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医路荣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然宅
等卢炳他们走后,王夫人又回到了寂寞单调的寡居生活当中,想到她的那个嫡姐虽然瞧不起她,但逢年过节的时候,节礼还是送的,便收拾了些王婉贞带回来的药材,去了井府。
井二太太什么好东西都不缺,但看到王夫人带来的如胖娃娃般的百年老参,巴掌大的肉灵芝,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婉贞那里比不得京城,也就这些山货还能拿得出手。”王夫人笑道,“阿炳是个懂礼孝顺的,上回迎亲的时候送来的皮毛山货还多的是,这回来又送了不少,我一个老婆子哪用的了这么多东西啊!”
井二太太忍不住挑眉,暗自觉得这个庶妹居然走运挑了个孝顺的好女婿,问道:“婉贞那丫头现在怎么样?”
提起女儿,王夫人脸上就满是高兴的笑容,“胖了!白胖白胖的,见面的时候,脸圆的我险些没认出来!性子还跟个没出嫁的姑娘一样,咋咋呼呼的,没个当人媳妇的样子!亏得阿炳待她体贴,妯娌陈娘子也是个好相处的。”
女人只有日子过的舒心畅快的时候才会身宽体胖,可见王婉贞在辽东日子过的真是不错。
这会儿恰逢井恪带着童氏前来给母亲请安,将两人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他瞟了眼一旁站着的,礼仪姿态各方面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贵妇典范的妻子,没来由的心里恼怒的厉害。
弃妇的医路荣华 169.第169章 补税
他还等着看王婉贞落魄悔恨的模样,她怎么能过的这么好?
“姨母也在啊!”井恪掀开帘子进屋后,笑道,
王夫人连忙站了起来,拘束的说道:“阿恪来啦!”井恪是井家的嫡长孙,未来的井家当家,每次井恪喊她“姨母”,她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姨母,您赶紧坐下,我们来看看母亲就走。”井恪笑道。
话是这么说,王夫人还是快快的告辞回家了。
“姨母来有什么事?”井恪问井二夫人。
井二夫人摆摆手,语气略带酸涩,“就是来找我说说话,炫耀下她那好女婿!”原本她是想把人参灵芝分一份给童氏的,后来一想,府中人参灵芝多的是,但品级这么上好的东西全京城也难得找到,不如自己留下好了。
这话算是井二夫人说对了,王夫人还就是来炫耀好女婿的,她知道嫡姐一家瞧不起阿炳,觉得王婉贞嫁亏了,她当然不愿意让别人这么误会她的女儿女婿。
井恪坐在一旁听着,垂着眼,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又过了两天,上朝的时候,一个年轻官员上书,称赞了辽东太守秦隽及下属卢炳,政绩卓越,造福百姓,是可造之材。
井丞相记得那个年轻官员是跟随阿恪的,眯着眼看向了站在一旁的井恪,见井恪依然是一副波澜不惊的冷淡面容,禁不住对这个孙儿要做的事好奇起来。
那人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跳出来说道:“既然秦隽在任期间,政绩卓著,那辽东府历年所欠税银是不是该一并补缴了?”
“那可不是小数,少说得有个七八十万两银子!”掌管财务的一名官员小声说道。
一听居然有这么多钱,朝堂上顿时一片议论之声,把辽东那穷地方刮地三尺,也刮不出来这么钱。
太子一怔,皱眉说道:“这怎么可一并补缴?辽东如今百废待兴,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历年所欠税银不是小数,倘若强行补缴,只有搜刮百姓一条途径,岂不相当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秦隽不过当了三年辽东太守,辽东又是个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搜刮民脂民膏,秦隽上哪变出八十万两银子去?那岂不是把辽东一巴掌打回到了原来还不如的境地?
太子这么一说,朝堂中原本嘈杂的声音便小了下去。
这时,井恪开口了,“秦隽身为辽东太守,补缴历年所欠赋税乃是他的职责所在,如今已经拖了三个年头。照太子殿下所言,补缴赋税就是动了当地的根基,那别的地方有样学样,也拖欠赋税不缴,朝廷就别收税了。依微臣看,欠税不补,才是动摇了国家社稷的根基。”
“那也不能要求辽东一次性补齐税款。”太子难忍怒气,他哪能看不出来今日之事是井恪这个黄毛小儿策划的,“全国可不止辽东一个地方欠税,井大人若是闲着无事,这追讨税款的事就交给井大人来做吧!”
