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诩人
1870年帝国就对巡洋舰按排水量进行了划分,其中排水量在4000吨以上的巡洋舰为大型,2000吨到4000吨的为中型巡洋舰,2000吨一下的为小型。此外还对炮舰进行了划分,分为浅水炮舰和远洋炮舰,前者适合在内河和海岸线上活动属于低舷杆江河炮舰,后者是飞剪式可以随舰队进行远洋航行而且因为吃水浅在比如抢滩时可以抵近滩头或港口射击。
七年前帝国海军界的巡洋舰讨论,才确立了现在帝国巡洋舰关于大中小三级的划分,但是注意这里帝国的巡洋舰并不是历史上19世纪末的装甲巡洋舰顶多是穹甲的。毫无疑问巡洋舰在当前海军世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17-18世纪的帆船时代,巡洋舰是指那些装备火炮较少,一般不直接参与战列线战斗,而主要执行巡逻及护航任务的快速炮船。而当前巡洋舰的任务都是护航和展开破交战。这就意味着巡洋舰必须注重航速和航程及续航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帝国海军的设计师们造出那4根烟囱的巡洋舰的原因。
因为航速和续航能力是巡洋舰的主要指标所以巡洋舰的武备相比起战列舰就弱得可怜了,但帝国最新的杭州级大型巡洋舰排水量是4120吨最大航速为17节,武备是前后各一座双联装的210mm45倍口径的主炮舰舯部舷侧配四座双联装120mm口径副炮,其实这样的武备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了,现在的欧洲的巡洋舰武备一般都是前侧的一门主炮再加上后面的一座副炮和两边几门机关炮就完事了,而绍兴级和上虞级都是杭州级的缩小版,武备自然也不差顶多口径小点。
今年的巡洋舰大讨论却是由杭州级引发的,杭州级的排水量超过4000吨是目前帝国海军史上最大的巡洋舰,而他配备的210mm口径的主炮这是这次海军界疯狂的原因。以往的巡洋舰从未装备超过八英寸(约203mm;1英寸=25.3999999614毫米)口径的主炮,巡洋舰被建造出来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和主力的战列舰对轰,但杭州级现在装备的210mm45倍口径的主炮在装备硬被帽穿甲弹的情况下威力完全是丧心病狂,有能力在三千码(2743米;1码=0.91439999861米)内打穿目前英国现役的勇士级铁甲舰的装甲防护(勇士级相当于帝国的商级,它的主炮口径10英寸正面装甲才203.2mm还是熟铁不是钢或者帝*舰上的合金钢)当然杭州级被勇士级的主炮打到也会报废但怎么说杭州级的航速也不是盖的17节和14节的差距也是帝国海军界震动的一大原因。
有了这种可能海军那里当然炸了,海军设计局里一批少壮派以陈兆翱为首的年轻设计师认为巡洋舰类似杭州级以后将配备更大的主炮并以航速的优势成为舰队的主力存在。陈兆翱这个人还是很有本事的历史上他在光绪元年(1875年),派赴欧洲游历,两年后入法国削浦官学学习轮机制造。留学期间,创制新式锅炉和抽水机,抽水机项目填补当时世界技术空白,获得以兆翱名字命名的殊荣,是中国近代第一位为世界科技作出贡献的发明家。随后改进轮船车叶,化侧为平,国外竞相仿效。光绪五年(1879年)十二月,学成回国,赏都司,戴蓝翎,任船政工程处总工程师,专司舰船轮机设计与监造。不久,升游击,赏戴花翎。光绪九年(1883年)起,先后参加“开济”号炮舰和中国近代第一艘铁甲巡洋舰“平远”号等十余艘舰船的制造,还参与监造与验收向国外订购的新式舰船。
但是和陈兆翱相对的是海军参谋部的人,海军参谋们认为巡洋舰根本不需要装备什么大口径的主炮对付敌方的主力舰自有我们的战列舰负责,巡洋舰就不要瞎掺和了,巡洋舰有自己的使命大家老老实实的各司其职就行了。
少壮派是什么?就是胆大妄为也不为过。陈兆翱首先撺掇自己的小伙伴徐建寅和一大帮设计师开始设计自己脑中的理想战舰,前前后后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设计,陈兆翱将这款理想战舰命名为“战列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林宏差点没把茶喝到气管里。
“是的陛下,是仲虎(仲虎是徐建寅字)命名的。我们认为这艘军舰有能力与战列舰对抗所以称它为战列巡洋舰。”时年才23岁的陈兆翱面对皇帝一点都不虚,自信的问道:“陛下觉得如何?是否可行?”
