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铁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在朱明忠解释着“制空权”时,顾安升则在那里静静的思索着,作用帝国的公爵他不仅仅生意人,同样他还是罗马帝国的将军,一但战争的爆发的他,他就会穿上军装投入战场,对于从少年时就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在军中服役长达十几年,并且也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他而言,可以以军人的眼光去理解这些话语,理解“制空权”

    “其三,掌握制空权使敌人领土暴露在我方空中进攻之下,这种进攻极易进行,因为敌人已不能在空中活动。掌握制空权能使进攻力量大于人们所想象的威力,它能对敌人的抵抗给以直接可怕的打击,能对敌国内地进行毁灭性的轰炸,从而使敌人丧失赢得战争胜利的机会;其四,掌握制空权能完全保护本国陆、海军基地和交通线,而对敌国陆、海军基地和交通线造成威胁;其五,掌握制空权能阻止敌人从空中支援其陆、海军,同时保证对我方的陆、海军给予空中支援,保护本国的陆、海军顺利作战;其六,掌握制空权能阻止敌人重建空中力量,因为它能破坏物质资源和制造场所。同时还可以根据愿望增强自己的空中力量……”

    尽管并不是军人,但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朱明忠却看过不少有关“制空权”的著作,而且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他,也深受“空权就是胜利”这一二十一世纪众所周知的观点的影响。于是便自然而然对“制空权”进行了解释,并且还将其带来的优势进行了概括。

    “单就制空权优势上来说,第一,它防护国土不受敌人的空中进攻,因为敌人已经无力发动进攻。第二,它使敌人领土暴露在我方空中进攻之下,这种进攻十分容易进行,因为敌人已不能在空中活动。它能对敌人的后方实施直接的打击,在这种打击下是没有后方与前方的区别,如果罗马帝国与法兰西发生战争,在传统战争下,战争并会在巴尔干地区打响,但是在这个时代,轰炸机可以越过地中海,从北非轰炸法国后方纵深。这也就是第三点,制空权既能完全保护本国陆、海军基地和交通线,同样也可以威胁敌人的这些基地和交通线。至于第四点就是它阻止敌人从空中支援其陆、海军,同时保证对我方的陆、海军给予支援。掌握制空权不仅能提供优势,而且还能以足够的空中进攻实力,粉碎敌人物质和精神的抵抗,保证战争的胜利。我个人认为,如果夺得制空权者,能够继续成功地运用空中进攻,彻底破坏了对方进行战争的物质力量和士气,那么制空权就将直接导致决定战争的胜负。这种情况如果可以用等式表示的话,那就是夺得制空权是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

    面对朱明忠的解释,顾安升先是沉思片刻,然后说道。

    “你的这个观点,和陆军大学的孙逸安上校有点相似,不过他觉得制空权等于胜利。就是仅仅凭借轰炸,就可以赢得胜利,结束战争。你也这么觉得吗?”

    “不。”

    摇了摇头,朱明忠直接了当的说道。

    “国家之间的战争,并不仅仅只靠轰炸就能取得胜利,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只不过是在摧毁敌国的战争潜力,让他们无法运用工业力量生产足够的武器,无法动员足够的军队,并且将军队运往前线,而这一切,都将演变成他们在前方战场上的失败,最终,摧毁他们的还是陆军,是战车、是火炮,是几十万、上百万大军,只不过,相比传统的战争模式,这种胜利更残酷,相对的也更轻松一些,在这种战争模式下,没有前线与后方,没有军人与平民的区别,战略轰炸的目标不仅仅是一座工厂,而是一座城市、一片工业区,城市里的平民、工厂里的工人都是目标,都会死于轰炸之中。”

    提到战略轰炸给平民带来的灾难,朱明忠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在另一个世界盟军对德国的轰炸一座座城市被夷为平地,数十万平民在轰炸中或死或伤,当然,对东京的轰炸以及原子弹,在朱明忠看来……根本就不是事。

    “这是无法避免的。”

