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你确实应该生气,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生气,但是生气又有什么用呢?”
生气又有什么用呢?
看似平静的反问,其实是在向朱明忠讲述一个现实——生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面对那些有权有势的权贵,你有生气的权力,但是却没有任何用处。
“似乎……你并不生气?”
想通了无能为力的现实后,朱明忠反问道。
“但是,你很无奈!”
摇了摇头,朱简煜回答道。
“我是大明的皇储,所以必须要面对现实!生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至于无奈……”
朝着远处看了一眼,然后朱简煜岔开话题说道。
“我倒也想打破这种垄断,垄断,对于皇家来说,任何人,无论他是勋贵还是平民,垄断都是不符合大明利益的,所以在未来,在大明必定会打破这种垄断……”
直到朱简煜说出这翻话后,朱明忠的心里才总算是舒服一些,至少同在皇家同样也认识到垄断的害处,看样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朱简煜这里,他应该会尽可能的打破垄断,或许他将是一个潜在的盟友,甚至于整个皇家都有可能是潜在的盟友。
“皇家特许权,我可以给你,但是你确定愿意去做这件事吗?你要知道,进入这个行当时在,你的处境恐怕会多少不妙,群狼环伺!你要明白,这种局面,对你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话说了这么多,你还愿意要吗?”
“愿意!”
朱明忠笑了笑。
“当然愿意,为什么不愿意呢?或许在外人看来是群狼环伺,可在我看来,未曾不是新的狼王崛起,谁知道呢?”
面对朱明忠的自信,朱简煜哈哈一笑,然后就起身说道。
“新的狼王,或许吧……”
随后,他又摇着头说道。
“不过,你既然想从事这个行当,就像我先前说的那样,我可以给予你一定的帮助,特许权,当然也没有问题,但是……”
盯着“朱铭和”,他又反问道。
“你要考虑清楚,怎么样得到设备,怎么样把矿场开办下去,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你去解决,相比于特许权,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说完这番话后,朱简煜站起了身来,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道。
“哎,等到你们公司得到特许权的时候,指不定那些人会叫成什么模样,不过,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毕竟,时代不一样了!”
是啊!
大人,时间不一样了!
在目送着朱简煜乘车离开的时候,朱明忠的心里冒出这样的一个念头,与此同时,他的心里却显得颇为激动,因为,至少现在,那个喷金之地到手了。
石油啊!
抬头朝着北方看去的时候,朱明忠的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要是保护伞公司“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传出来,那些勋贵们会怎么反应呢?
或许朱明忠压根就不在乎那些人的反应,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的反应直接关系到将来油田的生产以及石油的提炼。
“关键是石化设备。”
坐在椅子上的南峰,用极为平静的语气说道。
“钻井设备上,我们的设备并不比北美的先进多少,毕竟,无论是北美或者罗马,石油工业都相当发达,在钻井设备上,因为我们的油田不多,所以自然没有太多的需求,需求上不来,技术上自然也就有些落后,但是在石化设备上,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却超过他们,甚至于罗马最大规模的石化工厂使用的就是我们的设备。”
“这么说,我们只能开采出石油,却没有办法生产石油了?”
朱明忠反问道。
“差不多就是这样,唯一庆幸的是,铁路公司还是国有的,要不然,即便是你发现了石油,也不一定能够运出来,不过……”
瞧着朱明忠,南峰反问道。
“你确定那里有石油吗?”
“嗯,怎么说呢,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坐过一次私人飞机,飞过那一带,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些浮在水面上的油迹,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那里应该有石油!”
从始至终朱明忠都没有说出具体的位置,只是在提及过去的一个偶然发现。
“这……这样就可以了吗?”
“尝试一下,并花费不了什么,我们可以试一试,万一要是有大的收获呢?”
朱明忠笑了笑,然后语气变得极为认真。
“指不定,我们在那里发现的石油,可以改变大明石油战略安全,如此一来,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国家,借助朝廷的力量,迫使他们打破垄断,把设备出售给我们。”
“你的意思是借朝廷之手,让他们同意出售设备?”
