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Vinilla
他们完成的第一幅是,一个美人,身穿深黄缎面的银鼠裘衣.里面的那件是深绿底色,上绣着蝴蝶饰纹.裘衣边上的银鼠风毛出得很齐.下面是条月白色的裙子.梅兰妮建议把美人的抹额改成和裘衣的边风同样的色彩.抹额上的珠宝和鬓边的钗花都改成深绿底镶珍珠的蝶形.耳缀是绿环镶两颗东珠的耳环.颈前的两颗纽扣该成两颗并列的珍珠纽.美人倚门观望着院中的花竹.举止间流露着淡淡的伤春情怀.庭院中竹青翠,石玲珑,并摆放这几盆香兰,月季等各色花卉.一派争艳,俏丽的景致,和美人的寂寞成了对比.美人当然改造过了,人物比例很协调.‘不易居收藏‘和‘梅氏女红‘的两方印,印在了山石上,和山石同色,并不用红色.
梅兰妮看画图是很仔细地,”春暖花开了,还穿皮毛衣服,有没有弄错?”
楚源说,”没错,这是早春时节,盆花都是暖房里养的,所以早开了.你看那盆春兰就应该是早春二月的花.根据清宫记载,王公大臣们,在八月底换上皮毛衣裘,在次年三月中旬脱下皮毛衣.”
梅兰妮又问,”这门里面是裸墙?”
楚源肯定地,”原画就是这样的.蓝紫色的丝质门帘,门口并列着两张黑漆描金内翻马蹄足带托泥圆凳.种花的盆都是釉彩陶瓷盆.”
楚源指着图说,”这盆小山石盆景的方盆是白釉的.它旁边的是蓝釉椭圆盆.对面这个是绿釉海棠花形盆.红色架子上的是淡紫釉八角盆.种香兰的是绿釉漏雕花缸.”
他们已把色卡做好.梅兰妮按照颜色所需的多少,分出了纬丝的稿数.表明了要染的颜色.
午后,梅兰妮带着边峰送货去了.顺便去染纬丝.三胞胎这次没有跟去,因为他们要在经线上画稿样.
清穿物语 045 玉蜻蜓
晚上,在灯下,梅兰妮拿出新买了的竹制算盘,打起算盘了,凭着小学里的珠算课的那点珠算技能,梅兰妮用左手,慢慢地拨着算盘珠.
今天她和边峰收益不小.他们卖掉了一盒(12粒)紫晶石,他们告诉珠宝店的老板,这是西洋宝石.所以这盒宝石对珠宝店的老板来说是新种类,但由于很漂亮,所以以二千两收购了.而且在另一家珠宝店,以三千元卖了12颗西洋红宝石.这些宝石都有大指拇指甲那么大,而且很清亮.当然,他们心还是虚的,毕竟这和英国人用几个玻璃珠换来了马尔维娜斯群岛,性质一样的.
梅兰妮算了算收入,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三万六千两银子,造房子应该是够了.”
梅朵问,”今天那幅耕织图这么快就出手了?”
梅兰妮说,”申三公子早就等着这幅缂丝了.上次,边峰和陈老板讲起这两件作品.陈老板借着前些时间的风波,把这幅缂丝抬到了1500两银.并把另一幅也抬到了同样价钱.两幅图都被申家定了下来.而且,申家已经把银子先送到了绣坊了.”
梅朵说,”苏州的世家不少,这申家是领头的吗?”
男孩子们也专注起来.梅兰妮说,”是不是领头的,我不知道.但申家在苏州是名门,这苏州人都知道.他们家从明朝起就不断有人做官.苏州评弹就讲的是他们家的故事.”
齐逸好奇地,”是讲什么?”