    顾安升耸了下肩膀,然后又问道。

    “毕竟,炸弹是从空中落下的,但是,这个制空权又如何夺取呢?通过战斗机是吗?法国人同样也有战斗机,也有他们的陆军航空队。”

    “自然是比法国人的战斗机更加优良的战斗机,在空战中所比拼的是什么呢?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飞机的性能,足够优良的飞机可以弥补飞行员的素质不足,对于优秀的飞行员来说,性能良好的飞机让他们如虎添翼,可是绝大多数飞行器员都是普通飞行员,所以,他们需要更好的飞机,借助更先进的技术来击败敌人,我我想,相比于火箭,对于罗马帝国而言,最重要的,最紧迫的就是研制出领先世界,或者说远远领先于世界的飞机,然后通过它去赢得战争!”

    在说出这句话后,朱明忠只是静静的看着顾安升,看着他的神情变得肃穆,看着他在那里沉思,然后便端起茶杯自己喝了起来。

    “这,似乎很困难!”

    沉思良久之后,顾安升摇头说道。

    “就航空工业而言,法国与我们的区别并不大,甚至与天朝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毕竟,大家都是同时起步的,想要领先他们并不容易。”

    面对这样的回答,朱明忠微笑道。

    “其实很简单的……”




第587章 大力出奇迹(祝平安健康)
    “很简单?”

    顾安升有些疑惑的看着朱铭和,目光中尽是不解。

    “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面对顾安升的询问,朱明忠微笑道。

    “大力出奇迹啊!”

    “呃……”

    睁大眼睛,顾安升疑惑道。

    “大力出奇迹?”

    “就,就是发动机的功率,如果法国人的是2000马力,我们就用2500马力,甚至3500马力,只要功率足够,再加了优良的设计,必定可以成就一款性能优良的的战斗机。”

    之所以会这么说,并不是无的放矢,毕竟在另一个世界的美国,从二战直到二十一世纪,一次又一次凭借着领先于世的发动机技术,成就了一代代名机,同样的模式自然也可以套用在这个世界。

    “可是发动机的功率不是可以随意提升的,现在发动机最大功率也就是2700马力而已……”

    对于拥有一家航空公司的的顾安升而言,他对飞机自然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也知道大功率发动机的极限,至少知道眼下的极限在什么地方。

    “那是活塞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的发展已经到了尽头,至少快到了尽头,如果想要继续进步的话,就必须要考虑新式的发动机。”

    朱明忠直接了当的说道。

    “比如,可以考虑喷气式发动机。”

    “喷气式发动机?”

    “对,就是一种完全依赖燃气流产生推力的新型发动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十几年前,就有学者制造出了它的原型机,不过它的功率很少,而且还不够完善,如果进一步完善的话,它的潜力肯定超过活塞式发动机。”

    在收购了喷气试验室后,对于这个时代的航空科技朱明忠也有了基本的了解,正如另一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的科学家们同样没有放弃研究新型发动机,他们同样把目光投到了喷气式发动机上,早二十几年前,就已经制造出了原始的喷气式发动机,但是军方的报告怀疑了喷气发动机的作用。报告认为喷气发动机对于当时的低空飞行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甚至指出“现在看来,在目前,任何可能的喷气推进器都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甚至在军事用途上。”

    尽管仍然有学者继续着这一研究,但是,对于这种故障重重的发动机,无论是政府亦或是公司都没有任何兴趣,他们的设计都被搁置了。

    “现在所有的飞机都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这种发动机本身并不能产生向前的动力,而是需要驱动一副螺旋桨,使螺旋桨在空气中旋转,以此推动飞机前进。这种活塞式发动机加螺旋桨的组合一直是飞机固定的推进模式。但是,螺旋桨飞机已经达到了极限,即便将发动机的功率越提越高,从1000马力到2000马力甚至3000马力,但飞机的速度仍没有明显的提高,”

