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铁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别人拿不出来,咱们可以啊!”

    笑了笑,朱明忠对南峰吩咐道。

    “南峰,有罗马帝国的油田分布图吗?我想看看。”

    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沙特的那个大油田有没有被发现啊。要是还没有发现的话,也许,就不需要考虑西伯利亚油田了,可以直接考虑开采加瓦尔油田,那个油田距离大海很近,可以直接建造大型油轮运油,这个成本可比修建输油管道便宜多了。而且朱明忠甚至还想到另一个可能,就是在诸夏避开铁桶一块的大明勋臣,然后从周围下手。

    “老板,你想在罗马帝国勘探石油?”

    南峰被老板的突发其想吓了一跳。

    “为什么不可以呢?既然他们这里有大油田,指不定在境内的其它地方也有大油田,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一带的油田倒是不少,没准,其它地方也有,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这里开设一家石油公司。”

    在另一个时空中,波斯湾地区可是“世界油管”,现在,这一地区的石油开发肯定还没有达到另一个世界那种程度,即便是陆上的油田都开采完了,还可以向海上进军,似乎波斯湾海上的油田也有不少。

    “既然这里的阻力比大明少,那咱们肯定应该选择更容易攻克的地方,而不一定非要和他们硬碰硬。况且……”

    顿了顿,朱明忠朝着车窗外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狡免三窟,咱们不能把所有的宝都压大明,谁知道,那些人会怎么对付咱们?而且,咱们来到这里,不也是为了寻求合作嘛,你们说过,帝国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而且他们不仅拥有大型油田,而且还拥有生产石油开采、冶炼设备的企业,在某些技术上甚至不逊于大明,既然是合作,这种合作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大明,在这里同样也可以。当然,前提是,他们愿意和我们合作。”

    “帝国石油和家里的那群家伙不一样,他们从来不排斥民间石油公司,他们甚至认为小型石油公司是自身发展状大的助力,毕竟,在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投资收购那些小公司来壮大自己,而且,这些年,罗马帝国、北美的石油业,还有石油机械制造业之所以越来越发达,正是因为他们放开了市场,只要愿意,谁都可以进入这个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刺激了企业的发展,相比之下,大明的采矿业、石油开采业,技术都落后于他们,因为垄断,所以他们不思进取,甚至还包括石油冶炼业,我听说,现在帝国石油公司的不少冶炼技术,都已经赶上了天朝,如果不是因为有些设备还需要从天朝进口,恐怕他们早就把天朝给甩到了身后……”

    因为垄断,所以才不思进取,在另一个世界里,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甚至现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明忠也把大明的科技落后归罪于“垄断”。对于垄断财团而言,相比于技术革新带来的利润,他们更倾向通过垄断获得利润,而技术革新,在他们看来是“昂贵”的,远不能与垄断的利润相比。

    “看来,诸夏也有他们领先的地方啊!”

    如此感叹之余,朱明忠的心情倒是变得愉悦起来,至少通过南峰与钱乐两人对罗马帝国的介绍,让他多少欣慰了一些,现在诸夏已经成为华夏文明发展的新动力,这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吗?




第585章 农村包围城市(祝大家平安健康)
    (祝大家平安健康,致敬所有的医务人员!)

    那么要是在诸夏发展起来,然后再“反攻”大明呢?

    “这算不算是农村包围城市呢?”

    农村包围城市,不正是因为城市里的敌人太过顽强嘛!

    既然现在“城市”里的敌人太顽强了,那或许避入“农村”也是不错的选择。

    就在朱明忠的心里冒出这样的念头时,汽车在一座罗马式样的宫殿前停了下来,罗马帝国拥有自己的建筑风格,他们尽管借鉴了大明以及欧洲的建筑式样,但更多的仍然受奥斯曼的影响,最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罗马式建筑。

    在进入宫殿时,朱明忠并没有特别注意金碧辉煌的大厅装饰,他只是偶尔会看着走廊里的画作,在其中的一些油画上,看到了和墨,比如帝**团翻越高加索的画作,还有收复君士坦丁堡的画作,显然,这一切都是为了表明顾家与罗马之间的关系,作为帝国的四大公爵,他们享有的地位,完全与他们旧时的付出有很大的关系。

    终于,来到了一间宽敞的书房之中,书房里的占满四面墙的书架高达七八米,这里根本就是一个图书馆,甚至置身其中都可以闻到淡淡的书香。而在移梯前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他的手里捧着一本书。

    “你好,公爵阁下。”

    在朱明忠行揖时,顾安升将手中的书一折,然后说道。

    “你是朱铭和,即便是在西京,我也听说过你,青霉素,这是一种神药,药物署已经对它进行了试验,试验的结果非常令人鼓舞,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大批生产?是否可以考虑在罗马设立工厂生产?在罗马设厂的话,可以直接销往欧洲各地。”

    作为帝国最显赫的公爵,顾安升心里首先考虑的从来都是罗马的利益,而他口中的“西京”指的就是“君士坦丁堡”,对于这个名字,即便是罗马帝国皇家也只是在官方场合提起,对于华夏裔罗马人来说,他们更愿意用“西京”来称呼这座城市。

