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或许,正因为如此,朱明忠才会在见到一些国人的时候,偶尔会到他们是不是娶小妾,在得知他们没有娶的时候,朱明忠不禁倍觉可惜。
“他们根本就是在浪费法律给予他们的特权。”
可不就是在浪费嘛,娶妻纳妾,这样的权力他们以来还能再维持多少年。
“哎,等到将来废除的时候,你们肯定后悔都来不及。”
心里如此自言自语着的时候,飞机再一次轰鸣着在跑道上滑行,然后一跃而起……
第583章 勋臣(祝平安健康)
在远隔万里的地方,在位于中都某处皇家森林公园附近的某种庄园里,这座庄园在中都似乎不太显眼,庄园的主人也是深居简出,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不过,在中都,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武威公府,武威公在大明的勋臣体系中也算是颇为尊贵,首任武威公张金生更是世祖皇帝的亲信。
此时,在武威公府的书房内,几个人正在那里进行着秘密的会谈。
“这么说的话,那确实是宫里头对咱们不满了。”
张远用平静的语气问道,一边再次扫了一眼他面前的一文件。
作为武威公的他,从继承了爵位之后,多年前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的他就很少外出,似乎他从来都不问外面的事情,其实,他一直在家中操作着所有的一切。
“就目前来说,似乎是这样的,宫里似乎对我们多年来垄断矿产资源,有所不满,尽管他没有明说,但非常隐晦的表明了这个态度,持有这个态度恐怕不仅仅只是殿下。”
王继业的神情显得有些严肃,不过他的语气却很恭维,毕竟眼前的是武威公。
“其实,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张远抿了下嘴唇,然后轻笑道。
“宫里要的是平衡,在他们看来,我们已经打破了平衡,至少在商业上,咱们对矿产资源的垄断,说到底,其实还是因为当年宫里因为没有土地赏赐,才慢慢的被勋臣垄断,其实,这样的垄断对宫里并没有坏处,我们每年上缴宫里的资源税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可是宫里……”
长叹口气,张远苦笑道。
“宫里并不乐意我们掌握这一切,所以,这次宫里会这么说,与其说是想给我们调个警钟,倒不说是是想要趁机打破我们的控制。其实,这种事情,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意料之中!
其实早在几年前,张远对这一切都是已经料到了,其实也谈不上意料,顶多只是基于人的本性而已。
“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都觉得我们勋臣会一直掌握着这一切,我们可以不断的扩大商业实力,只要我们保持对皇家的忠心,皇家就会继续厚待我们,其实……”
望着对面的王继业,张远的语气显得极为平静。
“其实,对于宫里来说,他们是不可能接受一家独大的,一家独大?就像烈皇时那样?当年文官可是一家独大,勋臣、皇家都受他们摆布,今天……或许在朝政谈不上一家独大,但是在经济上,我们正形成一种优势。”
摇了摇头,张远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远处。
“嗯,确实是这样,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任由宫里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没有任何反应的话,也许,出不了几年,我们就会成为过去,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我们到时候可就真的成为一群清贵之人了,清如水、贵个名的清贵!谁知道呢?。”
又一次,张远翻动着他面前的纸页,并查看了那张表格。上面清楚写着大明的勋臣们所掌握的各种垄断财团。
一晋系财团——以陕西晋王府为主的能源垄断为基础,通过投资鄂尔多斯煤矿崛起,一百六十多年来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各个部门。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明西北银行为核心,下有西域银行、西北人寿保险公司以及荣民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大明最大的垄断集团之一。
二勋民系财团是由东北地区低等勋臣以及勋民组成,其依靠粮食种植以及采煤起家……
当然,真正的最大的财团,恐怕还是“两淮军功勋臣集团”,他们是从龙功臣,一直以来都深受皇家的信任,位于中都以及江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他们最早从事工业、最早建立银行,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其它人,其直接或者间接掌握的资产超过十亿元的银行就超过六家,依靠金融业的巨额资金,多年来一直在向各个行业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现在大明70%的并购都是由它实施。不过作为财团的“话事人”,张远很清楚,这些财团都只是名义上的,因为他们是松散的同盟,他们是通过互相持股建立的联系,彼此之间,并没有实际上的隶属的关系。
“其实,算起来的话,我们,现在掌握着大明70%的煤炭、95%的石油,80%的铁矿,90%的铜矿,还有所有的钢铁公司、冶金公司,当然还有几乎全部的大中型港口……”
念书着这些数据的时候,张远顿了顿。
“我想指出,其实,我们的力量,已经让皇家警惕了,所以呢……”
张远接着说道。
“这些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些数字那么简单,这些都是和国计民生有着直接联系的东西,这些数字,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可是如果我们愿意,我们还可以立即让整个社会都感受到我们的力量,比如,如果我们在淮南的电厂停止供电,那么整个中都都会陷入黑暗,如果我们的企业停止运出粮食,大明90%的城市场内食物就会奇缺,这是什么呢?”
