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崇祯七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竹下梨(书坊)
“第一,一个保中,不能都是同一批流民,最起码得掺和上四五批不同时间过来的流民才成。第二,住在一起的,尽量别分到一个保里。一个村里,如果分三个保的话,尽量让这三个保的百姓,都参差住着。”
董策头:“如此做,也很有道理。”
他接着问道:“保长是怎么定的?”
“回大人的话,方法有二。其一,那村子里原来的甲长,会被遴选为保长。其二,有威望之人,也会被选为保长。”
董策头,道:“这些保长甲长,可得确定别出什么问题,若是有鱼肉百姓,横行乡里之人,必须严惩!”
“是。属下醒的。”李贵道:“属下等人,时时刻刻都盯着的。”
董策嗯了一声,问道:“那么现下,咱们磐石堡一共有多少户?多少丁口?”
“回大人的话。”
李贵道:“有一万零三十七户,有百姓三万四千六百七十七人,其中十三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男丁,有一万八千四百人。”





崇祯七年 第954章 九七二 问题
着,从怀中取出一卷册子,上前两步,放到董策案上,道:“这是户籍册子。om”
董策头,没有立刻翻,而是夸赞道:“李贵,你很不错。”
方才问的那些话,涉及之处,都算是李贵的本职,他对其中的数据都是很了解的,因此这会儿起来也是如数家珍,很是流利,一儿滞涩都没有。
李贵自然是一番谦让不提。
董策又问:“这个差事,算过去了,保长这个,咱也完了,还有两个差事。”
“本官走之前,便让你建立四房,捕快得有三十人,现下建的如何了?”
董策问道。
“回大人的话。”李贵道:“都已经建好。”
他指了指东边儿,道:“原来的令史衙,现在已经改成磐石堡通判衙,里头设立四房,分别为户房、吏房、刑房、礼房。其中户房和刑房各自有司吏一人,书办一人,杂役十人。礼房和吏房则是都各自有司吏一人,书办一人,杂役五人。快班也设好,有捕头一人,下面捕快二十九,其中马快九人。”
“这四房和快班,都是属下遴选流民之中精干敏锐之人组成的,而且属下尽量选的都是孤身一人,无父无母,无妻无子之人,如此便少许多牵挂,做事的时候不至于横生阻塞。约莫在半年前都开始办差做事了,这些时日,安置百姓,任命保长甲长,刑名缉拿,多亏了他们,都做了不少事情。”
“好。”
董策道了一声好,又是颇有些担心的问道:“你方才,刑房和快班也都有了不少差事,难不成咱们磐石堡,作奸犯科之人很有不少?”
他一到这个问题,李贵便是心中一紧,神色也有些为难。
他当然知道董策想听到的是什么答案,但问题是,他不可能给董策他想要的。
董策看出了他的神色,道:“但无妨。”
“是,大人。”
李贵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过去这八个多月的时间里,咱们磐石堡,聚众斗殴,杀人抢劫,****妇女等案子,一共发生了一百六十三起,属下等人抓捕了涉案惯犯接近二百人,都已经关在了大牢里。”
他苦笑一声:“抓的人这么多,原先的大牢都不够用了,不得已,又新建了一个。”
他拱了拱手,道:“其实属下还想跟大人回报来着,是不是招募一些牢子,让他们看守大牢。现下大牢都是快班的人在看守,不过他们根本忙不过来。”
“牢子的事儿,以后再。”董策眼中有着掩不住的震惊:“这是怎么回事儿?为何案子这般多?为何涉案之人这般多?”
他是真的很震惊,在他看来,这些来到磐石堡的流民刚刚摆脱了流民的身份,有了安身之所,有了土地,有了对未来的希望,该当好生过日子,珍惜现在的生活才是,怎么会作奸犯科呢?
想不通!当真是想不通!
