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战雄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对面千里
这个方案一说出,会议室里静了下来,泽田茂的计划是很冒险的,现在华北华中的日军兵力已经处于非常紧缺的地步,就这还要抽出2个主力师团到中国的广西参战,东北的日军只有9个师团,但有4个师团是刚刚组建的,关东军如果抽出一个主力师团,一旦苏联的30个师投入进攻的话,日军恐怕连反击的力量都没有。
武汉会战后,第9、27、101、106师团编制被取消,截至到1939年11月,日本共有44个师团,其中,中国关内28个,东北9个,朝鲜1个,日本本土6个。
数量看似不少,比战前的数量多了一倍还不止,但战前的17个师团个个是精锐,而现在的大部分师团都是刚刚组建的,从人员配置到武器装备全部不足,都是三联队单位师团,因为百济的惨败,已经没人敢把希望寄托在这些警备性质的部队上面了,和许鸣兵团的作战是决胜之战,日军必须拿出最精锐的部队。
三个师团的作战序列被确定,接下来的就是司令官人选,不过这个人选倒是很快达成了统一, “支那派遣军”的总司令寺内寿一兼任,让他亲自带领这3个师团到钦州登陆。
寺内很忙?中国军队正在展开冬季攻势?可你不去谁去,一年前你不是说一个联队即可横行支那,这是多么有勇气的话,现在给你三个日本最精锐的师团了…
紧急商讨完新组建的日军第六军编制和人事选择后,西尾即刻去皇宫上报天皇,当然这只是程序,天皇是不可能不同意的,板垣兵团如果覆灭,天皇恐怕是最为心疼的,谁让这支部队的名字叫皇军呢。
闲院宫亲自去和海军军令部、海军省去协调,两军还要签订合同,这次的广西之战,海军必须密切配合,闲院宫计划出动航空母舰对中国军队的沿海城市实施空袭,以策应广西的日军。
除此之外,陆海军的头脑还要找大藏省,战争扩大了,没钱可不行,拿不出?拿不出也要拿出…
整个日本高层开始迅速运转起来,11月17日,就在中国方面下达新的作战编制的同时,日军也通过了第542号大陆令,以第2、4、10师团和野战重炮兵第1旅团组成第六军,于11月25之前在广西钦州和防城地区登陆,航空兵为木下敏第5飞行团,另加一个海军独立飞行大队。
11月中旬的广西,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南宁的日军没有选择突围或者反击,而中国军队似乎也不急着进攻,双方仅仅在外围阵地进行纠缠。
钦州和防城在日军手中,许鸣尽管有兵力优势,但没有实施攻击的打算,只是发动民众将邕钦公路全部破坏。





抗战雄军 第304章 邕州会战(62)
大塘。
从11月17日开始,大塘这里就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除了第5军数万名官兵外,第66军抽调了万余名士兵,附近的民众也被发动起来,挖土挑担,砍树运粮,用自己的汗水替中国军队尽力工作。
防御工事的设置基本上和66军在太平镇的一样,最前面的,是壕沟、铁丝网、地雷、鹿柴等阻碍线,这是国军的第一道防线,日军冲过这一道防线后,将会面临国军火力点的集中射击,这些火力点和散兵壕,构成了第二道防线。
所有的火力点都是半地下掩体,有双层防炮装置的重机枪掩体,也有便于转移、很是隐蔽的轻机枪掩体,在这些掩体的周围,还有大量龙虾洞穴一样的单兵掩体,用来保护敌人单兵的突击。
每这样两道防线构成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一般有一个连或者一个营防守,这些作战单元之间,用遍布的交通壕连接,在没有伪装的情况下,从天空中看过去,大塘像一个密集的蜘蛛网,准备迎接来犯的禽兽。
大塘这里地势相对平整,尤其是道路南边,基本是由沼泽、草地和河流构成,路的北面,相当比较陡峭,从大塘的最东边开始,一次矗立着坛山、后山、花甲山诸高地,许鸣将炮兵阵地设在这里,用来支援前线的防御阵线。
