但不是缺陷,反而成为一种新生的动力。
萧伯纳很是看不惯那些爱抱怨环境不顺的人。他说:“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环境不顺利,因此使他们没有什么成就。我是不相信这种说法的。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环境,可以制造出一个来啊!”
事实上,假如每个人每天都认为自己的环境不好,很可能就会把自己的过失推给“缺陷”或种种其他原因。在我年轻的时候,常因自己长得比别人矮而气馁不已。多年之后,我才逐渐明白,身高跟其他许多与生俱来的条件一样,不仅有坏处,还有很多好处,这完全在于自己的态度。
如果别人有一双手,而我只有一只手;如果别人富有,而我比较贫穷;如果我长得高、矮、胖、瘦、脸黑或脸白——无论哪一点使我与众不同,都很可能成为我的缺陷——这种认识是你自己确定的。
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和障碍的人,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他总是期望自己能受到特别的待遇。成熟的人则不然,他会先认清自己的不同之处,然后心平气和地承认它,并以此为动力,创造自己的辉煌。
要想摆脱不幸的阴影,时间是我们最有力的助手,但唯有我们把心灵敞开,完全接受那不可避免的命运,我们才不会沉溺在痛苦的深渊里难以自拔。
摆脱人生不幸的阴影
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945年8月16日,玛丽·布朗太太走进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自家住宅,无边的寂静与空虚顿时包围了她。
若干年前,她的丈夫丧身于车轮之下;接着,与她住在一起的母亲也因病去世;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
“当许多宣告和平的钟声和汽笛声还不绝于耳的时候,我那唯一的爱子达诺也猝然离开了人世。我已失去了丈夫和母亲,如今儿子一死,我在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一个亲人了。
“参加完爱子的葬礼后,我一个人走进那了无生气的大屋子里,孤独、寂寞、空虚、无依无靠的感觉埋没了我。我害怕今后的生活,害怕整个生活方式的完全改变。而最可怕的,莫过于我将与哀伤共度余生,这才是最让我感到恐惧的。”
接下去的一段日子,布朗太太完全生活在一种莫大的哀伤、恐惧和无依无助的感觉里。她悲痛至极,简直无法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她继续描述道:“慢慢地,我明白了时间可以帮我疗伤。只是时间太空虚了,我必须做些事来填补这些空虚,因此,我再度回去工作。
“工作使人充实起来,我也逐渐对生活再度感兴趣,如朋友、同事等。一日清晨,我从睡梦中醒过来,忽然认识到所有不幸均已成为过去,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变得更好。我知道‘撞墙捶地’的举止是愚蠢可笑的,是不能面对生活的弱者做法。对于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实,时间已教会我如何承受。
“这种心理历程进行得十分缓慢,不是几天或几个星期,而是一年、两年,但不管怎么说,它还是发生了。
“多年过去了,回首往事,那段经历犹如一只小船虽然历经一场巨大的风浪,如今又重新驶回风平浪静的海面上。”
往往很难让我们相信布朗太太这样的悲剧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因此,当悲剧发生时最好先面对它们,接受它们。当布朗太太强迫自己接受失去家人的事实时,心理上便已预备要让时间来治疗这样的痛楚。向命运低头、妥协,就像把毒药倾倒在伤口上,是无法让自己重生的。
我们面对不幸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它。当不幸打破了我们完好生活的时候,只有时间可以把这些碎片捡拾起来,并重新抚平。我们要给时间一个机会。在初受打击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生活重心也发生了严重倾斜,我们变得昏昏噩噩不知该干些什么。但这不能解决问题,生活还得继续下去,人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我们只有完成了这些生命中的种种运作,痛楚才会逐渐减轻。终有一天,我们又能唤起以往快乐的回忆,并且感受到被护佑,而不是被伤害的感觉。
要想摆脱不幸的阴影,时间是我们最有力的助手,但唯有我们把心灵敞开,完全接受那不可避免的命运,我们才不会沉溺在痛苦的深渊里难以自拔。
不幸遭遇并非都是扼杀人的刽子手,有时候,它还是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催化剂,对改善状况大有必要。它能使我们的才智变得灵敏,以帮助我们解决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印度的克里士纳说:“人的幸福结局,并非是平淡、安稳的享乐,而是轰轰烈烈地与不幸奋斗。”
你可曾见过美国西南地区的沙尘风暴地带,你知道那些无情的沙尘暴摧毁过多少农庄、破坏过多少人的生计吗?你曾置身于沙尘中,并且日复一日地吞食那些沙尘吗?