井恪面色依旧,朝宝座上打瞌睡的皇上拱了拱手,说道:“太子殿下息怒,方才恪不过是思及国库空虚,陛下想盖月华楼都拿不出钱来,而辽东却欠着八十万两税银不缴,有感而发罢了。”
月华楼早已设计完毕,楼高九层,装饰着宝石黄金,华美异常,据说站在顶层可以摸到天上的月亮,是最接近上天的存在。
当然了,这是宫里那帮给皇帝炼丹的道士忽悠皇帝的,说在越接近神仙的地方修炼,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机会就越大。
听到“月华楼”三个字,皇帝立刻睁开了浑浊的双眼,“怎么回事?”
井恪连忙将追缴辽东欠银的事向皇帝说了一遍。
太子一颗心沉了下去,皇上心里只有修仙问道,长生不老,辽东府百姓的死活才比不上一个可能让他修道成仙的月华楼。这事一旦让皇上决策,那就再无翻转的机会。
果然,皇帝一听辽东欠银足有八十万两,追讨回来后可供他盖几栋月华楼,立刻大手一挥,命井恪全权负责追讨辽东欠银的事。
“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为皇上分忧。”井恪淡然的朝宝座行了个礼。
井丞相看着跟没事人一样的井恪,忍不住笑了起来,大感欣慰,不愧是他一手栽培出来的好接班人,有谋略,够胆量,有他年轻时的风范。
下朝后,太子就匆匆忙忙写了一封信,命下人加急送往了辽东,至少提前给秦隽报个信,让他有个准备。
井贼可恶!太子在心中又给井家记上了一笔黑账。
很快,井昭也得到了消息,火速给辽东的女婿发去了一封示警信。
太子和井昭的信前后脚到达了辽东,秦隽接到信后,只是惊讶了一阵,便镇定了下来。
“怎么突然就来要钱了?自从我们来了之后,税银不都按时足量交了吗?”未秋问道,“还有井家,三番五次的驳太子面子,也太大胆了!”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井家就不怕太子登基后报复他们?这种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疯狂劲,未秋都替他们感到心惊肉跳。
井丞相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个高贵冷艳的井大郎更是刁钻可恶!
“无妨。”秦隽拍了拍未秋的背,安慰道,“该来的总会来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未秋靠在秦隽的肩膀上歇了口气,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他们要多少钱?八十万两?库里有那么多钱吗?”
秦隽哭笑不得,亲了下未秋的唇角,说道:“秦夫人,您现在才想到问钱的事啊?”
未秋不好意识的撇撇嘴,在辽东当土皇帝当久了,什么都随便她用,对银子多少都没个数了。
“我这就给太子和井大人回信。”秦隽说道,“你莫担心,一切有我。”
很快的,太子和井昭就收到了辽东的回信,而这时,井恪正忙于甄选去辽东讨税的官员。
他是井家的嫡长孙,而去辽东路途遥远,地势艰险,又多民乱匪祸,他堂堂千金之躯,是不可能亲自去辽东的,去辽东的官员肩负着将巨额银两押运回京的重任,人选的问题就格外重要。
虽然沿途可出动军队护送,但还是要选稳重,精细,能干的人押送银两,井恪心中默默盘算,至于讨要银两这个问题压根不在他考虑范围,他不认为秦隽一个小小的辽东太守敢抗旨不尊,拒交欠银。
卢炳想跟着秦隽往上爬,得先问问他答应不答应!
就在井恪忙于选择出行辽东的人员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了门来。
“你来做什么?”井恪皱眉问道。
崔佑腆着脸笑道:“表弟如今做了官,难得见一回面,表哥想见你一面都不行?”
“到底有什么事?”井恪不客气的问道,崔佑不成器,这些年崔家愈发的走下坡路,加上崔梅柔被姜泽软禁,连带着他也不受姜泽待见,失去了至交好友,是以井恪现在对姓崔的都没了好感。
崔佑见井恪不耐烦了,连忙说道:“就是去辽东要银子的事!表弟,我知道你现在正找去辽东办事的人,眼前不就有个合适的!”崔佑指了指自己。
“你?”井恪差点没被崔佑逗乐了,只知道吃喝嫖赌的人也会办正事?
崔佑堵着井恪的路不放,“表弟,我在现在的位置上都坐了三四年了,早该升一升了,要是靠着你和姨父的面子,人家也不是不给我升职,可我不能给你和姨父脸上抹黑,总得做出点什么来吧?眼下不就是个机会?与其给别人,不如留给自家人!”