    对于朱明忠提到这一切,本身就是罗马帝国的“帝国荣耀杯”空中竞速比赛最大的资助者之一的顾安升并不陌生,毕竟,这些年无论是罗马的“帝国荣耀杯”说或是大明的“驰电杯”空中竞速比赛,都陷入了某种瓶颈——速度无法进一步提高,即使是采用大功率发动机,并尽可能的降低的机体重量的情况下,速度提高都不太明显。便点头感叹道。

    “确实如此,目前最快的飞机时速也不过1700里,想要进一步提高速度,确实不怎么容易啊。”

    “确实不容易,至少靠现在这样的模式,想再快些,很困难。”

    朱明忠点头说道。

    “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螺旋桨上,当飞机的时速达到1600里,由于螺旋桨始终在高速旋转,桨尖部分实际上已接近了音速,这种跨音速流场的直接后果就是螺旋桨的效率急剧下降,推力下降,同时,由于螺旋桨的迎风面积较大,带来的阻力也较大,而且,随着飞行高度的上升,大气变稀薄,活塞式发动机的功率也会急剧下降。这几个因素合在一起,决定了活塞式发动机加螺旋桨的推进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要想进一步提高飞行性能,必须采用全新的推进模式,所以喷气发动机才是飞机的未来。”

    喷气发动机才是飞机的未来!

    对于这个世界的人们而言,委实太过新鲜了,但是在朱明忠的解释下,顾安升反问道。

    “你的意思是,只要用喷气式发动机,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可以解决,而且采用喷气式发动机,可以让飞机的速度更快、飞的更远,性能可以发生质的飞跃,当然,在短期内肯定看不到这些优势,正像飞机刚刚发明的时候,谁能想到当初不过只能飞一里多的飞机,今天可以飞行万里?可以飞到万主的高空?现在,或许喷气发动机有很多不足,但是它只不过是发展的初期,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我相信也许只需要五六年的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解决许多技术问题,从而取代活塞式发动机。我想……”

    顿了顿,看着若有所思的顾安升,朱明忠笑道。

    “到那时,凭借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罗马的航空队必定可以守卫西夏的天空,守卫诸夏的最前沿!”

    守卫诸夏的最前沿!

    这正是罗马帝国的作用,其目的是否了让罗马成为“西洋诸夏”的领头羊,是否了让他在东西方文明之间作用一个缓冲,作用华夏文明的屏障,毕竟,在这里生活着几千万欧洲人,他们的相貌、文化与华夏人截然不同,尽管在过去的近两百年间,千百万华夏移民正在改变着西洋诸夏的血统,但是,他们早就发展出一个截然不同于华夏的文明。

    其实,诸夏大都发展出了不同于华夏的文明,正如最初所希望的那样,华夏文明在诸夏得到了各自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就像在罗马,华夏文明就与欧洲文明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改变,罗马作为华夏前沿的现实,他必须要应对来自欧洲的压力,其实过去的它的压力并不大,但是在文明远征期间,大明放松了对欧洲管制,从而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崛起,等到大明再次注意到欧洲的时候,不得不面对一个统一的欧洲——整合了西欧各国的法兰西帝国!

    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法兰西帝国,正像历史上的普鲁士等国一样迅速崛起,整合半个欧洲的资源并且拥有非洲殖民地的法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已经成为大明最大的敌人,甚至单就国力而言,已经将罗马甩在了身后,毕竟,相比于法兰西,在大明的刻意而为下,罗马帝国既没有人口中优势,也没有国土优势,至于法国所拥有的庞大的殖民地,同样也是罗马所没有的。

    罗马唯一的优势就是他拥有诸夏作用他的后盾,拥有巴尔干以及西南欧诸夏作用盟友。但是拥有盟友,同样也意味着责任,罗马获得保护的同时也必须保护诸夏。

    “诸夏的最前沿……”