此刻的许鸣,正和叶肇一起视察阵地,叶肇走在最前面,他身上披着一件黄色的军大衣,脚下穿着灰色的马靴,手上拿着一根马鞭,看起来像骑马过来。
其实他是沾了许鸣的光,自从第66军跟着许鸣混后,叶肇和他部队的团长以上军官每人都搞了辆奔驰汽车,就是在70多年后的日子里,开这种牌子的汽车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千里啊,为什么你的部队守九江,就能守好几个月,我守太平,三天就吃不消?”叶肇看着眼前的工事,觉得比太平镇虽然强了不少,但也不至于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这..”许鸣欲言又止,他知道叶肇设立工事的缺陷在哪里,在九江,他就和粤系部队打过交道,对张发奎和薛岳等部下的作战特点再熟悉不过。
粤系也许不能算军阀,但打仗和那些军阀一样,中国民国时期的地方部队作战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战术太粗糙,基本上一个军官拿着盒子炮喊了声:“弟兄们,给我冲!”然后大家轰隆隆冲上去。
这是进攻,防守?则是,“丢你老母,xxx,你给老子顶住!”然后一大群人则是趴在战壕里进行死守。
这种战术在内战时期是潮流,当时双方的炮兵都不得力,也没什么飞机轰炸,步枪的射程一般在200米以下,像川军的老套筒,只能打50米,所以在当时,一支部队只要作战勇敢,战术粗点一点问题没有,反而显得英勇善战,当时粤系的第四军在北伐被称为“铁军”,桂系的第七军干脆称为“钢七军”。
但抗战不行了,日军的火力优势和精准射击有效制压了这种粗糙的战术,并且日军作战意志同样坚定,所以很多中国的地方部队在抗战初期和日军一交火,基本是攻,攻不上去,守,守不住,许鸣让叶肇一个军防守三天,已经充分考虑了他部队的能力。
打仗是一件很精细的事,现代化的战争,光凭士兵的勇敢是不行的了,班组的战术,营连的协同,炮兵、工兵和步兵之间的配合,还有工事的建设和后勤保障的通顺,都是一个个机器上面的齿轮,缺了任何一个都会出现问题,而很多中国的地方部队,恰恰缺少这方面的能力。
武汉会战结束后,军委会将九江的防御工事作为标准,下发到各个部队,不过从太平镇的战斗过程来看,很多部队恐怕也只是学了个毛皮。
许鸣想了一下,尽量用委婉的措辞,粤系的将军一个个自视都很高,以国民党元老自居,直接把他们的缺点讲出来,别人未必能承受。
“伯芹大哥,一个是我的部队装备好,第二是给你们的时间太短,才一天时间,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我的部队相对善于防守,您的部队更适合进攻。”
听了后面这句,叶肇和陈骥等人脸上均是一红,许鸣继续道:“我防守,喜欢防守要点,比如在这个地方…”许鸣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根树棍在地下比划,“…防守作战,必须要配备足够的预备队,随时准备反击,预备队配备在哪里,我认为应该这样…”
许鸣干脆以脚下的花甲山为例子,讲解日军可能采取的进攻手段,以及他的部队所应采取的防御和反击策略。
许鸣的讲解很细致,细到班组战术,以及排练级别的协同配合,尤其是部队在作战期间最重要的通讯问题,许鸣一一讲解可能发生的状况和应对的措施。
正说间,一个通讯员走了过来,许鸣一看,是一封绝密电报。
电报是从安庆来的,日军第2师团已与11月18日从安庆出发。
不久,另一封绝密电报传来,“徐州的第10师团,也从徐州出发,由津浦路北上。”
第5战区正准备进攻安庆,第2师团却脱离战场,第10师团也是同样的原因,不顾苏鲁战区的威胁,抽兵北上,北面基本上都是日军的控制范围,根本不需要这个重装师团。
很显然,这两个师团是要来广西的,很可能还有别的部队要来,日军在杭州湾、浙赣、广西的几次作战,每次至少出动3个野战师团。
不出意外的话,第三个师团也是一个强力师团,未来邕钦路上的战斗,将决定板垣兵团的生死,日本定然出动精锐参战。
许鸣的眉头皱了起来,小鬼子这次拼命了,连压箱底的第2师团也派了过来,第2师团可是号称日军第一强军!
