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其实这个活计最是辛苦,比下面那几个挖土的还要辛苦许多。虽铁铲挖土,一刻不停息,但是每一次总归不算多重,不耗费太大力气,而这坑上的人,倒是隔一段时间才用把竹篓子拉上来一次,但这竹篓子装了土之后,却是极为的沉重,少几十斤也是有的,全凭臂力将之提上来,提上一次便是累的胳膊酸软,跟面条儿也似,似乎是一儿气力都没有了。
半个时辰之后,大约挖到了距离地面八尺左右的距离。
这会儿许胜的第一拨实在是扛不住了,所有人都是累的满头大汗,虽然还是冬末春初,天气颇为寒冷,但他们却是汗透重衣,从衣服下摆上一个劲儿的往外滴答水。于是几个人便被用竹篓子给提上来,换了第二拨进去接着挖。
青云子在一边瞧着,又看了曾文信一眼,心道这位倒是经验丰富,很有些技巧的。
他手下这十二个人,而要挖的坑洞就那么大,十二个人都挤在那儿也是效率很低,六个人正好塞得满满的够用,不多不少。分成两拨,一拨力气耗尽了换下一拨,如此轮换交替,足以保证不停歇的挖掘,进度便是很快。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第二拨也没气力了,许胜的第一拨反而是恢复的差不多,便又重新换下去。
这时候,坑洞的深度已经是达到了一丈四尺,也就是四米多。
这一次只下去了四人,许胜和之前那个站在坑外负责拉竹篓子的人留了下来,现在拉竹篓子的得增加到两人了。一个是因为这坑洞越来越深,拉竹篓子需要耗费的力气越来越大,一个人已经是力有未逮。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坑洞里面的空间越来越了。虽他们尽力维持着让坑底和坑口始终保持一致大,但这样是很难做到的,毕竟人不是机器,没法子那般精准,这等坑洞,除非是要打成肚大口的那种形制,否则的话,肯定是越往下面打越的。
现在坑底已经大约只有五尺方圆了,五个人已经逐渐不能容纳。
从开挖到现在,已经挖下去这么深,却是什么都没发现,甚至连一块砖瓦碎片这一类可以大致推断坟墓年代的东西都没有挖出来。只有土层,深厚的土层。
不过出现这种情况,青云子,曾文信这些经验丰富的,却是不惊反喜。一直到现在没有挖到什么蛛丝马迹,明这座墓穴埋藏的很深,而埋藏的越深,便明这座墓穴就规格越大,级别越高,里头埋葬的人,身份地位便是越高。
毕竟一般人,就算是大户人家,死后挖土一丈深就已经算是不错。
现如今挖到一丈四尺了,连墓穴的部还没有挖到,明这座大墓深度至少也在两丈以上,这就绝非是一般遮奢人家所能做到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青云子预测无误的前提下的,若是青云子搞错了,那就一切拉倒。若是地下没有墓穴,那当然是挖多深都挖不到。不过对于青云子的判断力,众人是绝对信服的。这位老人家行走江湖这几十年,还从来没看走眼过!
又往下挖了三尺多,忽然坑下传来一声清脆的‘铿’的一声响。
正在一边坐着的曾文信青云子几个霍的一声都是站了起来。
白日并没有走多少路,一直都是闲呆着,是以他们这会儿也是没什么倦意。再者了,外面挖着,在里头能睡得着才怪,心思都挂在这上边儿呢!是以青云子他们干脆就在边儿上坐着,无聊的瞎等。
也没有话,只有火把燃烧的荜拨荜拨的声音。
方才充盈在耳边的一直都是那等铁铲和厚重的泥土相摩擦发出来的沙沙声,这会儿忽然传来如此清脆的一声响,顿时都让他们兴奋起来。
青云子尤其是如此,这个老头儿本来到了这等年纪,就应该是沉稳之极才是。但他却是那等从来随性而为的性子,虽然年纪不了,却是一儿稳重也不见。被人追杀通缉了那许久,现如今又能够聚拢这许多人,肆无忌惮的盗墓,那股子豪气上来,顿时就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思了。
曾文信走到坑边儿往下面张望着,问道:“挖出什么来了?”
