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物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Vinilla
所以朝廷有规定,绿营兵不能擅自离开驻地。如果没有命令擅自离开驻地,那就算逃兵.如果一群人擅自离开驻地,那就算叛乱了。
西宁的绿营兵过去一直是在自己家门口抢,后来,那里的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大批的迁移逃亡。这两年这条商路繁华了,很多人就南迁到了桑干河边。新的小集市和村庄逐渐形成了。而相比之下,西宁那里是越发的荒凉起来。
西宁县令并不敢开罪这些兵匪,只要他们不抢西宁县城,他乐的当驼鸟。纵得西宁绿营成了当地的最大的祸害。有了这样的祸害在,那个地方渐渐衰落成了特困区。抢也抢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那些兵就动起了抢商路的念头。因为鱼河湾那一带是范大娘的地盘。范大娘在这一带名气很旺,武装也得力。所以那些绿营兵不敢惹他们。就选择了东井村这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下手,也是想以此做试探,如果没有什么反应,当然就会在深入抢劫了。
梅兰妮听了张掌柜的说明后,明白了这些绿营兵这样过来抢劫,其实也是冒着被指‘反叛’的危险。
还明白了,如果不坚决的打回去,只怕今后这起兵痞就真的要得寸进尺了。在他们祸害了整个西宁县后,就祸害这条新建成的商路,这条路可是花了华家巨大的心血的。
女人心景,担心这自己这方面的人少,要吃亏。
张掌柜安慰道,“没事,我们的武器得力。想那年少主带着我们在塞外干的那一仗,我们虽说有二百多号人,大半还是新人,没受过什么训练,真正能打的就那几十个人,凭着几只枪和手榴弹,硬是把那六百多人的匪盗打的从此流落天涯,再也不敢在那条路上抢劫。”
张掌柜说着陈年的剿匪功绩,安抚着梅兰妮和他自己。那时候都是边峰带着,说起来,虽然是边峰那是只是个孩子,可是他的命令让人觉的比个成人都还成熟。如果让少主去当个带兵的将军,那肯定是建功立业的主。
坐在大堂的一角,梅兰妮吃着汤面,等着消息。
原先这个时候大堂总是挤满了人,今天,所有的客人都被劝说留在了自己的房间。大堂成了临时指挥部。
天将黑时,飞来一只鸽子.鸽子携带的纸条上说,“货已拿回,现返回,夜半到。”上面画了颗五角星。梅兰妮一看这符号,就知道是于阿根的字条。当初苏州园子里的保安队就是用的五角星做队符的。
有了这样的肯定消息,虽然保安队和车队还没有回来,但是,梅兰妮这紧张了大半天,一放松了,人就疲了,就到安排好的屋子了去睡了。
张掌柜却没有松劲,指挥着厨房准备羊肉汤面,热水,姜茶。准备迎接凯旋的勇士们。
可是这些勇士们回来时悄无人声的,并没有闹出什么大动静。边峰的部队,纪律是严格的。前后去的两批人在回程路上碰了头,一起回来,到客栈时已经夜半了。共有六,七十人,除了厨房动静大了些,其他地方都没有多少声音,那些人静静的吃了饭,静静的回屋休息。并没有兴奋的吵闹。从这点都能看出来这些保安队员是训练有素的。
第二天上午,平日这个时辰,住店的商旅们早就上路了,可是今天,大堂里来往的客商围着王货主正热闹的说着什么。王货主昨天被打的鼻青眼肿,还被抢了货物,这事大家都知道。可隔了一夜,那被抢去的货又都回来了。对商旅们来说,路上的安全是最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遇到了祸害,有人能为他们出头。如今碰上了新鲜的一例,自然不轻易放过,所以,顾不上赶路,就七嘴八舌的问着,说着。
梅兰妮这时坐在就在张掌柜的办公室了,听着于阿根的汇报。
“...我紧赶慢赶的,终于在离兵营五里地的地方截住了他们。这还是多亏了车队里的人机灵,先前就把轮胎的气给放了,那车就走不快了,几匹马也累的没什么力气了。这才让我们赶上了他们。可是,他们见我们人不多,又是离着自家的营地近了,根本就不怕我们。我先就打了一枪,打伤了那个话最多的。一下子就把场子给震住了。留货,还是留命,让他们看着办。后来,赶着货车回程的时候,他们还想趁机反扑一下,断后的十人一起开了枪,是死是活不知道,倒下去七,八个,这下子,他们真的给镇住了,我们走了好远,那些人都没敢动。只是这车胎没气,回来就是拖着,所以二十多里路走了两个时辰,路上碰上了大掌柜他们,换了拖车的马,才走了回来。”
这都出人命了。梅兰妮担心的问,“那些兵痞会不会来报复?”