    “现在已经投入了批量生产,但是产量还很有限,如果贵国能够给予我们足够合适的优惠条件,我想公司随时可以考虑在贵国设立分公司,并设厂生产青霉素。”

    即便不是有求于人,朱明忠原本也有打算在海外设立工厂,毕竟青霉素的利润窗口期并不长,现在最要紧的是在专利期到期之前,获得足够的利润。

    “优惠待遇,这当然没有问题,我明天会派人过去与你们进行谈判,我想没什么好谈的,罗马愿意给任何创新企业最优惠的条件,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相信我,在罗马,没有任何勋贵会对你虎视眈眈,包括我在内。”

    看似是在开玩笑的顾安升,当然知道朱铭和为什么跑到罗马帝国来买设备,一句话,迫于无奈。

    “你们需要什么样的设备?是钻井设备和采油的设备吗?你们在天朝发现了油田?”

    顾安升有些好奇的问道。

    众所周知,天朝并不是富足国,实际上,天朝的石油除了西域有几处油田外,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油田。

    “发现了踪迹吧,所以,我希望能够在贵方购买一些设备,以进一步勘探,如果确认有石油的话,我保证我们发出的订单将不少于一万万元,而且这只是第一期订单,接下来我们还会购买提炼设备,我敢保证,这应该是最近十年内,规模最大的石油设备订单。”

    面对这样的保证,顾安升倒是觉得有些意外,他打量着面前这个年青的有些出奇的年青人,早在其发明青霉素的消息传出后,这个人就已经进入了他的视线之中,作为罗马帝国的权贵,他更关心帝国的发展,而引进外来智力,从来都是推进帝国发展的动力之一。

    这样的人才……正是罗马所需要的。

    尽管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保护伞公司获得很大的发展,但在顾安升看来,时间,时间会改革一切,当勋臣们的利益受到冲击的时候,保护伞公司就没有了选择,要么把大多数股份出售给勋臣,要么……就必须要面对他们的打击。

    而到时候,罗马帝国就会向他发出邀请。

    不过,谁曾想甚至还不曾顾安升发出邀请,对方就主动的找了过来,而且要谈的生意居然是石油,这倒是出乎顾安升的意料,尤其是在得知天朝皇室向其发出了特许证后,顾安升看到了一丝异样。

    这种异样是变化,难道,天朝皇家对待勋臣们的态度会发生变化?

    “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订单,不过,朱先生,你是否知道,就在你过来之前,有人特意找到我,向我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不向天朝出售石油开采、提炼设备。”

    哦,他们的反应可不慢啊!

    朱明忠在心里暗自想道,不过面上却仍然带着笑容。

    “那么阁下是怎么回答他的呢?”

    “很简单。”

    顾安升笑道。

    “我是一个生意人,是绝对不会把送上门来的生意推出大门的,和谁都是做生意,当然,除非是帝国议会指定的禁运地区,否则,我想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它。”

    他的回答,让朱明忠微笑道。

    “我想他们一定气急败坏,一定是放言威胁了吧。”

    “那又怎么样呢?”

    顾安升耸了耸肩膀笑道

    “他们完全可以不买罗马的石油,当然,如果他们的油够的话。”

    “那么,你就不怕,我在天朝开采了石油,到时候会影响到你们的生意吗?”

    “这有什么可怕的?天朝有好几亿人,即便是一家一辆汽车,至少也需要一亿辆汽车,每年至少需要几亿吨石油,即便是你发现了大油田,也不可能提供可以满足需求的石油,最终,天朝还是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况且,就现在来看,对于石油的需求是在不断上升的,新的油田有助于稳定油价,促进石油消费的增加,就这一点来说,对于罗马帝国而言是有利的。”

    顾安升的话,倒是让朱明忠对他另眼相看了,同时自然的又想到了大明的勋臣们,那些人要是能这么想的话,自己也不至于在这边想办法了。

    当然,朱明忠的心里还冒出了一个疑问——是什么,让大明的勋臣千方百计的想要维持垄断,而相比之下,罗马帝国以及诸夏的勋臣,却没有这方面的毛病。

    难道,是因为环境吗?

    相比之下大明的勋臣们的环境太过安逸了?

    或许是吧,就像大明的文臣一样,因为自觉环境太过安逸,所以把心思都用在了内斗上,现在,勋臣们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换了另一种内斗的方式。

    而诸夏的勋臣们,恐怕从来都不曾安逸过,内部的动荡、外部的战争。让他们根本就没有闲情逸致专注于“内斗”。

    “阁下高见,要是天朝的勋臣也像阁下一般,恐怕在下也就不至于到这里寻求帮助了。”

    “要是那样的话,你我也就没有机会认识了不是吗?”