梅朵告诉他,”讲的是苏州巨富申贵升,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吏部尚书张国勋的女儿.但这两人婚后感情不和.后来,一日,申贵升去虎丘游玩,碰上了法华庵的女尼志贞.两人一见钟情,便在庵里姘居了.结果,申贵升死在了庵里.这时志贞已经怀孕了.过了些日子,生下一子,取名申时行.小孩在庵里不方便.志贞在申时行的襁褓里放进一封血书,和申贵升的遗物扇坠玉蜻蜓.让庵里做粗活的婆婆半夜时分,将申时行送到申家去.结果,在送孩子的途中,婆婆受了惊,竞把孩子扔在了山塘街桐桥头.结果被做豆腐的朱小溪捡到,并收养了.后来豆腐店烧了,朱小贵破产了.就将着孩子卖给了苏州的离任知府徐上珍.改名徐时行.这孩子读书很聪明,十六岁时乡试第一名,后来去北京殿试.出发前,徐上珍把血书和玉蜻蜓交给了他,并讲了他的身世.徐时行上京时特地去了法华庵,凭着血书和玉蜻蜓和母亲相认.这是许多江南戏曲中的‘庵堂认母‘.然后,他又北上,考上了状元.这就是的故事.”
梅兰妮接着说,”徐时行回到东阳,请求入徐家的宗室,但徐家人讨论后,认为他是尼姑的私生子,不同意他的请求.他没办法,只好回到苏州,向申家提出认祖归宗.申家听说他是状元了,欣喜若狂,将他改名申时行.后来,他位极人臣,但他不忘养父母的恩情,特地为养父母请了皇上的赐封.后来,苏州评弹艺人将这故事编成了弹词.可是,苏州的申家不许他们唱.于是,评弹艺人就把申改成了金.继续演唱.这部评弹在苏州是家喻户晓.”
齐逸说,”这是真的假的?”
梅兰妮说,”我外祖父说,是真的.申时行生与1535年,他是1562年成状元.那时是明朝....”梅兰妮在想,明朝的哪个皇帝.
楚濂说,”是嘉靖四十一年.”
”对,就是这个时间,”梅兰妮说,”那年的状元叫徐时行.”
齐逸问,”现在有弹词了吗?”
梅朵想了想,摇头,”还没有,好象要到乾隆年间才出来.我喜欢蒋月泉和江文兰的版本.”
”还有不同的版本?”楚濂问.
梅朵答道,”评弹,有评论有弹唱,唱的部分是有固定脚本的,评论的部分可以借题发挥.听评弹听的就是一个‘糯‘和‘噱‘.”
楚源问,”梅表姐,你也喜欢听评弹?你会不会唱?唱两句让我们听听.”
梅朵想了想,唱道,”见他金琏绝笔几行字,笔笔如同刀刺心。
你为我耽搁云房抛家室,你为我招来气恼病染身。
我么心都乱,罪孽深,薄命人何以对郎君,
休要为了贫尼再操心。
但愿君家多保重,吉人天相早康宁。”
梅兰妮说,”这是第三回.
我是三月春风到法华,有缘相见你女娇娃。
多蒙三太垂青眼,我们一见倾心开了并蒂花。
实指望,你蓄养青丝发,脱去旧袈裟,
我与你双双好转回家。
哪知我,一病染身总难望好,到如今,好比油已尽,日已斜,
谅来我命要赴黄沙,故而我么再三思量要离法华。”
”娘,你也会唱评弹啊?”齐逸问道.
梅朵说,”梅家湾的人几乎都会唱.听我父亲说,在没有电视的日子里,评弹是大众娱乐.甚至在禁演旧戏的年代,几个人,把门一关,琵琶一弹,三弦一拨,就能凑出一套全本来.自娱自乐.”
楚濂感叹道,”我们现在也是没有娱乐活动.大哥,钢琴修好了没有?”
一直没有出声的秦炼回答,”哪有时间,先得把钢筋做出来.”
梅兰妮听出他的声音里有些沉闷,便问,”碰上难题了?”
秦炼答,”也不算什么,长的钢筋可以拉出来,但是,那肋筋需要螺旋的面,没有工具就很难弄.”
梅兰妮想了想,”螺旋面,不用精确,用翻砂可以做,肋筋都不长.圆柱难做,就做方的,反正也没有定规.”
秦炼想了想,眼睛开始发亮了.”这倒是个办法.”
楚濂满脸佩服,”娘,想不到你也懂些行.”