“属下等人当初也很是纳闷儿,不过最后聚在一起商议了一番,最后还是张寒先生看的清楚明白,了三原因,属下等人听了,都很是服气。”
李贵着,看向张寒。他是想看看张寒的意思,毕竟他要是没有这话就直接跟董策了那三原因的话,有儿偷张寒的意思,怕是会引得人家不悦。
董策指了指张寒:“你。”
“是。”
张寒应了一声,道;“第一,这些流民,过去在做流民的时候,不少人都变得凶狠残忍了。属下问过许多流民,根据他们的描述,大致也知道了流民队伍中是怎么一个情况。毫无王法,毫无教化,力大凶狠者便能称王称霸。只有凶很蛮横,才能抢到吃的,才能填报自家肚子。所以不少人都养成了这般性子,到了磐石堡之后,也没改过来,一旦碰上什么事儿,第一想到的便是动手。而且……”
他顿了顿,接着道:“而且,不少流民都杀过人,甚至吃过人。流民之中的力弱者,垂死者,不少都会被直接杀死,分而食之。”
“所以在许多流民眼中,杀人都是寻常事了。属下审过不少杀人、抢劫、****之案犯,他们都,当初在流民队伍中的时候,这等事是想做就做,而若是不做的话,不是不想,而是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力气。”
董策脸色沉重,示意张寒继续下去。
“第二,则是,患不公。”张寒缓声道。
“先来的那些流民分的田地,都是上好的,靠近水源的,方便灌溉。而后来的流民,则是不少人分的土地都颇为贫瘠,土里还有许多大石头没有清理干净,他们便很是愤愤不平。其实这是他们想岔了,人家来得早,咱们当然先给好地,以多产些粮食,而且那些人分的好田地的时候,里头也是有石头,也是辛辛苦苦,一儿一儿清理出去的。只不过,有些人便不这么想,因此便因此引发了不少案子。”
“第三,则是先来的和后来的冲突。”
“有的是原先就在磐石堡的,自认为在此呆的时间不短,也认识人,也有了积蓄,底气足,腰杆儿硬,便给那些后来的脸色看,欺负他们。而有些后来的,则是把自己看成了过江强龙,反倒是欺负那些先来的。为此便有了不少冲突。”
“第四,有许多汉子没媳妇儿。”
“****妇女的案子,许多原因便是在此,基本上犯这等案子的,都是浑家死在逃亡路上的。而且像是他们这等没有媳妇儿的,还很不少,起码数百上千是有的,而另一方面,流民之中也有许多没了丈夫的寡妇,或是年纪不还没嫁出去的闺女。属下等人现在琢磨着,该怎么撮合撮合这些人呢!”
他完四条,董策缓缓头,不再话,靠在椅子背儿上上,陷入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董策问道:“那照你看,该如何做?”
张寒沉声道:“第一,明正典刑,并且给所有人看。”
“第二,好生教化,让他们明白现在之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好生珍惜”
董策接着逼问道:“如何明正典刑?”
“杀!”张寒脸上露出一抹森寒之色:“乱世当用重典,现下咱们磐石堡初立,许多百姓虽然住在咱们磐石堡,但是却对咱们磐石堡不够认可,也没有认识到磐石堡的法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所以现在,就要杀一儆百!让大伙儿都看到这些人的下场,从此之后便不敢干犯!”
董策沉沉头,逼视着张寒道:“这个差事,就由你去做!本官不问过程,只看结果!磐石堡是本官之心血,是所有人之心血,这等情况绝对不能持续下去!”
张寒深吸一口气,决绝道:“大人放心!属下定竭尽所能!”
他心里很清楚,这个活儿,是得罪人的活儿。但惟其如此,他更是清楚,董策是不可能自己去做这个活儿的,所以这个活儿,得他替董策扛下来!但是董策,也绝对会事后对他进行补偿!




崇祯七年 第955章 九七三 两万石!
如此,这个事儿就算是定下了。
“你身上还有一个差事。”董策盯着李贵道:“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差事,事关咱们磐石堡的生死,这个差事做的如何了?”
