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你若是想攻打桥头,能够投入的兵力也是非常有限的。至少一次性能拿出来的,和这些杀手队正面接触的兵力,并不会超过一百二十这个数目。而人家是固守在那里,以逸待劳,所以进攻方人数多的优势在这里很难发挥的出来,只能靠车轮战。
固守的这一方,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从这些军兵不知道从哪儿跑出来,到他们死死的占据了桥头,也就是用了一炷香的时间。那些军兵一个个满脸肃然,眼中杀气腾腾,紧紧地攥着兵器,他们看向董策等人的眼神中无畏无惧,有的只是坚定。
似乎只要上官一声令下,便能涌上来和董策等人厮杀。
不但是他们抢占了桥头,桥头桥尾那四座哨塔中的上百名弓箭手,也都已经张弓搭箭,从射孔中瞄准了董策等人。有锋锐的箭簇从射口中露出来,只待一声命令,便要乱箭齐发。
面对这一幕,董策身后的队伍有些骚动,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自家手下这些兵丁,却在自己新收的这些家丁面前如此不给自己面子,董策却是不惊反喜,哈哈笑道:“这帮子不错,很不错,警戒心很强,比我走之前可是好了太多了。”
一旁的阿拉坦乌拉头:“就是他们的眼神儿忒也吓人,这是要跟咱们拼命啊?”
后面那句显然就是开玩笑了。
董策嘿嘿一笑,低声道:“以后你就习惯了,咱们磐石堡练出来的兵,个个儿都是这个样子的,不管其他,只听命令,命令一下,一往无前,甭管前面是谁!要么投降认输,要么便是被咱们给碾过去。”
阿拉坦乌拉轻轻一笑,若有所思,低声自言自语道:“不论是谁么?”
董策向白忠旗使了个眼色,白忠旗会意,策马向前,朝着那些兵丁高声喊叫道:“尔等且听清楚,来者正是磐石堡守备董大人,你们都是董大人麾下军兵,却将手中武器对着着自家上官。成何体统?是何道理?!”
他连着两个范围,可谓是气势十足,威严十足。
一听这话,那些占据了桥头的磐石堡步卒们,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手中武器都握得不是那么紧了。他们本以为来的是敌人,却没想到竟是自家大人。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在董策走之后才被磐石堡接纳的流民,而后从流民中选出来成为步卒的,也就是,其中绝大多数人根本是没有见过董策。不过,他们倒也私底下听了,磐石堡的守备大人这些日子都不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
这会儿一听,心中顿时泛起了嘀咕,难不成不远处那位年轻人就是咱们大人?
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见过董策的,既然是绝大多数那么,便代表也有之前见过他的。一个穿着青布铁甲,戴着尖头盔,手中持着一根带旗的的长矛的汉子走出来,这打扮,正是正儿八经的磐石堡规定的军官的打扮。分开人群走到前面,他惊疑不定地打量了两眼白忠旗,忽然叫道:“您,您是白忠旗白大人?”
白忠旗微微一笑:“正是。”
当初发饷银发粮食的时候,正是白忠旗给磐石堡第一批步卒们发的,看来,这名十个杀手队的统领,应该是磐石堡第一批步卒之一,认识自己也是正常。
本来这军官便瞧着那马上的年轻人有些眼熟,只不过并不敢确定此人的身份而已,此时见到白忠旗心中再无怀疑,赶紧回头叫道:“都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武器下了!还有,哨塔上那些人,赶紧把弓箭收了!”
回头喊完之后,他趋前两步,跪倒在地,高声道:“属下叩见大人!属下有眼无珠,方才怠慢了大人,还请大人责罚!”
他声音微微颤抖,显然心中颇为畏惧。
董策哈哈一笑,策马向前,摆摆手道:“起来吧!”
那汉子心中忐忑不安地站起来,脸上还很有些担心,董策瞧了,微微笑道:“你无需多想,你反应很快,布置得也算及时,态度很坚定,就应该这样!毕竟在此之前,你搞不清本官的身份,能这样做,本官很欣慰。你心中无需多想,此种情况只有赏没有罚,放心就是。”
他这么一,这汉子方才放下心来。
董策打马向前,身后家丁们缓缓跟着,而这军官便就跟在旁边。董策打量了他两眼,忽然感觉有些眼熟,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不是十里铺过来的?”