许鸣还没有接到军委会的编遣令,不知道有哪路援兵到来,想到他一个不满员的第5军迎战对手几个精锐师团,感到压力山大。
旁边的众将官也逐一看过了这两封电报,见许鸣神态严肃,一个个脸上开始凝重起来。
许鸣见气氛有些沉闷,笑了下:“暂时还不用担心,这些部队都是重装师团,从安庆和天津到这里,最少要10天时间,我们还有时间准备。”
话虽这样说,但许鸣没有心思再陪着叶肇视察阵地,叶肇陈骥等人老于世故,知道许鸣要考虑整个战局的攻防策略,也纷纷告辞,回到各自的指挥机构。
第5军的指挥部在大塘镇西北约10公里的那团村,许鸣刚乘车回到这里,没有想到有人在这里等着他。
“千里!”一堆熟悉的人影出现。
“伯玉、中民、会之、荫国…”,许鸣用力地一个个握着他们的手,到了谢晋元那里,许鸣干脆用手紧着他的两肩,强行来个法式吻面礼。
谢晋元慌忙躲开,嘴里埋怨道:“总座,你…你要带眼镜了,你老婆在武汉!”
众人哈哈大笑,宋希濂取笑道:“果然是老相好,一见面忍不住了。”
“你们怎么来的?”许鸣问道。
胡琏一指左边的一处空地,许鸣这才注意到,那里停着一架飞机。
宋希濂交给许鸣一张军令,是成立中国国民革命军“邕钦兵团”的通知,兵团辖第5军、第26军、第71军、第64军,总司令许鸣,副司令宋希濂。
许鸣一手拿着军令,一手握起了拳头,他的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刚才的焦虑已经全部驱散,日军来了几个强力师团,国军在这里的也都是精锐之师,中国四大王牌军,有3个在这里!




抗战雄军 第305章 邕州会战(63)
胡琏和宋希濂的到来,立刻让许鸣改变了原有的主意,原来的他认为精锐兵力不足,只能选一个要点地死守,现在他手上部队的战斗力不亚于日军,自然就有了别的想法。
许鸣立刻通知叶肇和陈骥,让他们来那团开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战开始前,必须首先考虑好一条作战策略。
大约1个小时后,叶肇和陈骥带着第159师师长官玮、第160师师长宋士台从百济赶到,许鸣第五军这边,杜聿明、方先觉还在南宁,来这里参会的除他自己之外,有荣一师师长郑洞国、第201师师长黄百韬、装甲兵团总指挥戴安澜;
第26军方面,除了参谋长由万全策变为侍从室出身的于达外,军长胡琏、,第107师师长谢晋元、第108师师长刘玉章、新编第18师师长陈会之也全部出席。
第71军现在是中国唯一的德械师,军长宋希濂,第36师师长陈瑞柯,第87师师长沈发藻,第88师师长钟斌,原来中国的德械师还有一个中央教导总队改编成的第46师,但蒋介石考虑到德械难以继续补充,将第46师的部分官兵和器械移入第71军中。
现在的中国四大王牌军,分别是许鸣的第5军,胡琏的第26军,宋希濂的第71军,彭善的第18军,这四大王牌军可不是自封的,都是在抗日战场上用一场场的硬仗打出来的,当时一般的观点认为,这四支部队可以与日军精锐师团野战而不落下风。而在今天这里,除了第18军在湖口,其余的都来到了这里,许鸣忍不住有点小得意。
他首先宣读了一份军委会组建“邕钦兵团”的通知,这个兵团不是常设机构,只是为了邕钦之间的战局临时组建,许鸣为兵团总司令,副司令是第71军军长宋希濂。
这里资历最老的是叶肇,他是保定系的老资格,等众人寒暄完毕后,叶肇首先用带有典型粤语音调的嗓门叫了出来,“许总司令,你看咱们应该怎么和小鬼子打,是不是再伏击一把?”
看来是伏击战打出瘾来了,百济之战结束后,打扫战场的肥差交给了第66军,这下叶肇可发财了,不仅抓了许多俘虏,还有大批缴获,包括粤系极为缺乏的火炮,像轻重机枪,步枪、掷弹筒等装备更是以“屋”来计算,缴获了多少?“一屋子重机枪、三屋子轻机枪…”整整两天了,详细的清单还没有统计清楚。
许鸣笑了一下,“小鬼子恐怕没那么笨了,前些天的骗招只能用一次。”说完后,他对着叶肇道:“叶总司令,您看这仗该怎么打?”