“属下明白,是关于今年的麦收。”
到这个话题,李贵眼中露出一抹喜色,腰板儿也是不由得停止了一些。
观察到他这个动作,董策立刻就心里安定了不少,知道这个差事,李贵肯定是干得不错,若不然的话,不会有这样下意识的肢体动作。
“好教大人得知。”李贵笑道:“崇祯八年的麦收,咱们磐石堡是个大丰年。去岁崇祯七年,咱们开始开垦土地,招募流民,流民男丁分田十五亩,丁女分田十亩,耕牛每头分田十亩,并且发给耕牛粮种等等。这些土地,咱们都用来种的麦子。算上后来又陆陆续续过来的流民,分下的土地,种下麦子的土地,一共是三万四千六百亩。”
“这三万多亩土地,因着是最早分的地,是以都是选的最为膏腴肥沃之土地,而且多半都临着河或者是沟渠,是不折不扣的上好水浇地。再加上在开垦之前有烧荒,大量的草木灰积累下来,就更是肥沃。而且百姓们有耕牛,有大犁,能深耕,粮种也好。因此这些土地,每亩地产出的粮食,达到了一石二斗多,有的最膏腴的地面,每亩地产出达到了一石四斗!”
“什么,这么高?”
董策惊诧道。
在得到李贵肯定的答复之后,董策脸上惊诧之色散去,而后嘴角微微上钩,露出一抹笑意,已然是喜形于色,脸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忍不住就要笑出声来。
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一石二斗,就是一百四十四斤,明朝一斤大致等于后世的五百九十多克,也就是,这一亩地的产量,大约是一百七十多斤的样子。这个产量,跟后世动辄亩产千斤,亩产数千斤的粮食作物相比,自然是不值一提。
哪怕是不跟后世比,跟同为这个时代的另外一些地方的粮食产量相比,也是差劲得很。
比如在江南,有的膏腴美田,肥沃之地,亩产两石都是很寻常,亩产三石的很是不少,亩产甚至能到四五石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别忘了,这里是边荒北地,是在冰河时代笼罩下,连年大旱,连年酷寒的北地。
在这里,由于温度低,不下雨,使得粮食产量非常之低,亩产四五斗的都很是寻常,而更多的情况,则是种子撒下去之后,因为没有下雨,没有水灌溉,没有充足的阳光,导致颗粒无收。
百姓们看着死活起不来的庄稼,心中的绝望一一挤压,那种简直如同明知自己大限将至却只能等死的绝望感,想想便让人窒息。
在这苦寒北地,在这个时代,能有这些产量,已经是殊为不易。
董策问道:“一共收了多少粮食?”
“回大人的话。”
李贵很是熟稔道:“按照咱们之前定下的规矩,每亩地收的租子,有的是四斗三升五合,有的五斗五升五合,到底多少,视情况而定,咱们这儿的鱼鳞黄册上,标注的都是清楚明白。从秋收开始,咱们便开始收粮了,到八月底,已经全部结束,一共入库粮食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九石。”
“将近两万石粮食?”
“好,好!”
董策终于不再忍耐自己的情绪,轻轻拍着桌子,哈哈大笑。
两万石粮食有多少?
大明朝初年,洪武朝时候,一年收上来的皇粮就有三千多万石,两万石,尚不足那个数目的一千五百分之一。但别忘了,三千万石,那相对的是整个王朝,而现下这两万石,相对的则是这个的磐石堡,是这个磐石堡的那几万百姓。
相对于这三万百姓来,这两万石粮食,一儿都不少。
有了这两万石粮食,那些今年刚刚过来,虽然分了土地,也耕种上了,但是还没有收成,没有打下粮食来的百姓,就能安然的度过寒冬。这两万石粮食,足够吃到明年麦收还绰绰有余。
而那些在崇祯七年就已经过来的百姓,都分了土地,这一次也有了大量的余粮。除去交租税之外剩下的所有余粮,都是他们自己的。这些粮食,纯粹供他们来支配。如果董策预料不错的话,不少人都会把这些粮食屯起来。因为他们已经过够了没有粮食,忍饥挨饿的日子。
屯上越多的粮食,他们越是安心。
但董策并不想让他们把粮食屯着,因为他很清楚,这些粮食若是屯着,就跟大量银子铜钱被放在地窖里屯着一样,不在市面上流通,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他必须要让这些粮食流动起来,变成磐石堡这个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他有的是办法。
“对了。”
董策忽然问道:“收粮食的过程中,有没有淋尖踢斛,荼毒百姓等事情?”
“请大人放心,绝对没有这等事!”