沉思冥想着,南峰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
“这样确实有可能,毕竟,现在我们和北美的关系紧张,每年一万万吨的石油……说实话,朝廷心里真的没有低,要是本土有大量的石油供应,而那些人却想要借垄断打压的话,朝廷的反应估计会非常激烈的,但是!”
“你想过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吗?毕竟,这都有一百年了,勋臣早就把矿产视为他们的禁锢了,你这么一插手……”
站在窗口的朱明忠笑问道。
“他们还能杀了我?”
第582章 华夏的天竺(祝新春快乐!)
(祝新春快乐!祝你们所有人健康平安!)
当那些利益被触动的勋贵们在商量着如何应对那份突如其来的特许证时,作为事件中心人物的朱明忠,却已经坐上了一架飞机。
“原来,还是有更大的大型客机的。”
坐在这架“大鹏3”型的客机上,朱明忠忍不住感叹道,在此之前,他坐的都是双引式飞机,而这却是一架四引擎的大型客机,其座位数超过百人。
“看来,航空技术倒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落后啊。”
四引擎、百人机舱再加上气密机舱,这架远程客机的先进程度,甚至超出了朱明忠的想象,这倒是让他对进军航空制造业更是充满了信心。
“也许,应该研究一下喷气式发动机。”
从中都起飞的飞机过了喜马拉雅山,因为中途加油的关系,所以需要在天竺半岛的德国国都德城降落,在经过恒河时,飞机倾下一只机翼,并降下高度,最后向德国郊外的机场逼近。
朱明跽从靠窗户的座位上俯视着下面的这座城市。
这里就是印度了!
不对,世界上已经没有了印度,在文明远征期间,莫卧尔王朝和波斯一样,都在明军的铁靴下成为了过去,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天竺被分封给了六十九个亲王,而南洋诸夏也在这里得到面积不等的海外领地。
现在的印度,是大明的印度,华夏的天竺!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所以朱明忠的心情显得有激动,甚至感到紧张,他不知道这片大明治下的天竺会是什么模样。
会不会像吴周一样?
哦,吴周早在百年前在“文明远征”后就举国而降了,大王成了大明的顺义伯。
“旅客朋友们,因为飞机需要进行保养,所以大家有五个小时的时间在德城游览……”
在飞机即将降落的时候,空乘小姐温柔的话声在机舱里回响着。
五个小时。
差不多够在这里乘车观看市容了的。
“老板,要是你感兴趣的话,咱们可以在机场外租一辆车,去看看德城,老板,这可是座千年的老城,过去叫德里……”
哦,这里就是德里啊!
现在他们还喝恒河水吗?
朱明忠心想到,好奇之余便点头说道。
“行,咱们就去逛逛。”
在机场通道等了十几分钟进行护照验证和海关检查。在海关管理柜前,朱明忠把护照塞进平板玻璃窗下面,在等候之余,他又打量了一下周围。
待在分隔间中的那个人身穿军人的制服,帽子上饰有绿色的织带,帽檐上佩有白虎盾牌的徽记。这个人的相貌是典型的“串子”,那人看着护照上的照片,然后抬头看着朱明忠。
“朱……铭和?”
他的国语很流利。
朱明忠微笑了起来,并点着头。
“欢迎你来到德国。”
德国……
好吧,天竺半岛的德国!