“不会。”康大掌柜肯定的回答,“那些人敢胡作非为是因为他们觉着自己比别人强,真遇到了比他们强的,他们也不会用鸡蛋去撞石头的。”
这倒是真的,凌强欺弱的人都是欺软怕硬的。
“那这不是也暴露了我们的武装?”梅兰妮又问。
“这算什么?”张掌柜道,“这年头,谁家没有几个护卫,护院?比起来,我们的人数也不多。”
“夫人,人多人少的不是问题,当年队长带着我们上泽山,他们多少人,我们多少人?照样让我们把粮食都拿了回来,保安队就是保一带平安的。”
梅兰妮听了这话,心里知道,边峰这是用人民子弟兵的要求在建立自己的武装。不由的点头赞成。
于阿根见到了夫人的赞同,更是来劲。又说了一些后继的打算。
这时,来人报道,“东井村来人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p





清穿物语 242 灰色
东井村和小孤山离着五里地,但是素不来往。
东井村是个小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村子虽小,可是村规却大。不许村里的人结党。村长也不是众人选的。因为那户人家最早在那里居住,几十年来,他家就一直是那个小村的领导人。
这一带红花会的势力很大,这东井村就没有一户参加红花会。
村规很严,可是村里的生产经营却不好,眼见着周围的村落了的日子红火起来。村里就有人迁了出来,迁也没有迁远,就迁移到了小孤山。傍着华记客栈生活,那日子就象是开花的芝麻节节高。
村里就视那迁出的人家为东井村的叛徒(其实人家什么危害村里的事都没有做,只不过投奔幸福日子来了),看着他家的日子日渐红火,村里人心里更是忿忿。让那村长更是生气的是,居然还有两家也想学着他家的样子,迁移出东井村。
其实,西宁兵上个月就到那里打探过消息,村里来了外人,都由村长接待,村里热心的向那几个人提供了商路的情报。原是想给那条商路上一点颜色看,虽然也知道西宁兵是什么德性,但是,再坏的官兵也好过盗匪。红花会那起人谁不知道他们的出身?
没想到,这些西宁兵根本就是白眼狼。抢商队的同时也祸害了整个村子。村里每家都被抢劫一空,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被糟蹋了。西宁兵走后,村里就有那烈性的女子投井上吊。一个小村子,一下子死了几个人,立刻就风凄云惨了。
村里也有明白人,大骂村长不是东西,自己没本事,还阻着大家伙没好日子过,带头祸害了村子。
东井村的村长是个读书读迂了老先生,想要把自己的村子建成一个世外的桃园。几十年前那场大屠杀,被视为祖传的教训。所以村里的人都不许在外入什么帮会。怕是给村里带来没顶之灾。如今是帮会倒没有没他们的顶,官兵先毁了这个小村。看这村里一片凄风苦雨,这老先生没想开,原是要为村民们建造一个避风港,现在却祸害了整个村。清早就被人发现他吊在了村口的歪脖树上了。
这下,村里乱了套。
还是有人机灵,找了原来迁出的那户人家,说了村里的惨状。
那户人家现在正为华记打工,就带这村里人来见掌柜。
听说了东井村的灾难后,张掌柜就准备动身去那里了。虽然东井村离着只有五里地,可是因为那个村子里对客栈有种敌意,所以两处就一直没什么来往。
昨天他们截回了货物,里面还有不少是东井村的东西,张掌柜已经叫人把村里的东西归在了一边。原打算等日头高了,就派人走一趟。如今听了这信息,收拾了东西,亲自带人带货去了东井村。
梅兰妮听说了东井村的遭遇也是深深的嗟吁.她现在是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教训.。东井村错就错在一个领导人,领错了路,把原本应该借着商路发达起来的村子领向了死路。几十年前的那场大屠杀,让那村人记住了官兵的强大。却没让他们记住官兵的野蛮。
梅兰妮自己作为华家的领导人,这件事给她的感触也实在太大。如今她家的企业加起来人数也要有几万了。如果一但领导人的决策有了错误,那东井村的教训就在眼前。