下面的四壁上也都了火把,不过从这儿往下看,却是影影幢幢的看不真切。
下面的声音传来:“东家,似乎是几块砖瓦,俺们正在往外清理。”
在下面挖掘的人也是很有经验的,方才传来那铿的一声响之后,他们便是知道挖到了东西,不敢再下重手了,把手里的铁锨靠在一边,弯着腰心翼翼的把那东西旁边儿的土给情理开,把的那东西给掰了出来。
却是一块砖,两片瓦。
几个在下面挖土的人看了都是摇头,心道这玩意儿能值多少钱,不过他们是知道的,东家和那些不知道啥来头,能探墓能定穴的人,却是很看重这玩意儿的。
“东家,是砖瓦,俺给你扔上去?”一个汉子扯着嗓子往上头喊了一句,曾文信的声音立刻传来:“扔个屁!快快快,放竹篓子里头提上来,心儿,可别弄碎了。”
“是,是。”下面的人赶紧应道。
竹篓子很快便是提了上来,青云子和曾文信赶紧围了上去。待到竹篓子放到地上,许胜把里面的东西心的摆在地上,几个人都是凑上去看。张麻子很识趣儿的没跟着凑热闹,他知道自己看也看不懂,便干脆取了一支火把打着,把这里给照的亮堂儿。
果然只是砖瓦而已。
一块砖,两片瓦。
砖乃是一块儿大方砖,四四方方的,很是厚重,边长约莫为两尺,厚度则是在七八寸上下,显得非常之厚重大气,简直跟一块儿石板也差不多,看重量至少也在几十斤上下。这砖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深灰色,比青砖的颜色要重得多,而虽然整体是四方的,但不如现在建城墙用的城砖那般四方规整,线条笔直,而是有些粗糙。不但表面坑坑洼洼的,而且还缺了一个角儿,并不怎么精细。
至于其最大的特,则是表面有着一道道的横纹,这些横纹都是阴刻在砖上的,与其是横纹,倒不如是横痕要更贴切一些。这大砖足有两尺长,两尺宽,而每一道横痕基本上都有一尺半左右的宽度,半寸左右的深度,看上去就像是拿着一个带着三角儿头的尖锐利器从大砖的表面狠狠的划过去一道一般。
砖的表面布满了这种横痕,从上到下,足有十来道之多。
大伙儿瞧了,都是啧啧称奇,挖了这么多年的墓,见得各种各样的砖多了去了,却还从来未曾见过这等砖呢!
这等体积,这等规格,还有上面的这些横纹。
青云子瞧了,却先是一惊,然后便是大喜,以至于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惊叫出声道:“绳纹大方砖?这处墓穴不定乃是一处金代大墓!”“绳纹大方砖?金代大墓?”论起眼力来,曾文信比之青云子要差了太多,一时间根本没看出这玩意儿的来历来,更别从中判断朝代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喜悦,毕竟他对断代传承什么的并不感兴趣,他所感兴趣的,乃是墓里面可能存在的财宝。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七零 到底是谁
这是一定的。
而且就算是刨除了墓里面随葬品因为时间久远而产生的价值,单单从其本身的价值来看,金朝的也是所在不菲。
尤其是如果能摊上一座金朝前期的大墓的话,那就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了!
要知道,当年的女真铁骑,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屡破辽宋两朝几十万大军,横扫整个北部中国,先灭辽国,再灭北宋,在这两次灭国之战中,那些女真军事贵族们从辽宋两国掠夺了无数的奇珍异宝,黄金白银。
而能兴建起这等大墓的,不消自然乃是贵族,而金朝前期的贵族,几乎有九成都是军事贵族,那么身价富贵自不待言。不得也有许多好物件儿,一块儿跟着主人来到地下了。
而且别忘了,这座大墓深埋在地下这般深度,又是以这么一种诡异的方式被发现的,那么值钱被盗过的可能性是在是太。
就算是以青云子的眼力,判断出此地定有大墓,也还是恰好赶上今日狂风骤雨,电闪雷鸣,空中滚雷之声引起地下墓穴空洞的震动,方才得以发现。青云子卸岭力士这一脉尚且需要机缘巧合才能发现,就更别旁人了,几乎是不可能在此地发现的。
而且这一路挖下去,也未曾发现有被盗掘过的痕迹,如果真的被盗过的话,那么盗洞什么的总是会留下的。
也就是,这座大墓有九成的可能性乃是保存完整的。
那里面的好东西可就多了去了。
“青云师叔,这当真是金代的大墓?”
