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良久,许鸣站起来,吩咐道:“给叶总司令、陈军长发电,要求…”
电报顺间发出,而在一百多里的邕钦公路上,八千多名日军排成整齐的队形,像两支不断前进的长蛇,在公路上蠕动。





抗战雄军 第298章 邕州会战(56)
“总司令,许军长来电。”一个电报员走到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的面前,行了一礼。
这是一封蓝色的电报,许鸣要求第66军迅速转为防御。
“丢他娘的,老子打了半辈子仗,还要听这个小年前的!”叶肇吐出一嘴土,刚才他跑到最前线,没想到被日军仅有的一门速射炮发现,一炮打来,没人受伤,却都吃了一嘴泥。
军长陈骥在前面围攻日军援兵,这里还有一个160师师长宋士台。他用惋惜的语气道:“总座,鬼子快完了,要不咱再打一会?”
叶肇摇了摇头,“听许鸣的吧,这小子说话还是要听的。”
第37集团军只有一个军二个师,不过总司令叶肇资格很老,他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如果是别的军长发电让他配合行动,在派系复杂的国军系统里面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个叫许鸣的显然不在其列。
叶肇并不了解许鸣的整个计划,但他能感觉到自己参与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行动中,不仅仅是张发奎亲自打电话过来,还有密码本的更换,后者可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且还是在战时,显然,有人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叶肇真正不满意的,不是放过这奄奄一息的几百个小鬼子,是他在这盘棋中只是一个棋子,而不是一个棋手。
叶肇的命令立刻被传达下去,第66军两个师放过了被围的2个日军大队,根据预先的计划,沿着广西和广东的省道公路,向西北方向撤去。
***********
11月11日上午十点,经过将近20个小时不间断的行军,第17步兵团团长铃木春松率部到达百济,解救了陷入重围的第150联队。
联队长山本重省站在公路上,公路两旁还有激战的痕迹,到处是弹壳和弹坑弹孔,道路上也散满了斑斑血滴,两天多的战斗,日军付出了将近一千人伤亡的代价,第150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永井八郎被中国军队的炮火击毙。
山本重省的脸色看起来极差,嘴唇还不时抖动,在竭力掩盖怒气。
“支那人竟然敢这样如此藐视皇军?”铃木春松发出了嘶哑的嚎叫。
公路旁边,左右各有两个景观,是用日军的人头制成的,第66军撤退后,将地下300多个鬼子的人头砍下,堆立在路旁。
中间还竖立着一个木牌,上面用血写着一行大字,“南京大屠杀死者祭”,不过这个牌子已经被踢倒一旁。
这个时空的南京大屠杀规模小了很多,但仍然有10万平民被杀,第114师团是罪魁祸首之一,中国国民政府已经宣布,战场上不接受第6、第9、第16、第114师团投降,当然,第9师团不存在投降的问题了,这个师团瑞昌覆灭后,番号已经被取消。
日军屠杀战俘和平民很爽,但自己被虐就不能忍受了,何况是用这种打脸的方式,铃木春松气得浑身发抖,大怒道:“捉到这群支那兵,砍下他们所有的脑袋!”
本来日军还打算稍作休整,但在怒火的鼓动下,日军没有做任何停留,向西北方向的国军部队追击而去。
************
太平镇,无数中国士兵在用工兵铲挖着壕沟,在紧张地构筑着工事,这里离百济大约30公里,第66军到这里后,没有继续向后撤退,而是以太平镇两侧的山地为依托,修建工事。
除了三米深、二米宽的壕沟外,国军也动手制作鹿柴,将竹片或者树枝削尖,放置在阵地前,鹿柴上面用浮土或者荒草掩盖,有的放在陷阱里,等待着猎物上钩。
前面是普通士兵干的活,工兵部队则在修建火力掩体,用石块加水泥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用土木工事代替,士兵们将大树伐倒,锯成原木,填充在火力点外围,为了掩蔽方面考虑,所有的火力点都采取半地下配置。
战争打到这个程度,或许有国军的部队不会进攻,但已经没有不会防守的了,所以日军将领哀叹不可能出现一个大队击溃国军一个师,事实上,守军如果有基本的战术素养和不错的战斗意志,想一举攻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此刻对他的防御设置充满信心。
不过如果许鸣在这里,一定会指出这里的防御体系还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第66军阵地的设置没有以兵力为基点,而是以地形为基点。
对现代化战术没有足够了解的中国将领经常犯这个毛病,想把所有阵地都守住,每个地形都分摊一点兵力,重点地区既没有纵深防御体系,也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叶肇作为一个老资格的保定系,自然免不了这样的问题。
当然现在的他还是充满信心的,叶肇走到一处阵地,战壕已经被挖好,弯弯曲曲像个绳子,向后还有交通壕连接,壕沟的两侧,则被挖成猫耳洞。
“给我再挖些防炮壕,弟兄们加把力,现在多花点功夫,马上少吃点亏!”叶肇拍了拍一个正在埋头苦挖的士兵肩膀,大声鼓励道。
正说间,一个骑马的侦察兵从远处的公路飞奔而来,对过口令后,迅速向山上跑来。
11月的凉爽天,这个士兵跑得满头大汗,“总司令,鬼子到了!”
