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品恶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秋李子
众人都点头称赞,这外头的话,很快就传到了里面,茭娘等了许久,终于等到这会儿,对众位太太奶奶们笑着道:“都说夫唱妇随,既然他做好事,难道我这个妻子就干看着不成?”





一品恶妇 第69章
说着茭娘就拔掉头上簪子,取下手中手镯。茭娘今日特地打扮的很漂亮,这会儿取掉那些首饰,发上只挽了一只银簪,好让头发不掉下来。
茭娘把这幅头面用帕子包了,交给身边的惠儿:“拿出去,就说,这是我助的。”惠儿应是就要出去,沈妾已经唤住她:“苏奶奶要助,难道我们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说着沈妾就取下腕上的手镯,这对手镯是和田玉的,玉质极好。看来也值不少银子。
惠儿接了,王太太已经把一个荷包拿出来,一倒出来就是十来个小金锞子,王太太笑着道:“原本是想给苏小姐玩的,既然有这样好事,难道我还能当做没看见?你们两位都拿了首饰,我再拿,就成臊人了,这些也不值几两银子,别嫌轻鲜。”
惠儿急忙上来把桌上的小金锞子都拿过来,茭娘已经笑着道:“不过是我临时一起意,倒让诸位破费了。”沈妾王太太都凑了东西,又有茭娘这句,自然个个争先,这些都是家里有银子的,一时各种金银锞子,铜钱这些,都收了一大堆。
惠儿抱着这些东西出去,茭娘又抱过云月,对众人福下去:“今儿是小女满月酒,原本想请列位来热闹的,也是给小女长长见识的意思,谁知倒累众位跟我做了这件事。”
“苏奶奶您快起来,这也是做好事的事,平常我们各自烧香香油钱的事也不少,这会儿能跟着县尊活人命,怎会觉得是被累的?”王太太忙扶起茭娘,茭娘也站起身重新坐下,众人又把云月传看一会儿,称赞一会儿,也就各自散去。
沈妾和王太太走出时候,就见钟太太在前面脚步迟疑,似乎是在等人。王太太笑着问:“钟太太这是为了什么,倒像是在等人?”钟太太回头微笑:“我是想起柳太太,按说这种事,她该来的。”
沈妾微笑:“柳太太的心结,你我尽知,她不愿来,难道还能强求?”钟太太摇头:“不是为的这个,我和你们说实话罢,原先呢我也觉得苏奶奶不过是运气好,一个小家之女,偶然之间才被人看上,夫婿又争气,这才能和我们平起平坐。可是这几回,接触下来,为人爽利这是不用说的,再说今儿这事,瞧她做的面面俱到,也不因有人没有给就给脸色看,也不因别人给的多就十分赞许。这样的人,倒值得交往。”
王太太噗嗤一声笑出:“怎么你到这会儿才晓得?那天我们初次见面,我听苏奶奶说话做事,就晓得,她不是那样扭捏小气的小户之女。能养出这样女儿,也不晓得她的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钟太太见王太太感慨,不好再说下去,想了想就笑了:“罢了,和你们说这些闲话做什么,我还是去劝劝柳太太罢。”说着三人也就各自告辞。
晚间苏桐进屋,不等茭娘说话就对茭娘十分欢喜地道:“你可知道,今儿这酒席上,竟足足凑了五百有余的银子,还有,沈老爷说了,这买田地,他就半卖半送,有块良田,足足百亩,水源很好,就由县衙出面立券,写在名下。”
苏桐感慨不已,茭娘也微笑:“这样就好,你不晓得,我怕这做好事没人……”苏桐坐在茭娘身边,握住她的手:“这会儿,你怎么说起这样话来了,倒不像你了。”茭娘靠在苏桐肩头:“我是想起我娘来了,她一直想与人为善,也尽力在做好事,可是偏生那年,就遇到大伯的事儿。”
苏桐把茭娘的手握的更紧一些:“这做好事呢,也要看怎么做。”见茭娘面上闪现感慨,苏桐点下茭娘的鼻子:“不是已经送信去苏州了,还要请岳父岳母来这里过年,到时你见了岳母,多少话不能说?”