“此事关系重大,马虎不得,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大罪。”井恪皱眉说道,不是他瞧不起自家表哥,实在是崔佑不是干正经事的人。
崔佑拍着胸脯保证,“我能不知道这事利害?只要表弟你让我去,我一路上眼睛都不闭一下,给你盯牢了银子!”
见井恪还在犹豫,崔佑又说道:“表弟,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你给外人都不给表哥?不管表哥当什么官,都是你这边的人,你说什么做什么表哥都支持你,不比外人可靠多了?”
最后一句话彻底打动了井恪,虽然崔佑没什么能耐,但他有一个好处——听话,十分的听话,让他朝东他不敢朝西,是个非常好用的应声虫,不用怀疑他对井家的忠诚。
而且去辽东的官员不止一个,多一个崔佑不多,少一个崔佑不少,主事人是个精明能干的就行,让崔佑跟着去,多一项能拿出手的政绩也不错。
崔佑得意的哼着小曲回了家,迫不及待的跟孙氏说了,他要去辽东收缴欠银,满脸的得意张扬。
他去了辽东,不但要将税银要回来,少一分银子就要秦隽小儿吃不了兜着走,还要好生羞辱一下陈未秋那女人,要不是陈未秋,他妹妹也不会被软禁这么多年!
等他带着银子回来,等待他的就是升官发财,他一身的本事,早晚成大器,不必再看井恪的脸色行事!
弃妇的医路荣华 170.第170章 讨债大队
孙氏听崔佑这么说,简直心惊肉跳。夫妻这么多年,她能不知道崔佑是什么样的人?让他吃喝嫖赌还差不多,让他去干押运银两这么重要的事,分分钟坏事的节奏啊!
“还是别去了。”孙氏说道,看崔佑脸色阴沉了下来,立刻笑道:“家里离不开你,你走了,你那群莺莺燕燕我可不管!”
崔佑脸色这才好转,大手一挥,笑道:“她们就是个玩意儿,我是去办正事的,她们要敢不服你的管教,只管卖了去!”
等他升官发财了,要多买几个漂亮姬妾庆祝下,屋里这几个早玩腻了,该换了。
没过两天,崔佑要去辽东要钱的事传遍了京城,一是这事本来就是热门事件,二是崔佑难得办一件要事,得意之下恨不得嚷嚷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这天,崔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崔佑听门房禀告姜家二公子来了,他本来是不想见的,姜大郎是个无耻小人,软禁了他妹妹,也不肯在官场上提拔他,崔佑对姓姜的都没好感。
不过听门房说,姜渺是带了厚礼上门的,拜帖上写的也特别恭敬,崔佑飘飘然之下,决定大人大量,不和姜家人计较,让门房放姜渺进来了。
姜渺的目的同崔佑一样,他也想去辽东催缴欠银,一来给自己增加资历;二来看准时机,顺便捞一笔;三来,他优秀了,不就衬的耽于儿女情长的姜泽不优秀么!只要能把姜泽从世子的位置上拉下来,即便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都不能放过!
“你怎么不去找你大哥?姜大郎和我表弟一向要好,他说话比我管用多了!”崔佑不想搭理姜渺,他讨厌姓姜的人。
姜渺无奈的笑道:“崔兄,你还不知道我大哥那人,他就是个头脑不清醒的,自从他回来后,就没一天正常的时候……论亲戚,你也是我大哥,亲大哥指望不上,小弟就只有指望你了!”
凡是说姜泽不好的话,崔佑都爱听。
见姜渺态度恭敬,语气恳切,把他捧的高高的,崔佑便决定做一回好人,回去找井恪,把身为六品小官的姜渺也编入了讨债大队。
井恪烦不胜烦,加上姜渺是姜泽的弟弟,姜泽如今和他形同陌路,他还想同姜泽和好,让姜渺也去,就相当于卖姜泽一个面子,便同意了。
崔佑更加得意了,他是要做大事的人,现在他一步步发迹的时候到了,他也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心腹势力了!懂事又会说话的姜渺就是他头号培养对象。
到了四月底,以井恪为首的讨债大队正式成立了,井恪自己去不了辽东,便派了自己这一系的一个叫叶希的年轻官员领队,崔佑和姜渺从旁辅助。
叶希年纪二十五六,行事稳健,办事细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让叶希去押运银两,再让人放心不过了,而且事实上,井恪真没指望崔佑和姜渺能干什么事。
临出发前,井恪对崔佑千叮咛万嘱咐,凡事要听叶希的,不可擅做主张,崔佑心中暗恨井恪瞧不起他,表面上还是谦虚恭敬的点头应下了。
直到姜渺出发那天,姜泽才得知了他要去辽东押运欠银回京,惊讶之下,立刻堵住了收拾好行装,要出门的姜渺。
“你去辽东干什么?”姜泽沉着脸问道。
姜渺神色轻松,“当然是奉了皇上的命,去催缴欠银了!”