“多远?”
“报告总司令,先头部队约300人,(离太平)大约15里,刘营长已经和他们交上了火。”
这应该是日军的搜索部队,第66军也派出一个营的后卫,进行断后作战,敌人先头部队到了,主力应该不远,15里的距离,步兵也只要花两个小时。
山上的中国士兵加速运动起来,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叶肇还给太平镇另外一侧的军长陈骥打了个电话。
“骧衢,无论鬼子怎么攻也要顶住,守不住3天,你我都军法用事!”
“总司令,您这都是第七遍了!”陈骥显得十分无奈,从百济撤退开始,叶肇就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决不能放弃阵地后退。
日军有可能来一个师团,而第66军不过是中国地方部队的一个军,这才是叶肇放心不下的原因,张发奎对他说了,这次如果不能完成任务,不仅仅是第37集团军的高级军官全部受军法处分,连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也要被撤职!
日军到达太平镇后,并没有向第66军马上发起进攻,而是在构筑出发阵地,第二日凌晨,随着第17师团主力到达,日军对66军的进攻正式开始了。
步兵冲,冲之前炮兵轰,这是日本军队一贯的进攻方式,这次也不例外,24门三八式75毫米野炮,6门九一式105毫米野战重炮,还有各种步兵炮和速射炮,向国军的山头上猛烈射击。九一式重炮属于军一级支援火炮,是板垣征四郎特地从华北的第一野战重炮兵旅团旅团长西村琢磨那里要来的,武汉会战后,日军只剩下了这一个野战重炮旅团,板垣征四郎可是做了不少工作。
因为中国军队的防御工事仅仅布置了一天时间,许多壕沟还未挖成,掩体也没有时间布置得多坚固,日军的炮火显得非常的凶猛和准确,山头上,不断有工事被炮火集中,碎片和泥土抛洒在空中。
整整2个小时的炮击后,日军几乎将国军挖掘的壕沟和暴露的工事全部摧毁,炮火开始延伸后,一个鬼子的指挥官举起军刀,正是第114师团150联队联队长山本重省,霎时,大批日军向波浪一样,朝着国军的山头冲去。
第17师团师团长广野太吉也到了最前线观战,刚才日军炮击的时候,他躲在一处树林里,用望远镜实际观测炮击效果。
炮击的效果看起来不错,不过广野的脸上显得有些疑惑,他皱起了眉头,朝着旁边的铃木春松说道:“铃木君?你是不是感觉这支支那部队非常奇怪。”
铃木春松放下手上的望远镜,惊讶地道:“师团长阁下,有什么奇怪的?”




抗战雄军 第299章 邕州会战(57)
广野太吉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只是一种感觉,对手的行动很奇怪。”
广野毕竟受过严格的军事教育,对战场上的风雨非常敏感,事实上任何一个作战计划,都会有相应的痕迹流露出来,广野亲自指挥这场战斗,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之处。
首先是中国军队来的轰轰烈烈、正大光明,好几天前这支部队就大摇大摆地从广西到广东的省道出发,就差没敲锣打鼓了,情报部门报告,这支部队在临出广东前还开了一场欢送会,会场上送锦旗、放鞭炮,搞得很是隆重。
还有这支部队在百济割下了300多颗人头,这明显是激怒日军,那对手的意图何在?