茭娘嗯了一声,抱住丈夫的腰,也不知道爹娘会不会来,来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茭娘面上的笑容让苏桐的头渐渐往下低,茭娘推丈夫一把,苏桐顺势往一边歪去,茭娘虽然知道苏桐是装出来的,还是拉住他的手,苏桐已经顺势把茭娘抱进怀里,风从窗子里吹进来,吹灭了蜡烛,天上的月藏进一块云后面,四周渐渐安静下来,再听不到别的。
从新渝到苏州,当吴能夫妻收到茭娘信的时候,云月的满月酒都过了三四天。柳氏一见到来人,就晓得应该是来送自己女儿已经生了孩子的信。一边让迎儿去叫吴能,一边给送信人倒茶:“我女儿她,可还好?添了个什么?”
送信人站在那里双手接过茶,对柳氏道:“奶奶一切都好,上月十九添了个千金,太太和爷都十分喜欢。”听说茭娘生了女儿,柳氏心中难免掠过一丝失望,毕竟女儿虽好,但若能一举得男那就更好些。
“原来我做了外祖父了。”走到院中的吴能已经听到屋里的话,边说边跨进门里,柳氏急忙收起心中掠过的那丝失望,对吴能笑着道:“这好,我们茭娘也做娘了,也不晓得孩子生的什么样?”
“小的并没见到小姐,不过听刘三嫂说,生的很像奶奶,爷爱若掌珠。”送信人说着就把信交给吴能,吴能拆开信看了看就对送信人道:“辛苦了,你先去歇着,我们商量商量,等明儿再决定要不要去。”
送信人行礼退下,柳氏把信接过瞧了瞧就对吴能笑了:“茭娘还是有些孩子气,这是什么地方,我们怎好去呢?”吴能握住妻子的手:“原本我还觉着,不该去呢,可这会儿我觉着,该去,一定要去。”
柳氏有些疑惑地看着丈夫,吴能的声音带上一丝揶揄:“要茭娘生的是儿子,那我们不去也好,因茭娘生的是女儿,我们才该去,好为我们外孙女,撑撑腰。”柳氏白丈夫一眼:“你这说的什么话,苏亲家母,不是那样人。”
吴能又笑了:“你既知道亲家母不是这样人,那你方才为何又有些失望?”
原来丈夫已经瞧见自己的神情,柳氏迟疑一下才道:“其实呢,茭娘生个什么,只要是个好孩子,能说能笑能跑能跳,我都喜欢。我所担心的,只是万一有人说,瞧瞧他们家,娘就只会生女儿,女儿还是只生女儿,只怕这份家业,终究还是没有福气去承受。”
吴能的眼神微微一凛,接着就对柳氏道:“是我对不住你,没想到这个。”柳氏忙用帕子把眼角的泪给擦了:“这也不怪你,只是我自己有些想不明白。”
“所以你更要去,瞧瞧我们外孙女,是怎么被如珠似宝地对待。”吴能的话让柳氏的面色慢慢和缓,院中已经传来声音:“吴嫂嫂,亲家母,你在不在,我听说新渝那边有信来了,想是茭娘已经生了?”