梅兰妮想,下次家庭会议时,她一定要辞职。董事长这样的职位还是让给秦炼当。
且不说梅兰妮想着身上的责任。
范大娘听说了抢劫之事,特地派了亲信来问究竟。
眼见得要年底了,范家就要嫁女儿了,还闹了这一出。对于东井村抗拒红花会的事,范大娘她们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如今他们村子被祸害了,还死了不少人,大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有点“该”的意思。
张掌柜送还东井村被抢的东西,还加了些粮食,布匹。又帮着安葬死者,几天后,整个小村子算是安抚下来了。小村里的人也不再听什么‘村长’(老村长的儿子自动成了新村长)的了,除了‘村长’家,都要求参加红花会。
东井村就是小孤山的近邻.。邻的关系好了,才有和睦的气氛,不然总是提防着,日子也紧张。所以,小孤山也趁此机会开拓了根据地。
抢劫的事情处理完后,梅兰妮就回到了大同。
几天后,齐逸陪着屈仪奉也过来了。
那又是一番忙碌,试新衣,看新房等。
等到范家发嫁家闺女的那天,花轿队是一路吹打过来,大有土豪的气势。沿途的人都去看热闹。
各地婚礼习俗大同小异,梅兰妮等人听着司仪的调度安排,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
第二天见礼后,梅兰妮给十三娘的见面礼还是两套头面,这次都是用的真宝石。只是,这个时代的切割打磨技术不好,整出的真宝石还没有她家的假宝石漂亮。又送了十二颗鸽蛋大小的珍珠。这是自家养的池蝶蚌珠,眼下还没人认识这种珠,只当做是东珠。东珠相传是在牡丹江里长的珠子,是皇家的专用品。这年代珍珠也是很宝贝的东西,一是难得,再有就是漂亮,还有是它轻,镶成首饰头面没有多少份量。
十三娘也不是扭捏之辈,大方的接受了礼品,也有回礼,送给梅兰妮的是一双鞋,中规中矩。送几个小叔子就不同了,送的东西大气,并不是荷包鞋袜等物,而是一人给了个宝鸡出土的青铜器.齐逸替几个哥哥收下了。喜的他嘴角都到了耳边。
完成了认亲仪式后,康大掌柜等人来见礼。
为了表示娶亲的隆重,华记在大门外搭了戏台,请了戏班子来唱三天大戏。
锣鼓一响,往日的宁静全没了。除了大同城里的人,连周围几十里地的人都赶过来看戏。机灵的小贩趁着热闹做生意。
梅兰妮对这种戏曲没有什么兴趣.和齐逸找了个僻静处讲起小孤山发生的种种。
齐逸才知道自己离开的这几天,错过了这么大的事。说着,就着急着要去小孤山。
被梅兰妮按住了,“急什么,你这会去,早错过了。不如等仪奉他们离开后,我们到那里多住几天。”
齐逸想到什么,问道,“你不怕?”
梅兰妮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怕,当时我就权衡来着,可是就没法拿主意,如果他们不是自己追去的话,让我做决定,怕是要误事了。”梅兰妮老实交代着。
又讲了东井村发生的事给他听。
又把自己要退下来的打算讲给他听。齐逸听后,倒是很支持梅兰妮退下来的,企业越做越大,梅兰妮的水平明显是够不上了。再说,在这个朝代中,总是重男轻女,梅兰妮在家族企业中的角色,就象是太后暂管朝廷一样,总是要归政于皇帝的。
如今秦炼虽然还没有娶亲,但是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十七,八岁也算是成年人了。
齐逸对梅兰妮说,“现在要考虑梅朵的身份。”
梅兰妮奇怪了,“梅朵不是你们的表姐吗?”
“她不能一直是我们的表姐,在华氏企业里她最合适的身份应该是我们的嫂子。”
梅兰妮说,“婚姻这事总要当事人自己乐意才行。”
齐逸说,“如果是从政治上考虑,就不会这么说了。”
“好不容易穿越了一会,想方设法的创造了亿万家产,不就是要让自己生活的随意些,还把什么事都扯上政治,你扫兴不扫兴?”