李贵断然道:“大人您当初提过的,属下等人也是很注意这等事,是以收租税的时候,属下等人都是分别去四处盯着,只要是发现有这等事,便当场严惩。只不过让咱们比较满意的是,并无此等事出现。”
“嗯。”董策满意的头,道:“如此甚好。现在不能有,以后更不能有,此等事,务必杜绝,明白么?”
“是,属下明白!”李贵应是。
“嗯。”董策满意的头:“你的差事,咱完了。”
他转头看向张寒:“现在该你的了。”
张寒颔首微笑:“是。”
“第一个,窑厂。”董策问道:“当初好的,等到本官回来的时候,每个月要出十万砖,而且还是大砖,这个如何了?”
“回大人的话。”张寒笑吟吟道:“超额完成任务了。”
“哦?”董策心下一喜,问道:“一个月能出多少?”
“一个月能出十二万砖了。今年春暖花开,大地解冻之后,这出砖的量就一下子上去了,从五月开始,每个月就能出这个数儿的砖了。”张寒笑道:“当初大人您的是要出大砖,确实,咱们磐石堡现在百废待兴,四处都要建造。而且以后城内城外,百姓富裕了之后,少不得要建房建宅子,确实是更需要大砖的。只不过,寻常的砖,也是需要的。是以属下冒昧,命令他们也烧了些寻常尺寸的砖,大致是十万块大砖,两万块寻常尺寸的砖。”
董策头:“倒也成。虽是自作主张,不过倒也是想得周全,而且你差事做的不错,大致算是功过相抵,本官便也不赏不罚了。”
张寒笑了笑:“是,属下明白。”
他这一番自作主张的行为虽然是很有道理的,但终归是自作主张,董策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太多次,也不会鼓励这种行为。若是大伙儿都这么干,那么董策的命令还有什么作用?
所以是个不赏不罚之结局。
其实张寒一直搞不明白,董策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大砖,固然,磐石堡左近需要建造的东西非常多,但这些大砖,似乎也用不完。
这也太多了一些。
这几个月下来,窑厂烧出来的砖积压了五六十万块儿,也没人买,也没处卖去,也没用出多少去,都积压在窑厂附近。幸亏王羽手底下在建新兵大营,耗去了极多的砖瓦,不然挤压的会更多。




崇祯七年 第956章 九七四 做得很好
“对了。■↑頂■↑■↑■↑,v.”董策问道:“现下窑厂有多少人了?”
“属下正想这个事儿来着。”张寒道:“这些时日以来,每每来一批流民,属下就从中遴选曾经在窑厂做过事的人进来,实在是找不到的话,就招些身强力转,身体强健的过来干活儿,现下窑厂有一百五十多人了。”
董策头,这个人数和砖的产量的比例,倒也还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他示意张寒接着下去。
张寒道:“第二个差事,是属下管着畜牧养殖司。”
到这儿,他脸色就有些发苦,苦笑道:“大人您要求的,在您回来的时候,猪羊之类的大牲口,至少要五百头,鸡鸭鹅之类的家禽,则是要过千。只是万物生发繁衍,自有其规律,属下也实在是无法控制,一个月前,属下瞧着还差一些。是以便着人去周围的村落军堡里四处采买,把能买到的都买到了,总算是把这个额度给补上了。只不过,大人您拨给咱们的银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董策笑着了他:“你这厮,还跟本官哭穷。”
他忽然话锋一转,道:“待会儿把账簿送来本官瞧瞧。”
张寒头应是。
董策哪怕是再信任张寒,这种银钱上的事情,他也会看的。这不是信不过手下这些人,而是为了他们好,董策这么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们贪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
董策看了眼周仲和石进,道:“军中之事,乃是重中之重,咱们待会儿再。”
他看向周伯:“周伯,先你那一摊子事情。”
“是,大人。”周伯很是沉稳的头,轻咳一声,道:“现下属下管的这一块儿,铁匠有二百七十人,木匠有二百人,泥瓦匠有八十七人。王四十六那边制造攻城器械的匠人,则是达到了三十人,这个比较少,因为这等匠人,着实是比较难招。”
董策满意的头:“能做到这个程度,算是不错了。”
“不过,这个还不是重。”董策盯着他,缓缓道:“本官当初要求的,五十五斤重的全身铁甲,要打造五百套。鲁密铳,要打造二百支,如何了?”