柳氏急忙走出堂屋去迎苏二嫂:“快请进屋坐,确有信来了,茭娘上个月生了。”
“这好啊!”苏二嫂的手一拍,正要说下去吴大伯母就从外面匆忙跑进,边跑还边喊:“婶婶,你在家啊。我听说茭娘有喜,这会儿快要生了,生了个什么?”柳氏在心里对吴大伯母翻了个白眼,但苏二嫂先来问,柳氏也不能补打,只对苏二嫂笑着道:“是朵小花呢,你侄儿还给起了名字,叫云月。”
“哎呀,女儿好,女儿贴心。这云月,也是个好名字,真好。”苏二嫂倒没多少失望,这世上先生女儿的多了去了,吴大伯母听说茭娘生了个女儿,一颗心顿时十分得意起来,你女儿嫁去做了正妻又如何,还不是只能生女儿。
想着吴大伯母也假惺惺地笑了:“恭喜恭喜,错了,该说同喜同喜,毕竟这也是我外孙呢。”说着吴大伯母故意眉一皱:“这名字好是好,只是又是云又是月的,只怕她小小人儿,压不住。”
“有福气的人,什么名字都压不住,没福气的人,叫个狗儿猫儿,也压不住。”苏二嫂已经开口刺了一句,柳氏也对吴大伯母道:“我还要和苏亲家母商量事儿呢,大嫂还先请回去,等我们明儿要往新渝去,你有什么要送茭娘的,再拿来。”
吴大伯母原本还想再说几句,见柳氏下逐客令也只有掉头就走,等到出了巷子,对着巷子就骂:“只会生女儿,没有生儿子的命,我瞧你一连生了几个女儿,到那时,你女婿也要纳妾,你就等着倒霉吧。”
吴大伯母骂完,这才欢欢喜喜回家,要把这茭娘也只生了女儿的大喜事告诉丈夫,让丈夫也高兴高兴。
吴能夫妻并没把吴大伯母放在心上,既然说好了要去,也就整理下店铺,把铺子交给苏二叔帮忙照管,陈婆子看家,带了迎儿和送信人往新渝去。




一品恶妇 第70章 试探
苏二嫂这些邻居前去码头送行,各自散了几滴泪,苏二嫂也就看着着船驶离码头。众人正要各自转身,就见吴大伯夫妻匆忙跑过来,苏二嫂见了吴大伯夫妻,眉头不由一皱,吴大伯来不及打招呼就往码头上看了看,接着就哎呀一声:“怎么,船就走了,我还想和兄弟说句话呢。”
“吴大哥有什么话就和我说,吴亲家临走之前,把店铺和家里的事都交托给我了。”吴大伯的心事,苏二叔自然晓得,但还是要故意问这么一句,梁大叔也笑:“就是,这会儿你们两家结了亲,自然有什么就可以托付。”
吴大伯的嘴张了张,吴大伯母倒比他说的快些:“这啊,不就是想说,放着亲哥哥亲侄儿,怎么倒把铺子托付给……”
“我呢,原本也不想着接,毕竟还有你们亲哥哥呢,不过再想一想几年前的事儿,只怕到时回来,这铺子虽然依旧姓吴,里面的人却换了。”苏二叔瞥一眼吴大伯母就冷笑着说出这么一番胡。
吴大伯的脸色更加苦了,梁大叔已经看见吴大伯的儿子从远处走来,急忙哎呀一声:“瞧瞧,你们儿子定是来寻你们的,有了这么一个好儿子,你们两口终身也得靠,还想着别的做什么?”吴大伯满脸晦气不语,这儿子已经走到跟前,先对苏二叔和梁大叔各自行礼,这才对自己爹娘道:“爹爹,既然已经送行晚了,就先回家罢。”
当了这许多人的面,吴大伯又不担心被别人嘲笑,只得甩了袖子就和儿子离开。
等他们夫妻走了,梁大叔才对苏二叔道:“这会儿他们回去,你既受了吴家的托付,到时他要时不时地出来啰嗦,这可是美意变成歹意了。”苏二叔看着远方,那船早已看不见影子,苏二叔对梁大叔笑了:“怎么说我侄儿也是在外地做官的,官府也晓得,到时要是吴大哥还真要这样不管不顾,谁也不是吃素的。”