“这就是力量!”
王继业说道。
“确实是力量,我们的力量引起了宫里的警惕,为什么会警惕呢?因为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切断这一切,或许我们从不曾这么想过,但是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这么干,至少在宫里看来,我们将来一定会这么干的。”
张远朝后向王继业转过身去。
“潮东,如果今年新年我们掌握的那几家食物公司发生大罢工的话,你说会是会什么结果?”
“这……如果他们进行罢工的话,我想也许城市就会陷入粮荒,这样的话,就等于狠狠的“刺”了他们一下。我们的食品公司每年需要为城市提供7000万吨的粮食,我记得有一年,因为南洋遭受洪水影响,导致大米减产,输出的大米减少了1500万吨,这直接造成了粮食紧缺的现象,如果不是从北美紧急进口了大批粮食,也许会在城市中形成饥荒……现在,人口比那时候已增加了,城市对于粮食的需求更高了,而且我们与北美的僵局,也会让事情变得更无法应付了。”
突然,王继业的眼前一亮,轻声说道。
“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简单,既然宫里觉得我们可以左右这一切,也许,我们可以试一试,”
然后张远说道。
“当然,我们所需要并不是制造动荡,但是也许,我们可以适当的把价格提升一直,比如减产,比如罢工,比如劳动成本上升,总之,把价格提升20%,我想,这样轻轻的刺上他们一下,他们也就会明白一些事情,”
“可是,如果朝廷动用储备粮呢?”
“根据你的数字,即使他们使用全部国家储备,他们也将需要我们提供7000万吨的粮食,是吗?”
“是的,我们掌握着大明大多数的米粮企业,”
王继业又插话说道。
“毕竟,当年,米粮业是我们进入最早的行业,一直以来的利润也很丰厚。”
点了点头,张远说道。
“米粮、水电,现在看来,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看似利润不高,但是柴米油盐是开门四件事,百姓只要想要活着,就离不开它们。”
“确实离不开它们,而且每一次涨价,都会掀起些风波,这一次,要不然,也涨涨价吧……”
“涨价……”
王继业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是要用涨价来表明态度吗?”
“与此相联系吗?”
张远随口说道。
“当然不能这么联系,或许,我们可以对宫里的举动有些不满,但是我们毕竟是做臣子的,现在即便是涨价,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比如说,运输价格上涨,比如说能源价格上涨,总之……并不是我们愿意涨价,而只是市场行为!”
尽管张远自己对这个理由也是嗤之以鼻的,但是他并不介意发起了一连串的行为促成这一切。
“要使讹诈成功的话,关键在于,”
抿了下嘴唇,张远冷笑道。
“你必须有把握,他们缺了你手上有的某种东西就混不下去,而且又无法从别处去搞到。”
尽管嘴上说着是“市场行为”,但是张远并没有避开使用“讹诈”这个词。
“因为北美与我们的关系僵化,我想,这一次他们没有办法可从别处搞到粮食,而且粮食,也不一定仅仅只是它在涨价,我们可以从今年开始制造出一些理由来,总之,还是那句话,我们决不可能没有任何表示,我们或许不能够直接与皇家对立,但总需要表明一些态度,就这么做吧!”
随后,张远顿了顿,然后说道。
“至于保护伞那边,你觉得他会在罗马帝国寻求什么样的帮助?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办法阻止他!”
第584章 故地重游(祝大家平安健康!)
(祝大家平安健康。为所有的医务人员祈祷!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又一次来到君士坦丁堡,朱明忠的心情可谓是颇为复杂的,毕竟,上一次来到这里,不过只是刚刚参观了几天,就遭遇了袭击,而现在故地重游时,他却有那么一些新的发现。
比如这里的人们相貌上就有显著的变化,上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相貌更像高加索人,而现在,许多人的相貌却更靠近东方,显然华夏血统正在成为这个国家的主流。
“这里就像是个民族大溶炉,华夏人、高加索人、罗马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等等几百个民族都在这里生活着,现在他们都在溶合成一体。”
南峰主动的向朱明忠介绍道。
“当年在君士坦丁十二世陛下击败土耳其人,夺回罗马帝国的时候,这里的正教徒只有勉强五成的比例,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十二世陛下就不断的推行正教,不过很多奥斯曼人都是伪装者,这一切直到“大教堂袭击事件”后,才发生了改变,不仅用重税迫使他们放弃旧时的风俗,而且还强迫他们把女儿嫁给领主,嫁给华夏移民,这样持续了一百多年,在半个世纪前,这里就已经没有奥斯曼人了。”
“哦,那么那些人就没有抵抗吗?”
