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全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作者(美国)戴尔卡耐基译者袁玲
自我形象的展示首先是靠我们的肢体,一个人的内心状况是要通过外表来显现的。如果一个人忽视着装或者对外表漠不关心,他就给人留下一种不可爱、甚至令人生厌的印象,那么,由表及里,他的内心也是这样毫不可爱、令人生厌的——这个结论是一条法则。
如果一个人忽视了仪表,他就不可能拥有整洁、健全与成功的工作和生活。一个不喜欢洗澡的年轻男士同样也会忽视他心灵的洁净,久而久之,他就会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个不注重外表细节的年轻女士很快就会令人生厌,长此以往,她就会越陷越深,最终变成一个空虚、堕落的荡妇。像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为人所喜欢的。
整洁的仪表有利于个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是一种美和社会道德的需要。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很多人因为没达到这一点而给别人的印象就大打折扣了。我曾记得有一个非常有能耐的速记员因为没有洗干净自己的指甲而把工作丢掉了。我认识一个在一家大出版公司工作的人,他诚实而又聪明,却因没有刮胡子和刷牙而丢了饭碗。有一天,一位女士到一家商店去买一些丝带,但是她看见售货员的手很脏,于是她转身就去别家店去买东西了。“那么精美的丝带,”她说,“怎么能用脏手碰呢?”当然,店主很快就发现他的店员不能给他带来兴隆生意的原因,于是,那个仪表的法则就无情的生效了。
需要注意的第一点是:要有好的仪表就要养成经常洗澡的习惯。每天洗澡可以保持洁净、健康的肌肤,如果不这样的话,身体健康就无从谈起了。
还有就是:正确护理头发、手和牙齿。这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用一小块儿香皂,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了。
当然,每天都需要梳头,如果天生就是油性发质,还需要经常用温水和比较可靠的洗发水洗头;如果是干性或者中性发质,清洗的间隔也不要过长。
修甲工具的价钱不是很高,几乎每个人买一套都不成问题。如果实在不能买一整套,那么你至少应该买一把挫刀(买一把大概需要10美分),这样你的指甲就能保持干净和平滑了。
保持健康的牙齿其实非常简单,但是与其他方面相比,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很少。我知道很多年轻男士和女士,他们对穿着是十分地讲究。一副仪表堂堂的样子,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他们的牙齿。他们不知道如果牙齿不卫生、不健康或者掉了门牙,就会给这个人的仪表造成特别坏的影响。还有什么比口臭更不礼貌呢?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牙齿。我们都知道与有口臭的人呆在一块儿是非常难受的,甚至是让人觉得恶心的。没有哪个雇主愿意找一个有口臭的职员、速记员或者其他什么雇员,而且他也肯定不愿意聘用一个掉了一两颗门牙的人。许多申请职位的人就是因为没有一副健康的牙齿而与自己喜欢的工作失之交臂了。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有关衣着的最好建议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衣服不一定要多贵,但要优雅合身才行。”简单适宜的衣服也可以显得非常有魅力,非常讨人喜欢,而且现在,有各种各样好而便宜的布料可供选择,所以大家都能够将自己好好打扮一下。如果你没有钱为自己买一套新西服的话,也不必为穿着旧衣服而觉得不好意思,你应该先尊重自己,这样,那些同样穿着旧衣服的人也会尊敬你。我们可能不可避免的要穿旧衣旧裤,但是我们要是穿脏衣服的话,那是得不到任何人的喜欢的。无论是谁,即使再穷,也不应该穿又脏又皱的衣服或者满是泥浆的鞋。不管有多拮据,你也应该穿着优雅适宜的衣服。尽量维持好的仪容,总是着装整洁,保持自信和正直——这种意识将让你在逆境中获得力量和魅力,让别人尊敬你、喜欢你甚至崇拜你。
霍伯特·乌里兰本是长岛铁路上一名普通的路段工,可是昼夜之间他就被提拔为全纽约铁路委员会主席,在仪表这个问题上,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在一个有关如何获得成功的讲演中,他这样说:“衣服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好的着装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工作机会。如果你手里有25美元,你希望找一份工作,那么,我建议你花20美元买一套衣服,花4美元买一双鞋,剩下的钱用来刮脸、理发和清洗衣领,然后你就可以去应聘了。我想要比你留着25美元、却又着装褴褛要好得多。”
很多大企业都有规定,不雇用那些看起来满身污垢、衣着褴楼的人或者那些仪态不佳的人。芝加哥一家雇用了很多销售人员的零售商场的老板说:“这种职位申请的规定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申请者的人格魅力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