那汉子神色顿时变得激动起来,没想到大人竟然还记得自己。他赶紧弯弯腰,恭敬道:“大人的没错,属下李纯,正是当初十里铺的军户。当时白麻子那些马贼打十里铺的时候,的跟着您一块儿打过那些该死的马贼。”
这最后一句其实未免有画蛇添足之嫌,不过想来是为了跟董策拉近关系,并且出自己的老资格。他这么做,不是为了给董策看,而是为了给那些个杀手队的队正伍长军兵看,大体意思就是:“看,我跟守备这是什么关系?多少年之前就一块打过仗!”
对于他这种算盘,董策心知肚明,微微一笑,也不破。
“哦,这么,原来你是哪个杀手队的?第七杀手队?”
第七杀手队的队正是洪大康,洪大康俨然是当初十里铺跟着董策一块儿打过仗的那班人的首领,不少人也都服他,而且第七杀手队里头十里铺出来的人相当不少,所以董策有此一问。
李纯头:“属下正是第七杀手队出来的。”
董策问道:“现在你在哪个杀手队?做的是什么差事?”
“回大人的话,属下现在在第七十三杀手队。蒙上官抬举,让属下做了个队正。”
“哦,你只是个队正么?”
董策有些疑惑的问道。
他见这十个杀手队,应该都是听李纯的,本以为他的官职会更高一些,却没想到只是队正而已。
李纯笑了笑,有些尴尬道:“现下只有队正,队正再往上便是石大人和周大人了,中间并无什么官职。在这桥后头驻扎的是第三十二,第四十一,第四十六,第七十七,第七十九,第八十八,第九十四,第九十五,第九十七,第一百零一,一共十个杀手队。属下在这十个杀手队十位队正中,被石大人出来,命属下统领这十个杀手队,只是暂时统领。我等日常都是要在大营训练的,每隔一段时间才会有一些队伍被调来守在此地,等属下等从桥头回到大营之后,属下便只能管自己的杀手队,再管不了其他人了。”
董策哦了一声,这才心中了然。
看来石进和周仲在自己离开这段时间虽然做了不少事,但许多重要的大事却还是等着最后自己回来拍板儿的,比如,关于磐石堡步军的构架问题。现在磐石堡步军的构架是极为简单的两层构架,在石井和周仲之下,便直接是各个杀手队的编制,各个杀手队的队正直接听命于他们两人,中间并没有另外一层。
当初人少,就三十个杀手队,这样做自然是无可厚非,指挥很灵活方便。但现在随着人越来越多,这样做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势必要在中间再加一层编制才行。
崇祯七年 第949章 九六七 归家
不过这等大事想来他们还是不敢擅专的,对于他们这种比较谨慎的做法,董策心中也是颇为满意,暗暗了头。
话间一行人便是过了桥。
过了桥之后,董策这才弄明白,之前突然出现了一百多名士兵十个杀手队的兵力,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了。
就在桥尾后面不远处,一座丘后面,竟是建造了一处兵营。不过是十来间营房,营地面积也不大,也就是能够容纳百十来人而已,想来之前那些人便是驻扎在这里了。
这处兵营距离桥尾很近,也就是不到十米的距离,而由于躲在丘后面,从洢水河南岸往这边看,根本就看不见这处兵营。
和白莲教的那一战,着实是让磐石堡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比如,战后他们便极其深刻地认识到了洢水河上这座桥对于整个磐石堡的意义、当时若不是有这座桥,若不是把这座桥给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只怕那场仗打得不会如此之容易。
所以守卫这座桥,便是成了相当重的一个任务。
石进和周仲在这里放了十个杀手队。一旦有异常情况,杀手队立刻抢占桥头,阻止敌人上桥。而只要这些人能挡得了一时三刻,磐石堡中的大部人马便会出动,成为他们最坚强的后援。
刚过了桥,往前走了没多久,便有一队骑兵从磐石堡南门策马狂奔而来,带起阵阵烟尘,他们过来的方向正是这里。董策眼尖,等他们离得稍近一些了,便瞧见了那支骑兵队伍最前面的两个人。
不是石进和周仲又是谁人?