朱明忠明知故问道。
“当然会有抵抗,可就像满清当年“剃发令”一样,直接砍脑袋不就行了,其实,这样的办法倒也好。”
“为什么?”
“因为抵抗者会自己暴露身份,而不是潜伏起来,这样反而更有利于以后的稳定,后来文明远征的时候,联军大都也是这么干的,所以,这么多年,罗马帝国整体上还算平静,当然,除了那次你遭遇的袭击,不过,我听说,袭击之后,帝**团又一次加大了对沙漠地区的清剿,他们通过飞机在空中搜索目标,一但发现抵抗分子,就会立即将他们全部清剿。总之还是十二世陛下的那句话——宁可杀错一千,也绝不过放过一个。”
心里念叨着这句话,朱明忠的心里长叹口气,其实在那么多兄弟之中和墨的性格反倒是比较柔和的,甚至于在恢复罗马帝国的过程中,对待那些投降的人也是相对宽松的,可后来他却说出这样的话,这多少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吧。
想到这,朱明忠不由的长叹口气。
在轿车再一次经过君士坦丁堡大教堂的时候,突然,朱明忠看到了一个青铜塑像,那是一个身着盔甲的人持剑单膝下跪的塑像,那里似乎就是袭击发生的位置。
“那是十二世陛下的塑像。”
哦……
应了声,朱明忠默默的点了点头,他的心情立即变得有些沉重,尽管在内心深处,一个声音告诉他应该过去看看,可是他最终还是没有让汽车停下来。
车,继续向前行驶着,南峰可以感觉到老板情绪似乎不太高,尽管并不清楚原因,但是他仍然选择了沉默,毕竟,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汽车就这样穿过城区,最终驶入的海峡边的一处庄园,按照今天的行程,接下来要去拜见的是帝国石油公司的总裁顾安升,他不仅是帝国石油公司总裁,而且还是罗马帝国四大公爵之一,他的先祖顾度平曾是和墨的长吏、心腹,也正因如此,才会被封为公爵。
“多年来,顾家不仅在罗马帝国政界的拥有显赫的地位,而且还掌握着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帝国石油公司,帝国石油公司是诸夏之中最大的石油公司,他们每年生产超过一亿五千万吨石油,其中向天朝出口的石油超过四千万吨,同时还向欧洲出口不少于五千万吨石油,仅仅只是出口石油,他们就可以获得不少于数十亿元的利润,而且,他们还在进一步加大石油勘探力度,以期获得新的油田,提高产量,毕竟,根据学者们的记算,十年后,全世界对于石油的需求,将会增加至少一倍,甚至可能会更高,所以,各产油国都希望获得新的油田。”
说完这番话后,南峰又特意提到。
“而为了刺激石油产量罗马帝国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放开了石油勘探和开采业,当然加工业也放开了,只要公司的资本有五千万元,就可以申请勘探权,勘探开采石油,十年前,罗马帝国的石油产量只有五千万吨,而现在却超过两万万吨,其中一半都是小公司的贡献,当然,其中不少小公司最后也难免会被帝国石油吞并,但是和天朝的铁板一块不同,至少,这里还有个缝隙,而在天朝……”
当南峰感叹着罗马帝国更为宽松的环境时,朱明忠却有些诧异问道。
“你是说,在罗马帝国石油是准许平民资本开采的?”
“是的,只要资本有五千万就行。”
“不是说,诸夏也都是将矿产业视为勋贵们的禁锢吗?”
“过去是,现在诸夏不少国家都放开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
“放开?”
钱乐冷笑道。
“什么放开啊,不过就是换个玩法而已,我的老板啊,五千万,全罗马帝国能拿出五千万的平民,恐怕也不超过五十个,这个五千万,不知道把多少人都排除在外了。”
用资本限制外人进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办法,对此,朱明忠只是笑了笑,这种操作并不稀奇,即便是在另一个世界,也是再常见不过的操作手段,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其目的,但是谁都说不出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