一个申请职位的人到底拥有多少才干和价值,这可能并无太大关系,但是,他必须要重视自己的个人仪表。那些璞中之玉虽具有非凡价值,但是可能不为人所识而被扔弃;而那些晶莹剔透的玻璃就很容易被选中。有一些非常注重仪表的申请者可能拥有更大机会,而那些才干超过他们但却衣着随便的人倒是会被拒之门外。事实就是这样,即使他的能力不及那些被拒者,但也能够获得成功。
无论怎样,穿得好一点总是有益的吧。好的衣着如同一针兴奋剂,它能使我们的神经兴奋起来。几乎没有人可以不受他所在环境的影响,即使他非常镇定、意志力非常强。如果你半裸着躺在床上,让房间摆设杂乱无序,你会非常松懈,因为你并不需要、也不愿意见到别人,但是你的服饰和环境也会很快影响你的心情:你的情绪就会低落,头脑也将和你的身体那样变得懒散、懈怠和漫不经心。从另一方面来讲,当你心情忧郁的时候,当你觉得身体有点不适并且不能去工作时千万不要穿着你破旧的睡袍躺在被窝里,你可以好好洗个澡——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来个蒸气浴——然后,穿上你最漂亮的衣服,你就会感觉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这个时候,那些忧郁的心情和你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在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你的整个生活也就大为改观了。
我讲着装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使别人对你产生好感,但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像彼尤·布鲁梅尔(英国的一个花花公子)那样,每年都要花4000美元在服饰着装上,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来打领结。过分迷恋着装比完全不在意着装更愚蠢。像彼尤·布鲁梅尔这样的人,已经坠入了迷恋服饰的深渊,已经把着装当作了负债,已经忽视了应该承担的对别人、对自己的义务,他把绝大多数醒着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着装打扮上。但是,我认为着装对我们自己以及对我们的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环境要求、与自己的风格进行着装。
事实上,服饰并不能造就一个人,但是,服饰确实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的一生,影响着别人对你的看法,对此,恐怕我们谁都不曾想到过。普伦特斯·穆尔弗德曾说过,服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和气质,这句话并不为过,因为服装确实可以非常有效地刺激一个人的行为。例如,一个穿着褴褛的女人是不会被别人重视的,喜欢就更说不上了。不管她的脸和手是干净还是肮脏,不管她穿着什么样的鞋,她的一言一行总是受着外表着装的影响。假如她换了一个模样——穿上一身很体面的的衣服,她将会有多大的改变啊!当然,她的头发也得装扮一下,这样才能与漂亮的衣服相宜;她的脸、手、指甲也应清理,因为她穿着的是多么整洁干净的衣服啊;她还应该换上一双比较体面的新鞋——这样,她就完全变样了!由于穿着整洁得体,人们便会尊重她、喜欢她,而这种尊重和喜欢是在她穿着又旧又脏的衣服时所不能得到的。
穿着整洁得体的人们会往往得到更多人的欣赏与信任,我们不妨换一身衣服,相信会使得自己更加自信,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样的话,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你,愿意和你交往,继而成为很好的朋友。
人性的弱点全集 第五章人性的弱点(五)
第4善于沟通交流
在人类行为中,有一条至为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遵守它,就会万事亨通;事实上,假如我们遵守这条法则,将会得到无数的朋友,获得无穷无尽的快乐。这条法则就是:“永远尊重别人,使对方获得自重感。”
善于谈话首先要注意倾听。只有你对别人感兴趣,别人才会对你感兴趣。谈话的技巧是问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始终要对他的思想、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对你的想法、你的需要、你的问题要感兴趣100倍。留意他脸上的嘴比注意非洲的40次地震还要多才行。
纽约银行业巨子杜威诺先生说过:“我通过研究有关人际关系的丛书后发现,要想激发某个人的热忱,必须改变策略,首先发掘出这个人的兴趣爱好才行。”
人类行为有一条重要的法则——“尊重他人,满足对方的自我成就感。”如果你遵循它,就会为自己带来快乐;如果你违反了它,就会陷入无尽的挫折中,就如杜威教授曾说的:人类行为的奥妙是哲学家们经过千年的沉思才悟出来的,其实这不是一项多新的发明,古圣先贤、中外哲人所一再教导我们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人们最急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而我也曾一再强调,人类文明就是在这股力量促使下创造的。
我们平时说到的个性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合在人群之中的。孤军奋战等同于自取灭亡。个体时代中,人人都以个性为核心,与别的个性竞争,要进行沟通是非常困难的,正因为如此,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将自己的个性融入人群中去吧,你的人生将会从此改变,变得更加绚烂!