下面讲述的就是一个自小生活在沙尘暴地带的年轻人的故事。他21岁了,家就住在沙尘暴地带内,双亲为了生存,一生都在与风暴与干旱搏斗。
父母去世之后,年轻人便担负起养家的重担。直到有一天,他们实在到了一无所有,马上就要饿肚子的地步。年轻人望着空荡荡的农舍,心绪烦闷。忽然,他8岁的小妹妹开门走进来,身旁还跟着她的一个小伙伴。
“哥哥,你可以给我10美分吗?”她热切地问道,“我们想到店里去买些糖果,我们每人需要10美分。”
吉米点点头——因为他想不出一个好理由来拒绝。但他没有10美分,搜遍了全身的口袋以及家里所有的地方也找不到10美分。
他非常羞愧地说:“妹妹,非常对不起,我没有10美分。”
这天夜里,吉米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眼前总是浮现出妹妹那失望的表情。在他短短的人生历程中,他曾经历过不少打击——双亲去世、工人离职、沙尘暴的袭击……但没有一次像这样——他居然没有10美分可满足自己年幼的小妹妹……这么卑微的要求……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人生状况。就在天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的时候,他终于下定决心,并想好了整个计划。
吉米原来立志当名教师,但在父母相继离世之后,他改变了主意,他担负起照管农场的工作。现在,眼见农场一再受到沙尘暴的摧残,农场的工作已难以为继。于是第二天,吉米到镇上给自己找了一份临时工作。
找到工作后,吉米搜集到了许多书,每天一有时间他就潜心学习,以准备有朝一日能得到他真正想要的工作——当一名教员。经过不懈努力,后来他终于在一所乡村学校找到教职,并很快赢得了许多人的赞美与尊敬。
这是一种不幸的形式——自己不能拿出10美分来满足年幼妹妹的愿望——这个事件驱使吉米改变生活的方向,并且突破了困难,最后终于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生离死别,但是有时候,某些行动却可以减轻与家人分离的痛楚。这是发生在克文顿太太身上的故事。克文顿太太住在密西西比州杰克森克,她的3个小孩的身体状况都不好,仅照顾他们就使她颇费心机。不幸的是,有一天她的家庭医师又告诉她,说她的丈夫得了一种严重的心脏病,随时都有病发身亡的危险。克文顿太太事后回忆说:
我听了医师的话感到非常害怕,内心惶恐不安。接连好多天失眠,没多久体重便减轻了15磅,医师认为我是过于神经质。一天晚上,我又睡不着觉,便问自己这么担惊受怕是否能改变状况。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开始计划自己应该做些有用的事。由于我丈夫颇精于木工,能亲手做出许多种家具,所以我要求他替我做一张床头小桌。他答应下来,并且花了好几个下午认真去做。我注意到这种工作带给他极大的乐趣。小桌完成后,他又为朋友做了好几件家具。
闲暇之余,我们又找了一块空地开垦种植。我们把最好的收成都送给朋友,并尽量想出一些我们可以帮助别人的事来做。有些时候,我们还坐下来讨论有关种植果树等多项计划。
一日凌晨,我的丈夫突然病发逝世。我那时才体会到,其实最近这几年,我们一直把这可怕的压力放在一边,过着有生以来最快乐、最充实的生活。我就是这样面对不幸,并尽力用最好的方式来接受它,转化它。
克文顿太太就是用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方式承受了不幸,从而使她丈夫最后几年的岁月过得快乐又有意义,而她自己也因此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提升自己去帮助别人是摆脱阴影最好的方法之一。有一位家住威斯康星州的太太,由于她把自己个人的伤痛化成力量,转而去帮助其他陷于痛苦的人,因此广受别人的敬重。这位太太的儿子是名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期间驾机迎敌血染长空,年仅23岁。
这位太太悲痛欲绝,但却很坚强,她说道:“我认识许多不快乐的母亲。她们有的因为孩子得了痉挛性瘫痪的疾病;有的则因孩子精神上或心理上不健全,无法正常为社会服务而不快乐。当然,还有些妇女是想当母亲却一直无法如愿。我有幸拥有一个好儿子,并且与他共度了23年快乐的时光。我会把这些快乐的记忆永远保留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我要服从上帝的意旨,尽可能支持帮助其他需要救助的母亲。”