在这一支不多的几十名骑兵后面,还有数量庞大的步卒在紧紧跟随,这些步卒分成一个个方阵,手中武器森然,刀枪林立,正一路跑着向这边逼近。虽然前进速度不满,但阵型却并不乱。
显然这是城中听了桥头这边的号角声之后派出来的援军。
董策微微一笑,心中更是满意。这反应速度,确实不慢,石进和周仲,干的很可以。
石进二人本来正在公事房中处理事务,但桥头的号角声响起之后,两人豁然站起身来,立刻招集兵马杀出城去。整个过程,用了也就是一盏茶多一的时间,这等反应速度,这等士卒的集结速度,可得上是相当罕见了。
董策瞧见了石进和周仲,石进和周仲自然也就看见了他。
两人都是有些不敢置信地擦了擦眼睛。
这些时日以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董策归来,而当董策终于回来,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却是不敢相信了。毕竟董策离开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他们早就不知道盼望了多少次,而每一次等来的都是失望。
董策朗声笑道:“石进周仲,怎么?一些时日不见,竟然认不得本官了么?”
这一声喊才让他俩回过神来,两人赶紧勒马停住,周仲回头朝着后面大喊道:“停,都停下来。”
但队伍如此庞大,也不是停就能停的,队伍借着惯性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方才停住。
石进和周仲两人赶紧滚鞍下马,快步走到董策马前,齐齐跪地,高声道:“属下叩见大人。”
董策从马上跳下来,一手一个,将他俩给搀了起来,朗声笑道:“起来吧,都起来吧!”
石进和周仲两人站起身来,董策打量了他俩一眼,笑道:“不错,很是有些威严的上官模样了,看来这段时间,手中握着权柄,这日子过得也很滋润吧?”
石进和周仲听了,不由得心里都是一突,摸不清楚董策这话到底是在开玩笑还是在敲打他们。
但是想象,董策不在的这段时间他们两个虽然做了许多事,也算得上是大权在握,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董策走之前定下来了的,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已经定好的,而且如何做到,也有之前的例子可以依循,他们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做而已。
倒并没有什么擅权逾越之举。
如此一想便放下心了,想来这应该是大人开玩笑的话。
其实董策都不知道自己的话到底是开玩笑还是在敲打他们,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话一出口他便后悔了,或许是他已经在这个时代呆了太久,融入的太深,官场之上倾轧的太厉害,以至于深深地打上了这个时代官场上的烙印。所以久未见面之后,他一开口,便是敲打自己的属下。
或许,是因为心中存着一个念头——生怕他们架空了自己。
其实完全没必要,今日归来重逢,乃是大好的日子,不应该去做这种事。
董策打了个哈哈,算是把这件事给揭过去了。
他指了指驻扎在桥尾的那些兵丁,又指了指石进周仲两人身后的那些步卒,笑道:“这些兵我都瞧了,不错,很是不错。你们两个人在练兵上面,看来应该是煞费苦心了。本官回来的时候,便想着要考校你们。现下操练兵马这一关,在本官这儿算是过了。走,咱们再看看军营和大校场经营的如何了。”
石进和周仲两人对视一眼,齐声道:“请大人移步。”
数百家丁簇拥着董策等人,从大部军队旁边绕了过去,直接由南门进了磐石进堡。
跟在董策身边的只有石进,周仲则是留了下来,整顿那些兵马,带他们重新入城。
一路过去,一直到大校场。
看见大校场现在的样子之后,董策头,眼中露出一抹满意之色。
等他进了大校场,再瞧见里面那一排排,数目比之当初多出何止数倍的营房,更是露出一抹笑意,冲着一边的石进道:“石进,你和周仲差事办得很好,我要重重地赏你们!”
石进赶紧在马上欠了欠身,恭声道:“这都是属下该当作的,乃是份内,大人您实在过奖。”
董策哈哈一笑,了他:“咱们都是老弟兄了,跟我别玩儿这套虚的。当初我给你定的目标其实是颇高的,现在看来,你们应该是完成得差不多,这已经是让本官喜出望外,赏,必须要赏!”
在这大营之中转了一圈儿,他便是策马朝着自家府邸而去。
进了府中,董策朝着跟在身后的石进道:“把大伙儿都招来,半个时辰之后,我要在府中大堂见大伙儿,去吧!”