假若你非常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你首先要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只有你对别人感兴趣,别人才会对你感兴趣。
学会倾听他人说话
我虽不会打纸牌,最近却应邀参加了一场纸牌会,恰好会上还有一名漂亮的女士也不会打纸牌,我们得以好好畅谈一番了。我在去汤姆士从事无线电事业之前,曾一度做过她的私人助理。他知道当时我曾到欧洲各地去旅行,帮助她预备要播发的讲解旅行的资料。因此她说:“啊,卡耐基先生,你能给我讲一下你旅行过的地方见闻吗?”
当我们一落座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同她的丈夫最近刚从非洲旅行回来。
“非洲之旅!”我说,“我一直想去非洲感受一番,但除在阿尔及利亚停过24小时外,别的地方还没到过。听说你曾游历过野兽出没的乡间,是吗?多么幸运!真羡慕你!告诉我你的非洲之旅吧。”
她非常有兴致地开始了她的讲演。那次谈话我们进行了45分钟。她不再问我到过什么地方,看见过什么东西了;也不要听我谈论我的旅行,她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专心的静听者,使得她能扩大她的自我,展示自己的见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和这位女士一样。
就比如我最近认识的一位名气很大的植物学家,我们是在一个纽约出版商格利伯的宴会上认识的,我觉得这位植物学家魅力极强。我坐在椅子上,静听他讲大麻、室内花园以及关于普通的马铃薯的惊人事实。当我对他的讲述有不能懂的地方,向他提出疑问时,他总能热情地给予解答。
在宴会中,饭桌上还有十几位别的客人在那里,但我违反了全部礼节的定例,忽略了其他人,只与这位植物学家谈了数小时之久。
午夜时分,客人纷纷道别离去,这位植物学家转向主人,当面称颂我,并说我是“最富刺激性的”等等好话,最后他还说我是一个“最有趣的谈话家”。
这个称号使我半天不能适应,因为我几乎没有说什么话。即使要我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我对于植物学所知道的不会比对企鹅的解剖学多。但我做到了一点:注意静听,哪怕我对那些并不感兴趣。他对我的态度非常欣赏。静听是我们对任何人的一种最好的恭维。
伍德福德在他的《相爱的人》中写道:“很少有人能拒绝那种隐藏于专心倾听中的恭维。”而我比专心致志还要更进一步。我这是“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我告诉这位植物学家,我已经得到了极其周到的款待和指导——我确实感到如此。我告诉他,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有他的知识——我也确实希望如此。我还告诉他,希望和他一起去田野中漫游——我真的希望是这样。我还告诉他,我必须再见到他——我真的必须再见到他。
就因为这样,使这位植物学家认为我是一个善于谈话的人。可是说实话,我不过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并鼓励他谈话而已。
商业会谈能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以注重实际著称的学者以利亚说:“关于成功的商业交往,没有什么神秘——把注意力汇集到讲话的人身上。没有别的东西会这样使人开心。”
蕴含其中的道理勿需深究,十分明显,是不是?你不必在哈佛读上4年书才发觉这上点。但你也应该了解,有的商人租用豪华的店面,陈设动人的橱窗,为广告花费千百元钱,然后雇用一些不会静听他人讲话的店员——中止顾客谈话、反驳他们、激怒他们,甚至几乎要将客人驱出店门。可他们却不明白生意不能兴旺的原因。
我班中的学员乌顿给我们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在新泽西州靠近大海的纽瓦克市的一家百货商店买了一套衣服。这套衣服质量很差:上衣褪色,将他的衬衫领子都弄黑了。