梁大叔哈哈笑了笑,也随着苏二叔的眼望去:“所以吴家哥哥才把铺子托付给你,既是亲戚,又是官亲,但愿啊,这些事儿都别发生,不然大家到时还有些不大好相处呢。”苏二叔微笑不语,心里也晓得吴大伯夫妻现在也不过是叫嚣几句,自从柳素生了女儿,吴大伯夫妻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再加上儿子在旁劝着,他们所有的想法图谋,都不过是一场场空。
吴能夫妻这一路也是下了船换车,到了新渝时候,已经是深秋了。茭娘早两天就先接到了消息,说吴能夫妻将要到来,就让刘三嫂整理出客房,又把那些被褥枕头晒了又晒,好让自己爹娘住的舒舒服服。
这天算着时候,吴能夫妻差不多要到了,苏桐也特地早早退了堂,来到后衙,换了衣服和妻子抱着孩子在苏母房里等候。当着苏母的面,茭娘不能表现的太过盼望,但眼神却是骗不了人的,时不时往外去瞟。
苏母已经笑了:“媳妇,你就出去外面等,担心什么呢?难道我还是那样只许儿媳孝敬我,不许她去孝敬爹娘的老糊涂不成?”茭娘听了苏母的话就笑着凑趣:“自然晓得您不是这样的人,不过呢,当了您,还是要做个样子,好讨了您的好去。”
苏母也乐了,指着茭娘对苏桐笑:“瞧瞧你这媳妇,这进门来这些日子,我笑的,倒比前面几十年还多,果然女儿贴心,这世人为何想不到这些,倒非要生儿子?”苏桐已经站起身给苏母打拱:“是,是,娘心疼媳妇,从此之后,就把媳妇当做女儿,把我当做女婿就是。”
苏母笑的更开怀:“瞧瞧这话说的,要到外面呢,别人定然会说,原来这县尊,也会说不正经的话。”
“让娘开心,怎么就成了不正经的话了?”苏桐双手一摊,故意现出一脸委屈。茭娘噗嗤一声笑出来,怀里的云月也在那咿咿呀呀地笑了。刘三嫂走进屋子满面是笑地禀告:“太太,爷,奶奶,亲家老爷和亲家太太,已经到门口了。”
苏桐忙搀扶起苏母,茭娘抱着孩子,一家子急忙迎出去。
到的大门前,吴能夫妻刚好下车,迎儿在他们身后抱着包袱,吴能夫妻举目观看着县衙。茭娘先停一停脚步,看向自己爹娘,见一年不见,爹娘似乎比原先有了些老态,面上还多了些远道而来的风霜。
而自己也从闺中娇女,现在怀抱小儿。茭娘一时百感交集,说不出话来,眼中的泪不自觉滴落。苏桐和苏母已经走上前,苏母笑着招呼:“亲家,亲家母,许多日子不见,瞧着也还康健。”
吴能和柳氏急忙还礼,柳氏站起身就望过去:“茭娘呢。”
苏桐往后看了一眼,这才笑着道:“茭娘这会儿,只怕伤心呢。”柳氏急忙道:“这孩子,伤什么心呢?”说着柳氏扬声唤女儿,茭娘这才把心中的感伤收起,快步上前。不等茭娘喊爹娘,柳氏已经把她的手一把握住,仔细看着女儿、
茭娘怀中的云月也很好奇地看向柳氏,柳氏对着孩子张开手,茭娘忙把云月交给柳氏:“娘您也抱抱。”柳氏接过孩子,往孩子面上仔细瞧去,笑着道:“这孩子,和你小时候倒差不多,也这样精灵,一双眼啊,真好看。”
苏母也是做娘的人,听出柳氏这话里,有些感伤,晓得柳氏这会儿是悲喜交集,急忙笑着道:“来,都先进屋,这会儿站着也不像话。”柳氏这才收了心里的感伤,把孩子交给茭娘,和苏母彼此歉让着进屋。
吴能就在外面和苏桐说话,吴能见苏桐对待自己十分谦和,方才虽只惊鸿一瞥,也能看出他们小夫妻俩,感情极好。吴能不由为女儿感到高兴,等酒席上来,翁婿两在那喝酒说话,吴能喝的十分畅快。
里面的柳氏却和吴能想的不大一样,苏母是个通透人,说了几句话就劝柳氏去歇息,茭娘晓得这是婆婆要自己和柳氏好好说说话的意思,也就带了柳氏到了客房。客房收拾的窗明几净,里面放着大火盆,被褥枕头样样齐全,桌上放着点心茶水。