梅兰妮笑了,‘你娘我好坏也是机械系毕业.”
边峰听了这话,嘿嘿的笑了起来.
梅兰妮看了他一眼,”说说看,那个癞头阿三如今怎样了?”
边峰答道,”这种无赖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我让我的‘小弟‘们看见他就给他下套.现在他看见我们都绕着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比得就是谁更光棍.”
齐逸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娘,你今天拿了一大包碎料回家,不是想给我们拼衣服吧,那些也忒艳丽了.”
梅兰妮说,”你不提我倒忘了.今天我和陈老板讲,因为要做大件头,所以,短期内不会拿作品去他那里了.他担心,长久没有了我的作品,会冷落.我说,要么不时的,我做些小件物品过来.他便送了我这一大包边角料.来苏州这些日子,我观察了男的腰上东西是很闹忙的,零零种种的挂了好些东西.只是各种颜色都有,并不配套,看上去很杂乱.我想做一套服饰挂件,荷包,香包,火镰包,扇袋,眼镜袋,表袋,烟壶袋等.物件小,上面的绣花就不要很繁琐.弄个知了,蟋蟀阿,再配上几朵花草.就行了,保管是又风趣又雅致.”
边峰问,”为什么知了和蟋蟀配在一起?”
齐逸说,”这才叫‘知趣‘.北方人管蟋蟀叫蛐蛐.”
边峰嘿嘿地笑了,”真想得出.”
梅兰妮对梅朵说,”你收的干薰衣草怕是要奉献出一些.”
梅朵说,”没问题,今年安托尼走了,乔制保管着干薰衣草,向他再要些没问题.”
次日的早上,王张氏来上工的时候,带来了做好的拖鞋.由于拖鞋的底较薄,所以扎起来快.梅兰妮检查了质量,觉得做得不错,毕竟是第一次做拖鞋,一点小次就忽视了.按照上次的工价付了钱.
王张氏见厨房里放着肉骨头,盆里泡着半张海带.知道梅兰妮要煲骨头汤了.
这个年头.海带是属于进口食品,比较贵的.苏州和日本一直有着贸易来往,当苏州商人去贩铜,贩漆盒的时候,也带来了海鲜.所以苏州有海鲜店专卖各种海鲜.海带是价廉的一种.店里也有鱼翅,鲍鱼卖.这些东西,梅兰妮不感兴趣.特别是鱼翅,本身没什么味道,要靠其它东西吊鲜,还麻烦的很,那有那么多时间去做.
但苏州这个地区,人们喜欢竞奢华.吃鱼翅,海参成了时髦.更有一些富豪的家里,有那么一个,两个的小妾会做翅而闻名井市街坊.
王张氏觉得梅兰妮有时很不会过日子.骨头汤是穷人常吃的食物.因为,这年头的肉要二十文一斤,猪骨只要八文一斤.但是海带要三十文一斤.比肉都贵.这样多不合算呀.
可是,梅兰妮觉得和她没法说清楚,儿童需要补钙,碘,硒等元素.冬天,多吃猪骨海带罗卜汤是最好了.再说,一斤干海带是很多的,一个冬天都不一定吃的完.
王张氏有时也会婉转的提点梅兰妮.她讲,用猪油拌饭给小孩吃是很好的,小孩子吃得香,还省了菜钱,也有荤油在饭里.
梅兰妮听了可不敢恭为.这么不健康的吃法.她把这个建议当笑话讲给华家的孩子听.不料,他们七嘴八舌的表示猪油拌饭的确很好吃,特别是用新米煮的饭.梅兰妮提起胆固醇.他们集体表示鄙视,这年头心血管病是名副其实的富贵病.一顿两顿的哪里会长什么胆固醇.
梅兰妮到底没有拗过他们,用新米煮了饭,用猪油加酱油拌着吃.看着他们吃得香香的,梅兰妮彻底搞不懂了.至于吗?哪天不是有荤有蔬的.
清穿物语 046 牌位
梅兰妮现在用的是中国农历.所以她的日子里没了星期几,没了公休日,没了十一,十二月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冬月,腊月.