“鹤亭,海军经费都已定额你这拿给我看有什么用,就算朕觉得好国会也不一定会再批的。”林宏还没从战列巡洋舰这个名称里走出来,其实在林宏看来这帮子小伙子搞出来的不过是原历史上日本搞的那个三景舰,就是小船扛大炮的典型啊。
只不过这个挑战级的嗯...战列巡洋舰真是够大胆的,设计的排水量是4700吨主炮是两门300mm40倍口径的巨炮(一前一后),300毫米口径啊!虽然帝国用的是公制有别于与英制,300毫米的口径也远不及英国刚下水的那艘英弗来息白级战列舰的406毫米(虽然口径大的吓人但在帝国海军看来这样的舰炮射速是一个大问题另外它居然还是前膛炮),但帝国目前的主力舰口径普遍采用的是技术纯熟的280毫米45倍,300毫米口径的舰炮是下一级主力战列舰的主炮啊!从设计图里看整艘军舰除了主炮外唯一的武备就是舯部两门150毫米的副炮了,其他的甚至连鱼雷也没有。
“怎么就四门炮?”林宏问道。
“陛下,臣的战舰中这门舰首的主炮是帝国金陵兵工厂的最新产品,其中50倍的口径在装备硬被帽穿甲弹的情况下完全有能力在六千码内打穿当今世界上现役的所有战舰的装甲,包括帝国最新一级的战列舰。所以臣的战舰不需要太多舰炮,对付一般的巡洋舰用副炮就行了(现阶段巡洋舰的主炮口径是120毫米到180毫米),而且舰炮太多拖累航速。”陈兆翱说道。
航速是挺快的,两台蘅芳式蒸汽机(华蘅芳历史上中国清末数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在1866年设计了一款新的三胀式蒸汽机被皇帝命名为蘅芳式)八座圆形锅炉提供8600匹的马力最大航速18.5节都快赶上帝国目前最快的巡洋舰上虞级了(上虞级航速最高18.7节,10节=5.1444444509米/秒)。但缺点更明显为了追求航速图纸里的军舰基本没有防护能力甚至连帝国海军基本的设计要求防水隔密仓都没有,防护能力可想而知,简直是脆到哪怕被120毫米口径的舰炮或者大口径的陆军炮轰一下就得玩完。
林宏对这样的军舰也算习惯了,毕竟以前连四个烟囱的快船都造过还有什么奇葩见不得的。
“你想造这样的战舰?海军的经费可都用在更新计划上了,怕是没钱拨给你了吧!”林宏一边看图纸一边说着。
“所以才来求见陛下啊!相信陛下一定有办法的!陛下您再怎么说也是皇家财团的大老板不是!”年轻就是胆大,也只有陈兆翱这样的年轻人敢在皇帝面前这么说。
“陈兆翱!陛下面前岂能如此轻佻!有没有规矩了!”一边的徐寿看不下去了,本来就对陈兆翱拐走他儿子(徐建寅)瞎鼓捣看不顺眼,现在又敢圣前不敬,简直是叔叔婶婶都不能忍了。
“呵呵,不错想法很好但军国大事朕现在也不好插手。”林宏前半句刚说完陈兆翱整个人就跟泄了气一样,“不过,朕就以内帑出资在马尾船厂建一艘,对了这一艘造价多少?”