柳氏夫妻的行李也放在屋内,茭娘给柳氏倒茶:“娘,您这会儿风尘仆仆,我叫人送热水来,您好好洗洗,晚上也好睡。”
“这一路上,虽说赶路,但比我们原先出门要强,也不是那么累。”柳氏接过茶,只仔细看着女儿。茭娘坐在柳氏身边,伸手去拢鬓发:“娘您是怎么了,只瞧着我不说话?”柳氏把茶杯放下:“我啊,是许久都没见到我的茭娘了,心里想的很,又不好说出来。”
“娘既然想我,那就多在这里住几天,等过了年,春暖花开时候再回去,这新渝,也有几个庙,几座山,好让娘您走走的。若娘觉得这县里憋的慌,我也可以去和人借个小庄子,让娘去住几天。”
“瞧瞧,这才嫁出去几天,就是不一样的说话做事了。”柳氏的打趣让茭娘的脸微微一红,靠在柳氏怀里:“娘,我很好,你女婿也很好,您放心吧。”
“好,我当然觉得你很好,也看的出来。再说了,你婆婆也是个善心的,方才这么几句话就能听出来。只是茭娘,我这一路上想着,你这头一个生了女儿,若……”柳氏的话没说完就被茭娘打断了:“娘,您是想些什么呢?我和你女婿,成亲才一年多,还算得上新婚呢,您就操心起这生儿子的事来了?”
“茭娘,娘知道你不喜欢听,可……”
“娘啊!”茭娘把柳氏的手紧紧握住,接着笑了:“娘您不也只生了我一个女儿,爹爹是怎样待您,您又是怎样想的,怎么这会儿,反倒要这样劝我?”说着茭娘佯装恼怒地把柳氏的手松开:“娘若是再劝,就是没把我放在心上了。”
“我,我……”柳氏嘴张了张才无奈地道:“你爹爹,这不是一直都是做小生意?可是女婿不一样,是做官的。”
“娘您这都是听了谁的糊涂话?这做官了又怎样,我嫁了他,他是官老爷,我就是官太太,等到有一天,他有本事做到一品,那我也是他名正言顺的原配,是要封一品夫人的。娘您说来说去,还不就是怕我被嫌弃,娘这就不像您了。更何况,舅舅说过,夫妻夫妻,难道我就矮了他一头不成?”茭娘的话让柳氏笑了:“好,这样才好,茭娘啊,我这一路上,不就是怕你见女婿做了官,到时觉得心里矮了一头,这夫妻夫妻,只要谁觉得自己矮了一头,这日子,就不大好过了。”
茭娘噗嗤一声笑出,一头扎在柳氏怀里:“原来娘是试探我呢?”




一品恶妇 第71章
柳氏伸手摸着茭娘的脸:“这也不是试探你,娘是担心你。担心你这在外头一年多,况且还有来往应酬,这万一受了点别人什么言语,我又不在这里,也不能帮你排解。”茭娘又嘻嘻笑了,把柳氏抱的更紧:“娘您放心,您女婿是个好人,我呢,也不是那样配不上他的人。”
说着茭娘面上现出追忆:“我记得,当初爹爹要供他读书,说自家女儿其实配不上他的时候,我就有些不服气,凭什么高门大户的小姐,才能配上做官夫人,我就不能?于是我常去请教舅舅,还把舅舅让我读的那些书,都细细地读一遍,娘,我就想知道,等到有一天,我见了他,就告诉他,我是能配得上他的女子。”
柳氏笑的更加温柔:“原来我的女儿,竟是这等样有主见。既然如此,当初你怎么不说?”茭娘的脸又红了,把脸埋在那里不说话。柳氏把女儿的脸抬起赖,温柔抚摸:“茭娘,你现在也是做娘的人了,原本呢,我还想再细细地告诉你这些道理,可这会儿听了,知道你比我懂的道理要多,又有主意,娘这颗心啊,真是彻底放下了。”
茭娘笑的更为动人,母女二人这番谈话已经过了不少时候,惠儿前来禀告,苏母那边摆饭了。柳氏母女这才整理了下衣衫,去苏母房里吃饭。路上柳氏忍不住问茭娘:“云月现在是和奶娘睡?”