那些中国的节气却很显眼了.在现代,虽然也有节气,除了种田人外,就没什么人注意.在使用农历的日子里,梅兰妮不得不承认,这农历就是候着中国的气候编排的.你看,才到‘小寒‘,就来了一次寒流.早上起床时都让人犹豫了.可是边峰真不马虎,还是把大家赶起来早锻炼了.连梅兰妮也不例外.
早上五点左右的天色还没亮.空气中的清咧,让人打寒颤.但是,随着他们打了两套太极拳后,人活泛了,热气也冒了出来.
梅兰妮去烧早饭了,其他人还在继续锻炼.
大概是在六点钟左右,梅兰妮招呼大家吃早饭.早饭其实很简单,就是豆浆和豆沙包.热腾腾的食品下肚后,人更加暖和了.
这时的天色已经微亮了,东方已是绯红了.梅兰妮照例拿着菜篮子去早市了.
苏州是富庶的,苏州人是勤劳的.这一大早,几乎所有的店都开张做生意了.除了买菜外,家庭主妇们还可以买些日用品.
等她回到家里,这时,王重夫妇也已经到了.王张氏已经在华家工作一个多月了,干活都已经有了固定的程序了.
她第一件事就是倒马桶.洗马桶.然后,洗了手后就洗衣服.用井水洗东西,在冬天里并不冷.反而有些温的感觉.晒晾了衣服后,她就把买来的菜按照要求清洗了,搭配了,荤菜就烧煮了.如果还有时间多,她会帮梅兰妮做些其他的活.
梅兰妮这时总是坐在织机前,开始缂丝.来到这里,这是她第一次多彩丝线缂丝.这种缂丝很费时,一天也不过是三寸左右.
要说冬天干活还是很苦的.他们的房子保暖性很差,透光性不好,所以堂屋的北窗是不能拉上窗帘的.天气好得时候为了采光,那窗都是开着的.象这天寒冷,一层纸窗也是抵不过寒风的.风吹的窗纸都在抖动,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室温很低.待久了,脚指都冷的没了知觉.
梅兰妮让秦炼把卧室的煤炉烧起来了.卧室的北窗和东窗都拉上了帘幕.卧室里的组合橱柜已经基本上做好了.
梅兰妮把新屋的窗架,门框,板壁和地板,交给了李木匠,这次的木头要好些,用得是桑木,按尺寸锯割好后,要把这些木头浸泡在桐油里.
再从那些旧家具找出几件来让他修理.其中有一张方桌.两把靠背椅.梅兰妮把它们放在堂屋的中央,招待客人用.方桌上放了一套茶具.三胞胎是清三代瓷器的狂粉.到了苏州就到处看瓷器.看过故宫博物馆里的藏品,再看这里的瓷器大多数是不入眼的.清朝的民用瓷是令人失望的.就是被称为细瓷的和现代日用瓷器也是有差距的.这几个盖碗茶杯,是他们千挑万挑才挑出来的.是青花的人物花鸟瓷,小小的茶具上,画的满满的,底下倒是有落款‘雍正年制‘.买的时候,原想少买几个,因为华家交往少,来来往往的不过是这几个人.可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忌讳四的,他们认为和‘死‘同音.起版就是六件.所以他们买了六个茶杯,一个茶壶回来.这个时代原来没有茶盘.梅兰妮看见他们挑的茶具,直皱眉头,这审美也太差了吧.
齐逸理直气壮地解释,”在现代的拍卖会上,青花瓷中,人物画是最值钱的.”
梅兰妮气得都笑了,”原来你们买东西都是为了拍卖会做准备啊.”
梅兰妮出钱请林永青编了个小的长方形的竹扁.林永青先是很疑惑,这么小的竹扁派什么用场.后来,看见梅兰妮用来放茶具.这启发了他.他编了些拿出去卖,结果还相当好,连一些竹器店也向他定购.尽管天气寒冷,但他的竹编生意相当红火.
和华家来往的邻居就两家,其中有女眷的,只有金家.如果是寻常人家,这两家的女眷定会来往的很密.可是,眼下,她们来往的并不多.这表面的原因是梅兰妮很忙,金姆一来她就要停下手中的绣活或织活来陪她.