“这就是女人和男人考虑问题的不同。创造财富的是一个团体,并不是你个人,所以现在考虑问题就要从这个团体利益出发。这世上根本没有率性两字,任何事情都是要付代价的。比如说,我们家现在成了一个财团,这就是意味着我们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这个财团的利益。梅朵如果要名正言顺的留在这个财团里,那就要改变身份。这还是个封建社会,有着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不是我们任意能改变的。目前我们还只能尽量和那个标准保持一致。就拿你来说,就不可能再恋爱,结婚。你已经成了这个集团的活牌坊了。”
梅兰妮听的一脸的震惊,脑子空白,接不上话来。她还真幻想过,也许能遇上一个合心意的男人,恋爱上那么一会,两世人生都没有ry,实在是一种遗憾。听了齐逸这么一说,就象是肥皂泡一个个破灭了一样。心底里产生了一股悲哀。这才认识到,随便穿到那里,只要有人群,就有政治,这种政治和谁也分不开,朝廷,财团,家族,甚至是小家庭都有自己的政治。换句话说,人就是政治的生物。
没有认清这一点时,日子还有些期待。等认清了这一点,前途都是灰色的了。就好象,从前以为自己的日子象一条溪流,前头还有千山万水似的。如今,让齐逸一说破,那未来的日子就象是设计好的工程,只等着按部就班。
梅兰妮想想就没劲,穿来穿去的,命运还在一条固定的铁轨上。心情都成灰色的了。
接下来的几天,梅兰妮都有些消沉.虽然她人前还是强打起精神,但是连新人们都看出来了。
屈仪奉背着人问齐逸,婶娘怎么了?
齐逸笑道,“没事,就是太闲了,心情才不好。”
屈仪奉只好苦笑,这小弟太会说笑,只是有些笑话他不知道该怎样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p




清穿物语 243 绿色
回北京时,经过小孤山,齐逸大大的表扬了于阿根。
阿根腼腆的红了脸,“参谋,那些都是我份内的事,不值得说。”
齐逸道,“没白教育你,我一定要把你的事告诉你们队长,让他也为你自豪。”
阿根立刻精神焕发了。
党外有党,党内有派,这在哪个时代都一样.。边峰成了洪门的新掌门,大家都称他为少主。可是,原来保安队的人坚持叫他队长。
梅兰妮很理解他们这种做法,就象民国时期,蒋委员长的嫡系都叫他校长。
齐逸当然不会忽略张掌柜。口灿舌花的一顿夸奖,让他眉开眼笑。
齐逸说,“这地风水见好,地名也要改一下,‘孤’字听上去不吉利。”
当时的人就信这个,张掌柜过去提过这事,没人重视。这次听齐逸这么一说,喜笑颜开,“也不用找别人,小爷你就是二榜进士出身,现成的学问比谁都好。”
小孤山如今不再是荒山了,华记把它全圈了下来,种上了树。虽然现在山上很多树还没有暴芽,但是松柏等树还是让山看上去有些绿意。
齐逸看着山上,问张掌柜,“山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张掌柜道,“今年夏天,山上就流出了泉水,以往从没有泉,可不就神奇了?”
连梅兰妮都知道,这泉水是因为绿化了山,使得地下水位高了,才成了泉,和神奇不神奇没什么关系。
但是,齐逸严肃的,“果真是神奇.那这处就叫神泉山吧。我给你写下来,你找人刻在石头上,日子久了,大家都会改口了。”
张掌柜立刻又说,“那我们这小孤山客栈也该成神泉山客栈了。”
“那是必须的,我一并写来,你找人重做招牌。”
张掌柜亲自侍侯笔墨。
齐逸还有让梅兰妮跌破眼镜的提议,“规划一下在这山上建座寺庙。就叫神泉寺。”
这个提议,不仅是张掌柜兴奋,连于阿根也很来劲,有南方的南少林做着榜样呢。
梅兰妮想,他们都愿意拿宗教做文章。一次,两次的,难道次次都能行的通?