再一次接过护照后,朱明忠算是进入德国了。
在机场前等待旅游专车时,朱明忠又观察了一番他的那些旅客。其中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相貌都有混血的痕迹,很多人都感到兴奋激动,他们都是好奇的旅游者,他们大都持有诸夏各国的护照——根据帝国议会制定的协定,诸夏各国国民持本国护照前往诸夏各国是不需要签证的。
朱明忠和南峰以及随行李丽云、丁富并没有乘座旅游大客,而是选择了一辆单的专车。只等了不到十分钟,车就过来了。
是一辆三排的旅行车在汽车上,他们遇到了旅行社负责安排他们旅游活动的导游卢丽。她是个混血儿,她和司机说话时用的是国语;司机尽管是土人,也用国语作答。当汽车离开机场时,她笑容可掬,开始用非常流利的国语叙述正等待着他们的游览活动。
“现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德城老城,也就是所谓的“旧德里”,街道狭窄,二三层高的残旧建筑、牛车、单车、电车充斥在横街窄巷里……”
在导游介绍着旧城的景点时,朱明忠对他的旅行计划扫了一眼,对于在旧城的一些景点逛逛,他并没有有什么兴趣,毕竟,相比于这些,他更关心的是诸夏在这里的统治。
“作为古印度历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恒河平原古老贸易路线的主要城市,德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迹和遗址。旧城区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尽管文明远征期间许多建筑被摧毁了,但是仍然有一些建筑,被作为历史保存了下来,我们……”
卢丽用流利的国语介绍着这座城市。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会提到,当年文明远征的时候,诸夏联军曾经把这座城市大半的地方夷为平地,也不会提到,现在遗留下的建筑,并不作为历史的遗迹,而是为了炫耀诸夏的军功,就像在这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诸夏军人纪念碑一样,都是为了彰显军功。毫无疑问的是,现在的这里是诸夏的。
在参观着德城破旧的老城时,朱明忠发现这里大多数建筑都是明式,于是他便问道。
“怎么这些建筑都是明式的?”
“这里是诸夏。”
卢丽有些骄傲的说道。
“诸夏也是华夏的一员,自然不能用蛮夷的建筑。”
这样的回答,听起来确实无懈可击,不过倒也让参观变得有些乏味,于是朱明忠想了一下又问道。
“我听说这里过去有种姓制度,现在这里还有吗?”
突然的问题,让卢丽盯着朱明忠看了好一会,她那双漂亮的眼睛里闪动着有些异样的神采。
“很少有人会提到这个问题,现在有倒是还有,但是并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当年诸夏联军解放天竺后,就用现代的政治体制来管理这里,从行政、立法、司法等各个方面对这里进行改造,比通过的竞争考虑择优任用文官的原则,打破了婆罗门和刹帝利等上等种姓垄断政府职位的传统,给予了所有种姓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怕从比例上来说,低种姓和贱民所战的比例开始很少,但却打破了过去的僵局……”
在讲述着这一切的时候,卢丽显得有些激动。
“而且,联军还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带到天竺,采用立法的手段推行社会改革,既改革印度传统社会陋习,并对印度教中歧视贱民的习俗进行干预,比如改变信仰失去继承权等问题……”
“卢小姐,你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王廷每年可都会拨几百万的巨款推行教育,建立了很多学校,那些学校都是免费的,现在很多人正是因为王廷的教育,才考上了文官……”
驾使着汽车的皮肤黝黑的司机说道。
“而且我还改了姓了,现在我姓张,天下第一大姓,这样再过几年,就没有人会记得我是低种姓的人……”
“等到了那个时候,就没有人还记得种姓制度。”
卢丽扭头看着身后这个帅气的天朝青年,说道。
“我是佛教徒。”
“我也是,很多人在改姓之后,都会改信佛教或者道教。”
听到他们这么说,朱明忠也就放心了,尽管这些手段听起来都很普通,但是作为皇帝时,他曾特意研究过吴周是怎么“教夷归夏”的,大抵上也都是这些手段,这些手段都是非常成功的,至少在短短几十年里,吴周大半的人都会说国语,差不多有一半的人都改了汉姓。当然,他们推行的那一切,都是为了维持统治,推行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灌输华夏思想和文化,在当地培养一个中间阶层帮助他们实施统治,而诸夏在各地推行的政策也都是大同小异,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模式。
参观德城之后,将汽车返回机场作为时四个小时的旅行的终点,通过这样的参观。正如朱明忠所期待的那样,他在德城这样高度华夏化的城市的大街上听到的只有官话,听到国语。只有一些老人,偶尔的会说上几句土语。
当看到官话成为这里的国语时,当看到路边的店面门牌上写着的都是汉语时,朱明忠便感到内心有些激动,毕竟,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里的“归夏”进程是顺利的。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什么遗憾,比如他惟一的遗憾是——相比于土人,国人的的数量还是太少,即便是德城,这样的大城市中,国人的数量也不过只占到城市40%的人口。
“人口才是最关键的啊!你们应该尽量与土人通婚才对啊,多娶些小妾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