丢下这句话,他便是急匆匆的快步朝着后宅走去,其他人瞧见,嘴角都是露出一抹会意的微笑。
一路穿堂过厅,终于到了后宅门口,董策只觉得此刻心里酸酸涩涩的,心情不出来的激荡。
这样的激荡心情又和之前不太一样,若是之前的激荡更多的是男儿豪情的话,现在这心情之中,则是多了几分柔情。
董策刚走到内宅门口,忽然旁边的签押房中传出来一阵动静,接着‘吱呀’一声,签押房那厚重的木头门被打开了,一个十来岁的清秀少年从里头走出来。这少年手中还提着一个水桶,里头有半桶脏兮兮的水,水里还漂着一块儿抹布。
想来他刚才应该是在打扫签押房。
董策瞧了那少年一眼,粉雕玉琢,漂亮的有些不可思议,白衣如雪,长发如墨,泼洒下来,不是白墨又是谁人?
大半年没见,白墨似乎长高了不少,也越发的俊俏了,头发用一个玉环简简单单的束了起来,看着不像是奴仆,倒像是个贵公子。
“啊?”
白墨见到董策,不由的张大了嘴,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直愣愣的瞧着他,连手中的抹布什么时候掉在地上的都不知道。
他看了好一会儿,眼中方才露出狂喜,差儿便一蹦三尺高,口中就要高声叫喊出声。
崇祯七年 第950章 九六八 一切安好
不过他那一句‘老爷’还没出口,董策便是把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低声道:“嘘,嘘,别话!”
白墨眼中有些疑惑,不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但见自家老爷这般吩咐,那么照做就是了。他赶紧把地上的抹布捡起来抖了抖,然后凑到董策身前,压低了声音,笑嘻嘻道:“老爷您可是回来了,可想死的了。”
他少年心性,加上之前那一主家规矩也不算很大,董策对他也是颇为纵容,这会儿又是许多时日没见了,是以在董策面前便有些失了规矩,没大没的。
不过董策倒也并不在意,他摆摆手,道:“待会儿再与你话。”
董策上前敲了敲门,过了好一会儿,里头才传出一个懒洋洋的,略带些沙哑的声音:“谁呀?”
这沙哑不是那种充满磁性和诱惑的沙哑,而是那种喊破嗓子一般的嘶哑。
董策听着耳熟的很,正是大丫的声音,显然,外面的号角声并没有引起内宅他们这些人的注意,只怕大丫还没有猜到是自己回来了。
董策不话,只是接着敲门,门里头的声音顿时变得不耐烦起来:“这他娘的谁呀?做弄老娘是吧?”
接着,门被打开了。
大丫气势汹汹,满是怒容的脸,出现在董策面前。她的脸盘圆的跟个面盆似的,满脸横肉,瞧着似乎比原先还要胖多了,这会儿简直就是个大肉团,把身上的衣服都给撑得紧绷绷的。只不过她原先的肤色是黄中偏黑,现在却是白皙了许多,看来这段日子,应该各过得还算滋润。
大丫手里头拿着一根粗大的擀面杖,正自气势汹汹的推开门要出来跟人决一死战一般,一抬脚却是瞧见了董策,顿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董策笑吟吟道:“怎么,不认识我了?”
大丫却不答话,只是呆呆地看了他半响之后,忽然一转身,撒丫子疯狂的朝里边儿跑去,一边跑口中一边高声喊道:“老爷回来啦,老爷回来啦!”
声音洪亮,只怕整个府邸内宅外宅都听得清清楚楚。
然后内宅之中便是一阵鸡飞狗跳,不断有人的叫喊声传来。董策倒也不着急,就在外面很是耐心的等候着。过了好一会儿,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董策抬眼一看,只见一个盛装女子在前,另外几个人簇拥着他,快步向这边过来。
那盛装女子二十来岁,长得很是秀美,身上穿着非常郑重,衣衫繁复而华丽,头上带着全副的头面,整个人看上去端庄非常。脸上妆容也很精致,瞧得出来,方才出来之前是好生打扮过的。
不是红袖又是谁人?