“粗步估算是155万华元”陈兆翱老实的回答道。
“怎么这么便宜?和绍兴级差不多?”在林宏看来这艘军舰的排水量都快超过杭州级了怎么只有绍兴级的价格。
“陛下,该舰没有水密隔舱武备也少。”徐寿突然出声提醒到,徐寿本意是想提醒皇帝这舰的缺点。
林宏怎么会不知道,但林宏这么做一是不想打击年轻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嘛!觉得这样的军舰造了对海军没什么损失又不是大规模更换,最重要的是林宏自己知道海军以后发展的陆该怎么走这样的设计就当是培育人才交的学费了反正不贵,想了想他说道:“缺点是有的优点也是有的,既然不知道这样的军舰到底算是好的还是坏的,那就造一艘咯!实践一下!造出来以后你们设计部门再好好观察观察也让海军的人看看再做定论到底这样的军舰好还是坏。这件事我会通知内阁的,军舰造好后就不要编入海军各大舰队放到朕的特别舰队去用吧!”所谓皇家特别舰队就是有皇帝出钱建造的那些奇葩军舰组成的舰队。
“谢陛下!”陈兆翱满心欢喜的向皇帝道谢。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七十九章 陆军的巨炮
海权论是美国海军理论家a.t.马汉于19世纪末期创立的。作者在其著作中,分析研究了英国同荷兰、西班牙、法国等海军强国为争夺海洋霸权而进行的多次海战以及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海战,阐明了海权对这些战争的胜负,对有关国家、殖民地和海上贸易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及作用。当然现在没他的份了。早在1861年的时候伟大的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再一次为他的文学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月13日和28日先后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确立了林氏海权论的基础。随后第二年3月17日又出版了《海军战略》正式形成帝国目前时下流行的海军理论体系。
就像在马汉的海权论里说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发展海军和陆军。中国也一样,帝国现在的海陆发展更像是交替前进,比如1870年到1875年里帝国陆军军费占国防经费的63.6%到1875年海军立刻就提出战舰更新计划在接下来五年里海军军费的比重会上升至69.1%就跟大跨步走路一样,当然这次海军是比较狠的。
但是海军和陆军注定是不能和谐相处的。就好比现在因为海军的更新计划导致这两年里海军军费的比重一直在65%以上,而给予陆军的军费被压制在30%一下。虽说帝国编制陆军达到130多万预备役加建设兵团总计高达250万但现阶段的军费还是绰绰有余的(仆从军和外籍军团的费用有殖民地政府负责中央财政不用拨款,此外皇室每年会支出财团收入作为25%补助军费),只是比以前要扣着点用而已。
海军有少壮派陆军当然也有,海军的少壮派成功了,皇帝自己出钱给他们造了一艘试验性军舰。陆军少壮派就眼红了,我们也来不能比海军那帮铁鸭子差。其中闹得最欢的要属总参谋部现任作战处处长项隆盛了(西乡隆盛)。大概是东瀛人下克上的习惯,项隆盛越过总参谋长和陆军大臣直接向咸阳皇宫递交了自己的计划书(其实是林宏自己定的规矩参谋部任何军事人员都有权向皇帝递交奏文)。
-------------------------------------------------------------------------看着眼前的这份《帝国陆军五年作战计划概述》林宏那个叫哭笑不得啊!刚摆平了海军陆军又闹了。什么陆军五年作战计划不知道的人以为是陆军的战略战术总结归纳呢!这tm就是陆军五年扩军五十万的扩军计划啊!真是头大啊!
不过这份所谓的作战计划概述也不是没有亮点,其中参谋部在计划中指出要全军列装刚研发出来的新式小口径火炮,就是迫击炮,参谋部对这种武器一致看好认为将会是帝国陆军基层作战的重要保障,这一点陆军的人倒也没瞎眼,林宏也准备加快迫击炮的落实工作。
但真正靓瞎林宏24k狗眼的是文章最后的一段,扩大师属炮兵旅的大口径火炮数量和口径。里面还提议让陆军炮兵装备210mm和250mm口径的加农炮。你妹啊!加农炮,知道什么是加农炮吗?口径40倍以上的才叫加农炮,你们陆军是看海军有大炮不爽也想有是吧?知不知道210毫米和250毫米什么概念?那tm是标准的舰炮啊,250毫米40倍口径的加农炮是绍兴级巡洋舰的主炮,你门陆军要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干嘛?!打军舰啊!岸防守备队才用那玩意。林宏看着就来气,这是嫌自己钱多的没地方花啊。
陆军有巨炮吗?有!