叶肇也不客气,眼前这三个年轻的家伙虽然厉害,但自己可是刚刚取得百济大捷的人物,呃,这种说法不太妥当,自己应该是在百济大捷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许总司令,我主动以九江防线为榜样,在大塘、百济和小董构筑防御阵地,三者之间应该互相依托,以为犄角,我的部队放到百济,防止日军绕袭我兵团侧背。”
九江之战后,国军组织的防线基本改变了以往单线固守的模式,许多人主张采取许鸣在九江的防御配置,以三个坚固的阵地形成三角形,相互依托,有人还给这种防御策略搞了理论依据,三角形是一种很稳定的形状,也是一种最有效率的形状…
许鸣没有说话,他朝胡琏望了过去,胡琏会意,道:“叶总司令,这里和九江不一样,九江北侧为长江,日军无法绕过,西侧为赛湖,日军也无法迂回,这里的地形虽然多山,但却不是无法攀越的高峰,日军则可以肆意迂回包抄,配合正面攻击部队将我三块阵地一一分割,然后集中主力击我军于一点。”
如果许鸣用一句话概括这里和九江的区别,那就是九江是一个限制性的地方,而这里是个开放性的战场。
在这种开放性的战场上,如果只是一味依托坚固阵地死守,那简直是将主动权送给对手。
叶肇却不服气,反问道:“胡师长,你的意思,咱们该怎么防守?”
胡琏狡黠的一笑,“我听许总司令的。”
宋希濂接过话来,“我走前,特地在汉口觐见了委员长,委员长要求,这里一切听许总司令。”
现在跟许鸣后面的混的国军将领都有这样一种看法,自己不用拿主意,听许鸣的,反正他总能打胜仗...
对此许鸣很是无奈。他感觉到自己其实很多胜仗都是非常侥幸的,就拿成就许鸣辉煌的九江之战来说,如果日军不发动浙赣会战,将7万预备兵力投入到九江,或者日军的飞机不去轰炸武汉,中国军队不要说获得毙敌20万的空前大捷,能多守九江几天就不错了。
这些等靠许鸣的想法也不是没有好处,自己的下属都非常有执行力,比如第5军,这里很多军官干部资格很老,也有不少是国外留学,可限于许鸣的赫赫威名,没有人敢公开质疑许鸣的任何观点,许鸣的命令基本上能通畅运行;而自己的同僚,基本上也非常愿意和自己合作。
而许鸣的上级,也非常相信他,九江之战时老蒋还经常打电话来,颇有不放心的架势,而南宁之战就没有人干涉许鸣的计划了。这些下属、同僚、上级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复杂和残酷的战争期间对许鸣是极为重要的。
但坏处也太明显了,长期下去,别人都没有什么主动性了,也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一旦许鸣犯错误可就麻烦了;还有,什么事都要自己拿主意,想偷个懒都不行…
真可谓享受多大荣耀,就要付出多少努力,许鸣咳了一声嗓子,说出他自己刚刚想出的作战计划。
“此次邕钦会战,日军的战略企图是打通邕钦路,而我军的战略企图是阻止敌人打通邕钦路,敌我两军的作战要点必须围绕邕钦路这个基点考虑,因此,我军必须守住大塘,守住了这里,日军即便从左右绕过,也无法将物资顺利运输到南宁。”
许鸣拿起指挥棒,指向南宁和钦州之间的大塘镇,大塘这里是相对平整的地方,而大塘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是山丘和树林覆盖的区域,也许步兵能够穿越,但日军想把粮食、弹药大批量的用人工方式背到南宁,那可就麻烦了。
“大塘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关系到整个战役的胜负,我个人建议,以防御能力较强的第107师,防守大塘,另各军各师,出工兵部队,协助大塘防御工事建设,且在大塘西北山区秘立炮兵阵地,准备策应大塘守卫。”
107师师长谢晋元站了起来,朗声道:“请许总司令放心,大塘绝不会丢失!”
许鸣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百济这里,是我军后路,自然不可轻失,我个人希望,以叶总司令和陈军长第66军防御这里,一旦日军实施远距离迂回,叶总司令不必防守,可率第66军主力将敌人缠着,我将带兵团主力及装甲部队与敌在此地决战!”