金姆有一次对梅兰妮说,不要因为她的到来耽误了活计,让她边做边说.
梅兰妮告诉她,刺绣和织丝的时候是不能说话的,怕吐沫星子沾到了丝织品上,污了丝绸.
金姆还是很识相的,怕耽误梅兰妮的工夫,就少串门了.想来,她是认为梅兰妮很不容易,要靠做女红养活一家人.不忍心耽搁了她.
不过,金姆从心里是喜欢梅兰妮的.看着华家的孩子们穿着漂亮,别致.长得健健康康,而且见人大大方方.说明梅兰妮做母亲是很合格的.而且家里也收拾的窗明几净,可见是个能干的媳妇.常常暗地里替她惋惜,这么个妙人儿,怎么命就怎么苦,早早的死了丈夫.可见这红颜命薄,是自古传下来的真理.金姆喜欢和梅兰妮说话,因为梅兰妮说话有见识.这就是读书识字的好处.做人懂得道理.所以她常抽晚饭前来到华家串串门,和梅兰妮家常几句.
梅兰妮并不排斥和金姆‘嘎山湖‘(闲聊).因为在这些闲聊中,她能看到自己的漏洞.
比如这晚,梅兰妮对华家的孩子们说,”今天,金姆来说起腊月祭拜的事情,问起我们家主的牌位,我搪塞过去了,到了正月总要摆出来吧.没有这个,人家要怀疑的.”
牌位怎么办写,这几个全没概念.不过,他们不担心,他们有侦察兵啊.
边峰果然不负众望,两天后,就把相关的信息收集到了.
在卖丧事物件的店里有各色的空白牌位买.那里的人也相帮写牌位.不过,买牌位的人都是在家里人刚去世时买的,因为,边峰看见写牌位的时候,反面要写死者的生辰和死亡的日子时辰.而牌位的格式是:先考某公讳某某府君之神位.
梅朵问齐逸,”我过去在梅家湾时,也见过牌位上用显考显妣的,有什么不同吗?”
别看齐逸拿着文科硕士学位,毕业后教国文,可是关于牌位的事情,他还真不知道.一时被问住了.
边峰说,”我见那写字先生为人写牌位的时候,总要问一声,家里还有大人在吗?如果那人答是,就写先字.如果那人答没了.就写显字.”
齐逸恍然了,”这就是说,死者的上辈,或同辈的人还在,就用先字.如果死者的上辈或同辈的人都去了,方能用显字.看见用显字的牌位,表示这位是最后去的长者.”
边峰又道,”那个讳字写的偏小偏右.男的长辈去世都由儿子的名义立牌位.如果没有儿子,方才用妻子的名义.这两天里,有一个女的立的牌位上是先夫起头.她离开后,那写字先生感叹了好一阵子.”
梅兰妮停下了手工,看着边峰,”这可真是侦察兵的眼睛.想过去,我在梅家湾连自己阿爷的牌位上写的什么都没仔细看.现在想来,也不知道他的格式对不对.”
他们决定第二日就去买个空白牌位回来.用黑色的漆自己写,三胞胎都说要用隶书.大家也没什么异议.只是梅兰妮关照他们,牌位买个便宜的就行了.她特别提醒三胞胎,从来没有见过拍卖会上拍卖牌位的.
第二天,出了点状况.边峰的脸上出现了疹子.梅兰妮紧张起来了.见他也不发烧,也没有别的不舒服.不象是出水痘,也不象是麻疹.这天,他当然是不能出门了.
秦炼带着齐逸出去买了一块柳木牌位和一小盅黑色的树漆回来.
然后就是三胞的忙碌了,他们编好了生辰,和亡日.那人姓名什么的都是现成的.算好字数,最后有楚源持笔.因为他的魏碑临得最好.
牌位告一段落了.华家立刻陷入了紧急状态.