    沉吟着这几个字,顾安升长叹道。

    “在很多人看来,罗马帝国拥有奥斯曼帝国的一切,自然可以压制欧洲的崛起,但是很少有人提及,我们失去了匈牙利、失去了保加利亚,失去了罗马尼亚,失去了希腊、失去了波西尼五、塞尔维亚、门得内哥罗,我们的国土尽管在文明远征期间一直扩张到了整个文明半岛,直到印度洋,但是那里除了沙漠,几乎是一无所有的,而帝国的腹地也是荒凉的,耕地也是贫瘠的,现在,我们甚至需要进口粮食,从那些曾经属奥斯曼的地区。”

    当年罗马帝国的崛起,是伴随着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地区的统治的瓦解,是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地区的起义,为罗马帝国的崛起提供了机会,但是同样也削弱了后来的罗马。

    “当然,我们当然知道,如果没有那些地区的起义,罗马的复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但是,现在罗马却不得不面对欧洲的压力,可是我们力量却远无法与法国相比,这样的现实,总是无法回避的,可是我们仍然必须要承担这个责任。”

    帝国的责任,在很多时候都是无法回避的。无奈的长叹口气,顾安升又看着朱明忠说道。

    “罗马……”

    摇了摇头,顾安升苦笑道。

    “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风光,尽管我们拥有大量的石油,但是却需要从各国进口大量的煤炭,以满足我们对电力的需求,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因为我们的土地是贫瘠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要维持一支有一定规模的军队,所有的一切,对于罗马而言,都是某种压力。”

    面对顾安升的苦笑,朱明忠先是思索片刻,然后问道。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你们不考虑开发水力资源呢?也许,你们可以籍此解决电力和粮食问题。”



第588章 沙漠(祝大家平安健康)
    那天朱明忠和顾安升聊了很多,当然并不仅仅只是聊天,除了签订了超过一千万元的石油勘探以及钻井设备的合同之外,恐怕就是促成了顾安升投资研究喷气式发动机,其实并不是投资,毕竟,他本身拥有一家航空发动机公司,现在只不过是调整发展方向而已。除此之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勘探权!”

    伸了个懒腰,朱明忠对南峰说道。

    “这次咱们得到的勘探权,如果勘探出石油的话,回报可能超过几百亿!”

    与顾安升的会面,最大的收获就是波斯湾沿岸地区的勘探采油权,其实那天只是无意中聊到了沙漠,如果不是因为顾安升的那句“那里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朱明忠也不会盯上这一地区,毕竟在另一个世界,这一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油田。

    甚至正是这个油田成就了沙特那个众所周知的“狗大户”,当然,现在的文明半岛并没有沙特家族,即使是生活在这里的以剽悍、骁勇、顽强而闻名的贝都因人,也在文明远征中被罗马征服,也停止了在沙漠、荒原、丘陵和农区边缘地带的生活,进入了城市定居,只有极少数的一些人,还生活在沙漠中,靠饲养骆驼为生,他们之中,甚至还保持着旧时的信仰,不过,上次袭击之后,罗马帝国又一次向半岛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并且借助飞机对沙漠中的部落进行清理。文明征服野蛮,从来不是靠说教,而是靠现代科技转化的军事力量。

    “这……可能吗?”

    不解的看着朱明忠,如果说现在南峰对他有什么了解的话,恐怕就是在很多时候,他总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定,就像那天与顾安升聊天时,两个人商定了由他本人投资对文明半岛东部沿岸沙漠进行勘探,那一带并不是勘探的重点地区,毕竟,一直以来罗马帝国的油田都集中在巴格达省,他们那里的油田每年可以提供超过两亿石油,相比之下,沙漠……从来都不是他们所关注的重要。毕竟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相比于那一地区,在沙漠地区投资勘探可能就意味着不确定性,付出高昂的勘探费后,极有可能徒劳无功。

    “是啊,朱先生,就我所知,在罗马,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在沙漠里勘探石油,但是,往往都是一无所获得的。”

    说话的田成奎,如果仅仅只从名字上看,和华夏人并没有任何区别,而且说着一口流利的官话,可是他的相貌却是典型的闪米特人相貌,他是一名石油工程师,毕业于君士坦丁堡大学,曾经在多家石油公司工作,一个星期前,他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份招工启事:
1...842843844845846...8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