她真的是这么做的。她不辞辛劳地安慰那些因儿子出征而需要帮助的父母,或是出征者本人。“把自己的心思和精力用来帮助别人,你便没有时间去注意自己的烦恼。”这位母亲的所做所为正是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某些沉溺于苦难中的人应该学习的课程。
生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之旅,“不幸”这个恶魔随时都可能向我们发起攻击。我们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面,拒绝面对各种麻烦。麻烦不会因此获得解决。苦难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实实在在地去面对,才是成熟的表现。
不成熟的人最常犯的过错,便是遇事不敢面对,一味退缩,一味害怕。许多小孩在游戏的时候,常因自己没有胜算而拒绝玩下去,成熟的成年人便不会如此,他们会一试再试,直到成功为止。
请看康涅狄格州诺维斯市长赛门讲的一个故事,内容是有关一名男孩虽然遭遇不幸,却仍然勇往直前的故事。赛门先生在大学时代有个室友名叫杰克,是个活泼有朝气的学生,后来却戏剧性地离大家远去。以下是赛门先生的叙述:
杰克极有艺术天分,而且是个非常热心的学生。他参加学校各种表演活动,包括幕后工作与幕前的表演。他是学校各种年度表演的总召集人,他还在乐队担任鼓手,可说是多才多艺的全能人才。离开学校之后,他到一家电视台工作,后来成为电视影片制作人。他极其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都把全部精神和力气投到工作上面。
一天,我突然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告诉我杰克去世了。这使我异常惊讶和悲痛。朋友告诉我杰克得了一种绝症,但他却从来没有让别人知道。从大学时代他便知道自己来日不多。我一想到杰克那时的热忱、风趣及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精神,实在唏嘘不已。从他身上,我学到了珍贵的一课:除非生命结束,否则绝不停止。
杰克的故事使听到的人无不为之感动,也无不受到他精神的鼓舞。他选择了最勇敢、最成熟的方法去面对难以拒绝的不幸遭遇。
在成人训练班里,有位名叫迈克的学员,也给我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1948年,21岁的迈克应征入伍,并被派往前线参加战斗。在一次战役中,他不幸受了伤,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虽然他承受这么大的伤害和痛楚,性格却十分开朗。他常常与其他病人开玩笑,并把自己配给到的香烟和糖果分赠给大家享用。
医生们为恢复迈克的视力尽了全力。一日,主治大夫亲自走进迈克的房间向他说道:“迈克,你知道我一向不欺骗病人,我不得不告诉你,你的眼睛无法恢复视力。”
病房里刹时间沉静下来,静得有些可怕。
“大夫,谢谢你!谢谢你告诉我实情。”迈克终于打破沉寂,平静地说道,“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会有这个结果。非常感谢你们为我费了这么多心力。”
医生走后,迈克对他的朋友说:“我觉得我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绝望。不错,我的眼睛瞎了,但我还听得见,还能讲话,而且我的身体强壮,还可以行走,双手也十分灵敏。何况,就我所知,政府可以协助我学得一技之长,以让我维持生计。我现在所需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
这位拥有明亮视野的盲眼士兵,由于忙着计算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竟不屑花时间去诅咒自己的不幸。这便是100%的成熟——也就是我们面对问题时所要采用的方法。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要面对这样的考验——无论是谁!
对那些面对厄运只会怜悯哀叹的人来说,这里只有一个答案:“为什么不学会面对呢?”