曾文信又急急的追问了一句。
青云子却是恍若未闻,又弯腰把那两片瓦拿在手中,借着火把的光仔细的瞧。
这两块瓦是一般的,表面呈现出一种土灰色,看上去就跟土做的一样,倒是破败的很。青云子又把瓦的边缘拿在火把下看,便是看到断口处也是灰色。
他轻轻吁了口气,把手里的瓦片递给曾文信,笑道:“老夫八成能够断定,这下面的大墓,乃是一座金代大墓了。”
到这儿他顿了顿,不过他并不是要曾文信接口,而纯粹就是他自己的话习惯而已。
“方才那砖,叫做绳纹大方砖,至于那瓦,则也是有个称呼,叫做布纹瓦。这布纹瓦啊,咱们中原古已有之,不过呢,这两种材料,都是辽金时代,籍有关的东西,都是很感兴趣。这些砖瓦的大量出现让曾文信颇为的兴奋,他亲自站在坑边往下面瞧着,虽然从上面往下看只是一片影影幢幢,什么都瞧不真切,但站在这儿心里就是踏实。青云子猜测的完全没错儿,下面理当就是一座不知道被什么原因给摧毁的类似于享殿的一座建筑,若不然的话,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砖瓦在。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七一 完颜银术可!
不过曾文信站在坑边儿也不能让下面的效率变得更高,清理工作琐碎而麻烦,一直到了亥时中,也就是差不多晚上的十左右,方才把坑洞范围内这些砖瓦给清理完毕,下面的土层重新厚实起来,挖掘也要快了许多。
虽然已经天色很晚,但曾文信却是没什么睡意,他干这行儿大半辈子了,多数时候是晚上行动,因此早就已经把自己的生物钟给颠倒过来了,越到了这个儿越精神。
看着一边青云子在那里摆弄那些砖瓦很是出身,他便也想凑过去瞧瞧,顺便看看能不能从青云师叔那儿偷师儿东西回来。
干这行儿的谁不知道?青云子学识渊深如海,手指头里漏儿出来就足够长见识的了。方才不就学到了不少东西么?以后再自个儿单干的时候,再碰上这等样子的绳纹大方砖和布纹瓦,就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了。
正要过去,忽然坑里面又是传来一声惊叫:“东家,又挖着东西了。”
闻言曾文信立刻精神一振,便要走回去瞧瞧,却没想到青云子已经嗖的一下窜了起来,来到坑边儿一叠声的问道:“挖到什么了?挖到什么了?”
里面的声音有些犹豫,似乎是拿不准:“似乎,似乎是一块儿碑!”
“碑?石碑?”
青云子声音顿时又是拔高了几度。
要知道,一座墓地,从墓穴里面的随葬品到壁画,再到外面的地表建筑,所有东西里面,信息量最大,应该就是墓碑了。最少墓碑上也会雕刻上墓主人的姓名,而讲究一些的,地位尊贵一些的,则是会撰写专门的碑文,描述墓主人的生平事迹。
“没错儿,是石碑。”
许胜的声音传来,似乎是又往下面挖了一些,他比方才要肯定了不少。
听到几声硁硁的撞击声,青云子心肝儿一颤,可是心疼坏了,赶紧叫道:“心些,都心些,可别给磕碰坏了,还有,万万要留意着上面的字儿,可别一个不当心给铲掉。都听见没?”
虽许胜等人乃是曾文信的手下,未必要听他的,但眼见得曾文信对这个疯疯癫癫的老头儿这般尊重,也知道他不是好惹的,是以都是纷纷应了,下手果真轻了不少。
曾文信也来到坑边儿上,两人一起等着下头的人把石碑周围给清理出来,好把石碑给拉上来。
结果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一直等到子时夜半。
其间曾文信问了好几遍,下头的回答都是‘东家,还请稍待片刻,这还没清理完,还没挖到这墓碑的根儿呢!’,曾文信实在是不耐烦了,话语中便是透出了几分:“完事儿了没?怎么一个墓碑,要慢成这般样子?到底要多久才能把墓碑给弄上来?”
话音未落,竹篓子晃动,却是许胜被拉了上来,他苦笑着对曾文信道:“东家,您下去瞧瞧吧,这碑,是真弄不上来啊!太难了!”
当曾文信和青云子两人坐了竹篓子给放到下面去之后,终于明白了方才许胜所的实在是弄不上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这是一块儿墓碑没错儿。
问题是,这块儿墓碑,也实在是太大个儿了!