他将这套衣服带回该店,找到卖给他衣服的店员,告诉他有关的情况。这个店员不客气地告诉他:“我们已经卖出了数千套此种衣服,你是第一个来挑剔的人。”
这是他所说的话,而他说话的声调听起来比这更让人难以接受。他那充满火药味的声音好像在说:“你说谎。你想欺负我们,是不是?好,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正在激烈辩论的时候,另外一个店员又加入了进来。“所有黑色衣服最初都要褪一点颜色,那是没有办法的,这种价钱的衣服就是这样,那是颜料的关系。”
“当时把我气懵了,”乌顿先生讲述了他的经过说,“第一个店员怀疑我的诚实,第二个暗示我买了一件便宜货。我恼怒起来,正要骂他们,售货部的经理过来了,他知道他的职责。正是他使我的态度完全改变了。他将一个恼怒的人变成了一位满意的顾客。他是这样做的:首先他从头至尾倾听我的话,不说一个字。
“其次,在我讲话的时候,店员们又想要插话发表他们的意见,他站在我的观点与他们辩论;他不但指出我的领子是明显地被衣服所染污,并且坚持说,不能令人满意的东西,就不应由店里出售。
“第三,他承认他不了解毛病的原因,并征求我的意见:‘你要我怎样处理这套衣服呢?对你的要求,我们一定照办。’
“仅在几分钟以前,我还预备要退掉那套可恶的衣服。但我如今回答说:‘我只要你的建议,我要了解这种情形是否是暂时的,是否有什么办法解决。’
“他建议我将这套衣服再试穿一个星期。‘假如到那时仍不满意,’他说,‘请你拿来由我们给你换一套满意的。由此给你造成的不方便,我们特别抱歉。’
“我满意地离开了这家商店。一星期后,这衣服没有再出现褪色的情况,我对于那家商店的信任也就完全恢复了。”
喜欢挑剔的人,包括那些最激烈的批评者,往往会在一个忍耐、同情的静听者跟前软化降服——这位倾听者即使在气愤的寻衅者像一条大毒蛇张开嘴巴吐出毒物一样的时候也要忍耐。
有一个粗暴的顾客,数年前曾屡屡咒骂纽约电话公司的接线生,他恐吓要拆毁电话,他拒绝支付他认为不合理的费用,他写信给报社,还向公众服务委员会提出申诉,他还使电话公司引起数起诉讼。
后来,公司派出一位最富技巧的“调解员”去访问这位恶毒的顾客。这位“调解员”安静地听着,并对其表示同情,让这位好争论的老先生发泄他的大篇牢骚。
“他激愤不已不停地说着,边说边打着可以帮助他发泄的手势,相反,我却静静地听着他满腹怨言。”这位“调解员”叙述道,“以后我再到他那里,继续听他发牢骚,我共访问他4次。在第四次访问完毕以前,我已成为他正在创办的一个组织的会员,他称之为‘电话用户保障会’。我至今仍没有申明退出。可笑的是,就我所知,除老先生以外,这个协会只有我一个会员。
“在每次访问中,我都以倾听为主,并且同情他所说的任何一点。我从未像电话公司其他人那样同他谈话,他的态度渐渐变得友善了。我要跟他说的事,在第一次访问时,没有提到,在第二次、第三次也没有提到,但在第四次,我全部地结束了这一案件。这位老先生不仅把所有欠电话公司的账都付清了,而且还首次撤销了他向公众服务委员会的申诉,与我们握手言和。”
显然,这位老先生自认为是在为公益而战,是在保障公众的权利,不愿意无情地被剥夺。但他实际上是在追求一种自重感。他先是通过挑剔和抱怨,来得到这种自尊感。但是,当他从电话公司的代表那里得到了自重感时,他那所有并不真实的冤屈立即化为乌有。
再比如好几年前的一个早上,有一位怒气冲冲的客户闯进了德第蒙德毛尼公司——这家公司后来成了世界上服装行业最大的毛尼料供应公司——创始人德第蒙德先生向我解释说:
“尽管这位顾客不承认,但我们知道确实是他错了。所以我们公司信用部坚持要他付款。他在收到我们信用部的几封信之后,穿戴整齐地来到芝加哥,怒气冲冲地闯进我的办公室,告诉我说他不但不会付那笔钱,而且今后也不会订购德第蒙德公司一美元的货物。
“我耐心地静听他所说的一切。我在此过程中有好几次都想打断他,但我知道那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就让他尽情发泄。当他最后怒气消尽,能够静下心来听别人的意见时,我平静地对他说:‘你到芝加哥来告诉我这件事,我得向你表示感谢。你已帮了我一个大忙,因为我们信用部如果使你不愉快的话,他们也可能会让别的顾客不高兴,那可真是太糟了。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比你更想听到这件事。