    顾安升笑着岔开了话题。

    “我听说你似乎对火箭很有兴趣,而且还收购了一家试验室,其实,我个人对于火箭技术也很有兴趣,君士坦丁大学就有我资助的一个课题小组,他们正在研究火箭,当然,我们更倾向于军事用途,毕竟,罗马帝国是诸夏的最前沿,我们必须要保护巴尔干诸夏的安全,直接面对来自欧洲的威胁,所以,军事用途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尽管顾安升说的不多,可是朱明忠还是能够从他的这句话中,听出罗马帝国的“不容易”,其实,在诸夏之中,罗马帝国从创建就颇为不易,与其它诸夏差不多都是在大明的帮助下建立不同,罗马帝国是和墨亲手打下来的,尽管得到大明的帮助,但是他所面对的敌人却是极为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整个欧洲的恶梦,尽管在他发起进攻时,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困于欧洲,但是仍然颇费了一翻周折,才总算是复国成功,而在复国成功后,却又不得不面对国内大量的奥斯曼人,他们的敌视一直困扰着这个国家近百年的时间,既然就是自己……也是“死在”奥斯曼人的袭击中。

    所谓的“圣战”甚至直到现在仍然存在于某些极端分子的心中,在偏远的山区、沙漠腹地极端分子仍然存在着,即便是罗马帝国摧毁了所有的一切,但是,之前发生在天朝的袭击,无不在表明,极端分子仍然存在。他们像毒蛇一样潜伏在阴暗的角落着,等待着时机。

    而这不过只是内忧,罗马帝国同样还面对着外患——在“文明远征”期间,法兰西帝国的崛起使得罗马帝国不得不面对来自法兰西的挑战,即便是对于现在的国际环境并不太了解,朱明忠差不多也知道,假如没有诸夏联盟的存在,恐怕罗马与法国早就发生了战争,毕竟,双方在威尼斯王国的问题上,早就是矛盾重重。

    感叹着罗马帝国的不易,朱明忠随口说道。

    “仅仅只是用火箭来加强军备,恐怕还是不够的。”



第586章 制空权(祝大家平安健康)
    (向所有的医务人员致敬,愿他们平安归来。祝大家平安健康!)

    “仅仅只是用火箭来加强军备是不够的。”

    语气轻松的反驳之后,朱明忠又说道。

    “其实,罗马更应该加强空中力量。”

    “加强空中力量?”

    “对,就是空中力量,这么说吧,既然罗马帝国的人口相比法兰西是弱势,那么在陆上作战中,必定会有人力劣势,即便是你们加强战车的部署,所起到的效果也很有限,在我看来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加强空中力量,通过对空中力量加强,夺取制空权,然后再利用轰炸削弱法国的陆上力量,这才是罗马帝国应该做的事情。”

    尽管对于罗马帝国并不太了解,但是朱明忠却知道罗马帝国并没有人力优势,至少相比于法兰西,罗马的人口不过只有区区五千多万,远远无法与法兰帝国的七千万人口相比。

    当然,如果算上巴尔干以及东南欧的“诸夏”,他们的人口相比法兰西仍然占有很大的优势,只不过,这种优势并不明显罢了。

    “空中力量?”

    挑了下眉头,顾安升说道。

    “你是说轰炸机是吗?现在我们已经拥有超过两千架各种轰炸机,我想就这一点上而言,我们的力量是远远超过法国的。”

    “并不仅仅只是飞机,而是一种理念。”

    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朱明忠特意查找了一些航空资料,尤其是在有意进军航空制造业之后,他发现这个世界的飞机制造水平大约相当于30年代至40年代晚期水平,准确的来说是军用飞机停留在30年代后期水平,而民用客机却相当于40年代晚期水平。比如来罗马帝国时搭乘的“大鹏”式远程客机,其技术水平基本上相当于另一个世界DC-6的水平——使用四台2500匹星型发动机,机内装有空气调节系统,可以搭载乘客58人。

    但是相比于技术先进的民用客机,陆军航空队的远程轰炸机性能却只相当于B17,而没有达到B29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是某种程度上的“落后”。当然这或许也和国家承平几十年有一定的关系。毕竟,治安战是不需要大型轰炸机的。

    当然,最关键的区别是——思想,朱明忠有些诧异的发现,尽管这个世界的航空技术已经颇为先进,但是在飞机运用思想上却停留在一个相对原始的阶段,他们认为空中力量只是陆海军的辅助力量。甚至于它们都是依附于陆海军的存在,都只是陆海军航空队罢了。

    “理念?”

    顾安升不解道。

    “对,就是理念,想要运用空中力量,首先必须在掌握制空权,这个制空权就是对空中控制权,掌握制空权就是胜利。没有制空权,就注定要失败,并接受战胜者愿意强加的任何条件。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是一条根本性公理。”

    尽管并不知道对于这样一条公理,这个世界的人们是否可以所接受。但是并不妨碍朱明忠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掌握制空权即使还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但却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因为制空权的这种态势为掌握它的一方提供优势。首先,只有掌握制空权,才能利用空中观察的好处,能清楚地看到目标;其次,掌握制空权能防护国土领海不受敌人空中进攻,因为敌人已经无力发动进攻,因此,它保护了国家物质和精神的抵抗力不受敌人直接可怕的攻击,即完全保护了本国……”
1...841842843844845...887
猜你喜欢