“你以为这是容易的事?”姜泽皱眉,“八十万两银子不是小数,万一有个闪失,你能担待的起?”
姜渺不高兴了,他最讨厌姜泽用训孙子的语气教训他,不客气的说道:“你怎么就知道会有闪失?你怎么就知道我干不好这事?我看你就是怕我干出一番事业来,你脸上没光!”
“你这叫什么话!”姜泽大怒,“少在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以为这世上的人都如同你一样,小肚鸡肠,满肚子的鬼心思?”
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姜泽都对这个庶出的弟弟没有半分好感,尽管姜渺表面上对他恭敬,但实际上这小子满肚子的算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还以为自己掩藏的很好。
姜渺恼羞成怒,阴阴的笑了起来,“姜大郎,你以为你好到哪里去?堂堂一个国公府世子,心里头念念不忘的是一个有夫之妇,我们姜国公府都成了京城的笑柄了!你有什么资格说我?我人品如何用不着你评判,至少我没做过让国公府蒙羞的事!”
这话戳到了姜泽心里的痛处,姜泽一时没有吭声。
“怎么?我没说错吧!”姜渺略有些得意,“你不过是见不得我好罢了!”
姜泽叹了口气,想起这一大家子各怀鬼胎的人,一阵心灰意冷,摆手说道:“你要去便去,脚长在你身上,我拦不住你。只是有一点先说清楚,不管你以后如何,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和国公府无关,倘若你领了罪责,国公府更不会帮你分担半分!”
姜渺冷哼了一声,就要走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不怀好意的笑道:“大哥,你成亲也这么多年了,怎么连个信都没有?你跟大嫂也得抓紧了,我听说那个陈娘子……哦不,是井家的二姑娘,跟姓秦的都有一儿一女了!”
“不劳二弟费心。”姜泽神态如常,心平气和的说道,转身便出去了,手却在袖中握成了拳头。
姜渺得意的扬长而去。
崔佑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上路后的日子让他苦不堪言,然而大话已经在京城里放出去了,他此行一定要做出些成绩来,加上还存了要收姜国公府的庶子为“小弟”的心思,再苦他也没好意思叫嚷出来。
这点倒是让领队的叶希暗暗吃惊,觉得外界传言有所偏颇,这个崔大郎还是有几分可取之处的。
一个月后,众人到达了辽东,受到了以秦隽为首的辽东官员的热烈欢迎,态度真挚,几乎让众人怀疑,他们是来送钱的而不是来收钱的。
只不过,秦隽从头到尾都没搭理过崔佑,只和叶希说话,让崔佑恼恨在心,下定决心,早晚让这个不识抬举的秦隽小儿好看!
因为这次押运的税银不是小数,众人都不敢马虎,到达辽东的当日,就去了官库清点银两。
存放税银的官库一共有八间,每一间都堆满了生铁铸造的大箱子。
卢炳命人随便开启了一个大箱子,映入众人眼中的是堆满了箱子的银块。
“八十万两税银都在此。”秦隽说道,“一两不少。”
开箱子的军士见众人看过了,便要合上箱子。
“且慢!”崔佑大声叫道,从叶希背后走了出来,皮笑肉不笑的看着秦隽,“秦大人,这够不够八十万两,可不是你嘴皮子一说就算的!”