经过曾文信的手下一个多时辰的努力,墓碑已经完全被清理出来了,这墓碑保存的相当完整,没有什么断裂碎掉,还是维持原样儿。墓碑周围的泥土都被清理,留出了一块儿颇大的空间,不过由于这墓碑过大,以至于这不的空间被挤占了巨大部分,只在两边各有一个的区域。
墓碑足有一丈二尺高,宽度则是在五尺左右,厚度超过了一尺半。本来这坑洞是越往下的空间越的,而为了彻底把这墓碑给清理出来,许胜又带着大伙儿往两边给挖了不少,使得这坑洞成了肚子大口儿的样子。
墓碑上面,阴刻着许多汉字,怕是几十行是有的,密密麻麻的,一眼看去,足有上千个。火光昏暗,看不真切那字儿写的是什么,但是在墓碑的中部,用篆书阴刻的那二十个大字却是让人一眼就看得真切——
大金故中书令蜀王金源郡襄武王完颜公神道碑
铁画银钩,入石三分,宛如有生气一般。
青云子倒吸了一口凉气儿:“老夫知道这是谁的大墓了!”
曾文信赶紧追问道:“谁的?”
这话接的,就像是相声的里头一个最出色的捧哏一样,让逗哏的很是舒服。
他倒并不是刻意如此,而是确实是不知道。事实上,他虽然也读过书当初甚至还中了秀才,中了举人,有了功名,但这只能明他的锦绣文章做的是极好的,却未必能代表他的历史学的就有多好。他们读的是四书五经,这些细微细致的历史,确实是很少涉猎。
至于其他人,在这个普遍文化素质比较低,大部分人不识字儿也没看过书的年代,能知道一个金国就算是不错,有哪里能从这碑文上写的判断出墓主人的来历?
青云子就不一样了,这位博览群书,什么总是要看一些的,不但正史,稗官野史看的也是极多,因此一眼瞧去,便是看出了几分端倪。
他深深吸了口气,缓缓道:“这位墓主人,生前为金国大将,跟随完颜阿骨打一路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勋,先灭辽,后灭宋,官至中书令,封蜀王,死后追赠金源郡王。这位,便是完颜银术可!”
完颜银术可!
听到这个人名字,曾文信也是不由得倒抽了口气儿。
这位的名字,他可是听过的。
完颜银术可,金国开国大将,宗室子弟。
完颜阿骨打嗣位,先遣蒲家奴到辽国去讨还阿疏,事情久拖不决,完颜阿骨打又派完颜习古乃、完颜银术可继续前往。此时,大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荒废朝政,辽国上下离心离德,完颜银术可等人回来后,将这些尽数告诉完颜阿骨打,力促伐辽。
当时辽国虽然已经显露出来了倾颓的征兆,但却并不明显,如果换算成本朝的话,大约相当于嘉靖年间那个阶段。国力已经开始衰弱,朝中争端不断,勾心斗角,奢靡之风盛行,军队**……但一个王朝,尤其是一个横亘万里的王朝,行进下去的惯性是极其强大的。哪怕是出现了这许多问题,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比如强敌入侵,祸起萧墙诸王争位因为酿成大祸——还是足以安安稳稳的运行下去,直至数十年乃是百年之后的。
或许百年之后,会彻底烂到根子里,从而被一个新的王朝取代,但是在这个阶段就亡国,实在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用一句玄虚儿的话,是气数未尽。实际儿,就是国力还未衰竭之极,民心还未丧尽,军队也还保有相当强度的战斗力。
但是算他们倒霉,碰上了崛起之中,凶悍无比,战斗力可是几百年难得一见的强悍女真。
完颜银术可终于是把完颜阿骨打给劝动了。
阿骨打起兵,宁江州之战后,女真兵由两千五百人增加到三千七百人。出河店大捷,以三千七百人大破辽军十万人!俘获辎重粮草不可胜计,此役之后,女真兵马增加至万人!
紧接着,攻占黄龙府。黄龙府失守后,辽天祚帝倾尽国力,率七十万大军伐金。结果护步达岗一战,两万金军大破七十万辽军,便是纵观世界上下五千年,这也是最奇迹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而此战之后,曾在北中国不可一世二百多年的大辽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由此能看出来,现如今的建奴虽然自称是当年女真之后人,但论起战斗力,比之当年的女真,相差岂止以万里计?