火炮是什么?是战争之神。火炮在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帝国陆军的火炮标配是从营一级开始的,一个营就配有一个炮兵连装备四门4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和两门75毫米口径的滑膛炮以后装备了迫击炮和掷弹筒就能普及到排一级大大增强一线士兵的火力。现在帝国陆军装备的最大口径的火炮是120毫米的加农炮但只能装备师属炮兵团一个师就三门,要是山地师那基本上火炮口径就没有过75毫米的,火炮这玩意太重了,尤其是口径上百的重炮完全是按吨计的,扩大全军的重炮数量在当前帝*队只是骡马化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
陆军有巨炮,在1866年是陆军就自己研发了一种480毫米的巨炮,结果很明显这家伙太重了,只能装在列车上作为列车炮使用。列车炮的概念最早源于1850年代,在英国人安德森(anderson)的作品《国防》(nationaldefense)中提出。1860年代以后,俄罗斯亦有著相同的概念。而最早使用列车炮的国家则是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联邦军(北军)为了围攻邦联军(南军)据地彼得斯堡(petersburg),首次采用搭载了无盖列车的十三英吋臼炮进行轰击,这是世上第一款的列车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德国使用了射程一百三十公里的“巴黎大炮”(paris-geschutz)轰击法国巴黎。
帝国的这种“蔽日大炮”很同时期的列车炮一样过于笨重,并且在移动中要进行复杂的拆卸,加上制造成本高,大口径火炮寿命短实际使用中很不理想。最后这种480毫米口径的火炮还不是便宜了海军(岸防炮防卫系统归海军管这种火炮最后都装备了岸防部队,海军还在此基础上研发自己用的舰炮)。
“陛下,陆军那边怎么处理?”22岁的徐世昌很忐忑的看向皇帝。
“还能怎样处理!告诉陆军大臣这份计划做的很好,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急不得。海军错了就是赔点钱买个教训,陆军要是走错了那赔得可就不是几个小钱了。”
“那我这就去传话?”徐世昌正要躬身后撤却听到皇帝又说了。
“你那个结拜的小弟最近在干什么呢?”
“陛下是问袁世凯吗?世凯近日刚刚考入帝国大学法律系。”却说袁世凯和徐世昌此次结拜全是皇帝导致的,袁世凯十余岁时便以神童闻名河南,年前受皇帝召见入宫见驾和当时刚就任侍从武官的徐世昌一见如故,一番交谈之下欣然结拜,也是坊间一段趣事。
“他要学法律?”林宏疑惑的问道,他还以为袁世凯会像历史上一样先从军。
“不是!”
“那是为何?”
“这.....”徐世昌迟疑了一下还是咬了咬牙说道,“因为慰亭的未婚妻郑小姐读的是法学系,他说他要看着她,免得被人拐跑了。”
林宏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想不到袁世凯还有这一面啊,而徐世昌在丹陛下则是一阵手足无措。
“瞎胡闹,我很早就说过了恋爱自由,这小子还怕以后娶不到媳妇儿。”笑过之后林宏感概了一句。
“那陛下我让他专系?”徐世昌小心翼翼的问道。
“不用了,怎么选是他的自由。这小子啊!让他玩去吧!跟他说书还是要好好读的别老光顾着看媳妇儿。”
“是陛下。”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八十章 和平与潜艇
1877年,南美的硝石战争总算走到了尾声。
1876年的十二个月里秘鲁陆军在秘鲁参谋长丁汝昌的谋划下配合海军先后打下了智利北部重镇安托法加斯塔和塔尔塔尔。1877年元旦,秘鲁海军炮击科皮亚波几乎把科皮亚波给打烂了,随后秘鲁陆军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占领了科皮亚波。
但此时秘鲁军队就再也难以再向南前进了。智利国土狭长,智利人在巴耶纳尔筑起了一条防线勉强挡住了秘鲁人的脚步,而此时秘鲁陆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急需休整,两国再次僵持。
但陆军僵持着不意味着海军没有动作。战争到到现在常年的海上封锁任务让秘鲁海军损失了三艘老式的巡洋舰和两艘炮舰而智利现在就剩一艘铁甲舰一只龟缩在秘鲁人不知道的某个智力的港口,毕竟智利的海岸线太长了。
1877年3月1日,在秘鲁海军教官何璟(在秘鲁海军的地位差不多和清朝时北洋舰队里的郎威利)的指挥带领下,秘鲁海军带着六条运输船和上面3000名陆军士兵,前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这次智利国土狭长没有战略纵深的弱点被何璟利用的体无完肤。主力舰队在瓦尔帕莱索肆虐而一艘巡洋舰带着运输处在瓦尔帕莱索北面不远的比尼亚·德尔马登陆,毫无阻力的登陆。
此时智利陆军主力远在巴耶纳尔而圣地亚哥的目光又被瓦尔帕莱索所吸引,整个智利首都军力不足一个师。本来三千人还不一定打得下圣地亚哥,但智利人此时已经被这只突然出现的秘鲁军队吓破了胆。北部防线被突破了?还是瓦尔帕莱索被攻占了?