秦隽眼角都没往崔佑这边扫一眼,冷淡的说道:“银子当然要请诸位大人一并检验的,还请叶大人安排。”
叶希自带称上路,当下便吩咐随行的下人称银子,一个个的银块子称起来分外的麻烦,崔佑为了表现,还特别从袖子里变出来一个剪子,将下人称量过的银块一个个剪开来看,生怕银子里面包了水银或者铅。
“秦大人可别嫌下官苛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身负皇命,事无巨细,总要想的到才行。不然出了岔子,你我都担待不起。”崔佑装模作样的说道,还不屑的瞥了眼叶希,真笨,连这个都没想到。
叶希懒得和他计较,他随行带来称银子的都是管库银的老手,银子一过手就知道里面有没有掺假,哪用得着他在那上蹿下跳,不过是念在他是井恪表哥的面子上,不好多说什么。
他在意的是另外的事,没想到秦隽真的拿出了八十万两白银!还拿的这么爽快!既然秦隽让他们光明正大的验银子,说明这银子是足量的,这是他没料到的。
辽东,远比他和井恪想象中更富庶,而秦隽,也比他们所以为的更有能力。
纯银是比较软的,但崔佑那双手除了拿筷子摸女人,基本没干过粗活,不一会儿,手指就被铁剪磨出了两个水泡,他忍不了疼,不想干了,但又觉得这么丢手没面子,正在犹豫要不要让没眼力价的姜渺过来剪银子的时候,叶希发话了。
“崔大人不如停下,我们先去喝茶歇息一会儿。”叶希说道,他是看出来崔佑干不下去了,而且他肚子也不舒服,疼的有点厉害,想去休息一下。
“既然叶大人说了,那下官恭敬不如从命。”崔佑赶忙说道。
秦隽看在眼里,并未吭声,清冷的眼眸里流转着不动声色的讥讽,领着叶希,崔佑还有姜渺出去后,把他们安置在官库厢房中歇息,这时有下人来找秦隽,秦隽便先告退出去了。
秦隽出去后没多久,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站在众官员歇息的厢房探头探脑,叶希皱眉,沉声说道:“何人在此张望?”
老头陪着笑进来了,看了一圈,讨好的笑道:“在下是太守府主簿杜信,不知哪位大人是京城来的主事大人,在下有要事向大人禀告。”
弃妇的医路荣华 171.第171章 清点
“有什么事就直说。”叶希说道,这人形容猥琐,眼神飘忽不定,看着就不像什么好人,直觉上,他不认为这人能说出什么好话来。
杜信有些犹豫,说道:“大人,此事干系重大,在下想单独向你汇报。”
看叶希神色不为所动,杜信看了眼外面,咬牙说道:“是关于秦太守的事……”
“既然是秦太守的事,那就去叫秦太守过来一并听听,也好向他证实下你说的是真是假。”叶希冷笑道。
杜信没想到叶希对他所说的根本不感兴趣,也怕叶希真的把秦隽叫过来,慌忙退下了。
崔佑和姜渺都急了,一个等着抓秦隽的错处,好报复陈未秋,一个等着拿了秦隽的把柄,好好的敲诈上一笔。秦隽这么有钱,八十万两税银都轻轻松松拿出来了,给他点辛苦费,应该算不了什么,九牛一毛罢了。
“叶大人,你这是要包庇秦隽了?”崔佑先发难了。
姜渺站在一旁,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他可没资本跟叶希叫板,只盼望崔佑能够压制住了叶希,他也能分一杯羹。
“崔大人这叫什么话!若是秦隽犯了罪,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才叫包庇,你倒是说说,他犯了何事?”叶希淡淡的说道。
秦隽为官如何,他并不关心,或者说,这并不是他此行的目的。他这回来盛州,唯一的任务就是安全的将八十万两白银带回京城,其余的事他一律不管。
惹恼了秦隽,税银一事徒生变故,那就得不偿失了,银子事关重大,经不起半点波折。
光看秦隽剿清了土匪这一项,就知道这个人是个有胆识,够决断的人,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他们一行人来到辽东势单力薄,秦隽若是够狠,让他们悄无声息的死在回程的半路上,只推说是土匪干的,也未可知。
即便秦隽为官真有问题,那他也得等回京后回报井恪,让井恪另外派人彻查此事。
银子没了可以再挣,可要是查秦隽,那就是动摇了秦隽的根本,秦隽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再说了,这是辽东,是秦隽经营了三年多的地盘,秦隽能让他们查出来什么才怪!
他懒得跟崔佑解释,想必以崔佑的脑子,现在还以为他是高高在上的京官,想骑在秦隽脖子上就骑呢!算了,就让他这么自以为是吧,只要不出大差错,当乐子看图个解闷。
崔佑被叶希堵的哑口无言,又觉得十分不甘心,趁叶希起身去查看清点银两的时候,他跑了出去,给了衙门的一个衙役一两银子,让他给刚才那个叫杜信的老头带了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