%77%77%77%e%64%75%0%0%e%6%6/




崇祯七年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七二 得有多少财宝啊!
女真屡屡以少胜多,那是因为他们战斗力是真强。
但是辽军就很弱么?
事实上,一儿都不弱!
当初辽军被女真军给打的大败亏输,一路从辽东溃退,燕京震动,天下震动。这时候南边儿的大宋向着过来捡桃子,童贯率领十五万大军北征燕京,本来想着是一举攻克。结果被耶律大石和萧干两人,率领四万军队,在白沟河一役中,给打的大败亏输,几乎是全军覆没。
那么,当时的宋军又很弱么?
非也!
童贯统领的,主要是当时的西军,是老种相公种相公统领的西军,西军和西夏交战数十年,也是从未停歇过战事,军队还是很有战斗力,非常之精锐的。
至少比之现在的明军,要强了不知道多少。别扯明军有火器宋朝没火器那一套,明军虽然装备了火器,但依旧是一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火器的装备率相当的低。更别,由于明朝制造火器监督非常之不严格,导致火器炸膛之类的情况之战,以太原为诱饵,在太原周边地区,奇兵迭出,连战连捷,陆续大败了十几万大宋援军,把个太原左近整个变成了一个血肉磨坊,极其巨大的消耗了大宋军队的有生力量。
而后又随从完颜宗翰与东路军完颜宗望会兵,攻克汴京。师还,降岢岚、宁化等军,攻拔岚州,招降火山军。
天会六年,取邓州,杀宋将李操等,守太原。天会十年,为燕京留守。
天会十三年,致仕,加保大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封蜀王。
天眷三年去世,大定十五年,追谥为武襄。
完颜银术可的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
而且这个人,不但会打仗,能打仗,更会做人。他虽然也姓完颜,也算是宗室子弟,但是跟完颜阿骨打这一脉从血缘上来讲,并不算多近,是以行事就很心翼翼,也不跋扈,不该得罪的人绝不得罪。
也因此得了善终。
这里,竟然是他的大墓!
青云子心中,已然是心潮澎湃。
完颜银术可,官拜中书令,在其生前,就已经是被封为蜀王,至于其死后,以正隆惯例追赠为金源郡王。
这可是不折不扣的王爵!也就是,这是一座王墓!
不,已经可以称之为陵了!
祖师爷在上,咱这辈子,还没挖过这么高规格的大墓呢!
虽然华夏大地上帝陵王陵不计其数,但这些陵墓,目标实在是太大,时时刻刻都有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如果敢盗挖的话,后果简直是不忍言,青云子是不会做这种事的。所以一般来这种陵一级别的大墓被挖,都是在乱世,一般是佣兵一方的军阀所为。
他挖了这许多年的墓,但却是万万没想到,在这荒山古庙地下,偶然发现的这座只当是饭前菜儿的墓,竟然是一座王陵!
这简直就像是一个毛贼剪径打劫,只想着抢上几吊钱一儿碎银子,却没想到竟然从被打劫的那人身上搜到了当年始皇帝的传国玉玺一般夸张。
真真是世事离奇,让人唯有感叹而已。
完颜银术可一生戎马,灭辽灭宋,更曾经打进那号称人间天上地的汴梁城,当时的女真,军队劫掠的相当一部分,军官是可以收入自己囊中的,他这一辈子抢到的金银珠宝,真真是不知道有多少。
墓中又会有多少?
曾文信也是激动的老脸通红,完全控制不住情绪了。
不过青云子激动的是自己竟然得以目睹这个传奇人物之墓穴,而曾文信眼前则似乎是无数金银在飘动。
这些年来,辽金宋时期的物件儿,行情可是不错。
要其中缘由,还得从天启年起。
此时明末,崛起于海东之地的后金,自称为女真后人,甚至就连建立的国家也是继承了金国,自称为大金。
实际上此时的建奴,和当时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以惊人强悍的战斗力横扫整个东亚大陆北方的那些强悍女真人,根本就不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其战斗力,族群规模,也是相差的颇远。当初的女真精锐,有数万甲士,可身披重近百斤的双层重甲,骑马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的撕裂敌阵,如此十数次,甚至持续一个上午,一整天。现如今的建奴,有多少人有这个能力?
1...217218219220221...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