最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部分中国军队要是撤退的话,一般会撤较远距离,而且往山区撤退,少有沿公路撤退,还只撤退30公里的。
不过广野太吉却也能很轻易找到反驳这些的理由。首先,中国军队的行动一贯不讲究保密,这是对手固有的缺点,日军总不能认为一支“正常”的支那部队不正常吧,至于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欢送会,更是对手的一个很明显从鼓舞士气方面考虑,事实上,日军在离开本土前,也有社会各界参与的欢送会。
第二点更是不值一驳,第66军和第114师团是有仇的,日军在攻占南京的时候,第66军被俘获了1000多人,这些人最后全部被杀,中国方面很可能认为是第114师团实施了屠杀,这次对手实施报复,也不是奇怪的事。
至于最后一点,或许是对手认为日军不会追,或许认为日军兵力有限,追来也不怕,战场上的事,往往有很多奇怪的现象,一一追究的话,指挥官会陷入思考的无边无际的困扰之中,而且广野太吉也认为中国军队的将领没有足够的战术素养,出一些差错反而是正常的事。
广野将这些疑点报告给南宁,板垣迅速回电,“…催破该支那军后,支队立即转进南宁,实施对支那主力部队之反攻。”
板垣的电报点到了要点,无论对手有什么招数或者使用何种谋略,只要将眼前的敌人击败,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疑问方面,可以等战后在慢慢探究。
“传我的命令,加强对太平镇的攻击!”广野太吉右手一挥,指向西南侧的国军住阵地。
随着广野命令的下达,日军数十门火炮再次全速开火,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入中国军队的阵地,第66军据守的山头上,笼罩着一片片的烟尘和火光。
炮击尚未延伸,日军的各个攻坚部队就进入出发阵地,和炮火的覆盖范围几乎同步,为了不给对手足够的反应时间,有的日军先头部队离自己火炮落地的区域不到50米!
凭借炮火的掩护,日军像锥子一样,对第66军实施中央突破,中国突破方式,对于防御工事基本被毁的中国军队来说,效果是极大的,粤军毕竟是一支地方部队,从军官到士兵没有受过严格的军事教育,既没有构筑纵深的防御阵地,也没有足够的预备兵力,13日晚,经过一天的激战,日军占领太平山,将第159师和第160师的阵地完全分割开来。
“完了!全完了!这次我们全完了!”一个防炮洞里,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在叹着气。
日军的炮火依然猛烈,不时有炮弹落在指挥部的近处,用原木支撑的防炮洞里,灰尘在上面不时簌簌而下。
叶肇的副官劝道:“总司令,不如咱们撤吧,鬼子拼命了,像这个打法,要是再打两天,咱们可都拼光了…”
叶肇用手扶着额头,将胳膊撑在桌子上,痛苦地道:“无论如何,咱们都要再死撑两天,不过我恐怕要死在这里了,我要是为国捐躯了,你把我的遗书带给我妻子,哎,我现在最放心不下的额,是我的…”
叶肇不是不想退,太平这里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可上面已经下了死命令,让他再守两天,他的面前,放着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的三份电报。
所有电报都一个内容,“必须死守至15日傍晚时分,始可自主进退。”
一个人的电令,他还可以违抗,这三位一起来,你要是不听,坐大牢都是轻的,说不定要吃枪子。
广野太吉非常得意,战无不胜的皇军一个师团不是支那的一个军所能抗衡的,对手缺乏足够的战术素养,日军的中央突破战术大获成功,经过两天的激战,对手已经被分割在几个互相不能联系的山头上,日军则可以充分集结兵力和火力,逐步实施攻击。
第17师团成军以来的首战将会以一场大胜开始!
“真不知道昆仑关的中村师团和久纳师团是怎么打仗的?居然不是支那的一个军对手。”广野没有直接说起他的成功,而是用不屑的语气说起了昆仑关之战,他和他的17师团一直在苏州驻扎,对日军在南宁的大败十分不满。
“所以板垣才拼命要我们师团增援,关键时刻,还只有靠我们这样精锐的部队啊!”铃木春松立刻大声附和道。
“吆西!”广野满意地点点头,南宁的板垣兵团连续吃败仗,如果他能在这里取得一场歼灭战,那将是一个巨大的荣耀。
人只有对比才能有差距啊,第五师团号称“钢军”?那他的第17师团就可以称得上“钨军”,坚不可摧,势不可挡!