而站在她旁边的,则是柳氏,柳氏穿的就要朴素多了,只不过那一身普通的青布衣服,也遮掩不住她的身材。
两个女子瞧着董策的眼神都是水汪汪的,只不过红袖看向他的眼中满满的都是激动、思念与眷恋,而柳氏的眼中,则是多了几分羞怯,和期待。
红袖走到董策身前不远处,便停下脚步,怔怔地看着他。她的嘴唇翕动,浑身颤抖,眼圈有些发红,似乎就要忍不住扑到董策怀中痛哭一番,以发泄这段时间的思念之情。但她终归还是要维持她作为家中主妇的脸面,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很是矜持的微微一福,口中轻声道:“妾身恭迎老爷回府。”
在众人面前,董策也不会对她太过轻薄,而是会维持她的面子。
他走上前去,将红袖搀了起来,微微笑道:“夫人请起,这些日子为夫不在,家中有劳夫人操持,辛苦夫人了。”
这一句话,让红袖险些没能控制住心中情绪,泪珠差就掉落下来。
有他这句话,这段日子受的那些煎熬,做的那些事,似乎也都有了回报。
董策凝视着红袖,眼中似乎有无限柔情在涌动,只不过此时大庭广众之下,也着实是不好有什么亲热的举止。他倒是没什么,但红袖脸皮薄,若是那般做,只怕她在大伙儿面前便会有些下不来台。
因此董策也只是轻轻捏了捏红袖的手,轻声道:“我先去看母亲大人。”
红袖有些羞涩,微微一笑:“该当如此。”
大丫二丫及柳氏三人便都各自散去,董策和红袖一路进了客厅,乔氏正自坐在厅中,很是悠闲的品着茶。
老太太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缎衣服,衣服上面有着大红色的富贵花枝图案,老太太往身上那么一穿,倒是平添了几分精神,看着也很是有些富贵姿态了。她的头发许多已经是银白,却是梳洗的非常干净,脸上也很是红润,甚至比董策走的时候还要胖上那么一儿,整个人瞧着气色非常好。
乔氏素来是非常沉得住气的,方才听到董策回来的动静,她还是稳稳地坐在厅中并没有起身,这会儿董策进来了,她也只是眼皮微微一抬,淡淡道:“回来啦?”
仿佛董策不是远去数千里,而只是出门去安乡墩转了一圈儿,当日去当日回一般。
“是,孩儿回来了。”
董策趋前两步,跪倒在地,磕了几个响头,道:“母亲大人一切安然无恙否?”
乔氏指了指自己,微微一笑:“一切都好,一切都好。你不在的这些日子,红袖把这个家操持得很好,一切都井井有条的,我这老婆子也被她伺候的很好,没看比之前还胖了儿么?”
着便看向红秀,眼中露出一抹慈祥,感觉她对红袖似乎比对董策这个亲儿子还要亲一般。
董策笑道:“母亲安好就好。”
董策又看向红袖:“当真是多谢你了。”
红袖低下头,脸色微微有些羞红,过了一会儿方才抬起头来,柔声道:“夫君,咱们是夫妻啊,这都是我该当做的。”
董策笑了笑没再话,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袱来,轻轻放在桌上解开,露出里面的东西。
这青布包袱看上去很是简单,但解开这包袱,里头却又是一层,乃是一层上好的绸缎,这绸缎中包裹着的竟是几件首饰。有玉镯子,玉钗,项链儿,珠串等等。
其中瞧着最是珍贵,品色最为上乘的是那一串项链。这项链比一般的要长出许多,在董策看来,不像是一般女子戴的项链,倒像是和尚经脖子上挂着那种一长串的佛珠一般,或者再类比一下,就跟后世清朝大臣们脖子上经常挂的朝珠没什么区别。
这串项链足有一百零八颗,颗颗浑圆,都有拇指肚一般大,散发着柔和的白色光芒,毫无瑕疵。而最难得的就是,所有的珠子几乎大品相都是一模一样,看起来竟无丝毫区别。一颗单独的这样的珠子拿出来,算得上是贵重,但也不算是特别罕见的东西。但一百零八颗这样的珠子一起出现,那就可算得上是稀世奇珍了。
毕竟有的时候数量多了,这东西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而除了这串项链之外,其他的那几件玉钗玉镯子之类的,也都可算得上是品相不错。尤其是那对儿玉镯,乃是用上好的羊脂白玉制成,看上去便知道价值不菲。
董策向乔氏笑道:“孩儿出去这一趟,倒也不是白给的,总还发了一些利市,也算搜罗到了一些好东西,特意在其中挑出来几件,献给母亲大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