周伯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沉声道:“回大人的话,这些新招募来的铁匠,除了原先就打造过火铳的被属下分去热兵器组那边打造鲁密铳以外,其它所有人都被属下打发去打造铁甲了。造甲的人数本来就已经相当之不少,十月初的时候便是达到了五百套,那些原先打造哥萨克骑兵刀和长矛的铁匠,在打造够了数目之后,属下也让他们去造甲,现在冷兵器组那边都在造甲,来也巧,今日一大早属下刚去问了,现下造出来的全身铁甲已经达到了五百八十三套。”
“好!”董策拍了拍桌子,笑道:“今日都是好消息,你们都很给本官争气!没有让本官失望。”
“多谢大人夸奖。”周伯弯了弯腰,接着道:“还有鲁密铳,现下热兵器组那边人也不少了,更增加了许多之前就打过火铳的匠人,您走的时候鲁密铳就有不少,现在数目则是达到了二百六十七支。”
“好,好,好。”
董策连着叫了三声好。
有了这些坚实的全身铁叶甲,有了这些威力十足的鲁密铳,他的许多计划,就可以提上日程来了。
“还有。”
周伯继续道:“大人您吩咐要在城内建的一百座要作为封赏的宅院,现下建好了五十座。”
“行,先就这些吧,五十座,也差不多了。”董策道。
他之前准备建一百座,但现在感觉这个数儿太大了些,太多了儿,其实五十座就足够了。毕竟要达到第六等爵位,才能赏赐宅院,而在一年半载之内,能达到这个爵位的,也不会超过五十人。
“是,属下醒得了。”周伯头道。他的事儿完了,便即退下。
“到你了。”董策冲着王羽道。
“是。”王羽明显沉稳了许多,眉宇间多了些凝练之气,这会儿的他,已经是很成熟老练的一个官人了。
“新兵大营已经建好了,足以容纳五千新兵同时训练,里面有……”
王羽还未完,董策忽然打断了他,道:“王羽,你的新兵大营,本官还没去过,但是效果,本官已经瞧见了。现下这上百个杀手队的新兵,都是从你的新兵大营里出来的,对吧?”
“是。”王羽应道。
“不赖,都很不赖!想来,你这个差事干的不坏。”董策道:“这新兵大营啊,你就别跟我了,我自己去看。回头咱再。”
“是。”
王羽没有多,头应是。只是神色间也是多了几分喜色,董策亲自去看,自然便代表了格外的重视。
他这儿完,便是完了。
新兵大营以及军中的事情,董策会跟石进、周仲、王羽另。
纪长运今日没来,本来他是应该来的,这会儿他早就不用再在他哥哥那里帮忙做事了,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将磐石堡军的后勤这块儿事务给支撑起来。不过他昨日回家了,今日还没来得及回来。
估计他现在还不知道董策回来的消息。
“还有一个问题,咱们不若一并讨论了。”
“现下咱们磐石堡以南,洢水河以北,甘河以西的这片土地,容纳这三万多百姓,几乎已经是到了头儿了,再多来,就塞不下了。若是再有流民来,咱们已经是无地可分。”李贵道:“属下请您的指示,接下来再有流民来的话,该当往哪儿安置?”
董策沉吟片刻,道:“这个且不着急,这几日,本官四处走走看看,瞧瞧哪里合适。”
“是。”
李贵应了一声。
董策忽然开口道:“有个事儿,得跟大伙儿道道。”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他。
董策道:“国朝数百年,素来都是皇权不下县,朝廷法令,到县这一层,便算是到了头儿了。县下面还有官府么?没了!基本上都是靠着乡间的士绅、宗族、乡老在维持,没有官府在直接管着。这样有好处么?有!朝廷要少养许多官员胥吏,可以少发许多俸禄,节省国库开支。但是弊端呢?要我,这弊端也是极大!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因着县下面没有官府的机构,导致咱们大明朝的动员能力,都是极大的下降!”
“动员能力?”大伙儿听了这个词,都有些发懵,搞不懂什么意思。
1...341342343344345...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