看着张掌柜和于阿根的高兴劲,想来这个提议是得了他们的心。
曾经,梅兰妮和秦炼有过一次关于宗教的谈话。秦炼自有一套理论拿出来说。如今的妈祖在南洋和圣母玛利亚在欧洲有相同的地位。几乎每家华人都供奉。也因为有了共同的信仰使的那里的华人团结起来。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齐逸的文科水平比秦炼要高。
“因为有苦难,就要有宗教。”
“苦难?”梅兰妮问,“前些年这一路吃不饱,穿不暖,如今吃饱穿暖奔小康了,倒有了苦难了。”
“人的苦难也随着生活条件不断升级的。过去那种饥寒交迫是种苦难。但是,吃饱喝足后苦难也提升到了另一个层面。这时人们开始有机会关心精神层面的苦闷了。苦难提升到了精神层面。再如果成了富豪后,就要担心生死问题了,这么多的财富死后又带不走,下辈子不知能不能继续享受。甚至有人求长生不死。这时的苦难成了灵魂层面的事。”
这梅兰妮倒能理解.紫禁城里的佛堂最多。说起来那里还是天下第一家庭,吃穿用度不知比平民百姓好上多少倍了。
梅兰妮也想,齐逸是不是也婉转的告诉了她,当初他们在坞桥村时,只想着能活下来就行。后来到了苏州,想到是要活的好。如今在别人眼里他们算上活的好吧,可是新的烦恼又出现了,梅兰妮觉的人生好象没什么意义,说起来一生也有几十年,其实每个人一生中也就是那几件事。有很多人还不是每件事都能遇上。
这就是人生的不圆满吧。梅兰妮这样认为。
要建寺庙,这是大事,齐逸亲自上山看察,画草图,请了康大掌柜过来,一起商量,筹划。
寺庙的规格要齐全,有山门,有天王殿,弥勒堂,主建筑是大雄宝殿,后面再跟个观音堂,再可一造个藏经楼。佛塔,钟楼,鼓楼都不能少。光看这规模就让人兴奋了。
南少林是座军事意义上的寺庙,这座寺庙,齐逸想做成商业性质的寺庙。
这个提议最是合了康大掌柜的心了。
寺庙建成了,香火就是主要道具,生产香烛就成了一个产业。
远道的香客们要住宿,客栈也要相应扩大。这又是一个产业。
香客多了,市场也要繁荣了。饮食业也跟着兴起。
齐逸有着残园的经验,提议,在庙里发展素餐饮食。
这个提议,让康大掌柜立刻想到那些咖喱粉,胡椒粉,都可以拿来发挥作用。激动的击掌叫好。
张掌柜也提议,山上的泉水也要当作神泉好好保管,到时候也可以当药卖给人家治病。这在当时很多寺庙都是这样做的。
梅兰妮吓了一跳,这比卖假药还坑人。
这个提议引发了齐逸的一个设想,他说,“山泉咱还是引了当自来水用,不过,找些医生来寺庙里坐堂,给人看病,每日我们给医生们发些补贴,让他们每日免费看几个人。我们在寺庙外面开个药店,这样也形成了个产业链。”
康家畦横了张掌柜一眼,“小爷说的对,要赚钱也不能坑人,这寺庙原本就是慈善的地方。只有想法办好慈善事业,没有让它坑害人的。”
梅兰妮通过大家的议论,也开了眼界,这建庙和建立商业中心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这年代很少组织群众活动,宗教活动就是最好群众活动了。每年举办几次活动,真还可以带动工商业。
说到住庙僧人的来源。清朝的人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家的。要有僧录司发给的度碟。
但是,中国这么大,哪里都听朝廷的,找个地自个出家了,也没什么人管。只是这样的僧人不能参与官方活动了。
康大掌柜道,“咱这也可以是家庙,自家人在里面修行,要什么度碟。”
梅兰妮很是体会了一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梅兰妮和齐逸是三月中旬回到北京的。
这是已经过了谷雨,春光正好,残园的花树次第开放。蝶飞燕舞的。
他们发现自家所有的掌柜和伙计都有一种喜气浮在眉心。
齐逸问道,“有什么喜事?”
金大掌柜道,“上个月,皇上来我们残园了。”
只是这样就让大家怎么高兴,这明星效应!
“就这么喜气?都过了一个月了。”
金大掌柜咧着嘴,“他们带来的运气还在。他们是便服来的,没有仪仗队。可是禁卫军都出动了,先把咱这块戒严了。铺子都让营业,但是人都赶走了。每家铺子前还站这几名禁卫军。残园里更是多的人,把咱们的伙计都赶到一个小院里,连厨房的师傅都被看住了。到了近午,才见几辆大车跟着百来号人过来,直接进了残园。”
1...103104105106107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