地球人是不能阻止第17师团了!
广野太吉正在做着美梦,突然一个通讯兵跑进来,对广野行了一礼,“报告师团长,大塘来电,一支支那部队约5000人,正在进攻大塘!”
第17师团司令部里登时一片寂静,广野太吉和铃木春松相互看了一眼,脑中都显示出一个著名的战术:“调虎离山”。
又一个急急忙忙的通讯兵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师…团长阁下,百济失守!”
广野太吉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
第37集团军的指挥部,叶肇无精打采地瘫在椅子上,遭受2天2夜的围攻,整个部队伤亡惨重,日军充分发挥了炮兵的优势,将他部队的阵地一一孤立起来,第66军眼看撑不住了。
“去,再给战区司令部发电,要援兵,要援兵。”本该是大声的命令,叶肇说得有气无力,任谁在一天之内连发11封救急电报也只能用这样的语气了。
叶肇事实上对援兵不报希望了,邓龙光的第64军在郁林,离这里好几百里山路,其余一个桂系的师在合浦附近,靠桂系的一个师解围,看起来一点指望也没有了。
整个指挥部里都充满苦闷的气氛,直到一个高昂的声音打破。
“总司令,鬼子退下去了!”
看他的总司令一脸震惊,跑回来报告的最前线步兵指挥官刘栋才又加大了语气:“总座,鬼子已经全面撤退!,我军阵地前,日军已经全部撤退!”
叶肇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抗战雄军 第300章 邕州会战(58)
百济丢失,广野太吉立刻大感不妙。
那里还有半个大队的日军,按照广野的推测,支那人即便一个师也要攻打两天时间,现在居然瞬间丢失,要命的是,百济的日军最后只能发出一份绝笔电,就全军覆没,现在进攻百济和大塘中国军队的兵力和番号一无所知。
不过广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军队这里至少悄悄埋伏了一个军!恩,这点他猜对了。
“八格,该死的中井!”广野忍不住骂了板垣第5军留在这里的情报机关,这么多的敌人埋伏在百济,还打出了经典的“调虎离山”战法,中井增太郎的“山机关”不知道在干嘛!
“松浦君,你带领部队先行出发,我把这里安排下,然后率师团主力捕捉支那军。”广野对步兵第81联队联队长松浦丰一道。
第17师团从围攻转为撤退是需要时间的,另外也需要防止太平镇的中国军队追击,松浦丰一当即率领2000多人从公路出发,临走前,广野告诫道:“松浦君,支那这次行动定然是预谋已久,你在公路两旁仔细搜索,防止敌人伏击。”
“多谢师团长阁下提醒!”松浦一个鞠躬,他现在和广野太吉一样,尽管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但凭借优秀的战场嗅觉,他能感觉到一丝危险,打仗讲究主动,现在第17师团明显是受到敌人的调动,松浦丰一已经收起了昨天对国军的轻视之心。
一个中队在正前方搜索,左右各另有一个中队负责左右的侦查,松浦命令侦查的范围扩大到5公里,但令他感到忧心的伏击没有发现,因为对手在阻击。
中国军队大约1个连,以公路为中心,首先拦住了日军正前方的搜索中队,不久,两侧的日军搜索队也与对手交上了火。
已经不需要搜索了,因为对手在正大光明地阻击。
前进被阻,双方的士兵趴在地下开始对射,不断有士兵被子弹或者炮弹击中,发出惨叫。
日军的中队长做了个手势,烟雾弹立刻在阵地前弥漫起来,中队长亲自带领部队进行了冲锋,同时,两挺九二重机也支援着冲锋的部队,日军的掷弹筒部队则跟随着步兵,准备随时轰击对手的机枪。
冲击的日军利用地形,迅速向前突进,第17师团从去年3月组建以来,经过一年多的严格训练,战术能力具备相当的水准,无论是单兵的战术动作,还是班组乃至各排(小队)之间的协同,看起来都有板有眼。
离中国军队的阵地只有200米了,中队长举起了军刀,霎时间,一大片“板载”声响起,上百个个鬼子一个个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气势汹汹地进行最后的冲锋。