“他大概怎么也没有料到我会这样说。我想他可能还会有一点失望,因为他到芝加哥来,本来是想和我大干一番的。可是我在这里向他表示感谢,而没有和他争论。我明白地告诉他,我们要勾销那笔15美元的账,并忘掉这件事。我还说,因为他是一个很细心的人,而且只是涉及这一份账目,而我们的员工却要负责几千份账目,所以,和我们的员工相比,他不大可能出错。
“我告诉他,我十分清楚他的感受,如果我处在他的地位,也会和他的感受完全一样。由于他不想再买我们的产品了,于是我给他推荐了其他几家公司。
“以往他每次来芝加哥时,我们总是一同吃午餐,所以那天我照例请他吃午餐。他勉强答应了。但是当我们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他比以往订了多出许多倍的货物,然后平心静气地回去了。为了回报我们如此宽厚地对待他,他特意检查了他的账单,结果一张他以前放错了地方的账单被找了出来。于是,他给我们公司寄来了一张15美元的支票,并向我们表达了他的歉意。
“后来,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他为他的儿子取名德第蒙德。他一直是我们公司的朋友和顾客,直到22年以后去世为止。”
有一个儿童从荷兰移居来美已有好多年了,当初,他为了生计,每每在上课之余,为一家面包店擦窗,这样,他每星期就可得到500美分的报酬。另外,他平常天天到街上用篮子捡拾煤车送煤落在沟渠里的碎煤块。那个孩子叫巴克,一生只受过6年的学校教育,但最终却使自己成为美国新闻界一个最成功的杂志编辑。他的成功道路,说来话长,但他如何开始,我们能够简单地叙述。因为他开始时采用的正是本章所提出的原则。
巴克13岁那年离开学校,在西联公司做童工,每星期工资6保玻得涝。但他从未放弃寻求教育的意念。他不坐车、不吃午饭,把钱省下积攒起来,直到可以买一部《美国名人传记大全》。后来,他做了一件别人从未做的事情。他读了名人的传记,写信给他们,请他们寄来有关他们童年时代的补充材料。他是一个喜欢静听的人。他鼓励名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曾给那时正为竞选忙得不可开交的加菲大将写信,询问他有没有曾经做过一名辛苦的拉船童工,他没想到的是加菲给他写了回信。他还写信给格莱德将军,询问某一战役。格莱德给了这位14岁的孩子一张地图并邀请他吃晚饭,饭后又与他谈了一整夜。此后,他又写信给爱默生并希望爱默生讲述关于他自己的情况。这位为西联送信的小孩不久便和全美最著名的人通了信,爱默生、勃罗克、夏姆土、浪番洛、林肯夫人、爱尔科德、谢尔曼将军及戴维斯都与他有过书信来往。
除了与他们通信,巴克还在他们度假的时候,去拜访过他们中间的好多位,成为这些家庭里颇受欢迎的客人之一。这种经历使他产生了一种无价的自信心。这些名人激发了他的理想与志向,转变了他的人生。而所有这些,仅仅是因实行了我们所讨论的这一原则而已。
马可逊先生是一个最优秀的名人访问者。他说:“多数人难以让他人对自己产生好印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注意静听。他们只关心自己下面要说什么,他们不知道用耳朵。一些大人物曾告诉我,他们更喜欢善于倾听者而非善于谈话者。但能静听的能力,仿佛比任何其他好性格都少见。”这种性格不仅大人物有,平常人同样也有。《读者文摘》中曾写道:“许多人之所以请医生,他们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倾听者。”
假如你想让周围的人躲避你,背后笑你,甚至轻视你,这里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论在何种场合,总是不断地谈论你自己;假如在别人谈话时,你有自己不同的意见,别等他说完,就立即打断他。为什么浪费你的时间去听他无谓的闲谈?他的话有你的动听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