最后智利人知道了但他们已经投降了。
和平谈判在上海举行,可怜的智利人完全被英国人抛弃了。秘鲁和智利签署了科皮亚波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秘鲁得到了整个阿塔卡马荒漠和它上面的硝石鸟粪资源。而已胡雪岩为首的中国商人则控制了全世界63%的硝石产量。战争不管在秘鲁看来还是在中国商人们看来都是成功的。而正是这一先例为以后中国商人良好的商业作风开了先河。
------------------------------------------------------------------------尼古拉·特斯拉(塞尔维亚文:hnkoлatecл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机工程师和未来学家,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并因主要设计了现代交流电力系统而最为人知。在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特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相关的专利以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现代的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很多人认为特斯拉是一个穿越者至少和穿越有关,林宏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当特斯拉就站在他面前时林宏觉得这只是一个善于幻想有奇思妙想而又朝着自己的幻想不断努力的年轻人。
当特斯拉一开始见到林宏是非常震惊与林宏那不老的容颜,特斯拉不是一个坚定的信教者他的热情和心思全部在自己的科研事业上,但自从见过伟大的皇帝后他开始坚定的信仰这个和他一样年轻的神。和历史上一样的是他和爱迪生的矛盾。当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在皇帝的实验室里相遇时历史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然而让爱迪生闻名帝国和世界的是他刚刚发明的留声机。而特斯拉依旧在实验室里游手好闲。
此刻,我们的皇帝大人正在皇家实验室对特斯拉循循善诱,特斯拉这家伙,说实话实在有些难以捉莫,前些时候对于张思齐(帝国的电力学教授)主持的电磁学颇有兴趣,足足在电磁学这边泡了几个月,却并没有看他提出什么好的创意。
而这一段时间,特斯拉又突然转向研究起二极管了,对于二极管中出现的“林宏效应”(好吧!其实电灯已经被林宏瞎搞出来了顺带着发现了历史上的“爱迪生效应”)极有兴趣,为此,他向实验室了一大笔钱,据说是准备研究改建一个新式的实验室,好对晶体管进行研究。
对此,林宏自然是丝毫没有肉痛之感,立刻批准了项目的资金,他还指望这位迅速完成电气化的初期研究呢!这点小钱相对于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事业,那可是完全不值一提的小钱。此前由于有了林宏提供的一部分参考资料,特斯拉带领的实验小组成果斐然,尤其是在可用于发电的汽轮组上,已经完成了一型的产品,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但林宏这次到实验室主要不是和特斯拉唠嗑的,他是来探查潜艇的“研发”情况。
潜艇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纪的列昂纳多·达芬奇。据说他曾构思“可以水下航行的船”,但这种能力向来被视为“邪恶的”,所以他没有画出设计图。直至一战前夕,潜艇仍被当成“非绅士风度”的武器,其被俘艇员可能被以海盗论处。
史上第一艘用于军事的潜艇出现于美国独立战争。美国耶鲁大学的大卫·布什奈尔(davidbushnell)建成海龟号(turtle),通过脚踏阀门向水舱注水,可使艇潜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艇上装有两个手摇曲柄螺旋桨,使艇获得3节左右的速度和*纵艇的升降。艇内有手*压力水泵,排出水舱内的水,使艇上浮。艇外携一个能用定时引信引爆的炸药包,可在艇内*纵系放于敌舰底部。内部仅容纳一人*作方向舵和螺旋桨。1776年,海龟号企图攻击英国皇家海军老鹰号(hmseagle),虽未获成功,但开创了潜艇首次袭击军舰的尝试。
史上第一艘成功炸沉敌舰的潜艇在美国南北战争。何瑞斯·劳升·汉利(horacelawsonhunley)建成汉利号潜艇,乘员八人,手摇柄驱动。其前端外伸一个炸药包,碰触敌舰即爆炸。1864年2月17日晚上9时许,它成功炸沉北方联邦的豪萨托尼克号(usshousatonic)护卫舰,但自己却也因爆炸产生的漩涡而沉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