日军的机枪和掷弹筒叫着更欢,全力掩护着冲锋的步兵,200米的距离并不远,仅仅10余秒,鬼子就冲到了离中国军队不到50米的距离。

“支那军居然敢白刃战?”松浦丰一惊讶地问道,他的面前,是那个刚刚败退下来的中队,中队长更是用绷带吊着胳膊,刚才中国军队的一个士兵用刺刀狠狠地在他的右臂上开了个口子。
“联队长阁下,是的,这一定是支那最精锐的部队,他们在离我们50米的距离上开火,然后对我军实施反冲锋!有这种勇气的支那部队,决不可小视。”
松浦皱起了眉头,一般来说,中国军队只有中央军才会和日军进行白刃战,不过对方的桂系部队也有白刃战的传统,但无论是敌人哪支部队,这个中队长的判断是正确的,第17师团这次遇到了强敌。
松浦立刻命令一个大队的日军从两侧包抄,对于敌人小部队的阻击,正是正统的战法,果然,中国军队一看日军采取这种方式,为了避免被优势兵力包围,也在烟雾弹的掩护下迅速撤退。
总算打退了敌军的阻击,不过广野没高兴多久,中国军队又在离这里不到3公里的地段,重新建立了阻击阵地。
“八格!”松浦狠狠地骂了一句,这支中国军队简直太难缠了,现在这里离百济还有20公里,离大塘约50公里,照这种推进速度下去,那估计要好几天才能到。
松浦只能将两个步兵大队一左一右,以进攻队形向前突破,部队以这种方式前进数十公里会很疲劳,不过松浦也没有别的办法,现在时间是最为宝贵的,大塘的日军还等着他救援。
这种方式还是有效果的,日军的大部队连续突破了国军的三道阻击线,甚至还在一个战死国军军官的身上发现了一份文件,文件显示,这是桂系第46军的独立第一团,要在这里阻击住日军大部队三天。
广野沉重的心稍微放松了些,桂系部队怎么要比许鸣的第五军好对付一些,当然,支那第五军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个地方的。
“报告联队长,支那人又在前面!”在离百济大约5公里的地方,一个传令兵跑来报告。
广野听了这话,不仅没有忧虑,反而显得有些轻蔑,眼前是一大片开阔地,从这里到百济,连一个高一点的山头都没有,这可能是最不适合做阻击阵地的地方。
“联队长阁下,支那的指挥官应该是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将眼前这些支那军全部消灭。”联队副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81联队已经被缠住了,只有找个机会将对手重创或者全歼,才能顺利打开到大塘的道路。
日军现在不是两个大队一起上了,是所有的4个步兵大队一起上,两个正面攻击,两个迂回包抄,松浦的身边,只留下一个步兵中队做预备队。
平地上,日军以小队或分队为单位,像锥子一样,对中国军队的阵地锥去,国军这次的阻击显得分外顽强,看见日军包抄,不是选择往常一样的后撤,而是继续在阵地死守,同时日军也发现了中国军队的阻击部队兵力比往常要雄厚许多,看起来将近2000人,应该是那个“独立第一团”全部在这。
“吆西,愚蠢的支那人!”松浦得意地叫了出来,中国军队死守不退,他反而感到高兴,他最怕的就是对手逃脱,当然,这个平原地带想逃跑也不容易,对方的指挥官显然是在关键时刻出了漏子。
联队副官道:“联队长阁下,支那的地方部队的指挥官果然缺乏指挥能力,我想恭喜您,第17师团马上将由您品尝胜利的醇酒!”
松浦丰一显得非常受用,原来的担心已经彻底抛到了脑外,没有什么比击败一支强悍的敌人更加令人高兴的了,支那指挥官犯了错误?或许不能这样说,对手的指挥官或许不错,只不过遇到了过于优秀的松浦丰一,人只有对比,才能显示出差距啊!
办事一定要有前瞻意识,这是松浦一贯的信条,松浦开始思索捷报的措辞,这份措辞一定要显得内容平淡,有一种云淡风轻的韵味,但又要在里面显示出战斗的残酷和激烈,最后必须要重重指出的是,进攻的皇军将士在关键时刻得到了他们联队长的指引…
1...121122123124125...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