许鸣其实不大认为日军会偷袭百济,想从钦防到百济,必须穿越钦防西北的山区,迂回的日军一旦短时间内不能击败这里的守军的话,国军主力赶到,那可就麻烦了,这就是占据了大塘的好处,占据了这里,日军采取的任何迂回行动都要走难行的小路和山路,迂回的日军将会失去持续作战的能力。
“小董这里,地形复杂,山岭、湖泊、沼泽横行,可以作为我军警戒阵地,但不可作为前进阵地,小董离钦州仅60余里,日军补给线较短,而我军补给线较长,不是双方决战之处,至于前进阵地的选择,我认为该在大塘前面的南晓地区,作为我军的第一道防线。”
小董的警戒阵地,基本上就是派一个连或者一个营进行侦察和警备,一般不修建坚固的阵地,许鸣这样说是不同意叶肇提出的以大塘、百济、小董构筑三角阵地的想法。
看到自己的计划接连被胡琏和许鸣否决,感到有些不满,“许总司令,那其他的部队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叶肇皱起了眉头。
许鸣话说了老长,到现在只用出了一个107师,还有战斗力相对较差的66军,剩下8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没有防守任务。
许鸣喝了口茶,清了下有些干涸的嗓子,笑道:“隐蔽于大塘东西两侧,寻机决战!”

在许鸣召开邕钦兵团军事会议的同时,日军新组建的第6军也在海口召开了战前会议。
“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兼第6军司令寺内寿一大将,第2师团师团长安井藤治中将、第4师团师团长山下奉文中将、第10师团师团长佐佐木到一中将,乘坐飞机,赶赴海南岛海口市,商讨如何打通邕钦路。




抗战雄军 第306章 邕州会战(64)
11月的海口,虽然时节算是冬季,但海口这里气温尚高,如果是去年,中山路和新华路等主要人流会相当密集,像海口的大亚酒店,会有来自各国的商界人士在此食宿,而骑楼两侧,西洋特色的建筑物鳞次栉比 ,是海口最为繁华的地段。
不过自从日本占领海口后,大街上基本上看不到行人,只有日军的巡逻队和装甲车在不时巡逻,曾经繁华美丽的海滨城市,已经成为日本帝国侵略中国两广的跳板和军事基地。
此刻,日军在海口的指挥中心,“北部根据地司令部”8个大字的旁边,两个穿着日本海军陆战队热带制服的士兵正在门口警戒,离这两个卫兵不远,一群日军军官正在这里排成整齐的队列,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正是中午时分,太阳照着身上显得非常温暖,很容易让人犯困,但这些日军军官显得相当严肃和精神,看来等待的人来头不小。
突然,“哗哗”两声,门口的两个士兵左手将三八步枪半举空中,紧接着,数辆黑色的日式轿车开了进来,司令部里的一大群日军军官立刻走上前,一个戴手套的大佐将车门拉开。
最先走下来的,是一个大约60岁,又高又胖,穿着日军大将军服的军官,正是侵华日军总司令,兼第6军司令官的寺内寿一,他的后面,跟着参谋长藤本铁雄中将。
在另外三辆汽车上,第2师团师团长安井藤治中将、第4师团师团长山下奉文中将、第10师团师团长佐佐木到一中将,也和他们各自的参谋长分别走下。
海南岛被日军占领后,属于日本海军的势力范围,马上这里还要被改成一个很具日本海军特色的地名:海南镇守府,一般来说,日本陆军是不大愿意在这里开会的,但现在没有办法,广西的陆地上,只有钦州和防城在他们手中,那里兵力不到一个步兵联队,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第六军的人到齐了,不过会议并没有开始,寺内寿一还要等人,是谁敢让寺内这个伯爵、堂堂的“支那派遣军”总司令苦苦等待,自然是一贯不鸟他们的大日本帝国海军了。
足足半个小时,日军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大将、第五舰队司令长官近藤信竹中将二人才姗姗来迟,他们昨天就到了海南岛,接到军令部参加这次陆海军高级联席会议的通知后,在三亚视察了一通防务。
这是明目张胆的蔑视,不仅仅是日本海军对陆军的蔑视,还是几个中将对寺内大将的蔑视,只不过,寺内就像不知道一样,反而站起来,脸上还鼓出笑容,“长谷司令官、近藤司令官,请!”
长谷川清和近藤信竹鸟都不鸟寺内寿一,也不回话,就像没看见这个家伙一样,在几个陆军将领眼里的怒火中,走到放有他们席卡的位子上。
会议没开始,日本陆海军的矛盾就明显的暴露出来,而随着战争的扩大和持续,两者的矛盾不仅没有弥合,法尔深深的增加了,尤其是最近,双方的关系简直是水火不容。
1...123124125126127...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