家里的男孩们都在脸上发了疹子.他们也和边峰一样,没什么不舒服.三胞胎的疹子厉害了些,连手上也有.梅朵和梅兰妮自己也有少量的疹子.这让梅兰妮百思不得其解.又怕是否床上有了跳蚤.于是,趁着太阳好,把被褥拆了洗晒.很是忙了一阵子.
王张氏上工时注意到了华家孩子脸上的疹子.又见梅兰妮的紧张样子.
忍不住提醒她,”问问你家小少爷,有没有接触过生漆.”
梅兰妮听到一个漆字,就问,”树漆算不算生漆?”
王张氏说,”那可不就是生漆吗!第一次靠近生漆的人都会出疹子.出过了就好了,下次就不怕了.”
梅兰妮赶紧刨根问底,”你怎会知道的?”
王张氏说,”这不是什么希奇事,扬州是出漆器的,我们村里也有去漆坊做工的,回来时都说.”
这下,梅兰妮彻底放下心来.果然,没两天,孩子们的疹子自己就好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梅兰妮又有心情小资了.
这天早市见有水仙花球卖,她买了好几株回来.她让三胞胎去挑选水仙花盆.这次发话,可以按照拍卖会的要求买.
她自己用小刀小心的切掉水仙球的一部分.剥去老皮.放在水里浸了一夜.洗去花球中的粘液,放入单彩釉的水仙花盆里.再让孩子们找了些小鹅卵石压住水仙花的根须.天好时拿出去晒晒太阳,一般时间放在卧室里.卧室里生了火,要比其他地方暖和.她希望能赶上过年开花.
清穿物语 047 山寨的杯具
雍正十三年的冬天,对梅兰妮来讲是终身难忘的.她知道江南的冬天是很寒冷的.她也尽力做了准备工作,如棉衣棉裤,棉被,羽毛褥子.可是,还是抵不过严寒.身上的棉衣,在寒风里保不住暖.人在嗦嗦发抖.室内基本上和室外的温度差不多.梅兰妮想,难怪都要穿皮草.为了挡风啊.
而且,北方的冷空气来的很快,一拨一拨的接着.天气刚有些回暖,马上就会来一拨冷空气.这时候,没有天气预报.上一天还在享受冬天的太阳,下一天立刻降温.让人没有思想准备啊.这冬天过的,一个‘熬‘字了得.
腊月才过了几天,天下起雪来了.梅兰妮的记忆中,上海地区都从没见过这样的大雪.
梅兰妮清晰的记得这是腊月初六的早上.梅兰妮开门一看,天地都是银白.一夜的大雪,地上约有一尺厚.华家的人这天没有早锻炼.边峰和秦炼帮助梅兰妮把房前的雪铲到一边,从房子到大门铲出了一条路.
娘仨铲的满头大汗.梅兰妮嘱咐哥俩不要受凉.自己去做早餐了.小哥俩拿这小铲子,继续铲厨房门前的雪.把厨房到房间的路也清了出来.
吃过早饭后,梅兰妮出门去早市.可是基本上没有什么蔬菜卖.人们说,有些河段给冻住了,行不了船.梅兰妮卖了两斤羊肉.买了一条狗腿,让肉摊的老板斩成块.这个年代,猪肉是肉类里最便宜的,羊肉是猪肉的两倍价.奇怪的是狗肉,和猪肉差不多价.乡下人家养的黄狗,很多时候是做为肉食的,而且狗是杂食动物,养起来成本低.而且狗肉基本上就是草根的食物.高档的人家是不吃的.他们认为狗肉很脏,因为狗吃屎嘛.那小哥几个听说了狗肉,一致要求梅兰妮买了吃.梅兰妮对狗肉并不反感.她曾在上海岳阳楼酒家吃过狗肉煲,那一个香飘四邻的.而且价钱也很贵,一小锅狗肉要几百大洋,一人一口,还没有过瘾就见了里底.所以,这么便宜的狗肉,她也愿意买.只是,听说小孩不能多吃狗肉,容易上火.所以她也控制了自己吃狗肉的欲望.尽量不买.这两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吃些热性的肉类应该是不要紧吧.实在是没有蔬菜,梅兰妮买了些豆制品,返家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