“奶娘也只有给她喂奶,平常大多和我睡。”说着茭娘就笑道:“娘,我晓得您想问什么,您放心,我对女儿,也一定会亲自照顾,毕竟,我是晓得,怎样对孩子好的。”柳氏点下女儿的脸:“瞧这一脸的得罪,就想着我夸你呢,好,我就夸你一句,这知县奶奶啊,你做的不错。”
茭娘噗嗤一声笑出来,母女二人说笑着进了苏母房内,房里已经摆好一桌饭菜,裘娘子也被请来做陪客。又是一番相见后,柳氏也就坐了上座,苏母坐在她身边,裘娘子坐在苏母身边,茭娘打横相陪。
裘娘子也要问些家乡的事,听说苏州一切如常,裘娘子倒叹息:“还有两三年才能回苏州呢。”
“这苏州啊,也就是这个样子。倒是我今儿进了新渝城,见这城内虽没有苏州那么繁华,但有样景象是我没见过的,就是这一户宅子面前,见到好几个奶娘模样的,在抱着孩子晒太阳,这倒罢了,还能见到有人抱着小儿进出。这是哪户人家,竟能生的如此多的小儿?”
柳氏的话让裘娘子笑了,接着苏母就对柳氏道:“这件事呢,倒还真是别的地方碰不到的,等吃了饭,我细细地和你说。”柳氏哦了一声,又看向茭娘,见茭娘只微笑不说话,柳氏心中更加疑惑。
一顿饭吃完,小丫鬟送来茶,苏母接了才对柳氏道:“这件事是这样的,要说首功呢,该是媳妇的。”
茭娘忙笑着道:“这首功我不敢居,还是县尊的。”裘娘子也在旁跟着取笑几句,苏母这才把事情原委原原本本说了。柳氏听完倒感慨:“这等事,也只是偶有耳闻,况且做这样事的人家,还要遮掩一下,哪晓得这地方,竟是毫不遮掩。”
苏母也点头:“就是为此,你女婿才想了这个主意,也亏的媳妇能说会道,一场酒席竟能凑了五百来两银子。”茭娘伸出手对柳氏有些撒娇地道:“就是有一些不敢告诉娘,您送的首饰,也放在这里面了。”
柳氏见女儿腕上只戴了一对绞丝银镯子,拍一下她的手道:“这是做好事,难道我还能阻着你?况且这是嫁妆,已经给了你,自然也没有我说话的道理。”茭娘又笑了:“我这不是怕娘说我出手散漫,不是当家过日子的人?”
柳氏拧女儿的脸一下,这才对裘娘子笑着道:“叫你瞧笑话了,我这女儿啊,从来都是这样娇憨的。”
裘娘子急忙赔笑:“这才好呢,一家子在一起,总要说说笑笑,难道这聚在一起,还要像对着佛一样,不肯说笑吗?”众人又大笑一番,柳氏到此,是真的完全放心下来,女儿有主意,能帮着女婿出主意,听这话说的,和缙绅的内眷们来往,也来往的很好。
想着柳氏心中就开始骄傲起来,等到这边散了,柳氏回到客房,吴能也已回到客房,他虽喝了许多酒,面色通红,但还坐在那没有歇息,见妻子进来,吴能就感慨:“方才吃饭后闲坐,听女婿说了些在这任上的事,又说了那筹资建这养女儿的地方,我家女婿,不但才学高,相貌好,还能做好事,真是好,好,好。”
柳氏推丈夫一下:“你这夸女婿不住口的,难道我们女儿又差了,若没我们女儿辅佐,他又怎么做这样一番事业?”两口相对着你夸女儿,我夸女婿,倒足足夸了一夜,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勉强打了个盹。
茭娘一早就过来望侯爹娘,见吴能夫妻都是双眼通红,倒吓了一跳:“可是生病了,还是这路上太劳累了,这还真是……”吴能见女儿连声追问,急忙对女儿笑着道:“既不是生病,也不是太劳累,是我和你娘,昨晚高兴的都没睡着觉,养出这样的女儿,嫁了这样的女婿,多好。”
1...2526272829...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