上帝是公正的,他给予每个人不同等的机会,生活中既有欢乐,又有磨难。生活的磨难早晚会使我们懂得:在受苦受难的经历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国王或乞丐、诗人或农夫、男性或女性,当他们面对伤痛、失落、麻烦或苦难的时候,他们所承受的折磨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任何年纪,不成熟的人都会表现得特别痛苦或怨天尤人,因为他们至死都不明白,诸如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像生、老、病、死或其他不幸,其实都是客观世界的自然现象,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人要学会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面对,学会摆脱。
要想变得成熟,仅有信仰是不够的。信仰的好处是能增强勇气,使我们在接受考验的时候,不至于临阵退缩。我们只有以信仰为基础,然后付诸行动,才能达到我们理想的目的。
要有自己的信仰
川伽先生继承了一笔10万美元的遗产,但10年后却破产了。他说:
我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他为人十分慷慨,对我用钱也从不加以限制。在我高中的时候,只要我需要钱,他随时都允许我用银行账号开票。到了上大学的时候,我更是肆无忌惮大把大把地花钱了。我完全不知赚钱的艰难,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去赚取,我只知道如何去使用那轻易就到手的纸币。
我这样挥霍浪费的生活一直继续到父亲过世。父亲去世的时候留给我一块相当大而且十分值钱的土地,位置就在密苏里河下游靠近莱新顿一带。我开始以农庄主自居,但不多久,大萧条横扫全国各地,我不得不抵押了一片土地去偿还债务和填补银行存款。但不景气继续维持下去,使我不得不把那片抵押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卖出。由于我的花费很大,没过多久,我就把剩下的土地也以此种方式抵押并低价变卖了。
卖土地的钱花完后,我开始恐慌起来。我知道我已一无所有,要继续活下去,必须得出去找一份工作——那是我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我非常害怕,夜晚都不能入睡。我唯一的技能是开支票,但开支票能够赚钱吗?我茫然不知所措。
有一天夜里,当我从梦中再度醒来时,我终于明白自己必须面对事实。我对自己说,滑雪橇的童年日子已经过去,现在你已长大成人,当然行事也要像大人。你应该出去工作!
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我又开始考虑自己究竟信仰什么,究竟能够做点什么。以前,我一直听别人说美国的机会无限工作机会相对较少,只要努力,便能达到追求的目标。
现在,虽然经济萧条,但我并不是一无是处:我身体健康,受过大学教育,有一定的商业知识,更主要的是,我又有从失败和错误中所得到的经验和体会。现在,我需要的是采取行动,而不是自怨自艾。
经过反思,我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我深知对我来说,找份工作并不容易。但是,我不能退缩,我必须强迫自己用信心来取代恐惧和疑惑。我相信这个国家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只要有决心,人人都可争得一席之地。凭着这份信念,我踏上了人生的征程。
事实证明,我的信念是对的。我在堪萨斯一家财务公司找到了工作,并在那里愉快地工作了4年。后来,我辞去职务,再度回到故乡。这一次,事情进行得顺利多了。由于我的诚信,我的事业扩展很快。我买进卖出,生意进行得得心应手,不久便获得不少利润。感谢多年来失败给我的教训,我终于走上了成功之路。
我用自己赚的钱,再度把我失去的产业买了回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宝贵经验都传给了我的两个儿子。这比我的父亲只传给财富的做法要有意义得多。
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信仰,但是,仅有信仰而不采取行动,一切仍然无用。只有信心而没有作为,也是无济于事的。
约翰·席勒在《如何度过一年365天》一书中写道:“成熟必须靠学习得来。”而且,必须经过痛彻心扉的苦难才能学到。这也正是李莉安·赫德里学得的教训。
医生初步诊断,家住加拿大沙卡契文市的赫德里太太脊椎骨断裂,但骨骼表面因擦伤而长出刺状物。医生吩咐她卧床静养一个月的同时还带来另一个坏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向活泼好动,又从没遇到过麻烦事。但现在,不幸发生了。卧床静养的时间从一个月延长到两个月,然后是3个月、4个月……我的勇气和乐观此时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恐惧……我只觉得我的一生不会再有希望了。
但是有一天,我从梦中醒来,发觉自己的思绪如水晶般清澈透明。我告诉自己,我还有5年的时间可以利用,我还能够为家人做很多事情。只要我继续用药物治疗,并且有信心、有决心战胜病魔,说不定还能改善自己的状况。我不想就这样向命运投降,我一定要尽可能勇往直前。由于我树立了自信心,并且想有所作为,这种恐惧和无力感立刻消失不见了。我挣扎着起床,想要创造新的生活。
我找了一个词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停地提醒自己:向前,向前,向前!
时间已经过去了5年,现在我再度身体检查,医生认为我脊椎骨的生长情况良好,再维持5年毫无问题。医生要我保持愉快的心境、对生命充满信心,并且继续向前行。这正是我的信念。只要我身上的肌肉还能活动,我一定不会放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